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4-05-15 21: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2014级高二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

题(2015.10)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为第6页至第7页。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分)

注意事项:第Ⅰ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据此回答1~2问题:

1.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A.山麓和丘陵地带 B.平坦肥沃的平原

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2.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 D.大江大河的源头、三角洲、盆地,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3~5问题。

3.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A.区域面积依次增大,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B.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C.人类活动逐渐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D.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4.新疆生产的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A.云量多,光照弱,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1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5.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6~8问题。 6.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7.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①给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8.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 )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下表为我国南方山区某县1961—2005年有关情况统计资料。据此回答9~10题。

耕地面积(km2) 森林面积(%) 气温年较差(℃) 年降水量(mm) 水土流失面积(km2) 粮食总产量(万吨) 人口(万人) 1961年 400 36.79 24.1 1369 61 9.6 41.5 2005年 521 20.46 27.6 1087 8.2 108 11.9 60.1 雨季地表径流量(亿m3) 7.1

9.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A.人均耕地面积 B.人均森林面积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 10.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 D.森林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 下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地表起伏大,②地表侵蚀,③植被覆盖差 B.①植被覆盖差,②地表起伏大,③地表侵蚀 C.①地表起伏大,②植被覆盖差,③地表侵蚀 D.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植被覆盖差 12.水土流失会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原因是

A.地表起伏增大,水流速度加快 B.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河床抬升 C.土壤质地变差,粮食产量减少 D.植被覆盖率降低,保护地面能力下降

读下图回答13~15题。 13.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2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盐碱化 D.沙尘暴 14.河流在乙处附近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B.沿岸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 D.蒸发量增大

15.图中乙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侯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据此,回答16~18题。

16.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17.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18.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C.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19~21题。

19.“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水路 C.铁路 D.管道

20.“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 )

A.粉尘污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煤烟污染

21.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 )

A.纺织 B.食品 C.飞机制造 D.钢铁

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1回答22~24题。

22.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

3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3.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24.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图,完成25~26题。 25.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

26.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大大稳定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据此回答27~28题。

27.引黄济青最直接的环境效益是

A.使青岛市民用上了清洁的生活用水 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称

C.减缓了青岛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 D.改变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雾岛效应 28.引黄济青的配套水库——棘洪滩水库每年都要投放大量的白鲢、花鲢(主要以藻类为食)鱼苗,目的最可能是

A.控制水中藻类过量繁殖,净化水质 B.进行淡水养殖,增加经济收入 C.为吸引鸟类而投放的饵料 D.发展生态旅游,供旅客垂钓

读二战后世界产业转移局部示意图,29~30题。

29.20世纪80年代,图示产业才向中国区转移主要是因为中国沿海地区拥有 A.资本优势 B.劳动力优势 C.技术优势 D.信息优势 30.关于世界产业的转移,下列说法正确A.最大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B.延缓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C.这种产业转移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 D.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环境恶化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31~32题。

的是 沿海地完

4

3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3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3~35题。

33.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34.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②廉价水电③经济发达,基础好④科技发达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35.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座号填写清楚,密封线内答题无效。

(请将答案写到答题纸上.)

5

二.综合题(共2小题,满分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怒江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下图为规划中的梯级电站示意图,怒江规划开发河段长742千米,天然落差约1578米。但目前怒江水电开发计划备受争议。

材料二:近年来,怒江流域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目前怒江州海拔1500米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1500米到2000米之间的植被也破坏严重。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

(1)简要评价怒江水电能源基地开发的条件。(6分) (2) “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这里所说的“灾难”主要有哪些?(4分)

(3)针对本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请你为本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6分) 37.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回答以下问题。(14分)

(1)简述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6分)

(2)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原因是什么。(4分) (3)分析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成因原理(4分)

答案:36.(12分)(1)有利:怒江自然落差大,水量大,水能丰富;多峡谷,利于建坝;不利:地形复杂,生态脆弱;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远离能源消费市场,输电困难;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必须答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答对三点得6分)

(2)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滑坡、泥石流(答对其中二点得4分) (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流域观光、生态旅游等。(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 37.(14分)(1)(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角度来分析)长江流域面积广;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6分)

(2)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4分)

(3)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蓄洪泄洪能力减弱;湖泊淤积,调蓄径流能力减弱;水库淤积,降低水库防洪标准(4分)

6

二.综合题(共2小题,满分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怒江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下图为规划中的梯级电站示意图,怒江规划开发河段长742千米,天然落差约1578米。但目前怒江水电开发计划备受争议。

材料二:近年来,怒江流域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目前怒江州海拔1500米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1500米到2000米之间的植被也破坏严重。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

(1)简要评价怒江水电能源基地开发的条件。(6分) (2) “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这里所说的“灾难”主要有哪些?(4分)

(3)针对本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请你为本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6分) 37.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回答以下问题。(14分)

(1)简述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6分)

(2)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原因是什么。(4分) (3)分析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成因原理(4分)

答案:36.(12分)(1)有利:怒江自然落差大,水量大,水能丰富;多峡谷,利于建坝;不利:地形复杂,生态脆弱;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远离能源消费市场,输电困难;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必须答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答对三点得6分)

(2)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滑坡、泥石流(答对其中二点得4分) (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流域观光、生态旅游等。(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 37.(14分)(1)(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角度来分析)长江流域面积广;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6分)

(2)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4分)

(3)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蓄洪泄洪能力减弱;湖泊淤积,调蓄径流能力减弱;水库淤积,降低水库防洪标准(4分)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6s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