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效能

更新时间:2024-02-17 12:24: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浅谈热电企业的内部管理创新

浅谈热电企业的内部管理创新

2012年10月15日 15:06 来源:《当代经济》2012年第2期上 作者:汪昌跃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3

城市热电联产属于能源的阶梯利用,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较高,通过热电联产实现集中供热的综合热效率可达80%,而分散的小型锅炉的热效率仅50%左右。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国家能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列入国家发改委鼓励发展项目,同时也是城市能源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积极鼓励推进发展热电联产,如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明确提出要求发展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它是实现城市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欧洲的热电联产始于19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所占能源的比重显著提高,为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作出了卓越贡献。而我国的热电联产始于建国初期,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很大进展。与国外热电企业相比,我国的热电企业发展起步较晚,且内部管理水平相对粗放。近年来,由于世界能源紧张,尤其是煤、油价格飚升,使热电企业成本大增,热电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亏损,难以维继。为了提高我国热电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热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热电企业亟待从内部管理上进行创新。本文以合肥热电集团为例,分析热电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探讨热电企业如何在内部管理上进行创新。

一、合肥热电集团概况

2007年11月28日,作为合肥市第四家公用企业——专业从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合肥热电集团在整合合肥市供热企业的基础上正式登记注册成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合肥热电集团现注册资本5.39亿元,总资产近20亿元,在职员工约900人。企业拥有合肥市燃料总公司、合肥天源热电有限公司、合肥众诚热电有限公司、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东方热电有限公司五个子公司,拥有工程、设计、储运三个分公司,管网运行公司、营销公司、后勤服务中心三个二级机构。合肥热电集团公司主营电力、蒸汽的生产及销售;城市热力、煤气、供水管网的设计、生产、销售、安装、维修。合肥热电集团装机容量75兆瓦,供热能力1050吨时,供热主管网长度达280公里,供热范围为312国道以北,覆盖合肥城市区域80%左右。2010年公司销售蒸汽141.2万吨,发电量1.37亿千瓦时。蒸汽供应主要以医院、宾馆、办公写字楼和民用住宅为主,并为各类用户提供采暖、制冷、热力供应等多项服务,同时,蒸汽供应还广泛应用于食品、轻纺等各类工业、商业。截至2011年,合肥热电集团服务的居民用户有7万多户,工商业用户300多家,蒸汽服务各类用户建筑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在合肥市推进“工业立市”战略的大背景下,合肥热电集团致力于打造合肥市绿色环保及循环经济产业的企业名片,为合肥市城市环境的改善作出了卓越贡献。

二、合肥热电集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由于合肥不属于强制采暖区,因而合肥的热电企业无法享受北方热电企业在政府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合肥的热电企业也未能像南方城市的热电企业一样,实行煤热联动,按市场化运作。合肥热电集团在前期发展过程中,既有企业外部不利因素,又存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

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有:首先,市场定位不准确,无序竞争现象严重。在合肥市集中供热发展初期,企业缺乏行业规划和产业规划,相关部门未能就集中供热行业明确其市场定位。再加上各供热

企业分散经营,相互竞争,造成市场无序发展。合肥热电集团整合成立后,凸显了市场定位不明所带来的严重问题。其次,企业对集中供热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特别是服务工业立市的作用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的意义认识不足,进而造成投资主体不明确,前期投资主要靠热电企业自主融资,建设投入严重缺乏。再次,城市规划中未能对城市集中供热进行统一规划,从而造成用热需求分散,难以集中,供热的季节不平衡、昼夜不平衡和用户结构不平衡(居民采暖负荷约占全年负荷的40%)现象严重,全年设备闲置率约70%,造成热损大、成本高的被动局面。最后,由于近年来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煤热价格严重倒挂,企业亏损严重,经营举步维艰。

从企业内部来说,合肥热电集团成立较晚,整合力度不够,管理相对粗放,缺少统一的发展战略;热网分散,热损较高,可靠性和保障性低;再加上原先整合前的三家供热企业均为独立运营,管理人员、二线人员较多,工作效率低;对外服务缺乏统一的标准,随意性大,造成用户满意度不高。

三、集团内部管理创新举措

为了使合肥热电集团摆脱上述不利局面,尽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近年来,企业在深入剖析现存问题、总结热电企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明确市场定位、调整组织结构、优化管理机制、强化管理制度建设和提升服务水平等多个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大力提升了内部管理水平。

1、明确市场定位

为积极支持合肥市“工业立市”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企业基于市场调研对开发策略进行了重新定位:重点扶持工业用户、选择发展公建用户、限制发展单采暖用户。企业通过细分市场,大力拓展优质客户的市场发展战略,力争用三年时间促使负荷结构趋于均衡、市场开发更加规范有序,为降低热损、优化运行创造了条件。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企业借“创先争优”的东风,在全集团深入开展“加强行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党风建设,提高廉洁从业自觉性”集中宣传教育活动,使员工的行风、作风、党风有了很大改观。

3、调整组织机构,优化管理机制

首先,精简职能部门,强化机关效能建设,集团职能部门由15个精简为12个,人员从150人精简到不足70人,将管理重心和工作重点向一线倾斜,向直接为用户服务倾斜。其次,成立管网运行公司、营销公司和后勤服务中心;同步调整其他子公司的内部组织机构,重新修订各单位职责和岗位职责,以适应集团集约化、高效化管理的需要,为集团生产运营、有效运作和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4、强化管理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

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并对不适合现行工作要求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统一修订,从而使指标更加明确,标准更加具体,操作更加明晰。近年来,公司在绩效考核管理、合同管理、统计管理、资金集中管理、应急调度管理、考勤管理、薪酬管理、物资采购管理、节煤降耗管理、工程审计管理、档案管理、招投标管理、废旧物资管理、员工继续教育管理、计算机管理、车辆管理、技术创新奖惩管理、公文

及用章管理等方面共计制定和修订规章制度达50余项。

5、加强技术改造,优化生产管理

大力推行班组核算和单项工程核算管理,细化管理,将各项消耗指标、成本控制指标分解到部门、班组,培育班组建设的“标准模式”,引导热源厂调整运行方式和强化工程成本质量控制。为了推进班组核算,各热源厂分别制定了《节煤降耗奖惩办法实施细则》、《小指标考核管理办法》、《检修及安装项目奖励制度》、《生产单耗节约奖励制度》、《管网热损节约奖励制度》等。同时,加大热源厂的技改力度,淘汰抽凝发电机组、上马背压机组,狠抓大修技改项目,科学调整各热源生产负荷,提高设备运行工效,使热源厂处于经济运行状态,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取得了显著效益。通过该项举措,2010-2011年,企业基本消化了煤炭涨价、贷款利率上涨及外购汽价上涨的新增成本共计约1.1亿元。

6、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通过对公司所有员工学历教育、职称、职业资格以及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摸底,完善员工的个人信息。出台公司《培训规划及培训指导目录》、《员工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将培训目标向注重提高岗位操作技能和注重培训效果转变,指明员工的继续教育方向,引导、激励员工结合本职工作,通过考试、鉴定取得相应的职称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激发广大员工学习热情。仅2010年就有432名员工申报了职称、注册类、职业资格考证等各类培训,约占员工总数的一半。

7、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开展“三加强、三提高”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服务技能培训,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开通24小时冷暖热线,并实现和市长热线的无缝对接,成为其一级网络成员单位,处置能力增强;开通银行代收费系统,方便用户缴纳热费;向社会公开六大服务纪律、八项服务承诺,明确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开展服务进小区等活动,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

四、集团取得的成绩

通过上述举措,合肥热电集团内部管理显著提升,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年较2009年按同比口径计算,吨供汽单耗较上年同期下降12%,节煤约2万吨,折合人民币约1600万元;综合热损下降1.64个百分点;发电标煤耗下降25%;费用率下降17.24%。合肥热电集团在2010年行风政风评议活动中,综合排名从2009年的21名跃至第6名,前移15位,取得了跨越性的进步,用户服务满意度有了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志真:热电联产[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 赵丛艾、赵毓:浅谈如何提高热电企业经济效益[J].民营科技,2011(1).

(作者单位:合肥热电集团有限公司)

篇二:附9:2012年热电厂效能监察及三合一体系管理考核细则

效能监察及三合一体系管理考核细则

注:凡属部门专业管理范畴面以上考核未涉及的,可由部门提出经主管领导同意,给与单位100-500元处罚.

篇三:中国集中供热概况

【中国城市集中供热概况】

一、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状况

城市供热是以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用热为目的的。生活用热主要包括供暖和生活用热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夏季集中供冷(空调)也划为城市供热的范围。城市供热设施的主要特征是热源集中,并以不同规模的热网向热用户输送热能。中国城市供热绝大多数以保证城市供暖为主,用于生活热水供应仅是很少一部分,用于夏季供冷就更少了,目前刚刚在江苏、浙江等省兴起。城市供热发展情况,详见下表1-2-1。

表1-2-1 中国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状况(1991-1998)

1998年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为86540万平方米,比1997年增加9.96%。城市供热主要分布在“三 北”(东北、华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还有山东、河南两省,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也开始起步。“三北”地区城市供热普及率以达25%以上。1998年各省市集 中供热状况详见下表1-2-2。

表1-2-2集中供热状况(1998年)

1、热源的发展

城市供热热源的形式:热电厂、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分散锅炉房、地热、核能、太阳能 、热泵、家庭用小燃煤炉和电暖气等。中国供热所用能源包括:煤炭、燃油、天然气、电能、核能、太阳能、地热等,但是集中供热所用能源目前仍以煤炭为主,北京和有资源条件的城市开始使用天然气和燃油。随着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城市供热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热电联产占62.9%,区域锅炉房占35.75%,其他占1.35%截至1998年中国区域锅炉房为辅,其他热源方式为补充的供热局面。在中国城市供热热源供应的总热量中,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为2493.85万千瓦(单机6000千瓦及以上机组),年供热量为103599万百万千焦,供热标准煤耗40.39千克/千焦。

中国目前热电联产的主要技术特征是:

(1)热电联产的建设服从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热力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2)热电厂建设以区域热电厂为主,企业自备热电厂为热源兼顾周围联片供热为补充;

(3)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机组陈旧、耗煤高的不适应电力事业发展的部分老发电厂,纷纷改扩建为热电联产的供热机组,使老电厂恢复了生机;

(4)过去供热机组小于20MW的中小型机组为主,影响热电联产综合效益的提高。现在,随着 城市供热规模的发展,200和300MW抽凝供热机组开始采用,这些大容量、高参数的机组,在 非采暖期与凝汽机组的效率基本相同,在采暖期节约能源效果明显,在城市供热产业发展中显示出巨大潜力。

中国区域锅炉房的技术发展现状是:

(1)区域锅炉房的锅炉单台容量按大、中、小城市不同规模分别为4、10、20吨/小时,许多城市还没有达到要求,分散锅炉房较多,锅炉房能源利用率较低,热效率大多低于60%,我国北方最冷的大城市哈尔滨市供热仍以分散小锅炉为主,10吨/小时以下分散锅炉有2670台,占现有锅炉的70%;沈阳、唐山、牡丹江等城市对现有锅炉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混合燃烧 和分层给煤技术,使锅炉热效率提高到70%左右;

(2)北京、沈阳、长春、青岛、大连等城市区域锅炉房的锅炉已开始向单台锅炉大容量发展,尤其是北京市的大型区域锅炉房供热厂(双榆树、左家庄、方庄供热厂等)锅炉单台容量均在45吨/小时以上,并使用了天然气;

(3)区域锅炉房运行工况较差,一般都采用人工除灰渣,使锅炉房内外充满灰尘,灰渣飞扬,对周围和工人工作环境危害较重;

(4)区域锅炉房除尘器除尘效率低(仅达60%),缺乏有效的脱硫设施,加重了对大气的污染。

2、城市热力网的发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热力网输送热能系统发展很快,全国设有集中供热设施的城市已占到42.8%,尤其是“三北”地区13个省、市、自治区的设市 城市全部都有供热设施,形成较大的规模,并正在向大型化发展。十分利于节约能源和集中治理环境,逐步实现集中管理、集中调度,能源利用率高的优势正在得到充分发挥。

(1)热水网设计最高温度已达150℃,压力2.5-1.6MP,最大供热半径19.5KM,最大管径1400M M;蒸汽管网最高温度已达300℃,压力一般低于1.0MP,最大供热半径6-7KM,最大管径为10 00MM;

(2)热源为热电厂的热力管网系统,最大供热面积为1200万平方米;热源为区域锅炉房的热力 管网系统,最大供热面积为500万平方米;热源为热电厂和调峰锅炉房联合供热的热力管网系统,最大供热面积为4000万平方米;

(3)改变了单一的热力管网系统形式,设计和应用了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和热、电、冷联产联供系统;

(4)城市热力网以枝状管网为主,环状管网也得到广泛应用,其具有互补性好和保证率高的优点;热力管网与热用户的连接以间接系统为主,直接连接仍然在中、小城市广泛采用;

(5)热力网中有沟和无沟敷设并存,在管沟敷设中最大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型管沟已用在DN120 0MM热力管道上;自80年代学习引进国外直埋先进技术以来,热力直埋保温管在中国发展很快,其主要表现是: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直埋管道制造工艺,研究开发了符合国情的国产预制保温管生产设备和直埋保温管产品,直埋保温管计算理论研究取得好的成果并用于指导 设计和施工,制定了直埋保温管产品标准和工程施工规范,从而促进了产品标准化和施工技术规范化,直埋保温管产品开始由低温向高温,由热水向蒸汽发展;

(6)重视和发展了热力网调节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改革了过去单一的调节方式,水力平衡设备、变频调速设备、微机控制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中国热力网调节水平。

(7)新型国产供热设备不断研制、开发、生产,加快了供热产业技术进步,无论是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还是开发国产的供热设备,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较高的水平。主要包括 :品种多质量好的换热器、各种阀门、各种波纹管补偿器、规格不同的直埋保温管、热量表、各种自动化仪表、溴化锂制冷机组等;

(8)城市供热行业职工队伍不断提高,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等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在城市供热行业中越来越多,充分发挥着技术骨干力量的作用。

3、热用户的现状

中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已达86540万㎡,其中民用住宅建筑面积占59.76%(51600万㎡), 公共建筑面积占33.12%,其他占7.11%。近几年,民用住宅建筑面积增长很快,主要是受经济发展的推动,还有房改加快所至。今后,随着中国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和人民环境的改善, 民用住宅建设将会更快的发展。

但是,热用户应用技术发展是城市供热产业中最薄弱的环节,主要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福利 “包烧制”供暖制度造成的。因此,目前中国民用住宅热用户室内采暖系统绝大多数为单管垂直串联系统,系统内严重垂直失调,高、低层冷热不均,高层热的开窗户,地层却不热, 使用户挨冻,浪费热源,供热质量差;采暖管道材质均为普通碳素钢管,散热器以粗笨的铸铁为主,室内系统中除了有一些陈旧的关断阀门外,基本上没有任何调节设备及手段,也没 有温度、压力、流量、热量表计等设备。

二、城市集中供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集中供热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开始兴起并发展起来的新产业,在改革开放巨大动力的推动下得以迅速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成绩。

但就其技术水平、设备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尤其是技术和设备水平比较落后,有的设备甚至是50或60年代的陈旧的、应该淘汰的东西 。

1、热源

(1)以煤炭为燃料的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房的集中供热受到其他能源供热方式的挑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如何降低初投资(包括热源、热网、等的投资)减少热用户的工程建设费用;二是加快提高供热产业的设备、技术、管理水平降低供热成本,减少热用户的用热费用;

(2)没有完善的供热规划和供热项目审判手续,造成供热项目盲目建设,出现了热源建成后热负荷不足的大马拉小车的严重的浪费现象;

(3)集中供热负荷以采暖和工业负荷为主,生活热水负荷的比例很少,集中供热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4)区域供热锅炉容量小、效率低、技术落后、司炉人员素质极低(多为临时季节工),阻碍了供热产业技术的发展;

(5)区域供热锅炉以中、小燃煤锅炉量大面广,脱硫技术落后对城市空气环境污染严重。

2、热力网

(1)热力网中的热力站设备陈旧落后,进行热力工况调节的设备和手段基本没有或者十分落后,绝大部分机械设备是其他产业的代用设备,供热的专业设备不仅少而且比较粗糙;

(2)渗漏问题没有引起重视,高温或蒸汽直埋保温管在设计、制造、施工等各个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如:结构形式、排湿措施、关键节点处理及管道补偿问题等;

(3)热力管网中失调问题严重存在,系统失水、补水量大,能量浪费严重,水质差腐蚀严重,大流量小温差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4)供热产业技术研究投入少,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薄弱,工程设计基本数据缺乏,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5)供热行业出台的政策法规较少,至今没有一个国家的法律或条例。

3、热用户

前面已讲到,热用户应用技术是城市供热产业中最薄弱的环节,足以说明中国的热用户应用 技术处于十分落后的局面。诸如热用户系统垂直失调冷热不均的问题普遍存在,单管垂直系统难以实现热用户分户按热量计量收费,致使目前造成收费难从而导致供热更难的严重局面 。因此,尽快提高城市供热用户应用技术水平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和当务之急。

三、中国城市供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比较

前苏联、丹麦、芬兰、瑞典、德国等国是集中供热发展很快的国家,从设备、技术 、管理等诸方面都居世界领先的水平。

前苏联集中供热占全国总需求的热量的70%,其中热电联产占一半多。用的燃料是石油、天然气和煤,也有垃圾焚烧、核能供热等。热电联产的供热机组的单机容量随着供热事业发展,由60年代初的6MW、12MW、25MW到70年代初扩大到50MW、100MW的供热机组,目前功率为250-300MW、初压240的超临界供热机组也投入使用。

丹麦集中供热占总需求热量的50%其中热电联产占30%,在丹麦集中供热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 组成部分,与电力、电话、燃气、给排水系统等受到同等重视和发展。1979年丹麦议会通过 了“供热法”,该法要求各城市政府在分析本市能源供应的基础上制定了供热总体规划,积极推进集中供热,并最大可能地发展热电联产。他们按大、小城市不同规模因地制宜,大城 市建设了世界上大型高效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首都哥本哈根有四座热电厂,装机总容量达764MW,总供热能力为3582GJ/H;在小城市迅速发展小型热电联产、区域

供热系统,这些小型热电厂的燃料为天然气、垃圾、稻草、沼气等,技术方案在燃气发动机、燃气轮机和 蒸汽轮机等联合循环,小型热电联产成为丹麦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芬兰集中供热占总需求热量的45%,其中热电联产占70%、芬兰70%的燃料能源依赖进口,因 此,对能源的经济使用和运输政策特别重视。集中供热的能源:煤占41%,天然气25%,泥煤 20%,石油9%,其他5%。首都赫尔辛基集中供热率已达90%以上。

瑞典集中供热占全国总需求热量的34%,集中供热热力网总长6500KM,1600万栋公寓和11万 小型建筑与集中供热热力网相连,说明集中供热在瑞典的城市和人口密集区已广泛使用。德国集中供热总热量为1961万GJ,其中西德地区热电联产占67%,原东德地区热电联产占41%。 因此,德国也是集中供热发展较好的国家之一。

韩国发展城市集中供热的历史与中国相当,也是始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中期进入快速发 展阶段,令人刮目相看。韩国集中供热的规模、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全面引进芬兰供热先进技术,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使供热系统更先进、完善。

北欧诸国从70年代末开始,热用户均按热量计量收费,发展到现在技术与设备水平十分先进。

中国与国外供热先进技术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热源:

(1)分散小锅炉房较多,浪费能源,污染环境;而国家缺乏针对发展集中供热立法和强制政策措施;

(2)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现有热电厂、区域锅炉房的单机容量偏低,能源利用率低,热能浪费严重,供热成本高;

(3)部门与地产的保护主义严重,在发展城市集中供热产业上不能协调一致共同发展,致使城市集中供热所占比重较小。

2、热力网和热用户应用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差距更大,前边在存在问题中讲的很多,这里不多加论述。

四、城市供热发展趋势

学习国外城市集中供热先进技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当前城市集中供热 的实际情况,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中国城市供热在实现市场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会得到继续发展。

1、热源

(1)热电厂的大型热电机组比重不断增加。目前一些城市为适应工业与民用热负荷的增长,正在建设单机组10万MW和14万MW的较大型供热机组,北京、沈阳、长春、郑州、太原等城市 已建成20万MW以上的大型抽凝供热机组;

(2)区域锅炉房的锅炉单台容量开始向大型化发展。大城市的单台锅炉容量宜为40T/H以上, 中等城市宜为20T/H,小城市宜为10T/H,使能源效益提高10-20%以上;

(3)城市热、电、冷联产加快发展。长江中下游的杭州、常州、苏州等城市已建设以热电厂为热源的集中供热与供冷系统,溴化锂制冷负荷增加,使热电厂的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4)多热源联网的运行日益发展。北京、沈阳、牡丹江等城市已开始尝试多热源联网运行,可以优化生产和运行方式,增加热力运行的灵活性和互补性,提高系统的经济性与可靠性。

(5)开始使用油、气、电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燃气—蒸汽联合发电的机组。

(6)开发地热、低温核供热、热泵等核热技术。

(7)为适应按热量计量收费的新办法,应致力研究调节供热技术和热储存技术。

(8)发展村镇小热电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9x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