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3-12-21 17: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研究》

中期检查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研究》自2012年1月立项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研究,大胆实践,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确立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指导思想,确立了各阶段、各年级的目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在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交流各自经验并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与训练法,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辅相成,以一种全新的训练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切实提高了作文教学质量。

一、研究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 2、整合新教材中的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随文练笔训练,让学生由“要我写”为“我要写”。

3、积累学生在随文练笔中的案例,探索新课程下随文练笔的途径和方法。 4、改变教师作文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指导学生随文练笔的能力。 二、研究内容

1、深入挖掘,探究随文练笔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应在读与写之间构建一座桥梁,开发利用文本的空白点、拓展延伸点、学生与文本的“撞击点”,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习作实践,在阅读中发展习作,在习作中促进对阅读的深化理解。

2、读写结合,探索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习作素材,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创新写话练习的形式,有计划、系统地进行读写训练,将学文与学写相结合。

3、研究构建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阅读教学为载体,从课文中精选出一个或几个“训练点”,在每个练点上组织一系列听说读写训练,成为一个训练板块。

4、研究对学生随文练笔的评价环节。教师应总结出以肯定和鼓励为原则的评价体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三、开展的主要研究活动

1、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习作情况和教师习作教学情况,为课题方案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

2、通过查阅网络和阅读专业期刊,学习名师有关课题实验的经验,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有效反思,为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提供质的保障。

3、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主动参与到课题的学习研究之中,围绕自己所教年段制定训练重点展开教学研究,并落实到每一节课上进行教学尝试,准确寻找阅读教学的“迁移点”,设计符合学生作文基础的“练笔点”,找准适合学生有效随文练笔的训练方式。

4、通过边研究,边实施的办法,在实践中不断收集资料,反思、总结、提高。

四、研究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一)把握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

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对练笔点需要理解和想象的内容,进行有意识的点拨和提示,为学生以后的练笔打下基础;在写作训练中,教师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读写结合的方法和途径,另一方面重点引导学生口述,将写作的内容有条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最后将口述内容写成书面作文,并根据情况进行评价反馈。概括地说,学生随文练笔过程,由“理解 口述 练笔 反馈”四部分构成。

(二)构建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

课文是阅读教学的载体,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从中精选出一个或几个训练点,在每个训练点上组织有层次的进行一系列听说读写训练,成为一个训练板块。在一个训练点上,可以采取以下的训练程序:(理解)(深悟)(表达)(练写)(反馈)

“疏通文意”: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帮助解决难点,点明重点,了解文脉,概括内容等。

“重点导读”:主要指有助于学生练笔的部分。要求词求其义,句宗其旨,充

分理解,熟读成诵。

“体会表达”:在充分理解、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紧扣课文训练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学习写作方法,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课堂练写”:围绕以读促写的目的要求,抓住训练点,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 “交流反馈”:学生练笔结束后,争取当堂交流、讲评,欣赏优点,修改不足。并逐步由教师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养成完成自我检查、自我修改的好习惯。

(三)精心选择随文练笔的切入点 (1)在文章空白处想象练笔

为了留给读者回味,课文中向学生提供了开放、主动思维的空间,在描写时仅用简短、精炼的词句或用省略号带过。在教学中,教师抓住这些“笔所未到,意有所忽”之处,通过有形部分,引领学生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及时进行“补白”,构思新情节、拓展新内容,进行练笔。 (2)在经典写法处模仿练笔

依托文本,抓住契机,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句、段、篇,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仿写。

(3)在情感共鸣处激情练笔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个对话过程既有个性化解读,也有师生与文本间的情感共鸣。“情动而辞发”,及时捕捉住这一“情感共鸣”处,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自己的笔诉心中的情,不仅可以让文章蕴含的情感涌现,而且可以使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得以尽情地表达。同时,在写话的过程中,达到了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合一的理想境界。

(4)在文章插图处拓展练笔

小学课本图文并茂,形象具体,可对于这些插图,有些文中只是一笔带过。这可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把静止的画面化

为鲜活的、生动的语言。根据插图的种类,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绘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使用得当,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欲,丰富学生的习作材料。

(5)在意犹未尽处延伸练笔

许多课文结尾意犹未尽,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延伸。学生的灵性就会在这样的想象小练笔里飞扬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体验,享受审美情趣。

(6)在理解内容后改写练笔

无论是写景状物的文章,还是叙事写人的文章,又或是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诗歌,那精炼、优美的文字、意境都磁石般吸引着读者,若能让学生根据课文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积累,对课文进行加工改造,重新表达,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或理解的准确度与深度,又创造了语言运用的机会。

(7)在主题单元后迁移练笔

语文教材都是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并提倡“单元教学”,这非常适合学生进行迁移性练笔。教师应把随文练笔与单元作文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作文训练序列。教学随文练笔时,应紧扣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设计相应的练习点,为提高本单元的习作水平作铺垫。把本单元的作文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分解式片段训练,然后再在单元作文教学中进行综合性训练。把两种训练互相渗透,融为一体。

五、课题成果

(一)实验促进了学生习作兴趣、习作能力的提高

一年多的研究实践证明,随文练笔在促进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1、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随文练笔改变了程式化的作文教学,放开了学生的手脚,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就尽情抒发,写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即使是程度稍差的学生也能写得有模有样。这样从根本上改变了小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激发

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对于大面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具有易于借鉴的现实意义。

学生习作兴趣调查表: 2、大幅度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随文练笔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为每个学生创设了自由习作、获取成功的机会,由原来的“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不断获得习作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由表达,尽情释放,弘扬了个性,发展了能力,提高了学生习作水平和语文素养,实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大突破,为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范例。

(二)实验促进了教师群体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通过对课题的实验研究,教师树立了新的教学观念,提高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出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准确把握读写结合的联结点,总结出以肯定和表扬为原则的评价环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突破了习作教学难的瓶颈。在2013年4月16日课题组教师研讨课上,上课的五位教师紧随课文设计的小练笔,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天上偷来的火种》一课,课文中讲普罗米修斯盗到了火种,对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节只是一笔带过,未及细述。张菲老师在教学中抓住这个空白点,设计小练笔:想象人们得到火种欣喜若狂的情景。由于“点”选得好,学生的思维火种也被点燃了。鲁春梅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深悟文本,观察插图,品读句子,深切感受邱少云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此时,教师提供给学生倾吐心声的机会——“你想对邱少云说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或说或写,练笔相当精彩。

在课题的带动下,每位实验教师都能够做到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研究,认真积累各种资料,及时书写教学论文、案例和反思。教师能够站在全面发展学生的高度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训练价值,能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乐于表达。教师能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时间,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使他们脱颖而出,成为州、县、校语文学科骨干教师。

(三)研究成果丰富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实践,课题组教师总结出了随文练笔的课堂教学方法,构建了随文练笔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出了随文练笔的有效策略,为语文课堂练笔提供了可行性高效模式。课题组为学生精心设计了随文练笔本,学生每学期练笔量可达二十多篇,收集了4—6年级班级作文集共7本。精挑实验班学生优秀习作65篇,编成了作文集《小荷尖尖》,各班传阅交流,激发了学生练笔兴趣,提升了学生练笔能力,获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课题组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19篇,其中有4篇公开发表。 张菲:

1、《找准练点 笔下生花》获省、州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发表在国家级刊物《教育策划与管理》杂志上。

2、《巧借文本资源 妙设随文练笔》发表在《教师》杂志上 3、《找准源头,下笔如神》发表在《民族教育与文化》杂志上 4、《小练笔,让童心随文飞扬》 5、《编写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6、案例反思《倾诉离别的真情》 田光宏:

1、论文《巧设随文练笔,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美丽的规则》随文练笔教学设计和反思 李小燕:

1、论文《小练笔是通向作文成功的桥梁》发表在《读写算》杂志上 2、论文《适时进行小练笔,妙笔生花大收获》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随文练笔教学设计和反思 鲁春梅:

1、论文《随文练笔让学困生走出写作困境》 2、《我的战友邱少云》随文练笔教学案例反思 符春艳:

1、论文《“随文练笔,应找准切入点》 2、《窃读记》随文练笔教学设计和反思 彭英群:《西风胡杨》随文练笔教学案例和反思

彭金玲:《观潮》随文练笔教学案例和反思 彭春蓉:《鸟的天堂》随文练笔教学案例和反思 唐兴元:《左公柳》随文练笔教学案例和反思

六、实验中的问题和下阶段的打算 存在的不足:

1、我校班额大,每班都有八九十个学生,学生差异较大,教学中很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很顺利地参与到课堂练笔活动中来,很难落实到位于每一个人。

2、教师虽然学习了一些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但微不足道,无法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所以在课题研究中难免有些盲目、肤浅,走了许多弯路,影响了课题研究的速度和质量。

下阶段的打算:

在实验中适当地减少量度,提高质量。针对学生的差异,合理选择练笔的内容。找出前期研究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挖掘研究的深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28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