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思政治理论大纲变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2: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圆圆工作室http://bz10.5d6d.com内部版本:仅供学习,禁止传播! 1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 理论大纲变化考点解析 (《2012考研政治考点解析》增补本) 常红利

圆圆工作室http://bz10.5d6d.com内部版本:仅供学习,禁止传播! 2

2012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3

与2011考研政治大纲对比,2012考研政治大纲规定的考点变动的特点:总体上可以概括 为总量减少、局部调整、要求提高。相对于2011年考研政治大纲来说,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

规定的五门课程的考点总量由2011年的570个左右减少合并为543个左右。其中,《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由207个减少合并为192个;《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

论》由142个减少合并为由140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由122个减少合并为114个;《思想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85个减少合并为80个;《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政治》保持不变仍然

为14个。旺旺:韩圆圆1 店铺shop35250918.taobao.com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新增考点(在考点上括号里面的是今年大纲新增加的) 1.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考点解析】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 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

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

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正是依靠这种中介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才能够

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2.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

【考点解析】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 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

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

组成部分,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深

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

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则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 即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 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 的。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扩大,在自然形

式上,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价值形式上,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

多,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在资本有

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 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3.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考点解析】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五 个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

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实

2012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4

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4.(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考点解析】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 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制度,从根本上说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高,新

制度不够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部分。

改革就是克服这些矛盾的最有效途径。从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第一,

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第二,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第三,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

第四,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

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二、修改考点(考点上划横线的为今年考试大纲修改后的内容)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修改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 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考点解析】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 件。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孕育成长。从18世纪

60年代开始的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这场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社

会生

产力及其经济发展,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

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露出它固有的内在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

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发展、激化导致生产过剩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暴

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工人阶级

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总之,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

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其次,无产阶级反

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法、英、德的三大工人运

动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这几次工人运动均遭失败。

这就迫切需要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

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

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

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

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2.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修改为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 作方法的一致性;

【考点解析】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 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

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此外,唯物辩证法的各对基本范畴,都具有重要的方法意

义,都可以也应该应用到我们想问题和办事情中去,化为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修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

【考点解析】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 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存在

2012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5

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

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

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

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 形成的风俗、习惯。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社会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

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 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 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

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由于

反映社会存在的方面不同、方式不同,因而作用也不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

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修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 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考点解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 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 观反映。其次,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再次,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

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

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也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辩证关系的一个方面。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辩证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 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

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

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

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

的实践活动实现的。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

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连。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

先进文化的建设。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 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第一,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第二,它使对社

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在实践上,它为无产阶级改造社会、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

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5.经济基础的内涵。上层建筑的含义。修改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考点解析】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 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其二,

2012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6

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

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 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

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

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

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

层建筑的关系是: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在整个

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修改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考点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①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 产生。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

展及其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

基础服务。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

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

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的手段有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

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它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上层建筑反作

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束缚

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力量。

7.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修改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及其规律;旺旺:韩圆圆1 店铺shop35250918.taobao.com

【考点解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 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

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 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

础的状况。

这一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对于每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法律制度和 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都可以从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得到科学的说明。这

一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依据,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自觉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针,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旺旺:韩圆圆1 店铺shop35250918.taobao.com 8.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修改为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考点解析】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 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

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 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

2012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7

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

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有的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

技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有的则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人口增长过 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的出现,

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

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解决

“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

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

为;

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

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如果问题是

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式。

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合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 性及其特点;

【考点解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资 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被资本家所占有,由

此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

于资本家;其二,劳动成果或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 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

这个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马克思指出:“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

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显然,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

了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是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 1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合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考点解析】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 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

率越高。除了延长劳动时间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提高劳

动强度,是让工人在同样的时间内消耗更多的体力和脑力,这与延长工作日并没有本质区别。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 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的。全社会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11.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修改为资本循环;

【考点解析】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 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

2012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8

同的职能。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

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

的职能。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

空间上同时并存;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这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

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2.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修改为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考点解析】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作用的发挥,必然受到经济制度因素的制约。在资本主 义条件下,该规律的存在对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有重要影响。资本在运动过程中,必须保持三

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然而这个条件在

资本主义制度下并不总是能够经常具备的。由于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的存在,特别是基本矛盾

的存在,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和波动,使得资本连续和高速运动的条件经常遭到破坏。 13.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合并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 条件;

【考点解析】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 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

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工

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

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第Ⅰ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

部门构成,第Ⅱ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

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两大部类内 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 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

产才能顺利进行。

14.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合并资本主义国家的职 能和本质;旺旺:韩圆圆1 店铺shop35250918.taobao.com

【考点解析】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 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

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资本主义国家作为

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

义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但是,这

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

性质,并没有消除人们在政治生活方面实际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资本主义

国家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15.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修改为垄断与竞争;

【考点解析】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 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原因在于: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

的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

产都包下来。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主要

2012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9

目的是要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和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 在竞争范围上,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总之,垄

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16.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修改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

的表现和特点;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 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 形式。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 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 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此外,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也在一定

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是高级职业 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

式发生了新变化。旺旺:韩圆圆1 店铺shop35250918.taobao.com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

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

重要职能。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危机对社会

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

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政治制度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得资产阶级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

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再次,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

益。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17.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修改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考点解析】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进程。首先,任 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

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

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

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

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三、删除考点

1.联系与发展。 2.否定之否定。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5.资本积累的含义。(后边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涵盖此知 识点)6.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2012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10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新增考点 无增加内容 二、修改考点 无修改考点

三、删除的考点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2.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新增考点(考点括号里面是今年大纲新增加的) 1.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

【考点解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 106号举行。参加大会的有12名代表,他们来自7个地方,代表50多名党员。大会确定党的

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

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中国共产党一开 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

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

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 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

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第三,党所提出的纲领和目标,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

正确方向、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第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使中国

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

【考点解析】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 会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

的决议》,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 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首先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毛泽东指出:

“目前时局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

种的严重威胁。对此,一切阶级和政治势力都应做出回答。中国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是

要抗日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是可能变化的;地主买办阶级在斗争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 义时,英美的走狗有可能遵照其主子叱声的轻重,同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暗斗以至明争的。 其次,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为了实

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须肃清党内长期存在的狭隘的关门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在于不相信

许多中间阶层有参加抗日的作用。再次,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决

定将“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 路军,不久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 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 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 2012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11

它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 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时,由于阶级成分的复杂和利益的差异,决定了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2)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国民党

领导全国政权和军队;共产党领导局部政权和军队。(3)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 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国共两党只是采取临时协商的特殊形式解决问题。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3.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

【考点解析】1941年5月,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 高级干部中进行。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

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遍展开。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 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

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主观主义的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它颠倒了认识和实

践的关系,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当时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教

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

毛泽东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对待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所以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克服主观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个成语作了新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

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

外、省内外、县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

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调查研究是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的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毛泽东强调,加强调查研究是 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旺旺:韩圆圆1 店铺shop35250918.taobao.com

在整风运动中,全党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党的整风运 动文献,联系党的历史,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端正了思想

路线,增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力。整

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

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 的指导思想。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七大将以 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

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刘少奇在

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完全是马克

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这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中国共产党在

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中国革命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一个

又一个的新胜利。

4.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考点解析】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 2012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1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主要有:(1)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

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2)关于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

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此,应当采取“两 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 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3)在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正确处理重工业、

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

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

走路的方针;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

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4)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

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

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标;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

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

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

主的各项权利,尤其是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 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5)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

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

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知识分

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要向科学进军, 不能走世界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老路,而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赶超世界先

进水平。(6)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

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等。(7)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警

惕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务必继续

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

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群众行使这个权力,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必

须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平等待人;必须防止在共产党内、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特权阶层、 贵族阶层,坚决地对党内和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必须切实解决“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

接班人”的问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修改考点(考点上划横线的为今年考试大纲修改后的内容) 1.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修改为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考点解析】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 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

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其原因有:第一,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第二,经济技

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012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13

2.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建立民国。修改为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考点解析】是节的标题的修改,里面包括的具体考点没有任何变化。

3.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修改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 党诞生;

【考点解析】是节的标题的修改,里面包括的具体考点没有任何变化。 4.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修改为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考点解析】1925年至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 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加深

刻,因此被称作大革命。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以“清党”为名, 在东南各省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同年7月15日,当时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的汪

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在其辖区内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搜捕和屠杀。国共合

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 量;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

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从主观方面来说,是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

领导权;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

上都没有经验,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 多,不善于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共产国际并不真正了解中国的具

体情况,对于中国革命作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许多问题的决断和有

关方针政策的实施。

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是:首先,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资产阶级 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对资

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其次,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

民问题。无产阶级必须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才能

保证革命的胜利。再次,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无产阶

级要实现对革命的领导,必须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中国共产党如果没有一支自己掌握的军

队,革命便不能取得胜利。最后,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思想上、政治上和

组织上的建设,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政

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大革命的意义:首先,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

其次,大革命教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党领导的工农大众经受了革命的洗礼,提高了政 治觉悟,为后来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再次,大革命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动员和组织工农群众

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并在国民革命军中奋勇杀敌,推动北伐胜利进军。 5.长征的胜利。修改为红军长征的胜利;

2012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14

【考点解析】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 江,抢渡大渡河,翻越人迹罕至的夹金山,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争

的主动权。1935年10月19日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至此,中央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

结束。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今属宁夏

回族自治区)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 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第一,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

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第二,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

一切牺牲的精神;第三,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第四,就是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第五,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

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

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修改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考点解析】1978年月11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12月13日,邓 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把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冲破“两个凡是”禁烟,克服思想僵化

状态,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因而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为全会

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 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

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拨乱反正,主要做了两 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二是采取措施调整各种社会关系。 7.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修改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考点解析】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的讲话,首次提出“四项基本原则”这一概念。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

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

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

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我国社会的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

2012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15

显著提高。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有坚强的政治保障。这个政治保障就是四项基本原则。

8.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修改为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考点解析】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 举行。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

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地第二,我国的社

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厂在近代中国的

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

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

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

历史阶段。这一个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十三大报告对我国社会做了深刻分析,概括了我国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9.进一步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修改为推动解决“三农”问题 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旺旺:韩圆圆1 店铺shop35250918.taobao.com

【考点解析】1998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推动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1999年9月召开的

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强调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

改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三、《纲要》删除考点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后面增加)。2.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3.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4.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5.《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7.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8.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9.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在《概论》课中有此知识点) 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新增考点 无新增加内容

二、修改考点(划横线的为今年考试大纲修改后的内容)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修改为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

【考点解析】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 经济关系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

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

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

引起道德的变化。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

2012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16

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 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

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是人 们认识和反映社会现实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道德往往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

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

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明辨善恶的认识基

础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 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

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如果道德反

映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就能引导和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调节社会整体和个人

的关系,使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完善和谐,使人们的行为逐步从“实然”向“应 然”转化。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调节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和其他社会调节手段密切配合、 共同发挥调节效用的。

除了上述主要功能,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 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

功能的基础之上。 三、删除考点

1.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大意义。 4.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第五部分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新增考点 无新增加内容

二、修改考点(划横线的为今年考试大纲修改后的内容)

年度间(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修改为年度间(2011年 1月—2011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三、删除考点 无删除内容

注意:在最后阶段考研政治复习过程中,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提醒是十分 必要的,同学们可以通过新浪微博与我直接交流沟通。从2011年8月份开始,我已经正 式起用了这一交流平台,同学们在免费注册了自己的微博后,可以在搜索一栏里输入常红 利或者直接输入我在新浪微博域名:http://weibo.com/1650622234与我实时进行交流 2012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17

沟通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3m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