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亲爱的孔子老师》为友

更新时间:2024-02-22 19:44:02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与《亲爱的孔子老师》为友

学期初的时候,我从学校传达室领回来一个包裹,当着全班面取出六本红红绿绿的书籍,问他们喜欢读课外书的举手时,全班的四十八双小手高高举起,无一例外,我也愿意相信,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对课外读物的热爱,尤其还是对好的课外书籍的那种热忱,我自己就每个学期赠送全班每个同学至少一本课外书籍,总计在这班孩子身上赠书愈两百本,且都是让他们可以有所选择的,你说,他们能不爱看书吗?

言归正传,这六本书总计两套,题为《亲爱的孔子老师》,每一套三本,分别是《把心练强》、《把书读活》、《把人做好》,这一次也不是我个人给班上学生赠书,只是沾了《图书馆报》的光,免费给我们班的学生一次读书交流推广的漂书活动。由于僧多粥少,于是我按照既定方案行事:阅读比较快的同学优先阅读,且每一位拿到书的同学需要在每天的读报课时间给全班大声朗读其中一个篇章或者片段,最好好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从这个故事中所获取的所思所感。如果想要永久拥有这本《亲爱的孔子老师》,那么,你需要为它做一张漂亮的阅读小报,由于活动时间限制,我将这次漂书活动的时限定为半个月,即两个月中漂到书的同学都有机会为手中的书量身打造一份个性图书卡,从而让这次的漂书活动更具意义。

即便是我开出的条件有些难度,可班上依然竞争激烈,被选中的固然沾沾自喜,没被选中的仍在摩拳擦掌,等着漂到书的时候为图书来一次私人定制,力争把它变成自己的书。原本打算,早上发出去的第一轮漂书,怎么着也得等到第二天中午才能开始分享,没想到,不到中午的读报课,小周同学就兴冲冲地跑过来告诉我,说把一本书阅读完毕。(小周,我们班的超级书博士,一天到晚就爱在班级图书角蹭书看,年阅读量超两百本。因为担心他读书过多导致近视及影响学习,我们班阅读条例才增加了“每天至多借阅两本图书”的新规定。)我拍了拍他的小脑袋,笑着责备了他一声:“又是哪一节课被你糟蹋了啊?”小周略带腼腆地回答说:“没有,今天的美术课在教室里上的,新老师只布置了一下课堂安排,其他时间让我们自由安排。”话虽如此,我也明白,光凭大半节美术课时间是啃不下一本《把人做好》的,至少也得搭上他的大课间和两节下课时间,说不定还偷借了其他课的作业时间。不管怎么样,我知道小周不会辜负这本好书,既然主动请缨,我也不好意思太过打压,于是答应他今天中午的读报课就交给他进行分享。

小周分享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含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在作者生动活泼的俏皮文字描述下,让孔子这位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老人家顿时在同学们面前变成了一位“古色今香”的现代司法部长。每天一个小故事,分享者固然读得朗朗上口,被分享者也是听得津津有味,思绪翩翩。颜回被误会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眼见未必为实的道理,小吴回想起当初秋游时候误会小金捉弄晕车的小汪,后来才知道她是在给地上的小汪贴晕车贴,小丁同学更是即性讲起了“一个儿童被主持人问道假设遇到飞机失事怎么办的童真故事”,自此,同伴之间要多一些沟通,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猜忌,少一份误会的生活哲理呼之欲出,正如小金同学在后来的班级周记中写的那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误会,但是我们不应该盲目地去责骂别人,应该先问清楚这件事的原因和经过。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不该产生的误会,即使批评了别人也是心安理得的。瞧,几乎都不需要我这个班主任再进行言语总结了,多好!

两周之后,我在班上布置了一篇以“与亲爱的孔子老师做朋友”为主题的班级周记,让同学们畅谈这两周读报课的收获,也可以是自己从课文找到关于孔子老师的资料故事,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分析,选择其中出彩的部分编入最新一期读书班刊,以及放到班级博客与更多的家长和同学一起欣赏。平时最头痛写作文的小张同学在周记中摘抄了如下语句: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想,这个摘抄的过程,想必也是小张对孔子这个“老朋友”的一次新认识,也算是一种别样的阅读经历吧。楼涛同学这样说:《把心练强》告诉我们:人生是一个不断接受挑战的过程,心灵越强大,人生越美好,世界更辽阔。《把书读活》告诉我们:最优秀的学习,不仅要有学习的积极性,还要有学习的方法,不仅要学习书本中的知识,更要学习生活中的智慧。《把人做好》告诉我们:不管学什么,首先要学的是做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王燕萍同学则是这样理解的:古代对我而言是那么的遥远,但是来自古代的孔子老师却交给了我很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这些大道理来源于姚老师推荐的关于孔子老师平常的一些琐事。这几本书是以他的学生作为第一人称“我”来讲述的。虽然我并不认识孔子老师,但从这本现代化的、通熟易懂的书中我明白了如何做人处世,如何看书。我们或许不能像孔子老师那样智慧非凡,但我们对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仁慈,学会做好每一件事,善待每一个人。我们都应该向孔子老师学习,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

这精彩的一幕又一幕,在孩子的笔尖流淌,跃然纸上,然后,践行在班级,每天分享一点点,每天智慧一点点。这样的读书分享,真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73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