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绪论

更新时间:2023-08-26 09: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 y园艺学院:赵 辉

生物化学

第一章 绪 论

生物化学

主要内容

生物化学的定义 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生物化学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生物化学

一、生物化学的定义

生物学

什么是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化 学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的定义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理 论和方法作为主要手段,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 生命物质各组分的结构和性质、及它们在生命过 程中的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生物化学

附加:生命的定义

生命的根本特性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以许多不 同的观点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19世纪下半叶时,恩格斯给生命下了一个定义: “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 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地新陈代谢, 而且这种新陈代谢一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 便是蛋白质的分解。” 生命是生物体运动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自然现象, 包括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衰老、死 亡等。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的定义

生物化学的含义我们可以归纳为两条1.生物学(特别是生理学)和化学学科的相互交叉 和渗透产生了崭新的学科生物化学。 2.生命的本质是化学反应,是更高级的化学反应, 要更好地研究生命的本质就必须运用化学的理论、 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由此产生了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二. 生物化学的内容1.构成生物体的物质基础(静态生物化学)

生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有C、O、 H、 N、 P、 S、 Cl、 Mg、 K、 Na、 Ca、 Fe、 Cu、 Mo、 Al等。上述化学元素在体内可构成两大类化学物质 第一类 水及无机盐类 第二类 碳氢化合物(生物有机化合物) 生物化学学科的主要研究重点是碳氢化合物。包括:(1) (2) (3) (4) (5) 由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蛋白质及多肽。 由含氮杂环化合物构成的核苷酸及其核酸大分子。 糖类及其衍生物。 脂类及其衍生物。 维生素、激素 及其其他生物有机化合物。

生物化学

2.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运动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的过程。 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研究: 同化作用:生物机体吸收外物加工转化构成自身,是一个合成 的过程。 异化作用:分解排泄的过程,是一个分解的过程。 机体内的代谢反应相互联系、协同制约组成许多代谢途径和 网络,在严密精巧的调控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代谢调控是近代 生物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活细胞内的数万个反应能在同一 时间互不干扰、互相配合、有条不紊地在各自代谢途径中进行, 而且在合成、分解速度和数量上,都恰到好处地合乎生物体的各 种需要。 生物体这种高度

自动调控机制对于代谢的正常进行十分重要, 是近代生物化学研究的重点课题。

生物化学

3 生物体的信息代谢 除了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以外,信息代谢也是生物 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生命现象得以延续不断地进行就 在于生命体能够自我复制。 一方面生命体可以进行繁殖以产生相同的后代。另

一方面,多细胞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也维持了相似的基本组成。生命体可以在细胞间和世代间保证准确的信 息复制和信息传递。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 的主要通路是由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以及蛋白质的生

物合成构成的。

生物化学

二、 生物化学的内容糖类化学 脂类化学

静态生物化学

蛋白质化学 核酸化学 酶学 代谢与能量 糖类代谢

动态生物化学

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 核酸代谢 代谢调节

蛋白质的降解 氨基酸代谢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核酸的降解 核苷酸代谢 核酸的生物合成

生物化学

三、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第一阶段 萌芽时期(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初)---静态 生物化学阶段 1785 年法国著名化学家Lavoisier 证明,动物呼吸是体内 缓慢和不发光的燃烧。在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氧气被消耗, 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同时放出热能,在呼吸过程中有氧化 作用。这是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研究的开端。

1770-1786年,瑞典人C.W.Scheele分离了甘油、柠檬 酸、苹果酸、乳酸、尿酸等 1779-1796年,荷兰人J.Ingenbousz证明在光照条件下 绿色植物吸收CO2 并放出O2 。

生物化学

1828年, Wohler合成了有机物尿素,从而打破了有机物只 能靠生物产生的观点,给“生机论”以重大打击。

1877年,Hoppe-Seyler首先使用“Biochemistry”,生物 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诞生。 1897年, Buchner证实不含细胞的酵母提取液也能使糖发 酵,引进了生物催化剂的概念。

生物化学

第二阶段

奠基时期(19世纪—20世纪)---动态生物化学阶段

科学家对生物物质代谢、平衡等进行了广泛深入 的研究,基本阐明了酶的化学本质以及与能量代 谢有关的物质代谢途径。 1926年,美国化学家J. B. Sumner首次得到脲酶结晶 1912-1933,生物氧化得到了卓有成效的研究,Embden:德国 生物化学家,在糖代谢、脂代谢及肝脏合成氨基酸方面做出 了巨大贡献,与他人一起证明了糖酵解途径。 30年代,陆续得到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 从而进一步证明酶是蛋白质

生物化学

30年代,英生化学家A.Krebs提出尿素循环和三羧酸循环 在1940 年前后,基本上阐明了各类生物大分子的主要代谢途 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磷酸戊糖途径、脂 肪代谢和光合磷酸化等。

生物化学

第三阶段

大发展时期(1950-至今)---机能

生物化学阶段科学家对生物的研究已从整体水平逐步深入 到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伴随实验手段、技术 的不断改进,使得对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功能的研究 也更加深入。

1950年,Pauling提出蛋白质二级结构的a-螺旋

1953年,Watson & 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模型 1958年,Crick提出“中心法则” 1953及1975年,Sanger分别研究出蛋白质序列和核酸序列 的测定方法 1961年,Jacob & Monod 提出了操纵子学说

生物化学

1970年,Temin和Baltimore几乎同时发现逆向转录酶, 证实了Temin 1964年提出的“前病毒假说”,阐明在劳 氏肉瘤病毒(RSV)感染以后,首先产生含RNA病毒基因 组全部遗传信息的DNA前病毒,而子代病毒的RNA则是以 前病毒的DNA为模板进行合成。

1972年~1973年, Berg等成功地进行了DNA体外重组; Cohen创建了分子克隆技术,在体外构建成具有生物学 功能的细菌质粒,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在此同时, Boyer等在E.coli中成功表达了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释 放抑制因子基因

生物化学

1975年,Southern发明了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的印迹 法;

1979年,Solomon和Bodmer最先提出至少200个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可作为连接人的整个基因组图谱

之基础; 1985 年 , Saiki 等 发 明 了 聚 合 酶 链 式 反 应 ( PCR ) ;

Smith等报导了DNA测序中应用荧光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的方法。

生物化学

1985 年 5 月 , 美 国 Santa Cruz 加 州 大 学 校 长 R.

Sinsheimer提出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1986年8月美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委员会确定由Bruce Alberts负责的15 人小组起草确定这个提议的报告,联邦政府1987年正式 开始起动这一计划; 1994年,日本科学家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了 水稻基因组遗传图 ,Wilson等用3年时间完成了线虫 (C.elegans)3号染色体连续的2.2 Mb的测定,预示着

百万碱基规模的DNA序列测定时代的到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a4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