《热起来了》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01 06: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热起来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从两只手互相搓一搓会热这一生活经验切入,目的是引发还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这一问题。

教材选择“加穿衣服让我们感觉热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可能有少数学生会认为衣服可以给我们增加热量,即衣服能生热,但更多的学生会认为衣服本身是不会产生热量的,它所能起到的是保温的作用,即可以阻止身体的热量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教材的第二部分让学生经历一个思维论证及实验论证的过程,这是本课的重点活动。教师通过 “衣服本身到底能不能发热?你是怎样想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推理,学生在假设衣服能生热是正确的前提下,推理出与事实不相符合的结果,从而证明衣服是不会生热的。光进行思维论证还不够,教材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在众多的方案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方案进行评价。当然,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同的小组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验证后,学生又会产生许多问题,让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对“冷”与“热”并不陌生,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应该不会有难度,但是对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热起来”的这一问题可能会考虑不全。对于“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吗”这一问题的判断不会有难度,但是要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的时候,也就是当教师将他们认为比较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时候,会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就会成为教师有效引导学生思维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学科学,讨论使人们热起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思辨、验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讨论、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

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用:温度计、毛衣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2.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

3.师生共同搓手,体验手变热的过程,并说感受。(板书课题:热起来了) 4.思考: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 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及原因 (一)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2.讨论交流。 板书:

(1)晒太阳、烤火… (2)吃食物 (3)跑步、跳绳等运动 (4)加穿衣服 、盖被子

(二)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

1.刚才我们讨论了很多使我们热起来的方法,那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2.讨论汇报。 板书:

(1)晒太阳、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2)吃食物 (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3)跑步、跳绳等运动 (血液循环加快) (4)加穿衣服 、盖被子----- ? 3.我们多穿衣服身体为什么会热起来? 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 (三)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小组讨论穿衣服盖被子能不能产生热,并通过实验验证想法。(先让学生说出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

参考方案:利用毛巾替代衣服包裹课本,看一定时间里课本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步骤:

(1)将毛巾与课本叠好。

(2)将温度计玻璃泡轻轻插入叠好的毛巾中,并尽量避免接触其他物体。 (3)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毛巾中,不能取出来读数; (4)读数时,做到实事求是,同一个人在同一个角度平视温度计;

(5)记录员、计时员和读数员要相互配合,实验完毕后整理好材料放在桌子中间。

(四)学生分组验证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交流。 得出结论:衣服不能产生热量。(板书) (五)延伸

引导学生认识到衣服是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只是起到保温的作用。 三、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热起来了

晒太阳、烤火 (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 (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跳绳等运动 (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 、盖被子 (衣服不能产生热量,只是起到保温的作用。) 实验报告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cj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