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线与日本经济

更新时间:2024-04-05 07: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干线与日本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张季风

《日本学刊》2003年第6期

内容提要

1964年日本第一条新干线高速铁路的开通,缓解了交通压力,对东京奥运会和大阪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日本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正处于迎接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关键阶段,也是我国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起步阶段,修建高速铁路迫在眉睫。日本的一些经验颇值得借鉴。

新干线 高速铁路 日本经济 高速增长 经济合作

战后日本在50多年的国土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以新干线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陆海空相结合的高速交通体系,构筑了国土的基本骨骼和国土主轴,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特别是日本第一条新干线——东海道新干线的建设对“东京奥运会”和“大阪世博会”的顺利进行,发挥了巨大作用。日本的新干线高速铁路几乎与樱花、富士山齐名,成为当今日本的象征。本文仅就新干线建设的背景、新干线的技术改进、新干线建设对日本经济产生的效果以及中日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等问题作一简单探讨。

一、 新干线高速铁路的建设

1、迎奥运,建东海道新干线

战后初期整个交通系统几乎处于瘫痪状态,航空和海运遭受战火的破坏,运输能力已经无法在短期内得以恢复,因此当时的运输主要依靠铁路。直到1954年铁路运输仍占客运总量约80%以上,占货运总量的60%左右。而同期,欧美发达国家的铁路早已进入夕阳状态。这一时期,日本铁路运输需求量比战前增加了10倍,而铁路运输能力仅仅是战前的四分之一。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更加突出。特别是连接东京、名古屋和大阪三大经济圈的东海道线路的运输能力几近极限。50年代虽然对铁路进行了一些电气化和内燃机化等技术改良,但仍然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输需求。

1957年日本“申奥”成功,1964年将在东京举办奥运会,再加上大阪申办1970年世博会,本来就已经超负荷运行的东京和大阪之间的东海道线路的客运量必将进一步增加,可以说,在东海道线修建干线高速铁路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为此, 1957年经日本内阁批准成立了“国有铁道干线调查会”,对主要干线运力提高和运输现代化事项进行审议。实际上,早在1956年,“国铁”就曾设立“东海道线增强调查会”,专门研究解决铁路干线的紧张问题。该调查会先后提出窄轨复线、宽轨电铁等5种方案,但迟

迟没有做出决断。1958年,内阁所属的“国有铁道干线调查会”结合迎接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等需求,提出了“利用大约5年时间,建设现代化宽轨独立线路”的最终方案。工程预算经国会通过后,于1959年4月20日在新丹那隧道的热海口正式开工。1964年7月25日,全线515.4公里的东京至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高速铁路竣工,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后,在东京奥运会举办期间的1964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东海道新干线高速铁路采用1435mm的宽轨制(传统铁道铁轨幅宽为1067mm),时速200公里,列车控制采取自动列车控制装置ATC(Automatic Train Control)和列车集中控制装置CTC(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成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铁路。

东海道新干线工程总投资为3800亿日元,主要依靠发行铁道债券、贷款等外部资金进行建设,其中包括从世界银行的借款288亿日元(8000万美元)。[1] 东海道新干线的建设资金筹措、资金使用以及工程建设等均由“国铁”统一负责,资金来源与筹措关系也比较简单。而以后随着形势的变化,新干线建设资金筹措趋向多元化。

东海道新干线在设计和施工时期,其名称并不叫新干线,原来的名称为“东海道线线路增设工程”。因为这条新线路和原来的传统线路都在工业地带的东海道“干线”地区,为了以示区别,在竣工时将新建的宽轨高速铁路称为“新干线”。从此新干线便成为区别于日本原有传统铁路的高速铁路的代名词。

日本第一条新干线——东海道新干线通车后显示了巨大的威力,每天运送旅客高达6万多人次,大大缓解了日本干线铁路运输的压力,对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顺利举办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东海道新干线旅客运输能力也不断提高,从当初的每日6万人次,一路上升,到第十个年头的1974年每日达34万人次,增长了6倍多。第一条新干线的开通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新干线建设是日本铁路史上的一场革命,它的诞生给日本日趋衰落的铁路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它不仅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也对世界各国铁路经营,特别是欧洲各国铁路的高速化产生很大影响。[2] 新干线的诞生改变了日本的交通面貌,也改变了整个日本的面貌。

2、全国性新干线的修建

东海道新干线投入运行以后,新干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全国各地区都纷纷要求建设新干线。日本运输大臣于1965年批准山阳新干线(新大阪——冈山,全程161公里)建设项目。这一工程于1967年开工,此后,山阳新干线冈山——博多(福冈)段(全程393公里)建设项目也于1970年2月开工。山阳新干线的冈山——博多区段地形比较复杂,山峦起伏,隧道总数为111个,隧道总延长距离达到223公里,占该段铁路总里程的56%,其中新关门隧道总长达1万8713米,是当时世界第二长隧道。山阳新干线全线于1975年开通,这条新干线开通后,使东京到九州的福冈博多(1177公里)所需时间从15个小时缩短到7小时。

1969年发表的《新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提出了建设包括现有新干线在内总长7200公里的全国新干线网的构想。1970年5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全国新干线铁道整备法》,决定在原有已投入使用的2条(东海道线和山阳线)新干线的基础上,决定再修建东北、上越和成田3条新干线。1973年11月,又确定建设东北新干线的盛冈——青森段、九州新干线的福冈——鹿儿岛段和福冈——长崎段以及北海道、北陆新干线等5条新干线。同时还确定了北海道、四国、中央等12条新干线建设基本计划(详见表1)。

表1 新干线计划与建设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財団法人国土計画協会編集「地域計画ハンドブック」朝倉書店、1981年9月,第178页表等资料制作。

《全国新干线铁道整备法》成为后来新干线建设的基本法。该法的公布不仅使此后的新干线建设有法可依,也打破了“国铁”垄断铁路建设和经营一统天下的局面。上越和成田新干线由1964年成立的“日本铁道建设公团”承建。东北(东京—盛冈段)和上越(东京—新泻)新干线于1971年11月开工,成田新干线(东京—成田)于1974年开工,但后来由于当地居民的反对,被迫停工。“国铁”也因为财政继续恶化,于1987年4月实行民营化,客货分离,按地区分割成6个客运公司。国铁民营化以后,原来由国铁负责承建的未竣工项目,

如东北新干线和九州新干线的后续工程几乎均由“日本铁道建设公团”继承。

随着国铁的民营化,新干线所有权也发生很大变化。目前,东海道新干线归JR东海公司所有,山阳新干线归JR西日本公司所有,东北新干线(东京——盛冈)和上越新干线归JR东日本公司所有。北陆新干线和其他新建线路归日本铁道建设公团所有,租赁给JR旅客公司使用。上述新干线的转让费和租赁费被确定为新增新干线铁路建设的“特定财源”。每年国家作出公共投资预算,预算中的新干线投资加上每年的“特定财源”,再加上沿线地方财

政的分担金(约占总费用的1/2左右),就构成了新干线建设事业费。

与70年代、80年代相比,90年代以后新干线铁路单位造价也有所提高。以北陆新干线高崎——长野段为例,17公里长的建设费用为8300亿日元,每公里约为70亿日元。但尽管如此,单位造价还是远低于地铁和高速公路建设费用,不足地铁的1/4,不足高速公路的1/3。(参考:同期地铁建设每公里为300亿日元,近畿高速公路每公里224亿日元)。目前在建的三条新干线线路6个区段(630公里)的工程费用约为3.6万亿日元(1999年价格)。[3]

80年代是日本新干线开花结果的时代。许多重要线路在这一时期开始投入使用或开工。纵贯日本国土主轴北半部的东北新干线盛冈至大宫段(全程505公里)于1982年6月23日开业。自此,山阳新干线、东海道新干线与东北新干线连为一体,基本完成了日本国土主轴的高速铁路连接任务。同年11月,连接东京圈和日本海沿岸地区的上越新干线大宫至新泻段(全程303.6公里)开业。值得一提的是,按新干线通行标准建设的的青函海底铁路隧道于

1987年3月全线贯通,这为将来用新干线连接北海道与本州岛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基础。90年代,新干线建设主要是以干线的延长、接续以及支线建设为主。1997年盛冈与秋田之间的新干线和北陆新干线的高崎至长野段开业,2002年12月东北新干线中的盛冈至八户段正

式开业。

4、日本新干线技术不断改进

从1964年第一条新干线开通以来,日本对新干线高速铁路进行多次重大技术改进和革新。平均时速早在90年代初就已经达到230公里/小时,在世界独占鳌头(见表2)。现在提高到近300公里,试验速度已经达到443公里,与“磁浮”速度相差无几。机车车辆也有很大改进,从最初的“0系列”,以后又相继开发出“100系列”、“ 200系列”、“ 300系列”、“400系列”、“500系列”、“700系列”和适合北方地区气候特点、地形特点的“E1系列”“E2系列”、“E3系列”和“E4系列”。改进后的车辆在行驶速度、乘坐舒适程度、

大量运输性能、车身重量和列车功率等方面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见表3)。

表2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定期高速列车区间速度比较(1993年4月)

资料来源:沢和哉《日本の鉄道120年の話》、築地書館、1993年7月,第203页。

表3 日、法、德高速列车效率比较(1998年)

资料来源:根据日中铁道友好推进协议会《新干线——日本的高速铁路》,1998年6月,

第46页整理,制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0x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