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更新时间:2024-01-31 08: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摘要】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 感性材料+外部动作构成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尤其低年级学生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动手操作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的矛盾,因而现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会更多地呈现动手操作的环节。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伪操作的现象,使得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本文试从几种现象出发谈谈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关键词】动手操作 低年级 伪操作现象 有效性思考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从小学生的思维来看,他们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从小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来看,他们常常需要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这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感性材料+外部动作构成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

这一点尤其得到低年级老师的认可,因为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经历着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这样三个发展阶段。只有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积极思考,才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的矛盾。因而现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会更多地呈现动手操作,特别是在一些公开

课、研究课上,动手操作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伪操作的现象,使得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本文试从几种现象出发谈谈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现象一:花哨式——学具繁多,沦为玩具 案例:

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时,教师让同桌之间互相介绍各自带来的积木,再把带来的积木分一分,集体汇报为什么要这样分?结果,学生带来的积木色彩斑斓、造型各异,有的学生就搭起了小房子,有的学生玩起了小拼图,一节好好地数学课一不留神变成了幼儿园小朋友的玩具活动课。学生根本不理会老师的提问,教室里乱糟糟的,教师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最后只能强行阻止了种种混乱的现象。 思考:精心选择学具是有效操作的前提

数学动手操作活动中,操作学具的选择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动手操作的兴趣和效果,也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围绕操作的目标,遵循科学性的教学原则,选择简便易行、凸显数学本质的操作材料,使操作活动能够有效的开展。

1、学具数量要少而精。

低年级孩子受外界干扰的影响比较明显,当提供的学具数量较多时,会不自觉的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特别是在没有弄清操作要求下进行活动的话,会显得有些凌乱,所以操作中对于材料的数量应该加以控制,以减少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2、学具大小要易于操作。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在自己动手操作活动中,控制力会比较弱,操作材料时很容易走样而淡化操作过程,甚至影响操作结果。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时,在观察形体的特征时,应该为孩子提供比较大的学具,特征较明显。而在初步认识之后,进行摸形体这一活动时,形体学具就应该小一些,让正好一手能握住,太大的话孩子不容易感知整体。

3、颜色材质要讲究实用。

操作效果除了受学具数量、大小影响外,学具的颜色、材质都影响着操作过程。小学生的注意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有些教师喜欢用一些卡通的、动物的图案卡片作为操作材料,殊不知由于材料的不良干扰,反而降低了操作的有效性。低年级中尤其要予以注意,一般在颜色的选择上不超过三种。

现象二:消遣式——时机不当,缺乏价值 案例:

二年级下册《不退位减法》中,教学335-210等于多少,在出示例题学生列出算式后,很多学生一口就报出了正确答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说:“大家算得对吗?我们一起拿出计数器来拨一拨。”下面有孩子在嘀咕:“我不用拨,肯定是对的!”诚然,计数器是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算理的一个重要辅助学具,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完全可以很轻松的理解当中的算理,这里的操作纯属浪费。

思考:恰当的时机是有效操作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动手操作学习,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操作学习。在没有任何价值的情况下,操作活动充其量只能算做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休闲”和“消遣”。因此正确把握动手操作的时机,则尤为重要。 1、想知而不知时

数学教学中,有些数学概念或关系在探究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难免生疏,且需要借助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数学思维。此时,需要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帮助他们建立丰富的表象,积累相关的活动经验。在学生新知学习时教师适当的启发、点拨,让操作成为学生的学习需要。 如在教学《倍的认识》时,学生对“倍”这一概念相对陌生,而且这个知识点是两种数量相比认知上的一次突破,课始,教师出示三个小动物,各自种的黄花和红花的朵数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说自己种的黄花朵数是红花的2倍,为什么呢?学生自然产生了解决疑问的需求,这时让学生来动手圈一圈,看看每个小动物的黄花朵数中有几个红花那么多,学生便能准确地理解倍的含义。 2、似懂却非懂处

有些知识,学生有一部分的学习经验,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似懂非懂处让学生进行操作,有助于拨开云雾见青天。如在让一年级的学生数小方块搭成的立体图形时,因为他们年龄小,空间想象力还很薄弱,因此有一大部分学生只数了能够看到的,而且很肯定地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时,如果让他们动手操作一下,利用小方

块摆一摆,他们就会体会到只有下面还垫着方块,才能使一部分小方块凸出来,从而也明白了还有哪几个没有数进去。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在学生思维的需要时、关键处产生的,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义务,学生是在自己积极、主动的操作活动中完成数方块这一知识的建构的。所以说,这一操作活动老师选择的教学时机非常适宜,因而操作活动是有效的。

现象三:放任式——目标不明,杂乱无序 案例:

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时,在做角这一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材料筐,里面有小棒、圆形纸片、钉子板和两根硬纸条,教师没有任何提示便要求学生四人小组里用这些材料做出角。结果,有的学生拿两种材料,有的学生什么也没有就在闲聊,有的学生拿着硬纸条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学生为了争抢钉子板而大声争吵,一片乱哄哄中十几分钟过去了,收效实在是微乎其微。 思考:适时指导操作是有效操作的保证 1、明确的操作目标

让学生操作什么?怎样操作?教师必须有明确的交代,否则会造成学生盲目操作,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但对同一操作指令,不同的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描述有不同的理解,也会造成

部分学生的操作理解有偏差。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理解情况,必要时教师还要做好示范。如在《认识角》中,让学生用圆形的纸来折出一个角,不少同学是有一定的困

难的,不知道应该怎样折,这时教师可以示范将圆形纸片对折,并告知学生这条折痕可以看做是角的一条边,这样学生在操作时就便有了方向。

2、有序的操作过程

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教学《7的分与合》时,指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活动。 活动一:

把7个○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先分一分,再填一填。 活动二:

怎样有顺序地分,使每一种分法都不会重复和遗漏?再分一分,填一填。

想一想:记住哪几个7的分合式,就能记住其它的分合式了,请在这几个分合式下面打“√”。 活动三:

刚才把7个○有序地分一分,一共移动( )次。想一想一种摆法可以得到几种分法?能不能减少移动的次数,也能得到所有7的分与合。再分一分,填一填。

通过有序地指导操作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 3、良好的操作习惯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对于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了

好奇,课堂中特别是有学具操作的课堂中,他们总喜欢摸个不停,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与规范,才能保证操作的正常进行,真正为数学学习服务。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如课前检查操作材料是否齐全;在操作前对操作的方法与步骤进行一定时间的思考;学具放在桌子的一角,听教师发出指令后再进行操作;小组操作中要进行必要的分工,明确具体要求;操作过程中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不大声喧哗:操作结束后迅速将学具放到指定位置??

现象四:奉命式——机械模仿,亦步亦趋 案例:

二年级上册《平均分》中,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教师要求学生拿出8个圆片操作,老师在黑板上边讲边示范:“先拿出两个,每人分1个。分好了吗?再拿出两个,每人分一个。好了吗?再拿出2个,每人分1个??”下面的孩子就是一个个机械的操作工,重复着老师的动作。

思考:启发数学思考是有效操作的核心

动手操作只是一个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的学习并非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他们的头脑中。离开数学思维的动手操作是非数学活动,唯有将操作活动与思考有机结合,操作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因此,操作时,应突出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经验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主动地去发现。

1、先思而后动

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必须先给他们一段思考的时间,建立在思考基础上的动手,才是有价值的动手操作。如在教学《10的分与合》时,在学生动手涂一涂之前,要让学生先思考白菜老师的提问 “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把每串珠分一分吗?”中“有次序”是什么意思,你打算怎样分?如果第一行涂1个,第二行你打算涂几个呢?第三行呢?在进行了思考之后再动手操作,学生对有序分法的理解就更深了。

2、动后亦反思

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更应该强调的是“活动内化。”要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推理、概括??在这一系列的心智活动的基础上.让他们以语言为媒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透过动手操作活动的表面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使知识得到内化,使能力得到发展,才是动手操作的真谛。 (1)分层反馈,挖掘内涵

操作的有效性除了体现在操作过程中,也体现在操作后的反馈和评价环节。作为教师必须及时、真实地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并迅速作出反应,合理安排反馈的顺序,为有效提取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服务。如在教学《6的分与合》时,让学生动手将6个圆片分成两部分,在巡视学生操作的同时选取典型的几种情况,进行分层反馈。

●●●○○○ ●○○○○○ ●○○○○

●●○○○○ ●●●○○○ ●●○○○○

●●●●●○ ●●●●○○ ●●●○○○

●●●●○○ ●●○○○○ ●●●●○○

●●○○○○ ●●●●●○ ●●●●●○

(1) (2) (3) 第一层次:他们涂得对吗?首先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第二层次:后面两种分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第三层次:第3种分法有什么规律? (2)归纳整理,提升思维

有效操作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的

过程,最终揭示出数学内涵,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如在教学《认钟表》时,老师们一定都会让孩子们在钟面上拨出各种整时时刻

7时 5时 11时 时针指着几 分针指着几 8时 2时 如果仅仅要求学生能够拨正确,那就没有发挥操作的最大功效,这时应当引导学生回顾拨钟的过程,归纳整理操作过程中的异同点:你发现认识整时有什么好办法了吗?让学生概括提升出认整时的方法:当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实践证明,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操作中主动去探索、发现数学知识,同时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万小青 《如何提高数学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学习之友》 2011年2月

[2]游臻 《小学数学操作有效性策略初探》 《小学数学教育 》 2009年3月

[3]许玲 《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操作》 《小学教学参考》 2011年2月

[4]许小军 《数学课堂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有效指导》《小学时代·教师》 2010年11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7j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