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

更新时间:2023-06-11 02:1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及课件

教学目标:

1、了解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认真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理解和感受不同美质。

2、了解什么是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及其有关音乐家生平简历。

3、能够随音乐或钢琴哼唱本课欣赏乐曲的主旋律。

教学内容:

1、本章节主要让学生解西方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了解欧洲古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到维也纳古典乐派这段时期的音乐。

2、通过聆听分析这些作品,了解西方古代音乐起源于宗教音乐并在此基础发展的线索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搜集有关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资料

课 时:一单元

教学重点:

侧重欣赏《第一百零一交响曲》《弦乐小夜曲》两首,其余作浏览性欣赏,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否通过对比更好的理解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哈里路亚》合唱曲为导入,了解和宗教有关的知识。

问:音乐特点如何?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答:这首合唱气势震撼,旋律洗练而悠长。合唱曲

问:这是哪首作品?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乐?

答:这是亨德尔于1742年创作的著名清唱剧《弥赛亚》的合唱曲《哈利路亚》,体现宗教音乐的庄重典雅,成为传世佳作。

(设计意图:引入宗教音乐的概念,并提到作曲家亨德尔为后面作铺垫。)

二、介绍什么是宗教音乐

宗教音乐历来以声乐为主,这是因为声乐有歌词,可以传经布道。同时也奠定了多声音乐的基础。

宗教音乐包括; 弥撒曲、受难曲、清唱剧、康塔塔等

三、引导学生了解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图及乐器

管弦乐队包括:弦类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

小提琴 :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

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低音提琴 :是弦乐器中形体最大的,音色极其低沉柔和,并且能奏出极美妙的泛音,拨弦奏

法可发出隆隆声,用于描述雷声或波涛声往往恰到好处;慢奏时效果最佳,不宜快奏;高音

部分音质纤弱动人。

圆号 :音色具有铜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哀愁和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

到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小号 :音色强烈,明亮而锐利,极富光辉感,是铜管族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嘹亮的号

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号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

大管 :低音区音色阴沉庄严,中音区音色柔和甘美而饱满, 高音富于戏剧性,适于表现

严肃迟钝的感情,也适于 表现诙谐情趣和塑造丑角形象。

双簧管: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色柔和阮丽,主要用于旋律的演奏。

还有部分打击类乐器。

(设计意图:复习乐器知识,并为后面欣赏时听辨乐器作铺垫。)

四、欣赏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组曲》

a、介绍作者:英籍德国作曲家。 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 因酷爱世俗音乐, 于1703年迁居德国汉堡,从事歌剧创作。1717年定居英国。

代表作有:《皇家水上音乐》,《弥赛亚》,《扫罗》,《参孙》等,

《哈利路亚》流传最为广泛。

b、1717年7月,英王乔治一世游览泰晤士河时,德国作曲家亨德尔亲自指挥乐队在船上演奏《水上音乐组曲》.

c、赏析作品:1、引导学生回答所视听的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小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双簧管,大管等);乐曲的音乐风格如何?(明快、欢乐、华丽而洒脱)

(老师总结)乐曲一开始既由圆号与弦乐器组相互呼应,奏出来轻捷的同音反复和华丽的颤音。形成了活跃欢快的气氛。圆号柔和圆润的音色给乐曲增添了一抹妩媚的色彩。还使用了双簧管 、大管等乐器。 (设计意图:通过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欣赏来引入这一时期的部分风格特点。)

五、1引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总结:音乐中多使用管弦类乐器,少使用打击乐器。作品内容从服务于宗教转向为世俗的王宫贵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等是巴洛克时期的主要作曲家。

巴洛克时代(1600~1750)起源于意大利并流传于欧洲的一种音乐风格。

“巴洛克”一词起源于葡萄牙语,原意为“不圆的珍珠”。

本来是指17世纪以来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其特征是富丽堂皇、热烈鲜艳、注重细节,装饰性强,常给人以紧迫感,音乐上也大体有这些风格。因此被借用过来。

(此处可展示一些巴洛克时期的教堂建筑图片)

2、引出古典主义时期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敲响了封建王朝的丧钟。18世纪后的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在思想上追求平等、自由,作品反映了市民阶层和上升期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和追求。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他们的作品至今仍感动和激励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力量。

(设计意图:从巴洛克直接讲到古典主义,让学生很清楚这两个概念在时间上的过渡,并顺利的引入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

六、欣赏海顿《第101(时钟》交响曲》

a、介绍作者: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欧洲古典乐派奠基者之一,他出身于贫苦的车匠家庭,他刻苦自学作曲,一生写了106首交响曲,被称为“交响曲之王”。主要代表作有交响曲《伦敦》、《惊愕》,清唱剧《创世纪》、《四季》以及其它器乐曲等。

b、作品交响曲《第101(时钟)交响曲》

这一乐章的旋律优美,妩媚,在旋律声部的下面,隐伏着“嘀嗒嘀嗒”的“时钟”响声。

c、赏析作品

引导学生回答这首作品使用了哪些乐器。(大管、小提琴等)

引导学生回答这首作品的音乐风格。(欢快、优美、)

d、引出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使用管乐和弦乐的合奏展示和声效果,小提琴展示古典主义时期对旋律的重视。——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e、体验:演唱作品中的旋律等。

七、对比两个时期的不同音乐风格特点。

巴洛克时期为王宫贵族服务,乐曲旋律较难演唱。而古典主义时期为普通城民服务,旋律歌唱性较强。通过对比知道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体现了乐理,乐器使用及作曲家思想上的进步!

八、欣赏莫扎特《弦乐小夜曲》第二乐章

a、介绍作者: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欧洲古典乐派代表人物,生于萨尔茨堡,5岁即开始作曲,6岁时创作《G大调小步舞和三重奏》,即正式出版,成为他的处女作,标为一号,一生共创作626号作品,作品之精美,让后人难以想象,号称“神童”,莫扎特从25岁开始,辞掉了萨尔斯堡的宫廷工作,成为一个自由的音乐人。为了维持生活,他忙于演出、教课、创作,身心受到极大损害,在这贫困交加的十年中,莫扎特为人类留下优美、甜蜜的作品近两百部。主要作品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及大量的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和室内乐。

b、作品介绍:《弦乐小夜曲》 莫扎特一生写了十三首小夜曲,这一首最具代表性.乐曲采用回旋曲式的写法。

回旋曲式由同一主部和不同的插部多次循环交替而构成的曲式

其图式为:“ABACAD A”。

c、赏析作品:引导学生分别感受并演唱主部主题和各插部的旋律,为了在全曲的欣赏中寻找各段旋律的位置,从而更好的理解回旋曲式和作品的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体验古典主义时期对旋律的重视。)

九、总结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使一些音乐家冲破教会的禁锢,用音乐来表达普通人的情感,世俗音乐得到发展。西方音乐开始从宗教走向世俗。

这一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及古典主义代表作,从欧洲音乐这一发展的线索,我们了解欧洲古代许多音乐精品都起源于宗教音乐,众多的音乐大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

十、教学反思:

因课堂时间有限,不能对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所有风格特点都作讲解,只能选取易于学生理解的内容,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在作补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8x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