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的傲慢与偏见

更新时间:2023-08-21 11:55:01 阅读量: 高等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拉萨事件的新闻视角解读

西方媒体的傲慢与偏见

——从拉萨3 14事件看新闻失实报道成因

3月14日,西藏拉萨地区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一些西方媒体在对此一事件进行报道时充满了傲慢与偏见,发生集体性失实与歪曲,其中包含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英国广播公司(BBC),德国《柏林晨报》等一些西方大牌的主流媒体。这自然激起我们的义愤,然而在对其恶劣行径抗议谴责过后,有必要冷静下来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为什么一向标榜“客观”“公正”的西方媒体会如此一致地集体性失实,这是偶然地还是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新闻的公正性标准是什么,其本身有什么局限,为什么一些媒体在承认造假的情况下还依然继续造假,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西方媒介从业人员把一次次地把事实扭曲,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在等待我们给出解答。本文试图从历史文化,符号学,新闻传播规律等专业视角对之进行解读,探讨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 新闻公正性的含义

新闻的公正性原则是新闻学的核心,最早是由西方资产阶级新闻界首先提出来的。18世纪中后期,西方进入廉价报纸阶段,不同于政党报纸,廉价报纸趋向大众化,在政治立场上标榜“超党派”,打起独立办报旗帜,强调不带任何偏见,公正报道事实。如被誉为“美国第一个真正记者”,《纽约先驱报》创始人詹姆斯 戈登 贝内特曾宣称其所办报纸“将致力于记录事实”,“不说废话,不带偏见,公正地、独立地、无畏地和善意地进行报道”。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在其所办《邮讯报》办报方针中明确提出“不为党派服务,而为人民服务;不是共和党的喉舌,而是真理的喉舌 不提倡偏见和党内派性”,从而奠定美国新式新闻事业的思想基础。按照西方新闻界的理解,新闻公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公平二是正直。它要求新闻从业人员不带任何偏见地报道事实和评价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公正是新闻的灵魂。公正性原则对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公正性原则自此之后渐次成为西方新闻业的主流价值观。1954年,国际新闻记者联合会通过的《记者行为原则宣言》将公正性纳入其规定中,从而使公正性原则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美国自由论坛主席Charles L Overby 提出一个“新闻公正性”公式:

准确+平衡+全面+客观+伦理=公正

即有名的A+B+C+D+E=F公式(取各单词英文首字母),使新闻公正性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扩展。

(二) 公正性缺失原因初探

新闻公正性是新闻的核心,也是新闻客观性的保证。客观性要求记者在报道新闻时不加入自己的主观成份,据实地将事件原貌报道出来。然而这只是一种理论,其实际可操作性在现实中又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来自政府、利益集团及受众的压力,基于不同文化传统的思维偏见的束缚,及新闻传媒业自身的属性和传播规律的制约,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同,这些都妨碍了新闻传播公正性的实现。

在对拉萨3 14事件的报道中,西方一些主流媒体虚构夸张、捕风捉影、凭空捏造,完全违背了客观公正的原则。除了少数极端反华势力是在恶意歪曲以外,更多的是无意识失实,是基于一种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产生的误读,这是发生失实报道的根本原因。综合考察,我们总结出导致新闻公正性缺、失发生失实歪曲性报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拉萨事件的新闻视角解读

1, 意识形态的差别。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西方媒体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充满敌意和轻视。这是一种冷战思维的延续。长期以来,美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一直是消极的负面的。新闻传媒属特殊意识形态工作部门,其所传递的信息总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仍是一个共产主义的集权专制国家,是向来不尊重人权,没有民主和自由,人民生活在压迫贫穷之中,这已经成了西方对中国一成不变的印象(刻板成见)。因此一旦发生什么事件,尤其是民众与政府的冲突,西方媒体总是最关心政府有没有践踏人权,政府总是被预设为武力镇压者,而冲突另一方总是被预设为无辜的受害者。当拉萨3 14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首先做的不是派驻记者调查真相而是想当然地根据预设而不是事实去报道事件,导致了歪曲与失实。

2, 中国威胁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连续30年持续高速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赢得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加入各种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中国在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上与西方存在显著差异,一些西方国家不了解中国的发展方向及实质而害怕一个强大的中国,认为中国会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威胁其利益,因此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崛起,对之充满敌对和仇视。如美国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皮特 布鲁克斯对中国进行习惯性的恶意揣测,描绘了一幅中国在全球各地咄咄逼人的进攻性姿态,大力散布有关“中国威胁论”的言论,营造一种紧张的国际气氛。这些观念也会深刻影响到传媒并对其新闻报道趋向产生暗示及导向作用。

3, 文化上的差异。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或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其理想、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的总和。以美国为例,其文化源自盎格鲁----撒克逊传统,但又与之有区别。是由基督传统、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三大部分构成,在其两百年的历史演变中,吸收融入了许多外来文明的精华,从而渐至形成一种开放的独特的美利坚民族文化。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建国历史但却成为当今世界上实力最强大国家,这让其对自有文化产生一种骄傲优越感,认为其持有最终真理,美国总统威尔逊曾宣称:“美国就是世界的希望,如果它与世界隔绝,将给世界大家庭带来绝望与黑暗。”许多美国人都有这样一种“救世情结”,想要用美国的民主自由之光照亮世界前程。但这就像是寓言故事里那只以为没有自己的啼鸣太阳就不会升起的骄傲无知的公鸡一样,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美国常以“国际警察”“人权卫士”自居,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他国行为,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得出否定或肯定对方的结论,总希望通过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的传播把其它国家纳入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中,其自以为救世而实质上却是一种国际霸权主义行径,招致很多国家的抵制与反对。美国自己奉行多元的价值观,但却一直努力试图把世界变成一种模式——美国模式。在对待人权等问题上,美国也同样有着双重标准。对自己国内的种族歧视民族矛盾视而不见却常常指责别国的人权状况。在西藏问题上,只听取藏独分子一面之辞,指责中国政府漠视藏人生存状况,侵蚀同化藏人文化,而对西藏和平解放50多年来所发生的巨大改善和进步装作视而不见。事实上由于高度工业化使美国人对现实生存环境产生疲累与厌倦,而对西藏万山之巅的雪域高原怀有一种浪漫虚幻的乌托邦想象,其誉之为“离天堂最近、离尘世最远”的地方,在西方文化无意识中,西藏成为他们精神躲避的一个家园,其对西藏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因而对西藏问题的关注也常持一种较激进的态度。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和认知背景下,新

关于拉萨事件的新闻视角解读

闻失实报道也就在所难免。

4, 由于语言的不同,中西方属于不同的信息编解码系统,这两套系统并不总是一一对应,在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有时就会失真。如中文“宣传”一词与英文的“Propaganda”常被对等地彼此互译,但两者的含义却不尽相同。中文“宣传”是一个中性词,泛指传播告知;而英语中的“Propaganda”则带有宣传说教、“推行某种观念”的贬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将中国的传媒活动不加区分地一概译为“Propaganda”,对中国的形象产生消极影响。由于双方编码系统的不同,传授双方之间出现了意义分歧,这是一种基于文化元层面上的误读,很难完全避免,需要传授双方的共同努力,各持友好诚意态度,谦虚学习,尊重彼此文化信仰,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误解,实现传通。

5, 中西方媒体性质定位的不同。西方媒体多为大型财团所控,其本质是一个以谋取最高利润为目标的服务性的商业组织。传媒巨头默多克曾供认不讳地说道:“对报纸来说,关键是出产有人读的产品报纸,同其他行业一样,是一门生意,而不是行善。”媒体要想赢利就必须售出其产品,这就使得西方媒体常强调受众,有时甚至被受众所绑架,不顾事实真相一味迎合受众需求。由于新闻传播并不总是对事实的反映,而是经过一个选择加工的过程,其中无可避免地投射了传播者自己的主观意识,我们看到的世界并非事实中的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由众多媒体打造的虚拟环境里,即李普曼所谓的“拟态环境”。人们头脑中的世界图象总是误导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行动,由于中国形象在西方是扭曲的,致使大部分西方受众有一种心理定势,预期读到中国不好的事情,这会对媒体形成一种压力,迫使其加大对中国负面新闻的报道,而这些报道反过来又加重了受众的先前印象,形成恶性循环。

6, 中西方媒体所持有的新闻价值观不同。在西方新闻理念里,负面新闻的价值远远大于正面新闻,犯罪、暴力、灾难等负面新闻对读者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西方媒体在选取新闻时也对这类题材有着特殊的偏好。当其从国内报道转而进行国际报道时仍沿用同一套价值观念和准则,关注报道他国最多的也是负面新闻。连续、长期、大量的负面信息渐渐构筑成一个扭曲的“拟态空间”,使认知对象失去本来面目。1996年新华社记者李希光在考察了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时发现有占大约60%-70%的存在失实,导致西方国家公众对中国形象的理解严重失真,为此提出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概念,引起国内外对此一现象的关注和重视。

7, 另外,西方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对中国语言和文化方面知识的缺乏也限制了其对新闻事件的正确解读与报道。由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包括宗教信仰)和经验范围的严重缺失,他们不了解西藏的过去,对中国文化也缺乏深入认知,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常摆脱不了思维定势的束缚,从自己已有的根深蒂固的文化认知出发,用一种文化体系去解读另一种文化现象,在报道时必然会流于肤浅和片面,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真相。

关于拉萨事件的新闻视角解读

另一方面,我国在相关采访制度上的多种限制也阻碍了西方媒体对中国更深一步的接触与报道。误解始自隔阂。2008年,为配合对奥运会新闻的宣传报道,我国政府发布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为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放宽条件提供了便利。奥运会期间将会有大量外国记者进入中国,届时将对中国社会各方面进行有一次史无前例的集中报道。这是一个重新建立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机遇,我们应该借此时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近30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中国特有的风情与文化,使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走向世界。

综上可见,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新闻公正性是中西方新闻界推崇和追求的原则,虽然真正、纯粹的公正几乎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但是我们也可以采用相对客观的表达方法来确保新闻的真实公正。新闻失实报道歪曲认知对象,不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也不利于对外交往,尤其是在进行国际报道时,不仅会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加深中西文化之间的鸿沟,有时甚至会造成局部紧张局势,不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有人预言未来世界冲突的焦点不是资源,环境,人口,而是文明。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加快,任何国家都要在世界舞台上活动演出,各种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碰撞,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误读,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会渐渐突显并成为各类矛盾的焦点,对此我们应当予以重视,采取适当措施应对,以期在对外传播交往中占据有利地位。(木头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8y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