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夏刘寨‘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3-10-01 06: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徽宿州夏刘寨“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调查报告

作者:代长彬 叶璟 时亚男 王娟娟 李清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2011年4月,我们研究团队就先期到宿州夏刘寨进行了5天的实地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初稿。2011年7月,我们组织的省级“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绿色低碳农业调研服务团”再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并与当地相关领导进行反馈,本文就是这两次调查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宿州夏流寨村“绿色农业”的典型价值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环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就在于推进清洁生产和发展低碳农业。绿色低碳农业的目标就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以及高产出的绿色农业,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我国而言,发展绿色农业,不仅直接关乎城乡居民饮水食品安全和环境权益,也是增加粮食产量,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的一场新“农业革命”, 无疑凸显重要的社会效应和时代效应,这正是本选题的主要宗旨。

夏刘寨村位于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东南部,共有4个自然村,650户,人口2226人。1999年以来,夏刘寨村在村党党委的带领下,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实行规模种植,集约经营,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由不足千元增加到6000多元,变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夏刘寨村先后被授予“中国农村改革典型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文明工作先进村”“安徽省生态村”“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等称号。村党委书记王化东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国十大种粮标兵”“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全国劳动模范”“第十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 “全国农村优秀人才”、“中国农村改革30周年百名优秀村官奖”等称号,并成功当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

研究报告的总体思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十二五”规划为立足点,以农业低碳高效为中心,以安徽省宿州夏刘寨村为视角,以实地调查研究为基础,通过调查问卷设计、统计数据整理、叙事研究、文献检索、访谈等方法,采用多

1

学科、多视角分析法,厘清发展绿色低碳农业的理念与目标,原则与路径。课题遵循从个别推广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提出发展绿色低碳农业的相关举措,构架可操作性强的运作机制,为绿色低碳农业提供理论思考与政策借鉴。

图1 实践团队赴宿州夏刘寨村开展低碳农业调研服务

二、主要理论基础和调查方法

(1)绿色农业理论。21世纪是进行绿色革命与建立绿色文明的世纪,绿色农业在其实质上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是人类迈入绿色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二者“安全”缺一不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低碳农业理论。低碳农业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农业:是资源节约型农业——尽可能节约各种资源、能源的消耗,尽可能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是综合效益型农业——提倡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收益,包括政治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以及生态收益;是生态安全型农业——综合利用多种举措,降低农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可能对自然、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3)绿色农业和低碳农业结合的理念。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为发展绿色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将迎来绿色农业发展的新一轮高潮;“十二五”规划强调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

2

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为发展绿色农业、低碳农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环境支持。将“绿色”与“低碳”融为一体,使二者相互借鉴、互为补充,可以发挥合力,取得农业发展的最优化效益。

(1)问卷调查法,团队成员将根据调查对象的性质设计调查问卷,向调研地居民发放,收集所需要的基本资料,并利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呈现夏刘寨村的具体情况。(2)深度访谈法,通过个体访谈和团体焦点会谈法,分别对村致富带头人,村主要领导团体,以及当地政府主管官员进行访谈,了解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脉络及发展历程,遭遇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难题,透析夏刘寨村绿色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3)文献综述法,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等,获取与整理分析关于“绿色农业”的相关图书和期刊文献资料,了解本项目的最新进展,为课题研究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撑。(4)比较研究法,通过资料的分析整理,将夏刘寨村“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与中国农村的发展模式加以对比,反映当下农村发展的一些问题。

三、宿州夏刘寨绿色低碳农业的经验总结

夏刘寨村立足自身实际,发展规模种植、集约经营,充分发挥农民科技协会的作用,积极探索“支部+协会”的新型农民组织化模式,坚持走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科技兴农、特色农业之路,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绿色糯玉米种植基地、干杂果基地、有机香稻米研发基地,全面实现了农田整理基地化、农业管理科技化、农业服务机械化。随着夏刘寨村在农业转型升级之路上的纵深发展,夏刘寨村实现了跳跃式发展,村集体收入1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一跃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典型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安徽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

夏刘寨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进典型,在绿色农业领域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路径,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其成功经验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品牌化农业

农科合作共享机制、科技示范园、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的建立,保障了夏刘寨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和农产品的竞争力。2005年,夏刘寨村的糯玉米、面粉分获中国绿色食品认证,2006年夹沟香稻米获中国有机转换产品认证。他们打有机农产品品牌,注册有机转换产品商标,发展新型流通业,向南京、深

3

圳、上海等大城市市场配送农产品,产品供不应求。绿色标准化生产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料,公司大力引导农民养羊养家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不仅解决了次质农林产品的利用,更主要的是形成了“果园经济、规模种植-次质农林产品禽畜过腹-农家肥肥田-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良性循环。“乾山牌”特一粉、糯玉米2005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认证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王化东”牌香稻米2006年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公司生产的有机香稻米、优质小麦种、绿色糯玉米绿色面粉等产品供不应求。

(二)无公害化农业

绿色农业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无公害型农业,立足于优质、卫生、健康的理念,在农产品产生过程中将某些有害物质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杜绝有毒物质的出现。夏刘寨村在发展绿色农业的同时借助人工除草与使用生物药剂的途径发展无公害农业。

人工除草。农作物除草无非包括人工、机器、农药除草三种方式,夏刘寨村的农业除草方式经历了人工除草--农药除草--机器除草--人工除草的发展过程,作为优质的水稻、玉米良种培育基地,夏刘寨在农作物生长的每一环节都严格把关。传统的农药除草作为一把双刃剑,除草的同时会给农作物造成一定伤害,特别在高温天气,传统农药会使农作物出现枯黄、发白等药害伤害现象。而机器除草仅仅是把农作物两边的杂草清除干净,农作物中间的杂草很难清除,有时可能造成对农作物的机械伤害,除草效果不理想。而人工除草相对于以上两种形式而言,人在进行除草时将草连根除去,在拔掉草根时会使农作物根部得到疏松,增加农作物吸收肥力的能力,增加土壤的墒情,也有利于新陈代谢。

生物药剂。夏刘寨村不仅是优质良种的培育基地,还是有机蔬菜的生产加工基地,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夏刘寨农田每亩土地施饼肥200千克、有机肥3000千克,用于土壤结构的修复。在农产品的病虫害防治方面,夏刘寨村有其独到之处,在良种培育基地,夏刘寨村采用鸭子、青蛙进行除虫这一纯天然、无污染的方式。同时,借助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生物农药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原材料的来源广泛、生产成本比较低,生物农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完全源于自然生态系统,极易被日光、植物、土壤微生物分解,作为一种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物质循环方式,因此避免了由传统化学农药带来的药物残留与环境污染问题。

(三)循环化农业

4

夏刘寨村大力推行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新技术,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和技术指导下,基地的麦田逐步实现秸秆还田。秸秆还田让夏刘寨人感受到了节本增效技术的威力,干杂果生产和养殖业发展的有效链接则让夏刘寨人看到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潜力。夏刘寨村三面环山,有近万亩的荒山荒坡。从2002年起,该村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政策机遇,进行荒山开发,创建了“万亩干杂果生态园”,为农户免费提供苗木,技术服务,种植石榴、杏、萧县圣桃等干杂果,过去一毛不长的荒山秃岭,已经变成集生态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花果山,户均增收1000元。夏刘寨村综合利用秸秆沼气、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探索乡村新能源,实现农村能源结构多元化,更好地满足农村生活炊事用能和生活用水的需要。太阳能灶的逐渐推广,加快了节煤炉的升级换代,同时,减少了因燃柴、燃气、燃煤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净化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不仅如此,夏刘寨村利用沼渣替代化肥在农田中施用,节省农业投入的同时,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村庄结合实际情况,大力推动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坚持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因地制宜地推广“猪—沼—林”综合农业发展模式。沼气工程的建设直接降低了人畜粪便产生的甲烷排放量,同时利用收集的沼气替代生活化石能源的使用,避免了燃煤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排放,更好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四)生态化农业

夏刘寨村三面环山,有近万亩的荒山荒坡。从2002年起,全村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政策机遇,进行荒山开发,创建了“万亩干杂果生态园”,为农户免费提供苗木,技术服务,种植石榴、杏、萧县圣桃等干杂果,过去一毛不长的荒山秃岭,已经变成集生态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花果山,户均增收1000元。夏刘寨村拟造林2000亩,栽植雪松、桧柏、红叶杨、垂柳、合欢、樱花、桂花、梅花等风景树150亩(含2条林带8千米)——1.2万株;栽种薄壳核桃200亩——0.9万株;传统药用木瓜200亩——1.1万株;超大金太阳杏200亩——0.9万株;超早熟“突围”桃100亩——0.5万株;软籽石榴200亩——0.9万株;柚桃王200亩——0.9万株;侧柏、刺槐、油桐750亩——5.6万株。计划于2011年3月底前完成造林任务。夏刘寨村现有林地4000亩,宜林荒山荒地3000余亩,林带8千米,村庄绿化(含庭院绿化)18万平方米,林木覆盖率27.8%。2005年被国家绿化委、文明委等六部委批准为全国绿色小康村,并连续多次被

5

省、市、区评为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其所辖宿州市化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安徽省林业龙头企业。

(五)休闲化农业

夏刘寨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典型示范村、安徽省环境保护生态示范村,虽远离城市,但山场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紧靠大乾山,沟壑纵横,山势起伏雄伟,绵延带状龙脊,没有任何生活和工业污染。新农村建设紧凑,绿化亮化美,绿树环绕,空气新鲜;顺山而下,建设人工湖,湖中有岛,开挖水库大坝,建设绿色温泉,宾馆会所相互呼应,石榴园、蓝莓园、杏园融为一体,垂钓区、采摘区、马奶奶庙、引水渠、九仙洞等景点遍布、相映成趣。夏刘寨从江苏徐州请来专家在山上寻水,并成功地打了深水井,又开挖了18万方的蓄水塘;上山溶洞开发已进入图纸设计和总规划阶段,地下温泉开发正在勘探之中,一个山清水秀、花果飘香、曲通幽径的农家特色观光园已渐露雏形。夏刘寨村抓住全省“整村推进”项目村建设的契机,计划依托乾山溶洞、温泉等资源,抓紧建设乾山山庄、乾山宾馆、果蔬采摘园,规划建设万亩有机蔬菜基地,努力打造集观光、旅游、度假、会务、培训为一体的新农村。夏刘寨村休闲农业园区给宿州市市民和周边乡镇、市、县提供了一个观光旅游景点,对发展新农村起到较好的示范促进作用。基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突出旅游特色,以良好的生态为资源,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快山上资源开发,目前夏刘寨村已经成功探测出温泉资源,水质良好,正在准备进行温泉开发,已修建了人工湖,建成了万亩干杂果果园,下一步准备建设采摘园、特色果园。项目建成以后,夏刘寨村将会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大丰收。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0v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