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2年历史考研真题

更新时间:2023-12-07 16: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试题

1.春秋战国时期曾在稷下学宫讲学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荀子 2.下列墓葬遗址中,出土大量帛书的是

A云梦睡虎地秦墓 B长沙马王堆汉墓

C临沂银雀山汉墓 D江陵张家山汉墓 3.属于唐朝后期“南衙北司之争”的事件是 A甘露之变 B河阴之变 C夺门之变 D高平陵之变 4.宋仁宗时期政治改革的主持者是

A王安石 B包拯 C范仲淹 D寇准 5.明清时期的“三法司”指

A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 B刑部、都察院、大理寺 C通政使司、大理寺、刑部

D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6.晚清时期清帝年号的正确排序是

A道光、同治、光绪、咸丰、宣统 B道光、咸丰、光绪、同治、宣统 C道光、同治、咸丰、光绪、宣统 D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7.晚清时期下列武装力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湘军、淮军、练军、新军 B淮军、湘军、练军、新军 C练军、湘军、淮军、新军 D湘军、练军、淮军、新军

8.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民营棉纺织企业是 A大生资本集团 B申新纺织企业系统 C恒丰纱厂 D华新纱厂

9.袁世凯统治时期被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的总理是 A熊希龄 B唐绍仪 C段祺瑞 D赵秉钧 10.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时间

A1950-1954年 B1951-1955年 C1952-1956年 D1953-1957年 11.迈锡尼文明使用的文字是

A锲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线形文字 D线形文字

12.埃及新国王时期进行宗教改革的法老是

A阿蒙霍特普四世 B图特摩斯四世 C拉美西斯二世 D图坦卡蒙

13.《萨利克法典》主要反映了哪一支日耳曼人的社会生活状况 A伦巴德人 B汪达尔人 C法兰克人 D盎格鲁-撒克逊人

14.李白作《哭晁卿衡》,以纪念在返国途中罹难的留唐日本友人 A吉备真备 B空海 C阿倍仲麻吕 D最澄

15.中世纪著名的阿拉伯学着阿维森纳是代表作是 A《古兰经注》 B《医典》 C《黄金草原》 D《地形学》 16.近代英国思想家的代表作是

A《利维坦》 B《大洋国》 C《政府论》 D《自由法典》 17.法国大革命中,颁布全面限价法案的政治派别是 A吉伦特派 B雅各宾派 C斐扬派 D平等派 18.日本明治政府与1869年推出的改革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颁布《学制》 C朝廷改元 D土地改革

19.19世纪晚期,通过武装斗争赢得民族独立的非洲国家是 A苏丹 B摩洛哥 C利比里亚 D埃塞俄比亚

20.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列宁《四月提纲》内容的是 A不给临时政府一任何支持 B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C武装起义的时机已完全成熟 D新建的国家应是苏维埃共和国

二、名词解释

21、推恩令 22、圩田 23、金瓶挚签 24、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25、阇提 26、凡尔登条约 27、《九十五条论纲》 28.欧洲煤钢联营协定 三、史料分析题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试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试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胪云。

——选自《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材料二

(1898年,上谕)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通行各省,一体遵照。

——选自《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4141页。

材料三

(1905年,上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又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尤皆切于实用,是在官绅申明宗旨,闻风兴起,多建学堂,普及教育。 ——选自《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5392-5293页。 (1)解释材料一中的“四子书”、“大比”、“进士出身”、“传胪”。 (2)依据材料一,说明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清政府变革科举的主要措施。 30.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表1 欧洲4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1500—1913年

(单位:1990年国际元) 国家 法国 荷兰 英国 俄国 1500 727 754 714 500 1600 841 1368 974 553 1700 986 2110 1250 611 1820 1230 1821 1707 689 1870 1876 2753 3191 943 1913 3485 4049 4921 1488 资料来源:[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页。

表2 欧洲4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1500—1913年 (单位:千人) 国家 法国 荷兰 英国 俄国 1500 15000 950 3942 16950 1600 18500 1500 6170 20700 1700 21471 1900 8565 26550 1820 31246 2355 21226 54765 1870 38440 3615 31393 88672 1913 41463 6164 45649 156192 资料来源:[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1)分别指出1500——1913年间,法国、荷兰、英国等3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和人口变化的趋势。

(2)指出1500——1913年间,俄国人均GDP和人口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四、简答题:

31.隋朝加强中央集权与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意义。

32.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33.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影响

34.1901-1939年间美国历届政府在国内经济活动中职能作用的演变。

2008年历史学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铭文中明确记载周武王伐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青铜器是 A:毛公鼎 B:何尊 C:散氏盘 D:利簋 2.为《三国志》作注的学者是

A:颜师古 B:裴松之 C:陆法言 D:刘孝标 3.最终结束十六国割据局面的北魏皇帝是

A:道武帝 B:明元帝 C:太武帝 D:孝文帝 4.中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是

A:《农书》 B:《农政全书》 C:《农桑辑要》 D:《农桑衣食撮要》

5.明末清初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参与编纂《崇祯历书》的是 A:汤若望 B:南怀仁 C:张诚 D:白晋

6.洋务运动初期,清政府设北洋大臣专管北方三口通商事务。三口是指 A:天津、牛庄、登州 B:牛庄、登州、烟台 C:天津、登州、烟台 D:天津、烟台、牛庄 7.甲午战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三国是指

A:英、美、法 B:俄、法、德 C:英、法、德 D:英、俄、法 8.孙中山正式确定“中国国民党”党名的时间是 A:1912年8月 B:1914年7月 C:1919年10月 D:1924年1月 9.1923年,中国知识界发生的一次著名论战是 A.问题与主义论战 B.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C.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 D.民主与独裁论战

10.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1950年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谈判期间

B.1953年中印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谈判期间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 D.1955年亚非会议期间

11.在《圣经·旧约》的记载中,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回到迦南的领袖是 A:亚伯拉罕 B:摩西 C:大卫 D:所罗门 12.在中国古代史书中,罗马被称为

A.大秦 B.大宛 C.大食 D.安息

13.拜占庭废除军区制、改行“普洛尼亚”(监领地)制度是在哪个王朝统治时期 A.希拉克略王朝 B.巴列奥略王朝 C. 伊苏里亚王朝 D.科穆宁王朝

14.反映俄罗瑟早期历史的编年史是 A.《往年记事》

B.《伊戈尔公远征记》 C. 《征服地志》

D.《关于强大君主的纪实》

15.胡斯战争中代表下层民众的政治派别是 A:塔波尔派 B:阿拉比派 C:保罗派 D:圣杯派

16.地理大发现后,影响欧亚大陆居民生活的美洲农产品有 A.花生、亚麻、玉米等 B.西红柿、玉米、胡椒等 C. 花生、马铃薯、胡椒等 D.马铃薯、西红柿、玉米等

17.在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中,导致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兴起的发明是 A:蒸汽机 B:电动机 C:汽轮器 D:内燃机

18.19世纪90年代,英国军队在镇压苏丹马赫迪起义时,使用的新式武器是 A:来复枪 B:马克沁机枪 C:芥子毒气 D:加农炮

19.下列国家和地区中,参加国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是 A:保加利亚 B:克罗地亚 C:黑塞哥维纳 D:阿尔巴尼亚 20.1930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突破口是

A:“独立日” B:乔里乔拉村事件 C:解放贱民工作 D:食盐长征

二、名词解释

21.夷陵之战 22.“三饷”加派 23.少年中国学会 24.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25.圣像破坏运动 26.圣德太子改革 27.德雷福斯事件 28.卡德纳斯改革

三、史料分析题:29-3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29.阅读材料

(1)背景:汉代儒学的神秘化、繁琐化。使之丧失了统治思想的功能,魏晋士族门阀阶层需要寻求适应自身需要的统治思想;汉末以后的长期动荡,经学传授的“家法”、“法师”传统断裂,为新的学术风气兴起创造了条件。

(2)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玄学探讨“有”与“无”的关系,最终落实到“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上。何晏,王弻主张“有”生于“无”。“名教本于自然”;嵇康、阮籍主张“贵无”,“越名教而任自然”,蔑弃礼法;裴 、郭象“崇有”,认为一切“有”皆“块然自生”,“名教即自然”,抬高名教的地位。 32.简述晚清湘军淮军势力的崛起及其影响

(1)崛起:天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李鸿章先后奉旨在湖南、安徽编练地方武装,称为湘军、淮军。湘、淮军变通旧制,实行兵为将有,逐渐取代八旗、绿营兵的地位,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主力。清廷授曾国藩钦差大臣、两江总督,统辖江南四省军务;一批湘淮军将领担任地方督抚。

(2)影响:镇压天平天国起义,维护了清朝统治;地方势力崛起,掌握了部分地方政治、财政、军事权力,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级满汉关系的格局;湘淮系督抚大多转化为洋务运动,成为洋务运动的主体力量。

33.简析近代早期殖民强国葡萄牙、西班牙衰落的原因

(1)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失去了殖民地强国地位,1588年的“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开始丧失殖民大国地位。

(2)西、葡两国封建势力强大,工业普遍落后,不具备巩固殖民统治的政治与经济优势 (3)荷兰从西班牙独立出去,削弱了西班牙的实力,17世纪荷兰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外扩张的强大竞争对手,夺去了西、葡两国海外殖民势力范围,加速了它们的衰落。 34.概述19世纪以来全球民族国家建立的四次浪潮

(1)19世纪,欧洲的比利时等建立起民族国家,意大利、德意志完成统一,希腊、保加利亚独立。拉丁美洲的巴西等建立独立国家。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些弱小国家如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新兴国家爱诞生,波兰复国。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部分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独立,如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等。中东建立了以色列等新兴国家。

(4)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分解为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南斯拉夫联邦分解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国家。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春秋时期“救邢存卫”的国君是(A) A.齐桓公 B.秦穆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2.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最多的民族是(D) A.氐 B.匈奴

C.羌 D.鲜卑

3.下列君主中大力扶持佛教的是(B) A.北魏太武帝 B.梁武帝 C.唐武宗 D.北周武帝

4.中国古代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的研制者是(C) A.张衡 B.一行 C.苏颂 D.沈括

5.明清皇帝极少改动年号,但也有例外。有两个年号的明朝皇帝是(D) A.成祖 B.仁宗 C.宣宗 D.英宗

6.中国近代早期科技刊物《格致汇编》的主编者是(B) A.伟烈亚力 B.傅兰雅 C.合信 D.李提摩太

7.1885年,清廷在台湾设省。第一任台湾巡抚是(C) A.姚莹 B.沈葆桢 C.刘铭传 D.唐景崧

8.民国时期,提出划区实验与发展乡村教育的是黄炎培及其主持的(B) A.《村治月刊》 B.中华职业教育社 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D.中华教育促进社 9.最早由中国人主持的重大科学考古是(C) A.北京人遗址的发掘 B.敦煌文书的发现 C.殷墟的发掘 D.半坡遗址的发掘

10.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原则的文献是(A)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联合政府》

11.下列各组古代民族,其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的是(A) A.雅利安人、赫梯人、波斯人 B.雅利安人、赫梯人、以色列人 C.苏美尔人、雅利安人、以色列人 D.苏美尔人、以色列人、波斯人

12.下列哲学学派中,不属于希腊化时期的是(D) A.斯多噶学派 B.伊壁鸠鲁学派 C.犬儒学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13.罗马帝国时期,在不列颠北部修建长城的皇帝是(B) A.图拉真 B.哈德良 C.奥列略 D.涅尔瓦

14.中国僧人玄奘和义净西行求法时到过的大乘佛教中心是(C) A.飞行寺 B.超岩寺 C.那烂陀寺 D.大寺

15.下列蒙古四大汗国中,被欧洲人称为“金帐汗国”的是(D) A.窝阔台汗国 B.察合台汗国 C.伊儿汗国 D.钦察汗国

16.下列人物中,参与起草美国1787年宪法的是(A) A.麦迪逊 B.富兰克林 C.杰斐逊 D.潘恩

17.18世纪从事大西洋HA奴隶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是(D) A.西班牙 B.法国 C.荷兰 D.英国

18.签订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的两个国家是(A) A.法国和俄国 B.俄国和奥地利 C.法国和西班牙 D.俄国和英国

19.1918年,揭开协约国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序幕的事件是(C) A.捷克军团叛乱 B.英军进入巴库 C.英军登陆摩尔曼斯克D.日军登陆海参崴

20.1962年,美国女作家雷切尔?卡尔森出版《寂静的春天》,引起对(B) A.热带雨林砍伐的关注 B.杀虫剂使用的关注 C.大气环境圈污染的关注D.地质与土壤环境的关注 二、名词解释

21.北府兵:东晋在招募北方流民基础上形成的一支军队。接受驻地在京口 (今江苏镇江)的军府指挥,拱卫首都建康,称为北府兵。其最著名的战绩是在淝水之战中击败前秦军队。后成为南朝刘宋政权创立的军事基础。

22.青苗法:王安石新法之一。又称“常平法”或“常平新法”。每年青黄不接时,官府将各地常平仓等积存的钱谷借给请贷的农户,收获后加息归还。意在抑制民间高利贷,政府也因此获得利息收入。

23.《筹办夷务始末》:晚清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资料汇编。收录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对外交涉重要文书。内容包括上谕、奏议、中外照会、条约等。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及中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24.《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史学家陈寅恪著。从礼仪、兵制、财政等方面论述魏晋南北朝制度变迁与隋唐制度的关系,概括出隋唐制度三大历史渊源。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25.提洛同盟:公元前478年,爱琴海地区希腊城邦组织的抗击波斯的军事同盟,因其金库设立在提洛岛而得名。后来该同盟被雅典控制,成为其推行霸权的工具。

26.耶稣会:创建于16世纪上半期。旨在反对宗教改革,宣扬天主教会的最高权威;在欧洲致力于影响世俗权力,并积极在全世界传播基督教。明后期进入中国传教。

27.彼得一世改革:17世纪末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推行的改革。实行义务征兵制,创建海军;发展工商业,学习西欧先进科学技术;改革行政机构和行政区划;开办学校,简化俄文字母,提倡西欧生活方式。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但未触动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 28.弗莱明:英国细菌学家。1928年成功研制青霉素,40年代在临床中应用,有效控制一些传染病,并推动其他抗生素的问世。 三、史料分析题 29.阅读材料 材料一

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若按见在人丁加徵钱糧實有不可人丁雖增地畝并未加廣應令直省督撫将见今錢糧册内有名丁數勿增勿減永為定额其自後所生人丁不必徵收錢糧编審時止将增出實數察明另造清册題報

——《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二四九,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壬午 材料二

丁口之輸賦也其來舊矣至我朝雍正間因各疆吏奏請以次攤入地畝於是輸納徵解通谓之地丁或曰丁随地起是古來夫布之徵口率之賦一切取之農夫而户册所謂富民市民者擁貲千萬食指千人不服田畝即公家一絲一粟之賦無舆焉 ——王度雲《熙朝紀政》卷三《记丁随地起》 回答问题:

(1)上对材料一、二加以句读

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若按兄在人丁加徵钱粳,寅有不可。人丁雎增,地歃蓝未加度,臆令堕省督搀,将兄今钱程册内有名丁敦,勿增勿减,永羯定额。其自後所生人丁,不必徵收钱程,编謇畴止将增出寅敦察明,另造清册题鞭。

丁口之翰赋也,其乘萏矣。至我朝雍正同,因各疆吏奏莆以次摊入地歃,於是翰纳徵解,通帮之地丁,或曰丁随地起。是古束夫布之徵、口率之赋,一切取之晨夫,而户册所谓富民市民者,摊赀千莴,食指千人,不服田歆,即公家一练一粟之赋舞舆焉。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前期的赋税改革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67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