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钟(电子时钟)

更新时间:2024-01-11 15: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单片机课程设计

电 子 钟

院 系: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 专 业:08自动化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2011年12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的设计 二、任务与要求:

1、基本任务:

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钟。该电子钟上电或按键复位后能自动显示系统提示符“P.”, 进入时钟准备状态;第一次按电子钟启动/调整键,电子钟从0时0分0秒开始运行,进入时钟运行状态;再次按电子钟启动/调整键,则电子钟进入时钟调整状态,此时可利用各调整键调整时间,调整结束后可按启动/调整键再次进入时钟运行状态。 2、基本要求:

LED数码管显示器显示当前时间;四个按键的功能:A键用于电子钟启动/调整;B键用于调时,范围0-23,0为24点,每按一次时加1;C键用于调分,范围0-59,0 为60分,每按一次分加1;D键用于调秒, 范围0-59,0为60秒,每按一次秒加1; 3、设计方案:

(1)、基于单片机并行口的设计

在AT89S52的P0口和P2口上外接LED数码管显示器,P0口作LED数码管显示器的段控口,P2口作LED数码管显示器的位控口,P1口外接四个按键A、B、C、D。 (2)、基于单片机串行口的设计

将AT89S52的串行口扩展成并行口,外接LED数码管显示器;P1口外接四个按键A、B、C、D。

4、设计时间:一周

1

摘 要

电子钟,自从它发明的那天起,就成为人类的朋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时间计量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方法有多种,其中,利用单片机实现的电子钟,编程灵活,精确度高,便于功能的扩充,同时可以用该电子钟发出各种控制信号。

本文主要介绍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来实现电子时钟的方法,本设计由单片机AT89S52芯片和LED数码管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电路,构成了一个单片机电子时钟。与传统机械表相比,它具有走时精确,显示直观等特点。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显满刻度为“23时59分59秒”,另外具有校时功能等特点。该电子钟可以做到的功能:

上电或按键复位后能自动显示系统提示符“P.”进入时钟准备状态2.第一次按电子钟启动/调整键,电子钟从0时0分0秒开始运行,进入时钟运行状态。再次按电子钟启动/调整键,则电子钟进入时钟调整状态,此时可利用各调整键调整时间,调整结束后可按启动/调整键再次进入时钟运行状态。通过设置的A、B、C、D四个键来调整运行,并且利用了8位LED显示时分秒。

此电子钟严格按照要求设计,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够正确显示“P”点以及时分秒的计时,算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设计了。

关键词:电子钟,单片机,汇编

1

目 录

第1章 电子钟功能及总体方案的介绍 ............................... 5 1.1电子钟功能介绍 .............................................. 5 1.1.1基本功能要求 ............................................ 5 1.1.2扩展功能要求 ............................................ 5 1.2总体方案介绍 ................................................ 6 1.2.1计时方案 ................................................ 6 1.2.2键盘/显示方案 ........................................... 6 第2章 电子钟的工作原理 ......................................... 6 2.1实现时钟计时的基本方法 ...................................... 7 2.2电子钟的时间显示 ............................................ 7 2.3电子钟的启、停及时间调整 .................................... 7 第3章 电子钟原理图及元件清单 ................................... 7 3.1电子钟电路原理图 ............................................ 8 3.2元件清单 .................................................... 8 第4章 软件系统设计 ............................................. 8 4.1电子钟程序流程框图 .......................................... 8 4.1.1主程序流程框图 .......................................... 9 4.1.2键扫子程序流程框图 ...................................... 9 4.1.3中断服务程序流程框图 ................................... 10 4.1.5显示子程序流程框图 ..................................... 12 4.1.6加一子程序流程框图 ..................................... 13 4.2电子钟总体程序清单 ......................................... 14 第5章 电子钟的使用说明及调试运行 .............................. 22 5.1使用说明书 ................................................. 22 5.1.1操作说明 ............................................... 22 5.2电子钟运行结果 ............................................. 23 5.2.1待机 ................................................... 23 5.2.2启动 ................................................... 23 5.2.3运行 ................................................... 23 第6章 误差分析 ................................................ 23 第7章 设计体会 ................................................ 24 教学建议 ......................................................... 25 参考资料 ......................................................... 26 附 录 ............................................................ 27 致 谢 ............................................................ 28

1

第1章 电子钟功能及总体方案的介绍

1.1电子钟功能介绍

1.1.1基本功能要求

可调整运行的电子钟具有三种工作状态:“P.”状态、运行状态、调整状态。 (1)、“P.”状态,依靠上电或按复位键进入,在此状态下,按B、C、D键均无效,按A键有效,进入运行状态;

(2)、运行状态,按奇数次A键进入,在此状态下,按B、C、D键均无效,只有按A键有效,按下A键后,退出运行状态,进入调整状态;

(3)、调整状态,按偶数次A键进入,在此状态下,按A、B、C、D键均有效。如按下A键,则退出调整状态,进入运行状态;按下B、C、D键,则分别对时、分、秒加1,调整结束后必须按A键,即可退出调整状态,进入运行状态。

基本功能要求:

“P.”稳定地显示在LED显示器的最左端数码管(LED5)上,无A键按下(在“P.”状态下,按下B、C、D键无效),则不进入电子钟的运行状态,继续显示“P.”。

按下A 键后,电子钟以起始时间:00时00分00秒开始运行。

再次按下A 键后,电子钟退出运行状态,进入调整状态,利用B、C、D键把电子钟的显示时间修改为当前实时时间,时间修改正确后可再次按下A键,电子钟则退出调整状态,进入运行状态。

注意:每次按下B、C、D键,只允许加一,不允许连加。 1.1.2扩展功能要求

(1)、在调整状态下,按下B、C、D键,允许连加,而A键无论在何种状态下,

均不允许连击;

(2)、时、分、秒的间隔符“。”以一定频率闪烁; (3)、时间显示以“灭零”方式进行;

(4)、可调整运行的电子钟用两个按键(例如:A键、B键)来控制。

1.2总体方案介绍

1.2.1计时方案

利用AT89S52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进行中断定时,配合软件延时实现时、分、秒的计时。该方案节省硬件成本,且能使读者在定时/计数器的使用、中断及程序设计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对单片机的指令系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对学好单片机技术这门课程起到一定的作用。 1.2.2键盘/显示方案

AT89S52的P0口和P2口外接由六个LED数码管(LED5~LED0)构成的显示器,用P0口作LED的段码输出口,P2口作六个LED数码管的位控输出线,P1口外接四个按键A、B、C、D构成键盘电路。

AT89S52 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 8位微型计算机。它带有8K Flash 可编程和擦除的只读存储器(EPROM),该器件采用ATMEL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上标准的80C51和80C52的指令系统及引脚兼容,片内Flash 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可用与解决复杂的问题,且成本较低。简易电子钟的功能不复杂,采用其现有的I/O便可完成,所以本书中采用此的设计方案,结构如图1-1如示。

按键电路晶振电路AT89S52驱动电路LED复位电路电源1-1 AT89S52电路显示方框图

第2章 电子钟的工作原理

2.1实现时钟计时的基本方法

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来实现时钟计数。 (1) 计数初值计算:

把定时器设为工作方式1,定时时间为50ms,则计数溢出20次即得时钟计时最小单位秒,而100次计数可用软件方法实现。

假设使用T/C0,方式1,50ms定时,fosc=12MHz。 则初值X满足(216-X)×1/12MHz×12μs =50000μs X=15536→0011110010110000→3CB0H

(2) 采用中断方式进行溢出次数累计,计满20次为秒计时(1秒); (3) 从秒到分和从分到时的计时是通过累加和数值比较实现。

2.2电子钟的时间显示

电子钟的时钟时间在六位数码管上进行显示,因此,在内部RAM中设置显示缓冲区共8个单元。 LED8 37H 时十位

LED7 36H 时个位

LED6 35H 分隔

LED5 34H 分十位

LED4 33H 分个位

LED3 32H 分隔

LED2 31H 秒十位

LED1 30H 秒个位

2.3电子钟的启、停及时间调整

电子钟设置4个按键通过程序控制来完成电子钟的启、停及时间调整。 A键控制电子钟的启、停; B键调整时; C键调整分; D键调整秒。

第3章 电子钟原理图及元件清单

3.1电子钟电路原理图

电子钟原理图 (见附录1)

3.2元件清单

电子钟元件清单如表1所示:

表1 电子钟元器件清单

元件名称 单片机 显示驱动芯片 8位一体的共阳LED显示器 晶振 电容 电容 按键 电阻 电阻 上拉电阻 限流电阻 排阻 规格型号 AT89S52 74LS245 7SEG-MPX8-CA-BLUE 数量(个) 1 2 1 12MHz 33pF 22μF BUTTON 0.2K 1K 10K 0.1K RESPACK-8/10K 1 2 1 5 1 1 4 8 1

第4章 软件系统设计

4.1电子钟程序流程框图

4.1.1主程序流程框图 见图4-1所示

开始系统初始化P.显示NA键按下否Y进入自动计时状态N检测到A键按下Y进入时间设置状态N检测到A键按下Y图4-1主程序流程框图

4.1.2键扫子程序流程框图 见图4-2所示

保存键值(A中) 开始N有键闭合Y调显示子程序延时去抖动N有键闭合YN键释放否Y调显示子程序结

束 图 4-2 键扫子程序流程框图程框

4.1.3中断服务程序流程框图 见图4-3所示

现场保护(入栈)开始改变寄存器组组号重装定时器计数初值中断次数减1N满8次Y秒值加1N满60秒Y秒缓冲单元清0分值加1N满60分Y 分缓冲单元清0 2111

2时值加1N1满24小时Y时缓冲单元清01恢复寄存器组组号现场恢复(出栈)结 束

4-3中断服务程序流程框图 4.1.4“P.”点显示子程序流程框图

见图4-4所示

4.1.5显示子程序流程框图

图4-4 “P.”点显示子程序流程框图

开始堆栈初始化PSW初始化RAM初始化“P.”字符序号送显示缓冲区调显示子程序

见图4-5所示

开始现场保护开辟第3组寄存器地址指针R0初始化、位控寄存器R2初始化查表取段码段控码送P0口段位控码送P2口延时1毫秒位控码左移显示缓冲区地址加1N8位LED显示完否Y恢复现场返 回图4-5 显示子程序流程图

4.1.6加一子程序流程框图 见图4-6所示

开始取十位数使十位数占A高半字节取个位数占A低半字节加一十进制调整个位数送入缓冲单元把十位数交换到低半字节十位数送缓冲单元结束图 4-6 加一子程序 4.2电子钟总体程序清单

ORG 0000H AJMP ORG LJMP

MAIN 000BH INTT0

ORG

0030H

;确立堆栈区

MAIN: MOV SP, #60H

MOV PSW, #00H ;

MOV R0, #20H ;RAM区首地址 MOV R7,

#5FH ;RAM区单元个数

QL: MOV @R0, #00H INC R0

DJNZ R7, QL

MOV IP, #02H MOV IE, #82H

MOV TMOD, #01H LCALL PP

NEXT: LCALL KEY

JB

ACC.0, RUNF LCALL DISP SJMP NEXT

RUNF: LCALL OUTT LCALL TIME JK: LCALL DISP

LCALL KEY

JZ JK LCALL ANKEY

LCALL DISP SJMP JK

;;;;;;;;;;;;;;;;;;;;;;;;;;;;;;;;;;;;;;; ;;;;;;;;;;; P点显示 ;;;;;;;;;;; ;;;;;;;;;;;;;;;;;;;;;;;;;;;;;;;;;;;;;;;

;RAM清零 ;IP初始化,优先定时器0 ;IE初始化,

;定时器0方式1工作 ;调P.子程序 ;按键检测子程序

;A键按下运行

;调用显示子程序

;调传送子程序 ;开电子钟 ;调用显示子程序 ;按键检测子程序

;调用显示子程序

PP: MOV 37H, #12 MOV R0, #30H

MOV R7, #07H PPP: MOV @R0, #10 INC R0

DJNZ R7, PPP RET

;;;;;;;;;;;;;;;;;;;;;;;;;;;;;;;;;;;;;;; ;;;;;;;;;;; 键扫子程序 ;;;;;;;;;;; ;;;;;;;;;;;;;;;;;;;;;;;;;;;;;;;;;;;;;;; KEY: LCALL KEYS

JZ EXIT

LCALL DISP LCALL DISP

LCALL KEYS JZ EXIT

MOV B, 20H

KEYSF: LCALL KEYS

JZ KEYY

LCALL DISP

AJMP KEYSF

KEYY: MOV A, B

EXIT: RET

KEYS: MOV P1, #0FFH

MOV A, P1

CPL A

ANL A, #0FH MOV 20H, A

RET

;P点编码送寄存器 ;P点编码送寄存器

;调键值处理子程序 ;没有键按下转到返回

;调显示去抖动

;保存键值 ;调键值处理子程序 ;键释放,转到恢复键值;调显示子程序延时 ;等到键释放 ;键值送20H单元保存 ;返回

;先向P1口写1 ;P1口值送累加器A ;A值取反

;保存P1口的低4位 ;A值送20H保存

;;;;;;;;;;;;;;;;;;;;;;;;;;;;;;;;;;;;;;; ;;;;;;;;;;; 键功能子程序 ;;;;;;;;;;; ;;;;;;;;;;;;;;;;;;;;;;;;;;;;;;;;;;;;;;; ANKEY: CLR EA CHECK: JB

;关中断 ;判断是否运行

TR0, YXZ

K0: CJNE A, #01H, K1

AJMP K1: CJNE AJMP K2: CJNE AJMP K3: CJNE AJMP

YXZ: JB AJMP

KEY1: MOV LCALL CLR

CJNE ACALL AJMP KEY2: MOV LCALL CLR

CJNE ACALL AJMP

RUN A,

#02H, KEY1 A,

#04H, KEY2 A,

#08H, KEY3 ACC.0, STOP

OUT R0, #45H

ADD1 C

A, #24H, CLR0 OUTT

R0, #43H

ADD1 C

A, #60H, CLR0 OUTT

;转运行

K2

;转时调整

K3

;转分调整

OUT

;转秒调整

;时调整

OUTT

;分调整

OUTT

KEY3: MOV R0, ADD1 C A,

#41H ;秒调整

ACALL CLR

CJNE #60H, OUTT

ACALL CLR0

;;;;;;;;;;;;;;;;;;;;;;;;;;;;;;;;;;;;;;; ;;;;;;;;;;; 传送显示数据 ;;;;;;;;;;; ;;;;;;;;;;;;;;;;;;;;;;;;;;;;;;;;;;;;;;; OUTT: MOV 30H, 40H

MOV 31H, 41H MOV 32H, #11 MOV 33H, 42H

MOV 34H, 43H MOV 35H,

#11 MOV 36H, 44H

MOV

37H,

45H

RET STOP: CLR

TR0

RET

RUN: LCALL TIME

OUT: SETB EA RET

;;;;;;;;;;;;;;;;;;;;;;;;;;;;;;;;;;;;;;; ;;;;;;;;;;; 运行电子钟 ;;;;;;;;;;; ;;;;;;;;;;;;;;;;;;;;;;;;;;;;;;;;;;;;;;; TIME: SETB EA

MOV TL0, #0B0H

MOV TH0, #3CH MOV R4, #20

;秒显示单元41H-42H

; \

;分显示单元43H-44H

; \

;时显示单元44-45H

;关电子钟并跳出

;运行电子钟

;无键按下或完成功能跳出;3CB0H

;50ms,20次循环

SETB TR0 RET

;;;;;;;;;;;;;;;;;;;;;;;;;;;;;;;;;;;;;;; ;;;;;;;;;;; 定时中断 ;;;;;;;;;;; ;;;;;;;;;;;;;;;;;;;;;;;;;;;;;;;;;;;;;;; INTT0: PUSH ACC

PUSH PSW CLR

ET0

CLR TR0

MOV TL0, #0B0H MOV TH0, #3CH

SETB TR0

DJNZ R4, OUTT0 ADDSS: MOV R4, #14H MOV

R0,

#41H ACALL ADD1

CLR

C CJNE A,

#60H, ADDMM ;1ADDMM: JC

OUTT0 ACALL CLR0 MOV

R0,

#43H ACALL ADD1

CLR

C CJNE A,

#60H, ADDHH ;1ADDHH: JC

OUTT0 ACALL CLR0 MOV

R0,

#45H ACALL

ADD1

;启动定时器0

;重新设定定时初值;启动定时器0

;1秒到

;20次计数 ;秒十位 ;加1程序

分到

;加1程序

小时到

;加1程序

CLR C A,

#24H,

HOUR ;1天到

CJNE HOUR: JC

OUTT0 ACALL CLR0 OUTT0: MOV 30H, 40H

MOV 31H, 41H MOV 32H, #11 MOV 33H, 42H

MOV 34H, 43H MOV 35H,

#11 MOV 36H, 44H

MOV 37H, 45H

POP PSW POP

ACC SETB ET0

RETI

;;;;;;;;;;;;;;;;;;;;;;;;;;;;;;;;;;;;;;; ;;;;;;;;;;; 时间清零子程序 ;;;;;;;;;;; ;;;;;;;;;;;;;;;;;;;;;;;;;;;;;;;;;;;;;;; CLR0: CLR A MOV @R0,

A

DEC R0 MOV

@R0,

A RET

;;;;;;;;;;;;;;;;;;;;;;;;;;;;;;;;;;;;;;; ;;;;;;;;;;; 加一子程序 ;;;;;;;;;;; ;;;;;;;;;;;;;;;;;;;;;;;;;;;;;;;;;;;;;;;

;秒显示单元41H-42H

; \

;分显示单元43H-44H

; \

;时显示单元44-45H

ADD1: MOV A, @R0 DEC

R0 SWAP A ORL A, @R0 ADD A, #01H DA A

MOV R3, A

ANL A, #0FH MOV @R0, A MOV A,

R3

INC

R0 SWAP A ANL A, #0FH MOV

@R0, A

MOV

A,

R3

RET

;;;;;;;;;;;;;;;;;;;;;;;;;;;;;;;;;;;;;;; ;;;;;;;;;;;显示子程序 30H ;;;;;;;;;;; ;;;;;;;;;;;;;;;;;;;;;;;;;;;;;;;;;;;;;;; DISP: MOV R1, #30H MOV R2, #80H DISP1: MOV P2, R2 MOV A, @R1 MOV DPTR, #TAB MOVC A, @A+DPTR MOV

P0, A

ACALL DL MOV

A, R2

;取十位

;组合十位与个位 ;加1 ;十进制调整 ;暂存 ;屏蔽十位 ;放入个位单元 ;取值

;屏蔽个位 ;放入十位单元

;数值放入A中等待判断

;显示缓冲存储单元首地址;从右至左显示 ;送位控 ;送段控 ;延时

JB RR INC MOV AJMP DISP2: RET

ACC.0, DISP2 A R1

R2, A DISP1

TAB: DB 0C0H, 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0FFH,0BFH,0CH DL:

MOV

R6, R7, R7, R6,

#14H #19H ; DL2 DL1

;显示延时子程序

DL1: MOV

DL2: DJNZ DJNZ RET

END

第5章 电子钟的使用说明及调试运行

5.1使用说明书

5.1.1操作说明 (1)时间显示:

电子钟上电后,8个数码管显示初始状态即最左边的一个数码管显示P.。如果未显示P.,只需按一下复位键即可使其显示出P.。按下A键后电子钟进入自动计时状态,电子钟显示00时00分00秒并开始运行。 (2)时间调整:

若要进行时间调整,则需再次按下A键,进入时间调整状态,然后分别按下B键调时,按下C键调分,按下D键调秒,按下B、C、D键并松开可使电子钟的时,分,秒分别加一。调整好时间后,按下A键就可以回到调整好的时间为基础

的自动计时状态。无论是在自动计时,还是在调整校正时,都可按下复位键使系统回到显示P.的初始状态。其中B键显示范围为0-23,0为24点;C,D键显示范围为0-59,0 为60分。

5.2电子钟运行结果

5.2.1待机 (如图5-1所示)

5.2.2启动 (如图5-2所示)

图5-1 P.显示

5.2.3运行 (如图5-3所示)

图5-2 启动

图5-3 运行

第6章 误差分析

在调试运行过程中,在所有参数正确的情况下,我的结果仍出现运行缓慢情

况。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用软件计时,计时1秒是采用定时器的中断服务程序。当电子钟运行1秒,执行中断程序需要一定时间,这个时间就是所产生的误差,这个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单片机工作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以及其它电子设备的干扰。

因此,应该让电子钟工作在适度温度、干燥和电子干扰较少的环境下,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采用实时时钟芯片,这样可以使误差降低到最少。

第7章 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加深了对汇编语言的理解,同时熟练掌握了汇编语言的编辑、调试软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还要继续保持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保持不断尝试和探索的耐心,保持勇于解决问题的决心。不断的向老师、同学们学习、交流,分享吸取他们的经验,更好的提高自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本次课程设计我最大的体会。刚开始时,看着老师给的参考材料,心里想“这个课程设计不是很难的事情嘛,把这几个子程序堆一块不就完了”,可是真正做起来时,才发现事情远非想的那么简单。从上机软件的选取,到课程设计报告的最终完成,我经历了很多曲折,也收获了很多。

这次课程设计持续了几周时间,开始一直就想着等别人做出来再去请教别人,没想到,自己做出来的人并不多,也没有谁能够帮我的,于是就和吴娟去图

书馆借书自己琢磨。借了胡辉主编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训练》,细细阅读了里面关于电子钟设计的介绍,学到了蛮多知识的。后来在二班汪宇那里又弄来了王老师关于电子钟设计的的课件包,借鉴了相当一部分内容,不管怎么样我也终于是自己搞定了。但是自己还是去认真再次学习了汇编语言的,还有熟练了PROTEUS和KEIL软件的运用,还用了蛮久没用的PROTEL99 SE画了电路原理图,还更好的锻炼了用VISIO画流程图。虽然大部分都是借鉴的,只是照着描描但自己还是用心去弄懂了。有时间还是会更多锻炼的。感觉这些软件都越来越顺手了。挺开心。发现自己真是不逼就不学的人啦。

教学建议

所谓的教学建议是第一次写,也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只知道自己没学好,也似乎不爱学这方面的东西。王老师您是个好老师,虽然我感觉您上学期的教学比这学期的吸引人,当然这其中的大部分的原因也都是因为这学期时间太松,加上我们这些大四学生太放任自流了的原因吧。

如果要我提出建议,我想,以下这些不成熟也没条理性可言的语句就算是我的所谓“建议”吧。

教学,教与学,本来就时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老师教得再好,学生没去认真有什么用处?所以我觉得一个好老师可能应该更多的去带动学生去学,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王老师您在这方面已经下了很多功夫,但似乎成效并不大,适得其反,一部分根本不想学的人反而还觉得您逼迫得太紧了,对您意见颇多。形成了这样的局面,我想也不时您所希望见到的,所以为什么您要对每个人都做一

样的要求呢?

教学,并不是抓学生抓得紧他们就一定学得好的。不是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吗?您不管怎么样严格要求,可最后,真正不想学的仍旧老油条一根。您的脑细胞却在以极大的速度消亡。

您现在已经不时青春年华了,为了您自己的身体着想,请适当的对学生施压,对某些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同学严格要求些。以后又并不是每个学过单片机这一科的人都会走上单片机这条路,为什么不让那些对单片机没兴趣的人有多些时间做别的事情?

我知道自己提的意见很不讨您欢心,但是,上学期我就觉得每个人都在您的严格要求下捣鼓单片机。可最终的成效呢?这学期所表现处理的“成效”好像也并不如您意吧?

请恕我愚昧!

参考资料

[1]胡辉,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训练[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9。 [2]曹巧媛,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7。 [3]赵秀珍,单永磊,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8。

[4]张毅刚,修林成,胡振江,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8。

[5]张洪润,兰清华,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1。 [6]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8。

附 录 A 0 B C D E F G H J K P E F AB C D G D1 2 345 678 CC C C C C C C 0 1 1 2 C1 33pF X11 CRYSTAL FREQ=12MHz 19U1 XTAL1 18 XTAL2 3 9 RST 39 P0.0/AD0 38 P0.1/AD1 P00 37 P0.2/AD2 P01 36 P0.3/AD3 P02 35 P0.4/AD4 P03 34 P0.5/AD5 P04 33 P0.6/AD6 P05 P06 P07 P20 P21 P22 P25P23 32 P26P0.7/AD7 P24P27 21 P2.0/A8 22 P2.1/A9 23 P2.2/A10 24 P2.3/A11 25 P2.4/A12 26 P2.5/A13 27 P2.6/A14 28 P2.7/A15 4 C2 33pF U2 P00 2 18 A0 B0 P01 3 17 A1 B1 P02 4 16 A2 B2 P03 5 15 A3 B3 P04 6 14 A4 B4 P05 7 13 A5 B5 P06 8 12 A6 B6 P07 9 11 A7 B7 19 CE 1 AB/BA 74LS245 2 R7 0.1K A B C D E F G DP R8 R9 0.1K 0.1K 0.1K 0.1K 0.1K 0.1K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0.1K 3 R10 R11 R12 R13 29 PSEN 30 ALE 31 EA 4 5 E C3 22uF 5 6 7 8 R1 0.2k 1 10 RP1 AP1.0/T2 P3.0/RXD 10k 2 11 P1.1/T2EX P3.1/TXD 3 12 P3.2/INT0 B P1.2 4 13 P1.3 P3.3/INT1 2 13 4 5 6 7 8 9 5 14 1 2 3 4 5 6 7 P1.4 P3.4/T0 00 0 0 0 0 C 0P P 0P P 0P P 6 15 PPP1.5 P3.5/T1 7 16 P1.6 P3.6/WR 8 17 D P1.7 P3.7/RD AT89S52 U3 P20 2 18 P21 3 A0 B0 17 A1 B1 P22 4 16 P23 5 A2 B2 15 P24 6 A3 B3 14 P25 7 A4 B4 13 P26 8 A5 B5 12 P27 9 A6 B6 11 A7 B7 19 CE 1 AB/BA 74LS245 R14 6 7 8 . 组别:第二组 成员:李大奇 李王强 . 李雯 G H DATE: 9 . J 2011-12-17 PAGE: A B C D E F 1 of 1 K 9 TIME:14:06:08 R3

致 谢

这次的课程设计,所谓是一波三折啊。但终于还是完成了!这个历史性时刻的来临,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

首先,感谢我们尊敬的王老师,有了他的谆谆教诲,处处提点,我才得以成功的完成。是他在课堂上将电子钟的原理及设计思路详细讲解给我们听,也是王老师一次次给我们指出原理图的错误,让我们修改再重新绘制。老师在课堂上严格要求我们,这是对我们的负责,毕竟严师出高徒。而我自由散漫的性格弱点也说明了我需要这样的老师来对我进行督促和鞭策,我学到的不仅仅只有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王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其次,是我亲爱的寝室姐妹们,如果没有她们的对我的帮助和关照还有鞭策,我想,我对KEIL和PROTEUS这些软件根本就不会这么熟练起来的。感谢廖雪平,感谢吴娟,感谢周女考,感谢汪宇,谢谢她们给我提供资料,帮我修改图和程序,真的很感谢她们!

最后要感谢徐述,是他在我搞设计感到很郁闷的时候,开导我,让我心情保持舒畅,我才得以更好的完成这次设计。谢谢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8k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