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对准时辰养肝润肺健脾更好

更新时间:2023-04-30 14: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医养生对准时辰养肝润肺健脾更好

子时(夜里11点~次日凌晨1点)养胆经:

很多人晚上吃完饭以后,八九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这是因为阳气开始

生发,所以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地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丑时(凌晨1点~3点)养肝经:

这个时辰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肝就养不起来。不睡觉、应酬喝酒会加重肝脏疏泄毒素,影响养肝血。

寅时(凌晨3点~5点)养肺经:

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动作要缓慢,也不主张早上锻炼。

卯时(早晨5点~7点)养大肠经:

这是人体正常排便的时候,可把垃圾毒素排出来。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

辰时(早晨7点~9点)养胃经:

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巳时(上午9点~11点)养脾经:

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如果脾出了毛病,五脏六腑都会不舒服。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水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上午11点~下午1点)养心经:

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宜养神、养气、养筋,应午睡小憩。

未时(下午1点~3点)养小肠经:

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午餐应在下午1点吃完。

申时(下午3点~5点)养膀胱经:

最宜多喝水,及时排尿。

酉时(下午5点到晚7点)养肾经:

人的元气藏于肾,此时按摩肾经穴位可补肾。

戌时(晚7点到9点)养心包经:

百度攻略&养生之道提供,更多精彩攻略访问56210f82b84ae45c3a358c211

保持心情愉快,晚餐不宜油腻过饱,饭后散步。

亥时(晚上9点到11点)养三焦经:

此时睡眠可使百脉修养生息。

,

中医养生之秋季养生法

秋天,是从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其间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

节气。并以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

《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这里的阴气始下,是说在秋天由于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万物收,是指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由热转寒

,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长”到“秋收”,而相应改变。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正如《黄帝内经》里说:“秋冬养阴。”所谓秋冬养阴,是指在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

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气。

秋季如何保养体内的阴气呢?关键是要防燥护阴。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每值久晴未雨、气候干燥之际,常易发生燥邪为患。由于肺可呼吸,肺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征。

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于,咽干、舌干少津、大便于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最易伤其阴液。肺失津润,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因而宣降失可,轻则干咳少痰,痰粘难咯,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见痰中带血。肺中津亏后,因无液以下济于大肠,因而使大便干结难解。

秋令燥气又有温凉之分,一般认为早秋气温尚高,故为温燥;晚秋气温下降,故为凉燥,无论温凉,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但二者在临床上还是有区别的,温燥伤人,常表现为不恶寒或微恶寒,发热较明显,脉呈细数;而凉燥伤人,则常不发热或微发热,反之,恶寒较

明显,脉多不数。

由上可知,秋天养生主要是防止燥邪对人的伤害,这样才能养护好体内的阴气;这是从总的原则上来讲,具体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药物等具体问题上,又怎样去保养呢?

总结:以上介绍的这中医12时辰养生法,各位都学会了吧,养生保健,大家不妨照着这些说法去做,那么更能起到保健效果的哦!

百度攻略&养生之道提供,更多精彩攻略访问56210f82b84ae45c3a358c2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1ce.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中医养生 对准时辰养肝润肺健脾更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