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更新时间:2023-07-21 16:4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政治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一、单选题I:(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3)文化不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A、(1)(2)(3) B、(1)(2)(4)

C、(2)(3)(4) D、(1)(3)(4)

2、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是( )

A、文化的力量 B、政治的力量 C、经济的力量 D、军事的力量

3、恩格斯:“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以上论断共同说明( )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4、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采取的措施是( )

A、中国和法国互办文化年

B、中央出台各项政策,整治小煤矿,保障安全生产

C、我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D、2000年我国依法共关闭了1100多个淫秽色情网站

5、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①世界观 ②人生观 ③价值观 ④发展观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文化产业在我国总体经济格局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广东、四川、上海等省市文化产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文化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特别是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服务、书报刊零售、印刷等行业就业人数增长较快。这说明 (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C.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D.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7、“小呀嘛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 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当年的歌曲能令我们的回忆纯洁而幸福,一生难忘,这是因为( )

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行为 B.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来进行的

8.微博具有书写快、传播广、即时交流等特点”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获取信息、与人交流。微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A )

A.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能够促进中华文化更好地向世界传播 D.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9.2011年9月29日,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上新台阶的。“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传统叫法,以“天宫一号”命名目标飞行器,很快得到了国人的共鸣。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 )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稳定的特点 C.特有的包容性 D.博大精深的特点

10、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1)语言文字 (2)自然风光 (3)宗教信仰 (4)思想理论 (5)文学艺术 (6)民居建筑 (7)风俗习惯

A、(1)(2)(3)(4)(5)(6) B、(2)(3)(4)(5)(6)(7)

C、(1)(3)(4)(5)(6)(7) D、(1)(2)(4)(5)(6)(7)

1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 )

A、继承中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B、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有所创新,有所改造

C、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D、要继承就不应的发展,要发展就不能有继承

12、宋朝理学家朱熹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经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13、安徽金寨县的山区小学迎来5名来自英国的英语教师,十乡百里村民蜂拥而来,把学校围得水泄不通。这是因为,过去城里才有的外教,今天第一次来到了山村。材料中的文化交流是通过( )形式实现的。

A、商业活动 B、人口迁徙 C、网络 D、教育

14、“博客”意指“网络日志”,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我国博客用户已经达到9000万人。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角度,下列对包括博客在内的网络交流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A.意味着旧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彻底消失

B.能够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D.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15、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 )

A、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B、否认本民族的文化,推崇外来文化

C、既要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否定外来文化

D、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

16、下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传统文化是财富,对传统文化要全部继承

B、传统文化是包袱,对传统文化要全部抛弃

C、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D、传统文化束缚我们的思想,因此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1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 )

①社会制度的更替 ②经济发展水平 ③科学技术水的进步 ④思想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文化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④各民族文化根本不相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北京奥运会前后,一曲富含现代音乐元素的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红遍全国。而这首灵感源自童谣的歌曲是用中国古代宫、商、角、徵、羽五调式谱写,“歌曲中流淌的全是中国DNA”。上述材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B、优秀文化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C、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源泉 D、文化创新必须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20、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②中华文化的传承性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④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

①文字 ②史书典籍 ③邮票 ④瓷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23、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 )

A.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

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共性

D.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4、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其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这体现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 )

A.时效性 B.实用性 C.地域性 D.观赏性

25、在中国,佛教是外来文化,在我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可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这说明( )

A.中华文明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 B.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和谐相处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区别

26、不同地方,剧种不同,这表明( )

A.文化的区域特征 B.不同地方的民族不同

C.文化的求同存异 D.文化的实用性特征

27、张艺谋在谈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说,使用一种中国人、外国人都能看得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特别美丽的中国故事,这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得以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了( )

A.消除文化差异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B.各民族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C.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D.传统文化的弘扬必须借助外来文化的形式

28、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C艰苦奋斗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全盘继承传统文化 ④全盘拒绝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30、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说明( )

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主张放弃使用武力

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1.2011年4月19日,宝安区教育局召开教育系统“民族精神代代传”表彰会,该活动已经成为我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闪亮的品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是 ( )

A.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B.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C.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D.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32、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故、名言、成语都反应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

A.土尔扈特东归------团结统一 B.威武不能屈------爱好和平

C.精卫填海------自强不息 D.天道酬勤------勤劳勇敢

33、下列对民族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③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4、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5、“炒作”以吸引眼球而获得更好利益是某些媒体的常用伎俩。这说明文化传媒存在( )

A.商业性 B.大众性 C.轰动性 D.及时性

36、看风水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迷信活动。近年来,风水术又在社会上流行起来,甚至一些学者的论著把风水说成是建筑选址的“环境科学”。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 )

A.继承传统习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B.积极参与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C.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D.提高辨别落后文化的眼力,拒绝文化污染

37、当前文化市场上,积极健康的文化开始逐渐占据市场,但一些不健康的精神垃圾也在一些地区占有一定的市场。对待文化市场的正确做法是( )

A.鼓励竞争,任其发展 B.规范秩序,严格控制

C.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追求多样,公平竞争

38、我们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应做到

①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②继承传统文化 ③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④让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 ⑤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39、今天,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产业也日益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的根本之策是( )

A.吸收人类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B.抵制洋垃圾的进入

C.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D.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40、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 )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坚持多样化原则

C.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D.大力发展先进科学技术

41、中国红歌会是江西电视台组织的大型年度活动,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三届,超过13万人参加。红歌之所以这样红是因为( )

①凝聚了时代和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有着强而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③以其自身的先进性和健康性,展示了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④属于流行文化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2、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使人们受益。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要想克服互联网的消极影响,必须( )

①加大对网络文化的管理和引导 ②发展积极的、健康的文化,提升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 ③遏制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④加大对落后文化的改造力度,取缔腐朽文化,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3.鲁迅先生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里的“民魂”是指( )

A.多彩的传统文艺 B.雄厚的综合国力 C.伟大的民族精神 D.坚忍不拔的毅力

44.“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这一比喻表明( )

A.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要 B.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C.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有机统一的D.有德无才与有才无德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45、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判断文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是( )

A.国家性质 B.社会制度 C.指导思想 D.经济基础

46、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

A.精神文明建设 B.思想道德建设 C.科学文化建设 D.民主政治建设

47、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国家新闻出版局长会议指出,当今少数出版物的确存在着格调低下、差错充斥、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的现象,有的还比较严重。要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人们( )

A.加强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B.更多接触社会,全面了解中国国情

C.承认文化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学派 D.把科技进步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8、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 )

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与各种思想道德体系相包容 ④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是( )

A.为人民服务 诚实守信 B.集体主义 爱社会主义

C.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50、广州市以迎接2010年广州亚运会为契机,开展了“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全民行动。这项活动的开展( )

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形式 ②能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能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认识,陶冶思想道德情感 ④彻底摆脱腐朽文化的侵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①③④

二、单选题II: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51、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为此,我们应该( )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坚持“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结合

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2、春节期间,夫子庙地区成了六朝古都----南京最热闹的地方:美妙绝伦的秦淮河彩灯、难得一见的秦淮民俗、异彩纷呈的金陵“绝活”、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等等让游客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这告诉我们( )

A.优秀文化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 B.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C.传统文化是当今文化生活的主流 D.要发展各种文化

53、“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②“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③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④“第五媒体”的出现有利于良好文化环境的创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4、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55、“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5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盛不衰。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

A.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57、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揭晓。“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开展的目的在于( ) ①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实现全面发展 ②落实基本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③奠定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物质基础 ④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8、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 )

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 ②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某村是改革开放初期有名的“万元户”村,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充裕的物质生活。不久,打牌赌博现象开始抬头,并愈演愈烈。于是,田地荒芜,人们无心经营管理;一些家庭矛盾

不断升级,甚至妻离子散;打架斗殴成了家常便饭 没过几年,原本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变成了贫困村。材料说明了( C )

A.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新人

B.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就会提高

C.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60、每年在“同祭先师,共享和谐”的主题下,海峡两岸携手共祭中华民族文化的先哲,这说明( )

①海峡两岸对中华文化有着广泛的认同 ②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三、双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最符合题意。未选、错选不得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每小题3分,共30分)

6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

C.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62、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A.文化对人的影响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

B.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63、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等传说榜上有名。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 )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为了经济利益

C.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D.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64、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纲”,季羡林先生认为应该加以改造:君为臣纲,应该把君臣的关系改造成国家和人民的关系 ,那么国家爱人民,人民爱国家就稳定了。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不是绝对的服从,应该把它变成一种平等的关系。季先生的观点启示我们应( )

A.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B.继续保持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C.改造和剔除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东西

D.抛弃传统文化,创立符合社会发展的全新的现代文化

65、《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我国文化发展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为人民服务,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表明( )

A.文化创新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B.文化创新主要是依靠创作者的灵感

C.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唯一因素 D.文化创新的需要是来自于社会实践

66、近年来,“汉语热”在美国升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主动学汉语。“汉语热”的原因是( )

A.中国文化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B.中国的崛起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C.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在国际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D.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的强势文化

67、“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B.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C.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D.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68、春晚节目丰富多彩,形式新颖,有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杂技等。这些节目从不同角度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说明( )

A.优秀文化是时尚文化不是经典文化 B.优秀文化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C.优秀文化就是满足群众多样选择的文化 D.优秀文化离不开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

6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更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上述做法的依据是( )

A.教育在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B.国民教育水平是决定着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

C.发展各种教育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70、被誉为“拇指经济”的手机短信服务,因为利润可观,在短信服务商与电信运营商眼睛里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一些短信服务商开拓市场的“法宝”,却是制造短信陷阱,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强制订阅和收费。这种现象( )

A.是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弱点造成的 B.表明必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C.说明必须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D.告诉我们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3y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