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霞论幼儿艺术素养教育

更新时间:2023-12-02 23: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边霞艺术教育讲座

科学的早期艺术教育,也就是说,艺术教育的确有很多的价值,但是如果不按照合适的方式去做,想的方向也不对的话,不科学的话,反而不仅起不到作用,可能还会压抑孩子的想象,可能还会造成不好的后果,所以,幼儿艺术教育究竟怎么定位是我们首先要探讨的问题。然后,我们再谈论一下,在这样一个定位当中,它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再说一说这样一种地位的教育,它实施的话。要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么,这三个问题呢,就是我们所说的基本理念层面,然后我们要说一说幼儿艺术教育的组织实施怎么做以及在做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实践层面。

首先幼儿艺术教育的基本定位,我们至少有两个观点。首先是幼儿艺术教育是一种艺术素养教育。何谓是具备艺术素养的孩子,那么就是“会画,会唱”“会欣赏,会感受。”对于不一定成为艺术家的人来说,会欣赏,会感受比会做还要重要。当然“还有兴趣,喜欢”。恐怕在这样一个铁三角当中,兴趣,喜欢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他喜欢做,并且在做的时候 能够欣赏、表现。在这样一个铁三角当中,兴趣、喜欢更重要,或者说它是一个前提,这个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艺术素养。也就是说,我们通常考虑幼儿艺术教育的时候,我们主要考虑了画画、操作或者歌唱、律动,但是有没有想到在这之前的感受,他喜欢感受,能够去发现,带着自信去感受这些东西都是特别重要的。第二个观点是幼儿艺术教育是一种艺术启蒙教育。这样一种素养的教育它是启蒙性质的。何谓启蒙,启蒙就是打开一扇窗,为孩子打开一扇门,初步的走进艺术的世界,看到里面的风景 而且能够被吸引住,虽然不见得走得很远,看得很多,但是艺术世界是魅力无穷的,他很喜欢,将来长大了,他就愿意去做,去欣赏。所以这就是启蒙。而且启蒙也只是刚刚开始,既然是刚刚开始,就不要要求他唱的多好,画得多像,更不要用专业的标准要求他,启蒙就是他很喜欢,这才是最重要的,这就够了。等到他慢慢地长大,慢慢地手、骨骼的发育、嗓音的发育,再慢慢地去做的更好。所以,既然是启蒙,我们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就不要把它看得太严重,并不是画得不好就是天大的事,而是他喜欢去涂抹,每个孩子都有他好的一面,而不是按照成人的标准,不像就是不好,不干净就是不好。所以带着一种游戏的态度去做幼儿的启蒙教育,很安静、开心、从容地沉浸在艺术的世界,这种状态是我们所要

的基本定位。除了这两点以外,还可以更大地说,因为之前说的都是和儿童的艺术素养、艺术能力相关的,另外,第三个观点就是幼儿的艺术教育是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也就是说,它不仅培养艺术素养,他还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儿童很多能力的发展。正如黄老师说到的关爱、友善、合作,积极的情感态度表达能力,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特别需要的那些品质,所以幼儿艺术教育的基本定位的话是一种启蒙性的艺术素养教育。具体地说,艺术素养我们可以把它认为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一个素养当中,有技能,但绝不仅仅是技能,是超越了艺术技能的概念,它涵盖了适当的技能,但是它更多地就是孩子对艺术应该有的兴趣、态度、感知与欣赏,创作与表现等等,这样一些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它是一种内在的涵养,而不是外在的涂抹。所以,在指南当中,我们可以看下和儿童艺术素养相关的部分。兴趣和态度方面,指南当中说,“喜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欣赏多种多样的美的作品,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且能大胆的表现。感知与体验方面,”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感受和欣赏适宜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创作与表现方面,“能够进行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等,而且能够对作品进行大胆的想象,归结这几个方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铁三角。兴趣与态度就是喜欢,感受与体验就是会欣赏,而创作与表现就是会表达、创作。这就是我们幼儿艺术教育要做的事情。你也许更注重表达,而欣赏对于儿童未来发展的需要来看,每一个孩子都要成为一个社会上有用的人,他不见得要成为一名艺术家,但是作为一名有文化的人,他恐怕不一定会经常唱和画,她倒可以经常去美术馆、音乐厅,而且更多的时候,他可以欣赏自然之美,所以艺术教育作为一个普通的、面向所有孩子的教育,感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也会影响他们的下一代,去美术馆、音乐厅,这样的话,我们幼儿的艺术教育就算很好地完成了。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定位”,如何思考幼儿艺术教育有什么用,对孩子的发展应该做一些什么努力,首先要他们喜欢,然后会欣赏和会表达。喜欢、沉浸其中,这是孩子的天性,他们这样去唱、跳,这就是素养。他们可以忘我的沉浸在其中。(大屏幕上一个孩子和广场舞大妈在跳舞),这就是一种艺术素养的启蒙,所以要爱惜这些萌芽。在幼儿园里,很多孩子在忘我的表演,这也是一种素养。有的幼儿园里小盆友自己种的瓜果、蔬菜,拿到活动室里,自己做作品,也是一种素养。生活中的废品进行改造再利用,让艺术走进生活,这就是艺术素养。孩子之间的合作或者和爸妈一起去写生,这也是一种艺术

素养。幼小的孩子,在音乐中玩颜色也是素养的起点。老师们也可以在音乐当中画画,或者用废旧物改造,比如一位老师在用报纸做了一些高低错落,光滑的纸盒子之后,又添上了粗糙的报纸球,这就体现粗糙与光滑,以及不同形状的搭配,这是很好的想法,这就是一种艺术素养。那么,当一个孩子生气的时候说“我生气了”,这恐怕也是素养的体现。

那么既然我们对于幼儿的艺术教育定位为一种幼儿艺术素养养成教育,那么这种教育的基本理念又是什么?对于基本理念,我们可以概括成三句话。第一句是“面向全体,以美激趣”,即所有的孩子都有享受艺术的权力,如果只允许嗓门最好的鸟儿歌唱,森林里不是一片寂寞吗?正如俄罗斯谚语所说“所有的鸟儿都有歌唱的权力,哪怕是乌鸦”,各种声音的发出都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赞美以及各种情趣,所以面向全体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艺术的魅力,都能够过有艺术的生活,一个都不能少,而不是只关注那些更有天赋的孩子。所以,面向全体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句话“培养能力,养成习惯”。所有的孩子都要有那么一点儿小能力,他们很自信地去看一个作品,他觉得能看懂,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这就是一种能力。然后,所谓养成习惯,就是养成对艺术的习惯性需要,就像生活当中,我就是需要艺术的。任何的时候,穿衣、吃饭、旅游都有一种美的感受在里面,回归自然的时候,并不是马上坐下来打打牌,而是去感受自然的美并因此而感动,如此的人生就会很美好。而且,通常对艺术有感觉的人也是善良的人,所以正如我们所说的艺术教育更有利于我们培养完整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无用之用”。艺术无关创意、吃饭、高考成绩,但是它的无用之用对于一个人去感受和享受生活有大用处。像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孩子如果没有成绩的话,那他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成绩并不意味着他不可以有美好的理想,有艺术陪伴他,有自尊和微笑,但是,有的时候,成绩变成唯一的东西。总之,在艺术教育中,我们要始终有这样的理念,艺术教育可以使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有艺术他心里会很美,他可以有自己的标准等等,让艺术成为一种习惯。第三句话“滋养童心,影响生活”。所谓滋养童心,也就是说艺术不是功利的,也不是为了高考成绩,当然如果能加分也不错,但是就以加分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技能至上的,就是倪老师说的不科学的早期艺术教育,所以滋养童心是要滋养他们的心灵的,要给他们精神的底子。在幼儿阶段,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在语文课上,语文只是说些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的话,语文就变成了一个躯壳,但是如果有那

么几篇滋养美文能够激荡孩子的心灵,有孩子的精神在里面,那对孩子来说,就可以说是功德无量。所以,在我们艺术教育自身,滋养童心是更重要的,进而影响到孩子的生活,正如我们前面说的,一个有素养的人,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素养养成教育要说的三句话。其中,“面向全体,以美激趣”是艺术素养养成的前提和起点,“培养能力和养成习惯”是重要标志,“滋养童心,影响生活”是我们最终希望的结果,或是最终质效。那么这个理念我们也可以简单概括成四个字“美润童心”。也就是以艺术和美来滋养儿童的心灵,影响他们的生活,养成他们的艺术素养,使孩子们对美的事物有一颗敏感的心,他们喜爱艺术,并且能在生活和活动中大胆、自信地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三个问题我们就说说幼儿艺术素养养成教育实施的前提。在我们的想法里,很重要的就是老师和家长要对孩子的艺术潜能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尊重,要充分地相信孩子,不要以为,孩子是一张白纸,都需要我们大人来带领着他去涂抹,而是一颗孕育了很多艺术可能性的种子,教师和家长只需要提供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所以幼儿艺术素养养成一个很重要的一面是幼儿的天赋和潜能与教育的对话,所以这个前提是要充分的认识到和尊重。比如有些老师想上艺术欣赏教育课程,但是他会问小朋友会欣赏吗?对于这些艺术品老师自身也未完全理解,于是艺术欣赏教育就不了了之,但是如果老师换一个思路,让孩子和老师一起和艺术品进行对话,那么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去查资料去积累,同时通过孩子异样的、特别的感受来影响老师对作品的理解,成为老师的营养,那么通过这种对话的方式,不是就可以实现艺术欣赏了。包括音乐欣赏活动。基本上是老师会提供给小朋友这首音乐的背景故事,难道一首音乐就仅仅代表一个故事吗?音乐是最最抽象的语言,五十个孩子或许就有五十个故事,如果你给他一个开放的空间和一个好的氛围,所以孩子的艺术能力不仅包括欣赏也包括操作,下面就是分别讲这样两个方面的艺术潜能。《指南》中关于儿童艺术能力“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不同于成人”也就是说孩子对艺术有一种内在的需要,孩子的感受和表达是独特的,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第一个方面的潜能: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通过画面的视觉中心、色彩、线条之间的强烈的对比来理解大屏幕上一幅油画作品作品蒙克的《呐喊》,

有些老师认为是扭曲、绝望、害怕,海啸来临,呐喊、挣扎等

一些负面情绪,那么从小朋友的角度来体验,“不高兴”“鬼”—“很恐怖,很吓人,他在叹气”“这个人走在桥上就像断气了一样”“她的脸是歪的,他好像要掉下来了,快来救救我!一开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注意视觉中,之后孩子不仅注意到了这个人,她还注意到了画面的背景“后面有黑黑的东西”——似柱似人,后来其他孩子注意到了天、桥以及后面的构图----“天上着火了”---后来又有孩子说“他要回家,可是后来迷路,他很害怕,后面的人也不管他“)而蒙克这幅画的主题恰恰就是为了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漠不关心。面对这些孩子。作为老师我们都要进行表扬但并非敷衍了事,通过表情、口气方式透露给孩子,这是对孩子莫大的鼓励。所以,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是有重要作用的,特别是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作用。在艺术世界里,对于同一个主题,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正所谓“艺术是没有对错的”,在这样一个无错的的氛围里,孩子当然会建立自信心,还使得孩子更热爱艺术,不过这要有一个大前提“成人应尊重孩子的艺术表达”俗话说“说你行,你就行”。反之,老师如果自以为是权威,小朋友等着老师来告诉他去如何去做,那这样一种状态的话,就不可能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上诉精彩的对话。所以教师对孩子的尊重,让孩子认为“我可以”非常重要。在艺术的世界里,总有无限的可能性,对于“1+1=?”在数学领域只有唯一的答案,但是在艺术领域,1+1=无限种可能“红+绿=黄”“大灰狼+小白兔=各种故事”所以,艺术教育对幼儿自信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小朋友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感受?当然实验班的孩子是在一个宽松、尊重的氛围当中去感受艺术的,并积累有关艺术欣赏的经验,那么这种能力是有助于培养的。那么除了积累,还有什么?(比如松树拔,刚强,柳树的柔美、纤细、哀婉给人的这种是先天的,正是因为松树和柳树这种形体上的差异就让你有这种感觉,这在审美心理学里叫做“异质结构”.就是外在的艺术形式,比如向下的、柔美的艺术形式它作用在你视网膜上,会反映在大脑皮层某个部位,哪个部位就会让你产生一种每个人都会有的感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理基础,所以说孩子们的潜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15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