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拳术明镜录 - 马国兴文集

更新时间:2024-07-10 14: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华拳术明镜录——马国兴文集

武术网资料: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如果只把守着一个角落而遗充四方,就象抛弃了其它物品而只取一件,这样,损失的太多而得到的就非常少。以这样理念的方法治理自身来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也就流于表面肤浅的状 ...

武术网资料: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如果只把守着一个角落而遗充四方,就象抛弃了其它物品而只取一件,这样,损失的太多而得到的就非常少。以这样理念的方法治理自身来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也就流于表面肤浅的状态之境了,也就违背了“拳术体万物而不遗”的宗旨了。

修练传统拳术从“道”的大处着眼,治理自身上下内外,就容易成就大智慧,而获取大功德。如以具体的一方一法而曲解辩说,难以阐明精髓、触及真谛,如何以成就聪明慧颖的拳师?是故,从古至今,慧通豁达的人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不会去做对治理自身没有益处而又对调理自身带来困惑和烦扰的事情。故能对正确的予以肯定,对于错误的敢于改正,对于不完善的给予完善,对不清晰的给予澄清,自然就会“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了。这样,方是大德诚于内者之所言,形于外者之所为。此乃修练拳道调身明心的是非之根本:一方面可使自身内外各部位器官同一意向往道而归于朴,一方面可使习拳者齐同如一而归往“道”境。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练、体、用之学问是深奥的,但决不是众习拳者所不能达到的。对于传统拳术的修练、体、用之方法、准则、规矩、规律及其精髓、真谛,如果不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大视野地加以细腻阐发述明,那么,就不能客观地表达“她”的内在本质的实际情况;如果不广博的引证论说,那么,就不能通达“她”的意旨之精髓和微妙玄通的真谛。辞语虽然曲折而又好象散乱,交错纷纭而又象松弛遥远,但用来荡涤、清除、淘汰个人对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旧有的错误的牢固观念,使每个习拳者对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练用精髓、真谛,认知清楚而又畅通。那么,每个习拳者修练和运用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艺境就不会松弛涣散,对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获得就不会觉其遥远。江河中腐尸烂骨数不清,但它广大,人能从中汲水而饮;一杯掉进了苍蝇的美酒,无人品尝,是因为它狭小。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人,果真能从《中华拳术明镜录》诸篇论述中读懂、读通而得其要旨,则能用来“长生有道,护身有术,保身有功”,为人处世自得通融练达之妙,成就其事业乃成易事了,潇洒人生自能悠闲自然了。这乃是《中华拳术明镜录》一书的圣德之功果。

自古而今,阐发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皆争宗立派,分门别户。习拳者皆趋“正宗、名门、大派”而事之,各言其是而议人非。唯马国兴先生“大公而无私”,只谈“唯道适从者是,背道而驰者非”,只此“一是非”。阐述、论证“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练、体、用之理法,确实做到“常后而不先,常应而不倡”的“述而不作”的治学之美德。而在历代诸前贤阐发、论述的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寻求传统拳术的真谛,此乃是“不进而求”之德。只此,能较完善地阐发明白诸前贤的拳学宗旨、精髓、真谛。而又处处谦让、推辞,皆“诸前贤的功德”,真可谓“不退而让”之德。虽其“常后而不先,亦不为后;常应而不倡,亦不失为前。”故从其所论诸篇之内容中,总是给予别人想要得到的。何以能如此?马先生习拳练艺,不单独具“以文观法”之智慧,更擅长“以形鉴真”之才能。故其文中所谈所论,皆为印证后的文字记录而已,乃“诚”者之所言。

从全书诸篇文章的论述中可以观察到马先生的拳术攻防功夫之炉火纯青的艺境,非一般习拳者可以望其项背。可以体会到马先生的人品清净廉洁,安乐自在其中。观其日常生活,平淡如水,情操高雅,自然就觉得十分充实;接人处事热情豪放,温暖怡人,又觉其得当自然而又朴实。象这样的洋洋百多万言,把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理、法、术、功、形、意、体、用等方方面面,阐发得如此条目清晰,淋漓尽致;又能以此理、法、术、功、形、

1

意、体、用的内容,把自己调理得时时处处符合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艺境的人,而又能“以形鉴真”,“理法如一”之人,是完全可以畅谈\拳道”了。正所谓“诚之者”之言。自然能使人信赖了。

观其授徒传艺,以精辟的理论阐释论述传统拳术练、体用方法之精义;严谨的系列的训练方法、准则,韬诲弟子;启悟式的教学方法,可使弟子们做到“明理知法、按法而修、层层递进、艺境升华、井然有序、法法能以形鉴真,层层艺境分明”。故其弟子们出师之时,攻防功夫艺境水平高、技艺精纯,乃水到渠成,很自然的了。“明师出高徒”,此言可鉴。然马先生又以“授徒传艺”之事,以为“自我鉴别”之法。可见马先生之为人、处世、做学问,乃“诚信”之人。只此“诚于内而形于外”的表里如一,即可为人师表。故其宏扬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于世间,乃习拳者之福音。

善于保全自己的人,修身立本而能明心见性,就会忘记高贵而处卑下;得大道之虚灵妙境,就会忘记富贵而安处贫困之境。然处卑而不贱,处困而不窘。马先生历时半个世纪,研修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忍常人所不能忍,坚强的意志,功名利禄皆不可动摇,可谓对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痴迷而愚了吧!然而“大智若愚,大器晚成”的圣训,马先生之修练拳道的始终,直接印证了先圣的格言之确切。亦足见马先生于修身治学的虔诚之心了。 然“一人之举措,造福天下人”,真可谓极大之功德。其志向之大,感天动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中华拳术明镜录》一言立论,万古不灭,非圣贤之举,何能达此:“一统万拳之优劣,沟通古今之议论;处小人之卑位,阐圣贤之大道;明千古之迷津,渡众生于彼岸;释拳学之微旨,造清福于后人”。是可谓之伟业垂青;小人物做大事情,其魄力通透千古。试问拳术界,古今几人矣?

马先生谈拳论道,深通“海不让滴水能成其大;山不失垒土能成其高”的宗旨,著《中华拳术明镜录》一书。深得“圣人无私而能成其私”之精义;自见“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之妙趣,而怡然畅书百多万言,字字无私而公见,乃诚之者所能为之。幸甚!传统拳学,不为“广陵散”矣!幸甚!历代拳学圣贤无憾矣!幸甚!习拳者有此明灯,可不迷途矣!

习拳者必择人方可以师事之。马先生一生,生活境遇颇多坎坷。然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做人,除传统拳学精邃,攻防技击功夫精纯,以示其卓然超人之才华,使世人称羡。而奉父母至孝,亦当今为人子者之楷模,论其人品孝道至德亦为上上之选。有此传统拳学之才华,技击功夫之造诣,事父母至孝之人品,可完全承当“拳师”之名,行“传道、授业、解惑”之事,亦属问心无愧矣!

我从1991年07月有缘结识了马国兴先生,得马先生的内功心法之传授,修炼至今,受益匪浅。我今虽已古稀之年,仍然身体康健,精神益发清爽,心情开阔,体活灵巧,愈发敏捷轻利。对马先生授艺之德,无以为报,值奉《中华拳术明镜录·杂论卷》出版之际,成此文以为“序”。诚如时人所言:马先生的拳学著作之出版,乃当今武林之大幸,乃习拳者之大幸,是为当代研究传统拳学的一件具有时代代表的大事情。难表欢跃之情,不辞冒昧,成“五言绝句”一首,略表对马先生呕心沥血著书立论辛劳之钦敬!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孝忠天下人, 剖心沥肝肠。

《中华拳术明镜录》书稿内容简介

《古拳论阐释》是马老师通过自身功夫对古拳谱的解释。看书应该把握两条主线:内劲(气);外形。书里面没有单独提出具体练功方法,但是在拳谱解释里面还是有一些练功方法可以

2

借鉴。

《中华拳术明镜录》应该算是一套具体的修炼体系,其中包括: 1.启蒙篇:阐述初学拳者,如何认定拳学内容

2.易经篇:以易经理法诠释传统拳术的精髓真谛。

3.道德经篇:以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全面阐释传统拳术攻防之“道”。

4.黄帝内经篇:阐释以中医传统理论如何指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练习。

5.兵法篇:以孙子兵法十三篇全面阐述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法则、法规和规律。 6.杂论篇:对拳术疑难问题的阐释和解答。

7.古拳论阐释篇: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内功法、外功法攻防招法等内容的分析和讲解。对初学者大有裨益。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与儒家道学之渊源

我在研究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理论体系中,及对《古拳论》的阐释解述过程中,发现从《九要论》起,到《太极拳经》《太极拳论》及太极拳门的“形、意、体、用”的宗旨,和孙禄堂先生集“太极、形意、八卦”三家拳法精髓、真谛,无不与“儒家学说”的宗旨相吻合。 在中国古代,孔孟儒学、老庄道学,皆是“儒道”不分。儒道等各家学派的分家。最早见于班固的《汉文志》中。故古代文化中,以统摄天人之际,为天地万物总体的功能,名之曰“道”。而道的本能,自然具备有一阴一阳,正反相成相制的作用。而传统拳术亦是“一阴一阳为拳,拳打一阴一阳”,这就是为什么称为“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因为“拳术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武学拳门“具体结晶。因其“食母”,这也就说明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发生、成长、壮大、成熟的学术理论体系,自然来源于传统文化体系之中。而拳学的一些主导思想就来源于儒家学说,即“圣门道学”中,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之正确,下面举例论述以正之。

《九要论》的作者,有人推断是出于儒家弟子之大手笔,我亦赞同此判断之定论,其在“一要”之中有:“观圣门一贯之学,必俟多闻强识、格物致知,才能有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进,不可躐等,不可急就。”此论取意乃用自《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之语,来说明拳术攻防之道的“形、意、体、用”的道理,而“观圣门一贯之学”一句,就说明观看“圣门”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等课程,就能明白《大学》中所阐明的“修身”的“知、止、定、静、安、虑、得”的格物致知之“七妙法门”,就能得到《中庸》所论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内气、外形的中和之道”的攻防功夫,进一步“明德”而能达到“虚灵不昧”的“太极艺境”之功夫。

而此《九要论》为河南心意六合拳门的看家拳谱,而形意门乃出自“心意六合拳”,得此〈九要论〉而又有所发展。陈氏太极拳门亦有,但加上了《刚柔第十》而成为《十要论》,芗翁论拳,亦多用《九要论》之说,竹林拳学亦有此《九要论》,而又有说少林门亦有此《九要论》,即可知其影响之大,影响之深远,故使后来的“太极拳门,形意拳门”等,皆以圣门道学的一贯之学来论述拳术攻防之道的理法,皆《九要论》之功也。

《太极拳经》中的“健顺参半,引进精详”一句,更明确的说明,论拳之理法,是以儒家

3

诸经书之首的《易经》学说来论述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形、意、体、用”。

继之王宗岳又以《太极拳论》的名义,公诸于世,将儒门道学的一贯之学理用于拳论之中,将《中庸》的“挈矩”之道化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的拳法而论出,即忠于“圣门一贯之学”的表证。

形意拳门,本从“乾易、坤简”的宗旨,将“心意六合拳”的“心意”,易化为“意”;将“六合一体之形”的“六合”简化为“形”,故而称为“形意”拳,其实是取《易经》的天地之意,以配人身之“内劲为阳,外形为阴”的“一阴一阳是为拳;拳打一阴一阳”宗旨立意,故而发展为“内劲、外形”匹配而用的“明劲、暗劲、化劲”功夫三个层次的境界而说,并取《周易参同契》中的“练精化气、练气生神、炼神还虚”的三个内功修为过程以相匹配,成为独树一帜的拳门真学,占武林一席位。

而孙禄堂先生所论的“化劲”之全体透空的“虚灵不昧”说,乃直取朱子的“虚灵不昧”以论拳,此乃贯彻《九要论》的“观圣门一贯之学”的证明,又是拳经的“虚灵妙境”说。

而宋谱的《用功五德》“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直接假借《中庸》篇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语句,来阐释拳术的功夫之理法,又,其《四性归原歌》的“世人不知已之性,何能得之人之性,物性亦如人之性,至如天地亦此性”。其意乃取《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性理说,而此话语的出处,在《中庸》第二十二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知此,又是最好之证明。

虽同是太极拳门,武氏有《太极拳论》,孙氏乃承继武氏,吴氏承传于杨氏,杨露禅之师门,乃河南陈家沟,但为什么《清代杨氏传抄老谱》之中,找不出“陈氏太极拳”的理论体系中的《十要论》《用武要言》及《太极拳经》和《乡语俚言》之论述的痕迹呢?而以独特的论述,独立于武林之中。这一点乃是师从杨门太极拳之人自以为豪的原因之一吧! 原来,杨氏著谱之人,文从儒家,故论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直接抓住“圣门道学”的灵魂,即传统文化中的“心物一元”之理法的宗旨,以子思《中庸》之道来论拳,故能自成一理论体系而独占鳌头。

看其谱,抓住“太极”之“一”而论“两仪”之事,而系统论述拳术的“形、意、体、用”,就有:“太极体用解;太极文武解;太极懂劲解;太极阴阳颠倒解;人身太极解;太极分文武三成解;太极下乘武事解;太极正功解;太极轻重浮沉解;太极四隅解;太极平准腰顶解;太极四时五气图解;太极血气根本解;太极力气解;太极尺寸分毫解;太极膜脉筋穴解;太极字字解;太极空结挫揉论;太极指掌锤手解;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解;太极补泻气力解;大小太极解”等二十二个解说之多。如果将“太极”换成“拳术”二字,适用性就更广泛了,吸引力会更强。而古人论拳,有其立意之处,如以行家看,“太极”更含蓄的多,如以“拳术”说,怎会有“太极”之境界呢?而“太极”,乃子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杨谱的著作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自身者太极也;内劲、外形乃两仪也”。如何“一以贯之?”又以《中庸》篇的“诚”字之意,作为论拳的核心,而成“杨氏拳谱”的独特之所在,故其以此而阐发的拳术中的形、意、体、用,就别具一格,故能独领风骚而历时不衰。

如“太极体用解”一文中说:“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如果追朔至上古文化和“心物一元”说,就有早于孔子而生的管仲,对于心性之学,也已有湛深的造诣。管子的中心学术思想是在他所著书中的《心术上下篇》《白心》这三篇最为重要,现为使大家了解“身心”的学说,就其《心术上下篇》摘一句以明之:“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溢、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此论与杨谱之论如出一辙,

4

但此两论相距二千多年。杨谱所论“心物一元”的“太极之理气“说,是“一理二气”的程朱之“理气”说,而其“诚”者之论,皆取自《中庸》篇中的论述。《中庸》二十章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朱子之注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能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圣人之德,浑然天理,真实无妄,不得思勉,从容中道,则亦天之道也。未至于圣,则不能无人欲之私,而其为德不能为实,故未能不思而得,则必择善,然后可以明善。未能不勉而中,则必固执,然后可以诚身,此则所谓人之道也。不思而得,生知也。不勉而中,安行也。择善,学知以下之事,固执以下之事。”即学必有成之练法,“人十次则我百次,人百次我千次”之固执也,怎会不达圣人之境界呢。

而王芗斋所谓自创的“意拳(大成拳)”之论拳,亦未脱离儒家圣门道学,其有“枢得环中,应变无穷”和“拳拳服膺”的说法,而“枢得环中,应变无穷”语出庄子《南华经》中,而孔子早于庄子在《论语.为政第二》中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以北极星为天枢而论“静则为安身之道”。持枢以用事则百无不应之说,故此“静修之桩功;持枢之用法”亦出于“圣门道学”中,因芗翁有“拳道中枢论”,故以解之,以明传统拳学之根源,则能知本求源矣。

其“拳拳服膺”说,乃出自《中庸·第八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直评其文之意,孔子说:颜渊的为人处世,能选择中庸的中和之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得一之善,拳持而着入心胸之间,善守此道,如此行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明也,故无失矣! 由以上论及,可知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一些主导思想来源于“儒家的圣门道学”的说法可信也。因篇幅有限,故不在举证。若一一举证,在各门拳谱的拳论中,俯首即拾,数不胜数,如有兴趣者,自已验证,准有意想不到之收获。我此文论说之意,是为“齐不齐而齐”的说法,即习拳者能达到对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共识而写,公而明之,无私之谓欤!亦是一已之见。

再论传统拳学与儒家学说之渊源

我提出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理论学说及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相当程度上,相当的历史时期,是受儒家学说理论的影响而发展、成熟,最终完善起来的。使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内容。这样一种观点,是我深刻研究各家拳谱,并亲自以形鉴真而体会到的结论,换句话说:“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武学拳门中的具体结晶”。这个论断谁都能够承认,谁也能够接受。因为儒家学说又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地位显著,影响极大的重要一支。况儒家学说又是以《易经》为诸经之首的学派,而《易经》乃天人合一之学说,这一点,只有老庄道学可与之媲美,道家虽尊“有无”之道学,亦尊《易经》学说。但要知道,先秦文化中,儒道又是不分家的,将传统文化分支立派乃是秦朝以后的事情。这一点相当重要,说明我所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包括后来所说的各家之流派在内的。即言“天人合一”之道者,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范畴之内的。但儒家学说影响较大而已,故儒家学说给予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成熟、发展,最终完善了拳学理论体系的影响较大,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陈述时没有否定什么,只是肯定的表达了这个观点。由这点认识,也就可以说明了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发展、成熟、完善,是与儒家学说有着重要的、密切的渊源关系的,并说明传统拳学中这方面内容的例证相当多,观古拳谱中,俯首即拾。我在文中已经列举了相当多的数目的例证了,本想节约笔墨,也就不再举证了。另一方面,也可让有志于传统拳学的有心之习拳者,顺我阐发之意思,自己设题专

5

项探求,看些儒家学说之著作,达到开慧启悟之作用和效果,此举对此种习拳者必有益处。 然有些习拳者,不知我著《传统拳学与儒家学说之渊源论》一文之此意,来电来信询问,我一一阐明告之,无不欣慰。但有猥知鲁莽的习拳之人,来信设疑,文字中又夹有相笑相诘之意。知其器小,叹其无知,虑其迷蒙,不能自己醒悟。故再著此文,举实证以答之。以醒其心气、明其耳目;戒其私欲,方可使其唯道适从。以求与其能达到共识。欲求成人之美吧!

其人乃修练太极拳的,今就以太极拳中的“鼓荡”二字为题,再论《传统拳学与儒家学说的渊源》。以正视听。

太极拳中有“鼓荡”二字,以此而论功夫艺境。即拳之练用,要有鼓荡之机势,方有攻防之效用。简单的说“鼓荡”二字,是指内气、外形的“体、用”之练、用方法的。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要求自身“外形要虚空如鼓,则内气可有腾挪之用”,方可产生极良好的攻防之拳势,达到攻防之用的目的和健身强体之效果。前贤之论拳以“鼓荡”二字,即形象又简明的道出此中练、用之精义,可谓神来之笔。能有此神来之笔,必定有其出处。 然“鼓荡”二字,在拳学中,有数处之出处,一是《九要论》:“随机应变在于手,而所以为手之转移者,亦在步。进退反侧,非步何以作“鼓荡”之机?抑扬伸缩,非步何以示变化之妙”?此论说明身法鼓荡之势来源于步法的腾挪之中,步法进退虚实变化产生“鼓荡”之拳势。 在《浑元剑经·剑髓千言》有歌诀云:

休逞欢来歇力行,免将过役倦容生。 中庸万古传心法,中以庸行戒律清。 气欲足兮精为本,神光无滞天地春。 四肢鼓荡皆符道,力量增加要日新。 此歌诀中所言“鼓荡”,重点在四肢,实含手法、身法、步法的三法合一之“身法”而言的。自然是“内气、外形”匹配合一的“鼓荡”之势的。此其一也。歌诀中明言以“中庸”之道做为剑道的精髓而言的,即自身内气、外形的中和之道,方是手战之道的精髓之所在。提出:没有中庸万古所传之心法,则不明中和之道,就不能达虚灵妙境,也就不可能有“鼓荡”之拳势产生。多么精辟的见解。

拳有“神宜鼓荡,气宜内敛”。此是说:如果行拳用招,心意不能贯彻于动作之间而别有所思,表现出意痴神呆,则听探不明,是不能意在人先,则神就不易鼓荡;同时内气不能内敛以从心,结果造成气势散乱,劲无含蓄,身法涣散,拳势无顺化攻防之效用。结果,不能行听探、顺化之“知能”,不能“以柔用刚”之为用。

而“神宜鼓荡,气宜内敛”的原义之出处,在少林拳经中是:“人身筋力本不多,在乎练法莫蹉跎。心之所在力随往,上下一线是金梭”这段歌诀之意旨。心者,神也。心之上下,亦谓之鼓荡,此乃表明神宜鼓荡之精义了。

而“神宜鼓荡,气宜内敛”在太极拳中的原义之出处是对“刻刻留意(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的解释。因为“命意源头在腰间”,故要“处处留心在腰间”。腰、乃一身上下动变之枢纽,四肢手足上下相随的虚实动变之根本,腰的左右虚实决定着左右手足虚实的四象变化之法则的实施。只有左右手足虚实的四象变化正确,才有“腹内松静气腾然”的拳势“鼓荡”的攻防之效用。而“腹内松静虚空如鼓”,才能有内气左右前后上下的升降涨渺的腾挪之应用。这就是自身内气、外形的“鼓荡”之全部内容,是传统拳学中“鼓荡”二字之出处和运用的内容之实情。“鼓”之谓外形之中空而言,“荡”之谓内气腾挪之象而说。故合而说之是为“鼓荡”,以言拳势之内气、外形匹配合一的体、用尔。

然传统拳学中的“鼓荡”二字之出处,及“鼓荡”二字所指传统拳学中的内气、外形匹配合一之机制的出处、根源,却是在《易经》中。“系辞上传”中说:“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此段话是《易经》以六爻八卦之易理阐

6

述的自然界之天地、阴阳、刚柔的“摩、荡、鼓”之机制和变化的道理、现象、作用、效果的根本源由。是陈述自然界天地万物生化机理内容的。此不必细论,已人所共知。

如果依此《易经》阐述的道理,参以天人合一之理法,以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练、体、用之内涵精义来论,又无不与之相合。前贤多以此法而论之。今我亦试解之如下:内气阳刚,从乾,象天;外形阴柔,从坤象地。柔外刚中,则内气、外形“刚柔相互摩擦,产生攻防之拳势。功至外形虚空,内气在虚空的外形中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八方之极处内荡来荡去,则所生成之攻防拳势具有极佳的攻防之效用。之所以内气能够在体内荡来荡去,是因外形体内虚空如鼓,故能产生极具威力的雷霆之拳势,外可御敌以防身,内可健身以强体,此正是内清虚而外脱换之精义。

“鼓荡”,亦是拳家所说的“皮囊劲”的功夫艺境。乃内气、外形匹配而用的“顺逆和化”之四德法所综合修练而成的一个艺境。内气、外形之阴阳匹配的相互摩擦、鼓荡,所产生的攻防拳势的轻沉缓疾之变化,一如自然界的天地相配、日月交替、阴阳相济、寒暑往来的季节之气候变化一般,因是同此阴阳之理法。而在传统拳术中,一般皆以“腾挪”二字来论述内劲之用的,但在此观之,不如“鼓荡”二字来的形象、生动。但要知道:“腾挪”和“鼓荡”两个词,在内劲的运用之含义上,还是有区别的,腾挪法具有广义的用法;鼓荡则较之为狭义一些了。外形不虚空如鼓者,不以鼓荡论之。 由此推论太极拳中的“鼓荡”之功夫艺境之内容,决非太极拳门中所独有的。凡传统拳术各门派、各拳种的拳术功夫修练者,皆可按法而修练的出来的。这可以从“鼓荡”二字的多家手战之道的道理法中皆取此而用,即可知之了。

由上述所论推出:太极拳中的“鼓荡”之功夫艺境,及“鼓荡”二字的出处、运用之处,再根据《太极拳经》、《太极拳论》和《纳卦经》三篇古拳论和毕坤所著《浑元剑经》、俞大猷所著《剑经》等兵器之论述内容,无不是遵从《易经》《中庸》等儒家学说之宗旨而开宗明义的,而以此阐述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练、体、用之基本法则的。孔子说过:“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凡古拳论中莫不是尊此而论述传统拳术中的“自身的内气、外形之两仪,阴阳匹配合一而至用的。而此“内气、外形之阴阳两仪的匹配合一而至攻防之用”的观点,正是传统拳学中对“太极是生两仪”的具体解释和应用。正因为传统拳学的理法和《易经》学说有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渊源关系,儒家学说又是以《易经》为诸经之首,故说:传统拳学与儒家学说有着亲密的渊源关系。况且,传统拳学又直接运用《中庸》学说内容,做为练、用之经典。故说:传统拳学在某种程度和历史时期受儒家学说影响而发展、成熟、最终完善的,此言在恰当不过了。一点也无过分之处。

还是那句话,如有兴趣者,自己验证,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以“鼓荡”二字的功夫艺境之精义,及其出处为由,再论传统拳学与儒家学说的渊源关系。实是破囿见、戒私欲,在传统拳学中要唯道适从,方可使习拳者达到共识。是为“齐不齐”之举。承认传统拳学发展的历史事实,这才是治学的态度,这才是继承、发扬、热爱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无私之精神的具体表现。否则,就另当别论了。一家之言绝对替代不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历史发展的事实的。这就是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吧! 马国兴 书录于北京2002年06月05日

内圣外王拳意解

弟子问曰:师父论拳常说“内圣外王”不知具体内容所指为何?习拳知此有何意义? 师答曰:“内圣外王”之说,乃众前贤论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修练的艺境而言的。在《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有“贤、圣、至、真”四种修炼功夫艺境的分别;还有“君、霸、王、帝”四种治国安邦修为艺境的分别,此乃是从治国之道的法则区别;以论“拳道”功夫艺境的

7

区别,此两种论说,并行而不悖,皆可运用到拳术中。然以此两种论说的方法加以对照、运用,就有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修为的“内圣外王”说法。此说基本有两种意思,一种为,修练拳术攻防之道要有“文体修于内”,即内圣的修练,才能有形体武事外用攻防较技不败的“王事”之举,即现代说的较技能争取冠军的能力,此乃传统的修练之道;一种为,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没有“文体修于内”,即内圣的修练,专以武事修于外,即武练法和横练法,图谋于较技不败的“称王”之拳。然此两者,泾渭分明。故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以文练法的“内圣外王”为正道。

君者,乃一邦之君主,君者执六律,六律即是:“生之与杀,赏之与罚,予之与夺也”非此无道也,故谨于权衡准绳,审乎轻重,是以治其境内也。用之于修练拳术攻防之道,想获得“君”的艺境,必是以“六律”的法则来修练自已内外,和以“六律”的准则为运用的。内以精、气、神修练“内劲”,是为内三合;外形体,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为外三合,以成自身形体“上下、左右、前后”六合一体之形;进而内外“神、意、气、劲、形、中”六合一统;用以天地六法度“绳、准、规、矩、衡、权”来调节自身内外;以上统称为“六律”。使自已身体必能“伐乱禁暴,进贤能而退不肖,扶拨以为正,坏险以为平,矫枉以为直,明于禁舍开闭之道,乘时因势而利导之,必服役自已之身心以合道,此乃谓之贤人矣! “君”所执掌的是“六律”的法则,故能更好地以“内劲”催化自身之“僵拙”,以求得自身“柔弱无骨”的通灵之用,强化弱而不足之所,自身必然顺达而无弊病之处,使自身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柔顺平和。由于清楚地明白“禁舍开闭之道,故演练各种攻防招法的起承转合,自身处处皆能乘时因势而利导之。可很好地在各种运动中使自身做到舒展、紧凑、轻灵、沉稳、松紧适度,心平气静、中正安和。

因此,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能执掌“六律”法则、法度,通晓其变化运用者,在较技攻防时虽不使用暴力,但随时皆可给对手因使用逆乱暴力以“沉重打击”,顺随为法之故尔!这样艺境的人,在乎时,可帮助那些不得其门之人走向习拳之正道,可帮助那些巳入邪路之人,改上正道修练。此乃“君”的艺境,内外“贤”德如此,故可主持境内之事矣!

“霸”者法四时,是说修练拳术攻防之道的人,继“君”而后要想获得“霸”的艺境,就以四时的四象法则修练和运用,才是正道。

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敛、冬降。四象者,少阳、太阳、少阴、太阴。此乃指自身内劲、形体所演示的各种攻防招法,自身招法的攻防进退之开张闭合,要上下相随符合四时出入的顺序,或取或予要符合四时节令的规律,阴阳、动静、开合、刚柔要符合四象的道理,才能立如平准,活似车轮,中正安舒,谓之圣人。

“霸”所掌握的是四时四象变化的法则、规矩、规律,故能演练各种攻防招法“柔顺而不脆弱,刚健而不断折,宽松而不迟缓,急切而不促悖,宽容随和而幽静,以此生养自身攻防内外功夫艺境,它的德泽可无所不容,故对任何也没有偏爱。

因此,修练拳术攻防之道,能精熟地掌握四时变化的法则,四象变化的规律,扼守此规矩,对较技攻防变化的机势能够做到“粘连粘随,不丢不顶,随曲就伸,应送自如,自然化打合一,不主宰对手,而对手无时无处不被我主宰而不自知。不管对什么水平的对手,皆能以其“宽厚容和的德泽以滋润他人”。故他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可知“霸”的艺境,内外“圣”德润泽如此,故可称“霸”一方矣!

“王”者法阴阳,是说修练拳术攻防之道继“霸”者之后,想要获得“王”的艺境,就要以执掌“阴阳”变化的法则修练自身,以得攻防运用之妙。即自身承受天地的和气以为用。拳打一阴一阳;一阴者,地之形也,形用半;一阳者,天之虚也,内劲用对五;劲形顺从、逆从,以生化成各种攻防拳势招法。但必含元气怀化之德,滋育形体至柔弱无骨。这样,攻防进退,卷屈舒展,招法劲形运用已达无法测量的艺境,全体透空而至德全神,是谓“终始虚满”,内境已转化到无法探究的本源之中,谓之至人。

8

“王”所执掌的是“阴阳”变化的法则、规律,即自身“劲形的顺从、逆从、虚中、实中的变化,天圆地方的攻防法则,动静、虚实、刚柔、开合、吞吐,奇正相变,处中以事外,对内能治理自身以达道境。

因此,修练拳术攻防之道,能执掌阴阳变化和法则于自身,对较技攻防变化的机势能明断清楚。形用半,劲用对五,中土不离位,中正安舒,奇正相变适宜,以柔用刚,故能时时处处做到制人而不被人所制。凡能与之对手较技者,莫不被其技艺精湛所制服,故其技艺和其为人,无不被人所敬而佩服。因其艺境至德全神,成其“王”业之修,故称其为“至”人矣!

“帝”者体太一,是说修练拳术攻防之道的人继“王”的“至人\艺境之后,想获得“帝”的艺境,是以自身内外道通归一为法的境界,名曰“体太一”,又曰为“自体一大无极之境”。得此艺境时“神明藏于无形,精神返于至真,则目明不以视,耳聪而不以听,口舌灵利而不以言谈,心柔豁达而不以思虑,故闭四官、止五遁,则身心与道同,莫虚莫盈,是谓真人。 “帝”所掌握的是“太一”运行的法则规律,即是生化成长自身内在、外用的“道”的法则规律,但何者为道,何者为太一,乃万物最初之象,即“无形无象”之象,是为“太一”之象,“太一”之象为“虚”,太一之性为“静”,所以说“帝”所掌握的是将自身化为“虚静”之象,是谓“体太一”之谓。

“帝”所得到的是“虚静”的“太一”之艺境,掌握的是“太一”之“虚静”的法则。然而却是由法无为而得,即由:“处中以事外,充分运用“阴阳”法则的“劲形”阴阳变化;把定“三才之能”;四象调合,五行生克制化,“六合一体,七星攻防的时空统一,八极之得,八方之用,九宫自化”等无为法的修练而达十精之妙,能将自身内外“虚其形质,以气势为用”的无形无象之用。此乃王宗岳所说的“蝇虫不能落,一羽不能加”的一无之艺境。

因此,修练拳术攻防之道,能“体太一”者,对较技攻防变化的机势能明察秋毫,粘走相生的柔化刚发的化打合一,运用的天衣无缝。自然对拳术攻防之道的理法术功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条条理顺能够通晓始终,法法鲜明而显耀通达,精神能与万拳变化而相融,形体动静与阴阳自然相协调,较技攻防变化自然和对手相和谐,出手用必打犯而不伤人,故其功艺德泽可延伸到远方,声誉明达能传遍后人。因其艺境“体与道通”。成其“帝”业之修,故称其为“真人”矣!真人无妄,此也。

从以上具体的对照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一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不管是医学的“贤圣至真”的论述,还是治国的“君霸王帝”的论述,都是从天地的自然法则、规矩、规律出发,阐发本学科的具体问题,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就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哺育而诞生、成长、状大的,故中华拳术攻防之道的理法术功的方方面面无不反映出这一独自的特点!

然而在以“帝王霸君”的概念,论拳术的修练与运用时,自然是有区别的,其区别处是:帝者体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同样可以证明,修练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功夫艺境,皆是从初级的“君者用六律”,进而达到“霸者则四时”,再进而达“王者法阴阳”,最终而达“帝者体太一”的大成艺境。任何一个捷径都是没有的。如果说有,即是毫不间断地、循序渐进,而不走弯路,才是真正的捷径。即唯道适从,循序渐进,就是捷径。

马国兴 书录于北京 1999年12月13日

“拳打两不知”精义解

9

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的谚语有“拳打两不知”一说。此说法在拳术界广泛地传说着、流传着。只是这样的流传而说着,却未曾听说谁解释过“拳打两不知”的内涵是什么!精义做何解释?我曾多次与拳术界的练家们就其所谈“拳打两不知”的“两不知”内容是什么而专门请教过。就之所答,真是各有心得妙论,答案不一,而不能统一认识,呈现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真有不尽人意之困惑。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乃“不二法门”之学问,对“拳打两不知”这句话的解释不会不能统一。其统一的解释,就是其中所蕴含之精义。

有位先生是这样答复我的:“比如双方决斗,利害当前,间不容发,已接未触之时,尚不知应用者如何;解决之后,复不知适间所用者为何!此乃?拳打两不知?的精义!”我当即指出此乃王芗斋先生论拳之文字。此虽然有“两不知”的内容存焉,然此“两不知”非“拳打两不知”的精义尔,不能以此“两不知”而套彼“两不知”。芗斋先生论拳只不过近七十年的时间,而“拳打两不知”这句话少说也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况且,芗斋先生这段话是专有所论,是说的一种特殊情况下的一种艺境,而不是解释“拳打两不知”的,故不能硬套而强以此来解释。故我不能与先生之解释苟同。可知芗斋先生之论,不具备普遍性的特点。而“拳打两不知”论述的是极普通的、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位先生听了后,亦觉得我分析的很有道理,随之问道:那先生认为“拳打两不知”的精义为何?“两不知”所指内容是什么?承这位先生之练达、求知心切,而又能不耻下问(其年长我十几岁),态度又诚恳,故而我倾己所知而告之。今将所论之言语,以成此文,有公而告知同好的意义。既能统一认识,共同承继的意义。 “拳打两不知”这句话,直白地说乃是:拳打的是“两不知”的人。因为其有“两个不知道”,故此才挨打,而且是不折不扣的完全性的挨打。能说“拳打两不知”不带有普遍性的意义吗?这位先生认为是我的杜撰,我说:非也。就谈出了下面的见解。

前贤云:“拳者同兵”,即拳术攻防之道与兵家攻防之道相通。孙子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败;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此言出自《孙子十三篇·谋攻第三》之结束语。以拳术攻防之道直译此文就是:了解对手、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失败的危险;不了解对手而只了解自己(或了解对手而不了解自己),或者胜利,或者失败,各占百分之五十;不了解对手也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都会必然的失败了。故此可知:“拳打的是?两不知?的人。因为其有两个不知道:?不知道对手如何防,自己如何攻;不知道对手如何攻,不知道自己如何防?,故此才挨打,而且是不折不扣的完全性的挨打。”这样的解释,并非我的杜撰了,乃此说有出处。而“拳打两不知”正是前贤根据实战经验的总结,又依兵法之论而上升到理论的认识,并以此来指导拳术的修炼。故拳家讲求“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的练拳,用于攻防的这个指导思想,少说也有数百年了。

如果再升华地讲,针对此“两不知”而言,“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即人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把握都是一样的:知道的事物,容易把握成功;对于不知道的事物,就不容易把握成功。故修炼拳术攻防之道,与他人较技论胜负,知之者能动而有所成,较技则能胜;不知者就不能动有所成,较技则易败。此乃必然之理。

然如何方能做到修炼拳术攻防之道既能知彼又能知己?而达到敌未动、我先知之,可一目了然?其实不难,只要知道传统手战之道的核心,是以“听探之良知运用顺化之良能”为动静之机制,并能以听探之良知察微见著、知人所不知,又能运用自身顺随转换变化之良能、能人所不能,自然“虚实相需、内外一贯”,便可应变通权,达到“知己知彼,就能百战不殆”了。此乃传统拳术之真功艺境。

故知“知彼”乃知彼之听探的良知和顺化的良能的功能如何,以断其拳势之虚实、向背;“知己”,亦是知己的听探之良知和顺化的良能之功能如何。两相比较便可知己知彼了。谚云:“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便是知己知彼的用法之一种,便可分胜负了。行家讲:“行家伸手,犹如人之饮水,冷暖自知。”即胜负心中已定分晓,此正是“知己者明,知人者聪。能如此者,是谓聪明之习拳者了。”然能“一目了然,故未动,而我先知之”乃有相当实战经验

10

之功夫艺境者方可能为之,也就能达到较技时“静以待动有上法,动中处静有借法”的见果应变通权的制胜之能力了,即能阴阳迭神其用,要能达到“至于忽然有不测之事,虽不闻不见,而能觉而避之”的神明艺境、非神化之功。至诚之道境成矣。方能有此先知之功,方具此先机之能,已然达到了以先天之神为体,用的自动化之道境。无是,何得能乎此?

于此论可知: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核心内容,就自身而言,乃是“听探之良知”和“顺化之良能”主从相互为用的功能统一问题,修炼是依此而建“体”,运用亦如此以“体”致“用”,皆是自身“知、能”的升华统一,决定攻防艺境的。以己度人,能知彼之虚实,自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此乃“拳打两不知”的全部内容之精义。舍此无二解。

那位先生闻听后,觉得浅而易明,颇有茅塞顿开之感,并建议将此讨论总结整理成文,公之同好。故唯君命是从,以成此文,实遵其意。故全篇文章论述“知己者胜,不知者不胜”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的精义,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的“拳打两不知”之精义的核心。今日成文以解之,亦为广而告之可达到统一之认识,与同道携手共同承继的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这一国之瑰宝,略表坦诚之衷心。不如此继承,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实难发扬广大!习拳者由己做起,众志成城,又何难之有呢?

马国兴 书录于北京 2002年11月18日

“真诀不传六耳”解

真诀不传六耳。亦曰:真言不传六耳。此话在武林界流传已久,广泛传播。可谓凡习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能真解此言之妙义者,恐怕寥寥无几。故由“真诀不传六耳”之说,而产生了嫡传、正宗等不实的种种传说,使很多人对传统拳术功夫披上了种种神秘的色彩,给某些所谓的大师披上了神奇的外衣。并有的说×××大师过世了,他的绝技功夫由此而失传了。此种现象层出不穷,举不胜举。谁知,这正是不明“真诀不传六耳”之妙义,而造成的以讹传讹之结果,真乃武林之悲剧尔。信此说者之悲剧尔。

所谓“真诀不传六耳”这句话,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保密的措施之一。2、江湖骗子的借口词。3、传统的科学的教拳方法。

1、保密措施。师父择徒是有一定标准的,不能达到师父择徒的标准之人,虽从师习艺,只能得到健身强体、做人等方面的教诲。决不会得到攻防技击功夫的要领的。因为拳术功夫好人得之行善事;匪人得之必做恶。故各门皆有这方面的规矩、条款。故师传真诀时,是不会让不应该听到的弟子知道,只传给当传之弟子,此所谓“真诀不传六耳”的保密措施之作用。

2、江湖骗子的借口词:所谓江湖骗子,就是没有拳术功夫的真才实学,却装作道貌岸然,招揽弟子,能授绝技,以欺诈他人钱财为目的,故耍出种种花招,刁难与其学艺之人,并振振有词的说“真诀不传六耳,虔诚者得传”。结果,其席卷钱财而去,从学者连呼:“上当”!

3、传统拳术科学的教拳方法:真诀不传六耳,乃是真正的体现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师承传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的证词,充分的体现了师父对弟子习拳练艺极负责任的认真态度及真实的治学精神。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练,历来是拜师学艺,每个弟子对师父而言,是一对一。而师父广开门户招收弟子,师父对弟子而言,乃师父对弟子是一对众人,虽有时会同时收数人,十数人,数十人入门学艺。虽然基础功夫教授,可以师父一人对众人,如带领众人习练套路,传授站桩基本功法,这是可以的、可行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由于习者悟性

11

不一,理解能力、领会能力的差异,练习时间长短不同等原因,众人的功夫艺境自然会出现在高低不同的层面上,所遇到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各人所求即时是不会相同的。有经验的明师,就会及时的针对每一个习拳者的具体情况,传以真诀,而这个真诀只是针对某一个人此时此情此景而说出的。故而这个人按真诀而做,便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或同时又针对另外一个人,传了另一个真诀,那个人按师说而做,亦有了长足进步。这时,师对众弟子传艺而言,也是一对一的传授,此乃“真诀不传六耳”的本义。

所谓的真诀,就是师父针对学拳者的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给予的具体练用方法的要点;或某种方法要点的理论解释;或某个关键性的提示,等等。因为学习拳术攻防之道,对每个习练者来说都是个系统性的工程。而师父所做的传授内容,每句话,每个示范,皆可视为真诀。这些都会在他的所有弟子习拳成长的过程中,直至艺成出师,每时每刻,都会遇的到。只不过同一个真诀,对于弟子来说,只不过来早与来迟,这都根据弟子功夫艺境的来早与来迟相关连的。因为真诀是针对具体情况而出现的理论之总结,方法要妙之阐释,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关键。故说早了,弟子不理解;说晚了要耽误弟子。故传授真诀,把握火候,才见功夫,这乃是明师传艺教拳的一个特点,为了防止不该听的弟子,过早的听了某些练功真诀产生不良影响。故对某个该传的弟子传授真诀时,常在无有第三人在场的情况下讲解,以免有害于他人。此乃“真诀不传六耳”之妙义。

我在教一个弟子练“托塔拎锤桩法”时,此弟子已经经过“虚领顶劲,尾闾中正,虚胸实腹,松腰坐胯,拔背含胸”的身弓蓄势的修练,要让其明白“顶头悬,神贯顶”的用意不用力的意境,并能由此法明白“掤”的意境。此弟子随着我的口述,身法站好,双手托塔,全身穿铁甲,头戴铁盔,足穿铁靴,头顶大山,让其站桩五分钟,后收功,问其感觉,浑身轻松,头脑清醒,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意气风发之感,一切正常,此弟子一站便得境界,我亦很满意,嘱其照此练习一个月,有异样感觉即来问我。谁也没想到,在此弟子练功时,有几个初入门弟子在旁边边听边看,不遵我之嘱咐,回家背着我,照我口述“托塔拎锤桩法”的步骤,头顶大山地练了起来。因为他们初入师门,尚未经过全身放松的练习,内气、外形尚未分开,浑身处处僵拙没有松开,背着我私自练习起来。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皆来我家,说清背着我练习“托塔拎锤桩”,头顶大山,颈项疼痛,后脑发涨,双腿抖颤,呼吸急促,甚者心跳急促,出大汗,没有一个能站五分钟的。其中有二人头顶内如有异物,压迫难忍。我听了后说:你们能如实的说出原因,我很高兴,但你们要牢记“真诀不传六耳”之妙义:不是师父亲传之法,教你练习,莫要轻易试之,因你们未到练时,是法不对人,心急所致。中病尚浅,不难根除。随授以“无极桩天一生水法”,我口述,几个弟子随口述而习练。经三分钟后收功,众人不良症状皆清除,顿觉全身轻松爽快,神志清净。几个弟子交口称奇。我说:毫不神奇,只是对症施法而已。几个弟子及我,对自古流传的“真诀不传六耳”之妙义,又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故我教功法自然慎重了。

上述例证,几个人如属道听途说而习,后果不堪设想。有此而知,一个人学拳习艺,从一开始,就是师父一对一的以“真诀不传六耳”的方法开始传授,直至弟子出师而功成艺就,始终如此,如果说“真诀不传六耳”是保密的说法,保守的方法。只能说这种观点的片面性。更应该看到其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全面性。 “真诀不传六耳”这句话,才最真实的体现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师徒承传的最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是一门专科学问,虽系统性很强,其中无秘密可言。但对于门外汉,其不从师学艺,又是永远不能轻易知道的。这一点和其它学科是一样的,俗云:“隔行如隔山”即是此理。就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每个人要想精通她,就需要师父的真诀不传六耳的亲自传授,弟子循序渐进,才能最终成功,凡为拳门里手、方家、通家,舍此别无良途。

针对习拳者的具体问题,给予正确的解答、提示、引导,就是真诀不传六耳的妙义,

12

是最科学的教学方法,这是前人的总结教学方法,具有现实科学教学意义的结晶。

诀云:“师父层层剥皮明道理,弟子步步深入见功夫。日夜千习百练无是处,明师真诀一点知天机。”

于歌诀中再次体现出“真诀不传六耳”之妙义。亦可知“拜师学艺三年,不可一日无师”之道理,故为弟子者,必敬师之劳,遵师所嘱,按法而修,循道而行,由浅入深,不可躐等,步步深入,递阶而进,层层升华,慎终如始,必有所成。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全在明师铺路、搭梯尔。古人云:“明师所云句句是真诀,字字如珠玑。”此之谓欤!习拳练艺岂可无师自通乎!习拳无师,路途危乎、危乎,可不慎乎!即有无师自通者,乃旷世之奇才,百世不得一见矣!故行此“真诀不传六耳解”一文,以醒习拳者之痴迷。如果习拳不遵师之所嘱,难免“弄巧成拙”。故衷心告之习拳者,传统拳学乃大道之学,耍小聪明是不能得到真实的功夫的。有时反而会对自身造成有害的不良后果。此种例证,在武林界举不胜举,俯首皆拾,恐怕在你的身边就可找出这样的例证。仔细分析便可验证的到。 所谓“真诀不传六耳”。就是师父针对弟子的所行、所疑、所惑、所问,而能“因行知解”“因知行解”的具体问题,具体解答,具体指导的科学的教学方法的体现。这才是此言的真实之精义。“武不善动”。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理明法密艺自高。必有师之“真诀所传”方得真传。否则,必成涉险之势,理不明,法不是,则事倍功半。甚或引祸上身,而危害自己身家健康,甚至性命。此非危言耸听,故习拳者首要乃拜明师,自是趋福避祸之举措

马国兴 书录于北京 2000年7月28日

专论传统拳术中“横”的精义

我在《武魂》总第169期曾发表了《“肩撑肘横”与“沉肩坠肘”》一文,说明了“沉肩坠肘”与“肩撑肘横”是一个问题的两种立论角度的关系。这一点还有《郭氏锦囊》的歌诀以为证。这是八卦掌传人郭古民先生的总结,录之如下: 背似无功确有功,不讲背形劲不通。 圆如箕底方为紧,掌穿力自如反弓。

此歌诀第三句:“圆如箕底方为紧”就以背形而论“背圆肩撑肘横”之身势的。谁都知道八卦掌是专讲“沉肩坠肘”功夫的,没有“肩撑肘横”的内劲功夫,如何能用出“穿掌”之直出横击之“穿骨力”的呢?穿掌直出必带拧裹之形势,才能有横向的击发之效果。所谓的“横”,是小臂天地骨的由上下位拧转至水平位,包括身法中的天骨脊柱和地骨的胸骨之左右拧转,如正面为竖、侧面为横。此不管小臂骨的横和身法的横。就是《九要论·八要论》中所说的:“横,则裹其力,开拓而莫阻”。是以外形天地骨立论的。与“竖”相对应,而有“攻防进退横竖找”之说法。

而步法亦有“横顺”的分别,起顺落横,亦是小腿的天地骨而定位说“横竖”的。顺亦相当于竖。就是胯,也有“横撑开胯”之法,可使步法稳健而又敏捷。 可有人在互联网上发表文章说“武行是耍竖劲,跤行是耍横劲的”。其不知跤行是由武行中派生出去的一支。按母子关系来论,武行为母,跤行为子,怎么会子有横劲而母却没有呢?这不成笑话了吗!上面我举了手法、身法、步法中的横法来说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横竖”劲都有。实际上手法、身法、步法中“拧裹钻翻”就是“横竖”劲的相互变化转换之说法。

为什么说“三年拳不如一年跤”?这并非横劲的关系,而是练拳比摔跤内容丰富得多的缘

13

故。这一点在北京牛街地区内就说明问题了。为什么清朝中、后期,牛街在皇家扑户营的跤把式不少,而又同时有回民数人跟石七爷学修通背拳呢?直至现在牛街里的人学通背拳的人多,可学摔跤的人反倒少了呢?跤与拳的优劣,我看牛街里的人最清楚了。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讲求的是方圆立体的攻防技术。古论云:“因时致变,因力制人,立体发用之妙,件件原委之于自然之神,统蓄以先天寸绵之力,为无为无不为也。以动静互为其根,阴阳迭神其用。”此中所言“立体”乃指一方一圆的立体而言。而此“方圆”又在一体之中,即“圆含方”的存在。圆化方发,而方发时用棱不见棱、用角不见角,即外不见圭角方见规矩,因此“方”在“圆”中滚动之故尔。那我就问问这位方兄:“六面力”又如何能圆转滚动变化呢?又“六面力”就是有面有边有角的六面体,一个六面体的东西就会平面的内应力薄,边、角的内应力就厚,这不就出现了六面体中的自身劲力不均匀了吗?如果是一个“圆的立体”,则内应力是均匀的,本就是一个张力,又如何会出现六面力呢?我上面引用的古论“立体发用之妙”的说法,乃元末明初之人说的。试问这位方兄,怎么能说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者“缺少两个力”呢?如果将此“立体”理解成“一方一圆”的立体的话,当您鼓说“六面力”的时候,只说了一个“一方”,还缺个“一圆”呢!这又作何解释呢?如果是个立体圆,又如何没有“横劲”呢?

如果说太极拳的话,“触处成圆、以柔用刚、粘走相生、化打合一、挨着何处何处发”。这样的拳法,“放之则弥六合,其大无外;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小无内;卷放必得时中,丝毫不差。”能没有横劲吗?况且传统拳术还讲究“拧裹、钻翻、螺旋、惊弹、崩炸、抖搜”十二种基本劲。

确实“武行无横力”。这位方兄不知这个“横”字的读音,故有曲解之处。横与竖相对应而用时读héng音。但“武行无横力”之“横”字,应读hèng音。这是针对粗暴、蛮横的力而说的。 《陈谱·中气与浩然之气血气辨》中说:“至于血气,乃血脉中流通之气,即拳家所谓横气也,全仗年轻力气勇猛,而以不情不理凌压敌人,失败者多,即间获胜,力气过大偶然胜之,一遇行手,气虽大而亦败,苟能稍遵规矩(谓打拳成法)亦能胜人,但能屈人之身,而不能服人之心。”

这就是“武行无横力”的说法之本义。不单《陈谱》如此说,就是三皇炮捶门也讲“和颜悦色真刚毅”,《拳经拳法备要》亦讲“无仇为良”,皆说的是“武行无横力”的意思,即无血气之力。

《剑经》中说:“剑乃儒雅中之利器,有正直之风,和缓中锐锋,具温柔之气,灵则通神,玄能入妙。故剑法既成,又当博览天文、地理、人事,驳杂于中,在一番体认知改择中,卑以身处之心。又或于澹定之候,静以抚琴,涵养性真,化净猛烈之习,效成一片温和气象。故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功用到此,谓文兼武全将相身,更必出处有道焉。”

这段话同样也是论述了“武行无横力”之宗旨及其择“中庸”之道而涵养性真,而具温柔儒雅之风。哪来的蛮横无礼张狂傲慢之气呢?

如果将“武行无横力”理解成没有“横竖”之横力,可我上面所列的各种“横”法之用却明显地存在着。前人怎会如此而说呢!故“武行无横力”的说法,是说明武行的功夫中没有注血的横力。这一点王芗斋也曾论述过,其极力反对“聚劲凝形的注血气之僵横硬蛮拙之力”,在《大成拳论·习拳述要》中说:“筋肉凝紧僵硬、注血之力谓之力”,因此力乃是“横力”也。故其主张:“用意支配全体之筋肉松和,能得伸缩自如、遒放致用之活力也。”此论亦说明“武行无横力”之意也,乃遵“意气君来骨肉臣”的宗旨而论运用纯任自然的“自然之圆活力”尔。试问:跤行,是否武行?是,亦无此横力呀! 要论此方兄的拳学知识,其根本不懂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建德体、至道用”的内容实质如何。古云:德者,健顺之体;道者,阴阳之用;健顺阴阳,一太和之气也。太和,健顺

14

和之至也。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此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练、体、用之精髓。其不知此“体、用”为何,那其所练就不知“建体至用”,其练自然就是“糊涂练”了。一个人糊里糊涂的“练”,就会“体”不明,那其“用”也就是糊里糊涂的用了。糊里糊涂的用于攻防较技,也是糊里糊涂的败了,会败得一塌糊涂的。这样的人想凭撞大运而能胜人,只能是一种画饼充饥的幻想而已。那这样的人来论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练、体、用之内容,也就只有糊里糊涂的说了。除了拾人牙祭之精,剩下的就是张冠李戴,再就是驴唇不对马嘴了。行话说:“见其弟子知其师”。见其所著之文,也就见其师承如何了。也正应了古人所言,正是:“猥知鲁莽之人,彰乎知!”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继承、发展、发扬广大之所以不能顺畅进行,正是这种人的存在而成为了阻力的。

因其涉及到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练、体、用中的核心内容,故著此文以辨明,达到正误的效果为盼。其中语言稍涉激厉,亦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达棒喝之效,并无他意。所谓习武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功用到此,文兼武全将相身。”此文之言语激厉,亦算是“其言也厉”吧! 马国兴 书录于北京2003年03月28日

※注:文中所提及之互联网文章,由于篇幅及版权原因无法提供全文。因此在此仅摘录互联网上该文之相关部分。有条件者可自行查阅原文全文。摘录如下: 《也说“肩撑肘横”与“沉肩坠肘”》——作者:孑石 ……

我明白左右横力多少年来一直成为武术中整体力求取上的关卡,是因为2000年经人介绍,在北京牛山(二锅头的产地)见到了一位30 年代的天桥跤把式。当时这位老人开门的动作给我很深的印象,大家也可以想象跤手那种两臂横撑的状态吧:〉老人自称只懂摔跤,武行的事情他不懂。但是说了一句话我很受震撼:“武行是耍竖劲,跤行是耍横劲”。他说之所以有“三年拳不如一年跤”的说法,就是因为竖劲人人都有,练武的比别人大,但是三年还不足以小成。而练跤的一年出来的横劲,练武的人可就没有。大家试想传统的架子,都是中正的,一旦动态中受到横向的外力,就很容易倾跌(不考虑闪躲柔化)。这种现象非达到一定程度的高手不能避免。

当时我应老人的要求,打了一趟形意的劈拳,当然架子是卢氏结构调整后的。老人当时说,你这拳气很足,不只一个竖劲。我又问什么叫“气很足”,解释许久后明白他说的气足,就是整体撑抱的状态,对外界充满弹性。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推手”、“打手”的“用力”与“不用力”之解析一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推手”、“打手”的“用力”与“不用力”之解析

拳谚云:“练武练在一个理上,打拳打在一个力上。”然在对于“力”的运用上,有“用力说”。因为习武者都知道“力”是搏击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打人必须有力,无力如何打人?太极推手和攻防较技中与对手的互动用力,随机变势用力,顺势借力之力……;亦有“不用力说”,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故拳家有:练拳不用力,走单式不用力,太极推手不用力,实战中对手也不觉其用力。只有此时时处处不用力,处处松静自然,才能练出真力,即“不力自力”之“力”。“不用力”不是“没有力”的代名词。

就上述的“用力说”和“不用力说”究竟谁是谁非?初习拳者遵从何说为是?已习拳者,自己是用力说者?还是不用力说者?或者认为自己聪明,是一个“用力说”和“不用力说”的统一者。我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是一种摸棱两可,没有自己主见的不负责的瞎说而已,害人不浅,误己更深。

15

因为,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是一门最节能,全方位,方圆立体的攻防技术、技巧、功夫;是一门独立科目的专业之学问。从拳术学问的专业化角度来看,其对“力”的概念的把握、运用,也是极其精确的。在没有论清楚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练、体、用中的“力”的概念之前,争论“用力说”和“不用力说”的谁是谁非,为时尚早,只有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的“力”的概念确定精确后,则“用力说”和“不用力说”的分歧,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然何为武术拳家之“力”?欲明此“力”。先观几则历史人物有关“力”的逸事。 一、年羹尧师

年羹尧,西征大将也。幼傲岸异常儿,不肯读书。年搏师,师遁去者三。以故人相戒,毋为年家儿师也。羹尧父忧之,乃揭榜募师。久之,无至者。一日有老者,年近耳顺矣,突造谒羹尧父曰:“闻公子缺师傅,愿充其选也。”羹尧父曰;“先生美意,然儿不肖,师搏去者三矣。”老者日;“固闻之,然请试之.”乃择日命拜师。沿俗成礼毕,羹尧又自去。翌日。启学又不来,顾在花园中运土泥,植草木,老者又不命也。如是者三阅月。

老者无聊,闭户姑取胡琴弹之,成声,忽羹尧破门入内,请曰:“先生,我愿学此也。”老者曰:“尔去玩乐也,学此何为?”年不肯去。曰:“先生,我愿学此也。”固请之。老者乃教之。不日成声,学不竞,又去。一日,老者又取胡笳吹之,有律,年又破门入曰:“先生,我愿学此。”老者曰;“此非尔可学也。学之决不成律也。”年曰,“先生,我愿学此也。先生试教之。”老者又教之,又不日成声。学未竟,又去。如是者累日矣,年未尝往老者读一日书也。

一日,老者又闭户戏习拳棒,忽年自牖窥之,大喜,破门跃入曰:“先生,此最好,我愿学也。”老者曰:“闻汝多力能斗,妆试为我召众仆与一斗,我观之。”年喜曰:“好!好!?遂召健仆十六人,人执棍棒,年曰:“先生观之,吾力健否?”举棍一挥,十六人齐仰天团。于是老者曰:“汝力健,然敢与我一斗耶?”年曰:“何不敢?第吾胜,莫谓年家儿又搏一师也。”老者曰:“且莫虑。”两人遂斗。年忽疾呼曰:“先生何往?”老者乃于其项背应曰:“我在兹。”则老者果以头枕年颈上。年未知也。于是年曰:“先生此必教我也.”老者日;“尔顾玩去,学此何用也?”跪而请曰:“先生必教我,我愿学也,”老者曰:“固欲学耶?”年曰:“固欲学也。”老者曰:“起起!”遂于床中出一卷书授年曰:“汝固欲学耶?则读之。”年曰“吾欲学搏也,读此何为?”老者曰:“搏,一人敌耳。读此,则万人敌也。”年曰:“恶有是,先生欺我。此一卷纸,吾以拇足指跌之可丈外矣。安有万人敌也?”老者曰:“然则,汝不能学矣!汝去玩乐也。”年不得已,乃曰:“吾即读此。”自是书声朗朗闻斋外,邻人都知年家儿读书也。

三年,老者乃辞其父曰:“公子可矣。老夫亦更无所教,请辞去。”馈以千斤,老者不受,曰“若公子异日成就,岂千金值耶?老夫以传技无人,故不远千里也。”竟去。 ——《清朝笔记大观·清人逸事》

文中描述年羹尧举棍一挥,十六执棍之人皆仰翻跌地,可谓力大而健矣!然于老者斗,老者头枕其颈而不知,并疾乎“先生何往”?其力又有何用呢? 二、南海生

南海某生,负气节,笃交游,而以直谈人过,不为乡里所称。咸丰间遇乱,弃举子业,只身游戎幕。南北数千里无所遇,后客楚北某帅营中,一夜步月出帐,见武士五六人,相与论刀棍。生窃听久之。曰:“法未精也”。武士相顾,见其文弱,皆笑曰:“秀才岂谙刀槊事耶”?生请角技。一人起执长矛曰:“依此为戏,可乎”?生曰:“可”。因亦执一棒。武士曰:“慎之,有伤勿悔”。生曰:“姑试,无妨也”。手既交,武士尽力击刺,生则视所攻而徐应之,意甚闲适,既而乘隙进步,一击中其股,攻者遂扑地。生谓众曰:“来!来!”众,忿,各执刀杖环攻,生左右进退,不越十笏地,而棒之所及,五六人无不失杖者,众乃骇愕求罢。生曰:“今亦知枪棍之不以力胜乎?凡棒长丈二,手操其中,前后余五六尺,手动寸,则两端所展可及尺;动尺,即可及丈。临敌而常侧身,其所备者,纵有七尺,广止七寸耳。

16

盖惟手之上下左右,近在六七寸,故力专而握固,以拒则坚,以击则破,昧者徒用猛力,力竭则心怯神摇,所以败也”。众服其论。生喟然曰:“虽然,此一人敌也。所学尚有万人敌。诸君既未可与言,甚至名公巨卿,亦难索解也。奈何?行将逝矣!”遂去;不复出。 ——清·毛祥麟《墨余录》

此文表达了三个内容,一是“昧者徒用猛力,力竭则心怯神摇”。此昧者,是不明白武学之精髓真谛者也。猛力者,此处指筋努骨突,尚血气之外形的蛮力尔。此力用之可竭,乃耗精劳神的不道之法,故有力竭心怯神摇之弊。武人拳家所不取也。即“不用此力”也。二是“故力专而握固,以拒则坚,以击则破”。此“力专”是何力?《易经·系辞上传》曰:“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太极拳经》云:“健顺参半,引进精详”。可知此“力专”乃指“内气从乾的健之体,外形从坤的顺之体,健顺阴阳合德的刚柔之体”。此刚柔之体,柔化刚发以为用。力专者,阳刚内气之功也;握固者,阴柔外形之能也。以柔化刚发之德体拒则坚,以击则破。此乃“健顺和之至的太和一气”之“力”也。此“力”绵绵无穷竭之时,“放之则弥六合,其大无外;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小无内;卷放得其时中,丝毫无差”。此乃武人拳家所用之“力”也。此又名“大力”、“真力”者。此“力”具有“不力自力”之功能,拳家“用此力”也。三是“今亦知枪棍之不以力胜乎?凡棒长丈二,手操其中,前后余五六尺,手动寸,则两端所展可及尺;动尺,即可及丈。临敌而常侧身,其所备者,纵有七尺,广止七寸耳。盖惟手之上下左右,近在六七寸……”。说明武术不以力胜。不以蛮力猛力胜人。其中有术也。即其所算之数术。此乃“武用外数”之证也。又证明“枢得环中,应变无穷”之道理。拳法用“中气”内动不令人知的胜人之妙哉!亦是此道理。又,“尚有万人敌”之法,此处言此,非指“兵书”。乃指武术、拳术依次可胜万人的不变之法,是“万人敌”的真功夫。关于万人敌的功夫之论,俞大猷在《剑经并序》中说:猷学荆楚长剑,颇得其要法。吾师虚舟赵先生见,笑曰:“若知敌一人之法矣,讵知敌百万人之法本事乎”?……复以质之,先师曰:“得之矣”。可知俞大猷后来得“万人敌”功夫了。那何是“万人兵”之真功夫。即“健顺之德体的柔化刚发,以柔用刚的技术方法之功夫”。就是“万人敌”的真功夫。南海生先生当年未谈,遂去,不复出。而今,我替古人谈出。 三、车毅斋大师

车毅斋大师论言:余幼年间血气盛足,力量正大,法术记得颇多,用得易熟亦快,每逢与人相比较时,观彼之形式,用某种手法正合宜技术浅者,占人一气之先,往往胜人。遇着技术深者,观其身式,用某种手法也正合宜,一到彼之身边,彼即随式而变矣,自己的旧力未完,新力未生,往往再想变换手法,有来不及处,一时要进退不灵活就败于彼也。以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将体式法身全部脱去,始悟前者所练形式皆是血气,所用之法乃是成规。先前用法中皆有间断,不能连手变化,皆是因后天闭滞不得中和之故。所以,练拳术不在形式,只在神气圆满无亏而已。神气圆满形式虽方,而亦能活动无滞;神气不足就是形式虽圆,动作亦不能灵通。拳经云:“尚德不尚力,意在蓄神耳”。用神意合丹田先天真阳之气运化周身,无微不至,以至于应用无处不有,无时不然,所谓物物一太极,物物一阴阳也。所以,练拳者不可守定成规成法,而应用之成法者是初入门教人之规则,可以变化人之气质,以复其先天之气也,以致虚无之时无所谓体,无所谓用。拳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是体用一源也”。体用分言之,以体言,行止坐卧,一言一默,无往而不得其道。以用言之,无可无不可也。 ——《车毅斋论形意拳练法及神形合一》

此论形意拳练法,先成形拳的体式法身功夫,求得是招熟。虽以先天之神为体用,亦能向机御变,乃形拳的后天之功,难免有血气之力,自有“形阻力闭”,是因后天闭滞不得中和之故。但必功臻大成,自身豁然贯通,将形拳体式法身全部脱去了。始悟前者所练形式皆是血气。形拳招熟的目的达到,就要含形随应致变以他力取法,心身空灵,潜神而修,

17

一旦豁然贯通,时致神知,健顺和之至,太和一气流行,体用一源,是为神明艺境,具备神化之功。至此,拳道无形无相,无我无他,只有一神之灵光奥妙不测耳。神拳艺境如此。 此论又阐明“尚德不尚力,意在蓄神耳”之实质,即“不尚外形血气之力”而“尚健顺阴阳合德,柔刚之体的柔化刚发,以柔用刚”的技术方法之功夫。并指出“意在蓄神”就是“用神意合丹田先天真阳之气运化周身,脱拙换灵,脱壳换相,达到“以天心为主体,以元神为妙用”的体用化一,即神形如一,拳道合一,真一不二之艺境。

在这里,前贤说明较技胜负“在德之真,不在力之大小”。关于这点,《拳经拳法备要二卷·问答歌诀》中,论得相当明白,录之于下:

问曰:练法更如何得窍也?答曰:在会意用力。

筋力人身本不多,在乎用法莫蹉跎。心之所在力随往,上下一线是金梭。

此论说明练、用,不在“力”之大小,在乎用法。那在“用力”方法上,也就有了用什么力,不用什么力的区别了。

实际上,在车毅斋大师的论述中就表达清楚了这一点。分析如下:

外形为主的“形拳”乃后天血气之功夫的“力”,其所“用力”是为血气之力。 内劲为主的“神拳”乃先天一气之功夫的“力”,其所“用力”是为一气之力。

凡古拳谱中,一切论述拳术练、体、用的“力”说,皆是“神拳”的先天一气之功德的“力”说。而否定的练、体、用的“力”说,皆是“形拳”的后天血气之功的“力”说。但是,正传的“形拳”虽是后天之功,亦以先天之神为体用,亦足以向机御变,因变致神。是因形练形,因是招熟,极至道成者。其妙存乎虚灵之人,其几速于影响,此“形拳”实亦入道之基。此亦与“形拳”的后天血气之功的练、体、用有本质的区别。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推手”、“打手”的“用力”与“不用力”之解析(第二部分)

而这“形拳”的后天血气之“力”和“神拳”的先天一气之“力”的分别,前贤有明确的论述。 “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气血功于内壮,血气功于外壮。要之,明于“气血”二字之功能,自知力气之由来矣!知气力之所以然,自能“用力”“行气”之分别。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俟也”。 ——《杨谱·太极气力解》

此论将“血气”之“力”称为“力气”。将先天一气的“气血”之“力”称为“气力”。虽“力气”和“气力”的词组内容只简单的有个颠倒。而“力气”是说“形拳的后天血气之功的?力?”;“气力”是说“神拳的先天一气之功的?力?”。

由此类推,传统拳术攻防较技的施手用招,施招用手,及太极推手中的“用力说”和“不用力说”,皆是以“形拳”的后天血气之功的“力”,“神拳”的先天一气之功的“力”来区别划分的。“用力”是说“运用先天一气之功的力”的。“不用力”是说“不用后天血气之功的力”的。前面引用的三条古人逸事之论中的核心,都阐明了用“气力”是功夫,而否定用“力气”了。 虽然,“神拳的先天一气之功”所形成的是“气力”和“形拳的后天血气之功”所形成的是“力气”。都体现了“力”的存在,在“力学”中是无法测出其差别的。即“气力”和“力气”的“力”都显示是同一“力值”的时候,这是无差别的。但“先天一气之功”所形成的“气力”的这个“力值”和“后天血气之功”所形成的“力气”的这个“力值”,虽然在“力的数值”上相同,但形成这个“数值”的方法,在自身中确有“本质”上的不同,也存在“效果”的差异。正因为“气力”和“力气”有这个“本质”和“效果”上的不同,即综合功效上的不同。在武术、拳术家们才极力提倡传统手战之道的练、体、用之“神拳的先天一气之功的气力”之“用力”说;而否定了“形拳的后天血气之功的力气”之“用力”说。此乃传统手战之道的练、体、用的最根本的“用力”说和“不用力”说。

18

而关于“气力”和“力气”的本质和效果上的不同,即综合功效上的不同,现引陈鑫先生之论以说明之:

至于血气,乃血脉中流通之气,即拳家所谓横气也。全仗年轻力气勇猛而以不情不理凌压敌人,失败者多。即间获胜,力气过大偶然胜之,一遇行家里手,力气虽大而亦败,苟能稍遵规矩(谓打拳成法),亦能打人,但能屈敌人之身而不能服敌人之心。

中气者,太和之元气,平常之理宰乎不刚不柔至当却好之正气,能用此气以行于手(言手而全体皆在其中),天下未有穷之者。

至于中气能令敌人进不敢进,退不敢退,浑身无力极其危难,足下如在圆石上站着不敢乱动,几乎足不动即欲跌倒,此时虽不打敌,敌自心服。 ——节录《陈谱·中气与浩然之气血气辨》

此论将“后天血气之功的力气”之弊病和“先天中气之功的气力”之功德,分辨的在清楚不过了。

传统手战之道的实战较技,施招用手,施手用招,及太极推手中,首先是用什么力的问题,即用先天一气之功的气力之“力”,不用后天血气之功的力气之“力”。这是通过上面的分析,已经肯定了的。只有在此肯定了的基础上,即运用先天一气之功的气力之“力”,来较技施招用手,施手用招,及太极推手,此中也有运用时的“用力,不用力”的区别,这是具体“权”宜方面的内容。关于权宜方面的“用力,不用力”这一点,太极拳明家李亦畲先生在《五字诀》中说:“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人先;彼无力我亦无力,然我意仍在人先”。此论具体说明了何时“用力”,何时“不用力”了。

至于什么时候用“刚发”之力?什么时候用“柔化”之力?这在古拳谱中早已说明了。如俞大猷引用古论而说的“刚发他力前,柔在他力后”。能说“刚发”之力,“柔化”之力不是用“力”吗?肯定都是“用力”,而又肯定皆是“先天一气之功的气力”。决不是“后天血气之功的力气”。抛开拳势中的“内气”,单从“骨力”来分析,《交手法》中说:“骨节要对,不对则无力”。而“骨节要对”确有两种方式。一是刚发力的骨节要对;一是柔化力的骨节要对。刚发力的骨节要对,即“接骨斗榫”,利用骨节相对的整体稳定性,保证捶要沉实而有骨力的击打有效性,即整劲效果。柔化力的骨节要对,即“柔弱无骨”,利用骨节节节贯串的骨节相对的连续性,保证柔化过程的内容无滞碍。故知“刚发”也好,“柔化”也好,只要“外形”的变换转化,都是“骨节”的相对运动完成,就骨节相对运动完成拳势攻防形态动作这一点来看,都是“有力”的。不存在“无力”的运动。然拳家将此骨节运动的“力”包括“筋劲”,看作是“气力”中的“力”。并统称为“自然力”。可知,传统手战之道的练、体、用中,没有排除“力”的存在,及此“力”的作用。故没有“不用力”的说法。此“不用力”之说,是针对运用“后天血气之功的力气”之“力”而言的。这一点是完全清楚的。

但对于攻防较技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及太极推手中的“用力”之大小而言。当然,此“用力”乃是针对“先天一气之功的气力”而言的。是针对与对手的劲力比较而说的。古拳诀:“顺从以为进退”的“四两拨千斤”之法,就体现了“小力打大力”的存在;“逆力以为揭献”的“借力打人”之法,也就体现了“大力打小力”之技法存在,如此方能全面的体现传统手战之道在“用力”法上的“圆融性”这一特点。就是所谓的“空”力法。也是一种“小力打大力”的方法。所以,传统手战之道的攻防较技中根本就不存在“零力法”的内容。

明白了上述方方面面对“力”的分析,认识之内容,也就知道传统手战之道练、体、用的“力”的实质是“健顺和之至太和一气”之功夫的体现,即内气、外形之“劲力”的体现。古谱将此劲力多云之为“气力”。而针对“形拳的后天血气之功夫”的“力”。拳家所不取,古谱将此多呼之为“力气”。

如从攻防机制上来论,则:“以神为主,以气为充,形从而利”,体现出来的是“气力”。

19

而“以形为制,任(血)气用力,神从则害”,体现出来的是“力气”。

如单从“力”言“气力”和“力气”,二者之取舍。则“用气力”而“不用力气”。这是传统手战之道从根本上的取舍。以此分析古今所有以“力”论武术、拳术之练、体、用的内容,皆可迎刃而解了。这就是“练武练在一个理上,打拳打在一个力上”的这条拳谚所欲阐发之精旨妙义。此理即“天人合一之理”;此力即“健顺参半,和之至的气力”。我们是以这个观点分析各种以“力”论武术、拳术之练、体、用的。

针对传统手战之道练、体、用的总法则,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这是在“静为本体,动为作用,体用一源”的“健顺参半,神形合一”的基础上提出的“尚德不尚力,意在蓄神”的正确准则。直接提出练、体、用的不用后天血气之功的“力气”。这是传统手战之道千古不变的练、体、用之法旨。

故历代之武术、拳术之大家“练拳不用力,走单式不用力,太极推手不用力,实战中对手也不觉其用力,只是不撄人之力尔。只有此时时处处不用力,处处松静自然,才能练出“真力”,即“不力自力”之“力”。“不用力”不是“没有力”的代名词”。这段话的“不用力”,是指“不用后天血气之功”的“力气”而言的。此即直养自然先天的“听探”之知,“顺化”之能的攻防之能力,故在神为非人力也。取“无害者乃顺生机之自然,去其害生机者也”的“唯道是从”之修练及运用的法式。

如“有力者无力,无力者纯刚”这条拳谚,就是说明“有后天血气之力者,其就无有先天一气之力了”。而运用后天血气之力击人者,自觉有力,但击到对手身体时却没有功效。因其“形阻力闭,拳有寸隔,见肉锋伤”,故“沾衣便亡”。此乃“外强则内伤”之病拳。施之则资敌,取荣反受辱尔。而“无后天血气之力者”,则必有“先天一气之力”。能运用先天一气之力击人者,虽自觉无力,但击到对手身上却有不可抗拒之势而跌翻对手,此乃先天一气之力的纯刚之效用。此正是“外弱而内强的”功力拳。此“功”者,内气也。此“力”者,外形也。此“功力拳”。正是神形合一的“如龙灵变,用力不见力而山莫能阻;似虎快利,伸爪不见爪而物不能逃”的太和一气之真功夫。故此,应与“后天血气之力”的所谓之“功力拳”相区别。 又:“打人不用力,不用力打谁”?此条拳谚说明:打人不用“外形的后天血气之力”。因其有“形阻力闭”之弊病,用之资助对手也。但是,不用“先天一气之力”又能打谁呢?只有用先天一气之力才能胜人。因先天一气具有知来藏往的功能,故胜人最为得力。

再有拳谚“拳者,不是有力打无力,而是无力打有力”。说明传统手战之道,不是有形拳法的后天血气之力者打无形拳法的先天一气之力者。而是无形拳法的先天一气之力者打有形拳法的后天血气之力者。

论述至此,可以知道传统手战之道的练、体、用之内容的关键,不直接是“用力”和“不用力”的问题。而是“用什么力”和“不用什么力”的问题。这才是根本的关键处。由通篇论述,明白了“用健顺之德体的先天一气之力,而在较技中又能不撄人之力,方能避实击虚,避向击背,柔化刚发,以柔用刚而能制胜”才能由始至终修练传统手战之道宗旨不变,艺境逐渐升华而致大成。如果“用后天的血气之力”而又不知转法,将体式法身全部脱去,所练、用之形式皆是血气,自然与大成艺境无缘了。功用之时越久,则造成的弊病愈严重,正如前贤所论:“而致百身之病”。无益于技击,亦无益于身心健康。诚如《形意拳术讲义》“初学入门规矩”和“练习三害”中告戒修炼者云:“练习拳术,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若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要而言之,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气力,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如练至功行圆满之时,凝神於丹田,则身重如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羽,所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果得其妙道,亦是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之意,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无形中而生,诚神奇矣。初学练习武术,谨当切记三害,三害不明,练之足以伤身,明之自能得道,三害者何,一拙力,二努气,三挺胸提腹是也。如练出拙力,则四肢百骸血脉不能流通,筋络

20

不能舒畅,全身发拘,手足不能活泼,身为拙气所滞,滞於何处,何处成病,练时努力则太刚易折,胸内气满,肺为气所排挤,易生满闷肺炸诸症,若挺胸提腹,则气逆上行,终不归於丹田。两足似萍草无根,譬如心君不和,百官必失其位,拳法亦然,若不得中和,即万法亦不能至中立地步。故练习之时,谨忌三害,用以力活气顺,虚心实腹而道心生,练之设如此,久而久之自然练至化境矣。 故有志于传统手战之道的修练者,务以意会,法以神传。必当于“建德体,至道用”的练、用中竭尽至力,须宜实致其功,粗事细磨,断不可用努筋突骨血气之功,而致百身之病。凡言此努筋突骨血气之功者,皆猥知卤莽,是彰乎知。

舒筋舒脉的先天一气之功者何?此乃是临敌应变,无不可以取胜于人的真功夫。此所谓千金不换也。宝之慎之,对此“坤为吾母,乾为父,太极一气贯来衡”传统手战之道的真功夫。无视以为戏玩也。

传统武术、拳术的练、体、用之立法,即“天人合一”之理法,千古不变。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理论,“健顺参半”之宗旨不变,今天从“用力”和“不用力”的争论中,分析辩解明白传统手战之道的练、体、用,宗“先天一气之力”之旨不变;否定“后天血气之力”的练用。此乃传承、承传的关键问题。立题解析明白,有利于传统手战之道的传承、承传,及发扬光大之事,故极力析解辨清而成此文。

马国兴 书录于北京 2003年06月25日

从两家之论述看拳本一家

马国兴

自从八月份《武魂》刊载出《怎样读拳谱》一文后,广大读者纷纷来信,来电,询问读古拳谱之方法,在这方面都根据实际问题,给予了相应的答复。有人来信、来电提出:为什么要以“中华拳术明镜录”为名论述拳术的理、法、术、功、形、意、体、用的内容,是否传统拳术各个流派、各门拳钟所论、所练、所用,都是一家的内容?有何证据能够证明呢? 因为这个问题带有普遍性的特点,又非一言半语能够说得明白,故今天以此题目为题材,展开论述,以证传统拳术本一家之正确。 少林拳派,太极拳派,是公认的两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b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