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验研究方案

更新时间:2024-01-12 23: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2011年度“主题阅读实验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主题阅读与阅读习惯和习作智慧生成的研究”方案

单位: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理论背景

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基础学科,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政治化倾向和应试目的使语文阅读热衷于宏大主题和追求功利价值,背离了通过语文阅读帮助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使学生热爱生命和自然的真正目的,从而使语文阅读既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工具性特点,更没有发挥出人文素养养成的功能。针对这种情况,在本世纪初掀起的新课程改革浪潮中,产生了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和价值取向,由于本课题是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下展开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价值取向也就必然地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根据课标精神,本课题的研究理念可概括为: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验研究激发和升华学生的精神生命。将教材中的主题与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构建的阅读主题有机结合,形成课内课外相结合的阅读主题群,并根据不同年段,构建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和探求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主题中得到整合,使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升华学生的精神生命。

(二)现实背景

1.发展不均衡。我校还存在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学生阅读能力、阅读习惯、人文素养的不均衡发展的现状,使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注重语文的工具功能,强调文体、语法、修辞、技巧、句型、词汇等的教学;

2.普遍班级存在着“轻阅读”、“浅阅读”和“局部阅读”现象。缺乏本课题所强调的以中小学生人文精神建构为取向的新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和以主题为内核、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论思想,从而导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过度语文阅读教学大都停留在对文本浅层意义的诠释和对局部技巧的传授,不太注重深究阅读文本所内蕴的深刻人文价值;

3.语文阅读教学带有较大的功利性。学校多数教师看重短期的考试、竞赛价值,而不去追求阅读对学生精神生命成长和升华的恒久价值;

4.课内和课外的阅读缺乏有主题的整合。学生的阅读缺乏老师的有目的、有系统的深度引导,由于中小学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这种自发型的阅读极其容易

1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2011年度“主题阅读实验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使其受到社会流俗文化的影响,不仅难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还会慢慢消弥人的意志,使人精神空虚,失去精神生命的活力。

由此可见:当前我校语文阅读教学在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数量、阅读时间等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在不同程度上会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弱化,人文精神的缺失乃至民族文化的退化。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中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验研究”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将有效弊免中小学生阅读时间短,阅读量少,阅读方法单一,阅读文本泛化,缺乏精神内核等弊端,它旨在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以新课标教材的单元主题为主线,选取对人生最为重要、最需要关注、最富有情感、最能体现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的主题,培养其自觉阅读、独立阅读、有思考地阅读、有创意地阅读以及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自觉寻找有意义主题的习惯,最终使学生成为渴望的阅读者、有吸收的阅读者、有思想的阅读者和终身的阅读者。 二、关于语文主题阅读的国内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的独特研究意义 (一)国内现状

近十年阅读教学与以往相比有很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深圳、广州地区以研究性阅读和新概念阅读两种新的视角来诠释主题阅读教学理论。其中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李敬尧等在大量阅读实验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体现在个性化阅读、语感教学、自主阅读、快速阅读、互动性阅读等方面。阅读方式的变革体现在网络阅读、扩展性阅读、整体性阅读、比较阅读和批注式阅读等。 (二)研究意义

1.从教育角度来讲,“中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验研究”是一种方法引领。

2.从文化的角度讲,“中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验研究”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建构,它引领学生关注文化,亲近母语,寻找语言文化的根源,汲取世界和民族文化的精华,通过体验与熏陶,理解与扬弃,鉴赏与反思,沉淀与创造,形成一种高品味的精神建构。

3.从课程角度讲,“中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验研究”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重组、拓展,它将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践行者、创造者。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学生目标: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感受、理解、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意识,注重学生语言积淀、情感体验及良好语感的形成,并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和对阅读主题的把握能力,使学生有思考地读书,成为有思想的读者。进一步促进学生识字、口语交际、习作等相关能力的提高。

教师目标:理解“中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验研究”的理论建构,掌握“主题阅读”的方法引领,使教师的阅读素养、知识涵养、文化学养有更大的发展,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教师。

学校目标:带动学校新一轮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打造书香型校园,形成卓有特色的阅读文化。

(二)研究内容

研究子课题:主题阅读与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意识、阅读精神形成的研究 (三)遵循课外阅读指导的原则

为了有效地开展主题阅读,我们将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

2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2011年度“主题阅读实验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

教师经常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四、课题研究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创设拓展阅读的条件 1.以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室为载体,开辟阅读阵地

(1)设立班级图书角,培养读书交流习惯。在班级设立图书角,让学生从家里带书,选出本班负责而又热心的同学,做图书管理员,负责登记、保管和向外借阅等,形成读书风气、培养读书交流习惯。

(2)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我校设有管理规范的图书室,藏书丰富,种类多样,都是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优秀图书。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图书资源,我校开展了图书借阅活动。学校以班为单位定期进行图书借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图书。这一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资源共享的乐趣,培养了读书善于交流的习惯。

2.增进家校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1)清除 “额外”读物。这里所指的“额外”读物,主要是指一些不良书籍,如《漫画》《爆笑校园》《孔夫子》等一类消遣书籍,这些书对学生来说是有害无益的,其实许多家长都很明事理,一点就通。

(2)对非课本阅读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由于我们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经商家庭,很多的家长不是因为文化原因就是因为太忙,与“阅读”早就形同路人。有不少的家长更是把自己的空余时间消耗在电视机。因此,我们建议建议家长能积极支持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阅读,家长也能够从自身做起,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多看书报;建议家长建立家庭书橱、经常带孩子逛书店、图书馆,提倡亲子阅读等等,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

(二)寻找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拓宽阅读的层面

1.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鉴别能力低,面对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学生或顺手拈来就读,或为猎奇而读,甚至读一些不健康的读物,这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以此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推荐的读物应该思想性、文字规范性和知识性兼顾,书的思想内容健康才能鼓舞学生上进;语言文字规范,才能为学生提供楷模;内容生动有趣,知识性强,易于被学生吸收领会。推荐的读物还应该配合课堂教学读物的内在形式,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联系,使课内外阅读得以相互促进。

2.结合课文学习,充分使用好主题阅读组根据单元主题提供的配套阅读资料,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根据文体,指导主题阅读配套教材中同类型的文章

教师在教学每一组单元课文时,向学生推荐同类主题配套阅读教材,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

3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2011年度“主题阅读实验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2)根据作者,指导阅读系列作品

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该作者在这一时期写的系列作品,让学生课外去阅读。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

(3)根据内容,指导配套教材中阅读相关的文章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需要,在课前或课后布置学生阅读主题阅读配套教材中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文章,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除了上述介绍的方法外,还可以:由文及人,即到课外去寻找介绍课文作者生平事迹的文章来阅读;由文及史,即到课外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历史背景材料来阅读;由文及“著”,即到课外去寻找课文所在的原著来阅读。

(三)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促成阅读习惯的养成 1.点面结合

每个阶段,我们按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向学生介绍相关背景指导,组织专题活动。先给学生一个“面”,然后让他自己去选择一个或几个“点”,在这样的指导和调控之下,学生的阅读既有“点”的自由,又可以得到“线”和“面”的保证。完成一定量的阅读任务后,我们又组织相关的读书交流和汇报活动,充分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搜集相关信息,以调整相应的指导步骤。

2.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1)教给方法。阅读一般包括精读、略读和速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的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可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宗述大意;速读即一要带着问题一眼一句、一行的扫读,二要看得快想得也快,脑子跟着眼睛扫读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灵活的选用适宜的阅读方法。

(2)四个结合。A、读与思结合,只有边读边想,读思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B、读写结合,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范例,从读到写,由仿到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的有效途径。C、读书与使用工具书相结合,引导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不但可以扫清阅读障碍,而且可以有效的培养自学能力。D、读书与卫生习惯的培养相结合,教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用眼卫生。

(3)写读书笔记。单纯的阅读,对提高语文水平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还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以增强课外阅读的效果:A、摘抄。如摘抄精彩词语,优美句段,格言警句等,以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B、列提纲,指导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要点、框架或故事梗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C、写读后感,指导学生在读了文章以后抒发出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对书中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独特见解的能力。

(四)丰富阅读活动的形式,提高拓展阅读的效益 1.为学生搭建成果展示的平台

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促使学生各种读书习惯的养成,我校将为学生搭建一系列读书成果展示的平台。定期举行拓展阅读成果的展示活动,如:古诗擂台、知识卡片制作、自编小报或杂志、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故事演讲比赛??开辟

4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2011年度“主题阅读实验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固定的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展示的园地,评比“课外阅读之星”、“小博士”等等,有效地提高学生拓展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拓展阅读的兴趣。

2.以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为契机

为发挥课外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课题组实验老师们将结合学校相关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如:抓以“校园读书节”为契机,开展课文朗诵比赛、故事演讲、读后感评比等活动,再如结合丰富多彩的中队主题活动与课外阅读活动开展《走进歇后语世界》《走进三国》《故事大王》等主题活动中,汇报了自己的阅读成果,还可根据自己的特长,用唱歌、画画、课本剧表演等形式表达阅读的内容。

(五)建立课外阅读计划,初步形成主题阅读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

(1)建立《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学期初完成)

(2)建立与语文课程学习内容有关的《每周阅读计划》和《每周阅读小结》。(每周一完成)

2.评价手段 :资料查阅法、活动评价法、作品展示法。 五、实验步骤

课题整体实验为三年,从2011年3月到2014年1月。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

1.课题申报和论证。2.成立课题领导小组;3.确定实验教师4.撰写实验课题方案、各实验教师制定实验计划。5.实验教师培训,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有关理论,收集资料,做好有关课题的调查,为实验做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操作阶段(2011年5月—2013年12月)

1.各实验教师进行课题研究;2.召开各种形式的教研沙龙活动;3.召开阶段性成果汇报会;4. 教师撰写实验论文,课题组教师撰写阶段实验总结报告。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1月—2014年4月)

1.课题组召开实验研讨会,对实验从计划、实施和实验成果等进行验收,撰写实验工作报告。2.各种成果材料收集、整理; 3.对本课题进行成果鉴定。4.结题;5.对外宣传研究成果,推广课题成功经验。

六、实验成果

1.课题组教师课堂模式、课程事实的个案、经验、论文集。 2.记录学生和教师成长的各类读书笔记。 3.图片、录音、专题片等

七、课题的组织机构 1.课题组织机构 (1)顾问组:

陆恕:主题阅读课题研究首席顾问,中学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全国首届明星校长。 张俊洪: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贾志敏:全国特级教师

廖其发:西南师大教科院博导,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 黄万琏:原重庆市教科院

5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2011年度“主题阅读实验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江 涛: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 吴家平: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科室主任 祝传武: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初教部主任 (2)领导组:

王家仕: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委副主任 文像阳: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委初教科科长 秦登伟: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 (3)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课题组组长:侯平 课题组副组长:赵平 成员:胡敏、彭庭美、张祖勤

实验教师:郑春燕、刘建英、胡敏、谢汪琳、赵平、陈静、张祖勤 吴绍华、彭庭美

梯队实验教师:刘林、韩平、简俐、冯迪、邓剑东、杜娟 八、经费估算及来源

学校每年将设立和多方筹措专项资金保障课题实验与研究。

“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语文主题阅读”课题组

2011年2月

6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2011年度“主题阅读实验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江 涛: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 吴家平: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科室主任 祝传武: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初教部主任 (2)领导组:

王家仕: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委副主任 文像阳: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委初教科科长 秦登伟: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 (3)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课题组组长:侯平 课题组副组长:赵平 成员:胡敏、彭庭美、张祖勤

实验教师:郑春燕、刘建英、胡敏、谢汪琳、赵平、陈静、张祖勤 吴绍华、彭庭美

梯队实验教师:刘林、韩平、简俐、冯迪、邓剑东、杜娟 八、经费估算及来源

学校每年将设立和多方筹措专项资金保障课题实验与研究。

“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语文主题阅读”课题组

2011年2月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8q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