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复习题 问答题

更新时间:2024-01-28 06: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五、问答题

1、试述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 答: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有:

(1)用户标识和鉴别:该方法由系统提供一定的方式让用户标识自己的名字或身份。每次用户要求进入系统时,由系统进行核对,通过鉴定后才提供系统的使用权。

(2)存取控制:通过用户权限定义和合法权检查确保只有合法权限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所有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存取数据。

(3)视图机制:为不同的用户定义视图,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4)审计:建立审计日志,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放入审计日志中,DBA可以利用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5)数据加密: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使得不知道解密算法的人无法获知数据的内容。

2、什么是数据库中的自主存取控制方法和强制存取控制方法?

答:自主存取控制方法:定义各个用户对不同数据对象的存取权限。当用户对数据库访问时首先检查用户

的存取权限。防止了不合法用户对数据库的存取。

强制存取控制方法:每一个数据对象被(强制地)标以一定的密级,每一个用户也被(强制地)授予某一个级别的许可证。系统规定只有具有某一许可证级别的用户才能存取某一个密级的数据对象。 3、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恢复技术能保证事务的哪些特性?

答: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

单元。

事务具有4个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续性。

原子性: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一致性: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隔离性: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除数其他事务干扰。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其他并发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互相干扰。

持续性:持续性也称为永久性,指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生效的。接下来的其他操作或故障不应该对其执行结果有任何影响。

恢复技术能保证事务的原子性、持久性。

4、数据库运行可能产生的故障有哪几类?哪些故障影响事务的正常执行?哪些故障破坏数据库数据? 答:数据库系统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大致可分为:事务内部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计算机

病毒。

事务故障、系统故障和介质故障影响事务的正常执行;介质故障和计算机病毒破坏数据库数据。 5、数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有哪些?

答:数据转储和登录日志文件是数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

当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利用转储的数据库后备副本和日志文件就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故障前的

某个一致性状态。

6、什么是日志文件?为什么要设立日志文件?

答:(1)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件。

(2)设立日志文件的目的是:进行事务故障恢复;进行系统故障恢复;协助后备副本进行介质故障恢复。

7、登记日志文件时为什么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

答:把对数据的修改写到数据库中和把表示这个修改的日志记录写到日志文件中是两个不同的操作。有可

能在这两个操作之间发生故障,即这两个写操作只完成了一个。

如果先写了数据库修改,而在运行记录中没有登记这个修改,则以后就无法恢复这个修改了。如果先写日志,但没有修改数据库,在恢复时只不过是多执行一次 UNDO操作,并不会影响数据库的正确性。所以一定要先写日志文件,即首先把日志记录写到日志文件中,然后写数据库的修改。 8、并发操作可能会产生哪几类数据不一致?用什么方法能避免各种不一致的情况? 答: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包括三类: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 “脏”数据。

(1)丢失修改(Lost Update):两个事务 T1和T2读入同一数据并修改,T2提交的结果破坏了(覆盖了)T1提交的结果,导致T1的修改被丢失。

(2)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不可重复读是指事务 T1读取数据后,事务T2执行更新操作,使T1无法再现前一次读取结果。

(3)读“脏”数据(Dirty Read):读 “脏”数据是指事务T1修改某一数据,并将其写回磁盘,事务T2读取同一数据后,T1由于某种原因被撤销,这时T1已修改过的数据恢复原值,T2读到的数据就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则T2读到的数据就为“脏”数据,即不正确的数据。

避免不一致性的方法和技术就是并发控制。最常用的并发控制技术是封锁技术。也可以用其他技术,例如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可以采用时间戳方法来进行并发控制。 9、什么是封锁?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几种?试述它们的含义。

答: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加锁后事务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

封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排它锁(Exclusive Locks,简称X锁) 和共享锁(Share Locks,简称S锁)。 排它锁又称为写锁。若事务 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他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在T释放A上的锁之前不能再读取和修改A。

共享锁又称为读锁。若事务 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事务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他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可以读A,但在T释放A上的S锁之前不能对A做任何修改。 10、如何用封锁机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要求事务在对数据对象进行读、写操作之前首先对该数据执行封锁操作,这样,

当其他事务请求对该数据对象加锁时将被拒绝,只能等待。DBMS按照一定的封锁协议,对并发操作进行控制,使得多个并发操作有序地执行,就可避免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等数据不

一致性。

六、数据库设计

P38 12

学校 1 校-系 n 系 1 1 系-班 系-室 n 班级 1 选修 n 教研室 1 室-教 n 学生 n 选修 m 指导 1 n 教员 m 课程 P38 13

产品 n 组成 m 零件 m 制造n 储存 m 仓库 存放 1 n 材料 n P234 12 对应P38的12题

仅列出主要属性。一对多联系将一方的主键加入多方的关系模式中,多对多联系单独转换为一关系模式。 学校(学校名,地址,电话,邮编) 系( 系编号, 系名, 电话, ?? )

班级( 班级编号, 班级名, ?? , 系编号 ) 教研室( 教研室编号, 教研室名, ??, 系编号 ) 学生( 学号, 姓名, 性别, ??, 班级编号, 导师职工号 ) 教员( 职工号, 姓名, 职称, ??, 系编号 ) 课程( 课程号, 课程名, ??) 选修( 学号, 课程号, 成绩 )

P234 12对应P38的13题

产品(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仓库号 ) 零件( 零件号, 零件名称 )

原材料( 原材料编号, 原材料名称, 类别, 仓库编号, 库存量 ) 仓库( 仓库编号, 仓库名 )

产品组成(产品号, 零件号, 使用零件量) 零件制造(零件号, 原材料编号, 使用原材料量) 零件储存( 零件号, 仓库号, 存储量 )

P234 19

读者 1 借书 m 书 读者( 借书证号, 姓名, 地址,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 ) 书( 书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

借书( 序号, 借书证号, 书号, 借出日期, 应还日期, 备注信息 )

说明:这里以“序号”作为借书的主键,主要是针对如下特殊的借书情况:某读者借了某本书阅读完后归还给图书馆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刚巧又借了同一本书——这样(借书证号,书号)就不能作为借书关系模式的主键了,这里的“序号”是自动生成的编号,肯定不会重复。

P234 19

读者 1 借书 m 书 读者( 借书证号, 姓名, 地址,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 ) 书( 书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

借书( 序号, 借书证号, 书号, 借出日期, 应还日期, 备注信息 )

说明:这里以“序号”作为借书的主键,主要是针对如下特殊的借书情况:某读者借了某本书阅读完后归还给图书馆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刚巧又借了同一本书——这样(借书证号,书号)就不能作为借书关系模式的主键了,这里的“序号”是自动生成的编号,肯定不会重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9l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