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动态

更新时间:2024-03-29 23: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资本的概念的出现是先从物质资本到人力资本再到社会资本,对于心理资本是20世纪90年代,部分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个体的积极心理力量对提高员工生产效率的重要作用。于是,他们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对于心理资本的研究,国外要比我国的起步早,但我国对于心理资本的研究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进行了多方面的发展。具体聚焦到本选题,目前国内外与本选题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国外研究动态: 1、心理资本概念的演进

心理资本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等文献中,比如,1997年,经济学Goldsmith、Veum 和 Darity 与 Goldsmith,Darity 和 Veum 认为,心理资本是指能够影响个体的生产率的一些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观点或自尊感,支配着一个人的动机和对工作的一般态度。2000年,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man先生从另一个角度再次提到“心理资本”这个词。他指出,我们应该将那些可能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积极心理状态也纳入资本的范畴。2002年,Luthans 等则从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角度,主张心理资本是指人的积极心理状态,主要包括自信或自我效能感

(confidenceorself-efficacy)、希望(hope)、乐观(optimism)和坚韧性(resilience)四个方面。与以往对心理资本的理解不同的是,他们强调了心理资本的可以测量、可以无限开发和能够管理等特性,并指出了心理资本投资、开发和管理的具体方法。2007 年,Luthans,Youssef和 Avolio 对心理资本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

之后,很多学者对于心理资本的概念又进行了研究,虽然迄今为止,学者们还是没有就心理资本的理论达成一致的意见。但大致可以将理论归结为三个类型的取向,第一种是特质论,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人格特质的,认为心里资本就是人格,是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观点沿袭了经济学家Goldsmith等人的观点。第二种是状态论,认为心理资本更倾向于一种积极心理发展状态,这种观点沿袭了 Seligman等人对心理资本的界定。第三种是类状态论,把心理资本看作是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的综合体。 2、心理资本的结构由二维向多维发展

不同研究者在心理资本的要素选择标准方面存在着分歧,对心理资本维度结构的研究存在着不同的论述,心理资本的维度结构由二维向多维发展。心理资本的二维说起源于经济学家Goldsmith等人于1997年进行的心理资本研究(Goldsmith, A. H., Veum, J. R.,Darity, W. Jr., 1997)。他们认为,心理资本主要由控制点和自尊两个因素组成。之后的研究,许多学者提出了三维说,四维说甚至五维说等多维度的说法。如2001年,Judge等人在进行的一项研究指出心理资本的四个因素是自尊、控制点、情绪稳定性和自我效能感。2004年,Larson等人的研究认为,心理资本应由自我效能感、乐观和韧性三个因素构成。2004年,Letcher等人认为心理资本是由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感等五个因素构成。 3、心理资本测评量表逐步科学化

目前对心理资本的测量方式主要有结果变量测量法、观察法和自我报告法,但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自我报告法是心理资本测量研究中用的比较多的方法。自我报告法,主要是通过心理资本测量问卷来收集个体心理资本的数据和资料。心理资本的量表由最初的对其他量表的简单拆分和组合到对心理资本要素进行分别设计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了检验,逐步走向科学化。最早的心理资本量表

是1997 年Goldsmith 等人的心理资本量表,该量表不是严格程序开发出来的心理问卷,而是对己有心理问卷进行简单拆解和组合而形成的。之后,著名的量表有2005年Luthans等人的积极心理状态量表,他们将测量个体希望、乐观和韧性的三个量表进行组合,并用该量表对74名制造业职工的测验结果表明,该心理资本量表及其各分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为0.64到0.92之间。2007年Luthans等人的心理资本问卷(PCQ-24),在项目构成上釆取从己有的成熟问卷中进行挑选的方法,并依据心理测量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问卷(PCQ-24)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4、心理资本研究向多样化发展

心理资本的研究向多样化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心理资本与结果变量的关系研究向多样化发展

心理资本与结果变量的关系研究上最早应用的是主效应模型又称直接影响效应模型,是指心理资本独立于其他变量而对个体、群体或组织层面的有关结果变量具有直接的增益作用。后来随着学者对心理资本理论研究的深入,不同背景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心理资本与结果变量的关系研究逐渐发展了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动态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又称缓冲效应模型,是指心理资本通过影响一些中介变量来间接地影响个体的工作态度、组织行为、工作绩效和心理健康水平等结果变量。调节效应模型认为心理资本是通过调节作用来影响结果变量的。动态效应模型认为心理资本与相关结果变量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可能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发生动态变化。 (二)心理资本对个体发展影响的研究主体的多样化发展

国外学者对心理资本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研究的主体主要是组织员工,但是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者把研究的主体扩充到不同类型的组织员工,如国

企和私企的组织员工、公务员、护士、失业员工等等。最后得出大致一致的结论,即作为个体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积极心理力量的心理资本,对组织员工的工作绩效、薪酬水平、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态度、组织公民行为和心理健康水平等均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研究主体的多样化更有利的证明心理资本对个体发展影响的力度。

(三)心理资本的干预手段的多样化发展

心理资本干预主要是解决如何对个体和组织的心理资本存量与质量进行干预,以产生积极效应。对于心理资本干预的研究最初是提出干预模型,之后研究者采用了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侧设计的方式进行实际的干预研究,心理资本的干预手段向多样化发展。2006年,Luthans等人提出了一个微干预模型来开发员工的心里资本。2008年,Peterson等人对不同心理资本水平的领导者进行了神经科学研究,他们提出可以结合神经生物反馈的方法对领导者的心理资本进行开发与干预。2011年,Demerouti等人针对企业员工开发出一套“个人效能”(personal effectiveness)训练方案以提高其心理资本水平,从而增强其工作适应能力。 国内研究动态:

1、对心理资本的研究向本土化发展

随着国外对心理资本的研究进一步发展,我国也很快掀起了研究的热潮。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有关心理资本的研究不断发展。向本土化发展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心理资本的概念本土化

国内学者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对心理资本进行了本土化的界定。如2009年柯江林等人提出的心理资本是中国组织情景下个体在为人处事过程中

所拥有的一种可测量、可开发和对工作绩效有促进作用的积极心态或心理能力。 他们根据“测量的稳定性”以及“改变的开放性”两个方面的特点将心理变量划分为四大类:一是绝对状态类的心理变量,这类心理变量具有瞬间性和极易改变的特点,代表一种感觉,如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二是类状态类的心理变量,这类心理变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又比较容易改变,能够进行开发和管理,如乐观、韧性和幸福感等;三是类特质类的心理变量,这类心理变量比较稳定,难以改变,如核心自我评价、大五人格维度和性格等;四是绝对特质类的心理变量,这类心理变量非常稳定,很难进行改变,如天赋、智力和各种遗传性的特性等。

(二)心理资本结构的本土化

我国学者从验证国外学者有关心理资本的结构观点向自己提出本土化的心理资本的结构方向发展。如2007年,我国学者仲理峰通过对198名中国员工的实证研究验证了 Luthans等人的观点,也认为心理资本由自信、乐观和韧性三个维度组成。2009年,珂江林等学者认为心理资本主要由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两个因素构成。我国学者还提出了心理资本的六维说,六维观点认为心理资本由六个结构维度组成。如曹鸣岐的研究指出心理资本应由乐观、朝性、希望、情绪智力、主观幸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等六个因素组成。冯江平等人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心理资本的六个因素是坚毅、适应、灵活、宽容、上进和信任。

(三)心理资本量表的本土化

我国学者从使用国外学者编制的量表来对中国的心理资本进行研究到开始关注中西文化的差异编制适合中国人员的量表发展。如2009年,柯江林等人充分考虑了中西文化的差异,编制的本土心理资本量表对于研究中国组织员工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7l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