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运强主编的语言学概论期末资料复习,重点

更新时间:2023-12-23 06: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总论:

一、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

专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叫做语言学。语言学是高校中文系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大学中文系的语言学课程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等。古代汉语课程主要研究中国古代的语言,包括上古、中古、近代等若干阶段;现代汉语课程主要研究五四以来的语言;语言学概论不但涉及以上两门课程内容,还涉及大量外语知识,具有明显的交叉性,着重从理论上去研究语言。它着重在理论上对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进行研究,而这种研究又必须建立在个别的、实际的语言研究的基础上。 索绪尔对语言学的分类:

1、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

2、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历史)和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现状) 3、微观(内部)语言学和宏观(外部)语言学 五段两线解放 1、五段:

(1)语文学阶段:研究古文献和书面语的学问。目的让人读懂古文献,而不在于研究语言。使得语言研究成为其他学科的附庸,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

19世纪初,英国人威廉·琼斯提出“印欧语假设”,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 德国学者施列格尔提出“比较语法” ,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草创者。

这以后,一大批学者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历史比较方法,找出了不同语言的亲属关系,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从而把语言研究从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附庸地位中解放出来,标志语言学已经成为一门真正独立学科。19世纪中期,从理论上研究语言一般规律的普通语言学诞生。奠基人先后分别是德国人洪堡特与瑞士人索绪尔。 (3)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 结构主义鼻祖——索绪尔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又分为三派:布拉格学派(功能派)、哥本哈根学派(符号派)、美国派(描写派,影响最大)掌握每个学派2名代表人物。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推崇直接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对中国的语言研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4)形式语言学阶段

美国转换生成语法创始人——乔姆斯基,目标是一个能生成所有句子的语法系统,主要包括生成和转换两个方面。在转换与生成句子的过程中都采用形式化的符号表达,其学说被称为形式语言学。 (5)交叉语言学阶段 随着当代社会的飞跃发展,语言学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一些交叉性、边缘性学科。

例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模糊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

2、两线:“整齐论”与“参差论”两条路线之争(课后自学)

3、三解放:指历史比较语言学、索绪尔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这三个代表性的里程碑(自学) 第二节 语言和言语的对立统一 一、语言和言语的定义

言语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言语就是讲话(包括写作),是一种行为动作;其二,言语是个人所讲的话(包括所写的话),是行为动作的结果。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

结果。

言语:说写及所说所写。

言语有两种形式,就是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两种形式都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 外部言语是指说出来的或写出来的可以使别人感知的话。 内部言语是指没有说出来的内心的话。

1.外部言语有交际功能,而内部言语则没有交际功能。

2.外部言语比较完整、准确、有条理,内部言语则相对粗糙、简短、缺乏条理性。

人们说话和所说的话中存在一个系统,这就是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的规则系统,任何语言都不例外。语言是一套规则系统。言语是说(写)和所说(所写);语言是人们用以说写和存在于所说(所写)中的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 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可能会考) 答:

先答定义:

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二者的关系犹如工具和工具运用。 联系:

1、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语言存在于言语之间。 2、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 区别:

1、语言是稳定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具有运动状态;

2、语言的本质因素是社会因素,言语除了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3、语言系统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可以用它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 飞快的18次特快列车向北京奔驰。

(语序不当,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飞快“是表示动作的状态的,应放在奔驰前作状语,不应放在“列车“前作定语。)

温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平列了几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没有动词勾连,也没有任何虚词黏合,断续的信息所表达的语义可能让人感觉不知所云。但从诗歌意象看,诗人以巧妙的艺术思维把几种有关的意象组成一幅立体的艺术画面。语义似断实连,貌离神合。由于句子的句法结构松散,给欣赏者对语言片段的支配留下了较大的自由空间。诗的欣赏只服从于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规律,不必拘泥于常识逻辑范围中的关联、过渡、转折和交代。两句诗成功地运用语言片段的组合,以极为简洁的形式写出了清晨景色的凄清萧索,曲折地透露出早行旅人孤独的心境和人生奔波的艰辛。 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关于语言和言语,说法正确的是:

A、语言体现在言语中,没有言语就无法体会语言;

B、言语中包含着语言,没有语言就无法产生相互明白的句子。 第三节 ★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对外)和思维工具(对内)。

一、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是交际工具

关于语言起源的说法:神授说和人创说 神授说:认为语言是神或上帝赐予的。

人创说:认为语言是人自己创造的,而不是神或上帝赐予的。有几种不同观点: 1、模声说(认为语言起源于模仿大自然的声音:“知了”、“蝈蝈”等摹声词);

2、感叹说(认为语言起源于原始人由于激动而发出的感叹,叹词以外的词语如何衍生?); 3、契约说(认为语言起源于原始人事先的约定。人们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如何约定?); 4、手势说(认为语言起源于原始人的手势,无声的手势语言如何发展为有声语言?); 5、 劳动说: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语言——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起源说:语言起源于人类集体的劳动的交际需要。

(二)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使用最频繁、最广泛的交际工具,它既简便,又灵活,它是所有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

其他交际工具:(其他交际工具和语言比起来是辅助性的,次要的。它们只有在语言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起一定的有限的交际作用。)

(1)文字:记录语言,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公式、化学符号等交际工具。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上产生特殊领域使用。 (3)身势语。

(三)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

1、动物“语言“和人类语言有着本质区别。

社会性;单位明晰性;任意性;能产性;传授性。 2、动物学不会语言。

结论:语言是动物不可逾越的鸿沟,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能否掌握语言,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

(四)语言是人类的、全民的交际工具。 二、语言是思维工具 第四节 语言的内部结构 一、语言是一种符号

(一)符号的定义和种类(可能会考)

符号:被约定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志。用甲事物表示乙事物,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 红绿灯;古人打仗,击鼓表示进攻,鸣锣收兵等。烽火台。上下课铃声,交警手势语、点头摇头等动作

符号和符号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而是约定俗成的。 符号的构成:

符号代替现实现象,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代替者,一个是被代替者,马路上的红灯是代替者,禁止通行是被代替者。 这种替代和被替代的关系,即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现象,是由一定社会集团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的。

符号构成的两个方面,语言学上常用形式和意义来表述。形式是符号的外壳,可以为人的感觉器官感知,具有物质性。色彩、线条为视觉感知,声音可以为听觉感知等。意义是符号形式所代表的内容,也就是现实的现象事物。

任何符号都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语言也是一种符号,而且是用很复杂的物质实体(声音)来表示复杂的特定意义的符号。 1、“玫瑰我们即使不叫它玫瑰,不也照样芬芳吗“? 2、拒饮“盗泉“之水,怕泉水玷污自己的名声。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

形式——语音 内容——语义

索绪尔用另一对名称来概括语言符号形式和意义两个面。 能指:语言符号中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声音 所指:语言符号中由特定声音表示的意义

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好比一张纸的正反两面,我们无法把一张纸的正反面切开,语言符号中表示意义的声音和声音表示的意义也无法分开。声音离开意义就不再是语言的声音,意义离开了声音也就不再是语言的意义,声音和意义一旦分开,语言符号不复存在。

以“书“为例。“shū“是语音形式,“装订成册的著作“是和这个音结合在一起的意义,是内容。只有和特定意义相结合的声音才是语音,由特定声音所表达出来的意义才是交际所需要的意义。

★思考:人类为什么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符号的外在形式?

(语音符号本身具有突出的优点:一方面,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发音器官人人都有,随时可以使用,因此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使用非常方便,简便;另一方面,语音的容量非常大,一种语言一般只有几十个音,就可以任意排列组合,表达思想;而且,用嘴说话还不影响手脚的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有声的语言不会因为距离和光线而影响交际沟通。) (二)语言符号的特点

1、任意性:以词为例。语言符号任意性中可变性和强制不变性形成语言符号一个矛盾体中的两个方面。

太阳——sun;太阳——日

2、线条性: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形成线性链条。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一个一个的声音,我们不能同时发出两个声音。 二、★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词汇、语法四大因素构成的系统。

语言不但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而且符号与符号间不是孤立的,是紧密联系并形成一个系统的。

语音是词汇和语法的形式,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是语音形式表达的内容。

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系统。语音是词汇和语法的形式,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是语音形式表达的内容。

(一)★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可能会考,看我自己的可能会更清楚点)

如果每个符号是一个链环,那么一句话就是一条在时间顺序上延伸的言语链。言语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所以我们每天都在制造各种言语链条。 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组成的言语链条关系叫组合关系。

语言符号具有线条型,符号的组合顺序是有条件有限制的,顺序不同,位置不同,组合起来关系就不一样,意义也就不一样。 比较:

“不很好”——“很不好” “来客人了”——“客人来了” 我吃饭——饭我吃——我饭吃——饭吃我 组合关系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求。

我们 爱 唱歌。 大家 想 跳舞。 他们 喜欢 跑步。 妈妈 吃 月饼。 爸爸 看 报纸。 ······

我吃饭。联想 他吃饭。 我吃饭。联想 我做饭。

我吃饭。Associative 他吃面。 ······

在言语链条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具有相同作用的符号聚集成类的关系叫聚合关系。 思考☆

如果没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人类语言会怎样? 组合关系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求,并非任意几个词就能构成组合关系。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使得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 说话不能只说一句,但并非每说一句话就得有一条新的组合规则。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限可能,大大简化了语言系统。 组合关系使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有序性,聚合关系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限可能,大大简化了语言系统。

只有组合没有聚合,每一个句子都必须是新的组合关系,语法规则将不计其数,难以掌握。 a.哥哥 写 过 两本 小说。 b.妈妈 吃 了 一个 苹果。 c.我们 谈 着 这件 事情。 d.大家 参观 了 几所 学校。 = A + B + C + D + E 小说写过两本哥哥。

哪个成分在前,哪个成分在后的问题就反映了一种结构特性,这就是组合关系。说话不能只说一句,但并非每一句话都得有一条新的组合规则。b/c/d其实都是按照“哥哥写过两本小说“的组合关系说出来的。之所以都是正确的句子,除了词语要搭配以外,还因为这种组合关系实际上存在5个可以替换的位置——聚合关系。 a1、a2、a3、a4···=A;b1、b2、b3、b4···=B ★“组合”和“聚合”是互相依存,相互作用的: 没有组合形式提供各种位置,就找不出可以聚合的各种抽象的同类成分;而没有聚合形式提供各种语言成分,也就找不出可以组合的各种抽象的结构形式。语言结构中的每个成分,一方面都处在“竖着看”是否能跟别的成分相互替换(聚合)的关系中,这种关系是潜在的,就像机器零件分门别类地存放在仓库里,以备装配机器时拿来使用;另一方面又处在“横着看”是否能跟别的成分相互连接(组合)成构的关系之中,这种关系是现实的,就像按照图纸寻找到各种适合的零件,最后装配成一台机器。 (二)★语言符号的层级性

两层三级:神奇的装置进行符号组合,以少驭多。

底层是一套音位的聚合类,有音无义;上层是语素以及由语素组合成的词、词组合成的句子三级,它们都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的聚合类。 我们买沙发。

巧克力——巧克力糖;沙发——沙发椅

二、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在一类发音中从能否区别词或语素的角度划分或归并出来的最

小的语音形式。

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位和音素都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但二者不是一回事,它们既不相同,但又有联系。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说,是从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只要音色上有差别,就是不同的音素,而不管它是否区别意义。

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只有具有社会性特点,具有区别词义作用的语音单位才是音位。

★音位和音素的区别:(可能会考,要说清其定义,往下有联系)

1、音位是属于具体的语言或方言的。音素则可以超越具体语言或方言。

[p]和[p‘],不结合具体的语言,我们只能说它们是音素,不好说它们肯定是音位 。 2、音素只能从音质角度上切分,音位却可以从语音四要素(音高——调位、音强——重位、音长——时位、音质)的任何一个角度上划分与归并。

3、音素是一次发音就可以分析出来的,音位则往往涉及一类发音。

在一次发音中音素和音位并没有什么区别→音位在一次发音中只能由具体的音素来体现。 多次发音→多个音素(一个音位总包含许多语音相似的音素) 人的发音制约(每次不可能完全相同);语音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声音本身不同→却没有辨别意义作用(人们意识不到它们的区别)→当作一个音位

音位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和非音质音位(调位、重位、时位)。

(一)音质音位

★划分与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了解)

(1)对立原则:一定语言或方言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素,如果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能起到区别词或语素的作用,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立关系,就可以成为各自独立的不同的音位。替换法

[mi214] (米) [mA214](马) [ni214] (你) [mi214] (米) [li214] (里) [mo214](抹) [pi214] (笔) [mu214](母)

替换结果说明:[m、n、l、p]和[A、i、o、u]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能起到区别意义的关系,具有对立性的关系,因而是各自独立的不同音位。标记为 /m/、/n/、/l/、/p/和/A/、/i/、/o/、/u/。

“对立原则“是划分音位的重要原则。

小结:凡两个音素,如果可以出现在完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并且可以区别语音形式的意义,这两个音素之间就具有一种“对立关系”。

凡具有对立关系的音素就需要归为不同的音位,或者说需要设立不同的字母或符号来表示。

s[s]、sh[?]

(2)互补原则:一类音素在正常的情况下从不在同一个语音环境里出现,不能构成对立,这种现象叫互补分布。各守一方,互为补充。

jia、hai、hao、xian中的“a“实际上代表了四个不同的音素[A]、[a]、[α]、[ε] ,他们各自有各自出现的环境,分布环境是互相补充的。这种情况在英语中也有,比如p和p‘在汉语中是完全对立的,二者互换了意义就发生了变化,而在英语中它们就不是对立的,p‘一般出现在音节开头或末尾,如plan、plane、paper等,p只出现在s后面,如speed、speak、spring等,凡是出现p‘的地方绝对不会出现p,凡是出现p的地方绝对不会出现p‘,二者完全是互补的,归并为一个音位/p/ 。

如果我们互换位置,把p‘lan念成plan,把speak念成sp‘eak,并不影响英国人对这些词的意义的理解,因为英语中没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关系。

(3)相似原则:互补原则是前提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有些音素虽然互补分布,但发音差别很大,不能归并为同一个音位,而应分属不同音位。如[f]和[?]。

音位和音位变体:

可以归并为同一个音位的几个音素,我们称之为音位变体。音位变体的几种情况: (1)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有各自出现条件的变体叫条件变体。 如[A]、[a]、[α]、[ε]

自由变体指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变体。如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武汉、南京等地,nán(南)也可以读成lán,n、l互相替换而不影响意义,它们属于同一个音位,是一个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汉语北方话一些方言中,“万“可以读成wàn,也可以读成vàn,w与v也构成自由变体。情形如下:

n w /n/{ /w/{ l v (2)典型变体和一般变体:

能单独出现或出现频率较大的音位变体是典型变体。一个音位中只有一个典型变体,其余为一般变体。

为了标示方便,要给每个音位选择一个提示其语音特征的最常用符号→通常选择典型变体。

(二)非音质音位:

1、调位:音高及音高变化在具体语言中被划分为一定数目的调位,每个调位在具体语境中至少有一个调位与之对立。这是汉藏语系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不同语言或方言中调位的数目不同。方言调位最少的是河北滦县话(3个),较多的是广西玉林话(10个)。福州、厦门(7个)。普通话有4个调位→4种音高对比模式(高平、中升、降升、高降)五度标记法/55、35、214、51/ 2、重位 3、时位

★音位和音素的联系

音位是比音素更高一级的语音单位,音素是音位所使用的语音资料实体。音位是在音素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一个最小的语音单位,从不同角度看,可能是音位,也可能是音素。例如普通话的声母b和p,可以区别意义,是音位,但它们同时也是音素,具有一般音素所具有的生理、物理属性。

音素存在→构成差别(关系)→产生功能差别单位

三、音节(要了解)是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是从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的最语音单位。 音节的结构:领音、起音、收音 音节的结构类型P70

第三节 言语的声音

一、语流及语流音变

★语流:具体语言或方言中由音节和音节组合起来的言语的语音形式。

语流音变:语言单位的读音进入言语之后,其中一个音由于受到前后音或说话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某种变化。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等。(辨别,注意找下例子可能考选择)

(一)同化:顺同化(前面的音同化后面的音 dogs)、逆同化(后面的音同化前面的音 难免[nan35 mian214] →[nam35 mian214] )同化往往是为了使发音顺口而产生。 福州话:“新妇”[si? pou] →[sim mou] 同化发音往往是为了是发音顺口产生。

(二)异化:两个原来相同或相近的音连读→受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包括顺异化和逆异化。

汉语主要表现为声调的异化:如两个上声连读,前一个变阳平(好好学习、粉笔、野草、悔改)逆异化

(三)弱化:语流中一个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临近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的现象。汉语的轻声实际上主要就是一种弱化变音现象。辅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阻力减小。如送气音的发音阻力大于不送气音。糊涂、馄饨,送气音弱化为不送气音。复元音弱化为单元音。 (四)脱落:语流音变中连读的某个音消失的语音现象 “脱落”实际上是弱化的进一步表现

汉语轻声音节经常出现脱落情况。如:我们[wom?n ]→[wom];豆腐[tou fu]→[touf];意思[yi si]→[yis]英语音节的连读或语速加快时,常出现脱落现象。 (五)增音:语流中连读发音时音素增加的语音现象。

现代汉语“啊“音变→表句末语气时,受前面音的影响增加一个声母或韵头。天啊[t‘i

?nA]→[t ‘i?n nA];好啊[xαu A]→[xαu uA] 英语:冠词在元音前加[n]:如an apple 第四节 (了解)语音历史演变的现象 p76 浊音清化、新音位的出现、旧音位的消失 本章小结:P78

第三章 语义

第一节 语义的定义和分类

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和言语的全部内容,包括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区分二者) 一、语言意义

语言符号系统的各个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除了自己语音的一面外,还有语义的一面,分别是语素义、词义、短语义和句义。最重要的是词义和句义。 【语言意义】

语言意义就是音义结合的语言系统固有的意义。 词语意义和语法意义

【词语意义:语素义、词义、短语义、句义。其中最重要的是词义和句义。 语法意义 :语法学内容 】(往下第二节有提到) 如图: 语言意义

1、他找你。 2、你找他。

“他“和“你“都指某个人,“找“指某种动作行为,这些意义都是通过词语表达的,因而这些意义通常叫“词语意义“。

但除此以外,1中的“他“表示“找“这一动作的发出者(施事)的意义,“你“表示“找“这一动作的涉及对象(受事)的意义;句2正好相反,“他“是受事,“你“是施事。实际上,“他“和“你“这两个词本身并无所谓施事或受事,它们之所以可以分别表达施事和受事的意义,主要靠句中代词相对于动词的排列顺序和结构中各个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决定的,这种意义就是一种语法意义。

语言意义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脱离言语环境独立存在,具有相对凝固、稳定、概括、多义的特点。词典中解释的词义都是语言意义。如“他”表示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某一个人。“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 二、言语意义 【一种环境意义。指具体的人在具体的语境中对语言意义具体运用的结果。言语意义必须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才能得到。】“他”在不同的上下文或交际场合又可以具体指称张三、李四或王五等,这种意义一旦脱离了特定的环境就不复存在,因而是这个词的个别的临时的意义。

今天有点冷。

语言意义(言内之意):今天气温比较低。

词语意义 语法意义 言语意义(言外之意)1、母亲提醒孩子多穿点衣服。2、客人想让主人关上门窗。3······ 三、★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关系p86(老师说要我们区分二者)

★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互相区别,互相排斥 ;另一方面,它们又互相补充,互相联系。

第二节 语言意义 P86-87

一、★词义:是词汇意义的简称。词汇是指某种语言全部词和词的等价物——固定词组的总汇。词汇和语法都是音义结合的语言成分。语法成分的意义部分是语法意义;词汇成分的意义部分就是词汇意义。词汇意义和语素义、短语(词组)义以及句义组成词语意义,都可以归入【语言意义】。

(一)语义的类型及特点 利奇把意义分为七种类型(利奇意义七分法):(要用自己语言说清楚怎么判断具体的语言现象,用这几个来分析) 1、概念意义

社会实践中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现象,我们通过大脑对这些现象进行比较分类,从同类事物中抽象出足以跟其他事物相区别的特征,并用一定的语音形式把这些认识成果固定下来,形成了一个一个的词。这种通过词语来表现的对一定对象特征的认识就是词的“概念意义”。(七种意义中只有概念意义真正具有稳定特征完全属于语言意义,其他具有灵活性,被视为言语意义更为恰当,但有的非概念意义也会在经常性的使用中变得稳定甚至成为一种模式进入语言意义的范畴)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河,没有哪两条河是完全一样的,但不管这些河多么不同,它们都具有“人工的或天然的大水道“这一共同特征。这一特征使“河“这一类事物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事物,汉族人把这一特征抽象出来,并用“hé”这个语音形式去表示它,这样就产生了汉语里“河“这个词,这个词也就包含了“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的概念意义。 海: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 江:大河。

① 地域上的区别(南“江“,北“河“)

中国南方的河流多称为“江“,例如:长江、珠江、钱塘江、岷江、怒江、金沙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漓江、丽江、九龙江等等。可见南方人一般习惯把河流称之为“江“。 北方的河流人们多称为“河“,例如:黄河、淮河、渭河、经河、洛河、汾河、青河、辽河、饮马河、沁河、柴达木河、塔里木河等等。可见北方人习惯把河流称之为“河“。 ② 规模上的区别(大“江“,小“河“) ③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一般中国人把外国的江河叫做“河“。“江“这个词,仅仅对内使用。 ④ 约定俗成的称法

“江“和“河“只是约定俗成的称法,没有质的差别。

2、内涵意义:和人的社会性紧密联系着的一种附加意义。不同的社会、阶级、集团或个人都可以给一个词附加上不同的内涵意义。

如:喜鹊在中国有报喜的意思,在斯拉夫语言中有小偷的意思。龙在中国人看来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在圣经中却是邪恶的动物。

3、风格意义: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交际环境(包括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方式等)使用语言时带给语言的风格或语体上的附加意义。由交际环境的不同而导致的表达形式就是“语体”。“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中两种最基本的语体。

例如:淘宝体、凡客体、陈欧体、

4、感情意义:用来表达说话者感情或态度的一种附加意义。一般认为,词的褒义和贬义就是这样的附加意义。

5、连带意义:一种能引起听众或读者联想的附加意义。 比如人们在交际时都尽量避免使用禁忌语。会用委婉的说法代替。但不一定只属于某些禁忌词语。

6、搭配意义:适合用在某一上下文的意义。有些词尽管有共同的基本意义,但搭配能力不同,因而意义也有所不同。鸡鸣犬吠马嘶龙吟虎啸狮吼狼嚎

7、主题意义:通过词序和各种强调方式表达出来的意义。例如武松打死了老虎,老虎被武松打死了,可见,改变句子的句法结构或者词序,就能改变句子的主题意义。 ★词义的特点: 1、概括性:(最本质特点)词义并非一对一地反映每一个具体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概括地反映某一类客观事物的共同特征。因为词义的概括性,我们才能通过有限的词汇表达无限的内容。

例如:鞋:穿在脚上、走路时着地的东西,没有高筒 2、明晰性与模糊性

人脑用词概括反映客观事物时带来的结果。主客观原因。P90

明晰性:是词义概括的范围具有明确的界限。例如数字,123456,时间分秒时之间。 学者: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学者与非学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绝对的界限。

模糊性在社会交际活动中起着积极作用。社交活动中,不可能也没必要时时、事事都像科学实验那样,对谈论对象作出精确的测定。没有模糊性,社会交际活动将难以进行。 例如:加盐少许

3、共同性与民族性P90

例如:汉语的“蜡烛”一词,除“蜡制的照明物”这个实体词汇义外,还通过比喻,引申派生出 (1)忧伤的思念之情,常用“烛泪”.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即“蜡烛”.蜡烛的一腔热泪无尽地流,直到燃尽成灰,其沉痛凄切,幽然神伤之意溢于言表.(2)暮年,垂死的老人,常用“风烛”,“残烛”. “风烛残年“表示迟暮残年.(3)泛指乐做奉献的人,特指教师,常用“红烛”,因为蜡烛有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品格,所以常用以歌颂教师.(4)结婚,新婚,常用“花烛”,如“洞房花烛夜”.这儿的“花烛“就是新婚之意.“蜡烛”一词的这些派生义都是在它的词汇意义“蜡制的照明物”的基础上所增添的民族文化含义.这些意义与蜡烛实体的特点如点燃,融化,熄灭等都有密切关系,但它们都与汉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有关.

(二)★义位、义素及义素分析(看到这里)什么是义位、义素和义素分析,这个会考!!!

【词义】是单个语言符号的意义部分。每个词义都具有自己的内部结构成分。【义位和义素就是对词义内部结构成分进行分析的结果。】

[义项(位)] 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义,每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位)。/是一个能够独立运用的概念意义所形成的语义单位。 a.肺:人和高等动物的呼吸器官。

b.盆:盛东西或洗东西用的器皿,口大,底小,多为圆形。 c.凉:1.温度低;2.比喻灰心或失望。

d.摆:1.安放,陈列。2.显示;炫耀。3来回摇动;摇摆。

一个词只反映一类或一个对象,这个词只有一个义项(义位),如a、b;如果反映的对象不止一个,这个词就有多个义项(义位),如c、d。 义素:对词某个义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后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位。 义素: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分析为若干义项,一个义项是否可以进一步分解? 例如:父亲:[+人] [+男性] [+亲属] [+直系] [+长辈] 鞋子:穿在脚上走路时着地的东西,没有高筒。 描写为 [+穿在脚上的东西—有筒+走路时着地]

“+”表示肯定,表示具备这个语义成分,“—”表示否定,表示不具备这个语义成分。 例如;靴子:[+穿在脚上的东西+有筒+走路时着地] 【义素分析】:

义素分析也叫语义特征分析或叫语义成分分析,是把同一语义场的一群词集合在一起,从义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比与描写。义素分析的原则 :“二元对立”。 3.义素分析(往下面有) 义素分析的程序

第一,确定分析对比词群的范围。 第二,确定共同义素。 第三,确定区别义素 第四,形式化描写

(三)★★★★★★义素分析(语义成分分析、语义特征分析,画+,-)★★★★★★ 把同一语义场的一群词集合在一起,从义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比和描写。 义素分析原则:二元对立。 父亲:无生命—有生命[植物—动物[非人—人[非亲属—亲属[非直系—直系[女—男[未成年—成年[非长辈—长辈[未婚—已婚[未生育—生育。 将之形式化:用“+”表示肯定,用“-”表示否定:

父亲: +有生命+动物+人+亲属+直系+男+成年+长辈+已婚+生育 义素分析的程序: 1、确定对比范围

找出一组相关词语,确定对比分析的范围。

分析“哥哥”的义素,就不能用“看”和“司机”来对比,不是指称同一种类对象的词语。分析“哥哥”的义素,要从“哥哥”与“弟弟”“姐姐”“妹妹”的对比开始,因为这些词同属亲属关系中“同胞”这个分类。 2、比较词义的异同 确定对比范围后,运用对比方法找出不同词义在语义元素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也就是提取不同词语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的共同义素是“同胞”,然后比较“哥哥”和“弟弟”,提取出区别义素“年长”和“年幼” ;再比较“哥哥”“弟弟”与“姐姐”妹妹“”,提取出区别义素“男性”和“女性” 3、整理和描写义素

找出不同词语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后,还需要以一定的方式加以描写,把分析结果形式化地表达出来。方法有两种:

(1)矩阵式:要比较的词在矩阵上方横向排列,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在矩阵左方纵向排列。 词群 义素 同胞 年长 男性 哥哥 + + + 弟弟 + - + 姐姐 + + - 妹妹 + - - (2)方括号横排式:把矩阵中某一义位纵向的义素用横排列的形式表达,并加上方括号。 “哥哥”:[+同胞+男性+年长] “弟弟”:[+同胞+男性-年长 ] “姐姐”:[+同胞-男性+年长 ] “妹妹”:[+同胞-男性-年长 ] 词群 义素 同胞 年长 男性 女性 哥哥 + + + - 弟弟 + - + - 姐姐 + + - + 妹妹 + - - +

■运用■ 用矩阵式和方括号横排式对以下各组词作义素分析。

(1)父、母、儿、女 (2)兄、弟、姐、妹 (3)煎、炒、烹、炸 (4)听、说、读、写 (5)镰刀、锤子、斧子 (6)爱护、爱戴、果断、武断 (7)伯父、伯母、舅父、舅母

(四)【语义场】:归属于一个总称之下的在意义上紧密联系的一组词的义位的聚合体。 “场”这个概念是从物理学中借用过来的,原指由某些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物质构成的一个范围,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等。“语义场”也是这种情况,打个比方说,语义场就像是由具有意义联系的一批词语构成的一个“家族”。这批词具有共同的上位意义。 语言中有些词代表的事物范围大些,有些词代表的事物范围小些。如果后者可以完全包容在前者的范围之内,它们之间就有上下位关系。

蔬菜:白菜、萝卜、韭菜、菠菜、春菜······ 属于同一上位词的所有下位词就可以构成一个语义场。

★语义场的类别:(给你例子要说出种类,不需要会概念也行) 1、联想义场:联想关系其实就是聚合关系

分类联想:是对同类事物的各种对象联想而形成的一种语义场。 二元:如:动物-植物,中药-西药,多元:如,交响乐-摇滚乐-民乐,赤橙黄绿青蓝紫

部分联想:是对某一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联想而形成的语义场。 有序类:如星期里面包括星期一、二、三, 离散类:如人体的语义场包含头颈肩胸腹腿??

描绘联想:即围绕某一个中心词义从性质、行为、或状态等不同角度进行联想式的描写所形成的语义场。如:红彤彤-红扑扑-红艳艳 2、同义义场

同义义场就是由同时代、同一种语言、或方言中一组同义词组成的语义场。 绝对同义义场 相当于等义词 如:离别-别离 年轻-年青 相对等义义场 相当于近义词 如:爱护-爱戴 果断-武断

还有一些实际情况下产生的临时同义义场:如 这文章水分太多 在这里和废话形成同义义场

3、反义义场:是指同时代、同语言或方言的一组反义词组成的语义场。

互补对立义场:指的是由无中间状态的一对语义矛盾的词组成的义场,如“生-死”“有-无”“单-双”??

两极对立义场:指的是由有中间状态的语义相反的词组成的义场,如“左-右”“大-小”“冷-热”??

关系对立义场:指的是两个语义相对的词,有了其中一个就会暗示另一个或几个,可以表现在行为、活动和社会关系上等方面,如:买-卖、师傅-徒弟、丈夫-妻子?? 还有一些实际情况下产生的临时反义义场

4、多义义场:不是由不同的词组成,而是由一个词内部的不同义位组成的语义场。 多义义场是一种特殊的语义场,他不是由不同的词组成的,而是由一个词内部的不同义位组成的语义场。(派生关系) “火”

基本义位:物体燃烧时发出的光和焰,如“火光、火焰”, 枪炮弹药,如“火力” 火气,如“上火”“败火” 形容红色,如“火红”“火鸡” 比喻紧急,如“火速”“火急”

跑:①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②为某种事务而奔走。③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 学: ①学习; ②模仿; ③学校;④学问。

几个义项之间应有联系。如无联系,应看做【同音词】(不同的词)。 同音词:一组声音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 分同形同音和异形同音两类。

1.同形同音:信封——相信;杜鹃花——杜鹃鸟

2.异形同音:公式——公示——公事——宫室——攻势。 ★(多义词与同音词的区别!!!)

多义词是同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意义,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同音词是同一语音形式有几个意义,几个意义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花:鲜花、种花、雪花、烟花、礼花、花灯、花猫、烟花、文艺之花——花1;花钱——花2;姓花——花3

米:大米——一米;站立——车站······

语义场的特点:系统性、层次性、交错性、变动性、民族文化性 (1)层次性

生物(母场)—动物、植物(子场)

动物(母场)—哺乳动物、非哺乳动物(子场) (2)交错性

老: ①年岁大; ②老年人; ③指人死;④对某些方面有经验;⑤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老友;⑥陈旧;⑦原 (3)变动性:

谷:古代指粮食作物总称,价值较高,是各种粮食作物母场的标题词;现代的“谷”只是粮食作物其中的一类,价值较低,成为子场的成员了。“江”由子场成员变为母场的标题词。

(4)民族性:

颜色词构成颜色场。

各语言拥有的颜色词呈现出一种反差大的基本色到界限逐步缩小的中间色的扩散情况。

二、句义:句子的意思 句义的构成: 词汇意义:词是句子的基本构成成分,句子中词的意义也就成为句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坐火车去北京。

关系意义:句子通常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关系意义”

语法关系意义:词语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就是语法结构关系,有这种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语法关系意义。

学习文件。

语义关系意义:语义结构关系是指词语在组合中产生的语义上的关系,他是一定的现实关系的概括反映。由这种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语义关系意义。

鸡不吃了。母亲的回忆。

语气意义: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 陈述、疑问、感叹、祈使等

小王来了。小王来了?小王来了吧?小王来了!

(一)句义结构模式的聚合关系(纵向关系)

句义=被说明的对象(话题)+对该对象的说明(述题) 1、★话题与述题 句 义 话题 春天 天才 世上 你这个人! ······ 述题 来了。 出自勤奋。 没有平坦的道路。 上课。 ······ 从语法角度看,话题相当于句子的主语,述题相当于句子的谓语。一个句子的意义基本上是由话题和述题两部分意义组成的。话题和述题是不依赖语法形式而存在于不同句子的两类句义聚合类。 2、谓词与述项 句义 话题 述项1 述题 谓词 述项2 述项3

学生 老师 你 春分。 学 教 好! 知识。 学生 知识。 二)★会考:句义结构模式的组合关系(横向关系):研究具体的句子各语义结构模式在具体连接组合时,述项在谓词的作用下产生不同的格变化。述项在与谓词组合时产生不同的功能,叫做不同的“格”。102页

施事格:发出行为、变化、状态的主体,是谓词行为动作的施动者。Eg:他笑了的“他” 受事格:动作支配的对象,是谓词动作行为的直接承受者。Eg:他在浇花的“花” ;门被他关上的门

结果格:也是受谓词动作支配的对象,但必须是谓词行为动作的结果。Eg:写文章、做饭、盖高楼的高楼

与格:谓词动作支配的间接对象,是谓词动作的间接对象。Eg:我欠“他”两块钱 工具格:施事时用以实现行为动作结果的工具或手段。Eg:用”铅笔”写字 方位格 :谓词的动作行为发生的场所、方位或方向。 Eg:“院子里”种了两棵枣树 时间格:谓词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Eg:他琢磨了“好一阵子” ★给例子判断是什么格 1、她走了。—施事格

2、她修理自行车。—受事格 3、她浇花。—受事格 4、她浇水。—工具格 5、她写文章。—结果格 6、她去北京。—处所格

她吃晚饭。她吃火锅。她吃馆子。她吃食堂。

第三节 言语意义

言语意义具体、复杂多变。语言意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产生变化的结果。言语意义离不开语言环境。

一、掌握:语境:语言环境的简称。指的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的具体环境。语境是言语意义产生的前提。

语境有狭义广义之分:小语境与大语境。 狭义 (小语境 ):指书面语或口语的上下文中一个语言单位出现的前后语音、词或短语等环境,即上下文 。 广义 (大语境 ):说话人或写作者是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的具体场合及社会背景等,包括人的身份、社会历史环境等各种因素。

二、语境对语义的作用★要会举例子,(我觉得吧 会考选择) (一)限制作用

限制词语的选择、限定说话人的说话方式等方面。 比如:某某人偕同妇人到京 中的夫人 不能换用老婆 (二)明确作用

语境能够使多义词和歧义句的意思等到明确 。

比如:打字只有进入上下文才能知道其意思 打铁打毛衣 打酒

(三)变更作用

语境能够使词语获得临时的意义,并临时影响和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 比如:这次我们可要让你好好地出点血 这里出血不是让人流血 而是花钱 (四)添补作用

语境对于交际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比如红楼梦中黛玉临死前那句:宝玉,你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三、语义对语境的反映

首先,语义可以反映身份、性格 其次,语义可以反映处境、心情 再次,语义可以反映社会生活

四、掌握:★语义在语境中变化的形式(会考分析或者考选择?例子) (一)具体义

语言单位的意义在一定语境的作用下,内涵变得具体、丰富或增加一些附加意义。

Eg:油的语言意义是各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一般不溶于水,但是当司机说,我的车没油了,油在这里的意义就具体化了,指的是汽油 (二)虚化义

语言单位进入语境后,内涵变得概括、空洞甚至完全消失的变化形式。

Eg:这个周末咱们要玩他个痛快 他个在这里完全虚化,没有意义,只是表达一种语气 窗户,指窗,户义虚化、国家指国,家义虚化。虚化义也可叫做减义 (三)反义

语言单位的感情色彩临时发生改变,由褒变贬或由贬变褒。 Eg:妻子生气说:就你英雄 (四)转义

语言单位进入语境后,所指对象发生改变,产生的字面以外的含义。

Eg:千万个雷锋在成长;他真是个事后诸葛亮,诸葛亮在这不是指三国的诸葛亮而是指他善于谋划

(五)言外之意:语言单位产生字面意义之外的隐含意义,从而表达出人们想要含蓄表达的意义 。

与上面的具体义、虚化义、反义、转义的区别是,言外之意是一个句子甚至整个段落发生整体性变化,而其他几种只是一个语言单位大多是某个词的意义发生转变。这时的语言单位同时具有两个含义,一种是表面意义,具有掩饰作用,一种是言外之意,就是交际者要表达的真正意义。

Eg:比如小孩子说:今天好多小朋友都要去游乐园。言外之意很明显,是我也想去游乐园

第四节 语义的历史演变

一、语义历史演变的原因 (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马路:原指马匹可以通行的道路,随着马作为交通工具的消失,马路上走的主要是汽车和机动车,“马路”的词义随之发生变化。 (二)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鬼:人所归为鬼。(《说文解字》) 鬼: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现汉词典》)

(三)语言单位内部的矛盾 走——跑——行

二、★语义历史演变的途径 词义引申的主要途径: (1)比喻

近视:视力缺陷的一种,比喻目光短浅。包袱:用布包起来的包儿,喻指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

(2)借代:

铁窗:借指监狱;笔杆子:指能写文章的人。便衣:原指平常人穿的衣服,后用来指“穿着便衣执行任务的军人、警察等”,用物品指代使用者。 三、★语义历史演变的结果

语义历史演变的结果有三种:语义所指概念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要会举例子)

(一)语义所指概念的扩大

江:专指长江 扩大指所有的内陆水域 毛病:牲畜毛色有缺陷,后泛指一切事物的缺陷。 (二)语义缩小

批判:原来含有评论优点和指出错误两个方面,现在只剩分析批驳错误一个方面。 报复:原指报恩、抱怨两个方面,现只指抱怨。 (三)语义转移

牺牲:古代指祭祀时宰杀的牲畜,现在演变为表示为了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书记:原指起草、抄写文书的人,现在指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乖:原指不和谐、不正常、违反情理,带贬义,后演变为指伶俐、乖巧、讨人喜欢,或指小孩顺从、听话,不吵闹,带褒义色彩。原来的意义只保留在乖张(怪癖,不讲情理)、乖戾(性情、言语、行为别扭、不合情理)等词中了。

第4章 词汇

第一节 词汇的定义和分类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人们说话时除了要知道怎样发音,要知道一定的语法规则,还必须使用词语。反而言之,其实语音就是词语的发音,语法也就是关于组词造句的规则,更不用说表达任何意义也都离不开词语了。如果把说出来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的话比作已经建成的高楼大厦,那么词语就是构成这些高楼大厦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分砖石泥瓦等多种多样,词语的种类也多种多样,以汉语为例,有的词语很短,如“看”、“书”等,有的词语很长,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有的词语意义很实在,如“黑板”“粉笔”,有的意义就比较虚泛,如“的”“了”;有的词语意义单一,如“盆”“肺”,词典中只有一个义项,有的词语意义复杂,如“打”“头”,词典中列出几十个义项。

人们交际时说出、写出的各种句子和语段篇章,就都是由这些长短有别、虚实各异、义项多少不同的词语组合而成的。 一、词汇的定义

词汇指词和词的等价物——固定词语的总和。是一个集合体概念。单个的词或固定短语不能叫做词汇,但可以称作词汇单位。“汉语词汇”“网络词汇”“鲁迅的词汇” 二、词汇的分类:

【语言的词汇(汉语词汇)】和【言语的词汇(网络词汇、鲁迅的词汇等)。】

第二节 语言的词汇

一 语言词汇的性质和特点 (一)语言词汇的性质★了解

充当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词汇的基本属性。任意堆积词汇单位不能构成言语作品,需要语法规律的支配。

(二)语言词汇的特点★了解,可能考填空,可能填一句话

1、系统性:潜在的,通过词汇单位的聚合体体现。依据不同标准把词汇分为不同系列,各系列以某一相同特点聚合在一起。如根据构成词的音节数量多少,可以把词分为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等。

2、词汇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理据性。

绝对任意性体现在,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

理据性体现在,语素与语素的组合、词与词的组合是非任意的、可论证的。“收音机”就是“收听广播声音的机器”,“雨衣”就是“下雨时穿的衣服”;“raincoat”就是“rain”和“coat”组合的意义,“train-station”就是“train”和“station”组合的意义。 3、词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

词汇的普遍性:词汇特别是实词,与逻辑上的概念密切相关。只要客观事物中有某种概念,就一定会有一个相应词语来表达它,这方面所有语言都一样。这就是词汇的普遍性。如日有太阳和日头,月有月亮

不同民族反映相同概念的词语往往不同。这就是词汇的民族性。各民族都有某种虚幻的神灵概念,反映在词汇上,英语有“the God”,阿拉伯语有“Allah”,汉语则有“玉皇大帝”“观音菩萨”等词语。汉语的“钥匙”只指“开锁的工具”,而英语的“key”还可以表示“答案、要点、关键”等意思,有不同的引申意义。英语“eat”后面只能搭配食物,但汉语却可以说“吃败仗、吃官司、吃亏、吃劳保、吃老本、吃惊”等,这都是词汇民族性的表现。

4、词汇的变化性与稳定性

变化性(很多新词不断在交际以及传媒中出现):高帅富、矮矬穷、白富美、快闪族、草莓族。新男性角色:经济适用男:经济适用男,也叫经适男,是指那些身高一般、发型传统,相貌过目即忘;性格温和,工资无偿上缴给老婆;不吸烟、不喝酒、不关机、不赌钱、不泡吧,无红颜知己;不闹绯闻,不找情人,有家庭责任感的月薪2000~10000元,有支付住房首付的能力;一般从事教育、IT、机械制造、技术类行业的男人。 稳定性(那些基本词汇往往是稳定的):熊猫不是猫,鲸鱼不是鱼,半斤八两,墨水,马路 二、语言词汇的单位 1、词

2、由词构成的固定词语。

二者形式不完全一样,但功能相同。固定词语从表面看是比词大的单位,但在造句中作用相当于词,是词的等价物。

等价物 :用来充当另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 三、词★!!!(词与语素的区分!!!)P118 这个要自己加上去!!! (一)词的定义: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音义结合单位。 独立运用:单独造句(“谁?”);单独做句子成分、单独回答问题或单独起语法作用。 他来自北京吗? 词与语素的区分★

语素是语言中不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二者区分点在于能否独立运用。 ☆ 词与词组的区分(辨析)

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音义结合单位。 例如:单纯词-人、鸟、山。 合成词-语言、充实、年轻。

词组:词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的词结合而成的比词大的语法单位。可以进行拆分。 例如:工人农民(联合词组)、中国文学(偏正词组)、发表意见(支配词组)。

联系:词可以独立运用,词组也可以独立运用。但词组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的单位。 词与词组的区别:是不是最小单位。可用扩展法进行区分。 (二)词的构成成分——语素 ★(关键)语素的分类

1、根据能否独立运用,分为成词语素(我、天、来、去、呢、了、吗)和不成词语素(习、鸭、荣、音、置)。

2、★根据在构词中的作用,分为词根、词缀、词尾。★(辨析)

词根: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由它体现。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例如:山→青山、山坡。火→篝火、火柴。农→贫农、农忙。

词缀:附着在词根上的语素,它对词义的构成起附加作用。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根据词缀在词中的位置可分为, 前 缀 词缀+词根 中 缀 词·词缀·根 后 缀 词根+词缀

词尾:附加在词根或词缀后面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语素,一般属于词的形态变化部分。

3、根据在构词中的能力,分为自由语素(能独立成词又能够单说的语素。自由语素能与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不自由语素即黏着语素(不能独立成词,或者成词但不能单独说出来)。如企业中的企,技术中的技。

4、根据在构词中的位置,分为定位语素(构词位置固定的语素。如桌子椅子、老虎老鼠)、不定位语素(在构词中位置不固定:如身体、文体、体育、体能)。

(三)词的结构类型★这个图要掌握啊 老师一直提到,给你词判断它的类型

一.词的构成和分类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词的分类主要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种。★给你词判断它的类型 1、【单纯词】是只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可分为连绵词、叠音词、音译外来词。 (一)连绵词

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的单纯词。这种词的最大特点是任何一个单字都不能成词,都是不可拆分的。比如“妯”和“娌”无法跟别的任何单字组词,只能这两个字合用。蜘蛛”“垃圾、妯娌、汪洋、参差 .萧瑟、犹豫.逍遥、徘徊 .流离、仓促

连绵词包括双声连绵词、叠韵连绵词、非双声叠韵连绵词。 连绵词按读音可分: 1、双声连绵词

双声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例如“仿佛”“鸳鸯”“伶俐”“蜘蛛”“蹊跷”“坎坷”“参差”“忐忑”“含糊”“澎湃”琵琶等。 2、叠韵连绵词

叠韵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例如“骆驼”“徘徊”“逍遥”“混沌”“霹雳”“苗条”“蹉跎”“朦胧”“轱辘”“迷离”逍遥、徘徊,婆娑、汪洋、蹉跎、彷徨等。

3、非双声叠韵连绵词

非双声叠韵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连绵词。例如“葡萄”“蝴蝶”“芙蓉”“鹧鸪”“蜈蚣”“囫囵”等。

(二、)叠音词:两个相同音节重叠而成的单纯词。切切、茫茫、楚楚、盈盈、渐渐 (三、)音译外来词

2、【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可分为:

复合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复合构成) 同义复合词: 颤抖:慵懒 偏义复合词:窗户、忘记

重叠词(由相同的词根相叠构成)注意区分叠音词如猩猩等不能再分解的词,还有重叠形式的词组如,看看,试试。重叠词如:爸爸姐姐星星等。 派生词(也叫附加词),如英语中以un-构成的词很多。

(四)词的构成方法

词的构成方法就是构词法。

1、语音构词:模拟自然声音构词的方法。

2、语义构词:跑、学、杜鹃、便衣······ 3、语法构词:★给一组词让你归类 (1)复合法 (2)派生法

(3)变性转化:a call(电话)—to call(打电话);cook(厨师)—to cook(烹饪); 汉语中词的兼类现象:一把锁—锁门;在(动词、介词、副词)

(5)变形转化:把原本合成词中的不成词语素变成成词语素从而形成新词。包括逆序成词和。

逆序成词:cobbler—to cobble

缩略构词:指已经凝固定型为典型单纯词的那类词。 Jeep是从general purpose(多用途车)简缩而来。 laser:light amplification(扩大放大) by stimulated(刺激) (光受激发射器)——缩略构词

进一步再人为把它分成lase+er两个语素,并把前一部分看做成词语素形成动词,又是逆序成词了。

Laser lase(发激光;起激光作用 ) 四、固定词语

Somebody will have to break the ice 特点:

(一)结构的定型性:特定的组合形式,词和词的组合关系和前后顺序已经固定,不能改变结构形式。乱八七糟,拍桌叫绝

(二)意义的完整性:意义不是构成成分意义简单相加,而是经过约定俗成,有一个整体性意义。

at home in 熟悉?,精通于?

“七月流火”:盛夏时节,暑气炎炎,空气中仿佛流动着火焰一般。每当此时,人们大都喜欢用“七月流火”来形容时下的天气。天文专家则表示,“七月流火”一词的真正意思并不是表示天气炎热,而是表示暑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如果用“七月流火”来形容盛夏天气炎热则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心宽体胖:心情舒畅,身体健壮。胖:安泰舒适

五、词语系统 词汇具有系统性。词汇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成不同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即各种不同的词聚。

1、从形式上看:根据词的语音形式或书写形式划分词汇的子系统。 根据词的语音形式可以形成以下词聚:

(1)从构成词的音节数量看,可以把词汇系统分为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两大子系统。 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词为主。 (2)双声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且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词。蜘蛛、崎岖——播报

(3)叠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且两个音节韵相同的词。蜻蜓、彷徨——倾听

(4)同音词:两个语音形式完全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包括同形同音和异形同音。 根据词的书写形式可以形成同形词聚。 同形词:书写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同形同音:花(花朵)——花(花钱) 同形异音:应声(阴平,没人应声。)应声(去声,应声倒下) 2、从意义上看: (1)同义词和反义词 (2)单义词和多义词

(3)上义词和下义词:不能把上义词和下义词的关系混淆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褒义词和贬义词 3、从功能上看

从词的社会功能上看:

(1)根据词汇单位在语言及词汇系统中的作用,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2)根据词汇使用频率,分为常用词汇和非常用词汇。

(3)根据词汇使用的范围和群体,可以把词汇分为专业词汇和非专业词汇。 (4)根据词汇使用场合,可以分为口语词汇和书面语词汇。 从词的语法功能上看,可以把词汇分为实词和虚词。 4、从来源上看:

(1)古语词:包括历史词和文言词 (2)新词 (3)方言词 (4)外来词 (5)同源词

登(源词)→ 凳(派生词) 卓(源词)→桌(派生词) 倚(源词)→椅(派生词)

古代人席地而坐,放置器皿的家具是“几”。几是很矮的,因为它要使跪坐在地面上的够得着。以后,为了使身体伸展,人们所用的家具开始更新,首先是坐席升高,随之而来的,放置器皿和供人伏凭的家具也要升高。这种升高的坐席叫作“凳”,“凳”来源于“登”,特点是登高;升高的置器家具叫作“桌”,“桌”来源于“卓”,“卓”的意义是“高超”,“桌‘是因为高过凭几才由“卓”得名。以后,又出现了一种靠背的凳子,叫作“椅”,“椅”来源于“倚”,特点是有倚靠。 (6)同根词:

读本、读物、读者、精读、研读、通读、宣读、阅读、走读······ 含有同一个词根的各个词之间的关系称为同根关系。 (二)语汇系统

1、成语: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词语。 英语中没有汉语的这种成语,但有时也可以用差不多意思的汉语成语来翻译英语的习语或寓言故事,如

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 ;burn one‘s bridges (破釜沉舟);love me,love my dog

2、惯用语:活跃在口语中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短小固定词语。多为三音节形式。贬义居多,褒义较少(领头羊、跳龙门、打头仗)。外语中类似惯用语的固定词组又称“习语”或“俚语”

3、谚语:多年流传、包含深刻的社会经验、生产经验的简练形象的语句。 瑞雪兆丰年、纸包不住火、······

4、俗语:流传在民众中表达某种客观现象或意义的形象精炼的句子。与谚语界限不清。 清官难断家务事、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5、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半是对形象的表述,近似谜面;后一半是对这个形象表述的解释说明,类似谜底。两部分之间常有间歇,具体运用中,后一半常常可以不说出来。形象风趣,口语和文艺作品中常用。

谐音:老虎拉车—— 谁赶(敢)马背上钉掌——离蹄(题)太远,猪八戒的脊梁—— 寓意: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 第5章 语法

第一节语法的性质及其单位 一 语法和语法学

搭建语言的大厦,仅有砖瓦、预制板(词汇)是不够的,还要用各种方法,按照一定的设计和规则(语法)把它们粘连成形。

语法是音义结合的各种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汇集,包括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

二 语法的特点: 1、抽象性

语法的抽象性不同于词义的抽象性。

词义的抽象性是对某一类客观物质或现象的抽象,抽象出来的是词汇意义。 语法的抽象是对词或句之间的关系进行抽象,抽象出来的是语法意义。

“桌子、书包、电影、思想”等词意思各不相同,但根据某种共同特点,比如大都能受数量短语修饰、不能受副词修饰等,可以建立“名词”这个类;“搬桌子、背书包、看电影、谈思想”等语言片段,具体意义也不相同,但结构形式都是“动词+名词”,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都是动作行为涉及某个事物,就可以归为“动宾结构”。 语法不管一个一个具体的词语和句子,而处理一类一类的现象。 2、递归性

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1、小李来过北京了。

(句1=主语+谓语,谓语=动词+宾语) 2、小王知道小李来过北京了。

[句2=主语+谓语,谓语=动词+宾语(句1)] 3、小张认为小王知道小李来过北京了。

[句3=主语+谓语,谓语=动词+宾语(句2)] 4、我觉得小张认为小王知道小李来过北京了 [句4=主语+谓语,谓语=动词+宾语(句3)] 。 各个句子长度不同,但只需运用一条规则就可以说明,因为它们自始至终是相同的“主语+谓语”和“谓语=动词+宾语”结构的套叠。因为具有递归性,语法规则才是一种简明的规则,不必建立许多不同的规则,只需重复使用有限的规则就能管住大量的现象。 3、稳定性

语法是语言结构要素中最为稳定的一个要素。 4、民族性和地方性 三、语法的单位

四级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 语素和词已在词汇章节学习。 (一)词组

词组的分类:角度不同分类不同 世界珍贵稀有动物大熊猫的故乡中国

1、平行词组(组合关系)2、复杂词组(组合层次)3、自由词组(组合的程度)4、名词性词组(根据中心词的词性)

(二)句子:语言系统中最大的语法单位,也是言语活动中最小的交际单位。 句子是具有一定语调的,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和感情,按照一定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交际的基本单位。 句子的分类:

第二节 词法

一 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

词不但具有词汇意义,而且具有语法意义。

词的语法意义是指词在组合与聚合关系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

词语的意义有两种,一种是只属于个别词的具体意义,如“街道、楼房、汽车”分别表示不同的东西,这种一个词区别于另一个词的意义叫做词的词汇意义。另一种是从一类词的共同形式抽象出来的意义,比如三个词都可以受数量词组和形容词语修饰,如“一条街道、高级汽车、雄伟的楼房”,都可以受动作动词的支配,如“打扫街道、买汽车”,这些形式都给了这三个词能称数、有属性、受支配及都表示事物的意义,汉语中大多数名词都是如此,因此这种意义就是词的语法意义。 句子的语法意义:

1.妈妈打扫街道。2.爸爸盖楼房。3.小明开汽车。

从这类句子的共同形式中抽象出来的意义是语法意义。三个句子共同的意义:“名词+动词词组”有主谓关系的意义

“动词+名词”有动宾关系的意义,动词前的名词是施事成分,后面的名词是受事成分等,这些意义就是结构的语法意义。 语法范畴:把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与概括所形成的意义类别叫做语法范畴。词的语法范畴包括词形范畴和词类范畴两种。

(一)词形范畴:用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概括种类。包括:性、数、格、体、时、态、式、人称、级等。

1、性:名词、形容词用词尾或词形变化表现的语法上的性别观念。俄语、德语名词都分阳性、中性和阴性三类,法语有阳性和阴性两类。名词的性与自然界的性有些是一致的,如动物词语的性往往就与动物本身的雌雄性别有关。但其他词语就可能不一致了。

2、数:运用词形变化表示某类词的数目的语法意义。一般表现为单数和复数。英语的复数常常用词尾表示。 book——books

汉语有无数的范畴?我——我们,你——你们,同学——同学们

3、格:表示名词、代词、形容词在句中与其它词关系的一组特征。俄语有六个格,语法结构不讲究语序,原因就是结构中所有的名词都已由词缀或词尾给出格的标记,如作主语用主格形式,做直接宾语用宾格形式,做间接宾语用与格形式,做定语用属格形式。

4、体:动词以词形变化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状态的语法意义。 英语动词主要有进行体和完成体。 I am reading the book.

进行体,动词用“be V-ing”形式 I have written the book.完成体。 动词用“have V-ed”形式。

体范畴和时范畴常常是结合起来的。 I am reading the book。现在进行时(现在时加进行体) I have written the book.现在完成时(现在时完成体) 汉语中在相应动词后加助词来表示动作状况的意义。如“-了”表示完成,“-着”表示持续,“-过”表示经历,“-起来”表示动作开始,“-下去”表示动作继续。 5、时:表示行为发生时间的语法意义。

很多语言中都以说话时间为坐标确定句子中实际动作发生的时间。一般可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 He works.现在时 He worked.过去时 He will work。将来时 汉语没有时间的范畴。

6、态:以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主体或客体与动作关系的语法意义。 一般分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主动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

7、式:用动词词形变化表示说话人对所谈论事物所持态度的语法意义。 8、人称:用动词词形变化表示行为发生者。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一致性。 英语动词的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加词尾“s”;英语系动词“to be”与“you、I、he(she、it)”连用时词形发生变化等。汉语动词与主语名词没有人称的一致变化。 9、级:以形容词和副词的词形变化表示性质或属性的程度区别。 good(原级) better(比较级) best(最高级) (二)词类范畴

词类指词的语法意义的分类。 此类划分标准:

1、形态标准:根据词形变化确定词类。对于形态丰富的语言简单管用。

英语动词有时、体的词性变化,如可加“-ed”等,名词有单复数的变化,所以可以根据词形变化来区别动词和名词。用词形变化区别词类,如同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佩戴神马标志,这样就不必观察他的工作情况,单凭标志就可以断定他的职业。

汉语几乎任何词类都没有词形变化,形态标准不适用于汉语。各行各业的人穿同样的衣服,从外表无法判断职业。

2、意义标准:根据词的意义确定词类。

突然——忽然 刚才——刚刚 聪明——智慧

3、功能标准(1)词的组合能力(2)词的句法功能(3)词的重叠方式。

以单一标准划分词类很难做到。语法学家在给一种语言划分词类时,常常以某一标准为主,综合考虑其他标准。印欧语以形态标准为主,其他标准为辅;汉藏语以功能标准为主,其他标准为辅。

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

语法形式主要指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可以感知的语音形式。 语法手段:对语法形式概括所得出的类别,也叫语法方式。 语法手段包括:

1、内部曲折法:在词根内以语音交替变化为手段改变语法意义的方法。 foot——feet;mouse——mice get——got;sing——sang

2、附加法:在词根上加词缀或在词干上加词尾改变语法意义的方法。 tree——trees;work——worked——working

3、重叠法:利用词根全部或局部的重叠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的方式。 人——人人;天——天天;个——个个(表示逐个) 看——看看;商量——商量商量(短时,尝试,动量小)高——高高;漂亮——漂漂亮亮(适中或程度增加)

4、异根法:用不同的词根表达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的方法。 good——better; we——us

5、重音法:利用词中重音移动的方法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6、词序:利用句子中词与词组合词序的变化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 天气好——好天气;我请他——他请我;不很好——很不好 7、虚词:通过使用虚词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 我的老师——我和老师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8、语调:在句子中运用不同语调表达说话人不同态度。

9、冠词:冠词主要作为名词的附加词并对该名称加以修饰或限制。 印欧语很多语言中都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意义。 I bought a book yesterday.(无定,不特指哪本书) I have just read the book.(有定,特指的某本书) 10、前置词和后置词:

11、助动词:位于动词前后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3g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