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
更新时间:2023-12-27 00: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第三章 語法(下)
第四節 古代漢語的語序及省略
一、古代漢語的語序 “語序”也叫“詞序”,即語言中詞語組合的先後次序,是漢語表達意義的重要語法手段之一。漢語的語序一般不能隨意變化,如果語序變化了,句子的意義往往也要隨之變化。
漢語的語序歷史上比較固定,從古到今沒有太大的變化。古代漢語的語序和現代漢語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句子六種成分的位置基本是相同的,可以表示為:
〔狀語〕,(定語)主語‖〔狀語〕謂語〈補語〉(定語)賓語。
“主語—謂語—賓語”是古代漢語的基本語序,一般情況下,修飾語在前,中心語在後,從甲骨文開始就是這樣。不過,在上古文獻當中,尤其是先秦時期的文獻當中,也存在一些與基本語序不一致的情況。古代漢語的語序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現在:賓語前置、謂語前置、定語後置等。
(一)賓語前置
古代漢語中,在一定的語法條件下,賓語可以從謂語中心語的後面移至謂語中心語的前面,這種現象叫做“賓語前置”。古代漢語中賓語在一定的條件下應放在謂語之前,主要情況有以下幾種: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前置;賓語用代詞複指前置;強調介詞的賓語前置;無標誌的賓語前置。
1.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疑問代詞作賓語,無論是作動詞的賓語還是作介詞的賓語,一般都要前置。古代漢語中常用的疑問代詞有“誰、孰、何、曷、胡、惡、奚、焉、安”等,可用於問人、問事、問地點。
(1)疑問代詞作動詞賓語前置
先秦漢語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必須放在謂語動詞之前。例如: ①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 .
②盜者孰謂?謂陽虎也。(《公羊傳·定公元年》) .
③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戰國策·齊策》) ..④是若不行,則湯、武在上曷益?桀、紂在上曷損?(《荀子?榮辱》) ..⑤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孟子·盡心》) ..⑥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 .⑦天下父母歸之,其子焉往?(《孟子·離婁上》) .⑧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紀》) .
如果動詞前有能願動詞(又稱“助動詞”),疑問代詞也應放在能願動詞之前。例如: ①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又谁敢德?(《左傳·成公三年》) .②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傳·成公三年》) .
注意:如果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時,遇到動詞前面還有副詞作狀語,那麼前置的賓語要放在副詞的
1
後面和動詞的前面。
①寡人將誰朝而可?(《戰國策·燕策》) .②彼且奚適也?(《莊子·逍遙遊》) .(2)疑問代詞作介詞賓語前置
疑問代詞作介詞的賓語時,也要前置,應放在介詞之前。例如: ①王誰與為鄰?(《莊子·山水》) .
②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賈誼《論積貯疏》) .③胡為至今不朝也?(《戰國策·齊策》) .
④曷爲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戰國策·趙策》) .⑤許子奚爲不自織?(《孟子·滕文公上》) .⑥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戰國策·秦策》) .⑦學惡乎始,惡乎終?(《荀子·勸學》) ..
這種疑問代詞賓語前置的格式,一直為後來寫古文的人沿用。例如: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②而今安在哉?(蘇軾《前赤壁賦》) .③吾何以傳汝曹哉?(汪琬《傳是樓記》) .(3)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條件
賓語前置條件:全句是疑問句或者反問句;賓語是疑問代詞。例如: ①敢問何謂也?(《左傳·隱公元年》) .②大王來何操?(《史記·項羽本紀》) .③縛者曷為者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這種賓語前置在上古時期比較嚴格,很少例外。
2.否定代詞作賓語前置
在否定句裏,指示代詞或者人稱代詞作賓語時,一般要前置。只有動詞的賓語是指示代詞或者人稱代詞時,才能前置,而介詞的賓語是指示代詞或者人稱代詞時,不能夠前置。
(1)否定代詞作動詞賓語前置
古代漢語否定詞包括否定副詞、否定代詞和表示否定意義的動詞。否定副詞“弗”“勿”一般都與及物動詞搭配;“不”、“毋(無)”、“未”以及否定代詞“莫”不限於與及物動詞搭配。當否定詞與及物動詞搭配的時候,該及物動詞可以帶賓語。古代漢語裏,用“不”、“毋”、“無”、“未”、“莫”等否定詞的否定句有一個特點:賓語如果是一個代詞,一般總是放在動詞的前面、否定詞的後面。例如:
2
①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先進》) .②僂句不余欺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③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論語·先進》) .④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
⑤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禮記·禮運》) .⑥莫我知也夫!(《論語·憲問》) .
⑦惠公蠲其大德,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毋是翦棄。(《左傳·襄公十四年》) .⑧故作事不以禮,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禮,弗之信矣。(《禮記·禮器》) .⑨勿之有悔焉耳矣。(《禮記·檀弓上》) .
在第一個例子裏,“吾”是“知”的賓語,放在“知”的前面,現代漢語卻只能說“不知道我”(不了解我)。第三個例句“毋吾以也”中的“吾”是動詞“以”的賓語,放在“以”的前面;但按現代漢語的結構,“吾”必須放在“以”的後面。其餘由此類推。有人把上面所舉的這類句子叫做倒裝句,那是不對的。在上古漢語裏,這是最正常的結構,而不是“倒裝”。這個規律在用否定詞“未”“莫”的句子裏最為嚴格,很少例外。至於用“弗”“勿”“非”“無”四個否定詞的否定句,就不能運用這種結構了,這是因為“弗”“勿”所限制的動詞一般不帶賓語,“非”字是否定整個謂語的,而“無”字本身就是動詞。從賓語來看,如果賓語不是代詞,即使是否定句也不能用這種結構。“君”“子”一類的字不是真正的代詞,也不能用這種結構。
上古時期“莫”字有時也用作否定副詞,相當於“不”。例如: ①聞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②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左傳·宣公二年》) .
如果動詞前有能願動詞,代詞賓語也應放在能願動詞之前。例如: ①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魏風·碩鼠》) .②晉君之惠也,未之敢忘。(《國語·晉語》) .
注意:句子中一定要有否定副詞或者否定性無定代詞,而且賓語一定只能是指示代詞或者人稱代詞。 ①不我知者,謂我士也驕。(《詩·魏風·園有桃》) .
②今鄭人貪賴其田,而不我與,我若求之,其與我乎?(《左傳·昭公十二年》) .③舜喪於滄梧之野,蓋三妃未之從也。(《禮記·檀弓上》) .④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論語·憲問》) .
人稱代詞作賓語分佈在動詞前面,都是直接前置;指示代詞作賓語前置則可以加結構助詞“之”標記。
3
當指示代詞賓語前置加標記助詞“之”時,總是位於否定詞之前。例如:
①吾斯之未能信。(《論語·公冶長》) .
②親逐爾君,爾父為厲。是之不憂,而何以田為?(《左傳·襄公十七年》) .
直到後代,由於仿古的關係,古文家仍然運用這一類結構,仿照上古的句式使用賓語前置,例如: ①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②彼不我恩也。(柳宗元《童區寄傳》)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蘇軾《石鐘山記》) .④而狼未之知也。(馬中錫《中山狼傳》) .(2)否定代詞作賓語前置條件
賓語前置條件:句子必須是否定句,必須有表示否定的副詞或代詞“不、未、無(毋)、莫”等;賓語必須是代詞。例如: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②願,吾愛之,不吾叛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
③主賢明,能聽汝;不明,將不汝聽。(《韓非子·外儲說下》) .④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論語·衛靈公》) .⑤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 .
否定句代詞作賓語要求不如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嚴格,因而同時滿足了以上兩個條件代詞賓語也可以不前置,先秦漢語中兩種格式都有出現。例如:
①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王風·黍離》) .②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③聖人不愛己。(《荀子·正名》) .④漢果不擊我。(《漢書·趙充國傳》) .
3.用代詞複指的賓語前置 為了強調賓語,用代詞“是”、“之”或者“實”等複指賓語,把賓語前置,這是在古代漢語中十分普遍的。句子格式為:賓語+是(之)+謂語動詞。例如:
①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左傳·僖公四年》) ......②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左傳·僖公五年》) .③姜氏何厭之有?(《左傳·隱公元年》) ..
4
④《商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其祁奚之謂矣。(《左傳·襄公三年》) ..(1)用代詞“是”複指的賓語前置
①秉國之均,四方是維。(《詩·小雅·節南山》) ..②求!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 .
③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左傳·僖公四年》) ......
④愎諫,違卜,固敗是求,又何逃焉?(《左傳·僖公十五年》) .⑤寡人其君是惡,其民何罪?(《國語·晉語》) ..⑥將虢是滅,何愛於虞?(《左傳·僖公五年》) .
賓語用代詞複指的格式中,還可以在賓語之前加“唯(惟)”,形成“為??是??”的固定格式,強調賓語的作用很明顯。
①率師以來,唯敵是求。(《左傳·宣公十二年》) .②余雖與晉出入,余唯利是視。(《左傳·成公十三年》) .③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左傳·宣公十五年》) .
④雞鳴而駕,塞井夷竃,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 ...⑤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左傳·僖公五年》) .現代還說“唯你是問”、“唯利是圖”,就是這種語法的殘留。 ..(2)用代詞“之”複指的賓語前置
①子是之學,亦為不善變矣。(《孟子·滕文公上》) .②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左傳·僖公十五年》) ..
③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惠之至也。(《左傳·僖公十五年》) ..④“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左傳·宣公二年》) .
⑤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⑥語曰“唇亡則齒寒”,其斯之謂與?(《穀梁傳·僖公二年》) .⑦故事求遠而失近,廣藏而狹棄,斯之謂也。(《新語·資質》) .
賓語用代詞複指的格式中,還可以在賓語之前加“唯(惟)”,形成“為??之??”的固定格式,強調賓語的作用很明顯。
5
①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
②不務張其義,齊其信,唯利之求。(《荀子·王霸》) .③當臣持竿臨河時,心無雜慮,惟魚之念。(《列子·湯問》) .
如果前置的賓語是由疑問代詞“何”作定語的定中結構短語,那麽複指的指示代詞一般用“之”。例如:
①苟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後之有?(《國語·越語》) ..②姜氏何厭之有?(《左傳·隱公元年》) ..
③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 ...④夫子居之,何厭之有?(《論語·子罕》) ..⑤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輸》) ..
⑥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商君書·更法》) ....⑦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列子·説符》) ..⑧孔子曰:“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 ..
注意:如果賓語本身就是代詞,那麼,複指的代詞,只能是“之”,而不能是“是”。例如: ①《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左傳·隱公元年》) .
②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孟子·公孫丑上》) .
③《魯頌》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學,亦為不善變矣。(《孟子·滕文公上》) .由此可見,用代詞“是”字或“之”字複指提前的賓語,是古代漢語變更動賓語序的一種語法手段;即使被提前的賓語本身是代詞,也並不排斥這種語法手段。但是,現代漢語沒有這種句法了,因此這類句子譯成現代漢語時是無需把這種“是”字或“之”字直譯出來的。
(3)用其他代詞複指的賓語前置
用“斯”“茲”“焉”“彼”等作標記。例如:
①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尚書·金縢》) ..②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左傳·隱公六年》) ..
③苟有履衛地、食衛粟者,昧雉彼視。(《公羊傳·襄公二十七年》) ..④此以知上賢無益也,其亡茲適。(《管子·侈靡》) .
(4)用代詞複指的賓語前置條件
用代詞複指的賓語前置條件:用代詞“是”、“之”等複指賓語。例如:
6
①將虢是滅,何愛於虞?(《左傳·僖公五年》) .②今吳是懼而城於郢。(《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③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論語·先進》) ....
4.強調介詞的賓語前置
除了以上三種情況外,古代漢語中在強調介詞的賓語時,也常把其賓語放在介詞的前面。 (1)強調介詞“以”的賓語
古代漢語中強調介詞“以”的賓語時,常把其賓語放在介詞“以”之前。例如: ①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詩·衛風·氓》) .
②《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 ..
③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雖衆無所用之。(《左傳·僖公四年》) ....④秋陽以暴之,江漢以濯之。(《孟子·滕文公上》) ....⑤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孟子·離婁上》) .
⑥若晉軍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死。(《左傳·僖公十五年》) ....
⑦僑聞之,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脩令,夜以安身。(《左傳·昭公元年》) ....⑧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李斯《諫逐客疏》) .
(1)強調“自”“於”等其他介詞的賓語
除了強調介詞“以”的賓語而使之前置以外,其他一些介詞有時也具有相同的做法。例如: ①日居月諸,東方自出。(《詩·邶風·日月》) ..
②其一二父兄懼墜宗主,私族於謀而立長親。(《左傳·昭公十九年》) .③啟乃淫溢康樂,野於飲食。(《墨子·非樂上》) .④鳥獸不可與同群。(《論語·微子》) ..5.無標誌的賓語前置
在古代漢語中,有時為了強調賓語,沒有以上的前置條件,也可以直接將賓語移至謂語中心語之前,這種現象叫做“無標誌的賓語前置”。直接把代詞賓語“是”或者名詞賓語放在謂語動詞之前,能夠突出賓語,或者舒緩語氣。“是”在《詩經》中作賓語共57例,全部前置;《左傳》《國語》裏也不少,戰國晚期以後就基本上見不到了。例如:
①赫赫師尹,民具爾瞻。(《詩·小雅·節南山》) .②維葉莫莫,是刈是濩。(《詩·周南·葛覃》) ..
7
③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左傳·僖公四年》) ..④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項羽本紀》) .
⑤若夫窮辱之事,死亡之患,臣不敢畏也。(《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
(二)謂語前置
主語在前,謂語在後,這是古代漢語、現代漢語的常規句式。為了突出謂語的感嘆或者疑問的語氣,古代漢語中有謂語前置的現象。古代漢語的一些句子,謂語在主語之前,我們叫做謂語前置,又稱主語後置。通過謂語前置的倒裝,能夠加強語勢,調和音節,錯綜句法。第一是表示疑問的句子,第二是表示感歎的句子。這些句子謂語綴以語氣詞而前置,倒裝的主語大多也綴以語氣詞或者助詞。
1.表示感嘆語氣
①大哉,堯之為君!(《論語·泰伯》) .②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
③宜乎,百姓之謂我為愛也!(《孟子·梁惠王上》) .④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呂氏春秋·去私》) .⑤快哉,此風!(宋玉《風賦》) .
⑥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史記·魯仲連列傳》) ...⑦美哉,論焉!(《禮記·檀弓》) .⑧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 .⑨敗矣,子所使求馬者!(《列子·說符》) .⑩來,尸蟲!(柳宗元《罵尸蟲文》) .2.表示疑問語氣
①何哉,爾所謂達者?(《論語·顏淵》) .②何哉,君所謂踰者?(《孟子·梁惠王上》) .③子邪,言伐莒者?(《呂氏春秋·重言》) .④誰與,哭者?(《禮記·檀弓》) .(三)定語後置
在古代漢語中,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定語,有時為了讓語言更流暢,就將定語後置。 1.名詞及體詞性成分作定語後置
古今漢語的通常語序是:在偏正結構中,修飾語在前,中心語在後。就是說,“小名”或“別名”(種概念)在前,“大名”或“共名”(屬概念)在後。古漢語中有一種偏正結構語序與此相反,這就是所謂
8
“大名冠小名”的格式。《經義述聞》卷十四《禮記上》“蝗蟲”條云:“此言‘蟲蝗’猶上言‘蟲螟’,亦猶《禮》言‘草茅’,《傳》言‘鳥烏’,《荀子》言‘禽犢’,今人言‘蟲蟻’耳。”俞樾《古書疑義舉例》“以大名冠小名”條說:“乃古人之文,則有舉大名而合之於小名,使二字成文者。如《禮記》言‘魚鮪’,魚其大名,鮪其小名也。《左傳》言‘鳥烏’,鳥其大名,烏其小名也。《孟子》言‘草芥’,草其大名,芥其小名也。《荀子》言‘禽犢’,禽其大名,犢其小名也。”
①都官有秩吏及離官嗇夫,養各一人,其佐、史與共養;十人,車牛一兩,見牛者一人。(《睡虎地.秦墓竹簡》)
②朝鮮之拔,星茀於河戒。(《史記·天官書》) .③元封中,星孛於河戍。(《漢書·天文志》) .
④按柏之性,不生蟲蠹,四時皆得,無選焉。(《齊民要術》卷五) .
“車牛”即牛車。“星孛”即孛星,後世稱彗星。“星茀”即“茀星”。“蟲蠹”即“蠹蟲”。
古漢語中作為定語後置的並不限於單音節名詞,有時還可以是名詞性的短語。例如: ①今官之師旅,無乃實有所闕。(《左傳·襄公十四年》) ..
②漢章帝時,零陵文學奚景於冷道縣祠下,得笙白玉管,舜時西王母獻。(劉敬叔《異苑》) ...2.“者”字結構作定語後置
古漢語中,“者”字結構的功能相當於一個名詞。“者”字結構作定語也可後置。例如: ①他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勝言。(《史記·河渠書》) .....
②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為楚中尉。(《史記·淮陰侯列傳》) .....③群臣諫而死者以十數。(《漢書?鄒陽傳》) ....
④中世偏行一介之夫能成名立方者,蓋亦眾也。(《後漢書·獨行傳》) ......
⑤其收黃初中諸奏植罪狀,公卿已下議尚書、秘書、中書三府、大鴻臚者,皆削除之。(《三國志·魏............志·陳思王傳》)
⑥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干寶《搜神記》卷十九) .....⑦人馬燒溺死者甚衆。(《資治通鑑·漢紀·赤壁之戰》) ....
在特殊語境下,為了某種表達的需要,此類結構只有按原文語序對譯,才會讓人感到更確切、更傳神。例如:
①
①
②
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39頁。參王鍈《古漢語定語後置問題的再探討》,《徐州師範
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又參萬獻初《“木桃”、“木李”新證》,《長江學術》第3輯,2002年10月。 俞樾《古書疑義舉例(五種)》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52頁。
9
②
①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戰國策·齊策》) ...②萊莒之民降者十分之七。(《管子?輕重戊》) ..
③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群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漢書?霍光傳》) ...
⑤因拔刀斫前奏案,曰:“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三國志·吳志·孫權傳》) ........
⑥國初時,有一嫗名黃道婆者,自崖州來,乃教以做造捍、彈、紡、織之具。(陶宗儀《南村輟耕錄》) .....⑦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魏学洢《核舟記》) ...
定語後置結構理解時,語序可以甚或必須調整。語序調整後,去掉煞尾的助詞“者”。
第一、定語與中心語的輕重主次是很明顯的。第二、後置定語和中心語之間多屬同位關係,它使中心詞成為有定的,所指為單一的特定的事物。
同普通名詞一樣,“者”字結構作定語可以後置,自然也可以前置。兩種結構之間可以轉換。例如: ①有卷者阿,飄風自南。(《詩·大雅·烝民》) ...
②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史記·項羽本紀》) ....③封故楚、趙傅相前死事者四人子。(《漢書·景帝紀》) ....④詔以譴責兢,抵主者吏罪。(《後漢書·班固傳》) ..⑤問去者處士第幾?往何處?(杜光庭《虯髯客傳》) ..
“者”字結構作後置定語是比較後起的現象。《詞詮》所舉首例為《戰國策·楚策》,這是經過劉向整理的,只能當作漢代的語料。其餘例證均在秦漢以後。這種句法結構產生的原因,可能有兩方面:一是受上古漢語名詞作定語後置的影響;二是語言表達日趨精密化的需要。當一個複雜的偏正結構帶有多層定語時,部分定語挪後,以避免整個句子過於冗長累贅。呂叔湘《文言虛字》“者”字條第三義說:“但此種句式為文言所獨有,大率是(不一定是)因為加詞不便放在端詞之上(加詞太長,或已有其他加詞,或兩加詞共一端詞,所以移在下面,用一‘者’煞豬。”①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第十三章“後附的性狀形容詞”也指出:“形容語越長越要後附,這實在是國語的特別習慣。”②王力《漢語語法史》第五章論“者”字時說:“‘者’字又可以用於複指。複指有三種情況:第一、‘者’字結構等於後置的修飾語。例如: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勝言。(《史記·河渠書》)(等於說:其他披山通道的小渠不可勝言)??這種句法一直沿用到後代,但是後來在口語裏又產生了一種新的形式,就是‘的’字。例如:因明宗名作嗣源的在鎮州守德勝城。(《五代史平話·晉史》)有妻兄柴守禮的孩兒名榮的,郭威養以為子。(同上《周史》)”③
還有一種“中心詞+而+後置定語+者”。例如:
①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國人盡服之。(《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 呂叔湘《文言虛字》,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54年,第16頁。 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173頁。 ③
王力《漢語語法史》,《王力文集》(第十一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96頁。
10
①②
②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張溥《五人墓碑記》) .......③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論語?衛靈公》) .......3.形容詞及謂詞性成分作定語後置 ①月正元日,舜格於元祖。(《書·舜典》) .②菀彼桑柔,其下侯旬。(《詩·大雅·桑柔》) .③迅雷風烈必變。(《論語·鄉黨》) .
④牛大牝十,其六毋子,貲嗇夫、佐各一盾。(《睡虎地秦墓竹簡》) ..⑤可謂“無券而害”?亡校券右為害。(《睡虎地秦墓竹簡》) .⑥弓善反,弓惡反;善馬狠,惡馬狠。(揚雄《太玄·止次八》) ..
⑦擇降人壯健,刺手給糧,以為戰兵,得二千餘人。(司馬光《涑水紀聞》) ..
“月正”即“正月”。”“桑柔”即“柔桑”。“風烈”即“烈風”。“牛大牝”即“大牝牛”。“券右”即“右券”。《古書疑義舉例》云:“弓善弓惡,即善弓惡弓,與善馬惡馬同義。”“降人壯健”是“壯健降人”之倒置。
還有一種是中心詞+之+後置定語+者。在《詩經》和《楚辭》中,雙音節形容詞作定語後置時,其前面往往加一“之”字,構成前正後偏的偏正結構。例如:
①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周南·桃夭》) ..②氓之蚩蚩,抱布貿絲。(《詩·衛風·氓》) ..③鶉之奔奔,鵲之疆疆。(《詩·庸風·鶉之奔奔》) ....④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巍。(《楚辭?涉江》) ....⑤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楚辭·漁父》) ....⑥駕八龍之蜿蜿兮,載雲旗之委蛇。(《楚辭·離騷》) ....⑦凌陽侯之氾濫兮。(《楚辭·哀郢》) ..
⑧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勸學》) ..
⑨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 ..
“桃之夭夭”即“夭夭之桃”,“氓之蚩蚩”即“蚩蚩之氓”。句中的“桃”“氓”等人或物都是有定的,並非泛指,它們和它們的修飾或限定成分一起,共同做句子的話題或主語。這類前正後偏的結構在 俞樾《古書疑義舉例(五種)》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8頁。
11
①
①
一定條件下可轉換為前偏後正的結構。可比較:“涓涓者蠋,烝在桑野。”(《詩·豳風·東山》)“皇皇者華,於彼原隰。”其中“者”字與“之”的用法略同。
“者”字結構作定語借助“之”字而後置並不限於形容詞。例如: ①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論語?子路》) ..
②險阻既遠,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孟子·滕文公下》) ...③晉悼夫人食輿人之城杞者。(《左傳?襄公三十年》) ...④物之已至者,人祆則可畏也。(《荀子·天論》) ...⑤玉人之所患者,患石之似玉者。(《吕氏春秋·疑似》) ...⑥會天大寒雨雪,卒之墮指者十二三。(《史記?匈奴列傳》) ...⑦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一石。(韓愈《馬說》) ...
⑧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柳宗元《鈷姆潭西小丘記》) .............⑨於是集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而詔之。(《清稗類鈔·馮婉貞》) ....
不僅形容詞和它所構成的短語可充當後置定語,其他類型的謂詞性短語作定語時也可後置。例如: ①毛公易朕文考臣自厥工。(《盂鼎》) ...②易女田於寒山。(《大克鼎》) ...
③易女……人鬲自馭至於庶人六百又五十有九夫。(《大盂鼎》) ......
④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左傳·成公十年》) ........⑤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史記·秦始皇本紀》) ...⑥擇羌人可使使罕。(《漢書·路充國傳》) ..例1、2為介詞短語,其餘各例為動詞短語。
4.數量結構作定語後置
數量結構作定語,在上古漢語中以後置為常。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分歧好像不大。例如: ①王易金百鋝。(《禽簋》) ..
②用賚爾櫃鬯一卣。(《書·文侯之命》) ..
③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詩·魏風·伐檀》) ...④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慧之百畝。(《楚辭·離騷》) ....
12
⑤小城旦、隸臣作者,月禾一石半石。(《睡虎地秦墓竹簡》) ....
《漢語史稿》指出:“就名詞、數詞、單位詞三者的結合方式來說,有一種發展情況是非常值得重視的,那就是,在先秦時代,數詞兼帶天然單位詞或度量衡單位詞的時候,位置是在名詞的後面。殷墟卜辭也沒有例外??先秦只說‘馬十匹’,不說‘十匹馬’;只說‘幄幕九張’,不說‘九張幄幕’。後代沿用先秦這個規則,情況非常普遍。”①同時又指出:“就在先秦時代,數詞及其容量單位詞的位置已經可以放在名詞的前面。”舉例有“一簞食,一瓢飲”(《論語·雍也》),“一杯水,一車薪”(《孟子·告子上》),“一尺布,一斗粟”(《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等。②
數量結構位於名詞前的例子,先秦屈指可數。隨著時間的推移,數量日益增多,所占比重加大。定語後置這種現象實際上是原始漢藏語的語序在漢語中留下的殘跡。俞敏《倒句探源》等對此有過論述。
這類句子有三個特點:一是先行詞與無定代詞之間具有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二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是直接用來說明該無定代詞所代表的對象的,即“或/莫+動詞”構成主謂關係,三是先行詞作句子的話題主語,是後面主謂短語陳述或說明的對象。
①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②高祖以吏繇咸陽,吏皆送奉錢三。(《史記?蕭相國世家》) .③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史記·陳涉世家》) ......二、古代漢語的省略
省略是古代漢語中的常見現象,經常省略在上文中已經出現的成分或下文中將要出現的成分的情況。省略在上文已經出現的成分叫做承前省略,省略在下文將要出現的成分叫做蒙後省略,省略對話中的成分叫做對話省略,省略不具體的泛指成分叫做泛指省略。句子的主語、賓語、謂語等可以承前省略、蒙後省略、對話省略或者泛指省略,其中又以承前省略最為常見。
(一)句子成分的省略 1.主語的省略
古代漢語的主語省略,數量上是遠遠地超過現代漢語。 (1)承前省略主語
在複句中,第一分句出現了主語,如果後面幾個分句的主語與第一分句相同,那麼,後面幾個分句的主語可以省略。另外,主語也可以承接前文中的賓語省略,例如:
①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陽貨)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孔子)遇諸塗。(陽貨)....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論語·陽貨》)③
②孟子見梁襄王,(孟子)出,(孟子)語人曰……。(《孟子·梁惠王上》) ..
③禹八年於外,(禹)三過其門而不入,(禹)雖欲耕,得乎?(《孟子·滕文公上》) .④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丈人)以杖荷蓧。(《論語·微子》)
有時相連的兩個句子的主語不同,而又分別承前省略,這種情況需要認真分辨。例如: ①楚人為食,吳人及之,(楚人)奔,(吳人)食而從之。(《左傳·定公四年》) ....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279頁到280頁。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280頁。 ③
省略的部分已經用括弧進行補充,下同。
13
①②
②小國之事大國也,(大國)德,則(小國)其人也;(大國)不德,則(小國)其鹿也。(《左傳·文....公十七年》)
(2)蒙後省略主語
古代漢語主語不僅可以承前省略,而且可以蒙後省略。例如:
①七月(蟋蟀)在野,八月(蟋蟀)在宇,九月(蟋蟀)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詩·豳風·七月》) ..②(孟子)語人曰:(吾)“望之不似人君,(吾)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孟子·梁惠王上》)
③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史記·項羽本紀》) .(3)對話省略主語
主語省略在對話中最為常見,有時需要仔細分辨才能搞清楚對話中的言語主體。例如:
①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此)忠之屬也,“(公)可以一戰,(公)戰則(我)請從。(”《左傳·莊公十年》)
這段話是魯國國君與曹劌的對話,第一個屬於對話中的承前省略,省略了“此”或者“是”,代指上文中的“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第二個、第三個屬於對話中的對指省略,省略了“公”,第四個屬於對話中的自指省略,省略了“我”。
②(陽貨)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孔子)曰:“不可。(陽貨曰:”)“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孔子)曰:“不可。(陽貨曰:”)“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論語·陽貨》) ..這段話是陽貨與孔子的問答,其中第一個“曰”前省略的主語是“陽貨”,而第二第三個“曰”字的主語都是“孔子”。“好從事”句和“日月”句前面不僅省略了主語“陽貨”,而且省略了謂語“曰”。 省略雖然主要是承上省略和探下省略,但不僅僅是這兩種情形。有時在交際的具體時空環境中一些事物是不言自明的,也可以省去不說。王力《中國現代語法》:“有時候,主語非但不是顯然可知的,而且恰恰相反,它是不可知的。咱們只純粹地敘述某一事件,或陳說一種真理,謂語盡夠用了,縱使要說出主語也無從說起,或雖可勉強補出主語,也很不自然。”①高名凱《漢語語法論》:“漢語卻有一部分句子並不是把主語省略掉,而是根本上沒有或不需要主語的,這種句子我們叫做絕對句。”②例如:
先軫朝,問秦囚。公曰:“夫人請之,吾舍之矣。”先軫怒曰:“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墮軍.實而長寇讎,(國)亡無日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例中“亡無日矣”省略了主語,這句話是先軫對晉襄公說的,主語顯然是國家,是不言自明的。
(4)泛指省略主語
下舉例句中括號部分明顯因為泛指而省略,這種省略就無法補充。例如: 語曰:(“ )不知其人( )視其友。(”《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2.賓語省略
王力《中國現代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第35頁。 高名凱《漢語語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402頁。
14
①②
古代漢語賓語的省略,數量上是遠遠地超過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的動詞以及介詞經常省略它們的賓語。
(1)承前省略賓語
賓語省略一般都是承前省略。例如:
①齊王好衣紫,齊人皆好(衣紫)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
②《詩》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父母)而娶(妻),何也?...(《孟子·萬章上》)
③人皆有兄弟,我獨無(兄弟)。(《論語·顏淵》) ..④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之)以草具。(《戰國策·齊策》) .介詞“以”“與”“為”的賓語省略比較常見。例如:
①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之)遺之。(《左傳·隱公元年》) ...②曰:“牛何之?”對曰:“將以(牛)釁鐘。(”《孟子·梁惠王上》) .③豎子不足與(豎子)謀。(《史記·項羽本紀》) ..
④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項羽)擊破沛公軍!(”《史記·項羽本紀》) ..“使”“令”等使令動詞的賓語也往往省略。例如: ①請京,使(共叔段)居之。(《左傳·隱公元年》)
②令荊人得收亡國,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廟,令(荊人)率天下西面以與秦為難。(《韓非子·初..見秦》)
(2)蒙後省略賓語
賓語省略也有蒙後省略的。例如: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子曰:“隱者也。(”《論語·微子》) .(3)其他情況省略賓語
初,鄭武公娶(妻)於申,曰武姜。(《左傳·隱公元年》)
3.謂語省略
謂語省略不如主語和賓語省略那麼常見,有時謂語連同其賓語一起省略。 (1)承前省略謂語
①且告以族,不(告)以名。(《左傳·宣公十年》) .
②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綏諸侯),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左傳·僖公四年》)
15
③昔者,先聖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於響者,不(治)於響,(治)於聲;善影.者,不(治)影,(治)於形;為天下者,不(治)於天下,(治)於身。(《呂氏春秋·先己》)
④王曰:“騁而左右,何也?”曰:“召軍吏也。“皆聚於中軍矣,”(何也)?”曰:“合謀也。“張幕矣,”(何也)?”..曰“虔卜於先君也。“徹幕矣,”(何也)?”曰:“將發命也。“甚囂,且塵上矣,”(何也)?”曰:“將塞井、夷灶而為行也。“皆乘矣,左右執兵而下矣,”(何也)?”曰:“聽誓也。(”《左傳·成公十六年》)
⑤為客治飯,而自(治)藜藿。(《淮南子·說林訓》) .(2)蒙後省略謂語
①躬自厚(責)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衛靈公》) .②韓魏自外(擊智伯),趙氏自內擊智伯,大敗之。(《墨子·非攻》) ...③單子從阪道(伐尹),劉子從尹道伐尹。(《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
④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追之),又請楊子之豎追之。(《列子·說符》) ..(3)其他情況省略謂語
①有卷者阿,飄風自南(至)。(《詩·大雅·卷阿》) ②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出)。(《詩·小雅·正月》) 4.體詞向心結構中中心語的省略
體詞向心結構有時會保留定語而將中心語省略掉。 (1)承前省略中心語
①魏惠王為臼裏之盟,將復立於天子。彭喜謂鄭君曰:“君勿聽。大國惡有天子,小國利之。若君與大..(國)不聽,魏焉能與小(國)立之?”(《韓非子·說林上》)
②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夫生.者豈特隨侯(珠)之重哉!(《莊子·讓王》)
主謂結構的主語和謂語之間加“之”之後,整個結構就變成了一個與一般的體詞向心結構相類同的結構,所以這種結構將“之”及其後面的成分省略掉,與一般的體詞向心結構省略中心語是一樣的。例如:
丹之治水也,愈於禹(之治水)。(《孟子·告子下》) ..
此例意思是“我(丹)治理洪水比禹治理洪水更出色”,全句本應是“丹之治水也,愈於禹之治水”,“禹”後省略了“之治水”三個字。
(2)蒙後省略中心語
16
夏後氏五十(畝)而貢,殷人七十(畝)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孟子·滕文公上》) .除了以上幾種情況外,省略有時可以同時省略多個成分。例如:
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中(都)(不過)五(國)之一,小(都)(不過)九(國)之一。(《左傳·隱公....元年》)
此例後兩個句子都同時省略了中心語“都”“國”和謂語“不過”。 (二)介詞的省略
古代漢語中,介詞“於(于)”和“以”往往省略。 1.介詞“於(于)”省略
①趙人飾美女八人,納之(於)太宰嚭。(《國語·越語》) ②孔子生(於)魯昌平鄉陬邑。(《史記·孔子世家》)
③冬十二月,襄公遊(於)姑棼,遂獵(於)沛丘。見彘,從者曰:“彭生。”公怒,射之,彘人立而啼。公懼,墜(於)車,傷足,失屨。《史記·齊太公世家》)
2.介詞“以”省略
①死馬且買之(以)五百金,况生馬乎?(《戰國策·燕策》)
②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莊子·逍遙遊》) (三)句子的省略
句子的省略指省略複句的一個分句。多表假設關係,承前省略。例如:
①古者聖王唯毋得賢人而使之,(得賢人而使之)般爵以貴之,裂地以封之,終身不厭。(《墨子·尚賢......中》)
②人君毋聽寢兵,(聽寢兵)則群臣賓語莫敢言兵。(《管子·立政》) ...
③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蓋言子之志於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驪姬,(言......子之志於公)是我傷公之心也。”(《禮記·檀弓》)
??④毋妄言,(若妄言)族矣!(《史記·項羽本紀》)
⑤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為將軍,(若得廉頗、李牧為將軍)吾豈憂匈奴哉?(《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四)其他省略
①三年春,(天)不雨;夏六月,(天)雨。(《左傳·僖公三年》)
17
②庚辰,(天)大雨雪。(《左傳·隱公九年》)
③秦(漢)時明月(秦)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④東西(左右)植松柏,(東西)左右種梧桐。(《孔雀東南飛》)
省略的方式雖然不止一種,但是大都能從上下文的語境中看出來所省略的成分是什麼。表示格言性或真理性內容的句子或者以使令動詞開頭的假設句看上去有成分缺損,但從語境中卻看不出來所缺損的是什麼,那麼就不能視為省略。例如:
①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②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③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學記》)
④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孟子·告子上》) ⑤令臣以外為制於內,則是君人者亡也。(《韓非子·八奸》)
思考題
1.古代漢語的語序有哪些特殊的情況?形成這種結構的條件是什麼? 2.舉例簡述賓語前置的類型及其前置的條件。 3.賓語前置的原因是什麼?
4.討論謂語前置的類型及前置的條件。 5.討論定語後置的類型 6.舉例簡要說明省略的情況。
18
第五節 古代漢語幾種表達方式
一、數量表示法
古代漢語的數量表示法包括名詞數量表示法與行為數量表示法。古代漢語表示名詞數量,一般是把數詞放在名詞的後面,較少使用名量詞。古代漢語表示行為數量,一般是把數詞放在動詞的前面,較少使用動量詞。
(一)一般的方法
將數詞直接放在名詞之前作定語表示數量。例如: ①王賓文武丁伐十人。(《甲骨文合集》35355) .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
③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 ..④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數量短語放在名詞前作定語,表示數量。例如: ①與之一簞珠。(《左傳·哀公二十年》) ..
②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孟子·告子下》) ..③金重於羽者,豈謂一鈞金與一輿羽之謂哉?(《孟子·告子下》) ....
將數詞直接放在動詞之前作狀語表示行為數量。上古漢語表示行為數量的句法。在上古漢語裏,表示行為數量的句法,一般是把數詞直接放在動詞的前面,而不用表示動量的量詞。例如:
①又與之遇,七遇皆北。(《左傳·文公十六年》) .②三進及溜,而後視之。(《左傳·宣公二年》) .③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輸》) .
④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論語·憲問》) .⑤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
⑥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
現代漢語動量的表示法,一般是把表示動量的數量詞放在動詞的後面,比如“九合”,現代漢語則說“會合九次”(“九”在這裏只表示多次,不是實數),不但用了動量詞,而且詞序也變動了。從句子成份看,古代漢語放在動詞前面表示動量的數詞,是作為狀語來修飾動詞的。
(二)特殊的方法
古代漢語數詞或數量詞短語修飾名詞時,除可以放在名詞之前,還可以放在名詞之後。這兩種分佈位置在甲骨文裏就有。例如:
19
①獲虎一、鹿四十、狐二百六十四、麂百五十九。(《甲骨文合集》)10198) ............②俘人十有六人。(《甲骨文合集》137反) ....③黑貂之裘獘,黃金百斤盡。(《戰國策·秦策》) ..④舜有大功二十而為天子。(《左傳·文公十八年》) ..
⑤宋人以兵車百乘、文馬百駟以贖華元於鄭。(《左傳·宣公二年》) ....(二)強調的方法
在表示動作的詞語後加“者”,將數詞置於句尾作謂語表示行為數量。假如說話人要強調某一行為的數量,可以改變句法:把數詞從動詞前面移到句尾,並在這個數詞的前面用“者”字,讓它同前面的詞語隔開,這樣,“者”字前面的詞語就充當了全句的主語,移到句尾的數詞就上升為全句的謂語。
①於是平原君欲封魯仲連,魯仲連辭讓者三,終不肯受。(《戰國策·趙策》) .②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記·項羽本紀》) .
表示動量的數詞從動詞前面的狀語的位置上升到全句的謂語的位置,自然就顯得突出而重要了。和現代漢語比較,“魯仲連辭讓者三”“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雖然可以譯作“魯仲連辭讓了多次”、“把佩帶的玉玦舉起多次來向他示意”,但是語法結構是大不相同的。
二、實詞和虛詞的互相轉化
文言中的“虛詞”與今天所說虛詞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虛詞多由實詞轉化或借用而來的,因此有的詞既可作實詞,也可作虛詞,閱讀時應加以辨別。如“適”,在“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中,作動詞,出嫁;在“余自齊安身行適臨汝”中,作動詞,往、到;而然“適大病,不解行”中,作副詞,譯為“恰好”。
實詞和虛詞會因為一定的條件轉化,即實詞轉化為虛詞,虛詞轉化為實詞。
(一)動詞轉化為介詞等
由實詞——動詞或代詞,轉化為虛詞——介詞、連詞或助詞以及句子的主要成分的中心詞和從屬成分的成員互相轉化。
介詞和某些連詞是由動詞轉化的,但是轉化必須有一定的條件。沒有轉化的條件,那末原來是動詞或代詞的詞就不能轉化為介詞、連詞或助詞。
1.以
“以”是動詞,意為“用”、“拿”、“使”等。例如:
①曲沃,君之宗也,蒲與二屈,君之疆也,不可以無主。……若使大子主曲沃而重耳、夷吾主蒲與.屈,則可以威民而懼戎,且旌君伐。(《左傳·莊公二十八年》) .
“不可以”的“以”是動詞,意為“使”。“不可以無主”是複雜謂語;“以”是第一中心詞,對主語“曲沃”和“蒲”、“屈”來說,主語表示“被動”,“不可”是“以”的修飾語;“無”是這個複雜謂語的第二中心詞, “主”是賓語。後面一句的“可以”的“以”也是動詞,意為“被依靠”。“可以威民”也是複雜謂語;“以”是第一中心詞,對省略的主語,即對上一分句所說的這種措施來說,主語也表示“被動”,“可”是“以”的修飾語;“威”是這個複雜謂語的第二中心詞,“民”是賓語。“而”和“且”都是連詞。“懼戎”、“旌君伐”,意為“可以懼戎”、“可以旌君伐”。“若使??則??”是連接兩個分句的連詞。這兩句中沒有什麼轉化的。
20
②申胥諫曰:……夫越……使吾甲兵鈍弊,民人離落,而日以憔悴。……年穀時熟,日長炎炎,及吾猶可以戰也。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吳王曰:“……越曾是以為大虞乎?……”吳王夫差既許越成,乃.大戒師徒,將以伐齊。申胥進諫曰:“……今王非越是圖,而齊魯以為憂。……”(《國語·吳語》) .
這例中的兩個“以為??”的“以”,性質同上一例中的“以”一樣,但意思是“被認為”;“為(繫詞)大虞”和“為(繫詞)憂”意為“是深憂大患”。“日以(因也)憔悴”、“可以(依據也)戰也”、“將以(憑藉也伐齊)”,其中的動詞“以”都已轉化為介詞,賓語[之]是省略了(沒有賓語不成其為介詞);這個省略了的[之]分別指代上文的“甲兵鈍弊,民人離落”(“憔悴”的原因)、“年穀時熟,日長炎炎”(“戰”的有利條件)、“大戒師徒”(“伐”的手段)。轉化的條件是,作為修飾語的介賓詞組必須緊挨著不能省略的謂語中心詞(在這個例中是“憔悴”、“戰”、“伐”);否則這個動詞“以”不會轉化為介詞。如果沒有作為修飾語的“特以伐齊”的“將”,假設原文是作“乃大戎師徒以伐齊”,則這個“以”就不是介詞,而是連詞了。其轉化的條件是,“大戒師徒”和“伐齊”這兩個一般謂語所陳述的對象,都是共同的主語“夫差”。
③子獨不可以忠為子主計,以其餘為寡人乎?(《戰國策·秦策》) .
這兩個“以”已由動詞轉化為介詞,賓語“忠”和“其餘”都沒有省略。
實現這種轉化的先決條件是,兩個謂語中心詞“為”(動詞),分別緊接於這兩個作為修飾語的介賓詞組之後。後一個“為”帶賓語 “寡人”;前一個“為”帶直接賓語“計”;“為??計”之間的“子主”是間接賓語,是“為計”這一行為所向的對象。“為計”這個動賓詞組的意思就是“為謀”;“為謀”之成為動賓詞組,為時很早。
2.為
“為”本是動詞,意為“牽象勞動”,引申為“做”、“擔任”、“認為”等。例如: ①故繞朝之言當矣,其為聖人於晉而為戳於秦也:此不可不察。(《韓非子·說難》) .②執政使欒氏之臣勿從,從欒氏者為大戳施。(《國語·晉語八》) .
“為”的意思是“作為”、“做了”、“成為”、“成了”等等。由於“戮”是動詞,意為殺戳、侮辱,或為名詞,意為殺戮、侮辱的對象,這個詞雖在此例中作為賓語,但具有轉化為作為謂語中心詞的條件。本來作為謂語中心詞的動詞“為”,從而也有條件轉化為作為修飾語的介賓詞組的成員之一。例如:
③某是華山府君廟前長松下千歲老狸,……遂為府君捕逐,逃於河渭之間。(王度《古鏡記》) .“捕逐”所處的地位相當於“戳”所處的。在唐代,有“逐為府君捕逐”,卻無遂為府君之捕逐。可見“為”的詞性,確已由動詞轉化為介詞。
戰國時期,“為”已開始由動詞轉化為介詞,“所”已開始由代詞轉化為助詞,都已由實詞轉化為虛詞了。
①堯之末年,德衰,為舜所囚。(《竹書紀年》) .
②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自投於何為魚鱉所食。(《莊子·瓷跨》) .
③孫卿不遇時也,德若堯、禹,世少知之,方術不用,為人所疑。(《荀子·堯問》) .④夫直議者,不為人所容;無所容,則身危。(《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
21
⑤是王“過舉”顯於天下而為諸侯所議也。(《戰國策·秦策》) .⑥楚遂削弱,為秦所輕。(《戰國策·秦策》) .
“為×所×”的“為”都由原來的繫詞轉化為介詞,意為“被 ??;”“所”由原來的代詞轉化為助词,不為義。例如:
①孤與將軍,恩如骨肉。割授江南,不屬本州。……而忍絕王命,明棄顧交,實為侫人所構會也。(阮.瑀為曹操作《與孫權書》)
②時人譏祭仲失忠臣之節。仲以子亹為渠彌所立,本既不正,又不能固位,安民,宜其見除,故即.而然譏者之言,以明本意。(《左傳·桓公十八年》杜預注)
3.被
“被”本是動詞,意思是“遭遇”、“遭受”等,後面可帶賓語,兩者組成動賓詞組。例如: ①所被攻者不樂,……(《呂氏春秋·精通》) .
②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兵者,以趙之為蔽於南也。(《戰國策·燕策》) .
這兩個“被”都是動詞,意為“遭受”;“攻”和“兵”分別是“被”所帶的賓語。《呂氏春秋》中的“被攻”這個動賓詞組,是主語中心詞“所”的修飾語,“者”是助詞,“不樂”是謂語。《燕策》中的“燕不犯寇,被兵”,是個主謂詞組,其中,“被兵”和“犯寇”都是動賓詞組,“不”是“被”和“犯”的共同的修飾語。修飾語“不”,謂語的中心詞“犯”與“被”,賓語“寇”和“兵”,共同組成謂語;主語是“燕”。主謂詞組“燕不犯寇,被兵”,作為全句的主語中心詞“所以”的修飾語,主語中心詞和修飾語共同組成主語;“夫”、“之”、“者”都是助詞。“以趙之為蔽於南也”是全句的謂語。 只要處於賓語地位的詞語是動詞“攻”,這個賓語就具有轉化為謂語中心詞的條件。而一經轉化,則原來的謂語中心詞“被”(動詞),就轉化為修飾語,它對後面那個由賓語轉化為謂語中心詞的動詞,加以限制或修飾,以表示其主語是處於被動的地位。
進一步,動詞“被”轉化為介詞:
①虞晚家有皂美樹,……晚被斫,此樹柘死。(劉義慶《幽明錄》) .
②元嘉九年,征北參軍明裔之有一從者,夜眠大魘。裔之自往喚之,頃間不能應,又失其頭髻。三日乃寤。說云:“被三人捉足,一人髻之。”(劉義慶《幽明錄》) .
這樣,“被三人”這個介賓詞組就作為修飾語來限制或修飾謂語中心詞“捉”了。
4.見
“見”字本是動詞,意思為“看見”、“見到”等。動詞“見”由原來作為句子的謂語中心詞而轉化為謂語中心詞的修飾語的。例如:
①所說,出於原利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見無心而遠事情,必不收矣。(《韓非子·說難》) .這個動詞“見”是謂語中心詞,後帶兩個作為賓語的動賓詞組--“無心”和“遠事情”。 ②王子比干不見剖心乎?(《荀子·看坐》) .
此句中的動賓詞組,其動詞“剖”是作為謂語中心詞的 ,而在它前面的動詞“見”則已轉化為作為
22
對於“剖”的修飾語了。這樣,“剖”對於主語“比干”來說,“比干”處於被動地位,是被“剖心”了。這種謂語中心詞一般地是不帶賓語的,其產生的時間要比帶賓語的更早一些。例如:
③隨之見伐,不量力也。(《左傳·僖公二十年》) .
以上所述,是關於動詞“見”由作為謂語中心詞,轉化為作為加於謂語中心詞的修飾語。
動詞“見”轉化的方向是:由實詞——動詞,轉化為實詞——代詞。這種轉化大約從東漢開始: ①凡舉事,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後漢書·朱浮傳》載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宏書》) .②少加孤露,母見見驕,不涉經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③父子見陵辱,對之慚旦驚。(石崇《王明君詞》) .④差不甭千解來見借,當為酋公為佳傳。(裴啟《語林》) .
⑤鄙若中表相因,或同宴外。婢僕見誘,遂致私誠。(元稹《鸚鸚傳》) .很顯然,這個“見”已轉化為代詞,作為提置於動詞之前的賓語。 5.於
①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於周於京。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保右命爾,燮伐大商。(《詩·大..雅·大明》)
“命此文王於周於京”是複雜謂語。“命”是動詞是複雜謂語的第一中心詞,“文王”是兼語,“於”是動詞是複雜謂語的第二中心詞,“周”是賓語,“京”是賓語。如果緊挨在“於”字之上的是個動詞或動賓詞組,這就為“於”字找到由動詞轉化為介詞的條件了。例如:
②交交黃鳥,止於桑。(《詩·秦風·黃鳥》) .③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詩·秦風·靜女》) .
動詞轉化為介詞的,除“以”字等外,還有“與”、“由”、“自”、“於”、“在”等,都是由動詞轉化為介詞的。
(二)動詞轉化為連詞
大夫種乃獻謀曰:“……王不如設戎,約辭,行成,以喜其民,以廣侈吳王之心。……”(《國語·吳語》) ..這兩個“以”已由動詞轉化為連詞了。轉化的條件是:上文有三個動賓詞組,下文有兩個動賓詞組,這些作為謂語的動賓詞組又都是對共同的主語“王”有所陳述。這樣,“以”不再作為謂語中心詞。 “以”由動詞轉化為連詞,例如:
晉人許之,對曰:“君臣師賦輿以為魯、衛、請。若荀有以藉口而複於 寡君,君之惠也。敢不唯命是.聽?”(《左傳·成公二年》)
這個“以”已轉化為連詞,連接“帥賦輿”和“為魯、衛請”兩個謂語。“為”是動詞,同 “魯、衛、請”組成動賓詞組。 (三)動詞轉化為助詞
1.以
動詞“以”轉化為助詞,以屈原的作品中的一句話最能說明問題:
23
亂曰“鸞鳥鳳皇,日以遠兮。(”《楚辭·九歌·涉江》) .
2.為
句末的“為”,在先秦時期沒有作為語氣助詞的,它是動詞,作謂語中心詞。例如: ①其為衣裘,何以為?冬以園寒,夏以園暑。(《墨子·節用上》) .
這個句末的“為”是動詞,作複雜謂語的第二中心詞。當在句中有謂語中心詞,句末的“為”已經不可解釋是謂語中心詞時,它才由動詞轉化為語氣助詞。例如:
②韓厥辭曰:“……二三子不能事君,馬用厥也?”林注:二三子不解事君而欲殺之,馬用召我為也?.(《左傳·成公十七年》宋林堯叟注)
這個“為”就不可解作謂語中心詞,而已轉化為語氣助詞。 (四)助詞轉化為繫詞 1.唯
①夫吳之與越,唯天所授,王其無庸戰。(《國語·吳語》) .②齊、晉亦唯天所授,豈必晉?(《左傳·成公二年》) .③禍福無門,唯人所召。(《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
這些“唯”或“維”,都是由助詞轉化過來的繫詞,“所”是代詞,分別作為複雜謂語的第一中心詞和第二中心詞。繫詞“唯”、“維”在有的語言句中作“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為”後來就幾乎取“唯”、“維”而代之。
由虛詞助詞轉化為實詞繫詞。
①其殽維何?炰鱉鮮魚。其維蔌維何?維徇及萍。其贈維何?乘車路馬。(《詩·大雅·韓奕》) .....②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詩·小.......雅·斯幹》)
③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詩·商頌·玄鳥》) .④翻轉維司徒,家伯為宰。(《詩·小雅·十月之交》) .⑤厥初生民,時維姜嫄。(《詩·小雅·生民》) .
⑥桀德,惟乃弗作德任,是惟暴德罔後。(《書·立政》) .⑦責人斯無難,怕受責,俾如流,是惟艱哉。(《書·秦誓》) .
這些詩文中的“維、惟、為”,都是助詞。但到了更後一些的時期,則同樣的“維、惟、為”或“唯”,已經轉化為繫詞了。
①欒出殺曆長,乃納孫周而立之,是為倬公。(《國語·晉語六》) .
24
②齊、晉亦唯天所授,豈必晉?(《左傳·成公二年》) .③顓頊產伯鯀,是維若陽,居天穆之陽。(《竹書紀年》) .④ 濟、河惟兗州。(《書·禹貢》) .
⑤令不進而進,猶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荀子·議兵》) .2.是
由助詞或形容詞轉化為繫詞的,還有個“是”字:
①四牡孔阜,六轡在手。騏駠是中,騧驪是驕。(《詩·秦風·小戎》) ..
②此上以為政,下以為俗,為而不已,操而不擇,則此豈實仁義之道哉?(《墨子·節葬》) .③惠公蠲其大德,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毋是翦棄。(《左傳·襄公十四年》) .④吾以爾是元子。(劉邦《手敕太子文》) .⑤此必是豫讓也。(《史記·刺客列傳》) .三、判斷句和被動表示法 (一)判斷句
判斷句是謂語對主語所代表的人、物或所屬性質、類別等進行判斷的句子。句子用名詞或者名詞性短語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判斷某事物是什麼或者不是什麼。也就是說判斷句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的詞組為謂語,表示判斷的。
1.古代漢語判斷句的特點
一般不用繫詞(判斷詞)“是”,而是謂語直接由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充當,在謂語後面加上語氣詞“也”來幫助判斷。例如:
①彼吾君者,天子也。(《戰國策·趙策》) ..②而母,婢也。(《戰國策·趙策》) .
③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④虢,虞之表也。(《左傳·僖公五年》) .⑤環滁皆山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
古漢語的判斷句則不用判斷詞“是”,而是將判斷句的主語與謂語直接聯繫在一起,靠判斷句主語與謂語的語義關係進行判斷。有時在主語後加代詞“者”,複指主語,引出謂語。在謂語後加語氣詞“也”,表達判斷語氣,幫助判斷。
現代漢語判斷句的否定用“不”,古漢語判斷句的否定用“非”。
2.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 其類型共有以下幾種:
(1)主語+者+謂語+也 主語之後加上“者”,再加上謂語和“也”。主語和謂語之間不是用判斷詞“是”,而是用在主語的後
25
⑧國平養儒俠,難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簡其業,而遊學者日眾。是世.之所以亂也。(《韓非子·五蠹》)
⑨是吾師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
⑩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戰國策·魏策》) .
在古代漢語裏,這種用來複指的指示代詞往往不用。這樣,好像不是判斷句,其實仍是判斷句。例如:
①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願也。(《左傳·僖公四年》) .②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③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是)君之惠也。(《左傳·成公三年》) .
在第一個例子裏,“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語,“寡君之願也”是謂語,其餘由此類推。有些判斷句由於主語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經在上文出現,所以省略主語,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對話裏。例如:
①對曰:“翳桑之餓人也。(”《左傳·宣公二年》) ②子曰:“隱者也。(”《論語·微子》) ③子曰:“非吾徒也。(”《論語·先進》)
古漢語判斷句中的這種複指代詞“是”,後來演變為判斷詞“是”,演變的原因是這種複指代詞“是”,具有判斷意味。例如: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論語·里仁》)
(9)主語+非(匪)+賓語
古漢語中的否定判斷句一般是在謂語之前加否定副詞“非”或者“匪”表示。 “非”字用於判斷句裏,否定謂語和主語的關係。例如:
①楚雖大,非吾族也。(《左傳·成公四年》) .②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秋水》) .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公孫丑下》)
④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戰國策·魏策》) .
⑤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 .⑥我非生而知之者。《論語·述而》 .
31
⑦管仲非仁者與?《論語·憲問》 .⑧是非君子之言也。(《禮記·檀弓上》) .⑨公非長者。《史記·淮陰侯列傳》 .
⑩我心匪石,不可轉也。(《詩·邶風·柏舟》) .
這種用法的“非”字雖然可以譯成現代漢語的“不是”,但是,嚴格地說,它的語法意義與語法作用是作為一個否定副詞來否定謂語的,它不是否定性的繫詞,不是“不”和“是”的結合體,它所否定的是整個謂語。
“為”字前加副詞“不”,也可以表示否定的判斷句。例如: ①苟主社稷,國內之民其誰不為臣?(《左傳·莊公十四年》) ..②不為不去也。(《公羊傳·莊公四年》) ..3.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表達功能
也稱古漢語判斷句的活用問題。古今漢語中,都有一些句子採用判斷句的形式,但其主語與謂語之間並不是一般的判斷關係,而是其他關係,我們稱之為“判斷句的活用”。判斷句活用表達的內容如下:
(1)表示類屬關係
①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戰國策·燕策》) ②故賣僕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僕妾也;出婦嫁於鄉里者,善婦也。(《戰國策·秦策》) ③制,岩邑也。(《左傳·隱公元年》) ④孔子,賢人也。(《戰國策·趙策》) ⑤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⑥張騫,漢中人也。(《漢書·張騫傳》)
⑦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也。(《晉書·陳壽傳》) (2)表示等同關係
①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②千金,重幣也。(《戰國策·齊策》) ③王,人君也。(《戰國策·齊策》) (3)表示比喻
①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論語·顏淵》) 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32
③晉與魯、衛,兄弟也。(《左傳·成公二年》)
④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韓愈《答李翊書》) ⑤曹公,豺虎也。(《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七》) (4)表示主語同謂語之間有某種邏輯關係 ①夫戰,勇氣也。(《左傳·莊公十年》) ②百乘,顯使也。(《戰國策·齊策》) (5)表示造成某種結果的原因
①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莊子·養生主》)
②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戰國策·齊策》) ③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論語·憲問》) ④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史記·項羽本紀》 (二)被動表示法
主語是謂語受事者的句子稱作被動句。例如: ①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史記·遊俠列傳》)
②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左傳·成公二年》)
例①中的主語“竊鉤者”、例②中的主語“郤克”都不是其謂語動作“誅”和“傷”的發出者,而是接受者,是被動的,所以此兩例都屬於被動句。此兩例在表現形式上有一定區別,其中例①沒有語法標誌,“竊鉤者”與“誅”的被動關係完全是在意義的組合關係中體現出來的。例②則有語法標誌,即介詞“於”。由“於”引出了謂語“傷”這一動作的實際發出者“矢”。
1.語義上表示被動的句子
所謂被動,即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的受事者、承受者,而不是發出者、施事者。例如: ①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左傳·隱公元年》) .②君能補過,袞不廢矣。(《左傳·宣公二年》) .③諫行言聽。(《孟子·離婁下》) ..
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⑤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韓非子·五蠹》) .⑥高者難攀,卑者易陵。(《漢書·賈誼傳》) ..⑦劍,一人敵,不足學。(《史記·項羽本紀》) .
33
這種只有從意義上能理解出其中的被動含義,而句中沒有任何特殊詞語能體現其被動含義的被動句,被稱為“意念被動句”,也叫做“無標誌的被動句”。
判斷被動的方法:
(1)如果謂語動詞表示人的動作,而主語卻是一個非指人的名詞,那麼,這個句子就是表示被動的句子。
(2)如果謂語是及物動詞,主語雖然可以是動詞所表示動作的發出者,但是謂語動詞後面沒有也無法補出賓語,那麼,這個句子就是表示被動的句子。
(3)在主語、動詞、賓語完備的句子裏,如果賓語所表達的事物屬於主語所表達的事物的一部分,那麼,這個句子就是表示被動的句子。
2.古代漢語被動句式的類型
從句子結構本身就能看出主語被動性質的句式叫“被動句式”。古代漢語中的被動句式除“被”字句外,還有其他的被動句式,如“於”字句、“為”字句、“見”字句等。這種具有語法標誌的被動句式在古漢語中主要有以下: (1)“於”字句
謂語動詞後,用介詞“於”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即施事者),使動詞前面的主語明顯地具有被動性質。介詞“於”與引進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構成介詞結構,在句中作補語。“於”是介詞,本身並不能表示被動,它的作用是引入行為動作的主動者,由於它引入了主動者,全句的被動含義更加明顯了。例如:
①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左傳·成公二年》) .
②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孫子兵法·行軍篇》) .③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滕文公上》) .④其身屍於朝,其宗滅於絳。(《國語·晉語》) ⑤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荀子·修身》) .⑥閔王毀於五國,桓公劫於魯莊。(《荀子·王制》) ..⑦通者常制人,窮者常制於人。(《荀子·榮辱》) .
⑧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史記·屈原列傳》) ..⑨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漢書·項羽傳》) .⑩然而兵破於陳涉,地奪於劉氏。(《漢書·賈山傳》) ..
“於”可以換成“乎”,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即施事者),使動詞前面的主語明顯地具有被動性質。例如:
①昔者,伍子胥說聽乎闔閭,故吳王遠跡至於郢。(《戰國策·燕策》) .②萬嘗與莊公戰,獲乎莊公。(《公羊傳·莊公十二年》) .③志乎古,必遺乎今。(韓愈《答李翊書》) .
34
(2)“為”字句
主語後面,用介詞“為”引進行為動作的施事者,使動詞前面的主語明顯地具有被動性質。介詞“為”引進謂語動詞,與引進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構成介詞結構在句中作狀語。例如:
①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五蠹》) .②不為酒困。(《論語·子罕》) .
③身體離散,為天下戮。(《呂氏春秋·慎大》) .④道術將為天下裂。(《莊子·天下》) .⑤止,將為三軍獲。(《左傳·襄公十八年》) .⑥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史記·淮陰侯列傳》) .
⑦孔甲為涉博士,卒俱死陳,為天下大笑。(《鹽鐵論·褒賢》) .⑧適為虞人逐,其來甚速。(馬中錫《中山狼傳》) .
介詞“為”引進的行為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現。只要有“為”字在,同樣可以構成被動句式,例如: ①晉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為戮,無益於君,不可悔也。《左傳·文公十三年》) .②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為戮乎?(《左傳·成公二年》) .③城小而固,勝之不武,弗勝為笑。(《左傳·襄公十年》) .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戰國策·燕策》) .
⑤誠令成安君聽足下計,若信者,亦已為禽矣。(《史記·淮陰侯列傳》) .⑥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史記·陳涉世家》) .
⑦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史記·刺客列傳》 .⑧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論衡·自紀》) .(3)“為??所??”句
在主語後面,用介詞“為”引進動作行為的施事者,再加上“所”和謂語動詞,使動詞前面的主語明顯地具有被動性質。這種格式產生於戰國末,自漢代開始盛行。例如:
①夫直議者,不為人所容。(《韓非子·外儲說下》) ..②世子申生為驪姬所譖。(《禮記·檀弓》) ..
③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史記·項羽本紀》) ..
35
④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史記·淮陰侯列傳》) ..⑤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史記·魏公子列傳》) ..
⑥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史記·項羽本紀》) ..⑦范雎為須賈所讒。(《論衡·變動》) ..
⑧征和二年,衛太子為江充所敗。(《漢書·霍光傳》) ..⑨生為天下所咀嚼,死為海內所歡快。(《後漢書·呂強傳》) ....(4)“為所”
介詞“為”後的施事者有時可以承前省去,句意不變。例如: ①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史記·項羽本紀》) ..②遼西大尹田譚追擊之,為所殺。(《漢書·王莽傳中》) ..(5)“見”字句
在主語後面,用副詞“見”引進謂語動詞,表示動作行為,使動詞前面的主語明顯地具有被動性質。“見”不是介詞,因為它不能和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構成介詞結構。例如:
①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史記·屈原列傳》) .①盆成括見殺。(《孟子·盡心下》) .
②厚者為戮,薄者見疑。(《韓非子·說難》) .
③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楚辭·漁父》) .
④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即此言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墨子·兼愛下》) .⑤尹文曰:“使若入於廟朝中,深見侮而不鬥,王將以為臣乎?”(《呂代春秋·正名》) .⑥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論語·陽貨》) .⑦人皆以見侮為辱,故鬥也。(《荀子·正論》) .
⑧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荀子·非十二子》) ..⑨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⑩汝可疾去矣,且見禽。(《史記·商君書》) .(6)“見??於”句
動詞謂語前加副詞“見”表示被動,在動詞謂語後用介詞“於”引進行為動作的施事者。“於”與引進的名詞或各詞性短語構成介詞結構在句中作補語。例如:
36
①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
②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負於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訾於民。(《商君書·更法》) ....③蔡澤見逐於趙。(《戰國策·齊策》) ..④彌子瑕見愛於衛君。(《韓非子·說難》) ..
⑤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⑥先絕齊而後責地,則必見欺於張儀。(《史記·楚世家》) ..
⑦且夫臣人與見臣於人,制人與見制於人,豈可同日道哉!(《史記·李斯列傳》) ....⑧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韓愈《進學解》) ....(7)“為??見”句
“為??見”句是“為”字句和“見”字句的混合。例如: ①烈士為天下見善。(《莊子·至樂》) ..
②近又有道士張寶,為公見信。(《宋書·廬江王祎傳》) ..
與“為??見”句相當的是“為??所見”句,這是在“為??所”句的動詞前加上“見”字。例如:
③今涼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髮左衽,而與漢人雜處,習俗既異,言語不通,數為小吏黠人所見侵...奪,窮恚無聊,故致反叛。(《後漢書·西羌傳》)
④臣受性愚陋,人事多所不通,惟酷好學問文章,未嘗一日暫廢,實為時輩所見推許。(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
(8)“受”字句
在主語後面,用介詞“受”引進謂語動詞,表示動作行為,使動詞前面的主語明顯地具有被動性質。例如:
①鼂錯受戮。(李陵《答蘇武書》) .
②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③直道受黜。(袁宏《三國名臣序贊》) .
④君擁十萬之眾,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而反受制,不以鄙乎?(《後漢書·呂布傳》) .(9)“被”字句
在主語後面,用介詞“被”引進謂語動詞,表示動作行為,使動詞前面的主語明顯地具有被動性質。“被”在被動詞句式中作為介詞出現是漢以後的事。在先秦兩漢,“被”一般都不是作為介詞而是作為動
37
詞出現在一些被動句中的動詞之前的。“被”是由動詞逐步演變、虛化來表示被動含義和引入主動者的。被動句中的“被”的源頭是動詞“被”,是“蒙受”、“遭受”的意思。例如:
①國一日被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戰國策·齊策》) .
②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隨仇者,貞也。(《韓非子·五蠹》) ..③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石矢。(《商君書·慎法》) .④地少人眾,數被水旱之災。(《史記·貨殖列傳》) .
⑤七國之難,發怒於錯,錯卒以被戮。(《史記·酷吏列傳》) .
⑥僕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司.馬遷《報任安書》)
⑦實孝而賜死,誠忠而被誅。(《論衡·感虛篇》) .⑧曾子見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論衡·感虛篇》) .
⑨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賦》。(《漢書·賈誼傳》) .
⑩勤苦如此,尚複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漢書·食貨志上》) .
以上各例中的“被”其所以不宜看作介詞,是因為它們都是直接加在動詞之前的,“被”字後引進行為動作施事者的用例在先秦兩漢很難找到,也就是說,在先秦兩漢,“被”並沒有引進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以構成介詞結構的功能。從魏晉開始,“被”才具有了帶介詞賓語的功能,故只能認為自魏晉以後“被”才真正轉化成了介詞。例如:
①今月十三,臣被尚書召問。(蔡邕《被收時表》) .②瑒、禎各被太祖辟。(《三國志·魏志·王桀傳》) .
③嵇康被誅後,山公舉康子紹為秘書丞。(《世說新語·政事》) .④亮子被蘇峻害,改適江虨。(《世說新語·方正》) .⑤禰衡被魏武謫為鼓吏。(《世說新語·言語》) .⑥全體如被刀刺。(《顏氏家訓·歸心篇》) .⑦常被元帝所使。(《顏氏家訓·雜藝篇》) .
⑧後與王珣俱被桓溫辟為掾,並禮重之。(《晉書·謝安傳·謝玄》) .⑨山雞翟稚來相勸,南禽多被北禽欺。(李白《山鷓鴣》) .
38
四、固定格式
一些詞語經常在一起配合使用,相當於一個詞,表示一種特定的意義,這種短語或結構被稱之為固定結構。又稱“凝固結構”、“熟語”、“慣用詞組”等。
(一)如何
古漢語中,“如”是動詞,“何”是疑問代詞,這兩個詞經常連在一起用,組成凝固結構。“如何”的意義不是“像什麼”,而是“怎”、“怎麼辦”、“怎麼樣”或“怎麼對付”等。例如:
①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詩·豳風·伐柯》) ....②與不穀同好,如何?(《左傳·僖公四年》) ..③傷未及死,如何勿傷?(《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
“如何”也可以說成“若何”、“奈何”,其中的“若”、“奈”仍然具有動詞性,但凝固後與“如何”的含義相同。例如:
①使歸就戮於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②先生助之奈何?(《戰國策·趙策》) ..
③王曰:“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 ④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史記·項羽本紀》) ..
(二)何如 有時,“如何”、“若何”又變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為疑問形容詞用,譯作“怎麼樣”。例如:
1.相當余一個動詞,在句子中作謂語,翻譯為“比??怎麼樣”,例如:
①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願王勿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桓公問劉太常曰:“我何如謝太傅?”(《世說新語·品藻》) ..③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柳宗元《捕蛇者說》) ..
2.相當余一個代詞,在句子中作謂語、賓語、定語或者狀語,翻譯為“怎麼樣”“怎樣的”“怎樣”等,例如:
①曰:“今日之事何如?”(《史記·項羽本紀》) ..
②陳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則仕?”(《孟子·告子下》) ..
③於是信問廣武君曰:“僕欲北攻燕,東伐齊,何若而有功?”(《史記·淮陰侯列傳》) ..④此為何若人?(《墨子·公輸》) ..
(三)如之何
如果將“如何”二字拆開,當中夾進名詞或代詞,就形成表示疑問的凝固格式“如??何”,這種格式可用“對(拿、能)??怎麼樣(怎麼辦)”來對譯。“如??何”這個固定結構是由動詞“如”與疑問代詞“何”構成的,中間插入的是體詞性成分。例如:
39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湯問》) ..②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 ..
③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詩·唐風·綢繆》) ..
类似的有:若(奈)??何。在戰國中期以前,只有“如??何”和“若??何”格式,“奈??何”格式是戰國中期以後才出現的。例如:
①若先生與百姓何?(《國語·周語》) ..
②雖從者能戒,其若異客何?(《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
③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盜充斥,無若諸侯之屬辱在寡君者何。(《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④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記·項羽本紀》) ...
⑤吾君老矣,國家多難,伯氏不出,奈吾君何?(《國語·晉語二》) ..
⑥魏公叔痤疾,惠王往問之,曰:“公叔之疾,嗟!疾甚矣!將奈社稷何?”(《呂氏春秋·長見》) ..⑦西門豹顧曰:“巫嫗、三老不來還,奈之何?”(《西門豹治鄴》) ...
“如(若、奈)之何”是“如(若、奈)??何”的一種具體格式,其中的“之”是指示代詞,整個格式表示“對它(他)怎麼辦(樣)”的意思。例如:
①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詩·齊風·南山》) ......②年饑,用不足,如之何?(《論語·顏淵》) ...③寇深矣,若之何?(《左傳·僖公十五年》) ...
④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則絕;告楚,不許;我欲戰矣,齊、秦未可,若之何?”(《左傳·僖公十八年》) ...⑤若子不聽父之詔,弟不受兄之教,雖今先生之辯,將奈之何?(《莊子·盜蹠》) ...
後來逐漸凝固成一個固定結構,其中的“之”字不再具有稱代功能,只是一個虛化的成分,整個格式就基本上與“如何”“若何”“奈何”相同,用來詢問原因或辦法,表示“為什麼”或“怎麼樣”的意思,其中“奈之何”只能用來詢問辦法,不能用來詢問原因。例如:
①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論語·微子》) ...②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 ...
③天作淫雨,害於粢盛,若之何不吊?(《左傳·莊公十一年》) ...
④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左傳·宣公十二年》) ...
40
⑤季康子曰:“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論語·為政》)
⑥定公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 ...⑦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左傳·閔公元年》) ...
⑧今君德無乃猶有所闕,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內省德乎?無闕而後動。(《左傳·僖公十九年》) ...⑨巫嫗、三老不來還,奈之何?(《史記·滑稽列傳》) ...
(四)孰與
“孰與”相當於一個動詞,由疑問代詞“孰”和動詞“與”“組成,表示二者或多者比較的意思,不表示抉擇。例如:
①沛公曰:“孰與君少長?”(《史記·項羽本紀》) ..
②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論》) ....③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戰國策·齊策》) ..
④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⑤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荀子·天論》) ..
可以看出:“孰與”若用在名詞或代詞前,則表示在比較中詢問,一般對譯為“??比??怎麼樣”或“??跟(與)??比誰(哪一個)??”;若用在動詞前,則表示在比較中反問,意在肯定後者,一般譯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孰與”這個凝固結構在文言文中常常遇到,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能拆開理解,二是要譯出它的“比較”意義。
(五)何有
“何??之有”式有時變化,壓縮為“何有”,成為一個凝固的形式,往往是對前文所敘述的內容,表示“有什麼??”的意思。例如:
①除君之惡,唯力是視,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
有時,“何有”的前邊加“於”字,或在後邊加“於”字,形成“於??何有”或“何有於??”的形式,這兩種形式所表示的意義基本相同,都可以用“對於??來說,又有什麼??呢?”的格式來對譯。例如:
①王曰:“六國之後君,吾不能封也。遠世之王,於我何有?”(《孔叢子·答問》) .. ②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論語·雍也》) ..
③勞之不圖,報於何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
④雖及胡耇,獲則取之,何有於二毛?(《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
41
⑤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述而》) ..
(六)所以 古代漢語裏,“所以”由指示代詞“所”和介詞“以”組成。“所”是特殊指示代詞,作介詞“以”的前置賓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產生的原因。由於介詞“以”具有表原因、憑藉等功能,因此,“所以”這個凝固結構大致有兩種情形。 其一,“以”字當“因為”講,“所以”相當於“??的原因”、“??的緣故”,用來表示原因。例如: ①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諸葛亮《出師表》) .... ②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 ③此世所以不傳也。(蘇軾《石鐘山記》) ..
其二,“以”字當“拿”、“用”或“憑藉”講,“所以”相當於“??的辦法”或“用來??的”,用來表示手段、方法、根據、工具等。例如: ①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輸》) ..
②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諸葛亮《出師表》) .. ③先王之所以為法者,民也。(《呂氏春秋·察今》) .. ④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
(七)有(無)以
1.有以
“有以”由動詞“有”與介詞“以”構成。“有以”表示“有用來??的東西(辦法、能力)”的意思,確切的意思要根據具體的上下文來掌握。例如:
①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梁惠王上》) ..②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史記·淮陰侯列傳》) ..③平原君家貧,未有以發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④項王未有以應。(《史記·項羽本紀》) ..
⑤……諸侯皆有以鎮撫王室。(《左傳·昭公十五年》) ..
2.無(毋)以
“無(毋)以”由動詞“無(毋)”與介詞“以”構成。“無以”表示“沒有用來??的東西(辦法、能力)”的意思,確切的意思要根據具體的上下文來掌握。例如:
①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左傳·僖公四年》) ..②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③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史記·項羽本紀》) ..
42
④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史記·項羽本紀》) ..⑤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史記·秦始皇本紀》)
“??有??以??”、“??無??以??”中的“有”、“無”都是動詞(謂語),“以”字用於另一動詞或形容詞(謂語)與“有”、“無”之間,表示關聯,可譯作“用來(拿來)”、“來”等。例如:
①吾儕小人皆有闔廬以辟燥濕寒暑。(《左傳·襄公十七年》) ..
②布衣相與交,無富厚以相利,無威勢以相懼也,故求不欺之士。(《韓非子·五蠹》) ....
有時,動詞“有”、“無”的賓語省略,這時,便成為“??有以??”、“??無以??”的形式,可用現代漢語的“有什麼可拿來”、“沒有什麼可拿來”對譯。如:
有時,也遇到“足以”連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義與“有以”、“無以”相近,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能夠拿來”或“足夠拿來”的意思。例如: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史記·項羽本紀》) ..(八)不亦??乎
“不亦??乎”是古代一種比較委婉的反問(含有探問)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詞,可譯為“也”;“乎”字是疑問語氣詞,可譯作“嗎”。“乎”字與前面的“不亦”呼應,構成反問句式“不亦??乎”,可以用現代漢語“不也??嗎”或“豈不也是??嗎”對譯。例如:
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②外內稱惡,以待強敵,不亦殆乎?(《韓非子·五蠹》) ...
③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莊子·逍遙遊》) ...④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子魚論戰》) ...
⑤若移陳少卻,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資治通鑑·晉紀二十七》) ...
(九)何以??為
“何以??為”中間插入的成分是體詞性成分,作介詞“以”的賓語。“何以??為”也是一個表示反問語氣的固定結構,可以翻譯成“要(用)??幹什麼”或“哪里用得著”。例如:
①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論語·顏淵》) ...
②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史記·淮陰侯列傳》) ...③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漢書·霍去病傳》) ...④且使鬼神無知,又何用廟為?(《漢書·元后傳》) ...
“何以??為”形式可以壓縮為“何以為”結構,意義不變。例如: 坐臥念之,何以為心?(《後漢書·朱浮傳》載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寵書》) ...
43
“何以??為”中的疑問代詞“何”也可以用“奚”“安”“惡”等疑問代詞來替換,“以”可以用“用”來替換,形成“奚以??為”、“何用??為”等形式,意義不變。例如:
①吾得一人,而一國之盜為盡矣,奚用多為?(《列子·說符》) ...②惡用是鶃鶃者為哉?(《孟子·滕文公下》) ...③世方亂,安用富為?(《三國志·魏志·溫恢傳》) ... 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莊子·逍遙遊》) ...
“無以??為”中間插入的成分是體詞性成分,作介詞“以”的賓語。“無以??為”可以表示否定陳述語氣,也可以表示否定祈使語氣,表示否定祈使語氣時“無”也可以用“毋”,可以翻譯成“用不著??”或“用不著”。例如:
①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論語·子張》 ...②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③田叔曰:“上毋以梁事為也。(”《史記·田叔列傳》) ...
文言中,“何以??為”也是表示疑問的一種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麼用得著”,“為”是語氣助詞。“何以??為”用現代漢語可譯為“要(拿、用)??做(幹)什麼呢”或譯為“怎麼(為什麼)用得著??呢”。
(十)何??為
“何??為”是表示反問語氣的固定結構,由疑問代詞“何”與語氣詞“為”構成。 “何??為”可翻譯成“為什麼要??”或“哪里用得著??”,中間插入的成分是謂詞性成分。例如:
①生不佈施,死何含珠為?(《莊子·外物》) ..
②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史記·項羽本紀》) .. ③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史記·項羽本紀》) ..
④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戰為?(《史記·宋世家》) ..“何”也可以用“奚”來替換。例如:
①則仁義又奚連連如膠漆纆索而遊乎道德之間為哉?(《莊子·駢拇》) ..
“無??為”是表示否定祈使語氣的固定結構,由副詞“無”(通“毋”)與語氣詞“為”構成,“無”有時也用“毋”。“無??為”可翻譯成“不要??”,中間插入的成分是謂詞性成分。例如:
①子路入,及門,公孫敢門焉。曰:“無入為也!(”《左傳·哀公十五年》) ..②無久慁公為也。(《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
③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史記·項..羽本紀》)
44
(十一)無乃??乎
“無乃??乎”是表示一種委婉商量的疑問語氣,對某種情況加以測度。句式中的“無”為副詞,表示的意義相當於“非”;“乃”字,無實際意義,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無乃”,表示“不是”的意思,與疑問語氣詞“乎”相呼應,構成“無乃??乎”的凝固結構,這一凝固結構可以用“恐怕(只怕、大概)??吧”對譯。例如:
①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國語·越語上》) ...②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③居簡而行簡,無乃太簡乎?(《論語?雍也》) ...
有時“無乃??乎”中的“無”字換成“毋”字,成為“毋乃??乎”的形式,其意義不變。例如: ①君反其國而私也,毋乃不可乎?(《禮記?檀弓》) ...
②今汝欲官則相至,欲祿則上卿,既受吾賞,又責吾禮,毋乃難乎!(《說苑·尊賢》) ...
值得一提的是,“無乃??乎”切忌用“不是??嗎”去對譯,因為在古漢語中,“無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語氣,而“不是??嗎”則偏重於反問。 (十二)得無??乎
“得無??乎”是一種表示疑問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況下,譯為“能不??嗎”或“能沒有??嗎”。例如: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范仲淹《岳陽樓記》) ...
然而,當“得無??乎”用於表示猜想性、推測性的疑問時,“得無”則為“該不會(是)”的意思,“得無??乎”可用現代漢語的“該不會(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對譯。例如:
①日食飲得無衰乎?(《戰國策·趙策》) ...
②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乎?(《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③高帝曰:“得無難乎?”(《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④王曰:“得毋有病乎?”(《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有時句末與“得無”呼應使用的疑問語氣助詞“乎”省而不用,或換作“耶”字,其意義不變。例如:
①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曹操《舉賢勿拘品行令》) ..②成反復思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聊齋志異·促織》) ...
另外,“得無”中的“無”有時還換成“微”或“非”,構成“得微??乎”或“得非??歟”的格式,其意義也不變。例如:
①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韓非子?內儲說下》) ...
②今者闕然數日不見,車馬有行色,得微往見跖邪?(《莊子·盜跖》) ...
45
正在阅读:
古代汉语语法12-27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各时态结构总结及练习题(cy)07-09
高二生物必修三 - 阶段性测试题10-31
2016年保险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06-28
短信,祝福02-24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套)06-09
题库(选择题)飞机结构03-19
小足球赛作文450字07-14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汉语
- 语法
- 古代
- 山东2011年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打击两非专项行动工作情况汇报
- 金融计算题
- C 面试题、笔试题及答案(经典)
- 解读新闻源站点生存法则:如何把握好五个维度 - 图文
- 燃气轮机发电案例介绍-生物质燃料气发电
- 统计基础练习题三
- 银行员工激励研究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应用题练习卷
- 物理化学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练习题
-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生物试题
- 《电子商务概论》试卷及答案
- 黄鸟·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 0
- 当前国际形势
- 农商银行信息科技战略规划
- 2018最新机关单位关于申请新增车辆的说明-实用word文档(6页)
- A算法估价函数分析及其改进探讨
- 北师大版思品八上第1单元《步入青春年华》word单元测试
- 最新语文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公开课教案
- 塑料开关等配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立项备案+2013年最新案例范文)详细编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