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三十年代小说(四)巴金

更新时间:2023-09-05 05: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九讲 30年代小说(四):巴金

不朽巴金· 轨迹 ——百年旅途中的雾雨春秋

在上海寓所

写作

1923年春天,巴金与三哥负岌东下,奔 向更广阔的天地。这是临行前一张全家 合影。后排右边为巴金,后排左一为大 哥,中间为三哥。

1941年,巴金回成都时与妹妹及 侄女、侄儿们合影.

肖珊(陈蕴珍)

巴金与妻子萧珊

名作欣赏

第一节 巴金创作概述

巴金(1904—2005),原 名李尧棠,字芾甘,出生 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 家庭。少年目击了大家庭 内部种种腐朽丑恶的生活, “五四” 后形成民主主 义思想。1923年,巴金离 家到上海、南京求学, 1927年巴金赴法国留学 , 开始写作。

一、巴金复杂的思想安那其主义(无政府主义) 安那其主义强调摧毁一切束缚 人性自由的组织和制度,巴金主 要师从安那其主义中克鲁泡特金 一派,强调“互助、合作、自我 牺牲”。

无政府主义包含了众多哲学体系和社会运动实践。它的基本 立场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之间的自 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它的政治诉求是消除政府以及 社会上或经济上的任何独裁统治关系。对大多数无政府主义者而 言,“无政府”一词并不代表混乱、虚无、或道德沦丧的状态, 而是一种由自由的个体们自愿结合,互助、自治、反独裁主义的 和谐社会。 巴金将无政府主义置于反封建、反专制,“反对一切强权” 的主题之下,因此他的思想与中国其他无政府主义者不尽相同。 巴金将无政府主义当成了他攻击现存制度的“批判的武器”,把 他投射到社会人生,用于人生,无政府主义思想带给巴金的是理 想主义精神、人道主义情怀和探索进取的使命意识。这促成了巴 金的现代人格,即一种以自主个体为本位、以利群利他为价值追 求,巴金的生命哲学体现在文学创作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于 封建专制的批评,并从生命哲学角度将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分为三 种类型:生命腐朽的,生命委顿的,生命充实的。他用充实的青 春型生命批判旧制度,同时也以旧制度对生命与青春的戕害来说 明旧制度之当灭亡。

无政府主义思想是打开巴金小说世界的一把钥匙。就小 说主题而言,鲁迅进行的是“改造国民性”的文化批判,茅 盾的主旨是在“社会剖析”中反映社会,老舍反映了“市民 社会的”底层,巴金则更强调个性解放这一‘人学’主题, 因此他在文学精神上继承和深化了“五四”文学主题。就艺 术风格而言,鲁迅冷峻而超拔,矛盾深刻而缜密,老舍幽默 而细腻,巴金则热情而奔放。巴金的小说里塑造的那些正面 人物“所追求的

都是同样的东西——青春,生命,活力,幸 福,爱情,不仅为自己,而且也为别人,为他们的所知道, 所深爱的人们”——巴金《复仇集序》所以,巴金的小说有 了超时代的亲和力,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会不自觉的走进他 的文学世界,寻找精神寄托。他的小说有一种激动人心的力 量。鲁迅曾赞许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 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二、巴金的创作

比较著名的有:《灭亡》 (1929),《死去的太阳》 (1931),《家》(1933),《爱 情三部曲》(包括《雾》 (1931)、《雨》(1933)、《电》 (1935)),《春》(1938), 《秋》(1940),《火》的第一 部(1940)和第二部(1942),还 有《憩园》(1944),《第四病 室》(1945),《寒夜》(1947) 等。

(一)前期(1928-1937)

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更引人注目的 是那种叛逆与追求的躁动情绪,主导 面是反封建专制——青春的赞歌。 大体上分为两类: 一类是正面描写青年、革命者所从 事的社会斗争的,如长篇《灭亡》、 《新生》和《爱情三部曲》等; 另一类是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 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的,以 《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其代表。

处女作《灭亡》是1928年在法国写成的。当时巴金 对国内革命屡遭摧残深感失望与悲愤,正拼命翻译克鲁泡 特金的著作,以寻求精神支柱,《灭亡》就是立志献身的 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的心灵表白。 1928年底,巴金从法国回国,1931年之后数年间, 巴金进入创作高峰。他把写作当场一种宣泄痛苦的方式, 以求从信仰失落的困境中超拔出来。《爱情三部曲》便是 其中主要的产品。巴金在《爱情三部曲.总序》说:“我 不曾写过一本叫自己满意的小说。但在我的二十几部文学 作品里面却也有我个人喜欢的东西,例如《爱情三部曲》。 我的确喜欢这三部小书,我可以说是为我自己写的,写给 自己读的。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在今天(1988年) 看《雨》和《电》,我的心还会颤动。它们使我哭,也使 我笑,它们给过我勇气,也给过我安慰。”

和《灭亡》、《新生》一样,写了革命、恋爱,写了 当时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反抗、追求和苦闷,可以说是《灭 亡》、《新生》主题的延续。不同的是,《爱情三部曲》 更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一群知识青年的各种思想性格。 (《雾》周若水、优柔寡断“多余人”。《雨》吴仁民、爱情纠缠。《电》李佩珠、纯洁美丽坚强、头脑冷静,成熟的女革命家、升华人生境界)

20年代末30年代初,文坛上“革命文学”刚刚兴起, 正经历着一个不成熟的阶段,许多作品都脱不了“革命+

恋爱”的幼稚的公式。受这种时尚的影响,巴金的这类题 材也多以革命和恋爱为题材,但相比之下,巴金不像一般 作者那样满足于凭某种概念构思披着革命外衣的浪漫故事 而比较注重展示二三十年代青年复杂变幻的的思想情绪, 充满了渴望变革的亢奋焦灼的激情;虽然所构思的故事不 那么实在,有模仿外国革命党人传奇的痕迹,但其如火一 般的艺术情境很容易为当时的进步青年引为同调,给他们 激励的力量。

短篇小说 出版了《复仇集》、《光明集》、《电椅集》、 《抹布集》、《将军集》、《沉默集》(一)(二)、 《沉落集》、《神· 人》和《长生塔》十个短篇 鬼· 小说集。 按题材来划分,大致可归为四类 第一类作品以反映外国人的生活为主,数量较多 又颇具特色《(复仇集》、《光明集》、《电椅 集》)大多数取材于1927年作家在法国的所见所 闻以及1935年作家在日本的经历。把外国人的生 活作为主要内容来写而且数量如此众多,在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数第一人。

第二类作品,以反映国内各阶层人 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 为主要内容。(农民生活《将军集》 《抹布集》,生活与成功。煤矿工 人、小公务员等。共同主题——人 民在挣扎,人民要反抗。30年代旧 中国一副惨淡而又严峻的图画。) 第三类是童话,它们收在《长生塔》 中。(“我勉强称它们为童话,其 实把它们叫做‘梦话’倒更恰当”。 政治谴责小说的变种。) 第四类短篇小说则是反映法国大革 命的作品,它收在《沉默集(二)》 中

(二)巴金的后期 (1937-1949)小说创 作,从题材上分为两大 类: 一类是继续顺着《家》 的路子写旧家庭没落的, 除了《春》和《秋》外, 还有《憩园》; 另一类是反映抗战时期 现实生活的,主要有 《火》三部曲、《第四 病室》和《寒夜》

《寒夜》电影海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b6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