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1.集合

更新时间:2023-11-03 02: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2010学年度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第一轮复习资料

第1讲 集 合

一.【课标要求】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二.【命题走向】

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注意运用Venn图解题方法的训练,注意利用特殊值法解题,加强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和化简的训练。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分值5分。

预测2010年高考将继续体现本章知识的工具作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也会渗透在解答题的表达之中,相对独立。具体题型估计为:

(1)题型是1个选择题或1个填空题;

(2)热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和工具作用。 三.【要点精讲】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b?A;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①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②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③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①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②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2.集合的包含关系:

(1)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或B包含A),记作A?B(或A?B);

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若A?B且B ?A,则称A等于B,记作A=B;若A?B且A≠B,则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AB;

(2)简单性质:1)A?A;2)??A;3)若A?B,B?C,则A?C;4)若集合A是n个元素的集合,则集合A有2n个子集(其中2n-1个真子集); 3.全集与补集:

(1)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作U;

(2)若S是一个集合,A?S,则,CSA={x|x?S且x?A}称S中子集A的补集; (3)简单性质:1)CS(CSA)=A;2)CSS=?,CS?=S。

4.交集与并集:

(1)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交集A?B?{x|x?A且x?B}。

(2)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并集A?B?{x|x?A或x?B}

注意: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集合的简单性质:

(1)A?A?A,A????,A?B?B?A; (2)A???A,A?B?B?A; (3)(A?B)?(A?B);

(4)A?B?A?B?A;A?B?A?B?B;

(5)CS(A∩B)=(CSA)∪(CSB),CS(A∪B)=(CSA)∩(CSB)。 四.【典例解析】 题型1:集合的概念

例1. (2009湖南卷理)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爱篮球运动,10人喜爱兵乓球运动,8 人对这两项运动都不喜爱,则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_ __ 答案:12

解析:设两者都喜欢的人数为x人,则只喜爱篮球的有(15?x)人,只喜爱乒乓球的有

(10?x)人,由此可得(15?x)?(10?x)?x?8?30,解得x?3,所以15?x?12,

即所求人数为12人。

例2.(2009广东卷理)已知全集U?R,集合M?{x?2?x?1?2}和

N?{xx?2k?1,k?1,2,?}的关系的韦恩(Venn)图如图1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

的集合的元素共有

(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无穷多个 答案:B

解析:由M?{x?2?x?1?2}得?1?x?3,则M?N??1,3?,有2个,选B.

题型2:集合的性质

2例3.(2009山东卷理)集合A??0,2,a?,B?1,a,若A?B??0,1,2,4,16?,则a的值

??为 A.0 B.1 C.2 D.4 答案:D

2 ( )

?a2?16解析 ∵A??0,2,a?,B??1,a?,A?B??0,1,2,4,16?∴?∴a?4,故选D.

?a?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并集运算,并用观察法得到相对应的元素,从而求得答案,本题属于容易题.

例4.已知全集S?{1,3,x?x?2x},A={1,2x?1} 如果CSA?{0},则这样的实数x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x,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CSA?{0};

∴0?S且0?A,即x?x?2x=0,解得x1?0,x2??1,x3?2 当x?0时,2x?1?1,为A中元素; 当x??1时,2x?1?3?S 当x?2时,2x?1?3?S

∴这样的实数x存在,是x??1或x?2。 另法:∵CSA?{0} ∴0?S且0?A,3?A ∴x?x?2x=0且2x?1?3

∴x??1或x?2。

点评:该题考察了集合间的关系以及集合的性质。分类讨论的过程中“当x?0时,不能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符号CSA?{0}是两层含2x?1?1”义:0?S且0?A。

323232

变式题:已知集合A?{m,m?d,m?2d},B?{m,mq,mq2},其中m?0,且A?B,求q的值。

解:由A?B可知,

?m?d?mq?m?d?mq2(1)?,或(2)? 2?m?2d?mq?m?2d?mq解(1)得q?1, 解(2)得q?1,或q??1, 2又因为当q?1时,m?mq?mq2与题意不符, 所以,q??

题型3:集合的运算

例5.(2008年河南省上蔡一中高三月考)已知函数f(x)?数g(x)?lg[x2?(2a?1)x?a2?a]的定义域集合是B (1)求集合A、B

(2)若A?B=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1)A=x|x??1或x?2 B=x|x?a或x?a?1

1。 2x?1的定义域集合是A,函 x?2????(2)由A?B=B得A

a??1?B,因此???a?1?2

所以?1?a?1,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1?

例6.(2009宁夏海南卷理)已知集合A?1,3,5,7,9?,B??0,3,6,9,12?,则

?AICNB?( )

C?{(x,y)|y?kx?b},问是否存在自然数k,b,使(A?B)?C?试证明你的结论.分析:正确理解(A?B)?C?,

,并转化为具体的数学问题.

,必须A?C?且B?C?,

要使(A?B)?C?(A?C)?(B?C)??y2?x?1由??k2x2?(2kb?1)x?b2?1?0, ?y?kx?b当k=0时,方程有解x?b?1,不合题意;

24k2?1当k?0时由?1?(2kb?1)?4k(b?1)?0得b?①

4k222?4x2?2x?2y?5?0又由??4x2?2(1?k)x?5?2b?0,

?y?kx?b20?(k?1)2由?2?4(1?k)?16(5?2b)?0得b?②,

82由①、②得b?k?120?1,而b?, 4k8∵b为自然数,∴b=2,代入①、②得k=1

点评:这是一组关于集合的“交、并”的常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问题条件的具体的数学内容,才能由此寻求解决的方法。

题型5:课标创新题

例13.七名学生排成一排,甲不站在最左端和最右端的两个位置之一,乙、丙都不能站在正中间的位置,则有多少不同的排法?

解:设集合A={甲站在最左端的位置}, B={甲站在最右端的位置}, C={乙站在正中间的位置}, D={丙站在正中间的位置},

则集合A、B、C、D的关系如图所示, ∴不同的排法有A7?4A6?4A5?2640种.

765

点评:这是一道排列应用问题,如果直接分类、分步解答需要一定的基本功,容易错,若考虑运用集合思想解答,则比较容易理解。上面的例子说明了集合思想的一些应

用,在今后的学习中应注意总结集合应用的经验。

例14.A是由定义在[2,4]上且满足如下条件的函数?(x)组成的集合:①对任意都有?(2x)?(1,2) ; ②存在常数L(0?L?1),使得对任意的x1,x2?[1,2],x?[1,2],

都有|?(2x1)??(2x2)|?L|x1?x2|

(1)设?(x)?31?x,x?[2,4],证明:?(x)?A

(2)设?(x)?A,如果存在x0?(1,2),使得x0??(2x0),那么这样的x0是唯一的; (3)设?(x)?A,任取xl?(1,2),令xn?1??(2xn),n?1,2,???,证明:给定正整数k,对任意的正整数p,成立不等式|xk?l解:

对任意x?[1,2],?(2x)?31?2x,x?[1,2],33??(2x)?35,1?33?35?2,所以?(2x)?(1,2) 对任意的x1,x2?[1,2],

Lk?1?xk|?|x2?x1|H。

1?L|?(2x1)??(2x2)|?|x1?x2|3?

323?1?2x1?2?3?1?2x1??1?x2??3?1?x2?2,

?1?2x1?23?3?1?2x1??1?x2??3?1?x2?,

3? 所以0<

2?1?2x1?22?3?1?2x1??1?x2??3?1?x2?22?2, 3令

3?1?2x1?2?3?1?2x1??1?x2??3?1?x2?=L,

0?L?1,|?(2x1)??(2x2)|?L|x1?x2|

所以?(x)?A

??(1,2),x0?x0?使得x0??(2x0),x0???(2x0?)。 反证法:设存在两个x0,x0则由|?(2x0)??(2x0)|?L|x0?x0|,

得|x0?x0|?L|x0?x0|,所以L?1,矛盾,故结论成立。

////x3?x2??(2x2)??(2x1)?Lx2?x1,

所以xn?1?xn?Ln?1x2?x1

Lk?1|xk?p?xk|??xk?p?xk?p?1???xk?p?1?xk?p?2????xk?1?xk??|x2?x1|

1?L?xk?p?xk?p?1?xk?p?1?xk?p?2??xk?1?xk

?Lk?p?2x2?x1?Lk?p?3x2?x1+?Lk?1x2?x1

LK?1?x2?x1。 1?L点评:函数的概念是在集合理论上发展起来的,而此题又将函数的性质融合在集合的关系当中,题目比较新颖

五.【思维总结】

集合知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中广泛使用的集合语言,并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问题,运用集合观点去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

1.学习集合的基础能力是准确描述集合中的元素,熟练运用集合的各种符号,如?、

?、?、、=、CSA、∪,∩等等;

2.强化对集合与集合关系题目的训练,理解集合中代表元素的真正意义,注意利用几何直观性研究问题,注意运用Venn图解题方法的训练,加强两种集合表示方法转换和化简训练;解决集合有关问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集合所描述的具体内容(即读懂问题中的集合)以及各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常常根据“Venn图”来加深对集合的理解,一个集合能化简(或求解),一般应考虑先化简(或求解);

3.确定集合的“包含关系”与求集合的“交、并、补”是学习集合的中心内容,解决问题时应根据问题所涉及的具体的数学内容来寻求方法。

① 区别∈与、与?、a与{a}、φ与{φ}、{(1,2)}与{1,2}; ② A?B时,A有两种情况:A=φ与A≠φ

③若集合A中有n(n?N)个元素,则集合A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2,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2-1, 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2

④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 如A?{x|y?x2?2x?1}; B?{y|y?x2?2x?1};

nnnC?{(x,y)|y?x2?2x?1};

D?{x|x?x2?2x?1};

E?{(x,y)|y?x2?2x?1,x?Z,y?Z};

F?{(x,y')|y?x2?2x?1};

y

G?{z|y?x2?2x?1,z?}x⑤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0}、?和{?}的区别;0与三者间的关系。空集

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条件为A?B,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A??的情况。

⑥符号“?,?”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立体几何中的体现点与直线(面)的关系 ;符号“?,?”是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立体几何中的体现面与直线(面)的关系。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们认识和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推理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0x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