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研究——养猪产业

更新时间:2023-09-05 18: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养猪

从肉价上涨看加快养猪产业化紧迫性 ................................. - 2 -

养猪像炒股政府该怎么服务 ......................................... - 2 -

发展养猪产业 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 - 3 -

希望政府加大对“养猪”的投入,并以补贴缓解物价上涨压力 ........... - 4 -

不实现养猪产业化难稳肉价 ......................................... - 5 -

点评养猪产业链发展趋势 ........................................... - 6 -

看平度如何完善养猪产业链条 ....................................... - 7 -

兴养猪产业 富一方农民 ............................................ - 8 -

我县养猪产业发展形势较好 ......................................... - 9 -

理性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加快养猪产业发展 ............................. - 9 -

养猪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 - 11 -

发展我国养猪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 - 11 -

养猪产业发展与环保 .............................................. - 15 -

造血机制激活帮扶点养猪产业 ...................................... - 20 -

传承中医绿色精华,发展绿色养猪产业 .............................. - 20 -

沛县农民侯建国做大养猪产业得到的启发 ............................ - 24 -

让养猪产业远离污染——小记武平县人大代表何德忠 .................. - 24 -

四川:养猪产业开始重新洗牌 ...................................... - 25 -

赣州地区养猪产业调查报告 ........................................ - 27 -

陕西甘泉县养猪产业化考查报告 .................................... - 30 -

整合行业资源 促进养猪产业协调发展 ............................... - 32 -

点评养猪产业链发展趋势 .......................................... - 34 -

做强养猪业需要新思维 ............................................ - 35 -

强化服务功能 做大养猪产业 ....................................... - 38 -

养猪养出大产业 .................................................. - 40 -

养猪现代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探讨 .................................... - 41 -

养猪业未来发展趋势—产业链整合 .................................. - 50 -

重庆市养猪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 - 52 -

我国养猪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对策 .................................. - 60 -

养猪业亟待告别散养时代 .......................................... - 62 -

广东:东莞能否对养猪业说不 ...................................... - 65 -

从一个农民的养猪经历解读二十年产业变迁 .......................... - 66 -

盲目养猪风险巨大 生猪产业呼唤养猪新模式 ......................... - 70 -

养猪政策与强化组织及产销功能 .................................... - 77 -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从肉价上涨看加快养猪产业化紧迫性

2007年07月23日 00:00:57 来源:新华网

黄栀梓

今年5月份以来,国内市场的猪肉价格突然出现了持续上扬的趋势,时至今日,仍然维持高位。商务部官员日前接受央视记者访谈时称:国庆、中秋处于用肉高峰期,猪肉价格仍有可能继续上涨。

引起当前肉价上涨的原因是市场猪肉供不应求,由于生猪生产的周期较长,肉价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内降下来。虽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正在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农民发展生猪生产,以缓解市场猪肉供不应求的矛盾,但这个周期至少需要半年以上,也就是说,猪肉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要持续到今年底明年春才有望缓解。估计到了那个时候,猪肉价格虽不会再在高位运行了,但有可能又逐渐回落到低谷,那时农民高涨起来的养猪积极性自然又会随着价格的回落而下降,养猪数量又会逐渐减少,猪肉市场也就有可能再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要想避免陷入这种恶性循环,就得探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笔者认为:要从我国生猪生产的模式转换上寻求出路。当前我国生猪生产还处在以农户家庭散养为主的模式之下,产业化的程度并不高,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生产的规模也就不具可控性。在价格上涨时,农户养猪会一哄而上;在价格下跌时,农户养猪又会一哄而下。这将使养猪的农民无所适从,让猪肉市场供求矛盾反复发生。同时生猪散养模式也不便于有关部门加强生猪疫检和疫病的防治,生猪生产经营的风险也很大。一旦暴发疫情涉及到千家万户,控制的成本和难度都很大,如果失控就会造成生猪生产的严重损失,出现猪肉市场供应不足,引起价格上涨。

世界上一些农业先进国家的生猪生产早已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形成了规模经营,从生猪饲养、出栏、宰杀直到猪肉包装,再到送往超市、饭店,都是“一条龙”式的作业。由于是“规模经营”而不是“家庭散养”,其生产经营的规模也就更易于按照预测的市场需求量来调控,从而避免生产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市场供求平衡,保持肉价相对稳定。同时,也可节省生产经营成本,减少了浪费和污染的环节,更便于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疫检、质检等方面的监管,降低其生产经营的风险,减少因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由此带来的市场需求不足。

有关人士曾经指出:我国以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小农户生产方式,是很难应对市场经济规模化的客观需求的。这在当前猪肉供需矛盾中得到了应验。因而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在生猪生产上进一步加大推进产业化的力度,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生猪生产的产业化程度,既是解决我国当前猪肉市场供需矛盾的迫切需要,也是避免我国生猪生产出现恶性循环的有效途径和长远之计。

相关报道:

养猪像炒股政府该怎么服务

2007年07月13日 10:46: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养猪大户刘小解眼中,养猪像炒股。他说:“我们国家的养猪很乱,一窝蜂上来,一窝蜂下去,这必然导致价格起伏太大,很多养殖户就这样被淘汰了。那些小生猪养殖户与股票市场上那些抱着投机心理赚一把的散户太像了。”(《信息时报》7月11日)

最近一段时间,市场的猪肉价格接连看涨,“吃不起”的抱怨声遍布

全国各地。“养猪像炒股”——这句来自养猪户的感叹,是他们对自身经历的概括,很值得政府思考。农副产品的养殖、种植,原本应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自身规律,动不动就跌停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涨停,跳跃式的价格变动,反映出市场供需的失衡。解决这种失衡,种植养殖专业户无法做到,消费者也做不到,唯一能够发挥作用、施加影响的只有政府。

有人以为,农副产品现在已经完全市场化了,供应不稳价格波动,都不应该是政府管的事。还有人以为,政府管理农副产品,应该在确保供应量和限制价格上做文章。其实,这两种观点都不正确。政府是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最具权威性的组织,没有任何个人和单位,能够像政府那样在保障供应和稳定价格上发挥巨大作用。政府发挥积极作用,也不是通过行政手段强行限制价格,而是提供服务。政府的服务到位,供需就稳定,物价就不会大起大落。

政府可以为社会、为市场提供很多服务,就以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来说,政府首先可以收集、整理供需信息,提供信息服务;还可以通过税费等手段影响生产和消费,提供政策服务;在农产品价格低廉的时候,政府可以收购大量的产品,不至于谷贱伤农,在市场价格高涨的时候,平价出售稳定物价,提供一种抗风险的服务。可以想见,只要政府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生产不会出现“一窝蜂上来,一窝蜂下去”,市场价格更不会大起大落如同股市。

现在,“养猪像炒股”,大量的散户们原本指望通过养猪赚一笔,结果被套牢,最终被淘汰。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政府的服务不到位,没有给大家提供应有的信息服务、政策服务和抗风险服务,给市场留下了盲目投资、无序发展的空间,使生产如同投机,投机失败的后果直接反映到百姓的餐桌上——这就是猪肉涨价的深层原因。

现在,许多人在讲“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干预经济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但是,目前能够真正理解“服务”二字的人并不多,现在许多政府官员依然习惯于通过行政命令、强制性手段来行使行政职能,以“统治者”而不是服务者的姿态给百姓办理公共事务。政府的这种状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适应,与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不适应。

今天,大家抱怨吃不起肉,就像曾经抱怨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一样,实质上是在提醒政府:你为调控涨价做了些什么?(康劲)

发展养猪产业 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淄博华燕种猪繁育有限公司

淄博华燕良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地处淄川区东北部,座落于罗村镇梁家村,由梁家村委05年3月份开始筹建,12月份建成投产。06年4月份取得省畜牧办核发《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现存栏英系大白、美系长白、法系皮特兰、台系杜洛克等原种母猪500头,生猪总存栏4000头,每年可向社会提供种猪2000余头,二元杂交母猪3000余头,为淄博及周边地区养猪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地下转地上,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淄博华燕良种繁育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梁家村的福宁山煤矿,2005年初村两委为了积极执行区政府关停小煤矿的政策,不等不靠,由地下产业快速发展成地上产业。经过多方考察和论证,村两委一班人发现当时市场猪价低迷,养猪产业不景气,感觉新建设种猪繁育场正好可以赶上后市生猪市场的回升时机,于是果断决定在原有煤矿的地址上建设一个标准化的良种猪繁育场。全场占地8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总投资1000余万元。公司从国家农业开发基地茶棚良种猪育种中心引进英系大白、美系长白、法系皮特兰、台系杜洛克原种猪220头,当年向社会提供良种猪1500余头,二元杂交母猪2000头,实现利润70余万元,不仅保持了村集体企业的延续,而且使村集体经济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

二、高起点、高投入,建设淄博市最高档次的标准化示范猪场

公司为了适应良种猪繁育的生产需要,投资400万元用于基建建设和设备投入,从猪场的布局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都高起点、高投入,聘请多名专家对场内的布局包括生产区、办公区的分割,妊娠舍、产仔舍、保育舍、育肥舍的舍与舍之间的距离等都做了精心的布置。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购置了产床、保育床、自动饮水设备等一流的养猪设备,所有养猪生产区都安装了大型中央空调,这在我市还是首家,猪舍采用优质的塑料扣板作天棚,不仅保温隔热效果好,而且洁净、卫生、易清理。由于猪场的起点高、设施好,使猪场投产以来的生产非常正常和稳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建设沼气工程,变废为宝,惠及村民

猪场投入生产后,为了减少污染,做好无害化处理,村里投资60万元,在猪场的北侧建立了一个直径8米、高8.7米,容积400立方米的高标准化沼气池。储气罐直径8米、高

4.5米体积160立方米,全部用钢板焊接,内设回流管道和集中脱硫等设施。沼气池投入生产和使用后,不仅可以对场内所有的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而且,所生产的沼气全部经管道送到村民的楼区,使全村200多户村民用上了绿色环保无毒无味的优质沼气,仅此一项,就可以为全体村民年节省燃料费6万元,综合效益12万元。沼液、沼渣全部用于村里的蔬菜大棚,使蔬菜种植户们不但节约了肥料,而且所生产的蔬菜全部为无机产品。

四、发展种猪生产,带领当地养猪业快速发展

猪场投入正常生产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良种猪2000余头,二元杂交母猪3000余头。青州、昌乐的养猪户们买了本场的猪后,高兴地说,华燕的猪不但品种好,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母猪产仔率高,哺乳能力强,而且防疫和保健做得好,成活率高,好养。特别是在07年猪价暴涨,猪肉市场供应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对于尽快恢复本地区乃至周边地区的生猪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五、推行标准化生产,为社会提供优质生猪

猪场在进行种猪繁育的同时,还积极利用自身的品种优势,搞好标准化生产,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绿色无公害猪肉。

为了保证猪场的产品绿色、环保、无药品残留,猪场在生产工程中,无论在饲料、兽药的使用中,还是在药物添加剂的添加中,都严格按照专家教授们的指导方案,并经过监管兽医的签字后方准使用,保证了生猪产品的安全性。两年来,共为社会提供生猪8000头。

种猪场的良好经营和发展同时也坚定了村两委发展种猪生产的信心和决心。08年计划在原有种猪规模的基础上,投资200万元,新建场房6000平方米,增加种猪300头,实现年出栏原种猪4000头,二元杂交母猪6000头,利润200万元。

淄博华燕良种有限公司的建立和投产,不仅响应了区委区政府关停小煤矿的号召,而且积极利用现有地上土地设施,适时发展,把地下产业快速转为地上产业,保持了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延续了集体收入的增加,发展种猪生产,带动了本地市及周边地区养猪业的发展,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00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金羊网 2008-03-05 09:14:27

希望政府加大对“养猪”的投入,并以补贴缓解物价上涨压力

新快报讯 (记者 余亚莲 肖萍 张英姿 陈琦钿 陈红艳 廖颖谊)“养猪应该像养鸡一样,实行产业化规模经营,否则猪肉的供应很难在半年后稳定。”昨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京丰宾馆被众记者“围堵”

时,也抛出了与“猪倌”刘永好同样的建议,他还呼吁政府要加大对“养猪”的投入。 不产业化供应难稳定

厉以宁认为,这次物价上涨原因众多,首先是外汇储备占款过多引起人民币投放过多,外资不断涌入中国来购买资产和买房等,再者,自然灾害和1月份的冰灾导致了农产品供应紧张。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他提出,要缓解物价上涨需要实行综合治理,不能单纯依靠压投资规模,“过剩的要压缩,短缺的要加大投资力度”。比如,能源供应紧张,国际油价上涨,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国内能源的投资就不能放松,要增加能源的供应。

另外,猪肉供应不够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厉以宁认为,养猪和养鸡不一样,养鸡现在是产业化经营,可以依靠大量的机械化养殖保障供应,养猪仍然是以农民的散养为主,如果不发展大规模的养猪场,实行养猪的产业化,猪肉的供应很难在半年以后得到稳定。所以,“该投资的还得投资,这样对物价的控制会更好”。他表示,当初用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就可增产,现在还需要大规模投入。

加工资缓解物价上涨

厉以宁在接受新浪采访时也表示,物价上涨后,老百姓生活负担加重,工资上涨又滞后于物价上涨。同时,物价上涨后,很多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会感到不好经营,企业害怕生产成本上涨、工资上涨,会多买机器少雇人,这样就会产生就业问题。他说:“十来年前的上涨,一紧缩,物价就下来,这次紧缩后物价不一定下来,我们要连续采取措施,包括加工资措施等。”

厉以宁说:“经济学家应该冷静分析,如果工资上涨是滞后的、低速的怎么办?这时应采取补贴的办法,这也是市场经济国家在必要时会采用的暂时手段。”

不实现养猪产业化难稳肉价

南方日报新闻 时间: 2008年03月05日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本报讯 昨日,拥有中国最大农牧体系的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小组讨论间歇,被记者团团围住,询问肉禽涨价等问题。刘永好笑言,最近谈此话题已差不多将嘴皮子磨破了。

刘永好认为,肉价飞涨除了饲料价格上涨、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有关疫病风险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养殖户散户式养殖与现代规模化养殖,在短期内不能衔接造成的供应压力。他建议通过扶持农村信贷担保,扶持农业养殖合作社,促进供应的增加。

农业散户式养殖变革

从去年开始,猪肉价格经历几个翻转腾挪,令普通市民连连咋舌,在一些城市超市,抢购猪肉、粮食的新闻偶见报端,其后政府陆续采取措施限价。

刘永好说,今年CPI的上涨,很大程度确实是由于农副产品引起的。而肉价上涨的原因,一般专家的观点主要围绕三方面,即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以及疾病风险导致生猪饲养量下降。

而经过刘永好走访观察,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传统的家庭散户式养殖方式发生变革。他指出,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很多散养户正快速退出养殖业,而现代化规模养殖又未能跟上,导致养殖总量下降,最终造成生猪的供求关系失调,猪肉价格走高。

刘永好说,两亿多农村精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老弱病残守家园,劳动力不够,本来就小得可怜的农村家庭养殖规模就更小。在东部发达城市,好多家庭都不搞养殖了,他们算了一笔账,全家种地养殖刨去饲料等成本,剩下的和一人外出打工,挣钱差不多。

而2.5亿外出农民工,与城市5亿农产品消费者相加,消费增加很多,生产却没跟上,就造成消费紧张,这也就是我们肉蛋奶涨价的重要原因。

对于涨价,各地政府都曾经采取过一些限价措施,对此,刘永好认为,限价只是短期行为,虽然可能从宏观上促进节日高峰的稳定,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根本的解决之道,刘永好认为在于发展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和畜牧业,国家应在资金技术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等方面更多地支持农民养殖种地,扶持赚了钱的农民回去搞规模经营。

养殖合作社促规模生产

农民要规模养殖,但本钱不够。刘永好说,政府应在信贷担保等方面,给予农户更多的支持。

本次政协会议上,他的其中一个提案就是关乎农民贷款的。他建议,由赚了钱返乡的农户自己出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龙头企业投入一部分,三方合作,建立养猪养鸡合作社,并保证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农民饲养品,“即使出现禽畜疫病时,也要保证一定的量,以丰年补歉年”。

在贷款方面,农民其实是没有障碍的,刘永好说,商业银行也并非不给农民贷款,问题是要按规则和程序办事,而事实上农民的房子没产权,土地也没法参与担保抵押,农民根本就没有贷款的条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永好认为,要动员农民的养殖合作社参与到担保公司中,由龙头公司投入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为产业链上的规模养殖户提供贷款担保。“这个体系基本上是不盈利的,但从长期看,对农户和企业都有好处”。

据了解,目前刘永好已经在山东等地进行了一些尝试,成效不错。他还认为,3到5年规模农业畜牧业应该会占主导,告别散户主导模式。

对于短期内价格的走势,刘永好认为,今后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大幅下降也不可能,“观察今年下半年,如果粮价继续上涨的话,就不好预测”。

厉以宁:养殖模式是“猪问题”的根本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虽然多次和刘永好委员外出调研,但在他看来,物价上涨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猪肉并没有列入厉以宁认为原因的前几位。厉以宁表示,与1993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投资规模过大不同的是,现在出现了新情况:第一,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过多,已达到1.5万亿美元,造成流动性过剩;第二,人民币不断升值,使得大量外资热钱流入中国,购买房产等;第三,今年1月份的大面积冰灾导致农产品供应紧张。

厉以宁呼吁,政府对物价上涨要进行综合治理,过剩的就要压缩,短缺的就要加大投资力度,而不能单纯地压缩。比如目前能源供应紧张,国际油价上涨,我们国内的能源投资就不能放松。对于2007到2008年格外突出的“猪问题”,厉以宁同样认为养殖模式是根本原因。厉以宁说:“前一段时间猪肉出现供不应求,是因为大部分农民养猪还是以散养为主,没有像养鸡一样实现机械化、产业化。如果不实现养猪产业化,就很难稳定猪肉价格。”

点评养猪产业链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网 2008-4-29 13:57:57 信息来源: 页面功能【打印】 【关闭】 在目前的生猪价格下,产业链的利润集中在上游养殖行业,而且自产自养型养殖产业链条延展得更广。屠宰、生鲜冻肉加工和流通环节利润趋薄。事实上,在商品猪和屠宰场之间存在生猪贩子这一环节,通过调研可以发现,这一环节的利润已经十分微薄。

从价值驱动的角度看,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发展趋势如下:

第一,屠宰环节以下的企业将更注重资金运行效率。屠宰、生鲜冻肉加工和流通环节利润率低,必须加快资产周转以取得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资金运行效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规模效应。

第二,加工环节将更注重产品的附加值。低端产品规模化,注重普及;高端产品高附加,注重盈利。现有的价值链分配,将促使肉制品加工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附加值。具体而言,我们或许会看到新品推出的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等。

第三,中坚环节(屠宰和加工)必须向上游延展。中坚环节向上游延展从价值链上也是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价值的延展,而从食品安全的角度也是安全性、健康性的延展。

就现阶段我国养殖业状况来说,“基地+农户”应是较为实际的产业链延展方式之一。而大规模的自建或对养殖环节的整合,也许在生猪价格处于下降通道时较为合适。

第四,养殖企业将更注重规模化。

第五,养殖企业将更加注重对于种猪的培育,能繁母猪、良种是养殖业的最顶端,而本次价格波动正是由于能繁母猪和仔猪数量的大量减少所致。能繁母猪、良种是养殖业附加值最高的部分,也是生猪产业链稳定的根本。此次价格波动中,拥有能繁母猪、良种又自产自养的养殖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看平度如何完善养猪产业链条

2007年08月23日

“今年上半年我的养猪场出栏生猪800多头,已有40多万元的进账,现在存栏有750多头,估计下半年行情也不错。”近日,山东省平度市养猪大户吴廷暖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养猪致富经验。据了解,目前该市生猪存栏规模达50头以上的养猪户已发展到3800多家,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85个,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80%,养猪规模户户均年收入6万余元。

据平度市畜牧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市积极致力于培育生猪养殖现代产业,上半年该市养猪业仍然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到6月底,该市生猪存栏39.6万头、出栏55.1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5.5%和7.2%。

平度养猪业何以能持久不衰?

本报记者 胡考绪 刘成 通讯员 赵培聪

规模出效益

针对前几年养猪户零星散养的现状,平度市从2002年开始,以重点建设青岛市“菜篮子工程”基地为依托,大力实施“退户入园”、示范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迅猛发展,2006年规模养猪户向青岛供应生猪20万头,外调40万头,约占平度市生猪出栏总量的60%。规模养猪户享受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品种改良、无公害生产、防疫补贴等项目,仅上年该市金融部门就新增生猪生产贷款2000多万元。同时,积极探索在规模养猪户中引入担保业,放大资本金12亿元,已为320个生猪养殖户提供信用担保资金1200多万元,切实解决了农户养猪缺少资金和融资难的问题。

“规模养猪户的最大担心是怕疫病。现在好了,市里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服务很规范,防疫工作很及时。”蓼兰镇南张丘村的养猪大户李光军这样说。为解决规模养猪户的后顾之忧,平度市通过高标准实施国家无疫区示范区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生猪疫病控制、防疫监督、疫病监测、屏障保护四大体系,全市组建了15处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站,每个行政村均配备一名专职防疫员,有效提升了防疫灭病水平。

科技保质量

近几年,平度市以“科技入户工程”为抓手,不断强化生猪主导品种和主要技术的推广力度。他们建立健全了科技示范点、示范户,农户的培训经费全部由政府买单,设施大棚饲养、优质饲料配合、生物制剂环境控制、疫病综合防治、仔猪早期断奶等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得到大面积配套转化应用,有近12万户农民受益。目前,该市生猪生产发展的科技贡献率达65%以上。

崔家集镇坊头村李学强的养殖场里,集种—养(猪)—太阳能—生物能“四位一体”的养殖大棚格外引人注目,大棚分为生活区、种植区和养殖区三部分。生活区干净整洁,基本用品一应俱全。种植区西红柿长势喜人,硕果压枝。养殖区下面建有一个12立方米的沼气池,用猪的粪便做原料,产生的沼液为蔬菜追施肥,沼气用来做饭、照明、采光和杀虫。“大伙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儿都管俺家大棚叫 聚宝盆 呢!”李学强笑着说。据了解,这“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在平度市培育推广示范村33个、示范户850个。

龙头促生产

狠抓龙头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合作组织建设,以龙头促生产,是平度市完善生猪养殖产业链条、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一环。

截至目前,该市引进发展了青岛百乐食品、龙大食品(平度)2家年产值1.8亿元以上的加工龙头企业,有40万头生猪实现了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拉动作用,建成了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专业批发市场和物流基地。张戈庄镇大水泊生猪交易批发市场,年交易量20余万头,销往河北、河南、江苏等地。

李园街道桥北村村民范振良,从事良种猪生产繁育、饲料加工多年。在该市畜牧局的鼓励下,从2004年开始,他发起成立了平度市生猪产销协会,现在入会会员已发展到280个,协会先后为会员从外地引进良种猪2400头,提供优质优价饲料5000多吨,从莱阳农学院、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聘请专家教授开展培训服务活动5次。会员养殖的商品猪直接供应龙大、九联、金锣等加工企业,户均年增收1.2万元。目前像这样的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市已有9个,辐射带动会员农户1160户,有力地提升了生猪养殖产业的管理水平。 兴养猪产业 富一方农民

作者:佚名 孙桥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26 更新时间:2007-11-20 湖北省京山县孙桥镇花苑台村是闻名全县的养猪专业村,2006年被评为全县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示范村。该村围绕“兴养猪产业,富一方农民”这一目标,狠抓生猪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到10月止全村已出栏生猪7500头,现有存栏4700头,能繁母猪存栏420头。

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养猪水平。近几年来,该村聘请县畜特局资深专家培训农民2000多人次,达到每户都有1-2个养猪技术明白人。广大的养殖户掌握了“生猪三改二早一防”高产配套技术,使养猪业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道路,养殖效益不断提高。今年养猪专业户发展到138户,占全村总户数250户的55%,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大户72户。全村现有标准化猪舍1400间28000平方米,饲料仓库128间3160平方米,消毒隔离间120个420平方米,小型饲料粉碎配料机53台,建化粪池110个1220平方米,建沼气池110户/口,配套精养鱼池和塘堰面积180亩,年消化猪粪8500吨,形成了猪—沼—鱼生态循环养殖,实行了养殖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发挥能人效应,带动产业发展。在养猪产业中,该村依托能人科学示范、典型引路、扶持发展的方式,带动了养猪业的蓬勃发展。该村八组青年党员吴昌炎成为湖北省农民应用“两高一优”畜牧新技术示范户。他从91年开始养猪,每年出栏生猪都在300头左右,是远近闻名的养猪状元。千头养殖户卢晓明,多年来一直从事养猪,经历过失败的痛苦,也饱尝过成功的喜悦,始终坚持养猪不动摇。2007年他投资15万元租赁本镇近200亩水面的五泉庙水库,新建了60间猪舍2000平方米,实行猪鱼配套养殖。今年生猪出栏将达到800头,预计成鱼产量11万斤,纯收入可达30万元。因此,养猪业已成为该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能人效应更加坚定了该村向科学养殖要效益的信心。一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养殖小区环境改造,2年内达到省级标准化养殖小区标准。二是在生猪传染病和流行病的预防工作上加大力度,把花苑台村建成无国家规定的生猪疫病区。三是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上再加措施,大力引进优良生猪品种,让养猪大村同时成为优良仔猪生产基地。四是成立生猪养殖协会,提高全村养殖大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养殖大户提供养猪市场信息服务,拓宽生猪销售渠道,实行生产与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市场对接。2007年全村计划出栏生猪1.1万头,户平44头,人平12头。预计年底可出栏生猪1.2万头。仅养猪一项,农民人均养猪业收入在2006年1800元的基础上,今年可再增收500元,达到2300元。( 张公权 邓令新)

我县养猪产业发展形势较好

作者:广电传媒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7 更新时间:2008-5-8 去年以来,由于国家出台了对生猪养殖业的扶持政策,同时生猪的出栏价格上升较快,养殖生猪的利润空间也节节攀高,大多数农民开始规模化养殖生猪。目前,我县的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形势较好。

幸福乡王村生猪养殖户施传年,今年养殖了20多头母猪,140头仔猪,40多头壮猪,年出栏生猪达500多头,每年养猪的纯收入在40多万元。

目前,在我县象施传年一样的生猪养殖大户共有99户,存栏生猪13860头,占全县生猪养殖规模总量的39%。如今,象幸福生猪养殖专业合作这样的合作组织在全县共有5个,共存栏生猪8300多头。同时,全县目前生猪存栏量为35655头;其中,能繁母猪有3316头。

据了解,去年我县农户共出栏生猪七万一千六百头,畜牧专家预计今年我县生猪出栏能够超过8万头。由于国家的扶持政策,从今年开始,养殖一头能繁母猪国家财政补贴148元,其中每头母猪的保险是48元。同时,目前我县一头生猪养殖的平均利润在700元以上,在利好政策和较大利润的引导下,今年我县生猪的养殖量有好扩大。去年同期我县生猪存栏是33752头,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生猪存栏增加了6%。

当前,我县的部分生猪养殖户看到生猪养殖利润较好的形势,都正在建设猪舍,计划扩大养殖规模。

本台记者 高明虎 报道

理性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加快养猪产业发展

http://www.77cn.com.cn 2007年08月29日

今年4月下旬以来,全国各地的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持续上涨,自5月份至今,生猪和猪肉的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和人们的预期。这一情况引起了国家领导、国务院各部委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各级各部门领导、行业专家及企业管理者等广泛开展调研,解读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原因,及时出台应对措施,预测价格回落时期。广大猪业企业面对这次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形势,需要理性思考,认真分析这次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原因,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企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促进猪产业的和谐持续发展。

理性应对市场价格波动

这次生猪和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直接原因是2006年我国养猪行业全年亏损和持续的疫病影响,客观分析价格上涨的原因,其中有合理的价值回归因素,也有供求关系不平衡导致的结果。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当前发展养猪生产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低,饲养者发展养猪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生猪饲养的总量减少,与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相矛盾,从而打破了供求的平衡关系。

2006年全年行业亏损后价格上涨以及成本增加带来的价格上涨是一次价值的理性回归。成本加大突出表现在以饲料价格为标志的几乎所有成本要素都在大幅度上涨,生猪的生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产成本自然同步上涨,因此价格必然上涨。由于成本要素难以降低,生猪价格必然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在高价位上徘徊。

供求关系不平衡是价格上涨最直接的原因,这种不平衡的根源是供给数量(或者说供给的增加量)不足。由于2006年全年全行业亏损和持续的疫病影响,使大批农村散户饲养和中小规模猪场放弃养猪,直接缩减了全国的养猪生产规模,生猪的存栏,出栏数量减少,供给量自然同步减少。这次价格上涨对于现在有出栏猪的猪场带来利好,既可以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弥补上一年的亏损,又可为继续发展积累资金,但这部分收入中的相当部分是机会收益,按照经济规律,价格必然要向价值回归,机会收益将逐渐被挤出,企业长期持续发展仍然要依靠管理和技术。

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水平,加快养猪生产发展

肉类消费的数量是人们生活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猪肉是我国人民肉类食品消费的主体,去年生猪价格长期低迷以及目前生猪价格持续高涨,都引起了国家领导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后,国务院各部委和各级政府连续发出文件,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扶持养猪生产的发展,7月3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养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提出了扶持生猪生产,包括建立能繁母猪补贴制度,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等;建立和完善生猪的公共防疫服务体系,包括强化生猪防疫,对影响生猪生产的高致病性蓝耳病实行免费强制免疫以及防疫扑杀补贴等共有八条,简称“国八条”。农业部8月1日提出关于进一步提高生猪生产水平的技术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等各部委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提出了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这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及各部委对加快养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高度关切,是发展养猪生产的良好机遇,广大生产者要抓住这一时机,认真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与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发展养猪生产依然面临许多实际政策问题,如产业地位,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生产准入,疫情控制等,这些都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统筹解决。企业在发展养猪生产中,需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政策,认真解决各自的问题,努力建成生产效率高、成本控制好、竞争实力强的企业。发展生产不是简单地扩大规模,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管理能力审慎确定,当前生猪价格高是由于数量减少,根据经济理论,数量增多时价格就要下跌,这已经被生猪市场开放20多年的历史所证实,能够应对价格低迷的养猪企业才有竞争力,才能在价格高涨时获取更多的利益。

根据我国养猪生产的实际情况,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好生猪健康管理和实现健康养殖的问题,这是制约生产发展和食品安全的第一位问题。健康是确保猪生产力水平发挥的前提,无论是母猪繁殖性能的发挥或猪群成活率的提高,健康是第一位的。近年来我国猪病的特点是免疫抑制类病毒的感染,传统猪病的非典型化以及多病原的混合感染,同时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控制技术,给养猪生产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难度和隐患。因此,需要加强饲养管理,满足不同阶段猪的营养需要;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满足不同阶段猪对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需要,减轻各种应激因素影响,改善猪群的生存环境;从控制传染病的各个环节有效地控制病原传入猪群,采用科学的免疫技术,净化那些可以净化的猪病,减轻疫病对猪群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猪肉的消费将持续增长,养猪产业依然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在现代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通过发展得到解决。有些问题将通过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得到解决,但生产的实际问题还需要广大从业者自己解决。今年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和保护政策,为推进养猪生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让我们携起手来,抓住机遇,加快猪产业发展步伐,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逐步实现我国猪产业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养猪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http://www.77cn.com.cn 2006年09月13日 12:16:39 来源:博白县工商局 博白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面向粤、港、澳、海南和区内市场,大力发展养猪业,打造博白特色的养殖品牌,力促农民增加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2005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近500万头、出栏肉猪180多万头、销售中猪猪苗190多万头。今年1-8月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猪苗销售略有下降,但出栏肉猪、中猪销售和生猪饲养量都呈增长趋势。创产值销售额近15亿元。为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近1600元做出了贡献。

博白瘦肉型猪和良种杂交猪苗具有瘦肉率高、抗病力强、适应性广、易长大等特点。在粤、港、澳、海南和区内市场声誉很好。近年来,博白农民把良好的养殖传统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家庭养猪业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和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鼓励支持农民养猪,有力地促进了养猪产业化 的发展。目前,全县除有规模以上瘦肉型猪场1300多个分布在各乡镇外,还形成了水鸣至永安、三滩至亚山到旺茂、博白镇至径口至浪平三条良种猪苗和肉猪养殖带。有规模以上养殖户20000多户。每年销往海南和珠三角地区的近百万头博白猪苗,90%以上产自这三条地带。围绕养猪业的发展,又拉动了饲料加工、运输、销售、装卸、编织、畜药、中介等行业的发展,年创产值销售额3亿多元。有效地拓宽了农民增加收入的门路。博白镇、三滩、亚山、径口、永安、水鸣等13个规模养殖乡镇,大多数农民人均收入中,养猪业的收入占了五成以上。(黄兆辉) 发展我国养猪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2004-12-01 17:07:39.0

养猪生产在我国长期处于副业地位,猪肉供应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实施菜篮子工程等计划,建设了一大批规模化猪场,养猪生产逐步形成独立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并得到迅猛的发展,已从根本上摆脱了城乡居民猪肉消费短缺的状况。二十多年来我国养猪产业发展壮大的历程,也是养猪企业摸爬滚打、优胜劣汰的过程。深圳市农牧实业有限公司作为我国猪业发展的参与者之一,有幸在近十几年的实践中,把握了一些机遇使企业不断地稳步发展壮大。本人尝试从一个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具一定规模的产业经营者所经历的经验教训,探索几个同行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1目前的现状和趋势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1.1供求基本平衡,供略大于求。由于我国猪肉供应主要为城市服务,国内已少有待 开发的市场空间。加入WTO后,外国市场越来越具吸引力,但已趋于饱和,并受技术壁垒等的限制,进入有较大难度。

1.2养猪业市场波动具有周期性规律,生猪和猪肉价格呈现波浪式或螺旋式往低走的趋势。今年的好市道是以前几年的低潮为代价,这也就预示着将有下一轮次的价格走低。猪肉价格的逐渐走低其实是世界性趋势,这与美国和西欧多年的情形比较吻合。

1.3集约化、专业化的生产经营主导和逐步取代传统上的千家万户的个体粗放的小生产仍在延续的过程中,并与经济发达程度相对应。这种相对集中在种猪的生产经营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1.3.1资本和技术、经营能力和后劲具优势的企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1.3.2缺乏能力的企业,以及很多个体生产者结业、转产、出售、或者被兼并。那些非理性的短期投资行为,迟早都将让出市场空间;

1.3.3特殊国情下的产业链条相关与非相关的盲目延伸,有悖于世界上先进国家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我国养猪企业也正逐步大型化,但并没有越来越专业化,像我们公司那样从原种研究、肉猪、饲料研发至市场零售、配送、加工都做,应该说是不正常的。

1.4现代养猪产业的综合效益要兼顾经济效果、技术进步、发展潜力、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一些养猪产业过往不必考虑的问题。

1.4.1单一的技术进步、工艺改良、经营改善,远未足够影响养猪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1.4.2除期待有好年景的愿望和单一的价格竞争之外,应更多地考虑足以影响长期经营效果的因素,包括品牌、质量的稳定、后续的改良性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市场营销保障等;

1.4.3现代养猪企业越来越关注投资收益,投入与产出的时效和机会成本,并注意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分析

2如何科学、合理地经营和发展养猪产业

这个题目很广泛,这里仅就几个经验教训较多的问题展开讨论。供求饱和的产业要发展,从广度来说主要就是追求规模的扩充,因为猪肉这种商品的品质差异性,开发空间很有限,不可能把资源和精力集中于此。首要注意的是竞争对手让出来或被挤出来的市场空间。规模扩充时对投资与经营成本、投资与收益比率、长期性的效果值得认真考虑。

2.1选点与布局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2.1.1环境选择和基建成本设计:综合考虑自然、气候、地理和防疫等条件,选择最适合建设猪场的环境以及低成本投资,养猪专家几乎都精通这一点,无须阐述;

2.1.2经营管理半径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物流合理性和运输成本,交通发达地区以50-200公里经营管理半径为宜,交通欠发达地区以20-100公里为宜;

2.1.3市场供应半径的选择:我国传统的烹调习惯,对猪肉的新鲜度有严格的要求,商品猪场及屠宰工厂的选点必须考虑能及时将新鲜猪肉供应市场。猪只运输会有或多或少的损耗,这也是市场供应半径选择必须考虑的因素;

2.1.4技术支援半径的选择:即猪场选址和布局时也应将能否及时提供技术支援考虑进去,并应具备足够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来支撑扩张了的养猪产业,因为大企业都会把技术精英和管理专才、设备等高度集中,提供间断性支援,而非为每个农场配备小而全的配套;

2.1.5区域性的产业群落相对集中与间隔距离:其宗旨是安全和方便,产业群落的区域性集中无疑能相互支撑,共求发展,但须注意可能的交叉感染和防疫风险,一定的间隔距离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借鉴非典和禽流感的启发,还要顾及周边地区相同产业者的状况,提供适当的服务和帮助,如防疫和监测等;

2.1.6社会性服务的提供与获得:主要考虑便利性,包括原材料供应的便利性以及服务的容易性。例如一个公猪站的服务半径起码在100公里以上。法国的养猪主产区主要集中于西北部和中部的两小块,美国则主要集中于中部产粮区,都非常方便社会性服务的提供与获得;

2.1.7搬迁的合理性:城市发展以每年平均3-8公里的速度向外延伸,养猪产业的搬迁是不可避免的。猪场的投资要10年以上作回收期,历经2-3个市道高潮足可以有可观的回报,所以现在选点应在100公里范围合适。精明的养猪经营者非常重视搬迁的额外收益,一方面能获得远超过产业经营效果的赔偿,另外这也是降低疫病风险的一个好途径,旧猪场疫病的日积月累通过搬迁得到解决,这是符合我国特殊国情的;

2.1.8农场所需土地面积的合理性:在确保防疫间隔安全的同时,借此机会增加土地储备和待发展空间,但要以该农场能承担成本为宜。我们通常选择预留空间为10-20倍。

2.2产业的扩充方式

养猪产业的扩充方式主要包括:新建、收购、承包和租赁,经营者应视乎能力和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时效、国企改革良机、企业的积累和融资能力、目标市场的变化等因素,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的扩充方式。四种扩充方式各有优缺点,笔者认为越往后投入成本越低,在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不考虑其它因素时,似乎更为可取。

低成本扩张降低了新建猪场的投资风险,但并不是没有风险,大凡愿意低价出售、出租和承包的企业肯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必须有相当的把握能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能以自己的种猪、市场、技术或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弥补其不足,才有可能扭亏为盈,变废为宝。低成本扩张是需要机遇的,在养猪行情较差时比较容易实现,而在目前行情高涨的时期,猪场几乎都有或多或少的利润,不太可能出租或出售,更不会低价转手。

养猪产业的扩充方式还包括"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和联营模式,这两种方式也会降低投资成本,但同时会增加产生纠纷的风险,在目前国情条件下,投资合作非常愉快且收益较好的案例并不多。

2.3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

应该说,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仍将是我们产业获得较大收益的必要途径,集中优势的资源、技术和人才等能获得竞争优势。

2.3.1构建企业的专业生产经营体系,突出地解决一两个关键节点,谋求突破。如深圳农牧在品种资源方面培育"深农配套系猪",配制畅销的仔猪料、重点加强保育猪饲养、建设公猪站,以及温氏集团成功的营销模式,都属于成功的案例。

2.3.2解决综合性收益与专业化生产经营的矛盾。发达国家养猪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非常发达,市场规则也很完善,猪场规划、猪舍设计、猪场建设、设备制造与安装、种猪供应、饲料供应、精液供应、防疫消毒、肉猪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专门的公司负责。而目前我国大型企业更倾向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养猪企业逐步介入猪肉流通领域,食品公司则投资兴建自己的生猪基地,以获取综合性收益。如何解决综合性收益与专业化生产的矛盾,这是一个难题。

2.3.3养猪大企业要带头做专业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最近笔者考察了法国一个万头猪场,只养了6头公猪。美国很多猪场甚至一头公猪都没有养,但他们的种猪照样可以在世界养猪博览会获奖,很受启发。这就需要有专门的企业提供公猪或精液,分工合作,才能双赢。

2.4育种问题的讨论

2.4.1专业的合并与集中后,形成的一定规模的大企业应追求种源和基因的稳定和进步,以此作为重要责任。现在保有的大量基础母猪已有丰富的基因和基础,我们应有足够的自信,投入充足的资源,开展保种和育种工作,而非单一依靠引种--退化--引种的恶性循环。

2.4.2如何合理地育种基础上,适当适时地引进少量优良基因改良是重要的课题。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2.4.3广东养猪业由于受香港市场的影响,广泛采用以外型定价的营销模式,育种过分追求体型,因而不得不以降低生产性能的遗传进展为代价,这是不合理的,将会导致不良后果。

2.4.4育种目标的追求仍有相当大的空间,就以产仔来说,我们最近考察到法国大生产中农场每头母猪产活仔平均可达13~14头。

2.4.5洋种猪对土种猪的杂交改良,缺乏一些大机构在足够财力(如国家)的支持下,做长期性(10~20年)的工作,将难出成果和发挥重大影响。单个企业不可能不为当前的经济收益作考虑。

养猪产业发展与环保

2004中国猪业发展大会

原发表日期: 2004-11-15 原作者: 北京德佳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石满仓 汪丽华 文章来源:

近日发现有多个网站转载2004中国猪业发展大会的论坛文章,为尊重原作者,请在转载时注明原作者及文章来源于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1 养猪产业发展概况

中国的规模化养猪业始于90年代初。现代技术和WTO的加入更为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变化:养猪业朝着更为工业化、规模化转变,更加注重产品增值,同时与加工企业的联系也更加紧密。2001年,全国生猪存栏达到4.57亿头,出栏商品猪5.49亿头,猪肉产量4184.5万吨,猪肉在全国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占到了66.1%;2003年,我国畜牧业继续保持了全国增长的良好势头:肉类产量达6850吨,比2002年增长4%;蛋类产量2535万吨,增长3%;奶类产量1625万吨,增长25%。但与此同时,养猪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受到广泛关注,虽然养猪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功不可没,但想对养猪业说"爱你"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2 养猪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养猪业涉及到猪、饲料和人,关系到周围土壤、水体和空气。养猪产业的发展在带动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问题。分析污染来源,更利于治本。

2.1 动物

由于动物本身对营养物质利用率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吸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所以动物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会排泄出大量的营养物质,对环境生态平衡造成威胁以致引起污染,包括土壤的营养累积、水体的污染和有害气体的排放等。

3.1.1 水体及土壤的污染

一些未经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大部分以粪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据初步计算,一个万头规模化养猪场,常年存栏量约为6000头,每天排泄粪尿量约29吨,全年约10585吨。而养殖场数目和饲养密度的增加,造成很小的土地面积承载大量的粪尿,粪尿中含有较高的氮、磷、钾等营养素,进而造成营养物质的富集。粪尿中氮、磷等其他营养物质会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使土地失去生产价值,引起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2.1.2 臭气污染

粪便排出后,里面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有短键脂肪酸和其他挥发性含氮、含炭、含硫化合物,会立即散发出来,包括硫化氢、甲胺、吲哚、粪臭素等,而且由于酶的作用,其中的尿素也很快转化为氨气排放出来。这些臭气能够强烈的刺激人和动物的眼、鼻、喉,引起养殖场周围空气的污染。

2.2 饲料:

饲料本身含有一些营养限制因子,如豆类中的蛋白酶抑制因子,麦类中的非淀粉多糖,糠麸类中的植酸磷等,这些抗营养因子的存在,限制了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不但会造成饲料的浪费,并随动物的采食、排泄而最终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2.2.1 植酸

植物性饲料中2/3的磷与肌醇结合形成植酸。植酸能与阳离子如Ca2+、Mg2+、Zn2+、Cu2+

等形成不溶性盐,使这些阳离子难以被动物所利用;同时植酸还常与消化酶、蛋白质、氨基酸和淀粉等物质结合,降低消化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氨基酸和能量的消化和吸收。由于猪消化道中缺乏植酸酶,不能利用这些有机磷和其他营养物质。所以,这一方面要求人们人为增加饲料中的磷源;另一方面,植酸限制了这些营养物质的利用,降低了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由粪便排出的养分增多,引起环境污染。

2.2.2 非淀粉多糖(NSP)

非淀粉多糖主要存在于麦类饲料中,有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种。饲料中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如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酶)本身不能为猪体内酶类水解,而且会增加消化道中食糜的粘稠度,减少了消化酶与食糜的接触机会;同时,会减慢已消化养分向肠粘膜的扩散速度,而使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和吸收率都有所降低,在粪便中排出的养分增加,造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成对环境的污染。

2.3 饲料添加剂

2.3.1 高锌和高铜

铜、锌是动物生长、生产必需的微量元素。高铜、高锌促生长作用已被众多的试验证明。生产中一味追求过高的生长速度导致了饲料中过量的添加微量矿物元素,如铜、锌以及其它重金属元素如铬、镉等。饲料中高剂量的铜、锌大部分通过粪便排出体外,一旦污造土壤会造成土壤板结;污染水源会降低水体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生物死亡;同时高铜还可造成动物肝脏铜蓄积,不仅有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还会威胁到人类的自身发展。

2.3.2 砷制剂的使用

饲料中添加的主要是对氨基苯砷酸(阿散酸)和3-硝基-4-羟基苯砷酸(洛克沙胂)。砷制剂主要用于提高增重及改进饲料利用率,对治疗和防治猪的下痢、腹泻有疗效;同时砷制剂能够舒张毛细血管、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猪只采食后就表现为皮肤发红,因而比较受养猪户的喜爱,这尤其助长了砷制剂的大量添加。由于砷制剂在动物体内不易吸收,排出体外变成毒性更大的无机砷。据有关学者测算,一个万头猪场即使按美国FAD允许使用的砷制剂推荐量连续使用含砷的饲料,5-8年之后,将可能向猪场周边排放近一吨砷。这一吨"毒土"将长期影响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

3 降低环境污染的措施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养猪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日益为公众所关注。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严格的界定了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区的适用规模,水冲式、干清粪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污染物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等指标,为环境的保护提供了法规,使人们有规可循。而要从根本上减少养猪业生产对环境污染,除了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外,技术的进步应是解决问题的核心,从源头上控制养猪业污染,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既营养又安全的畜产品,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总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遗传育种:

养猪业应该在提高母猪年生产力、肉猪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瘦肉率和肉质等下功夫,综合动物营养、遗传育种、疫病防治和环境卫生方面的理论和技术,选育优良猪种,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营养素的利用率,降低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美英等国家通过育种值估计方法、分子遗传标记、转基因工程技术、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在提高选种准确性、品种的生长速度及肉质和母猪的繁殖力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这些对我们都有借鉴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学习的意义。

3.2 饲养管理

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仔猪的早期隔离断奶、公母猪分群饲养、母猪分阶段饲养等新的饲养管理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准确的满足不同时期动物的营养需要,还可以在猪舍小环境的控制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对减少养猪业对环境污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3 日粮调控

主要包括应用营养平衡的配方技术,采用酶制剂、饲料添加剂等生物工程技术来消除抗营养因子的影响,降低养猪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3.3.1 日粮配方技术

从营养学角度而言,通过准确测定畜禽对各种养分的需要量和饲料中养分的有效含量,充分考虑到生理阶段的不同对营养需求的差异,分阶段制定不同时期的饲料配方,从而改变饲料配方过于单一的状况,减少不必要的饲料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研究表明,按照理想蛋白质模型理论,在保证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符合标准的前提下,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添加合成单体氨基酸,配制成符合营养需要的平衡日粮,可以在不影响生产性能的情况下,提高饲料利用率,使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降低2%~3%。而日粮粗蛋白质每降低1个百分点,总氮(粪氮和尿氮)排出量会降低约8%,排尿量减少11%,还可降低尿氮含量、猪舍中氨气浓度及释放速度。这不仅可节省蛋白质资源,而且也从根本上降低了环境污染。

3.3.2 酶制剂的使用

日粮中添加酶制剂也可以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研究报道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猪饲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从而可以降低日粮中无机磷的添加量,可使磷的排泄量减少20%~50%。育成猪饲粮中添加0.2%β-葡聚糖酶,可改善猪的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13%)和氮利用率(12%)。

3.3.3 有机微量元素的应用

一些有机微量元素螯合物,如甘氨酸铁、蛋氨酸锌等,由于它们具有容易吸收,生物学利用率高的特点,与无机盐相比,少剂量添加就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且减少金属离子的排出量减少,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微量元素添加剂。碱式硫酸铜,也有这种效果。

3.3.4 其他

一些益生素、微生态制剂、中草药的使用,可以提高动物机体健康,减少动物发病机会,与一些药物添加剂(如砷制剂、抗生素)具有异曲同工之效,同时还具有绿色环保的作用。

3.4 减少臭气排放

陕西省安康市产业研究资料

排泄物的臭味与氮是密切相关联的,因为臭味化合物主要来自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因此解决臭味应从根本上控制其源头即减少氮的排泄,这是解决臭气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利用合成氨基酸可降低饲粮粗蛋白质含量、减少氮的排泄量;第二,通过提高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来达到除臭目的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如丝兰属植物提取液、酶制剂、酸化剂等;第三,一些低聚寡糖(如果寡糖)能改变胃肠道后段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减少总需氧菌量(大肠杆菌)增加双歧杆菌数,减少排泄物中臭味成分;最后,可以使用一些直接添加到粪中除臭的除臭剂,如沸石、绿矾、磷酸钙PH缓冲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3.5 动物福利

近年来,"排酸猪肉"系列产品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究其原因,是这些产品概念的提出正是体现了"动物福利"的思想,满足了人们对畜产品安全、美味、环保的要求。"动物福利"认为动物应该享有"5自由"(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胁的自由;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和"3R''(减少实验动物数量,改善实验方法和利用模型来代替实验动物),并提出相应的饲养阶段、运输阶段、屠宰阶段实施措施。这些对环保都有积极意义。国际上尤其是欧盟,已经将动物福利提到了相当高的重视程度,甚至已经形成了一道隐藏的贸易壁垒。如乌克兰有一批生猪经过60多个小时的长途运输抵达法国,却被法国拒于国门之外,理由是违反动物福利规则,生猪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没有按规定时间休息。

我国养猪业在动物福利领域正处于起步阶段,或者说人们还没有动物福利的概念。虽然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已经考虑到猪舍的光照、通风、饮水及饲养密度等,但还没有从福利的角度加以认识。进一步说,即使推行养猪福利,国内规模化养殖企业则必须对现有生产方式和设备进行较大地调整,这无疑将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目前我国农户散养仍占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化猪场还不是很多,所以离动物福利的实现尚有差距,但WTO的加入,使我们更清醒的意识到:为谋求养猪业的长远发展,达到与世界养猪业接轨,我们该考虑动物福利了。

总之,在环境保护方面虽然我国已有相当完善的法律法规,并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人、企业为图一时之利,置环保于不顾,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养猪业。因此,环保任重而道远,需要全国人民、各行各业的不懈努力。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63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