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 2我从哪里来教案 青岛版

更新时间:2024-06-19 00: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 我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1.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珍爱生命,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3.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

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案例背景分析:

活动准备提示了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多方面的资料。

本课有三个活动,活动一研究“我从哪里来”,可以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学生课前搜集了资料,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储备,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学生自然会将自己获取的信息发表出来。活动二展示了胎儿发育过程的图片,介绍了胎儿形成、发育的过程。活动三针对胎儿的形成及发育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同时让他们进行猜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自由活动一:让学生系上沙袋,扮成怀孕妈妈的样子,让他们做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动作,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内充分体验妈妈的辛苦。活动二:让学生设计并制作生命手册,同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写进去。

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活动建议:进一步丰富生命手册,让学生谈谈自己还想写些什么内容,打算怎么做,也可以鼓励学生长期搜集信息,丰富生命手册。 教学过程描述:

一、情境导入,揭示活动的主题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电脑出现齐天大圣孙悟空),你们一定很熟悉他吧。咱们来欣赏一段关于齐天大圣的故事吧!(大屏幕播放《西游记》中美猴王出世的一个片段)这段录像讲了什么? (学生发言)

对于这件事,你们有什么看法吗? (学生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孙悟空这个形象是神话传说,现实中并不存在。那么,我们是从哪儿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 出示课题 )

【本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横空出世的录像开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我从哪里来”的兴趣,揭示本节课活动的主题。】

二、探究新知 (一)交流调查内容

1.孕前准备(①足够的钱 ②健康的身体 ③优生优育的知识 ④婴儿的生活日用品等)。 2.怀孕后的饮食情况。

1

3.怀孕后的体形。 4.怀孕后的活动情况。 5.怀孕后的睡觉情况。 6.胎教情况。 7.怀孕的感受。 8.胎儿的生长情况。

教师播放课件,补充学生没说到的。如胎儿的形成、试管婴儿、双胞胎等。

【本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查阅资料、调查有关问题的习惯。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妈妈在怀孕前、怀孕后做了哪些事情,初步了解母爱的伟大。】

(二)图文结合,认识胎儿的形成 1.观看视频:《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2.学生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3.随机出示各种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各阶段胎儿的图片:1个月、3个月、5个月、7个月、9个月。 体会: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慢慢长大。

了解: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带子跟妈妈的身体连在一起(这跟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自己的营养不断送给宝宝,宝宝就一天天长大了。

【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对胎儿的形成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使学生对自己从哪里来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

(三)游戏体验,感受母亲的辛苦 1.小组内交流母亲怀孕时的体重等情况。

2.教师: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做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注意体会做动作时的感受,还要保护好你的宝宝!

3.学生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坐着吃饭 伸手够东西 低头看脚尖 抬腿上楼梯 弯腰捡东西 弯腰系鞋带)

4.学生根据活动体验谈自己的感受。

5.教师:我们刚才仅仅做了5分钟的妈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在孕育宝宝的时间里,有多少个5分钟?刚怀孕时,有的妈妈还会呕吐,吃不下饭;并且随着你的加重不断增加,妈妈的负担越来越重,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妈妈听吧!那就大声说出来吧!

6.(播放课件音乐)学生说心声

【通过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让学生感受母子亲情,使其知道母亲为了孕育一个生命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四)了解自己的出生情况 1.说一说:自己出生时的情况。

提示:①你是在哪个医院出生的? [ 出生地点 ]

②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时间?属什么? [ 出生时间 ] ③平常听爸爸妈妈说的有关自己出生的其他情况。 2.拿出自己的出生证,介绍出生时的自己。 小组交流。 [ 姓名 ] [ 性别 ] [ 身长 ] [ 体重 ] 3.找一找:自己的成长变化。 (五) 拓展探究 制作生命手册

课下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生命手册进行展评。(为了进一步丰富生命手册,教师可以定期让学生谈谈自己还想写进什么内容,打算怎么做,进行展评活动)

【恰当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拓展活动,活动主题即为课上探究活动中遗留下来的问题,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将探究活动持续到课下,达到使学生的兴趣及各项能力持续发展的目的。】

体会与反思: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体验真实社会。科学课程标准更是多次反复强调“体验”、“感受”,提倡引导孩子去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 “我从哪里来”是个简单但又神秘的话题。教材上的资料卡和插图已经使学生大致明白本课的主要内容,因此对《我从哪里来》一课非常感兴趣,它让很多孩子产生好奇、困惑。在传统的保守教育中,我们的父母大多对这个问题都是予以回避。而本课却以活泼的形式向孩子揭示生命的由来,通过调查活动和课堂体验使学生心灵深处受到震撼:父母给了我生命,生命来之不易,父母养育我非常艰辛,从而使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学会珍爱生命,学会感恩。

由于学生对这个内容感兴趣,课堂上,他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如:畸形儿怎样形成的,连体婴怎样形成的,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怎样呼吸、怎样大小便等,学生们基本上能根据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相互进行解答。有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精子与卵子怎样相遇?说实话,对于这个问题既要在语言上浅显易懂,又要适合这个年龄的特点并讲明白并不太容易,但我还是非常认真地从科学的角度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他们非常满意。

在“体验妈妈的辛苦”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先交流课前调查的有关妈妈怀孕的辛苦,他们初步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劳。但是这毕竟是他人的感受,究竟有多辛苦,学生的理解与他们内心所期望达到的状况存在差距。因此我让每个学生扮成怀孕的妈妈,孩子们纷纷入情入境去体验。此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苦,母爱的伟大。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言:一件事,我听说了,随后就忘记了;我看到了,也就知道了;我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受到:有效的体验,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还需要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我们的科学课教学应把孩子们的主

3

体体验过程看做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在活动中体验,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原来的静态知识经验在个体的心灵中被激活、被催化,从而产生广泛的联系,获得新的意义,产生新的创造,促进孩子的发展。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bq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