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花

更新时间:2024-02-14 20:05: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2016丰台高三一模语文试卷11页

【2016年北京市各城区一模语文试题汇集】丰台区

2016. 03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欧亚大陆和濒临地中海的北部非洲,自古以来构成了一个“世界岛”。轴心时代的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都孕育于兹,繁荣于兹。而这个世界岛是被“丝绸之路”连接着的。

西欧亚大陆乃至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交往密切。地中海区域至少在罗马时代就是海陆通道都畅达的。只有更加遥远的极东地区——中国,因为高山和大漠的阻隔,处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发展出独特的华夏文明。把中国文明与西欧亚及地中海区域连接起来的通道,就是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

公元2世纪中叶,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成就了一世英名。其实,早在张骞之前,众多无名英雄就走通了东西方通道。商周玉器,并不产自内地,而是通过“玉石之路”从新疆和田运来。但是,为什么到了张骞之后,“丝绸之路”才真正建立并逐渐发展起来呢?这与丝路此端的汉唐帝国国力的强盛密切相关。

先秦时期,“玉石之路”上的商品往来,具有私人贩运性质。秦朝及汉朝初年,匈奴几乎垄断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也自然垄断了丝路贸易。到汉武帝之后,凭借父祖几代的休养生息政策积累起来的国力,果断采取反击匈奴的政策,才有了张骞的第一次出使。

等到张骞第二次出使西部,携带了更多的物品,分别送给出使诸国,虽然这不算官方贸易,但却促进了西域诸部族和邦国纷纷来华。这些外邦来使,与其说是向风慕义,不如说为了经贸利益。

继汉武帝建立河西四郡之后,昭宣时代和东汉王朝致力于建立西域都护,保障了这条贸易通道的畅通。唐朝设立安西四镇以及伊西北庭都护府,对葱岭东西地区的羁縻府州,实行了有效控制,使唐朝的“丝绸之路”比之汉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汉唐国力的强盛是“丝绸之路”得以建立、巩固与发展的先决条件。

中唐“安史之乱”后放弃了经营西域,并转向海路,陆路从主路逐步逆转为海路的补充。北宋时“河西走廊”为西夏占据,南宋对整个西北更是鞭长莫及,陆上丝路再无重生之力。元朝时丝路成为帝国内部交通路线,通行比历朝历代都更方便,但由于路上走的主要是以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为使命的人,不再以商人为主,无力再次繁荣。古老的丝路逐渐萧条,退出了历史舞台。

海上的“丝绸之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国东南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洋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航路。其兴起可能比陆路还早,但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路才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宋元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丝路的持续兴旺。明朝开始海禁,虽然郑和曾在近30年内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由于仅为官方外交,劳民伤财,缺乏民间参与,给政府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明成祖去世后很快就停止了。清朝更加封闭,康熙在开海禁后仍不许与西方贸易,乾隆开始全面“闭关锁国”,到后来只许广州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贸易,海上丝路走向衰落。

中国陆、海丝路先后衰落之时,欧洲哥伦布等人远航时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环球航路,扩大了国际贸易,形成了世界市场。加之工业革命在西方兴起,世界贸易中心与经济重心从东方转移到了西方,古老的“丝绸之路”随之被彻底遗弃。

(取材于张国刚《宏观视野下的丝绸之路》)

1. 下列对于“丝绸之路”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陆、海两条“丝绸之路”连接了孕育“轴心时代”五大文明的“世界岛”。

B. 陆上“丝绸之路”得以建立、巩固与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汉唐国力的强盛。

C.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但它的兴起比陆路还早。

D.“丝绸之路”伴随着欧洲环球航路的开辟与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而被遗弃。

2.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丝绸之路”的兴衰过程。(6分)

材料二

古丝路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早期版本,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商贸大动脉。中国丝路的兴衰史清晰地表明,丝路呈现三大功能。

一是商贸之路。丝路首先是商品贸易走廊,有商必开路,无商路难成。北方丝路开通后,成为商品贸易的生命线,商队从中国运出的主要是丝绸、金银器等商品,运入中国的主要是珠宝、香料、药材及葡萄、胡麻等物品。双方交易的主要是当时的高档奢侈品,丝绸几经转手到了罗马,贵若黄金。这体现了各自的优势和经济利益,有商业利润才有长距离运输的动力,也才可能持续发展。

二是。和平是丝路发达的基础,丝路是传递和平的使者。中国丝路形成和延伸于古代强盛之时,但中国没有借此对外侵略扩张,体现了中国天下——朝贡体系与王道政治的理想,证明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传统。陆上丝路畅通之时,沿途基本没有战乱,中国先后与一百多个国家或民族和平交往。而在东汉末到隋朝、中唐到元初,西北长期战乱,民族冲突不断,丝路时常阻断。海上丝路自唐宋繁荣后的一千多年里,一直是中外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很少见到腥风血雨,这与欧洲炮火开辟的劫掠、征服的殖民扩张显著不同。西方推动的近代全球化是士兵为商贸开路,中国推动的早期全球化是商品自由贸易。

三是。丝路穿越两千年时空,横跨亚欧非数十国,是一条不同民族和文化交流融合的道路,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大运河”。它把古代世界几大灿烂辉煌的文明联结起来,佛教、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等传入中国,我国的道教、儒学以及造纸、印刷、坎儿井、罗盘等技术传向西方。可见,丝路带来的不仅是商贸繁荣,还有文化交流、科技沟通、宗教传播等“副产品”,体现了文化的多元交汇、包容共存。丝路成为文化科技交流的桥梁、宗教思想交流的纽带,让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可见,丝路首先是商道,有商流和人流,有市场需求,符合经济规律,丝路才能繁荣。加强沟通、维护和平是丝路发展的保障,文化交流、文明共荣是丝路往来的成果。

(取材于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功能与当代启示》)

3. 在原文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4. 丝路不仅带来沿途商贸繁荣,也催生了大量诗歌作品。下列唐代诗句所写内容与材料二所说“三大功能”无关的一项是(3分)

A.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苇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

(张籍《凉州词》)

B.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李白《从军行》)

C.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D.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鲍防《杂感》)

材料三

如今,我国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构想。这一承载着沿线各国繁荣发展梦想的“一带一路”战略,为古老的“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

内涵。而为了更好地建设“一带一路”,也需要传承“丝路文化”,以古为今用。

坚持开放包容,共建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历史上,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足。就如大唐帝国在文化上的开放包容,使当时长安成了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现在,我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要实施大国发展战略,并承担起作为大国的国际责任,就必须坚持开放包容。既要有唐人“洛阳家家学胡乐”的学习态度,广泛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又要有“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的大度包容胸怀,将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新成果,共同构建多国互利共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

激发丝路豪情,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当今的中国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姿态逐步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但在激荡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中,也出现各种针对中国的误解甚至歪曲。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将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挫折,各国仍不得不面对诸如 ? 等挑战,如同古丝路上的商队会遭遇各种不测一样。这需要相关国家或地区 ? 。唐边塞诗有不少描写古“丝绸之路”战争题材的诗篇,当今虽然处在和平年代,但边塞诗所倡导的勇赴边塞的昂扬斗志和不怕牺牲的英雄豪情仍可发扬光大。我们可将诗中的强敌“胡虏”替换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的斗志及“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运用到克服“一带一路”建设中所遇到的困难上,排除一切干扰,使这条古老而年轻的“天路”成为带动沿线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动脉。 (取材于韩雨笑《丝绸之路上的唐代边塞诗》)

5. 在材料三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地方恐怖主义、自然环境恶化、贫困人口较多、地区发展不均衡

?共同攻坚克难、升级国际合作、密切经贸往来、增加政治互信

B. ?自然环境恶化、地方恐怖主义、地区发展不均衡、贫困人口较多

?共同攻坚克难、升级国际合作、密切经贸往来、增加政治互信

C. ?地方恐怖主义、自然环境恶化、贫困人口较多、地区发展不均衡

?增加政治互信、密切经贸往来、升级国际合作、共同攻坚克难

D. ?自然环境恶化、地方恐怖主义、地区发展不均衡、贫困人口较多

?增加政治互信、密切经贸往来、升级国际合作、共同攻坚克难

6. 下列词语中的“殊”与材料三“座参殊俗语”中“殊”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殊荣 B. 殊死搏斗 C. 殊遇 D. 殊途同归

7. 下列对材料中出现的词语,解说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承载:“载”读音是“zài” 向风慕义:“风”在这里指风尚、道德

B. 羁縻:“縻”读音是“mǐ” 鞭长莫及:其近义词可以是“力不从心”

C. 奢侈:“侈”读音是“chī” 赋予:“予”也可写成“与”

D. 劫掠:“掠”读音是“luè” 休养生息:“休”也可写成“修”

8. 材料三重在阐发古代“丝绸之路”对当今“一带一路”的借鉴意义。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再阐发三条。(每条不超过10字,6分)

二、本大题共8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6题 。

治 狱

客问龚自珍曰:“子之南也,奚所睹?”

曰:“异哉!睹书狱者①。”

“狱如何?”

曰:“古之书狱也以狱,今之书狱也不以狱。微独南,邸抄②之狱,狱之衅皆同也,始狡不服皆同也,比其服皆同也,东西南北,男女之口吻神态皆同也。吾睹一。

“或释褐而得令,视狱自书狱,则府必驳之,府从则司必驳之,司从则部必驳之。视狱不自书狱,府虽驳,司将从,司虽驳,部将从。吾睹二。

“视狱自书狱,书狱者之言将不同,曰:‘臣所学之不同。’曰:‘臣所聪之不同。’曰:‘臣所思虑之不同。’学异术,心异脏也或亢或逊或简或缛或成文章语中律令或不成文章语不中律令,曰:‘臣所业于父兄之弗同。’今十八行省之挂仕籍者,语言文字毕同。吾睹三。 曰:“是有书之者,其人语科目京官来者曰:‘京秩官未知外省事宜,宜听我书。’则唯唯。语入赀来者曰:‘汝未知仕宦,宜听我书。’又唯唯。语门荫来者曰:‘汝父兄且慑我。’又唯唯。尤力持以文学名之官曰:‘汝之学术文义,懵不中当世用,尤宜听我书。’又唯唯。今天下官之种类,尽此数者,既尽驱而师之矣。强之乎?曰:否。既甘之矣。吾睹四。 “佐杂书小狱者,必交于州县,佐杂畏此人矣。州县之书狱者,必交于府,州县畏此人矣。府之书狱者,必交于司道,府畏此人矣。司道之书狱者,必交于督抚,司道畏此人矣。督抚之上客,必纳交于部之吏,督抚畏此人矣。吾睹五。

“其乡之籍同,亦有师,其教同,亦有弟子,其尊师同,其约齐号令同。十八行省皆有之,豺踞而鸮视,蔓引而蝇孳,亦有爱憎恩仇,其相朋相攻,声音状貌同。官去弗与迁也,吏满弗与徙也,各行省又大抵同。吾睹六。

“狎富久,亦自富也。狎贵久,亦自贵也。农夫织女之出,于是乎共之,宫室、车马、衣服、仆妾备。吾睹七。

“七者之睹,非优、非剧,非酲、非疟,非鞭、非箠,非符、非约③,析四民而五,附九流而十,挟百执事而颠倒下上。哀哉,谁为之而壹至此极哉!”

(取材于《龚自珍全集》)

注:①书狱者:明清时期,写刑事判决文书的人,指刑名师爷。②邸抄:朝廷定期发布公文、案例的报纸。③优、剧:指艺人演唱、做戏。酲、疟:指喝醉酒、患疟疾。鞭、箠:指受鞭笞、棍打。符、约:指订合同、立契约。

9.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古之书狱也以狱 狱:案件实情 B. 豺踞而鸮视 而:表并列

C. 农夫织女之出 之:用于主谓之间 D. 其相朋相攻朋:勾结

10. 下列括号中添加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龚自珍)曰:“异哉!睹书狱者。”

B. (京秩官)则唯唯

C. (汝)懵不中当世用

D. 官去(书狱者)弗与迁也

11.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或释褐而得令

有的人刚脱去平民衣服得到一个县令的职位

B. 视狱自书狱

县令审理案件时,亲自起草文件,处理案件

C. 臣所聪之不同

我的聪明和别人不一样

D. 尤力持以文学名之官

尤其极力挟持在文学、学术上有造诣、有名声的官员

12. 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陈述了办案的刑名师爷操纵案情的种种丑恶现象,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司法黑暗。

B. 本文中的刑名师爷们长期亲近、巴结富贵者,他们自己也借此跻身于富贵者行列。

C. 本文揭露封建司法的极度腐败,尽现作者敏锐的政治目光和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D. 本文和苏轼《赤壁赋》都以主客问答形式,揭示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

13.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心异脏也或亢或逊或简或缛或成文章语中律令或不成文章语不中律令

14. 请把第一段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子之南也,奚所睹?

15. 实现司法公正是中国百姓长期以来的愿望。先秦的《曹刿论战》一文中,鲁庄公就以“ , ,”的承诺,赢得了曹刿“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肯定。(3分)

16. 文章列举了作者目睹的七种怪象。请从中任选两种,分别针对其特点提出消除这种怪象的合理建议。(6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7—20题。

清明二首(其二)

杜甫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①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②。

十年蹴鞠③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④,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⑤山河锦锈中。

春水春来洞庭阔,白【2016年北京市各城区一模语文试题汇集】丰台区愁杀白头翁。

注:①偏枯:麻痹。②左书空:用左手在空中写字。③蹴鞠:踢球。④紫塞:泛指北方。⑤汉主:指唐皇。

17.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二联近承首联,“系舟”应“飘泊”,“左书空”对“右臂偏枯”,将老病漂泊的境况具象化。

B. 第三联远承首联,“蹴鞠”“秋千”语带双关,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长期漂泊身不由己的悲凉酸楚。

C. 尾联以“春”“白”叠用见妙,春水归向洞庭,白【2016年北京市各城区一模语文试题汇集】丰台区逢春生长,让原本愁苦的诗人又顿感欣慰。

D. 本诗前三联侧重叙事,叙中融情,后三联重在写景,景真情切,两大部分双峰并峙,各显千秋。

18. 本诗第三、四联中的“蹴鞠”“秋千”“钻火”等涉及清明习俗。下列诗句与清明习俗或传说没有关联的一项是(3分)

A.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顾非熊《长安清明言怀》)

B.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C.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黄庭坚《清明》)

D.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高翥《清明》)

19.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3分)

①杜甫《登高》中的“ , ”两句也与本诗一样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复杂情感。

②唐诗常常以与“秦”相关的词语指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如本诗的“秦城”,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一句里也有类似的指代。

20. 本诗第四、五两联虚实结合,动静兼具,可谓构思精妙。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6分)

篇二:2016年丰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丰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欧亚大陆和濒临地中海的北部非洲,自古以来构成了一个?世界岛?。轴心时代的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都孕育于兹,繁荣于兹。而这个世界岛是被?丝绸之路?连接着的。

西欧亚大陆乃至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交往密切。地中海区域至少在罗马时代就是海陆通道都畅达的。只有更加遥远的极东地区——中国,因为高山和大漠的阻隔,处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发展出独特的华夏文明。把中国文明与西欧亚及地中海区域连接起来的通道,就是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 公元2世纪中叶,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成就了一世英名。其实,早在张骞之前,众多无名英雄就走通了东西方通道。商周玉器,并不产自内地,而是通过?玉石之路?从新疆和田运来。但是,为什么到了张骞之后,?丝绸之路?才真正建立并逐渐发展起来呢?这与丝路此端的汉唐帝国国力的强盛密切相关。

先秦时期,?玉石之路?上的商品往来,具有私人贩运性质。秦朝及汉朝初年,匈奴几乎垄断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也自然垄断了丝路贸易。到汉武帝之后,凭借父祖几代的休养生息政策积累起来的国力,果....

断采取反击匈奴的政策,才有了张骞的第一次出使。

等到张骞第二次出使西部,携带了更多的物品,分别送给出使诸国,虽然这不算官方贸易,但却促进了西域诸部族和邦国纷纷来华。这些外邦来使,与其说是向风慕义,不如说为了经贸利益。 ....

继汉武帝建立河西四郡之后,昭宣时代和东汉王朝致力于建立西域都护,保障了这条贸易通道的畅通。唐朝设立安西四镇以及伊西北庭都护府,对葱岭东西地区的羁縻府州,实行了有效控制,使唐朝的?丝绸..

之路?比之汉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汉唐国力的强盛是?丝绸之路?得以建立、巩固与发展的先决条件。

中唐?安史之乱?后放弃了经营西域,并转向海路,陆路从主路逐步逆转为海路的补充。北宋时?河西走廊?为西夏占据,南宋对整个西北更是鞭长莫及,陆上丝路再无重生之力。元朝时丝路成为帝国内部....

交通路线,通行比历朝历代都更方便,但由于路上走的主要是以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为使命的人,不再以商人为主,无力再次繁荣。古老的丝路逐渐萧条,退出了历史舞台。

海上的?丝绸之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国东南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洋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航路。其兴起可能比陆路还早,但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路才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宋元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丝路的持续兴旺。明朝开始海禁,虽然郑和曾在近30年内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由于仅为官方外交,劳民伤财,缺乏民间参与,

给政府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明成祖去世后很快就停止了。清朝更加封闭,康熙在开海禁后仍不许与西方贸易,乾隆开始全面?闭关锁国?,到后来只许广州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贸易,海上丝路走向衰落。

中国陆、海丝路先后衰落之时,欧洲哥伦布等人远航时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环球航路,扩大了国际贸易,形成了世界市场。加之工业革命在西方兴起,世界贸易中心与经济重心从东方转移到了西方,古老的?丝绸之路?随之被彻底遗弃。

(取材于张国刚《宏观视野下的丝绸之路》)

1. 下列对于“丝绸之路”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 陆、海两条“丝绸之路”连接了孕育“轴心时代”五大文明的“世界岛”。

B. 陆上“丝绸之路”得以建立、巩固与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汉唐国力的强盛。

C.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但它的兴起比陆路还早。

D.“丝绸之路”伴随着欧洲环球航路的开辟与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而被遗弃。

2.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丝绸之路”的兴衰过程。(6分)

材料二

古丝路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早期版本,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商贸大动脉。中国丝路的兴衰史清晰地表明,丝路呈现三大功能。

一是商贸之路。丝路首先是商品贸易走廊,有商必开路,无商路难成。北方丝路开通后,成为商品贸易的生命线,商队从中国运出的主要是丝绸、金银器等商品,运入中国的主要是珠宝、香料、药材及葡萄、胡麻等物品。双方交易的主要是当时的高档奢侈品,丝绸几经转手到了罗马,贵若黄金。这体现了各自的..

优势和经济利益,有商业利润才有长距离运输的动力,也才可能持续发展。

二是。和平是丝路发达的基础,丝路是传递和平的使者。中国丝路形成和延伸于古代强盛之时,但中国没有借此对外侵略扩张,体现了中国天下——朝贡体系与王道政治的理想,证明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传统。陆上丝路畅通之时,沿途基本没有战乱,中国先后与一百多个国家或民族和平交往。而在东汉末到隋朝、中唐到元初,西北长期战乱,民族冲突不断,丝路时常阻断。海上丝路自唐宋繁荣后的一千多年里,一直是中外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很少见到腥风血雨,这与欧洲炮火开辟的劫掠、征服的殖民扩张显著不同。西方推动的近代全球化是士兵为商贸开路,中国推动的早期全球化是商..

品自由贸易。

三是。丝路穿越两千年时空,横跨亚欧非数十国,是一条不同民族和文化交流融合的道路,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大运河?。它把古代世界几大灿烂辉煌的文明联结起来,佛教、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等传入中国,我国的道教、儒学以及造纸、印刷、坎儿井、罗盘等技术传向西方。可见,丝路带来的不仅是商贸繁荣,还有文化交流、科技沟通、宗教传播等?副产品?,体现了文化的多

元交汇、包容共存。丝路成为文化科技交流的桥梁、宗教思想交流的纽带,让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可见,丝路首先是商道,有商流和人流,有市场需求,符合经济规律,丝路才能繁荣。加强沟通、维护和平是丝路发展的保障,文化交流、文明共荣是丝路往来的成果。

(取材于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功能与当代启示》)

3. 在原文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4. 丝路不仅带来沿途商贸繁荣,也催生了大量诗歌作品。下列唐代诗句所写内容与材料二所说“三大功能”无关的一项是(3分)

A.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苇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

(张籍《凉州词》)

B.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李白《从军行》)

C.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D.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鲍防《杂感》)

材料三

如今,我国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构想。这一承载着沿线..

各国繁荣发展梦想的?一带一路?战略,为古老的?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而为了更好地建设?一..

带一路?,也需要传承?丝路文化?,以古为今用。

坚持开放包容,共建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历史上,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足。就如大唐帝国在文化上的开放包容,使当时长安成了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现在,我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要实施大国发展战略,并承担起作为大国的国际责任,就必须坚持开放包容。既要有唐人?洛阳家家学胡乐?的学习态度,广泛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又要有?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的大度包容胸怀,将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新成果,共同构建多国互利共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

激发丝路豪情,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当今的中国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姿态逐步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但在激荡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中,也出现各种针对中国的误解甚至歪曲。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将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挫折,各国仍不得不面对诸如 ? 等挑战,如同古丝路上的商队会

遭遇各种不测一样。这需要相关国家或地区 ? 。唐边塞诗有不少描写古?丝绸之路?战争题材的诗篇,当今虽然处在和平年代,但边塞诗所倡导的勇赴边塞的昂扬斗志和不怕牺牲的英雄豪情仍可发扬光大。我们可将诗中的强敌?胡虏?替换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的斗志及?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运用到克服?一带一路?建设中所遇到的困难上,排除一切干扰,使这条古老而年轻的?天路?成为带动沿线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动脉。

(取材于韩雨笑《丝绸之路上的唐代边塞诗》)

5. 在材料三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地方恐怖主义、自然环境恶化、贫困人口较多、地区发展不均衡

?共同攻坚克难、升级国际合作、密切经贸往来、增加政治互信

B. ??自然环境恶化、地方恐怖主义、地区发展不均衡、贫困人口较多

?共同攻坚克难、升级国际合作、密切经贸往来、增加政治互信

C. ??地方恐怖主义、自然环境恶化、贫困人口较多、地区发展不均衡

?增加政治互信、密切经贸往来、升级国际合作、共同攻坚克难

D. ??自然环境恶化、地方恐怖主义、地区发展不均衡、贫困人口较多

?增加政治互信、密切经贸往来、升级国际合作、共同攻坚克难

6. 下列词语中的“殊”与材料三“座参殊俗语”中“殊”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殊荣 B. 殊死搏斗 C. 殊遇 D. 殊途同归

7. 下列对材料中出现的词语,解说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承载:“载”读音是“zài” 向风慕义:“风”在这里指风尚、道德 ..

B. 羁縻:“縻”读音是“mǐ” 鞭长莫及:其近义词可以是“力不从心” .

C. 奢侈:“侈”读音是“chī” 赋予:“予”也可写成“与” ..

D. 劫掠:“掠”读音是“luè” 休养生息:“休”也可写成“修” ..

8. 材料三重在阐发古代“丝绸之路”对当今“一带一路”的借鉴意义。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再阐发三条。(每条不超过10字,6分)

二、本大题共8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6题。

治 狱

客问龚自珍曰:?子之南也,奚所睹??

曰:?异哉!睹书狱者。?

?狱如何??

曰:?古之书狱也以狱,今之书狱也不以狱。微独南,邸抄之狱,狱之衅皆同也,始狡不服皆同也,.

比其服皆同也,东西南北,男女之口吻神态皆同也。吾睹一。 ?或释褐而得令,视狱自书狱,则府必驳之,府从则司必驳之,司从则部必驳之。视狱不自书狱,府虽驳,司将从,司虽驳,部将从。吾睹二。

?视狱自书狱,书狱者之言将不同,曰:‘臣所学之不同。’曰:‘臣所聪之不同。’曰:‘臣所思虑之不同。’学异术,心异脏也或亢或逊或简或缛或成文章语中律令或不成文章语不中律令,曰:‘臣所业于父兄之弗同。’今十八行省之挂仕籍者,语言文字毕同。吾睹三。

曰:?是有书之者,其人语科目京官来者曰:‘京秩官未知外省事宜,宜听我书。’则唯唯。语入赀来者曰:‘汝未知仕宦,宜听我书。’又唯唯。语门荫来者曰:‘汝父兄且慑我。’又唯唯。尤力持以文学名之官曰:‘汝之学术文义,懵不中当世用,尤宜听我书。’又唯唯。今天下官之种类,尽此数者,既尽驱而师之矣。强之乎?曰:否。既甘之矣。吾睹四。

?佐杂书小狱者,必交于州县,佐杂畏此人矣。州县之书狱者,必交于府,州县畏此人矣。府之书狱者,必交于司道,府畏此人矣。司道之书狱者,必交于督抚,司道畏此人矣。督抚之上客,必纳交于部之吏,督抚畏此人矣。吾睹五。

?其乡之籍同,亦有师,其教同,亦有弟子,其尊师同,其约齐号令同。十八行省皆有之,豺踞而鸮视,.

蔓引而蝇孳,亦有爱憎恩仇,其相朋相攻,声音状貌同。官去弗与迁也,吏满弗与徙也,各行省又大抵同。.吾睹六。

?狎富久,亦自富也。狎贵久,亦自贵也。农夫织女之出,于是乎共之,宫室、车马、衣服、仆妾备。.

吾睹七。

?七者之睹,非优、非剧,非酲、非疟,非鞭、非箠,非符、非约,析四民而五,附九流而十,挟百执事而颠倒下上。哀哉,谁为之而壹至此极哉!?

(取材于《龚自珍全集》)

注:①书狱者:明清时期,写刑事判决文书的人,指刑名师爷。②邸抄:朝廷定期发布公文、案例的报纸。③优、剧:指艺人演唱、做戏。酲、疟:指喝醉酒、患疟疾。鞭、箠:指受鞭笞、棍打。符、约:指订合同、立契约。 ③②①9.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古之书狱也以狱 狱:案件实情 B. 豺踞而鸮视 而:表并列 ..

篇三:苜蓿生物技术中研究(已发表)

苜蓿生物技术研究

俞金蓉 玉永雄

(西南大学牧草与草食家畜重点实验室,重庆 北碚 400716)

摘要:苜蓿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它具有品质优良易于栽培等特点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在分子水平上对苜蓿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已取得了部分成果。本文简单介绍了苜蓿组织培养的种类及影响因素,综述了近年来遗传转化和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在苜蓿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苜蓿基因工程在今后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苜蓿;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techniques in alfalfa

YU Jin-rong, YU Yong-xiong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age & Herbivore Key Lab., Beibei Chongqing 400716)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legume forage plant in the word, alfalfa possesses quite a fine quality of nutrition, easily to be planted ,and playing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natural environ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of the plant some achievements about genetic improve of alfalfa have been obtained on the molecular level .In this paper, some type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alfalfa tissue culture were introduced briefly, application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alfalfa, such as genetic transformation and molecular marking was summarized .Finally, we also looked forward to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prospect of alfalfa genetic engineering in the research wok in the future.. Keywords: Alfalfa; Biotechnology; Progress

苜蓿(Medicago sativa),英文名Alfalfa或Lucerne,为豆科,苜蓿属。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面积最广的优质豆科牧草之一。全世界种植面积约3500万hm。苜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区,种植面积约499万hm。苜蓿中蛋白质含量约占总干物质量的17%-20%,与其它豆科牧草相比,其营养价值被列为各种牧草之首,又由于其高产、稳产、易栽培等特点,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是一种极好的饲料作物。尽管苜蓿优点甚多,但也存在种子细小、硬实率较高、产量低、花叶病危害大及反刍动物大量采食易得膨胀病等,这就给苜蓿产业化生产带来了许多不便,人们已充分认识到针对上述缺点对苜蓿加以改良的必要性。 因此以常规育种为基础,借助于生物技术改良品质,培育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不失为一种直接、有效的方式。 1972年,美国率先开始了对苜蓿花药和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与此同时,前苏联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并进行百脉根、红三叶、红豆草的花药培养、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加拿大等国还研究了紫花苜蓿原生质体培养技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国等又开始了牧草基因工程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1991年转基因苜蓿植株已移至田间种植。我国牧草生物技术的研究是在70年代末开始起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1979-1980年黑龙江畜牧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分别运用花药培养获得了紫花苜蓿再生植株。在发达国家,基因工程中的许多先进技22

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苜蓿研究的各项领域,并在苜蓿抗性育种、减少膨胀病危害、提高干物质消化率、品质改良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和突破。国内在上述方面的研究则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1.苜蓿组织培养

1972年,美国学者Saunders 和Bingham[1]从未成熟的苜蓿花药、子房、子叶愈伤组织分化再生植株成功,标志着苜蓿组织培养研究的开始,自此大量有关苜蓿组织培养的研究工作得以开展。到目前为止,苜蓿的组织培养已经发展到许多种方法,并已建立起了成熟的再生体系。常用的组培途径有愈伤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细胞悬浮培养、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花药培养、合子胚培养等。

影响苜蓿组织培养效果的因素很多,据国内外关于苜蓿组织培养的报道,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1)品种基因型

基因型在植株再生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肯定。已经证实,不同的苜蓿品种再生能力存在着遗传差异, 即使是再生能力较强的品种,在不同的再生体系中也会显示不同的结果。 苜蓿愈伤组织的植株再生能力是高度遗传的,并可通过轮回选择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再生能力。 邓百万等认为,基因型杂合程度越高的品种,其胚胎形成能力越强,再生能力也越高。

(2)外植体型

苜蓿组织培养开展近30年来, 国内外研究报告中所采用的外植体种类繁多,几乎苜蓿所有的器官或组织都可作为外植体,如茎尖、叶片、茎段、幼芽、子叶、下胚轴、上胚轴、花药、花粉、子房、胚珠、叶柄等。一般形成脱毒苗时常以茎尖作为外植体,可高度保持种性;形成胚性愈伤组织时可选用叶柄、子叶、上胚轴、下胚轴、幼芽等作为外植体,优点是:污染较小、材料易得、操作方便;快繁时可选用茎段、花茎、叶片、花序等作为外植体,操作简单、取材容易;单倍体选择则应选花药、花粉、胚珠、子房等作为外植体,但组织培养的难度较大。

(3)培养基种类、激素浓度及配置组合

苜蓿组织培养中最常用的培养基有如下4种:B5、N6、MS和SH。多数报道为:以它们其中一种或两种为基本培养基,再辅加一些细胞生长调节物质,如NAA、IAA、2,4-D、6-BA、KT、ZT等,其中NAA、IAA、2,4-D属于植物细胞生长素类,在离体培养中主要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根的发育。而6-BA、KT、ZT则属于细胞分裂素类,在培养基中加入细胞分裂素的目的,主要是为促进细胞分裂和由愈伤组织或器官上分化不定芽。

危晓薇等的研究发现,用SH 培养基的无机盐与MS培养基的有机成分对诱导苜蓿愈伤组织较合适。另外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水解酪蛋白(CH)、肌醇对愈伤组织的健康生长和芽丛分化也都有促进作用。肖荷霞等 报道。不同外植体来源的愈伤组织生长以及降低褐化所需的激素种类和浓度不同。对于下胚轴形成的愈伤组织

2,4-D0.5mg/L+KT1.0mg/L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组合,茎的愈伤组织在1.0mg/L的2,4-D与1.5-2.0mg/L的KT 配合使用时,生长量与KT呈正相关,而在0.5mg/L的2,4-D条件下,3.0mg/L的KT 反不如1.0mg/L 的KT效果好。

2 苜蓿遗传工程 [5][4][3][2]

由于苜蓿在畜牧生产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其它牧草相比,生物技术在苜蓿中的研究进行得较为深入。各种研究手段,转化方法如原生质体融合、诱导变异、利用农杆菌介导、电击法、显微注射、基因枪直接导入外源DNA等均有成功报道。另外,转化的内容也极为广泛,包括品质改良,抗除草剂,抗病虫害,抗逆性等。

2.1 突变体细胞筛选

苜蓿经过脱分化或原生质体形成的再生植株,会产生变异,实验证明这些变异有些是可遗传的,而培养基中加入有毒物质或实验材料经过处理,产生变异机会更大。这是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选育新品系的基本原理。 在抗寒突变体的筛选方面:由继红等报道,以紫花苜蓿叶片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诱导时间在一个月左右,继代次数不超过三代)为诱变供试材料,以EMS为诱变剂,进行低温筛选,成功地获得了抗寒性突变体。另外,已有许多的研究表明,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都与活性氧有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能消除活性氧对细胞膜的伤害。Mckersie等1993年将烟草的Mn-SODcDNA 导入苜蓿后,转基因苜蓿的抗寒性得到了提高,并保持有较高的生活力。

在抗旱方面:张志胜和赵世绪1995年以PEG为诱导剂和筛选剂,通过三种途径获得了抗旱性稳定的,抗20%PEG和抗25%PEG的愈伤组织以及抗20%PEG 的带芽愈伤组织,并从抗20%PEG 的愈伤组织和带芽愈伤组织获得了再生植株。

在抗盐性选择方面:Croughan 等选择的紫花苜蓿耐盐细胞系可忍耐1%NaCl,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所也筛选出了在含盐量为0.3%的土壤中生长良好的苜蓿再生植株。

2.2 体细胞杂交

尽管苜蓿是优良的豆科牧草,但反刍动物采食新鲜茎叶后易得膨胀病,而红豆草、驴喜豆等植物中的凝缩单宁物质可以防止反刍家畜膨胀病的发生。为此人们大胆设想,若能将红豆草、驴喜豆中不致膨胀病的基因转入苜蓿中去,苜蓿就可产生适量单宁,从而有效避免膨胀病的发生。因此,体细胞杂交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Teoule[9]最早在苜蓿的育种中利用了体细胞杂交技术,他把杂交可育的紫花苜蓿 M.sativ(2n=4x=32)和

F.alcata(2n=4x=32)的原生质体融合,获得了第一株体细胞杂交植株。在我国,徐子勤和贾敬芬[10][8][7][6][6]报道,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和培养,成功地获得了苜蓿红豆草属间体细胞杂种植株。另外,由苜蓿和驴喜豆细胞融合也已得到杂种植株。然而,种属间体细胞杂交所得到的杂种,一般DNA 倾向于苜蓿,我们所期望导入的优良基因等遗传物质通常是被排斥的,所以,通过体细胞融合来改良紫花苜蓿的工作尚需进一步研究。

2.3 外源DNA导入

2.3.1 品质改良基因工程

牧草品质包括很多内容,最主要的有营养品质和可消化性。提高牧草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特别是含硫氨基酸(SAA)如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的含量,可显著增加羊的生长速度及羊毛产量。早在1991年,Schroeder等[11] 首次将鸡卵清蛋白基因转人苜蓿,并在转基因植株中检测到了鸡卵清蛋白的增加。澳大利亚针对紫花苜蓿叶中半胱氨酸含量低这一缺点,将能编码富集半胱氨酸的清蛋白的豌豆基因通过农杆菌导入苜蓿细胞,以这种转基因苜蓿喂羊,可提高羊毛产量5%。在我国,吕德扬等[12](2000b)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已将高含硫氨基酸蛋白基因(HNP)导入苜

蓿,并成功地诱导出再生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氨基酸分析,发现含硫氨基酸的含量有明显提高。同时吕德扬等[13](2000a)又报道了由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高含硫氨基酸蛋白基因(HNP)和发根基因(rol)植株的再生。改良牧草营养品质的另一方面是提高牧草或饲料的消化率。人们发现牧草或饲料的消化率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牧草中木质素的含量,通过降低木质素含量可大大提高牧草和饲料的可利用率和饲料的可消化性。肉桂醇(酸)脱氢酶(CAD)是催化木质素单体合成的最后一步关键酶,牧草中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受该酶调控。1999年,Baucher 等[14]用反转录RNA技术成功地降低了苜蓿植株中CAD 酶的活性。转基因植株中的木质素组成发生很大变化(虽然没有改变含量),从而提高了木质素的溶解性和消化率,减少了苜蓿茎干物质在细胞壁中的残留,大大增加了牧草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2.3.2 抗病、虫基因工程

病毒是以裸露的形式在植物细胞中繁殖和扩增的,研究人员发现,病毒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可以通过重新包装病毒或抑制病毒脱壳来抵制病毒对植物细胞的破坏。因此,向目标植物中导入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是目前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中最有效的技术路线之一。1986年,Oliver等[15]首次将烟草花叶病毒(TMV)外壳蛋白基因转

[16]入烟草当中,培育出了抗TMV的烟草植株,成功地开创了抗病毒基因工程的新纪元。1999年Hill等将编码苜蓿花

叶病毒(AWV)外壳蛋白基因转入5个不同的苜蓿品种,AWV病毒接种试验证明,对照植物在10mg/ml时已感病,而转基因植物在50mg/ml浓度下仍对AEV具较强的抗性。

目前,在抗虫基因工程中使用的抗虫基因有三大类: 一是从微生物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分离出的杀虫结晶蛋白基因(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简称Bt基因;二是从植物中分离出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三是植物外源凝集素基因(Lectin gene)。Bt能使昆虫神经中毒死亡,而对脊椎动物无毒性。蛋白酶抑制剂(PI)则主要通过抑制昆虫消化系统中的蛋白酶,抑制蛋白质降解,从而使昆虫消化不良而影响昆虫正常生长发育,直至死亡。1987年,人们首次获得了转Bt基因的烟草。1996年Strizhov等[17]将Bt基因转入苜蓿,转基因苜蓿对海灰翅叶蛾

[18](Spodotera lit-toralis)和甜菜叶蛾(S. exigua)均表现出较高的抗性。Javie等

蓿。转基因植株对鳞翅目昆虫具有良好的抗性。

2.3.3 抗除草剂基因工程 人将番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入苜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正在通过三个途径创造除草剂耐受性作物:提高对付特殊除草剂的酶的表达水平,表达一种突变体酶,这种酶不受除草剂的影响;表达能解除除草剂毒性的酶。1984 年, Donn等

苜蓿的一种变异型比野生型对除草剂PPT的抗性强100 ~200 倍。D’Halluin等[ 20 ][19]就发现了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化体系,比较了三个选择性标记基因的特性,并导入了一个广谱性的抗除草剂基因。同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苜蓿目的基因表达受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控制的植株,对除草剂的抗性最强,而在T - DNA TR’2 启动子的控制下的植株对除草剂的抗性表现较弱

3.苜蓿分子标记技术

3.1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种质渐渗研究 [20]。

利用基因组特异性分子标记可以检测和促进有利基因从苜蓿野生种向栽培种的渐渗。McCoy(1985)[21]曾利用胚珠一胚组织培养方法试图将Medicago dzhawakhetica中的抗病和抗寒基因引进到优良栽培品种中。另外,McCoy和Bingham 曾利用二倍体M.sativa和四倍体M.dzhawakhetica杂交产生F1代,尔后用不同的四倍体M.sativa杂交至产生BC3代,他们利用RAPD和RFLP对F1、BC1、BC2、BC3代的植株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了M.Hzhawakhetica特异的70个RAPD标记和l5个RFLP标记。利用这些特异性标记进行辅助育种选择,将有利于促进M.dzhawakhetica中的优良基因向栽培种中的转移。 [22]

3.2 遗传连锁图谱的绘制

利用分子标记可绘制遗传连锁图谱,用于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Brummer、Echt、Kiss等个研究小组分别利用不同的二倍体群体和不同的标记构建了苜蓿的连锁图。Eclat等

着控制叶子和菜花状花序突变体基因,Kiss等[25][24][23]三的图谱中第四连锁群上分布[26]的图谱中则含有控制花色、矮壮和叶片绒毛的基因。Yu和Pauls报道了在四倍体苜蓿F1 群体中32个RAPD标记的分离结果,他们发现在四倍体F1 群体中,控制体胚再生的基因与一些RAPD标记连锁,最大重组距离为36%,并且报道了构建四倍体苜蓿遗传图谱的策略。

3.3 种质鉴定

利用RFLP和RAPD两项技术研究苜蓿品种资源表明,苜蓿品种的杂合性强,来自不同谱系和具有不同表型的品种可用分子标记来加以区分。Yu和Pauls[26] 利用RAPD技术采用混合样品,分析了几个不同的苜蓿品种,并认为此法应

作为鉴定品种、系统学研究和选择具有杂交优势亲本的首选方法.

Pupilli等[27]曾利用RFLP标记来研究四倍体紫花苜蓿(M. sativa)和二倍体蓝花苜蓿(M.coerulea)体细胞杂交产物的指纹图谱,研究表明,在体细胞杂交中存在着染色体重排和缺失等现象。曾利用RAPD技术对中国苜蓿审定品种进行了鉴定分析;魏臻武[28]利用RAPD标记,检测苜蓿品种(系)的系有DNA多态性,并构建了55个苜蓿品种(系)的

指纹图谱,可用于苜蓿品种鉴定。

3.4 杂种优势预测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Kidwell[29]根据61个多态DNA标记计算出的遗传距离和单交种后代的产量,发现在四倍体苜蓿的产量和预测的杂

[30]合度之间有正相关,这就提示我们,亲本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能用于预测后代的产量。Bingham等人

显性位点互补基因互作可以解释苜蓿的渐进杂种优势和近交衰退。李拥军和苏加楷[31]认为,连锁的曾利用种子蛋白DNA的RAPD技术分析了我国l8个地方品种和美国9个代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认为我国苜蓿品种的杂合性较高,品种间遗传差异较小,相对来讲遗传差异主要存在于品种内。另外还得出了苜蓿的遗传结构不仅与其异交繁育体关,还与品种来源有关的结论。

4.前景展望

豆科植物不仅是人类自身蛋白质和脂肪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牲畜的优质饲料。苜蓿作为一种重要的豆科饲料作物, 已成为植物分子研究水平上典型的模式植物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苜蓿的基因组较小,与其它豆科植物有一定的同源性,在倍性水平上可以随意操作,再生体系建立得比较成熟,组织培养技术完善。以上这些优点,均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9d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