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

更新时间:2023-09-18 05:49: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 、初步解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及数量关系,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2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含义、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文明的数量关系。 3 、能用术语表达数量关系,并在实际问题中加以灵活应用。

4 、掌握速度单位读、写及表示方法,培养学生学会与会交流、合作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速度含义、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 用术语表达,并灵活运用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刘翔跨栏比赛的录象。 师:刘翔跑得怎么样?(快)

师:这里的快是指他的什么快?(速度快)你怎么知道的?出示数据. 名次 姓名 1 2 3 刘翔 奥利弗 梅里特 110米 110米 110米 13.07秒 13.18秒 13.24秒 师:其中110米指的是什么?(生:路程)13.07秒、13.18秒、13.24秒指的是什么?(生:时间)

师:你发现了什么?(领会:路程相同,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师:我们学校有个老师跑得也很快,他说他也能跑13.07秒,你信吗?一起看视频.

师:这次谁赢了?为什么还是刘翔赢了?一起看看数据. 姓名 刘翔 张老师 路程 110米 60米 时间 13.07秒 13.07秒

师:你又有什么发现?(领会“时间一定时,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师:通过这两组数据,你想说点什么?(在这两次比赛中,我们可以发现路程、时间、速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速度,出示情景图:

现在有两辆车,小汽车说:“我2小时行驶了180千米”,大客车说:“我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哪辆车跑得快?

师:怎样比较车跑的快和慢?(故意误导:大客车已经跑了210千米,小汽车才跑了180千米,210>180,不就说明了大客车跑得快吗?)

生:时间不一样,没法比较。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试着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展示:180÷2=90(千米)

210÷3=70(千米) 70>60

小汽车比大客车跑得快。

师:为什么要算180÷2=90 210÷3=70你求得是什么? 生:相同时间(大家都是一个小时走了多远)。

师:观察算式:210÷3=70 120÷2=60,这个120和210指的是什么呢?2小时和3小时表示什么?

生:卡车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强调:120千米是卡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 师:60呢?

生:卡车1小时行驶了60千米。

师:也就是说卡车的速度是每小时行驶60千米。 师:大客车的速度怎么说?

生:大客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同时出示线段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师:你会求速度了吗?自己试一试. 口答下列物体的速度:

1、”神七”飞船在太空中5秒飞行了约40千米,它的速度是 2、高速列车2分钟行驶16千米,列车的速度是

(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矛盾,都是8千米,难道他们速度是相同的?从而介绍速度单位的写法.)

师:速度的单位有个特定的写法。

(板书:8千米/秒,表示每秒行驶了8千米,读作:8千米每秒。) 请生用特定的写法写出高速列车的速度和上题中的速度,学生板演。 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速度,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观察这些速度的单位你有什么发现?(揭示: 象1时、1分、1秒这样的时间叫做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3、写出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师:跟据上面的式子,你能把路程、速度与时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吗?

师生一起得出:路程÷时间=速度(板书)

师:路程、速度与时间3个数量之间还有怎样的关系?出示下题: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板书)

得到下面两个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同时从家出发谁会先到少年宫呢?

小红家 600米 少年宫 640米 小红的速度是60米/分 小强的速度是80米/分 小强 如果小红和小强9:30参加少年宫的演出,9:20从家出发可以吗?

四、开心一刻(在愉悦的同时用上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

人朝前走,是鼻子走的快还是耳朵走的快?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速度的含义:单位时间走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可以指1时、1分或1秒,路程可以用千米、米或分米等长度单位。

2、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速度=路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3b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