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v2.0.0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1 13: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QB-╳╳-╳╳╳-╳╳╳╳

T 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ome Gateway

版本号:2.0.0

╳╳╳ ╳-╳╳-╳╳发布 ╳╳╳╳-╳╳-╳╳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

QB-╳╳-╳╳╳-╳╳╳╳

目 录

前 言 ..................................................................... V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5 4. 设备总体定义 .............................................................. 9

4.1. 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 9 4.2. 接口定义 ........................................................... 10 4.3. 设备类型 ........................................................... 10 5. 接入型家庭网关 ........................................................... 11

5.1. 接口要求 ........................................................... 11

5.1.1. 网络侧接口 ................................................... 11 5.1.1.1. 网络侧接口描述 ........................................... 11 5.1.1.2. 网络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 12 5.1.1.3. PON接口要求 ............................................. 12 5.1.1.4. TD-SCDMA接口要求 ........................................ 12 5.1.1.5. TD-LTE接口要求 .......................................... 12

5.1.2. 用户侧接口 ................................................... 12 5.1.2.1. 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 12 5.1.2.2. WLAN接口 ................................................ 12 5.1.2.3. USB接口(可选) ......................................... 12 5.2. 功能要求 ........................................................... 13

5.2.1. 数据通信要求 ................................................. 13 5.2.1.1. IP协议要求 .............................................. 13 5.2.1.2. 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 13 5.2.1.3. DNS功能要求 ............................................. 14 5.2.1.4. IPv4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 14 5.2.1.5. IPv6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 16 5.2.1.6. IPv4 NAT要求 ............................................ 16 5.2.1.7. ALG要求 ................................................. 17 5.2.1.8. 组播要求 ................................................. 17 5.2.1.9. 其他功能要求 ............................................. 17

5.2.2. 安全要求 ..................................................... 17 5.2.2.1. 防火墙 ................................................... 17 5.2.2.2. 登陆WEB页面的安全要求 ................................... 17 5.2.2.3. 设备安全性 ............................................... 18

5.2.3. QoS 要求 ..................................................... 18 5.2.4. VLAN功能要求 ................................................ 19 5.2.5. USB扩展及管理(可选) ....................................... 19 5.2.6. 设备发现要求 ................................................. 19 5.2.6.1. UPnP ..................................................... 19 5.2.6.2. DLNA(可选) ............................................. 19

5.2.7. WLAN要求 .................................................... 20

I

QB-╳╳-╳╳╳-╳╳╳╳

5.2.7.1. 支持WLAN的开启和禁用 .................................... 20 5.2.7.2. 基本要求 ................................................. 20 5.2.7.3. 多SSID要求 .............................................. 20 5.2.7.4. WLAN安全要求 ............................................ 20 5.2.7.5. WLAN QoS要求 ............................................ 21 5.2.7.6. WPS要求 ................................................. 21

5.2.8. 基本应用要求 ................................................. 22 5.2.8.1. WLAN共享 ................................................ 22 5.2.8.2. 家庭存储(可选) ......................................... 23 5.3. 性能要求 ........................................................... 23

5.3.1. 路由转发性能要求 ............................................. 23 5.3.1.1. 吞吐量 ................................................... 23 5.3.1.2. 地址学习 ................................................. 23 5.3.1.3. 缓存大小 ................................................. 23 5.3.1.4. 连接数量要求 ............................................. 24

5.3.2. WLAN无线性能要求 ............................................ 24 5.3.2.1. WLAN吞吐量性能要求 ...................................... 24 5.3.2.2. WLAN覆盖性能要求 ........................................ 24 5.3.2.3. WLAN接收灵敏度要求 ...................................... 24 5.4. 管理和维护要求 ..................................................... 24

5.4.1. 本地管理和配置要求 ........................................... 24 5.4.1.1. 本地管理基本要求 ......................................... 24 5.4.1.2. 用户分级管理 ............................................. 25 5.4.1.3. 系统信息管理 ............................................. 25 5.4.1.4. 基本配置 ................................................. 25 5.4.1.5. 高级配置 ................................................. 26 5.4.1.6. 设备管理 ................................................. 27 5.4.1.7. 网络诊断 ................................................. 27 5.4.1.8. 设备认证注册功能 ......................................... 27

5.4.2. 远程管理要求 ................................................. 29 5.4.2.1. 远程管理基本要求 ......................................... 30 5.4.2.2. 远程参数配置和性能监测 ................................... 30 5.4.2.3. 远程故障诊断功能 ......................................... 30 5.4.2.4. 设备告警功能 ............................................. 30 5.4.2.5. 远程链路维持功能 ......................................... 31 5.4.2.6. 软件远程管理 ............................................. 31 5.4.2.7. 业务部署和控制 ........................................... 31 5.4.2.8. PON上行家庭网关远程管理实现方式 ......................... 31

5.4.3. 日志功能要求 ................................................. 32 5.5. 预配置要求 ......................................................... 33

5.5.1. 预配置要求 ................................................... 33 5.6. 硬件要求 ........................................................... 34

5.6.1. 基本要求 ..................................................... 34 5.6.2. 硬件能力要求 ................................................. 34

II

QB-╳╳-╳╳╳-╳╳╳╳

5.6.3. 硬件基本框图示例 ............................................. 34 5.7. 软件要求 ........................................................... 34

5.7.1. 基本要求 ..................................................... 34 5.7.2. 软件基本架构 ................................................. 35 5.7.3. 软件接口要求 ................................................. 35 5.7.4. 用户登录要求 ................................................. 36 5.7.5. 系统升级要求 ................................................. 36 5.8. 配置界面要求 ....................................................... 36

5.8.1. 配置界面要求 ................................................. 36 5.8.2. 配置界面用户权限要求 ......................................... 36

6. 物联网型 ................................................................. 38

6.1. 接口要求 ........................................................... 38

6.1.1. 接口描述 ..................................................... 38 6.1.2. 网络侧接口要求 ............................................... 38 6.1.3. 用户侧接口要求 ............................................... 38 6.2. 接入功能要求 ....................................................... 39 6.3. 宜居通功能要求 ..................................................... 39

6.3.1. 业务功能描述 ................................................. 39 6.3.2. 安防功能要求 ................................................. 39 6.3.3. 家电控制功能 ................................................. 40 6.4. 性能要求 ........................................................... 40 6.5. 管理和维护要求 ..................................................... 40 6.6. 预配置要求 ......................................................... 41 6.7. 硬件要求 ........................................................... 41

6.7.1. 基本要求 ..................................................... 41 6.7.2. 硬件能力要求 ................................................. 41 6.7.2.1. 硬件基本框图 ............................................. 41 6.7.2.2. 外围设备要求 ............................................. 41

6.7.3. 软件要求 ..................................................... 42 6.7.4. 配置界面要求 ................................................. 42 6.7.4.1. 配置界面要求 ............................................. 42 6.7.4.2. 配置界面用户权限要求 ..................................... 43 7. 家庭宽带应用型 ........................................................... 45

7.1. 类型描述 ........................................................... 45 7.2. 分体机接入设备要求 ................................................. 45 7.3. 分体机应用设备(机顶盒)要求 ....................................... 45

7.3.1. 网络侧接口要求 ............................................... 45 7.3.2. 业务功能要求 ................................................. 46 7.3.2.1. 互联网电视应用 ........................................... 46 7.3.2.2. 多屏互动功能(可选) ..................................... 46 7.3.2.2.1. 概述 ................................................ 46 7.3.2.2.2. 镜像功能 ............................................ 46 7.3.2.2.3. 分享功能 ............................................ 47 7.3.2.3. 家庭高清视频通话(可选) ................................. 47

III

QB-╳╳-╳╳╳-╳╳╳╳

7.3.3. 软件要求 ..................................................... 47 7.3.3.1. 操作系统要求 ............................................. 47 7.3.3.2. 软件协议要求 ............................................. 48 7.3.3.3. 编码及解码能力要求 ....................................... 48 7.3.3.3.1. 编解码能力要求 ...................................... 48 7.3.3.3.2. 音视频播放质量要求 .................................. 49 7.3.3.4. 屏幕管理要求 ............................................. 49 7.3.3.5. 防刷机要求 ............................................... 49

7.3.4. 管理要求 ..................................................... 50 7.3.4.1. 操作管理 ................................................. 50 7.3.4.2. 软件管理 ................................................. 51 7.3.4.3. 文件管理 ................................................. 51 7.3.4.4. 配置管理 ................................................. 51

7.3.5. 硬件要求 ..................................................... 52 7.3.5.1. 硬件、接口及按键要求 ..................................... 52 7.3.5.2. 遥控器要求及参考设计 ..................................... 55 7.3.5.3. 电源要求 ................................................. 55 7.3.5.4. 配件要求 ................................................. 55 7.3.5.5. 设备标识要求 ............................................. 55

7.3.6. 其他要求 ..................................................... 57 7.3.6.1. 供电要求 ................................................. 57 7.3.6.2. 环境要求 ................................................. 57 7.3.6.3. 噪声要求 ................................................. 57 7.4. 一体机设备要求 ..................................................... 57

7.4.1. 网络侧接口要求 ............................................... 57 7.4.2. 网络接入功能要求 ............................................. 57 7.4.3. 业务功能要求 ................................................. 57 7.4.4. 软件要求 ..................................................... 57 7.4.5. 管理要求 ..................................................... 58 7.4.6. 硬件要求 ..................................................... 58 7.4.7. 其他要求 ..................................................... 58 7.4.7.1. 供电要求 ................................................. 58 7.4.7.2. 环境要求 ................................................. 58 7.4.7.3. 噪声要求 ................................................. 58 8. 接入型网关和物联网型网关的其他要求 ....................................... 58

8.1. 设备标识要求 ....................................................... 58 8.2. 外观及附件要求 ..................................................... 59

8.2.1. 运营商Logo要求 .............................................. 59 8.2.2. 设备标签要求 ................................................. 59 8.2.3. 网关指示灯要求 ............................................... 59 8.2.4. 开关与按键要求 ............................................... 60 8.2.5. 设备面板标识要求 ............................................. 60 8.2.6. 设备接口要求 ................................................. 61 8.2.7. 附件要求 ..................................................... 61

IV

QB-╳╳-╳╳╳-╳╳╳╳

8.3. 运行环境要求 ....................................................... 61

8.3.1. 供电要求 ..................................................... 61 8.3.2. 环境要求 ..................................................... 61 8.3.3. 抗电磁干扰能力 ............................................... 62 8.3.4. 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要求 ................................... 62 8.3.5. 过压过流保护 ................................................. 62 8.4. 认证要求 ........................................................... 62 9. 编制历史 ................................................................. 62 附录A 省公司代码 ........................................................... 63 附录B 设备故障消息(标准性附录) ........................................... 64

B.1告警编号规则 ........................................................ 64 B.2设备告警信息列表 .................................................... 65 附录C WiMo协议说明 ......................................................... 66

C.1 设备类型和功能流程 .................................................. 66 C.2 网络连接 ............................................................ 67 C.3 设备连接 ............................................................ 68 C.4 媒体格式要求 ........................................................ 69

C.4.1视频编解码流程 ................................................ 69 C.4.2 M-JPEG视频编解码方案 ......................................... 69 C.4.3 H.264视频编解码方案 .......................................... 69 C.4.4 音频编解码流程 ................................................ 69

附录D 手机遥控接口说明 ..................................................... 71

D.1 设备发现 ............................................................ 71 D.2 配对请求接口 ........................................................ 72 D.3 配对连接接口 ........................................................ 73 D.4 发送遥控器键值接口 .................................................. 73 D.5 发送文本接口 ........................................................ 75 D.6 发送心跳接口 ........................................................ 76 D.8 配对成功广播发送接口 ................................................ 78 D.9 配对断开广播发送接口 ................................................ 79 附录E 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牌照合作注册机制 ................................... 79 附录F 家庭网关命名规则 ..................................................... 79

V

QB-╳╳-╳╳╳-╳╳╳╳

前 言

本标准明确了试点阶段中国移动家庭网关终端的要求,是家庭网关终端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是实施家庭业务的依据之一。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接口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网管和维护要求、软硬件系统要求以及运行环境等要求。

本标准是家庭网关设备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 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WLAN共享分册 宜居通业务技术规范 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 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宜居通终端技术规范 本标准需与《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WLAN共享分册》、《宜居通业务技术规范》、《家庭宽带类业务技术规范》、《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宜居通终端技术规范》配套使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标准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移 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数据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物联网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VI

QB-╳╳-╳╳╳-╳╳╳╳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家庭网关的设备形态、接口、功能、管理、安全、性能、运行环境、设备软硬件、基本应用和用户界面等要求,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使用,是开发研制接入型、物联网型以及融合型家庭网关设备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2G/3G/4G移动网络、有线宽带网络环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2-1 规范性引用文件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标准 YDN 065-1997 YDN 069-1997 YD/T 983-1998 YD/T 965-1998 YD/T 968-2002 YD/T 993-2006 IEEE 802.1D IEEE 802.1p IEEE 802.1Q IEEE 802.3 标准名称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电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 LAN Layer 2 QoS/CoS Protocol for Traffic Prioritization Virtual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Digital network echo cancellers 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 of voice frequencies 7 kHz audio-coding within 64 kbit/s Dual Rate Speech Coder for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Transmitting at 5.3 and 6.3 kbit/s 发布单位 邮电部 邮电部 邮电部 邮电部 邮电部 邮电部 IEEE IEEE IEEE IEEE [11] [12] [13] [14] [15] IEEE 802.11 ITU-T G.168 ITU-T G.711 ITU-T G.722 ITU-T G.723 IEEE ITU ITU ITU ITU 1

QB-╳╳-╳╳╳-╳╳╳╳

序号 标准 标准名称 Coding of speech at 8 kbit/s using conjugate-structure algebraic-code-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CS-ACELP)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GPON):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G-PON): Physical Media Dependent (PMD) layer specification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G-PON):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layer specification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G-PON): ON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Revision 2.0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Specification of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Mobile Equipment (SIM - ME) interface DLNA Interoperability Guidelines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Specification of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 Mobile Equipment (SIM - ME) interface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Specification of the 3V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 Mobile Equipment (SIM - ME) interface Randomness Recommendations for Security 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MIME) Part Two-Media Types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 DHCP Options and BOOTP Vendor Extensions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V2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IP Version 6 Addressing Architecture 发布单位 [16] ITU-T G.729 ITU [17] ITU-T G.984.1 ITU [18] ITU-T G.984.2 ITU [19] ITU-T G.984.3 ITU [20] ITU-T G.984.4 ITU [21] USB 2.0 USB [22] GSM 11.11 3GPP [23] [24] DLNA 1.5 UPnP IGD1.0 DLNA UPnP [25] GSM11.11 ETSI [26] GSM11.12 ETSI [27] [28] [29] [30] [31] [32] [33] RFC 1750 RFC 2046 RFC 2131 RFC 2132 RFC 2236 RFC 2327 RFC 2373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2

QB-╳╳-╳╳╳-╳╳╳╳

序号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标准 RFC 2460 RFC 2462 RFC 2472 RFC 2516 RFC 2617 RFC 2663 RFC 2684 RFC 2710 RFC 2833 RFC 2976 RFC 3022 RFC 3260 RFC 3261 RFC 3262 RFC 3263 RFC 3264 RFC 3311 RFC 3312 RFC 3315 标准名称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Specification IPv6 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IP Version 6 over PPP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PP Over Ethernet (PPPoE) HTTP Authentication: Basic and Digest Access Authentication IP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NAT) Terminology and Considerations Multiprotocol Encapsulation over ATM Adaptation Layer 5 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 (MLD) for IPv6 RTP Payload for DTMF Digits, Telephony Tones and Telephony Signals The SIP INFO Method Traditional IP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Traditional NAT) New Terminology and Clarifications for Diffserv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Reliability of Provisional Responses in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Locating SIP Servers An Offer-Answer Model with the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UPDATE Method Integration of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 (DHCPv6) Private Extensions to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for Asserted Identity within Trusted Networks The Reason Header Field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for-IPv4) Option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Servers 发布单位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53] RFC 3325 IETF [54] RFC 3326 IETF [55] RFC 3361 IETF 3

QB-╳╳-╳╳╳-╳╳╳╳

序号 [56] 标准 RFC 3428 标准名称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Extension for Instant Messaging STUN - Simple Traversal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Through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 (NATs)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Refer Method RTP: A Transport Protocol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 IPv6 Prefix Options for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version 6 DNS Configuration options for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 (DHCPv6) Vendor-Identifying Vendor Options for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version 4 (DHCPv4) Early Media and Ringing Tone Generation in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Session Timers in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Considerations for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IGMP) and 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 (MLD) Snooping Switches A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Event Package for Key Press Stimulus (KPML) Neighbor Discovery for IP version 6 (IPv6) IPv6 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Randomness Recommendations for Security 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MIME) Part Two-Media Types 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 Gateway Device Version 1.1 Data Model for TR-069 Provisioning Parameters for VoIP CPE Framework for TR-069 Enabled PON Devices USIM and IC card requirements UICC-terminal interface; Physical and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IM application USIM Application Toolkit (USAT) 发布单位 IETF [57] RFC 3489 IETF [58] [59] [60] [61] RFC 3515 RFC 3550 RFC 3633 RFC 3646 IETF IETF IETF IETF [62] RFC 3925 IETF [63] [64] RFC 3960 RFC 4028 IETF IETF [65] RFC 4541 IETF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RFC 4730 RFC 4861 RFC 4862 RFC 1750 RFC 2046 TR-069 TR-098 TR-104 TR-142 TS 21.111 TS 31.101 TS 31.102 TS 31.111 IETF IETF IETF IETF IETF BBF BBF BBF BBF 3GPP 3GPP 3GPP 3GPP 4

QB-╳╳-╳╳╳-╳╳╳╳

序号 标准 标准名称 发布单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79] QB-B-005-2010 《中国移动EPON设备技术要求》 [80] QB-B-004-2010 《中国移动GPON设备技术要求》 [81] QB-C-003-2011 《中国移动CM-IMS IAD设备规范》 [82] 《中国移动TD双模无线座机终端技术规范--宜居通终端技术规范分册V2.0.0》 [83] QB-E-010-2012 《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要求》 [84] QB-D-042-2009 《中国移动TD家庭网关承载业务规范》 [85] 《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表3-1 缩略语

词语 433M AAC AJAX ALG ARM 解释 433Mhz RF transceiver/receiver module 433MHz无线模块 Advanced Audio Coding 高级音频编码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异步JavaScript和XML 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 应用层网关 Acorn RISC Machine 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 5

QB-╳╳-╳╳╳-╳╳╳╳

词语 解释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地址解析协议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送模式 AVI Audio Video Interleaved 音频视频交错格式 Base-T Baseband Twisted Pair 基带双绞线对 BBF Broad Band Forum 宽带论坛 CAR Committed Access Rate 承诺接入速率 CBR Constant Bit Rate 固定码率 CDS Content Directory Server 内容分发服务 CHAP 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询问握手认证协议 CPE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用户侧设备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单元 CS Circuit Switched 电路交换 CSCF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 CSS Cascading Style Sheet 级联样式表 CWMP 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 用户侧设备广域网管理协议 DDNS Dynamic Domain Name Server 动态域名解析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v6 DHCP for IPv6 基于IPv6的DHCP协议 DHCP-PD DHCP prefix delegation DHCP 地址委派 DHCPv6-PD DHCPv6 prefix delegation DHCPv6 地址委派 DIVX 将影片音频由MP3来压缩、视频由MPEG-4技术来压缩的数字多媒体压缩格式 DLNA 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 数字生活网络联盟 DMS Digital Media Server 数字媒体服务器 DMZ De-Militarized Zone 非管理区 DTMF Dual-Tone Multi-Frequency 双音多频 DNS Domain Name Server 域名服务器 Dolby 杜比数字音频增强技术 digital plus DoS Denial of Service 拒绝服务 DSCP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 差分业务编码 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数字信号处理器 EEE Energy Efficient Ethernet 高效节能以太网 EMS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网元管理系统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干扰 EPO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FAT File Allocation Table 文档分配表 FAT32 File Allocation Table 32bit 32位的文件分配表 Frame Compatibl兼容3D视频帧格式 6

QB-╳╳-╳╳╳-╳╳╳╳

词语 e 3D Format 解释 FE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前向纠错 FHD3D Full High Definition 3D 高清分辨率3D视频 FL Flow Label 流标签 FLV FLASH VIDEO Adobe公司为推出的支持H.264的流媒体格式 FSK Frequency-shift keying 频移键控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送协议 FXS Foreign Exchange Station 外部交换站 GBK Chinese Internal Code Specification 汉字国际规范 GPON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UI Graphic User Interface 图形化用户接口 H.264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共同提出数字视频压缩格式 HDMI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HGW Home Gateway 家庭网关 HLS HTTP Live Streaming Apple的动态码率自适应技术 Hi-Speed HIGH SPEED USB2.0规范中定义的速率要求 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标记语言 HTTP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 IAD Integrated Access Device 综合接入设备 IAID Identity Association for Prefix Delegation 前缀下发关联标识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GD Integrated Gateway Device 综合网关设备 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网间组信息协议 IP In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 IPSec 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网际网络协定安全规格 IPTV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交互式网络电视 IMS IP Multimedia System IP多媒体子系统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L2TP Layer-2 Tunneling Protocol 第二层穿隧协定 LDPC Low-density Parity-check 低密度校验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媒体访问控制 MIMO Multi-Input Multi-Output 多输入多输出 MIPS Millions of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百万条指令/秒 Miracast 由Wi-Fi联盟制定以Wi-Fi直连(Wi-Fi Direct)为基础的无线显示标准 7

QB-╳╳-╳╳╳-╳╳╳╳

词语 mircoSD Card 解释 微型闪存卡 MKV Matroska video Matroska格式封装的视频格式 MLD 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 组播侦听者发现 MOS Mean Opinion Score 平均意见得分 MPEG 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 动态图像专家组 MPEG-4 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公布的数字视频压缩标准 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网络地址转换 NTFS 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 新技术文件系统 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 网络时间协议 OAM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 Maintenance 操作、管理和维护 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正交频分复用 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 光线路终端 OMCI ONU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 ONU管理控制接口 ONU Optical Network Unit 光网络单元 OUI 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s 组织唯一标识 PAP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密码认证协议 PESQ 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speech quality语音质量评估 PLOAM Physical Layer OAM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 POTS Plain Old Telephony Service 传统电话服务 PPPoE PPP over Ethernet 以太网上传送PPP协议 Qo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机存储器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路由信息协议 RM RealMedia RealNet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流媒体视频文件格式 RMVB RealMedia Variable Bit 编码率的RM流媒体格式 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实时传输协议 RTCP RTP Control Protocol RTP控制协议 RTSP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 实时流协议 SBC Session Barrier Controller会话边界控制器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回话描述协议 SDK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软件开发工具包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初始会话协议 SLAAC 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TP Simple Network Time Protocol 简单网络时间协议 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SSID Service Set Identifier 服务集标志符 SSL Secure Sockets Layer 安全套接层 STB set-top-box 机顶盒 8

QB-╳╳-╳╳╳-╳╳╳╳

词语 STBC STUN T-CONT TC TCP TD TOS TS UDP UICC UPnP URL USB VBR VC-1 VLAN VPN VOIP WAN WEP WFQ WiFi Direct WiMo WLAN WMM WMV WPA WPS XML XVID 解释 Space-Time Block Coding 时空块编码 Simple Traversal of UDP Through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 UDP对NAT的简单穿越协议 Transmission Container 传输容器 Traffic Class 流量类别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Time Division 时分 Type of Service 服务类型 Transport Stream 传输流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通用集成电路卡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通用即插即用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统一资源定位格式 Universal Serial Bus 通用串行总线 Variable Bit Rate 动态比特率 Video Codec 1 视讯编解码器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虚拟专用网络 Voice Over IP语音 Wide Area Network 广域网 Wired Equivalent Privacy 有线等效加密 Weighted Fair Queuing 加权公平排队 使WiFi设备以点对点的方式,直接与另一个 WiFi设备连接,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Wireless Mobile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Protocol移动终端无线多媒体传送技术 Wireless LAN 无线局域网 Wi-Fi MultiMedia 无线多媒体 Windows Media Video微软推出的一种流媒体格式 WiFi Protected Access WiFi网络安全接入 WiFi Protected Setup 无线安全设置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可扩展标记语言 开放源代码的MPEG-4视频编解码器 4. 设备总体定义

4.1. 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家庭网关是在家庭内的网络化信息设备与宽带接入网之间的智能化网关,是家庭网络与通信网络的桥梁。家庭网络和外部网络的接口单元,在网络中的位置如图4-1所示。

9

QB-╳╳-╳╳╳-╳╳╳╳

省BOSS系统业务平台IF3家庭网关管理平台IF1IF2承载接入网EMS家庭网关通过有线/无线接入的下挂设备

图4-1 家庭网关在网络中的位置

图4-1中,家庭网关管理平台是家庭业务的部署和控制平台,也是家庭网关设备的远程管理平台,通过它既可以实现对家庭网关上的数据、语音、视频、QoS等功能进行部署、管理和控制;又可以实现对家庭网关的远程状态查询、故障管理、设备配置和软件升级。EMS仅用于EPON/GPON上行家庭网关PON接口相关的物理层及链路层的配置及管理。家庭网络内部各种终端通过家庭网关的用户侧接口与家庭网关进行通信,家庭网关对经过其的数据进行转发,对应用进行控制和管理,并通过网络侧接口与业务平台和网关管理平台进行交互,实现家庭网络和外部网络的通信,提供各种可管理、可控制的应用。 4.2. 接口定义

1. IF1

IF1是网关管理平台和家庭网关之间的逻辑接口,采用TR-069系列协议,可以实现对家庭网关的远程管理、配置、软件升级、性能统计、故障诊断等功能。

2. IF2

IF2是EMS和家庭网关之间的逻辑接口,实现对EPON /GPON上行家庭网关PON接口相关的物理层及链路层的配置及管理。本接口仅应用于对xPON上行家庭网关的管理。

3. IF3

IF3是业务平台和家庭网关之间的逻辑接口,实现家庭网关与各种业务平台的交互,提供各种可管理、可控制的应用。 4.3. 设备类型

本标准规定的家庭网关包括如下类型:接入型和融合型,其中融合型分为物联网型和宽

10

QB-╳╳-╳╳╳-╳╳╳╳

带应用型一体机和宽带应用型分体机。

? 接入型家庭网关:实现宽带接入功能。第5章对接入型网关进行详细要求。 ? 物联网型家庭网关:除宽带接入功能外还支持宜居通业务。第6章对物联网型网关

进行了详细要求。

? 宽带应用型网关:除宽带接入功能外还支持互联网电视、可视电话等业务,实现形

态包括一体机和分体机。一体机是融合了网关和机顶盒功能的终端设备,分体机在终端形态上由接入设备(接入型家庭网关)和应用设备(机顶盒)组成,共同作为中国移动的入户设备。第7章对宽带应用型网关进行了详细要求。

家庭网关工作在有线接入或无线接入条件下,可以通过TD/TD-LTE的方式实现无线接入。有线上行为以太网或xPON上行二选一,无线上行为TD或TD-LTE上行二选一;有线上行和无线上行可同时支持。中国移动家庭网关的命名规则建议参见附录F。

5. 接入型家庭网关

5.1. 接口要求

5.1.1. 网络侧接口

5.1.1.1. 网络侧接口描述

图5-1 接入型网关接口

网络侧(上以太网 √

行)接口 EPON或GPON √

(备注1) TD √

TD-LTE √

用户侧(下以太网接口 4个

行)接口 WLAN接口 1个 USB Host 1个

SIM卡 可选

如表5-1所示,对接入型网关,有线上行为以太网或xPON上行二选一,无线上行为TD或TD-LTE上行二选一;有线上行和无线上行可同时支持。

接入型 11

QB-╳╳-╳╳╳-╳╳╳╳

5.1.1.2. 网络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支持10/100 Base-T接口,符合IEEE802.3标准,支持采用直连网线进行连接,建议支持自动校验连接网线的功能。

可选支持10/100/1000 Base-T接口,符合IEEE 802.3az EEE标准。 5.1.1.3. PON接口要求

EPON 上行的家庭网关采用1000BASE-PX20或者1000BASE-PX20+光模块,具体要求详见《中国移动EPON设备技术要求》。

GPON上行的家庭网关采用Class B+光模块或者Class C+光模块,具体要求详见《中国移动GPON设备技术要求》。 5.1.1.4. TD-SCDMA接口要求

TD-SCDMA上行的家庭网关的TD-SCDMA模块需满足《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要求》。

5.1.1.5. TD-LTE接口要求

TD-LTE上行的家庭网关的TD-LTE模块需满足《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

5.1.2. 用户侧接口

5.1.2.1. 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支持10/100 Base-T接口,符合IEEE802.3标准,支持采用直连网线进行连接,支持自动校验连接网线的功能。 5.1.2.2. WLAN接口

符合IEEE 802.11b、802.11g、802.11n协议标准,支持2.4GHz2*2 MIMO接口,并且通过Wi-Fi联盟互操作性认证。 5.1.2.3. USB接口(可选)

支持USB Host接口,符合2.0规范,支持Full Speed、Hi-Speed速率要求。

当家庭网关具有1个USB接口时,在USB接口外接1个USB设备情况下,接口的最大工作电流不超过500mA;在USB接口下挂USB Hub的情况下,接口的最大工作电流能达到1000mA。

当家庭网关具有2个USB接口时,每个USB接口的最大工作电流不超过500mA。

12

QB-╳╳-╳╳╳-╳╳╳╳

5.2. 功能要求

5.2.1. 数据通信要求

5.2.1.1. IP协议要求

支持IPv4/v6双栈协议。

1. 支持同时获取IPv4/v6地址的能力:

a) 支持同时建立业务类型、绑定关系都一致的IPv4、IPv6两条路由网络连接,

两条连接分别获取IPv4、IPv6的地址,分别支持IPv4和IPv6的应用,并能够同时生效。

b) 支持建立一条支持IPv4/v6双栈的网络连接,同时获取IPv4、IPv6的地址,

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应用。

2. 能够根据获取IP地址的类型,自动启用相应的协议栈;对于同时获取到IPv4/v6

地址的情况,优选使用IPv6地址。

3. 访问外网时,能够根据外网目的IP地址的类型,自动选择相应的网络连接或启用

相应的协议栈进行外网访问;若外网目的地址IPv4/v6同时存在,优选使用IPv6地址。

4. IPv6协议能够由网关管理平台进行远程开启或关闭,缺省关闭。

5. 在启用IPv4/v6双栈协议时,根据用户数据的协议(IPv4或IPv6)进行同协议类

型的路由转发。 5.2.1.2. 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1. 支持路由工作模式、桥接工作模式、桥接路由混合工作模式,三种模式下能够同时

支持IPv4、IPv6报文的转发。 2. 支持静态路由。

3. 支持动态路由(可选)。

4. 路由模式下,家庭网关支持对同一时间接入公网终端数量(基于接入的IPv4私网

地址、IPv6全局地址或MAC地址)进行限制。接入终端数量限制只能通过远程方式配置。假设当前限制接入的终端数为N,家庭网关在处理1个新的终端接入Internet请求时,支持如下限制策略:

a) 如果当前已接入公网的终端不足N个,直接允许新的终端完成Internet的接入;

b) 如果当前接入公网的终端已经是N个,检测先前接入的N个终端中是否有终端离线(使用ARP方式进行检测,如果某终端连续3次检测无响应,则认为此终端已经离线):

· 如果检测出有终端离线,则当前在线的终端已不足N个,允许新的终端完

成Internet的接入。

· 如果N个终端仍然都在线,则家庭网关拒绝新终端接入Internet 的请求,

但此新终端可以获取私网IP地址,可以访问LAN侧其他终端和设备。

13

QB-╳╳-╳╳╳-╳╳╳╳

5.2.1.3. DNS功能要求

1. 支持DNS relay,支持家庭网络内部设备的DNS请求转发至DNS服务器,并将服务

器的DNS响应转发至家庭内部网络设备。 2. 支持IPv4和IPv6的DNS client,具备从外部DNS server同时获取同一域名IPv4/v6

地址的功能,查询A记录时优先使用v4方式(如DHCPv4 Option6)获得的DNS服务器,查询AAAA记录时优先使用v6方式(如DHCPv6 Option23)获得的DNS服务器。

3. 支持每个WAN连接使用对应的DNS Server,家庭网关支持自动获取、或在Static IP

时手工配置DNS server信息。 5.2.1.4. IPv4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以下内容适用于以太网或xPON上行的家庭网关。无线上行的家庭网关参见《中国移动TD家庭网关承载业务规范》。

1. 路由、桥接、路由桥接混和模式下,家庭网关支持DHCPv4 server,具备为家庭网

络提供至少253个可分配地址的能力。

2. 缺省所有LAN侧IP地址段为192.168.1.0/24。

3. 在WAN侧,支持静态配置IP地址、DHCPv4、PPPoE三种工作方式(遵循

RFC2684/RFC2516)。

4. 整机设备同时支持至少16个session,同时支持至少3个路由连接。以太网

/EPON/GPON上行设备至少支持8条VLAN同时连接。 5. 通过WEB或TR069建立WAN连接要求:

a) 仅移动维护人员和TR069远程可配置WAN连接;

b) WAN连接名称自动生成,WAN连接名称生成规则如下: WAN连接名称:序号_关键字_桥接或路由方式_ VLAN信息 具体定义如0所示:

14

QB-╳╳-╳╳╳-╳╳╳╳

表5-1 WAN连接名称定义 内容 序号 定义 数字:1~99 含义 WAN连接的数字标识,生成规则如下:按WAN连接生成顺序,序号依次递增,当前已使用的数字不得重复使用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TR069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上网等应用,但不支持TR069 表示此连接同时用于TR069和上网等应用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语音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TR069和语音应用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上网和语音应用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TR069、上网和语音应用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家庭物联网应用 其他连接 (除了以上的应用,都选Other,目前主要是STB会用Other这种方式) Bridge方式 Router方式 以太网/EPON/GPON上行设备采用VLAN信息,具体为:VID_Z中Z为实际VLAN_ID值(对于untagged的WAN连接,Z值为空且不出现在连接名称中) 关键字 TR069 INTERNET TR069_INTERNET VOICE TR069_VOICE VOICE_INTERNET TR069_VOICE_INTERNET CMCC_SERVICES Other 桥接或路由方式 VLAN信息 B R VID_Z 示例如下: 1_TR069_R_VID_2(表示此WAN连接的业务类型为TR069,工作方式为Router方式,VLAN ID为2)

2_INTERNET_R_VID_2(表示此WAN连接的业务类型为INTERNET,工作方式为Router方式,VLAN ID为2)

3_Other_B_VID_2(表示此WAN连接的业务类型为Other,工作方式为Bridge方式,VLAN ID为2)

4_INTERNET_R_VID_ (表示此WAN连接的业务类型为INTERNET,工作方式为Router方式,VLAN ID为空)

c) WAN连接配置可增加,可修改,可删除; d) WAN连接配置后即启用;

e) WAN连接按手工和远程配置的数量和名称显示;

f) WAN连接建立时选择关键字,就确定了与业务的绑定关系; g) 端口绑定要求:

各LAN/WLAN端口支持和WAN连接的绑定和非绑定模式。

对于进行了绑定的端口,对应端口数据经由绑定的WAN连接收发;对于未进行绑定的端口(非绑定模式),对应端口数据经由缺省路由/缺省连接收发。

端口在绑定和非绑定两种模式下,与带“INTERNET”关键字的WAN连接绑定

15

QB-╳╳-╳╳╳-╳╳╳╳

的端口连接的终端能够访问家庭网关WEB页面,各终端间能相互访问。 h) 关于缺省路由/缺省连接的确定:

带“INTERNET”关键字的WAN连接(包括路由和桥接)为缺省路由/缺省连接。

当存在多条带“INTERNET”关键字的路由或桥接WAN连接时,终端自动选择其中生效的一条为缺省路由/缺省连接。

没有支持“INTERNET”关键字的WAN连接时,则没有缺省路由,端口未和其它WAN连接绑定的,则不能上公网。 i) 默认IPv4 NAT模块启用要求:

新建WAN连接时,带“Router”关键字的路由WAN连接均默认自动起NAT;但如果此WAN连接是TR069、或语音专用,则自动关闭NAT,且不能出现端口绑定内容(WEB页面上灰显)。

j) 默认DHCPv4 Server模块启用要求:

新建带“INTERNET” 关键字的WAN连接时(无论是Router还是Bridge),针对此WAN连接默认自动起用DHCP Server,分配LAN侧IP地址区段为192.168.1.0/24。

新建带“Other”关键字的WAN连接时,针对此WAN连接要求可以开启/关闭DHCP Server功能,默认关闭。

k) 多Router连接情况下上报网关管理平台要求:

当家庭网关建立了一条以上Router WAN连接时,家庭网关向网关管理平台上报的管理IP地址应是TR069通道的地址。

5.2.1.5. IPv6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1. 路由、桥接、路由桥接混和模式下,家庭网关支持SLAAC(无状态地址自动分配)

和DHCPv6 server,可为家庭网络设备公告IPv6地址前缀。

2. 支持DHCPv6-PD机制,家庭网关能够接受DHCPv6通过IAID(前缀下发关联标识)

下发LAN侧的地址前缀,并公告给家庭网络设备,支持根据给LAN侧的地址前缀设置LAN侧全局v6地址。

3. 家庭网关IPv6缺省本地管理地址为fe80::1。

4. 支持LAN侧设备的全局v6地址前缀和家庭网关所公告的地址前缀的一致性检查,

对不一致的报文不进行处理或转发。

5. WAN侧IPv6地址前缀可通过SLAAC获取,即自动向WAN侧路由器请求地址前缀,

并根据下发的前缀生成IPv6全局地址。 6. WAN侧支持启用DHCPv6 Client,使用DHCPv6报文请求地址前缀和其他配置,生成

IPv6全局地址,并保存其他配置参数。

7. WAN侧支持RFC2472协议规范,支持PAP/CHAP认证,获取接口ID,IPv6全局地址

前缀则使用SLAAC或DHCPv6获取。

8. WAN连接的命名和配置与IPv4中的命名和配置保持一致。 9. 默认启用SLAAC和DHCPv6 Server。 5.2.1.6. IPv4 NAT要求

支持NAT,NAPT,符合RFC2663、RFC3022协议规范,支持的NAT数量不低于1000。

16

QB-╳╳-╳╳╳-╳╳╳╳

5.2.1.7. ALG要求

支持IPv4 ALG功能,实现H.323、SIP、RTSP、L2TP、IPSEC、FTP等的私网穿越功能,每种ALG提供单独的开关功能。 5.2.1.8. 组播要求

支持IGMP/MLD(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 SNOOPING、IGMP/MLD(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 PROXY功能,组播协议符合IGMP V2和MLD(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V1版本协议要求;具备将组播流转发到所有LAN接口和WLAN接口的能力。可选支持IGMP V3(RFC 3376)和组播管理协议的MIB(RFC2933)。 5.2.1.9. 其他功能要求

1. 支持IPv4 virtual server功能,实现外部网络对于家庭内部主机的访问。 2. 支持SNTP,可根据运营商部署的NTP Server同步时间,要求家庭网关每次上电和NTP

服务器同步,持续上电时每24小时同步一次。 5.2.2. 安全要求

5.2.2.1. 防火墙

家庭网关提供基于IPv4/v6的接入控制能力、报文过滤能力、防DoS攻击能力、防端口扫描能力、防止非法报文攻击能力,并提供本地网络日志。具体要求如下:

1. 支持DMZ。 2. 支持SSL。

3. 支持基于MAC地址的接入控制(包括LAN和WLAN)。 4. 支持基于IP地址和IP地址范围的接入控制。 5. 支持基于URL的控制,接入控制以黑白名单形式提供,黑名单和白名单不能同时启

用,可支持到100条纪录。

6. 支持IP层协议报文过滤功能,建议支持应用层报文过滤。 7. 能够提供一定的防DoS攻击能力。 8. 能够提供防端口扫描功能。 9. 能够提供防非法报文攻击能力。

10. 支持日志功能,本地提供至少存储500条日志的能力。 5.2.2.2. 登陆WEB页面的安全要求

家庭网关用户侧有两种不同的权限的帐号:移动维护帐号、家庭网关用户帐号。普通用户通过家庭网关账号登陆,移动维护人员通过移动维护账号登录。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才能对家庭网关设备进行配置或管理。

1. 每个帐号同时只允许一个用户登录;拒绝第二个用户登录。

17

QB-╳╳-╳╳╳-╳╳╳╳

2. 用户登录后连续5分钟无操作,家庭网关自动退出登录状态。

3. 用户名与密码输入连续错误3次,则再次输入用户名与密码验证应在1分钟以后。 4. 每种权限仅有一套帐号生效,帐号权限不能因为密码的修改而改变。

家庭网关只有一个移动维护帐号,由移动维护人员使用,只允许在私网登录,初始用户名为“cmcc” 。

移动维护帐号可进行全部的参数设置,并可强行修改家庭网关用户帐号的密码。 家庭网关只有一个家庭网关用户帐号,由家庭网关设备的用户使用,只允许在私网登录,默认用户名为“user” ,初始密码在家庭网关出厂时随机生成,标记在产品标识上。 5.2.2.3. 设备安全性

符合YD/T 965-1998 《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中的相关规定。 5.2.3. QoS 要求

家庭网关作为家庭网络和外部网络的数据枢纽,其QoS要求应当从全网的角度进行分析。QoS的端到端解决方案,需要全网统一的管理和控制策略。如果单一的考虑各个网元的功能,往往造成各个网元功能的重复,同时各网元的QoS功能也并非越完整越好。家庭网关作为业务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QoS功能需要和其他功能以及整个解决方案,如安全、管理、IP地址分配、VLAN划分等统一考虑,互相配合。

家庭网关必须能够根据用户侧端口(包括有线及无线接口)数据流的业务发现结果进行数据流分类,对不同数据流进行QoS适配。

1. 基于数据流的业务发现:家庭网关支持根据源/目的MAC、源/目的IP、协议(如

TCP、UDP、RTP协议等)、源/目的端口号、Flow Label(仅针对IPv6的数据流)等信息,对用户数据流进行分类。根据数据流分类的结果,完成对用户业务发现。 2. 必须支持基于数据流的CAR; 3. 优先级标识:

a) 根据业务发现结果,对特定业务的数据包(如RTP数据流)进行以下标识:

- 二层IEEE 802.1D标识 - 三层DSCP(RFC3260)标识

- 三层Flow Label标识(仅针对IPv6数据,可选支持) - 三层Traffic Class标识(仅针对IPv6数据,可选支持) - 三层TOS标识(仅针对IPv4数据,可选支持)

b) 对具有三层DSCP(RFC3260)标识的数据包进行二层IEEE 802.1D标识。 4. 策略转发:家庭网关可以根据业务发现的结果,根据业务优先级的不同,进行队列

划分,优先转发高优先级的数据包,要求如下:

a) 必须至少支持4条不同优先级的队列,可配置队列长度; b) 必须支持将不同类的数据流映射到不同优先级的队列里去; c) 支持队列的权重分配,建议支持WFQ等调度算法; d) 建议支持WRED。

5. 支持基于Session、数据流分类结果的带宽保障和限制机制; 6. 建议IPv4 NAT处理不影响基于IP地址的QoS调度;

7. WLAN QoS功能要求:WLAN的QoS功能分为同一连接内不同业务流QoS处理和不同

连接之间的QoS处理。要求满足以下功能:

18

QB-╳╳-╳╳╳-╳╳╳╳

表5-3 基于逻辑ID的设备首次认证功能的用户提示信息要求表: 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CC_UserInfo.Status 0 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CC_UserInfo.Result 99 0 1 认证次数限制情况 用户提示信息 注册成功 注册成功,正在下发业务,请等待 ? 注册成功,下发业务成功(当家庭网关不需要重启时) ? 注册成功,下发业务成功,网关需要重启,请等待(当家庭网关需要重启时) 注册成功,下发业务失败,请联系10086号 UserID不存在!请重试(剩余尝试次数:y) UserID不存在!注册失败,请联系10086号 UserName不存在!请重试(剩余尝试次数:y) UserName不存在!注册失败,请联系10086号 UserName与UserID不匹配!请重试(剩余尝试次数:y) UserName与UserID不匹配!注册失败,请联系10086号 注册超时!请检查线路后重试 (说明:不增加失败次数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CC_UserInfo.Times的数值) 已经注册成功,无需再注册 2 1 2 3 4 未超过最大限制次数 超过最大限制次数 未超过最大限制次数 超过最大限制次数 未超过最大限制次数 超过最大限制次数 5 说明: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CC_UserInfo.Result 的数值掉电不可丢失

认证流程的具体要求参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5.4.2. 远程管理要求

网关平台服务器通过TR069对家庭网关及下挂设备进行远程管理,实现对设备远程业务部署、管理和控制;实现远程状态查询、故障管理、软件升级等功能,具体接口功能请参考《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29

QB-╳╳-╳╳╳-╳╳╳╳

5.4.2.1. 远程管理基本要求

1. 支持远程管理和维护操作:参数配置、软件升级、故障诊断、家庭网关统计信息及

状态查询等。

2. 支持TR-069协议标准。

3. 支持TR-069 / TR-098 / TR-104参数模型,及中国移动扩展的业务相关的参数模

型,扩展参数模型参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4. 支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定义的接口和功能。

5. 支持Digest双向认证,家庭网关认证平台的初始用户名/密码为:cms/cms,平台

认证家庭网关的初始用户名/密码为:cpe/cpe;家庭网关支持SSL。 6. 家庭网关应提高远程管理过程中的响应速度,交互过程中每次网关管理平台断开连

接到终端主动发起连接的平均间隔时间应低于0.4秒。 7. 通过家庭网关管理平台配置参数后,如果设备需要重启生效,则需要上报家庭网关

管理平台,由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命令设备重启后再重启,目前需要重启生效的参数仅限于WAN连接相关的参数;家庭网关优化启动(包括重启)流程,尽量缩短启动时间,并支持所有配置业务功能全部成功下发后一次性重启生效。

8. 对家庭网关的维护帐号的管理:家庭网关出厂后,首次连接到家庭网关管理平台,

(首次认证通过后)此时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将对家庭网关的初始密码进行更改,而对家庭网关的初始用户名不进行任何更改。此外当移动运维人员上门使用过维护帐号后,家庭网关管理平台接到家庭网关上报后,系统将原有维护帐号的密码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密码下发到家庭网关。 5.4.2.2. 远程参数配置和性能监测

家庭网关能够接受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对其进行远程的配置以及设备信息、状态参数的远程读取。具体需要实现的参数详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5.4.2.3. 远程故障诊断功能

家庭网关能配合实现如下的远程故障诊断功能:

a) 远程复位重启和恢复出厂设置

家庭网关能够接受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的远程控制,执行设备复位、重启和恢复出厂设置的操作。

远程恢复出厂设置具备保留关键参数,参见5.5.1。

b) PING测试功能

家庭网关能够接受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的远程控制和相关参数配置,发起PING测试。 5.4.2.4. 设备告警功能

家庭网关具有设备告警的功能。在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的控制下,家庭网关能够上传设备的告警信息,告警信息的定义参见附录B。

30

QB-╳╳-╳╳╳-╳╳╳╳

5.4.2.5. 远程链路维持功能

家庭网关具有链路维护的功能,在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的控制下,接入型家庭网关能够通过持续的PING操作配合实现网络链路的维持(参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远程链路维持功能和PING测试功能互不影响。远程链路维持功能缺省关闭。 5.4.2.6. 软件远程管理

家庭网关能够接受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的远程控制,进行软件版本升级。家庭网关升级软件时应具有容错校验功能,如果升级失败,能恢复到原来的软件版本或者连接家庭网关管理平台接受再次升级。当家庭网关本地软件发生故障或遭到破坏的时候能够连接家庭网关管理平台接受软件下载。

家庭网关选择使用以下方式支持软件升级的异常恢复: a) 最小软件升级核方式:家庭网关在包含普通的软件Image之外,在引导区配置最小

软件升级核,最小软件升级核可以连接家庭网关管理平台,支持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对普通的软件Image升级功能。当家庭网关普通的软件Image不能正常工作时,能够自动启动最小软件升级核运行。 b) 双Image备份方式:家庭网关支持软件的双Image备份功能,在一个Image出现异

常时,能够切换到另一个Image运行。 5.4.2.7. 业务部署和控制

对于LAN上行的网关,完全由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系统进行家庭网关业务部署与控制;对于PON上行网关,在家庭网关管理平台进行业务部署与控制的同时,PON网管系统和OLT可配合完成业务的部署与控制。

1. 业务部署下发

家庭网关接受网关管理下发的业务部署请求,实现对配置参数、QoS参数和业务参数的部署。

2. 业务控制

家庭网关支持通过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对家庭网关的各种业务参数和配置参数。具体参数内容请参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5.4.2.8. PON上行家庭网关远程管理实现方式

PON上行家庭网关同时支持网关管理平台和EMS的远程管理。远程管理具体要求见中国移动相关远程管理技术规范要求.

PON上行家庭网关的远程管理实现方式如0所示。

OAM/OMCI与TR-069之间的关系和分工为:OAM/OMCI负责PON上行家庭网关的PON相关功能的远程管理,网关管理平台通过TR-069的方式实现对PON上行家庭网关的PON无关的L2功能、全部L3功能及更高层功能的远程管理。

EPON上行家庭网关应通过OAM支持FEC查询及配置、掉电上报、用户侧端口信息和能力查询、搅动功能及相关密钥设置、DBA功能设置、组播Fast Leave能力配置、reset ONU等功能,需要支持的具体OAM属性和操作见移动规范。

31

QB-╳╳-╳╳╳-╳╳╳╳

GPON上行家庭网关支持通过OMCI实现终端光链路相关内容的配置管理,需要支持的具体ME见移动规范。GPON上行的家庭网关设备支持Virtual Ethernet Interface Point,作为OMCI管理域和非OMCI管理域(如TR069)在数据平面的切换点。GPON上行家庭网关支持基于逻辑标识(LOID+password)的ONU认证功能。

PON上行家庭网关通过TR069的方式实现除了上述OAM/OMCI管理的功能外的基础类配置以及面向应用的配置。基础类配置包括:WAN连接、DHCP SERVER、Ping功能、TR-069、家庭网关维护帐号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网络服务管理、中间件平台管理(可选)、设备告警、状态监视、日志管理、ALG功能开关、断线重连功能、QoS、UPnP功能启用、IPv6功能启用、WLAN、PORT FORWARDING等;面向应用的配置包括:WLAN共享应用、VoIP、IPTV、多终端上网等。

EMS服务器SNMP家庭网关管理平台服务器OLTSNMP AgentOLT MIBOAM/OMCI子层OAM/OMCI…OAM/OMCI子层TR-069TR-069ClientOAM/OMCI子层ONU

图5-2 PON上行家庭网关的远程管理实现方式

5.4.3. 日志功能要求

1. 家庭网关支持日志记录:

包括家庭网关的登录记录、管理配置操作记录、外部攻击记录等。 2. 对日志文件的要求如下:

a) 日志文件要求是txt文本文件;

b) 本地日志文件提供至少存储500条日志的能力; c) 所有日志文件要求保存在本地,保证断电不丢失;

d) 日志文件可以应家庭网关管理平台要求上传至管理平台服务器,上传使用

HTTP Post或HTTP Put方式,上传后可以删除/清空; e) 日志文件格式应符合如下格式:

Manufacturer: XXXX; ProductClass: XXXX; SerialNumber: XXXX; HomeGatewayIP: X.X.X.X; HWVer: 001.001.001; SWVer: 001.001.001;

32

QB-╳╳-╳╳╳-╳╳╳╳

(空行)

YYYY-MM-DD HH:MM:SS [Severities] Message

5.5. 预配置要求

5.5.1. 预配置要求

家庭网关的预配置要求参见表5-4 。

表5-4 预配置要求 项目 设备基本配置 家庭网关web登陆IP地址 普通用户登陆用户名/密码 维护管理员登陆用户名/密码 无线SSID-1名称 、加密方式以及密钥、工作模式 默认设置 备注 192.168.1.1 用户名:user 密码:XXXXXX(6位) 无线SSID-2名称以及密钥(user用户不可手动修改名称、密钥、加密方式)、工作模式 WLAN是否开启 远程管理配置 TR069功能启用 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管理通道和接入方式 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的URL地址 远程管理初始认证的帐号/密码 周期上报时间 业务及状态配置 业务应用配置 6位小写ASCII字符串(0-9,a-z) 密码由移动定义的固用户名: cmcc 密码:XXXXXXXX(8位) 定值 YYYY为4位随机的无线网络名称:CMCC-YYYY ASCII字符串采用WPA-PSK加密,密钥:XXXXXXXX(8(0-9,a-z,A-Z); 位) 密钥:随机的8位小工作在路由模式 写ASCII字符串(0-9,a-z) SSID-2与SSID1和无线网络名称:CMCC-SHARE; LAN侧隔离。 默认不加密 SSID2在普通用户工作在桥接模式 Web配置页面中不可见。 只开启SSID-1、SSID-2 允许终端和家庭网关管理平台连接 采用路由方式的DHCP认证,仅限制访问CMS管理平台,VLAN为CMS管理专用VLAN 业务类型为TR069 采用统一域名方式 平台认证终端帐号密码:CPE/CPE 终端认证平台帐号密码:CMS/CMS 启用周期上报的功能,周期为12小时 由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下发 33

QB-╳╳-╳╳╳-╳╳╳╳

5.6. 硬件要求

5.6.1. 基本要求

家庭网关的硬件设计稳定可靠,能够全面满足本标准所提出的性能指标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5.6.2. 硬件能力要求

表5-5 网关满足表所列的硬件要求。

类别 系统综合能力 RAM Flash 要求 备注 250 bogo MIPS+100 DSP MIPS以上 32MByte以上 接入型8 MByte以上 语音型、增强型16MByte以上 5.6.3. 硬件基本框图示例

预留1MByte空间用于存放中间件程序 RAMFlash802.11n 2*2 SwitchCPUUSBUSBSwitchWANLAN*4

图5-3 家庭网关硬件基本框图

如图5-3所示,家庭网关硬件系统由CPU、Flash、RAM、Switch、USB HUB、SIM Reader(可选支持)、无线等几部分组成。 5.7. 软件要求

5.7.1. 基本要求

软件系统稳定,采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版本为2.6.x及以上,功能软件具有明显的

34

QB-╳╳-╳╳╳-╳╳╳╳

层次结构。

5.7.2. 软件基本架构

设备厂商应用程序 IF2 中国移动终端中间件 IF5 IF3 适配层 IF4 Linux Kernel 2.6.x IF1 中国移动业务平台

图5-4 家庭网关软件系统基本结构

如0所示,家庭网关软件系统由Linux内核、SIM卡适配层、中国移动中间件、设备厂商提供的应用程序以及中国移动业务平台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适配层、中国移动终端中间件以及相关的适配层为可选要求。 5.7.3. 软件接口要求

1. IF1具体要求

中间件通过厂商应用程序与移动业务平台交互的通道,接口无特殊要求,能够保证家庭网关与移动业务平台正常的数据交互即可。

2. IF2具体要求

接口由中间件规定,由中间件提供接口头文件,主要包括网络收发数据接口、获取系统时间;

例如:TSMW_net_close,TSMW_net_connect,TSMW_net_receive, TSMW_net_receive_App等。

3. IF3具体要求

接口由中间件规定,由中间件提供头文件,包括:获取卡的类型、获取GBA认证类型、获取SIM卡的IMSI号、执行五元组运算、执行三元组运算等。

例如:TSMW_GetIMSI等。 4. IF4具体要求

取决于SIM卡读卡器与CPU之间连接接口的接口类型,是通用的系统调用,例如对于uart接口包括:open/read/write接口等。

5. IF5具体要求

应用程序和底层OS的接口。

35

QB-╳╳-╳╳╳-╳╳╳╳

其中,IF2、IF3和IF4为可选要求。 5.7.4. 用户登录要求

用户只能通过WEB界面登录。

5.7.5. 系统升级要求

1. 家庭网关中固件只能由远程进行升级,不能通过家庭网关的WEB界面进行升级; 2. 家庭网关系统开机后,进入Bootloader的交互界面时需要使用移动维护账号的用

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在Bootloader命令交互阶段,可以通过tftp client进行升级;

3. 家庭网关系统开机后,进入Bootloader后也可以通过WEB GUI进行升级,但进入

WEB GUI界面时需要使用移动维护账号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 5.8. 配置界面要求

5.8.1. 配置界面要求

1. 用户界面分类

家庭网关WEB管理支持两级用户权限, 分别为移动维护权限和终端用户权限, WEB界面根据对应的权限, 分别显示不同的配置内容。

2. 界面整体风格要求

a) 家庭网关LOGO

要求界面上有中国移动LOGO。

b) 界面风格

要求界面整洁大方,功能区域分隔清晰,字体美观并清晰,色彩简洁清爽,整体风格应贴近移动整体UI设计。 c) 界面友好

界面设置方便用户浏览和使用,能够方便的进行页面切换,对部分复杂功能与操作具有向导功能,指导用户操作。界面具备完善的帮助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5.8.2. 配置界面用户权限要求

针对移动维护帐号和用户帐号,分两级权限,具体要求:

36

QB-╳╳-╳╳╳-╳╳╳╳

表5-6 配置功能列表(移动维护帐号)

GUI一级栏目 GUI二级栏目 状态 设备信息 网络侧信息 用户侧信息 远程管理状态 网络 宽带设置 绑定设置 LAN侧地址配置 WLAN配置 远程管理 QoS 时间管理 路由配置 安全 广域网访问设置 防火墙 MAC过滤 端口过滤 应用 高级NAT配置 UpnP配置 IGMP设置 日常应用 DMS配置 用户标识 MLD设置 管理 用户管理 设备管理 日志文件管理 诊断 网络诊断 帮助 使用帮助 表5-7 配置功能列表(终端用户帐号) GUI一级栏目 GUI二级栏目 状态 设备信息 网络侧信息 用户侧信息 网络 WLAN配置 安全 广域网访问设置 防火墙 MAC过滤 应用 日常应用 管理 用户管理 设备管理 帮助 使用帮助 37

QB-╳╳-╳╳╳-╳╳╳╳

6. 物联网型

物联网型家庭网关内置近距离通信模块,与家庭内部的传感器模块通信,实现家庭安防、智能家居、健康监护等功能。 6.1. 接口要求

6.1.1. 接口描述

表6-1 物联网型网关接口列表

网络侧(上行)接口 以太网 EPON或GPON TD TD-LTE 用户侧(下行)接口 以太网接口 WLAN接口 USB Host 433M接口 物联网型 √ √ √ √ 4个 1个 1-2个 1个 如表6-1所示,对接入型网关,有线上行为以太网或xPON上行二选一,无线上行为TD或TD-LTE上行二选一;有线上行和无线上行可同时支持。 6.1.2. 网络侧接口要求

网络侧接口要求参见第5.1.1节。 6.1.3. 用户侧接口要求

用户侧针对以太网、WLAN和USB接口的要求参见5.1.2的节的相关要求。家庭网关内置433M模块,物理层及链路层要求遵循《中国移动宜居通终端技术规范V3.0.0》第9章中的相关要求。

38

QB-╳╳-╳╳╳-╳╳╳╳

6.2. 接入功能要求

本节要求遵循5.2节相关要求。 6.3. 宜居通功能要求

6.3.1. 业务功能描述

宜居通业务平台手机空调热水器家庭网关门磁红外

图6-1 宜居通业务架构图

如图6-1所示,宜居通业务架构图包括宜居通平台、用户手机和家庭网关,以及家庭网关下挂的安防及智能家电设备。家庭网关应具备收集传感器信息及发送控制指令的功能,并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与业务平台通信。业务平台可以根据家庭网关上报的信息与用户手机通信,实现宜居通业务。 6.3.2. 安防功能要求

(1)布防撤防:

布防:家庭网关处于警戒状态,当收到传感器告警信号,可以进行成功处理和上传,适用于家里没人时使用。设防时蜂鸣器发出一声提示(或喇叭发出声音提示已布防。)。

撤防:撤防时,仅对门磁红外告警进行撤防,对于气感等其他设备,撤防时蜂鸣器发出三声(或喇叭发出声音提示已撤防)。

(2)本地配置管理功能:可通过本地WEB配置管理接口进行如下配置管理:业务服务器URL地址,告警时段的配置。

(3)终端防抖:终端对于同一ID的安防探头发送的在指定时间内连续发生的告警认为是同一次告警时间,该时间间隔由平台指定。

(4)接警用户配置:用户可以在终端的配置页面上对接警用户进行配置,接警用户配置数量不少于10个。

(5)对码:用户需要在网关的自服务界面下完成对码操作,在网关的自服务页面中点击对码按钮。对于报警器上存在对码键的设备,直接按对码键,对于报警器上没有对码键的设备,触发器报警,此时网关记录该设备ID,完成对码。完成对码后,用户可以在自服务界面中对网关进行命名。

39

QB-╳╳-╳╳╳-╳╳╳╳

业务平台家庭网关1 发送对码请求2 返回对码成功响应3 发送告警信息4 响应消息5 ping消息6 心跳消息7 低电消息安防配件安防告警

图6-2 宜居通安防业务流程图

6.3.3. 家电控制功能 (1)家电对码:

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1 开开开开开开2 开开开开开开开开3 ping开开4开开开开5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1开开433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2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34

图6-3 宜居通智能家电业务流程图

如图6-3所示,用户在家庭网关的自服务页面中输入外围家电ID,家庭网关发出对码请求,家电收到该对码请求后,返回对码响应,家庭网关记录该家电ID并完成对码。

(2)家电命名

对码成功后,用户对家电进行命名,家电名称默认为家电1,家电2···

(3)家电控制

家电控制的指令及流程参见《中国移动宜居通终端技术规范V3.0.0》第9章相关要求。 6.4. 性能要求

家庭网关的基本性能要求参见第5.4节,针对智能家电及安防告警的性能要求参见《中国移动宜居通终端技术规范V3.0.0》第5.2节。 6.5. 管理和维护要求

管理和维护要求参考5.4节。

40

QB-╳╳-╳╳╳-╳╳╳╳

6.6. 预配置要求

预配置要求参见5.5节。 6.7. 硬件要求

6.7.1. 基本要求

家庭网关的硬件设计应稳定可靠,能够全面满足本标准所提出的性能指标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6.7.2. 硬件能力要求

表6-2 网关应满足表所列的硬件要求。

类别 系统综合能力 RAM Flash 要求 64MByte以上 接入型8 MByte以上 语音型、物联网型16MByte以上 备注 预留1MByte空间用于存放中间件程序 250 bogo MIPS+100 DSP MIPS以上 6.7.2.1. 硬件基本框图

物联网型网关的硬件结构如图6-4所示。

WAN802.11nswitch433MRAMCPUFLASHUSBSLICSwitch

图6-4 家庭网关硬件基本框图

6.7.2.2. 外围设备要求

外围安防设备要求参考《中国移动宜居通终端技术规范V3.0.0》第6章的相关要求。

41

QB-╳╳-╳╳╳-╳╳╳╳

6.7.3. 软件要求

软件系统应稳定,采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版本为2.6.x,功能软件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

其软件架构、软件接口、用户登录及系统升级要求参考5.7节,其中安全中间件及相关部分为可选配置。 6.7.4. 配置界面要求

6.7.4.1. 配置界面要求

用户界面分类

家庭网关WEB管理支持两级用户权限, 分别为移动维护权限和终端用户权限, WEB界面根据对应的权限, 分别显示不同的配置内容。

界面整体风格要求

1. 家庭网关Logo

要求界面上有中国移动Logo。

2. 界面风格

要求界面整洁大方,功能区域分隔清晰,字体美观并清晰,色彩简洁清爽,整体风格应贴近移动整体UI设计。 3. 界面友好

界面设置应方便用户浏览和使用,能够方便的进行页面切换,对部分复杂功能与操作应具有向导功能,指导用户操作。界面具备完善的帮助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4. 宜居通界面要求

? 宜居通功能在一级目录中;

? 终端,安防探头,家电,都采用5字节的十六进制数的ID来标识,对码时采用该

ID;

? 家电对码:选择家电对码后,弹出编辑框,可以输入十六进制的家电ID,选择确

认后,可以对码成功。家电至少可添加10部,用户对码成功后,可以查看家电ID。网关可根据平台要求查询与家电的连接状态。

? 安防开关:出厂默认是设防状态,关闭需要输入密码,如果用遥控器撤防终端每次

开机后,网关上传当前的安防状态。终端安防状态的改变时,也上传安防状态到平台;

? 宜居通平台地址:设置宜居通服务器地址; ? 告警白名单:进入告警白名单菜单可以添加,删除和编辑白名单。白名单配置页面,

有白名单是否已经确认的状态。平台存储白名单用户,终端每次开机后,终端从平台下载白名单,白名单最多可设置10个;

? 告警记录:终端可以存储告警记录,告警记录包括安防探头类别,告警时间,安防

状态,告警记录不低于100条;

? 安防探头设置:选择安防探头菜单或者按对码键后,终端进入对码态,安防探头触

发对码后,终端可以对码成功;安防探头列表可以显示已经对码成功的安防探头,

42

QB-╳╳-╳╳╳-╳╳╳╳

安防探头列表上有删除安防探头功能,有查看安防探头ID 的功能,安防探头最少可添加10个;

终端名称:在配置页面可以编辑终端名称; 定时设置:可以设置布防时间段

延时布撤防:可以设置延时布撤防,延时布撤防仅对菜单设置和按键布撤防有效,对远程布撤防和遥控器布撤防无效;

本地告警音:可以设置开启/关闭本地告警声,可以设置告警提示音,告警声音的? ? ? ?

时长可以配置;

6.7.4.2. 配置界面用户权限要求

针对移动维护帐号和用户帐号,分两级权限,具体要求:

4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bj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