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3-06-05 22: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状元桥学校第二次模拟测试卷(历史)

共2页,第1页

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

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框内)

1. 生活地点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带的远古人类有 A .元谋人、蓝田人 B. 元谋人、北京人 C .蓝田人、山顶洞人 D .北京人、山顶洞人

2. 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 .尧传位于舜 B .舜传位于禹 C .禹传子,家天下

D .启打败有扈氏

3. 今天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B .司母戊鼎

C .虎耳铜鼎

D .四羊方尊 4. 历史上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在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5. 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打击奴隶主贵族 B .确立封建统治 C .官吏由国君委派 D .实行土地私有

6. 商周的一些青铜器上也铸刻有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 B .青铜文 C .金文 D .铜文 7.纸的出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下列人物中与纸 的发明、改进直接相关的是

A .屈原

B .张衡

C .蔡伦

D .郦道元 8.把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是 ( ) A .文王 B .伊尹 C .盘庚 D .纣

9.“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10.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A .英勇抗金,忠君爱国

B . 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 . 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 .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青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11.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 .加强了汉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A .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 .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通道

D .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12.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 ( ) A .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 . 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 . 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 . 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人做了大官

13.西域地区(含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开始于 A 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B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 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 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14. 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A .汉武帝

B .张骞

C .班超

D .甘英

15. 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实行商鞅变法B 更多使用铁制家具 C 牛耕得到推广D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16. 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世袭制 17. 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 .刀形币

B .铲形币

C .圆形方孔钱

D .蚁鼻钱 18. 下列选项中,迫使陈胜等在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A .繁重的兵役 B .刑法严酷,误期杀头 C .赋税沉重,压迫残酷

D .到渔阳服兵役

19.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 ( ) A .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

B .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C . 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 .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20. 佛教起源于 ( )

A .西域

B .欧洲

C .古印度

D .大秦

21. 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 .加强了汉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A . 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 .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通道

D .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22.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是 ( ) A .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族、功臣

B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 .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

D .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贡

23.秦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在 (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221年

24.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 )

A .晚500年

B .早5000年

C .早500年

D .晚5000年

状元桥学校第二次模拟测试卷(历史)

共2页,第2页

2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秦朝暴政的一项是( ) A .兵役、徭役繁重 B .赋税沉重

C .刑法严酷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共50分) 26.(10分)仔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回答:

(1)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4分)

(3)请站在中华民族立场上对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4分)

27.(20分)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即嬴政。秦朝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公元前238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灭六国之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实行郡县制。

材料一:对秦始皇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 回答:

(1)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4分)

(3)秦始皇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4)请你谈谈如何正确的评价秦始皇?(8分)

28.(20分)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史记〃商君列传》(译文: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金,以表明他说到做到。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

请回答:

(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变法?发生时间是?(4分)

(2)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分)

(3)这次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4分)

(4)《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商鞅被诬告“谋反”,以死刑论处。请你用自己的话谈谈:商鞅触犯了什么人的利益而被诬告以致被害?为什么?(7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24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