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土力学课后习题答案_马建林_第三版
更新时间:2023-08-28 02: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
1-2 根据图1-5上四根粒径分布曲线,列表写出各土的各级粒组含量,估算②、③、④、土的Cu及 Cc 并评价其级配情况。
1-8 有一块体积为60 cm3的原状土样,重1.05 N, 烘干后0.85 N。 已只土粒比重(相对密度)Gs=2.67。求土的天然重度 、天然含水量w、干重度 d、饱和重度 sat、浮重度 ’、孔隙比e及饱和度Sr
1-8 解:分析:由W和V可算得 ,由Ws和V可算得 d,加上Gs,共已知3个指标,故题目可解。
W1.05 10 3
17.5kN/m3 6V60 10
Ws0.85 10 3
3 d 14.2kN/m 6V60 10
Gs s
w s
w Gs w 2.67 10 26.7kN/m3 Ww1.05 0.85 23.5% Ws0.85
(1 w)26.7(1 0.235)e s 1 1 0.884 (1-12) 17.5
w Gs0.235 2.6Sr 71% (1-14) e0.884
注意:1.使用国际单位制;
2. w为已知条件, w=10kN/m3;
3.注意求解顺序,条件具备这先做;
4.注意各 的取值范围。
1-9 根据式(1—12)的推导方法用土的单元三相简图证明式(1-14)、(1-15)、(1-17)。
1-10 某工地在填土施工中所用土料的含水量为5%,为便于夯实需在土料中加水,使其含水量增至15%,试问每1000 kg 质量的土料应加多少水
1-10 解:分析:加水前后Ms不变。于是:
加水前: Ms 5% Ms 1000 (1) 加水后: Ms 15% Ms 1000 Mw (2) 由(1)得:Ms 952kg,代入(2)得: Mw 95.2kg
注意:土料中包含了水和土颗粒,共为1000kg,另外,w Mw。 Ms
1-11 用某种土筑堤,土的含水量w=15%,土粒比重Gs=2.67。分层夯实,每层先填0.5m ,其重度等 =16kN/ m3,夯实达到饱和度Sr=85%后再填下一层,如夯实时
水没有流失,求每层夯实后的厚度。
1-11 解:分析:压实前后Ws、Vs、w不变,如设每层填土的土颗粒所占的高度为hs,则压实前后hs不变,于是有:
hs
由题给关系,求出: h1h 2 (1) 1 e11 e2
e1 s(1 w)2.67 10 (1 0.15) 1 1 0.919 16
e2 Gsw2.67 0.15 0.471 Sr0.85
(1 e2)h11 0.471代入(1)式,得: h2 0.5 0.38m3 1 e11 0.919
1-12 某饱和土样重0.40N,体积为21.5 cm3,将其烘过一段时间后重为0.33 N,体积缩至15.7 cm3,饱和度Sr=75%,试求土样在烘烤前和烘烤的含水量及孔隙比和干重度。
1-13 设有悬液1000 cm3,其中含土样0.5 cm3,测得土粒重度 s=27 kN/ m3。当悬液搅拌均匀,停放2min后,在液面下20处测得悬液比重GL=1.003,并测得水的黏滞系数η=1.14×10-3,试求相应于级配曲线上该点的数据。
1-14 某砂土的重度 s=17 kN/ m3,含水量w=8.6%,土粒重度 s=26.5 kN/ m3。其最大孔隙比和最小孔隙比分别为0.842和0.562求该沙土的孔隙比e及相对密实度Dr,并按规范定其密实度。1
1-14 已知: s=17kN/m3,w=8.6%, s=26.5kN/m3,故有:
e s(1 w)26.5 (1 0.086) 1 1 0.693 17
又由给出的最大最小孔隙比求得Dr=0.532,所以由桥规确定该砂土为中密。
1-15 试证明。试中 dmax、 d、 dmin分别相应于emax 、e、emin的干容重
证:关键是e和 d之间的对应关系: 由e s 1,可以得到emax s 1和emin s 1,需要注意的是公式中的emax d dmin dmax
和 dmin是对应的,而emin和 dmax是对应的。
第二章 土的渗透性及水的渗流
2-3 如图2-16所示,在恒定的总水头差之下水自下而上透过两个土样,从土样1顶面溢出。
(1) 已土样2底面c-c 为基准面,求该面的总水头和静水头;
(2) 已知水流经土样2的水头损失为总水头差的30%,求 b-b面的总水头和静水头;
(3) 已知土样2的渗透系数为0.05cm/s ,求单位时间内土样横截面单位面积的流量;
( 4 ) 求土样1的渗透系数。
图2-16 习题2-3图 (单位:cm)
2-3 如图2-16,本题为定水头实验,水自下而上流过两个土样,相关几何参数列于图中。
解:(1)以c-c为基准面,则有:zc=0,hwc=90cm,hc=90cm
(2)已知 hbc=30% hac,而 hac由图2-16知,为30cm,所以:
hbc=30% hac=0.3 30=9cm
∴ hb=hc- hbc=90-9=81cm
又∵ zb=30cm ,故 hwb=hb- zb=81-30=51cm
(3)已知k2=0.05cm/s,q/A=k2i2= k2 hbc/L2=0.05 9/30=0.015cm3/s/cm2=0.015cm/s
(4)∵ i1= hab/L1=( hac- hbc)/L1=(30-9)/30=0.7,而且由连续性条件,q/A=k1i1=k2i2 ∴ k1=k2i2/i1=0.015/0.7=0.021cm/s
2-4 在习题2-3中,已知土样1和2的孔隙比分别为0.7和0.55,求水在土样中的平均渗流速度和在两个土样孔隙中的渗流速度。
2-5 如图2-17所示,在5.0m 厚的黏土层下有一砂土层厚6.0 m,其下为基岩(不
透水)。为测定该沙土的渗透系数,打一钻孔到基岩顶面并以10-2m3/s 的速率从孔中抽水。在距抽水孔15m 和30m 处各打一观测孔穿过黏土层进入砂土层,测得孔内稳定水位分别在地面以下3.0m 和2.5m ,试求该砂土的渗透系数。
不透水层
图2-17 习题2-5图 (单位:m)
2-5 分析:如图2-17,砂土为透水土层,厚6m,上覆粘土为不透水土层,厚5m,因为粘土层不透水,所以任意位置处的过水断面的高度均为砂土层的厚度,即6m。题目又给出了r1=15m,r2=30m,h1=8m,h2=8.5m。
解:由达西定律(2-6),q kAi k 2 r 6dhdh 12k r,可改写为: drdr
rdrq 12k dh,积分后得到:qln2 12k (h2 h1) rr1
带入已知条件,得到:
rq0.0130k ln2 ln 3.68 10 4m/s 3.68 10-3
12 (h2 h1)r112 (8.5 8)15cm/s
本题的要点在于对过水断面的理解。另外,还有个别同学将ln当作了lg。
2-6 如图2-18,其中土层渗透系数为5.0×10-2 m3/s,其下为不透水层。在该土层内打一半径为0.12m 的钻孔至不透水层,并从孔内抽水。已知抽水前地下水位在不透水层以上10.0m ,测得抽水后孔内水位降低了2.0m ,抽水的影响半径为70.0m,试问:
(1) 单位时间的抽水量是多少?
(2) 若抽水孔水位仍降低2.0 ,但要求扩大影响,半径应加大还是减小抽水速率?
图2-18 习题2-6图 (单位:m)
2-6 分析:本题只给出了一个抽水孔,但给出了影响半径和水位的降低幅度,所以仍然可以求解。另外,由于地下水位就在透水土层内,所以可以直接应用公式(2-18)。
解:(1)改写公式(2-18),得到:
2k (h2 h12)5 10 4 (102 82)q 8.88 10 3m3/s ln(r2/r1)ln(70/0.12)
(2)由上式看出,当k、r1、h1、h2均为定值时,q与r2成负相关,所以欲扩大影响半径,应该降低抽水速率。
注意:本题中,影响半径相当于r2,井孔的半径相当于r1。
2-7 在图2-19的装置中,土样的孔隙比为0.7,颗粒比重为2.65,求渗流的水力梯度达临界值时的总水头差和渗透力。
图2-19 习题2-7图 (单位:cm)
2-8 在图2-16中,水在两个土样内渗流的水头损失与习题2-3相同,土样的孔隙比见习题2-4,又知土样1和2的颗粒比重(相对密度)分别为2.7和2.65,如果增大总水头差,问当其增至多大时哪个土样的水力梯度首先达到临界值?此时作用于两个土样的渗透力个为多少?
2-9 试验装置如图2-20所示,土样横截面积为30cm2,测得10min内透过土样渗入其下容器的水重0.018N ,求土样的渗透系数及其所受的渗透力。
图2-20 习题2-9图 (单位:cm)
2-9 分析:本题可看成为定水头渗透试验,关键是确定水头损失。
解:以土样下表面为基准面,则上表面的总水头为:
h上 20 80 100cm
下表面直接与空气接触,故压力水头为零,又因势水头也为零,故总水头为:
h下 0 0 0cm
所以渗流流经土样产生的水头损失为100cm,由此得水力梯度为:
h100i 5 L20
Ww0.018 10 3
6-4渗流速度为:v 1 10m/s 1 10cm/s 4 wtA10 10 60 30 10
v1 10 4 k 2 10 5cm/s i5
j wi 10 5 50kN/m
J jV 50 30 10 0.2 0.03kN 30N
注意:1. h的计算;2.单位的换算与统一。 4
2-10 某场地土层如图2-21所示,其中黏性土的的饱和容重为20.0 kN/m3 ;砂土层含承压水,其水头高出该层顶面7.5m。今在黏性土层内挖一深6.0m的基坑,为使坑底土不致因渗流而破坏,问坑内的水深h不得小于多少? 砂土
不透水层
图2-21 习题2-10图 (单位:m)
第三章 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
3-1 取一均匀土样,置于 x、y 、z直角坐标中,在外力作用下测得应力为: x=10kPa, y=10kPa, z=40kPa, xy=12kPa。试求算:① 最大主应力 ,最小主应力 ,以及最大剪应力τmax ?② 求最大主应力作用面与 x轴的夹角θ? ③根据 1和 3绘出相应的摩尔应力圆,并在圆上标出大小主应力及最大剪应力作用面的相对位置? 3-1 分析:因为 xz yz 0,所以 z为主应力。
解:由公式(3-3),在xoy平面内,有:
1 1 x y22 ( x y) () xy 322
比较知, 1 z 40kPa
应力圆的半径: R
圆心坐标为: 1/2 10 102 0.5 (10 10) () 122 2 0.5 10 12 22kPa 2 22kPa 2 1 3 2kPa,于是: 1( 1 3) 0.5 (40 ( 2)) 21kPa 21( 1 3) 0.5 (40 ( 2)) 19kPa 2
由此可以画出应力圆并表示出各面之间的夹角。易知大主应力面与x轴的夹角为90 。 注意,因为x轴不是主应力轴,故除大主应力面的方位可直接判断外,其余各面的方位须经计算确定。有同学还按材料力学的正负号规定进行计算。
3-2 抽取一饱和黏土样,置于密封压力室中,不排水施加围压30kPa(相当于球形压力),并测得孔隙压为30 kPa ,另在土样的垂直中心轴线上施加轴压Δ 1=70 kPa(相当于土样受到 1— 3 压力),同时测得孔隙压为60 kPa ,求算孔隙压力系数 A和B? 3-3 砂样置于一容器中的铜丝网上,砂样厚25cm ,由容器底导出一水压管,使管中水面高出容器溢水面 。若砂样孔隙比e=0.7,颗粒重度 s=26.5 kN/m3 ,如图3-42所示。求:
(1) 当h=10cm时,砂样中切面 a-a上的有效应力?
(2) 若作用在铜丝网上的有效压力为0.5kPa,则水头差h值应为多少?
图3-42 习题3-3图
3-3 解:(1)当h 10cm时,i w26.5 10 h10 0.4, s 9.70kN/m3 L251 e1 0.7
a h2( wi) 0.1 (9.7 10 0.4) 0.57kPa
(2)
h2( wi) 0.25 (9.7 10 i) 0.5kPa i b
h 0.77 L 0.77 0.25 0.1925m 19.25cm h9.7 0.5/0.25 0.77 L10
3-4 根据图4-43所示的地质剖面图,请绘A—A截面以上土层的有效自重压力分布曲线。
图3-43 习题3-4图
3-4 解:图3-43中粉砂层的 应为 s。两层土,编号取为1,2。先计算需要的参数:
(1 w1)26.5 (1 0.12)n0.45e1 0.82 1 s1 16.3kN/m3 1 n1 0.451 e11 0.82
e 26.8 0.7 10 2sat s22w 19.9kN/m3 1 e21 0.7
地面: z1 0,u1 0,qz1 0
第一层底: z1下 1h1 16.3 3 48.9kPa,
第二层顶(毛细水面):
z2上 z1下 48.9kPa,u1下 0,qz1下 48.9kPa u2上 wh 10 1 10kPa,
qz2上 48.9 ( 10) 58.9kPa
自然水面处: z2中 48.9 19.9 1 68.8kPa,
A-A截面处: u2中 0,qz2中 68.8kPa z2下 68.8 19.9 3 128.5kPa,
qz2下 128.5 30 98.5kPau2下 wh 10 3 30kPa,
据此可以画出分布图形。
注意:1.毛细饱和面的水压力为负值( wh),自然水面处的水压力为零;
2.总应力分布曲线是连续的,而孔隙水压力和自重有效压力的分布不一定。
3.只须计算特征点处的应力,中间为线性分布。
3-5 有一 U 形基础,如图3-44所示,设在其x-x 轴线上作用一单轴偏心垂直荷载 P=6000 kN,作用在离基边2m的点上,试求基底左端压力p1和右端压力p2。如把荷载由A点向右移到B点,则右端基底压力将等于原来左端压力p1,试问AB间距为多少?
12 12
I87.3I87.3W1 32.3m3W2 26.45m3 y12.7y23.3
当P作用于A点时,e=3-2-0.3=0.7m,于是有:
PPe60006000 0.7p1 330.3kPaAW13032.3
p2 PPe60006000 0.7 41.2kPaAW13032.3
当P作用于B点时,有:
PPe 60006000 e p2 330.3kPa AW23026.45
由此解得:e’=0.57m,于是,A、B间的间距为:e e 0.7 0.57 1.27m
注意:1.基础在x方向上不对称,惯性矩的计算要用移轴定理;
2.非对称图形,两端的截面抵抗矩不同。
3-6 有一填土路基,其断面尺寸如图3-45所示。设路基填土的平均重度为21kN/m3 ,试问,在路基填土压力下在地面下2.5m 、路基中线右侧2.0m的点处垂直荷载应力是多少?
图3-45 习题3-6图 (单位:m)
3-7 如图3-46所示,求均布方形面积荷载中心线上A、B、C 各点上的垂直荷载应力 z,并比较用集中力代替此均布面积荷载时,在各点引起的误差(用%表示)。
a
图3-46 习题3-7图 (单位:m)
3-7 解:按分布荷载计算时,荷载分为相等的4块,a/b 1,各点应力计算如下: A点: z/b 2,查表3-4,kA 0.084, zA 4 0.084 250 84kP a
B点: z/b 4,查表3-4,kB 0.027, zB 4 0.027 250 27kPa
C点: z/b 6,查表3-4,kC 0.013, zC 4 0.013 250 13kPa
近似按集中荷载计算时,r 0,r/z 0,查表(3-1),k=0.4775,各点应力计算如下:
P250 22
119.4kP aA点: zA k2 0.4775 2z2
P250 22
29.8kP aB点: zB k2 0.4775 z42
P250 22
13.3kP aC点: zC k2 0.4775 2z6
据此算得各点的误差:
A 119.4 8429.8 2713.3 13 42.1%, B 10.4%, C 2.3% 842713
可见离荷载作用位置越远,误差越小,这也说明了圣文南原理的正确性。
3-8 设有一条刚性基础,宽为4m ,作用着均布线状中心荷载p=100kN/m (包括基础自重)和弯矩M =50 kN·m/m,如图3-47所示。
(1) 试用简化法求算基底压应力的分布,并按此压力分布图形求基础边沿下6m 处 A点的竖向荷载应力 z,(基础埋深影响不计)。
(2) 按均匀分布压力图形(不考虑 的作用)和中心线状分布压力图形荷载分别计算A点的,并与(1)中结果对比,计算误差(%)。
图3-47 习题3-8图
3-9 有一均匀分布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荷载,如图3-48所示,压力为p(kPa),试求A 点及B 点下4 m处的垂直荷载应力 z(用应力系数法和纽马克应力感应图法求算,并对比)。
图3-48 习题3-9图
3-10 有一浅基础,平面成L 形,如图3-49所示。基底均布压力为200 kPa ,试用纽马克应力影响图估算角点M 和N 以下4m 处的垂直荷载应力 z ?
3-49 习题3-10图 图
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1 设土样样厚3 cm,在100~200kPa压力段内的压缩系数av=2×10-4 ,当压力为100 kPa时,e=0.7。求:(a)土样的无侧向膨胀变形模量 ;(b)土样压力由100kPa 加到200kPa 时,土样的压缩量S。
4-1 解:(a)已知e0 0.7,av 2 10 4m2/kN,所以:
11 e01 0.73Es 8.5 10kPa 8.5MPa 4mvav2 10
av2 10 4
(b) S p h (200 100) 3 0.035cm 1 e01 0.7
4-2 有一饱和黏土层,厚4m,饱和重度 s=19 kN/ m3 ,土粒重度 s=27 kN/ m3 ,其下为不透水岩层,其上覆盖5m的砂土,其天然重度γ=16 kN/ m3,如图4-32。现于黏土层中部取土样进行压缩试验并绘出e-lg p曲线,由图中测得压缩指数Cc为0.17,若又进行卸载和重新加载试验,测得膨胀系数Cs=0.02,并测得先期固结压力为140 kPa 。问:(a)此黏土是否为超固结土?(b)若地表施加满布荷载80 kPa ,黏土层下沉多少?
不透水岩层
图4-32 习题4-2图
4-3 有一均匀土层,其泊松比 =0.25,在表层上作荷载试验,采用面积为1000cm2 的刚性圆形压板,从试验绘出的曲线的起始直线段上量取 p=150 kPa,对应的压板下沉量S=0.5cm 。试求:
(a) 该土层的压缩模量Es 。
(b) 假如换另一面积为5000cm2的刚性方形压板,取相同的压力p ,求对应的压板下沉量。
(c) 假如在原土层1.5m下存在软弱土层,这对上述试验结果有何影响? 4-4 在原认为厚而均匀的砂土表面用0.5m2 方形压板作荷载试验,得基床系数(单位面积压力/沉降量)为20MPa/m ,假定砂层泊松比 =0.2,求该土层变形模量E0。后改用 2m×2m大压板进行荷载试验,当压力在直线断内加到140 kPa ,沉降量达0.05m,试猜测土层的变化情况。
4-5 设有一基础,底面积为5m×10m,埋深为2m,中心垂直荷载为12500kN (包括基础自重),地基的土层分布及有关指标示于图4-33。试利用分层总和法(或工民建规范法,并假定基底附加压力等p0于承载力标准值fk),计算地基总沉降。
黏
土
0细砂
图4-33 习题4-5图
4-6 有一矩形基础4m 8m,埋深为2m ,受4000kN中心荷载(包括基础自重)的作用。地基为细砂层,其 19kN/m3,压缩资料示于表4-14。试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的总沉降。
表4-14 细砂的e-p曲线资料
a
z4z13)附加应力:
P4000p 125kPa,p0 p H 125 19 2 87kPa, 0 87kPa A4 8
为计算方便,将荷载图形分为4块,则有:a 4m,b 2m,a/b 2
分层面1: z1 1.6m,z1/b 0.8,k1 0.21 8
z1 4k1p0 4 0.218 87 75.86kPa
分层面2: z2 3.2m,z2/b 1.6,k2 0.148
z2 4k2p0 4 0.148 87 51.50kPa
分层面3: z3 4.8m,z3/b 2.4,k3 0.098
z3 4k3p0 4 0.098 87 34.10kPa
分层面4: z4 6.4m,z4/b 3.2,k3 0.067
z4 4k4p0 4 0.067 87 23.32kPa
因为:qz4 5 z4,所以压缩层底选在第④层底。
4)计算各层的平均应力:
第①层: qz1 53.2kPa
第②层: qz2 83.6kPa
第③层: qz3 114.0kPa
第④层: qz4 144.4kPa
5)计算Si:
第①层: e01 0.678,z1 81.43kPa qz1 z1 134.63kPaz2 63.68kPaz3 42.8kPaz4 28.71kPae11 0.641,qz2 z2 147.28kP aqz3 z3 15.68kP a qz4 z4 173.11kPa e1 0.037
S1 e10.037h1 160 3.54cm 1 e011 0.678
第②层: e02 0.66,2e12 0.63,6 e2 0.026
S2 e20.026h2 160 2.50cm 1 e021 0.662
第③层: e03 0.649,e13 0.633, e3 0.016
S3 e30.016h3 160 1.56cm 1 e031 0.649
第④层: e04 0.637,e14 0.628, e4 0.0089
S4
6)计算S: e40.0089h4 160 0.87cm 1 e041 0.637
S Si 3.54 2.50 1.56 0.87 8.47cm
4-7 某土样置于压缩仪中,两面排水,在压力p作用下压缩,经10min后,固结度达50%,试样厚2cm.试求:
(a) 加载8min后的超静水压分布曲线;
(b) 20min后试样的固结度;
(c) 若使土样厚度变成4cm(其他条件不变),要达到同样的50%固结度需要多少时间?
4-8 某饱和土层厚3m,上下两面透水,在其中部取一土样,于室内进行固结试验(试样厚2cm),在20 min后固结度达50%。求:
(a) 固结系数cv;
(b) 该土层在满布压力作用下p,达到90%固结度所需的时间。
4-45),有:U 1 4-8 解:(a)U 50%,由公式(8
2exp( 24Tv) 0.5
解得:Tv 0.196,当然,也可直接用近似公式(4-46)求解:
U 50% 60%, Tv U2 0.52 0.196 44
cvtTvH20.196 12
2由Tv 2 cv 0.000163cm2/s 0.588cm/h Ht20 60
TvH20.848 1502
(b)U 90%,t90 32449h 1352d 3.70y cv0.588
注意H的取法和各变量单位的一致性。
4-9 如图4-34所示饱和黏土层A和B的性质与 4-8题所述的黏土性质完全相同,厚4 m,厚6m ,两层土上均覆有砂层。 B土层下为不透水岩层。求:
(a) 设在土层上作用满布压力200kPa,经过600天后,土层A和B的最大超静水压力各多少?
(b) 当土层A的固结度达50%,土层B的固结度是多少?
p=200kN2/m
不透水层
图4-34 习题4-9图
4-9 解:(a)由前已知:cv 0.588cm2/h,所以:
cvt0.588 600 24 0.212 22H200
ct0.588 600 24 0.0235 对于土层B,有:Tv v
2 2H600
2 4p H 取1项m 0 uAmax sin Tv exp 2H4 对于土层A,有:Tv
2 sinexp 0.212 2 4
150.9kPa4 200
uBmax 2p 1 Mz sin exp M2Tv H m 0M
2 2 2 9 2 2 25 2 3 5 2 200 sinexp 4Tv 3 sin2exp 4Tv 5 sin2exp 4Tv 2
1 9 2 1 25 2 2 2
400 exp 0.0235 exp 0.0235 exp 0.0235 3 4 5 44
254.6 0.9437 0.1978 0.0469 0.0083
所以,取1项时,uBmax 240.3kPa,取2项时,uBmax 189.9kPa,取3项时,
,取4项时,uBmax 199.7kPa 。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逐步收敛的过程。uBmax 201.8kPa
所以对于土层B,应取4项以上进行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其最终结果约为200kPa。
注意:当项数太少时,计算结果显然是不合理的。
ct(b) UA 50%,TvA 0.196 v
2 HvA
22TvBHB0.196 HAt cvcv20.196HA22TvB 0.196 2 0.0218 2HB6
因为Tv太小,故不能用公式(4-45)计算UB,现用公式(4-44)计算如下:
1UB 1 2 2exp M2Tv
m 0M
4 2 4 9 2 25 2 25 2 44 1 2 2exp Tv 2exp Tv exp Tv exp Tv 22 44 4 9 4 25 25
8 1 1exp 1.3447 1exp( 2.636) 1 2 exp 0.0538 exp 0.4841 92549
1 0.81 0.9476 0.0685 0.0104 0.0015
UB1 0.232UB2 0.177UB3 0.168
4UB4 0.167 当然,本题也可采用近似公式(4-46)计算,结果如下: 由(4-46):TvB
42UB UB 0.0218 0.166
可见两者的计算结果极为近似。
注意:本题当计算项数太少时,误差很大。121页(4-45)式上两行指出,当U>30%时,可取一项计算。而当U=30%时,Tv=0.07,可供计算时参考。在本题中,Tv=0.0235<0.07,故应多取几项计算。
4-10 设有一砾砂层,厚2.8m ,其下为厚1.6m的饱和黏土层,再下面为透水的卵石夹砂(假定不可压缩),各土层的有关指标示于图4-35。现有一条形基础,宽2m,埋深2m,埋于砾砂层中,中心荷载300kN/m ,并且假定为一次加上。试求:
(a)总沉降量;
(b)下沉 总沉降量时所需的时间。
300kN/m
=26.5kN/m3-52v =27kN/m3
-42v-8
图4-35 习题4-10图
4-11 设有一宽3m的条形基础,基底一下为2m砂层,砂层下面有 厚的饱和软黏土层,再下面为不透水的岩层。试求:
(a)取原状饱和黏土样进行固结试验,试样厚2m,上面排水,测得固结度为90%时所需时间为5 h,求其固结系数;
(b) 基础荷载是一次加上的,问经过多少时间,饱和黏土层将完成总沉降量的60%。 4-11 解:(a) U 0.9Tv 0.848
H212
cv Tv 0.848 0.1696cm/h t905
(b)由荷载和排水情况对照图4-27知本题属于情况2,所用的基本公式为(4-52):
r 1U2 UA (UA UB) 0.6 (1) r 1
注意:由于本题的荷载应力图形为梯形,故不能用公式Tv /4 U2(4-46)计算Tv。
先确定r,r a/ b
条基宽度为3m,设基底下的应力为p0,则:
粘土层顶面,x=0,z=2m,所以:x/b 0z/b 2/3 0.667
0.82 0.668 (0.667 0.5) 0.718 查表3-2,得:ka 0.82 0.75 0.5
粘土层底面,x=0,z=5m,所以:x/b 0z/b 5/3 1.667
0.396 0.306 (1.667 1.5) 0.366 查表3-2,得:kb 0.396 2 1.5
kpk0.718 r a a0 a 1.96 bkbp0kb0.366
1.96 1(UA UB) 0.6 代入(1)式,得: UA 1.96 1
得到: 1.32UA 0.32UB 0.6 (2)
2 由公式(4-45),有: UA 1 2ex p Tv 4
2 32由公式(4-50),有: UB 1 3ex p Tv 4 8
2 代入(2)并化简,有: exp 4Tv 0.54
解之,得: Tv 0.249 7
Tv H20.2497 3002
t 132522h 5522d 15.13y cv0.1696
4-12 基础平面尺寸为6m×18m,埋深2m,地基为4m厚的中砂和4m厚的饱和黏土层,其下为不透水岩层,有关土的各项资料示于图4-36。假定中心荷载由零开始随时间按直线增加,到60天后达到32400kN,以后保持不变。问:
(a) 最终地基沉降量是多少?
(b) 开工后60 天和120 天的沉降量是多少?
=18.5kN/m3-52av =5×10 m /kN
e =0.45
不透水岩层-42a v=4×10 m /kNe =0.7k =0.7cm/年
图4-36 习题4-12图
正在阅读:
Ch、交通设施施工总合同(2005)01-24
管理案例分析精粹01-22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1答案01-20
支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主持词03-19
中西文化比较笔记2以及期末试题04-27
对监狱特警队建设的几点思考12-13
10KV开闭所土建施工作业指导书01-23
高中文言文虚词教学方法谈 205-12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建林
- 中南大学
- 课后
- 力学
- 习题
- 答案
- 《一日常规》教学设计
- 我爱看电影——影评征文大赛
- 新版译林版三年级上册英语期末综合练习卷
- 第6讲 西方管理科学及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管理心理学》
- 2019版三年级英语下册Module9Unit1I’vegotanewbook教
- 五金手册热轧无缝钢管(YB231-70)
-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201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细则
- H3C三网融合媒体数据中心方案 (NXPowerLite)
- 电锅炉工安全操作规程
- 二年级数学口算题300道
-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
- 路遥人物素材积累
- 《运动控制系统》试题
- 文昌在十二宫
- 聘用干部审批表
- 拌合站管理处罚办法
- 等离子体加速器
- 2015-2020年中国灯饰五金制品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咨询报告
- 民政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自查自纠及整改情况报告
- 包装FQC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