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

更新时间:2023-05-28 11:1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目 录

一、概述 .................................................... 1

(一)工程概况......................................................... 1 (二)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 1 (三)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 1 (四)勘察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二、地形地貌 ................................................ 3 三、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 3

(一)地层岩性......................................................... 3 (二)地质构造概况..................................................... 4

四、水文地质 ................................................ 6

(一)地表水........................................................... 6 (二)地下水........................................................... 6 (三)水文地质试验..................................................... 8 (四)隧道涌水量分析评价............................................... 8 (五)、地下水侵蚀性评价............................................... 11

五、工程地质条件 ........................................... 12

(一)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12 (二)场地地震效应.................................................... 13 (三)、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13 (四)、隧道围岩分级................................................... 13 (五)、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 16 (六)、斜井进口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8

六、隧道风险分析与评估 ..................................... 18 七、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 20 八、工程措施建议 ........................................... 21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蒿吉坪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

蒿吉坪隧道位于湖南省中方县蒿吉坪乡境内,线路跨过上蒲溪(蒿吉坪中桥)直接进入隧道,隧道下穿蒿吉坪乡、田坳、烂田坳、干田垅村,隧道出口位于杨家村爷溪右谷坡,隧道起屹里程为:DK287+832~DK292+905,全长5073米,隧道最大埋深为442m。隧道进口标高353.78m,出口标高327.91m。

隧道区交通状况较差,进口段至东南方向的蒿吉坪乡平距303m。出口段沟对面,有通往袁家的村道,可供农用车辆通行,洞身段地表则为人行山道及通往蒿吉坪乡的乡村水泥路。

该隧道共设计有1#、2#两个斜井以及1个横洞。

1#斜井位于进口段DK288+150公里处右侧,总长160m,走向212°,与正线夹角50°,斜井坡度8%。出口位于电站引水渠上,无公路可通,交通条件差。

1#横洞位于隧道进口段的DK288+000公里处右侧,总长190m,走向346°,与正线夹角83°,横洞坡度0.4%。出口位于河谷边,无公路可通,交通条件差。

2#斜井位于隧道洞身段DK292+300公里处左侧,斜井长度(平距)330m,走向71°,与正线夹角41.26°,斜井坡度9.2%。出口位于沟谷,距离乡村水泥路202m,需要新修公路到洞口。

(二)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

1、目的:通过勘察,为沪昆客运专线的初步设计,提供最基本的地质参数。提出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和有关措施建议。

2、任务:详细查明蒿吉坪隧道进出口、洞身段以及线路两侧各500米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断层、褶皱、节理、软弱结构面的产状及组合形式及性质特征。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充分估计隧道施工可能诱发的危险因素,及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工程措施意见。 完成蒿吉坪隧道定测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三)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

1、勘察依据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1)勘察合同、钻探任务书

(2)《新建铁路沪昆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工程地质勘察大纲(长沙至玉屏段)》; (3)《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 (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2、勘察过程及方法

本隧道勘察采用了大面积地质调绘、大面积水文地质调绘,并大力推广和采用了航测遥感、物探、钻探等多种综合勘探手段。尤其是大力推广和采用了物探技术,采用了电测深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地震弹性波法、声波测井、综合测井等多种物探手段指导钻探工作,同时结合地质调绘,对重大物探异常(断层破碎带、孔洞等)采用钻探验证。由于受地形、气候、工期等多种条件的限制,本隧道分步勘探,分阶段提供地质资料。钻探工作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共布设7孔,第二阶段重点针对隧道进出口及浅埋段,共布设7孔,3个挖探。

(四)勘察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本隧道由于山高坡陡,地形较复杂,本勘察阶段以大面积工程地质调绘为主,辅以控制性钻孔相配合,最后根据钻孔资料,在薄弱地段加密勘探。实际完成的勘探工程量如下。

蒿吉坪隧道主要勘探工作量表 表1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二、地形地貌

隧道所在区为雪峰山西麓的北向延伸的中低山区,沿线地形较复杂,所经之处山峦叠嶂,沟谷纵横,地形起伏较大,地势陡峻,相对高差达500m。

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第四系厚度一般0.5~3.0m。植被茂密,自然坡度一般15°~35°,总体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弓”型,在沟壑、路基软、陡壁处基岩出露。进口自然坡度25°~35°,出口自然坡度10°~15°。

三、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一)地层岩性

根据地质调绘,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隧道调查范围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和坡洪积层(Q4dl+pl),震旦系下统南沱江组(Zant)和江口组(Zaj),以及元古界板溪群拉榄组第二段(Pbnbl2),按由新至老顺序,各地层岩性特征分别叙述如下:

蒿吉坪隧道地层统计表 表2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二)地质构造概况

区域上,属于雪峰山复式背斜西北侧的次级构造--大墦坪—溆浦复背斜核部,地质构造较复杂,总体表现为复式背斜叠加压扭性断层的组合。岩层总体以单斜为主。DK287+832~DK291+760,地层总体倾向东,略向东南偏转,倾角45°~75°。

本次定测,共发现9条断层,从进口至出口依次为:①F101压扭性断层、②F102压扭性断层、③F103挤压错动带、④F104逆断层、⑤F106石堡区域压性断裂。

蒿吉坪隧道主要断层一览表 表3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另外,物探采用无源大地电磁法(EH-4),推测断层有F1、F2、F3、F4、F5等5条,F1与区域断层F103吻合。物探推测断层,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层间错动,以及节理裂隙密集带,岩体破碎,地下水富集。详见下表。

物探推测断层一览表 表4

测线区内因不均衡的雪峰运动,使海盆部分抬升封闭成陆,遭受风化剥蚀,造成测线区震旦系下统江口组与元古界板溪群拉揽组之间的假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使震旦系地层以含砾明显区别于元古界地层,地质调查未见明显的不整合面。

(三)节理

据实地调绘,区内节理裂隙较发育,在断层破碎带两侧各5-30m范围内较密集。节理裂隙面较平直,少量粗糙,多数闭合。少量张开,宽度1~5mm,张开节理裂隙一般被方解石和石英脉充填。节理裂隙倾角一般较陡,长度1.5~20m,间距0.2~5m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不等,节理裂隙发育段,岩石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碎块。

综合蒿吉坪隧道调查区,主要发育三组节理,以走向北西290~320°方位的最为发育,该组倾向与线路中线夹角38°,约占节理总数的43.9%,对施工较为不利的结构面,隧洞掘进时,形成较多倾向大里程方向的结构面,容易产生崩塌、掉块,需要重点防范;次为走向北偏西335~350°,该组倾向与线路中线夹角78°,约占节理总数的22%

东0~3062°,约占节理总数的12.2%构不成大的威胁。(见节理走向玫瑰花图)。

四、水文地质

测线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水充足,年降雨量大,山峦重叠,山坡及沟谷植被茂密,覆土和风化岩石空隙较大,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吸收和保持,使测线区地表水较发育,山坡至山顶地带河沟、溪谷密集,但地层本身富水性差,各地表溪沟流量随大气降水陡涨陡落。

地下水以基岩风化裂隙水以及构造裂隙水为主。

(一)地表水

区内地表水主要为沅江流域的山间溪沟水,常年有流水的溪沟主要有三条,即隧道进口处的上蒲溪(调查时流量3.2L/S)、隧道出口的爷溪(调查时流量3.7L/S)以及洞身部分的田坳溪,里程DK289+270公里处(调查时流量1.5L/S),其余的溪沟流量随大气降水的变化而变化,雨季水量较大,枯季基本无水。区内沟谷坡降较大,地表水排泄较暢通。

(二)地下水

隧道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浅变质岩裂隙中,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含水介质及水力特征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

主要赋存于土石界面处及冲沟内粉质粘土、砂土及碎石土中,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该层透水性好,含水丰富,据调查该层厚度小,储水能力差。孔隙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水通过基岩节理裂隙、地质构造带等通道传输补给到下伏岩层中。该层水在隧道出口以及洞身的沟谷内带状分布。该层水埋藏浅,是隧道区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2、基岩裂隙水

浅变质岩裂隙水:地层为震旦系下统南沱冰碛岩组(Zant)、江口组(Zaj),主要岩性为含砾绢云母板岩、长石石英砂岩、砂质板岩、凝灰质板岩。分布于整个隧道。据调查,含水层内共调查6个泉水点,流量小,均小于0.2L/s,水量贫乏,主要分布于震旦系下统南沱冰碛岩组(Zant)和太古界板溪群拉榄组(Ptbnbl2)。据区域资料,泉水流量80%以上小于0.5L/s。主要接收大气降水补给,在风化裂隙或构造裂隙带中运移,下渗补给下伏地层,以泉的形式向沟谷或低凹处排泄。 3、断裂构造带中的构造裂隙水

隧道区发育有三条区域性断裂,即F103、F104、F105,断裂平面上延伸较长,切割错动地层,为良好的地下水富集带,长期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补给,赋水量较好。但隧道区断层为压扭性,破碎带内岩石结构较紧密,使其富水性和透水性不均匀。如洞身浅埋段的09-ZD-2005孔,揭穿断层后,地下水具有承压性,承压水头高出地表2.48m,但涌水量较小,经观测,钻孔自流量为0.3m3/d,最大涌水量为26m3/d。

蒿吉坪隧道井、泉点调查表 表5

以上泉点,泉水主要用于灌溉。

隧道区,除断层破碎带地下水相对富集外,区域地层倒转,其层间搓动比较普遍,节理裂隙发育无规律,使隧道岩体其富水性和透水性不均匀。物探测试揭示11处异常区均有可能富集地下水。

物探低阻异常区一览表 表6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三)水文地质试验

洞身段的钻孔,均进行了抽(提)水试验,通过试验,求的相应岩层的渗透系数以及单孔最大出水量。见下表:

蒿吉坪隧道勘探钻孔抽水试验统计表 表7

(四)隧道涌水量分析评价

1、隧道涌水因素分析

(1)、地表水对隧道涌水的影响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隧道穿越区无大型地表水体,只在局部地段分布少量水塘,以及迳流短、流速快的季节性冲沟;DK288+609左侧189m坡顶见一水塘,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蓄水量小。其余冲沟,水量都不大,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隧道顶板岩层厚度大,透水性弱,地表水体和隧道之间无贯通性导水构造,地表水对隧道涌水的影响比较小。

(2)基岩风化裂隙水对隧道涌水的影响

隧道穿越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浅变质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岩性为震旦系南沱江组含砾绢云母砂质板岩,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浅部强风化带的风化裂隙中,单眼泉流量小,本阶段勘察期间所调查的泉水流量皆小于1L/s,为0.01~0.2L/s,该含水层富水性等级为弱富水性。综上所述,基岩风化带,对浅埋地段的隧道涌水量影响较大,对深埋段的隧道涌水量,影响较小。

(3)构造破碎带对隧道涌水量的影响

隧道穿越区在DK287+958(F101)、DK288+080(F102)、DK288+272(F103)、DK290+785(F104)、DK291+740(F105)发育5条压性断层。通过穿越和追踪,发现泉水沿F105断裂带两侧带状分布,流量小,但比较稳定。其余断层,未发现呈线状分布的泉水点,物探结果也表明,挤压闭合性较好,导水性较差。

上述情况表明区域断层破碎带附近,地下水富集,隧道穿越时,很容易导通风化带节理裂隙水、地表水,隧道涌水量会急剧增大。该类水对隧道涌水量的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隧道穿越区地表水、风化裂隙水对隧道涌水量的影响较小,而构造裂隙水、大气降水,是隧道涌水的主要因素。

2、隧道涌水量预测 (1)涌水量计算方法选择

本隧道位于浅变质岩区,岩层总体为弱透水地层。隧道仅穿越一个地表分水岭,地表切割强烈,隧道洞身埋藏深度最大为442m,最小为5.6m。隧道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其补给能力受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形、地貌及岩石节理裂隙发育程度控制。根据大致相同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分段计算,综合评价。

隧道穿越区上部强风化带可视为相对含水层,强风化带底界至隧道隧底板可视为相对隔水层。断层破碎带为含水层,完整基岩段为相对隔水层。依据《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修订版)第三章第三节相关内容,蒿吉坪隧道涌水量用大气降水入渗法、裘布依、佐藤邦明经验式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用大气降雨入渗法、古德曼经验公式和佐藤邦明非稳定流式进行隧道最大涌水量预测。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2)大气降水入渗法

隧道区内,多为崇山峻岭,地表坡度陡,冲沟发育,地表岩石露头较好,暴雨山洪易涨易退。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因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而有所区别。分段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降水入渗法公式:Q=2.74ɑ·W·A

式中:Q---隧道涌水量(m3/d);

A---集水面积(km2)。根据1:10000地形平面图,分段量取。

ɑ---入渗系数,根据《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修订版)表2-4-13选择; W---年降雨量(mm);采用溆浦县1984年至2008年的统计值,最大降雨量为1897.2mm(2002年),平均降雨量为1336.6mm,月平均最大降雨量264.0mm(5月)。

蒿吉坪隧道降水入渗法计算涌水量表 表8

(2)地下水动力学法

隧道穿越的岩层为浅变质岩,裂隙相对不发育。隧道调查范围内共发现断层6条,其断层均为压扭性断层,断面紧密,导水性较弱至中等;根据断层的空间分布和岩性差异、导水性的差异,将隧道分段进行涌水量计算。具体参照1:20万溆浦幅区域水文地质报告及钻孔抽水试验资料,结合实际,在区域断层附近地下水渗透系数取值0.366m/d,强风化带地下水渗透系数取值0.2m/d,基岩渗透系数综合取值为0.1m/d。采用裘布依、佐藤邦明、经验公式等多种方法,估算隧道涌水量。

详见附表:“蒿吉坪隧道洞身涌水量计算表”。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3、隧道涌水量评价

综合计算结果,根据隧址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实际,推荐蒿吉坪隧道涌水量如下:见表9。

蒿吉坪隧道推荐涌水量表 表9

推荐蒿吉坪隧道正常涌水量为38100(m3/d),隧道最大涌水量为72500(m3/d)。 推荐1号斜井正常涌水量为1000m3/d,最大涌水量为3000m3/d。 推荐2号斜井正常涌水量为300m3/d,最大涌水量为650m3/d。 推荐1号横洞正常涌水量为1500m3/d,最大涌水量为3500m3/d。

(五)、地下水侵蚀性评价

该隧道区内,共取了7组水样,做简分析以及侵蚀性试验,其成果统计如下:

水质分析成果统计表 表10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综合分析评价,隧道区地下水环境作用等级划分如下:

蒿吉坪隧道地下水环境作用等级划分表 表11

五、工程地质条件

(一)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1、顺层:隧道区不良地质为进口段的顺向坡,岩层产状130∠65°,坡面倾向82°,岩层倾向与路线走向夹角35°~53°,岩层风化厚度较大(09-zd-20001孔达36.5m),风化裂隙发育,在地表水和隧道开挖等工程活动作用下,易发生沿软弱层的顺层滑动或硬质岩的崩塌、落石等灾害,对地表修筑路基堆载也易发生顺坡滑动等情况。

蒿吉坪电站的引水渠道正好位于隧道进口上1.9m,由于开挖引水渠造成的小规模表层溜坡,对工程的施工存在一定的影响。

2、偏压:本隧道区岩层为倾斜层状结构,层间粘结力较差,在强风化带及断层破碎带附近,节理裂隙发育。同时,洞身有10处物探异常区,岩层倾角较陡,节理裂隙发育,存在软弱结构面、构造破碎带等,使围岩一部分较软一部分较硬,可能发生偏压。隧道进出口线路右侧顺层,倾角较大,设计时给与充分考虑。

3、浅埋:DK291+500~DK292+000段,地表切割强烈,洞身距地表最浅处仅5.6m,有110m的长度在强风化岩层里通过,围岩成洞条件极差。地下水具承压性。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施工阶段应考虑超前支护。

隧道进口段强风化层厚,岩体破碎松散,进口浅埋段可能存在偏压影响。 4、特殊岩土:经调查、取样观察验证,本阶段未见有影响隧道建设的特殊岩土。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二)场地地震效应

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三)、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隧道通过地层主要7种岩土,依据土的密实程度、岩石坚硬程度、岩石风化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各类岩石的岩土施工工程分级,见表12。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表 表12

(四)、隧道围岩分级

拟建蒿吉坪隧道建议围岩分级和隧道不同等级围岩分布长度及比例统计表分别见表13、表14。

拟建隧道建议围岩分级表 表13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6 7

DK288 +515 DK288 +600 DK288 +720 DK289 +010 DK289 +050 DK289 +150 DK289 +230 DK289 +410

DK288 +600 DK288 +720 DK289 +010 DK289 +050 DK289 +150 DK289 +230 DK289 +410 DK289 +555

85 120

Ⅳ Ⅲ

含砾绢云母 砂质板岩 含砾绢云母 砂质板岩 含砾绢云母 砂质板岩 含砾绢云母 砂质板岩 含砾绢云母 砂质板岩 岩性过渡带 含砾砂质板 岩 含砾砂质板 岩

受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 地下水富集,物探异常。加强衬砌。 弱风化,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硬 质岩,岩体较完整,隧道深埋。 弱风化,岩层电阻率值低,岩体较破碎, 洞身埋藏较深。物探异常,尤其是在 DK288+720~DK288+800 段, 物探推测围 岩破碎、含水。施工时应加强防护。 节理裂隙发育,物探推测断层,岩体破 碎。加强衬砌。 弱风化,岩体较破碎,电阻率值低,隧 道深埋。施工时应加强防护。 岩性变化,岩体较破碎,弱风化,电阻 率值低,物探异常,洞身埋藏较深。施 工时应加强防护。 弱风化,硬质岩,岩体较完整,电阻率 值高。隧道深埋。 深灰-灰绿色, 变余泥质结构, 板状构造, 弱风化,岩体较完整。物探异常,推测 节理相对密集、含水。施

工时应加强防 护。 弱风化,属于硬质岩,岩体较完整,电 阻率值相对较低,变化平稳,岩体节理 裂隙发育均匀,含水,隧道深埋。加强 预防。 弱风化,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 地下水垂直活动频繁,估计与地表水联 通。隧道深埋。物探异常,加强预防。 含砾砂质板岩:弱风化,变余泥质结构, 板状构造,属于硬质岩,岩体较完整, 节理裂隙不发育,隧洞深埋。弱富水。 弱风化,硬质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 破碎。物探推测围岩破碎、含水,隧道 深埋。施工时应以预防突水为主。 弱风化,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属 于硬质岩,岩体较完整,隧道深埋,弱 富水。 弱风化,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岩 体较完整,节理裂隙不发育,隧道深埋。 弱风化,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岩 体较完整,节理裂隙较发育。含节理裂 隙水,隧道深埋。施工时应加强预防。 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岩体极破 碎。物探推测断层与地表调绘断层吻合。 易崩塌、掉块,施工时应加强衬砌。

8

290

9 10

40 100

Ⅴ Ⅳ

11

80

12

180

13

145

14

DK289 +555

DK289 +770

215

含砾砂质板 岩

15

DK289 +770 DK289 +850 DK290 +260 DK290 +380 DK290 +700 DK290 +950 DK291 +050

DK289 +850 DK290 +260 DK290 +380 DK290 +700 DK290 +950 DK291 +050 DK291 +180

80

含砾砂质板 岩 含砾砂质板 岩 含砾砂质板 岩 含砾砂质板 岩 含砾砂质板 岩 凝灰质板岩

16

410

17

120

18

320

19

250

20

100

21

130

凝灰质板岩

14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拟建隧道不同等级围岩分布长度及比例统计表 表14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1#斜井围岩分级表 表15

#

(五)、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

隧道进出口线路右侧顺层,倾角较大,均位于河谷两岸谷坡,进口段坡度37°,地表残坡积和强风化含砾绢云母砂质板岩厚度大于10m,坡顶辟为耕地,坡下陡崖,植被发育。需进行防护和截、排水措施。

出口段自然坡度15°左右,地表强风化厚度约10m左右,表层残坡积厚度1~5m,目前仅有少量耕地,大多退耕还林。岩层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植被较发育。无不良地质现象,自然条件良好。建议坡率1:1,加强防护和截、排水。隧道进口段强风化层厚,岩体破碎松散,进口线埋段可能存在偏压影响。

1、岩爆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引发岩爆的原因很多,影响因素复杂,如地层岩性、地应力状况、隧道埋深、围岩应力状态、开挖断面形态、开挖方法等,但众多因素中,地层岩性和地应力条件是产生岩爆的决定因素。从地层岩性上看,岩爆都是发生在新鲜完整、质地坚硬、性脆、抗压强度较高、没有裂隙或很少的岩层中。

根据岩石完整程度、岩性分布,结合钻孔资料、隧道埋深、物探综合测井资料等分析,隧道区岩性主要为含砾绢云母砂质板岩、含砾砂质板岩和凝灰质板岩,从调查和钻孔岩芯上可以看到,其绝大部分新鲜完整、质地坚硬,岩石平均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Rc=30.1>30MPa,属硬质岩,岩性上,具备了发生岩爆的岩性条件。

岩爆的形成除岩性条件外,还必须满足应力条件。

本次通过09-ZD-20003孔作地应力检测,结果显示隧道洞身段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68~82 W,优势方向为N74 W。最大主应力为7.0~14.0 MPa。而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的数值在10.2~58.3MPa之间,平均31.01MPa,Rc/ H的比值在1.5~4.2之间,比值小于4,属于极高地应力状态,有发生岩爆的可能。

蒿吉坪隧道DK288+200~DK291+000段,洞身埋深较大,岩性为含砾绢云母砂质板岩,由于岩石抗压强度稍高,可能发生岩爆,但是由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洞身斜交,夹角40°,隧道多处有断裂切割,岩体破碎,即使有岩爆发生,规模和程度均较小。

2、地温

隧道区DK288+200~DK291+000段,最大埋深442m,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隧道内的地温也相应增加。隧道深处地温根据以下公式进行估算:

T=t+(H-h)gγ

带入式中:T:H深度处隧道原岩温度(℃)

H:隧道埋深(最大埋藏深度442m) h:恒温层距地面厚度,本区约50m g:本区地温梯度2.0℃/100m

t:本地区恒温层温度(取本地区平均气温18℃)

T=18+(442-50)×2.0℃/100m=25.8℃

根据物探综合井温测量数据得知孔底地温为17~22.6°,小于铁路隧道设计

规范中规定隧道内气温不宜超过28℃数值,所以也认为隧道区地温一般不至于形成热害,但是,热害的形成还受机器设备工作及照明放热、人体工作散热、空气自然压缩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热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隧道施工时应采取通风降温等适当措施以改善环境条件,达到适宜于工作的气温环境。

3、隧道洞身主要地质问题

(1)、隧道进口段为顺层,山高坡陡,切割强烈,含砾砂质板岩岩体破碎,在施工时应严禁大剂量爆破,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确保隧道的顶板岩层的稳定和安全。

隧道出口段为第四系残坡积碎石土以及强风化凝灰质板岩,属于软质岩类,施工时应加强支护,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DK291+630~DK291+950段,隧道浅埋,最浅处5.6m。地表低洼,地表水较集中,汇水面积较广,地下水具承压性。下覆凝灰质板岩,区域性断裂F22通过,断层带附近岩石破碎,隧道直接在强风化里穿过,施工时宜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防止产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以及强降雨对施工的影响。

(六)、斜井进口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号斜井出口位于沟谷的斜坡处,电站引水渠道旁,地表自然坡度15°~25°。地表零星覆盖第四系坡洪积细角砾土,浅黄-灰褐色,稍湿,稍密,角砾成份为砂质板岩,充填粉质黏土及砂土,洞口处厚2~5m。下伏震旦系下统南沱江组(Zant)含砾绢云母砂质板岩,较完整。成洞条件较好。场地施工条件较差。

2号斜井出口位于冲沟右侧的稻田内,基岩零星出露,植被发育。出口附近地表呈阶梯状,坡度一般30~45°,起伏较大。第四系坡洪积细角砾土较厚,洞口处估计厚2~6m。下伏震旦系下统江口组(Zaj)含砾砂质板岩,风化较强烈,成洞条件较差。

六、隧道风险分析与评估

(一)隧道风险分析与评估

本隧道可能产生的地质风险为隧道洞身穿越构造破碎带的洞室稳定性,以及静态水的突然释放。同时针对比较常见的岩爆、瓦斯等风险,分段评估如下:

蒿吉坪隧道风险评估表 表21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DK288+403 DK288+480 DK288+530 DK289+010 DK289+050 DK289+200 DK289+407 DK289+555 DK289+650 DK290+260 DK290+330 DK290+537 DK290+880

DK288+480 DK288+530 DK289+010 DK289+050 DK289+200 DK289+407 DK289+555 DK289+650 DK290+260 DK290+330 DK290+537 DK290+880 DK291+050

77 50 480 40 150 207 148 95 610 70 207 343 170

偶然 很不可 能 很不可 能 偶然 很不可 能 很不可 能 偶然 很不可 能 很不可 能 偶然 很不可 能 很不可 能 很不可 能 可能 很不可 能 偶然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偶然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偶然 偶然 很不 可能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偶然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偶然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偶然 很可 能 偶然 很不 可能 很可 能 偶然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19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很不 可能

中度 低度 低度 中度 低度 低度 中度 低度 低度 中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中度 低度 低度 中度 低度 低度 中度 低度 低度 中度 低度 低度 中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断层破 碎带 物探异 常

物探推 测断层

物探异 常

物探异 常

DK291+050

DK291+180

130

中度

低度

极高

低度

物探异 常、断 层发育

DK291+180 DK291+300

DK291+300 DK291+700

120 400

低度 中度

低度 低度

中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断层破 碎带、 浅埋

DK291+700

DK291+810

110

可能 很不可 能 很不可 能 偶然 很不可 能 很不可 能

高度

低度

极高

低度

DK291+810 DK292+055 DK292+250 DK292+443 DK292+667

DK292+055 DK292+250 DK292+443 DK292+667 DK292+830

245 195 193 224 163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中度 高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低度 物探异 常

一个典型隧道的勘察报告

(二)斜井风险分析与评估

蒿吉坪隧道共布置了两个斜井,虽然长度不大,但均为内倾,出现风险后,危害程度较高,故对斜井逐一进行风险评估如下:

1#斜井风险评估表 表22

2#斜井风险评估表 表22

七、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隧道区位于剥蚀中低山区,山高坡陡,施工自然条件较差,环境的承受能力较强。地表水较丰富,施工期间应尽量少占耕地,保护植被,文明施工,防止水土流失,避免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隧道弃碴及生活垃圾应合理调配,统一堆放,采取必要的防护处治措施,避免随意堆放沟谷及河床中,诱发人为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

隧道在通过涌水地段时,严禁放大炮,以免引起洞顶塌坍。很可能引起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影响居民生活用水,在施工期间应对漏水地段封堵。

应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减少机器噪音,避免使附近村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58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