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案 压强和浮力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17 07: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年级物理预案 压强和浮力 个性设计及教学反馈第一节 压强 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第八章第一节: 压 强 1. 知识与技能: ⑴. 知道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⑵. 理解压强的概念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⑶. 知道压强的国际单位时牛/米,又叫帕斯卡. ⑷. 能用压强公式p=F/S,进行简单计算. ⑸.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是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了 解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⑵.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 ⑶.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⑵.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2教学重点 1. 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2. 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回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 压强概念、压强的计算公式(比值定义的方法) 3.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实物投影仪、橡皮泥、泡沫塑料、压力小桌、200g的钩码 启发式、探究式 §8.1: 压力和压强 一、压力:(F) ⒈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⒉方向:垂直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⒊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二、压强:(p) ⒈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例题: 例1:一块石头重2000N,与地的接触面积是5m2,这台机器重5000N,与地的接触面积是100m2,比较一下石块与机器对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 教学难点 仪器材料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29

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⒊公式: p=F S⒋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1牛顿”. 例题2: 人可以安全地通过一个沙滩.现有一辆履带式拖拉机要从这个沙滩上通过.已知这辆拖拉机的质量为5150kg,它的每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75 m2,从压强的角度考虑,这辆拖拉机能否安全地通过沙滩? 三、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 ⒈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 ⒉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减小压强;增大压力,可增大压强. 教学过程 一、压力: 教师活动设计 通过实物投影仪给出教材第111页的图8-1,提出问题:压路机对路面,运动员对跳板、图钉对墙壁有没有力的作用? 提出问题:这些力作用点和方向各如何,怎样用共性语言来描述它们?并组织学生讨论,得到结论.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回答:有 进行讨论,总结出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它有“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作用效果. 完成这个简单的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 设计实验,理解选用橡皮泥最好,它能够持久的记录深浅的印记. 分组完成实验. 交流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 学生动手计算例题1,感悟到压强计算公式、压强单位的推导过程. 体会压强单位大小. 探究压力作组织学生用手边的铅笔作教材图8-2的实用效果与哪验,体会“笔尖处比笔尾处疼”,紧接着提出问题:些因素有关 结合这个小实验分析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进一步设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及受力面积有关 给出实验器材,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个验证性实验,选择实验效果最好的器材.学生设计时教师给予适当提示和点评,确立统一的实验方法: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压力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安排学生分组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二、压强: 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用与速度做类比,用比值定义法给出压强的概念, 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出例题1,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压强计算公式、单位. 举出实例,让学生感知压强单位的大小.

30

应用压强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 四、小结: 课后作业 教学反馈 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出例题2, 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人对沙滩的压强是多大?指导学生考虑:“人的体重大于多少?”,“怎样估测鞋底的面积?”,启发学生在白纸上引出鞋印,用画小方格的方法,求鞋底面积. 提示学生计算人通过沙滩时对沙滩的压强,只是计算单脚的面积,而对于坦克却注意它是两条履带的面积. 提出问题:“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哪些?”,组织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讨论人们是怎样根据实际需要增大和减小压强的. 课本第114页1-3题,探究活动1、2(见下文) 分组讨论,用“分割法”求鞋底面积. 领悟到用“分割法”求鞋底面积的方法. 在讨论基础上,进行计算. 利用公式得答案. 在发言过程中体会怎样将物理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压力与压强的知识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设计试验、选择仪器、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得出了压力、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进行了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在课上就能掌握相关知识.并通过分析“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兴趣. 本节课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思路和设计实验等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节 液体内部的压强

教学课题 教 学 目 标 第二节 液体内部的压强 1.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液体对器壁以及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⑶.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学会使用微小压强计. 2.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⑵.通过用微小压强计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物理实验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发展学生由实验数据分析概括物理规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⑶.经历用“理想液柱法” 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假想模型法的思路,并使学生了解它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体会由探究得到物理规律的喜悦. ⑵.通过对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逻辑性31

强、科学严密. ⑶.通过对帕斯卡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壁有压强; 2.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3. 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1. 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由实验数据分析概括物理规律. 2. 利用“理想液柱法”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3. 液体内部压强与所取的底面积大小没有关系,与液体重力没有大小关系. 4. 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微小压强计、适量的水、盐水.在两侧有开口直玻璃管,橡皮膜、盛水的方形玻璃鱼缸,电脑、 探究启发式 §8-2 液体压强的计算 一、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二、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教学难点 仪器材料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三、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⒈公式推导: 在容器中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要计算液体在深度为h处的压强p,可在液体中取底面积为S、高为h的一个圆柱体的液体为研究对象,液体静止时,这个液柱液也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液柱底面积所受的竖直向上的压力一定为此液柱所受的重力 即:G=F 因此有:ρS h g = pS,所以深度为h处液体产生的压强 p = ρgh ⒉公式:p = ρgh 例题1:计算水面下50 cm处水的压强? 例题2: 如图1容器中盛有某液体,pA, pB, pC分别表示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则: A. pA=pB=pC; B. pA=pC>pB; C. pA>pC>pB; D. pA=pB

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32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提出问题:放在同学桌面的铅笔盒受重力作用,对制成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那么装在杯里的水对杯底会不会有压强? 重力作用,水对杯底有压强. 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领会到:液体对做教材图8-6左图的演示实验证实学生想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法.然后将少量水到在玻璃板上并提问: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水不同于固体的是它还具有流动性,那么方向都有压强,随着水对阻碍它流动的杯壁有没有压强?” 做液体深度增加,压强教材图8-6右图的演示实验,证明“有”. 增大. 讲授:液体中有不同的位置,这些点到液面 的距离称作:“深度”. 提问:“随着液体深度增加,压强怎样变化呢.”做教材图8-28的演示实验,提问:“橡皮膜发生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左右两图的实验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从观察现象得到初步结论. 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1.探究实验的步骤、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给每组学生一个微小压强计,让学生自学教材的微小压强计介绍,并让每个小组动手探索,向学生提出问题:“微小压强计测量的是液体中那一部分受到的压强?微小压强计时怎样显示压强大小的?”安排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按以下思路设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步骤,①.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大小的关系;②.同种液体中压强随着液体深度变化的关系.③.不同种液体中同一深度压强大小的关系. 安排学生设计表格,进行指导给出正确的表格形式(如表1).强调及时记录数据. 学生通过自学、探究和教师的讲授了解到:①作用在橡皮膜上的压强通过U型管液面差能反映出来.②作用在橡皮膜上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侧液面差就越大,并且能从标尺刻度读出液面差是多少厘米. 2.完成探究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时,按上述思路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找到结论. 在得出规律后,用它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经验和现象.例如:我们在电视或电影上经常会看到人潜入海中去观看美丽的海底世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海水下面各种新奇的景色的同时,也看到在不同深度的潜水员穿着不同有潜水服.这是因为海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深水中工作必须有特殊的保护装备,以防压坏身体. 介绍帕斯卡实验,要求学生解释其中的33

分组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发言解释帕斯卡实验的原因:由于同种液体中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帕斯卡实验中桶上方水的高度很大,使桶中水的深度很大,压强很大,超出了桶的承受能力,桶就被涨

原因. 提问:“液体在某一深度的压强该怎样计算呢?” 引出液体压强的计算 三、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1. 对公式进行分析 2.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课后作业 教学反馈 补充演示实验:在上端开口、下端贴有橡皮膜的玻璃管中注入一定深度红色的水,橡皮膜将向外凸出,将玻璃管放入盛有水的方形玻璃鱼缸中,直到管内外水面向平,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现象. 破了. 利用“理想液柱法”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引导学生用公式来解释上面探究实验总结出来的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结合公式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所取的底面积大小没有关系. 补充演示实验:用微小压强计测粗细不同但装水深度相同的两个容器底部压强.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重力没有大小关系. 通过例题1、例题2练习公式的应用 教材第117页1-3题: 观察演示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出:只要求出玻璃管内水对橡皮膜的向下压强,也就求出了这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学习液体压强公式,观察补充演示实验,领悟实验结论. 研究科学探究活动如何在课堂中实施成为物理课程的改革关键,本节课安排了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另外,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情况,教师补充设计一些演示实验,能够使学生的思路由形象过渡到抽象,使学生先有一个实际感受,再进行抽象,搭一个台阶,能够有效地降低知识难度. 橡皮膜方向 朝上 朝下 朝侧面 朝下 朝下 水 液面高度差/㎝ 盐水 液面高度差/㎝ 备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深度/cm 3 3 3 6 9 表1 比较1、2、3次实验中水或盐水的数据可

得: .

比较2、4、5次实验中水或盐水的数据可得: .

比较每次实验中水和盐水的数据可

得: .

34

第三节 连通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连通器的特点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2.用“假想液片”法分析连通器中液体静止液面总相平方法较抽象, 是本节课的难点.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有条件的可自带一茶壶

2.教学器材:U形管、关于船闸录像带、 自制的可移动U形管、茶壶

教学设计图示: 连通器 连通器的特点 连通器的应用 什么是连通器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连通器 一、什么是连通器? 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二、连通器的特点 如果连通器中只装一种液体,则液体静止时连通器的各容器中液面总相平. 分析:设想U形管最底部有一个液片 液体静止-----液片处于静止状态-----液片两侧所受压力相等 ----液片两侧所受压强相同-----两管液面高度相等-----两管液面相平 三、连通器的应用 茶壶、洗手池的回水管、水塔的供水系统、电热水器的水位计、牲畜自动饮水装置、船闸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观察、讨论 个性设计及教学反馈教学过程 从学生熟悉的物品引入课题,使学生感到很亲切,引起学生兴趣和热情 引入: 师:请大家观察老师手中的茶壶,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象茶壶这样的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师:生活中还有那些容器是连通器? 学生回答 师:老师手中的这个玻璃器皿是不是连通器,为什35

么?它有什么特点 生:是连通器.因为它是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 它的特点是组成连通器的各个容器长短、粗细、形 状各不相同. 师:猜想一下,若在这个连通器中倒入水,当水静 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会不会平? 学生猜想 教师演示实验 师:为什么各容器的液面是相平的? 学生 学生提出自己的理由 观察、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原因 讨论 设想U形管最底部有一个液片 因为液体静止,所以液片处于静止状态,则液 片两侧所受压力相等F向左=F向左 又因为液片两侧的面积相同根据p=F/S可得 液片两侧所受压强相同.有p=ρgh可得,当ρ一 定时,p相同则两管液面高度相等,即两管液面相 平. 师:如果连通器各容器中装的是不同液体,液面还 会相平么? 教师演示实验 生:液体密度小的那个容器液面高. 师:为什么?用刚才的方法分析. 学生 师:如果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但是连通器处于猜想 运动状态,液面会相平么? 观察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讨论、 生:这时液面不相平. 分析、 师:课本中图8—12中的物品是连通器么?说说它推理 们的工作原理. 让学生叙述工作原理,教师补充. 师:连通器还有一个重要应用---船闸,你能根据图 中的情况说明船闸的工作过程么? 放船闸的录像带,增加感性认识 学生叙述,教师补充 课后作业 教学反馈 本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首位,让学生猜想、观察、思考、分析,层层深入,逐步得出结论. 本节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6

第四节 大气压强

个性设计及教学反馈教学重点和难点:

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是本节课的重点.

2.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塑料吸盘

2.教学器材:易拉罐、针筒、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砝码、抽水机模型、离

心泵模型、托里拆利实验录像带、抽水机和离心泵电脑动画

教学设计图示: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测定 大气压强的变化 大气压强的应用 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大气压强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 (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3)了解大气压强的值和大气压强的单位. (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 (5)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 (6)了解在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7)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值可用气压计来测量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一些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 (2)通过一些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值很大. (3)感知人类对大气压强的利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 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 易拉罐、针筒、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砝码、抽水机模型、离心泵模型、托里拆利实验录像带、抽水机和离心泵电37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仪器材料

脑动画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实验、讨论相结合 第四节 大气压强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二、大气压强的测定 1. 托里拆利实验 2. 大气压强的值 大气压强的值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1.01×105Pa 三、大气压强的变化 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四、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 1. 原理:它们都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2. 工作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中,气体也像液体一样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同时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同学们猜想一下大气是否也像液体一样在它内部存在压强呢? 学生讨论并猜想 师: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验证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实验,通过这些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演示课本图8—16中的四个实验 让学生对每个实验进行解释,教师作补充和纠正 启发学生得出结论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简要介绍奥托*格里克和马德堡半球实验 师:大气压有多大呢?想一想如何能测出大气压的值? 简要介绍科学家托里拆利 放录像:托里拆利实验 师:请同学思考以下问题: (1)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为什么是真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思考 学生思维活跃 想象丰富 有很多想法 (教师讲这些想法写在黑板上,并进行分类) 学生进行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教师进行引导纠正 (1)实验操作中在管中灌满水银,堵住管口倒置在水银槽内,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引入: 用问题引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通过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8

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想认识.电脑动画演示分步工作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空? (2)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什么等于大气压的值?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4)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不用水做? 师:大气压是不是总等于一个定值? 猜想一下:大气压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大气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8—20 师:大气压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 演示抽水机的连续抽水动作 用电脑动画演示活塞式抽水机的分步工作过程 师:为什么活塞向上运动时,阀门A关闭,阀门B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时,阀门B关闭,阀门A打开? 演示实验,演示能够连续工作的离心式水泵. 然后再用电脑动画模拟分步工作过程. 师:为什么工作前要将入水管和水泵内充满水? 抽水机中水为什么只能随活塞上升到10 m左右? 简要介绍大气压发现的历史. 使管内没有空气. (2)管内水银没有全部落入水银槽中,说明是大气压支持着水银柱,所以大气压值等于管内水银柱的压强. (3)用液体压强公式可计算出管内液体压强值,此值等于大气压值. (4)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 学生在地理课上学习过随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减小,所以能想到和高度的关系. 学生还会举出其它例子 学生通过看图、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并填写课文中的空白. 学生认真观察 课后作业 教学反馈 本节课一开始让学生猜想大气压是否存 在,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会不由自主的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的介绍,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同时也生动地说明了大气压不但存在,而且很大这一事实.

39

第五节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要求:

1.知道浮力的概念. 2.理解物体浮沉条件.

3.掌握浮力的实质、方向.

4.能正确运用浮力的实质、物体浮沉条件求浮力. 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浮力的概念及其实质. (2)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正确运用“压力差”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 教学模式:

实验、设问、讲解、练习 教学时间:1课时. 实物及实验器材:

(1)投影仪一台,透明胶片数张.要求把板书、练习题课前写在胶片上,以减小课堂上书写时间.

(2)演示弹簧秤一把.

(3)500毫升烧杯三个,分别装400毫升的清水、饱和食盐水、酒精. (4)乒乓球2个,其中一个装细砂,用作悬浮演示. (5)边长为5cm的立方体红砖一块.

个性设计及教学反馈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为什么船、木块能浮在水面上? 生:船、木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师:沉在水底的石块有没有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生:部分回答有,部分回答没有.

教师演示课本图8-27实验,回答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本节课所讲的浮力. 二、讲授新课

1.什么叫浮力?(板书)

(1)先演示石块放在清水中,让学生知道石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2)然后把石块放在饱和的食盐水溶液里,说明石块也受到盐水向上托的力. (3)最后把石块放在酒精里,让学生进一步知道,石块放在酒精中时,同样也受到酒精向上托的力.

师:从上述的实验,请同学们说出什么是浮力?

生: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师:物体在空气里有没有受到向上托的力?氢气球脱手后为何会上升? 生:物体在空气里同样受到向上托的力,所以氢气球脱手后会上升.

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板书) 2、用实验引动学生

第一、用弹簧秤和细线系着体积相同的规则的铁块,不规则的石块,干木块等,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减小;在水中游泳时感觉水有向上的托力等感性认识出发,逐个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浸在水中物体要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从而纠正“轻

40

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上浮的,所以受到浮力的作用;重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下沉的,因此不受浮力作用”的错误观点.

第二、通过演示规则铁块和不规则的石块随着浸入水中体积的增大,弹簧秤的增数减小──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后,深度增加时弹簧秤示数不变──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在任何深度的浮力都相等”这一本质联系,从而摒弃那种“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成正比”的错误认识.

第三、通过观察铁块和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示数减小相同这一现象,使学生初步认识:“体积相同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相同”这一本质联系,摒弃那种“浸没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质量、密度、形状等有关”的错误认识.

第四、通过观察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弹簧秤的示数为零的现象,使学生了解: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第五、在以上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P144“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表面在液体下面h1米处,如图正方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是

多大?方向怎样?”再加上“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是多少?”的计算分析,初步认识浮力等于“液体作用在物体上下表面压力差,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这一本质联系,从而摒弃那种只有物质在液体中上浮时才有浮力的错误认识.

第六、通过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和上述计算所得到的浮力:F浮=水对物体上下

223

表面的压力差=pg(h1+L)·L-pgh1L=pgL=pgV=pg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V排=V).从实验和推导两方面进一步认识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一本质联系,摒弃了那种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的模糊认识.

由于气体具有同液体相同的性质,而气体的密度很小,气体对于体积不大的物体作用的浮力,通常小到难以觉察的程度,但热气球能载几吨重的物体上天,说明气体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能产生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把上述由个别现象所得出的知识加以综合并进行抽象和概括就能得到“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

在物理教学中,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时,必须有意识地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这是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

教学后计与反思

41

个性设计及教学反馈

设计思想:

在通过前面的探究活动后,在这一节里再次进行探究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探究物理的思想方法.本预案立意与探究活动中思想和方法的开放性,旨在让学生大胆探索物理规律,打开学习物理的思路,同时,希望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物理的研究方法. 探究准备:

在事先分好组,按需要,一般是四五个同学一组为宜.同时提出要探究的课题. 探究中提供的实验仪器:

木块、铁块、弹簧称、天平、量筒等,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需要,为学生提供仪器.

探究中的具体操作:

1、提出问题: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二铁块却下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物体的沉浮条件又是什么?

2、请同学们提出猜想,猜想不拘一格;

3、根据自己的猜想,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4、在提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选择所需的实验仪器(也可自己设计实验仪器); 5、设计实验的记录表格; 6、写出实验步骤; 7、得出实验结论;

8、看实验结论和先前的猜想是否吻合; 9、写出个人自评.

以上的所有项目都填在下表里. 姓名 探究课题 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仪器 实验的记录表格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和猜想是否吻合 42

第六节 物体的沉浮条件

实验日期 物体的沉浮条件 自评

学生将上表交回后,此课时完毕.

下一课时,选几组完成较好的方案,由学生边演示边讲解他们组的探究报告,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就学生的探究过程作一总结,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F浮G时,合力的方向向上,物体就会上浮;F浮=G时,合力为零,物体就会悬浮在液体中.

请同学们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图8-33、图8-34、图8-36、图8-37等现象.

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那么,物体的浮沉条件与它们的密度有何关系呢?

结论:当?液〈?物时,必有F浮?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上浮.

注意:这里要指出物体是实心的,如果用大密度的材料制成的物体要附在水面上,则可以把他制成空心的,如轮船等.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请同学们学习“阅读材料”.

43

第七节 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的特点是由实验现象学生很难得出实验结论,且学生对此节内容在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几乎没有,要想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节内容中的规律不是十分可行,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采用了教师讲授的模式来组织教学,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由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后,再解释实验现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请学生所及有关飞机的资料,用课堂演讲的形式来活化课堂. 教学重点:

老师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并用结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器材:

按课本图8-43、图8-48、图8-49的要求准备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在上一堂课结束后,给学生留一个作业 ——查找一些有关飞机的材料.

由乒乓球中的弧圈球和足球中的香蕉球引入新课,并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实验:

请同学们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力和运动来讨论上述实验想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空气流动快的地方压强小,空气流动慢的地方压强大的结论.

河水在连续流动时,从上游流进多少水,就从下游流出多少水,在相同的时间内,水通过任何截面的流量都是相等的;在河水深度大致相同的地方,河宽的地方流速小,河面窄的地方流速大,在河面宽度大致相同的地方,河水深的地方流速小,河水浅的地方流速大.在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从纸条向上飘动可以得出,上方的压强小,下方的压强大.图8-48和图8-49中的实验结果也是如此.把“空气流动快的地方压强小,空气流动慢的地方压强大”的结论进行拓展,得出: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的结论.

用上述结论来分析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他们所了解的有关飞机的知识. 例如:飞机发展不懈的追求

44

杠 杆

一、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杠杆平衡条件

解决办法 通过探索性实验总结出来 2.难点 对力臂的引入和理解 解决办法 由实验、再结合图形得到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步骤 1.引入新课

个性设计及教学反馈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日常生活用的工具,请同学说出这些工具的名称和用途?(出示羊角锤或木工用的起子、剪刀、钳子、食品夹) 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

(展示观察图片)这些物体也是机械,不过比较复杂,称为复杂机械.无论多复杂的机械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学习简单机械的知识是理解复杂机械的基础.

现在,谁帮我一个忙,用这里三种不同的工具(羊角锤、硬棒、钳子)把木块中的钉子拔出来.(探究)

比较用羊角锤拔钉子,用钳子拔钉子,这两种情况用力一样吗? 哪一种工具更省力呢?羊角锤.

我们来描述用羊角锤(或起子)拔钉子的过程.(多媒体演示,加深印象)

首先用羊角锤(或起子)钳住钉帽,然后锤身抵住木块,用力扳手柄,钉子就被拔出来了. 羊角锤是常用的工具,谁知道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呢.它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那杠杆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大家就共同来探究杠杆(板书:探究杠杆).首先,我们来认识什么是杠杆?(板书:一、什么是杠杆).

最简单的杠杆就是撬石头时用的撬棒.(多媒体演示) 小时侯玩的跷跷板也是杠杆.(多媒体演示) 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工作时也是杠杆.(多媒体演示) 请思考这三个杠杆有什么共同点?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请组员回答.

45

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 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

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 总结出: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得出:支点、动力、阻力的概念(板书出具体内容).

一、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板书) 杠杆的共同点(以撬石头为例)

1.绕着固定点转动.固定点——杠杆的支点 2.受到力的作用.动力和阻力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板书)

练习:展示一组图片,思考这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是否是杠杆?若为杠杆,确定支点的位置、动力、阻力作用点和方向. 2.关于力臂的教学:

提问:支点与力的作用点间距离的远近一定会给力的作用效果带来影响吗? 实验1 展示图3所示的示教板.

(边说边演示)示教板上有一杠杆AB,O点是杠杆的支点,O点右边每隔10厘米1条虚线将50厘米长的OB杆等分.现在取5个等质量的钩码,将其中4个挂在杠杆左端A处,作为杠杆的阻力 .剩下的1个作为杠杆的动力个格上.

,手拿该钩码在OB间寻找挂点,使杠杆平衡,刚好挂在第4

46

实验2 将OB卸下来,换上OC杆,虚线位置不变(如图4所示)保持左边的阻力仍用刚才的钩码寻找使杠杆平衡的挂点,发现钩码(动力用点到O点间距离发生了变化.

不变,

)仍在第4条虚线上,但此时力的作

实验3 将OC卸下来,换上OD杆(如图5所示),步骤同上.发现钩码(动力4条虚线上,力的作用点到O点间的距离也发生了变化.

)仍在第

上面3个实验结论的共同点是什么?

在阻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尽管动力作用点与支点间的长度发生了变化,但支点与动力作用线间的距离仍然保持不变(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可见动力的作用效果不是由支点到动力作用点间的长度决定,而是由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决定.我们把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叫做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 (板书)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因此,描述杠杆需要五个要素——支点O、动力总称为杠杆的五要素.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

47

下面请同学们画出图6中杠杆的动力臂和力臂的画法,详见书P192图13-2).

和阻力臂 ——撬棒、抽水机(介绍杠杆示意图

3.关于杠杆平衡条件的教学

什么是杠杆我们已经比较清楚了,利用杠杆为什么能用小的力产生大的力呢?我们知道人们通常是在杠杆平衡或非常接近平衡的情况下使用杠杆的.下面我们请同学们通过做实验来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板书)

学生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支点O用铁架台支撑.事先在左右各挂一个钩码使杠杆平衡.)

请同学找出这个杠杆的五要素(O、

若将右端的1个钩码换成2个钩码,那么应将钩码挂在什么位置能使杠杆重新平衡(学生猜想、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

那么,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使杠杆再次平衡?

将4个钩码挂在1个格的位置上.(用操作结果证实.) 实验数据

次数 动力1 2 3 1 1 1 (个) 动力臂4 4 4 (格) 阻力1 2 4 (个) 阻力臂4 2 1 (格) 你能将实验结论加以归纳吗?

48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板书)

用比例式表示 的几分之一.

,它的含义是: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

(板书)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和杠杆的平衡条件.现在,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搬动地球”吗?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当动力臂>阻力臂时,则动力<阻力.

课堂练习:【例1】 画出图8中

的力臂,并比较杠杆平衡时

的大小.

【例2】 图9所示杠杆,OA长20厘米,AB长60厘米,现在A处挂一重200N的物体,若使B处的弹簧秤示数最小,弹簧秤的方向怎样?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 五、布置作业 书P193题1、2、3

预案示例 第三节 滑轮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具准备

滑轮(4个如.铁架台3.绳子 4.弹簧秤 5.长尺 6.砝码 7.投影仪 三、教学步骤

49

1.复习引入

(边说边演示)滑轮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机械之一,用它可以把重物提到高处(如图4).滑轮与前面所讲的杠杆有什么联系吗?

个性设计及教学反馈 什么叫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杠杆一定是直的吗?

不一定.杠杆也可以是弯的或其它形状的. 可以是圆的吗? 可以. 2.新课教学

这个滑轮可以看作杠杆吗? 它符合杠杆的定义,是杠杆.

请你找出滑轮的五要素.(在黑板上画出定滑轮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

这个滑轮属于哪种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因为它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等臂杠杆.

第三节 滑轮(板书)

刚才我们提到的滑轮始终固定在支架上不动,我们把它叫做定滑轮.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板书)

定滑轮在生产、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每周一早上升旗时就要用到滑轮.目的就是要改变动力的方向,人站在地上就可以把国旗升到旗杆顶.(图2)

50

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板书) 看图3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因为定滑轮的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力一一阻力.胖人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所以胖人可以安然地站在地上.而瘦人受到的重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所以物体安然地在地上,瘦人却被升到空中.

看图4,你觉得用哪种方法更省力?

【实验1】装置如图5所示 用哪种方法更省力? 图乙的方法更省力.

为什么呢?(师生一起分析动滑轮的五要素如图6所示) 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什么杠杆呢?使用动滑轮为什么能省力?

51

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的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二、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板书)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动滑轮由两根绳子共同承担重物,因此每根绳子各承担物重的一半.

定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的好处是可以省一半力.如果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动力的方向,怎么办呢?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

我们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称它们为滑轮组. 【实验2】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

(边做边说)(刚绕完1个动滑轮时)此时绳子上的拉力与物重G什么关系? (动滑轮重忽略不计)

等于

(又绕完1个定滑轮后)此时拉力的大小发生变化了吗?

不变,仍然

可见,在使用滑轮组时,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有几根,绳子上的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能省距离吗?

不能.拉力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拉力所通过的距离就是物体所通过的距离的几倍.

【实验3】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滑轮组旁立着一个直尺).请学生观察钩码上升1个格时,绳子的自由端下降了几个格.以此验证学生的推论.

52

三、滑轮组 距离 F—拉力 (三)总结

【小结】请学生填写下表

定义 实质 特点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其中

—绳子的段数 G—物重

—物体移动的

—拉力移动的距离)

练习 图13—14、 “想想议议”

四、布置作业

1~4

预案示例 第十四章 第一节 功

教学用具 滑轮、砝码、细绳、小车、木块、图钉、弹簧秤、木槽、铁球. 教学演示:1.用定滑轮提拉砝码做功. 2.人用手推小车做功.

3.人的压力将图钉压入木块中做功.

53

4.铁球在木槽中由于惯性而做匀速直线运动. 5.手提砝码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6.用弹簧秤拉小车,演示做功的多少. 教学过程:

引言:回忆这本书的力学部分,主要是研究力和运动的规律性知识,本章主要讨论力和运动的一个重要概念.

大家对功这个词并不陌生,如功课,功劳、立功、大功告成、事半功倍、用功学习等等.这些词中有的功具有“成效”(板书在黑板右侧)的意思,力学里所说的“功”就吸收了“成效”的意思,当然在力学中还有它严格的含义.

以下我们要通过几个物理小实验,借此来理解物理学中的“功”,为此我们演示实验并归纳得出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板书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演示1】 图1,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标出箭头及F、S.

指出:F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而且在这个F力的作用下,有了通过一段距离S的成效,那么,力和运动具有这种关系的,物理学里就说这个拉力做了功.

【演示2】 人用手推小车做功,如图2(所用的色笔在图中前后要统一,这样容易突出两个因素,也易比较.)

指出:人的推力F对小车做了功.或简单地说人做了功.

【演示3】人的压力将图钉压入木块,人做了功.如图3.(板图的要求同前所述) 指出:人的推力对图钉做了功.也可以简化为推力做了功. 请同学们讨论,做功的两个因素究竟是什么?

54

可以分组讨论,教师要注意学生们讨论中的知识缺陷或错误.

小结:做功的一个因素是运动物体必须受力或者说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因素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必须跟物体受力的方向是一致的,或者说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然后,让同学们看书并用笔画出重点,教师同时板书出做功的两个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教师强调指出:这两个因素是严格的,缺一不可.

请同学注意以下的物理小实验.看这些物体或者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了?看谁能准确无误地掌握了功的两个因素.

【演示4】推出去的小铁球在木槽中滚动了一段距离.如图4.

问:小铁球开始阶段的受力F作用,至A点处撤去外力作用,由于惯性,它仍可经B运动至C,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S的距离,推力是否对铁球做功了?

教师要注意同学们的回答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弥补关于惯性的知识.

正确的回答明确哪个阶段,在A点之前,推力F是对物体做了功,而在A点之后,推力F已经不存在,当然不会做功.

在此强调指出:做功的两个因素是严谨的,用两个因素去鉴别就不会出现结论的错误.譬如,小球从A至C虽有一段距离,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推力的作用而是靠它的惯性,所以推力并没有对小球做功.

记住,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此外如果F跟S方向互相垂直,力F也不做功. 请同学们再注意下面的演示实验,用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来判断外力是否做功了. 【演示5】 手提砝码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地移动了一段距离.如图5.

55

问:人对砝码的拉力是否做功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强调做功的两个因素.

小结:虽然力是作用在砝码上,但砝码所移动距离的方向跟砝码受力的方向垂直,故拉力并没有对砝码做功,或者说拉力所做的功等于零.

以上我们已经解决了,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如果我们已经确定了物体做了功,那么需要解决物体做功的多少,也就是我们怎样把物体做功的多少计算出来. 板书:2、功的计算:

如果我们用W表示功,用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请注意演示实验,你是否能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功的计算规律.

【演示6】 用弹簧秤拉小车,拉力做功.比较做功的多少.(教师注意要让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①拉力大小不同,但通过的距离相同.板书.

F1 S1 W1 F2 S2 W2 F1>F2 S1=S2

请同学思考两次所做的功W1、W2,填出“>”“<”“=”的符号,(即W1>W2). ②然后再做第二次演示实验:使拉力相同,距离不相同. 板书:

F1 S1 W1 F2 S2 W2

使F1=F2,S1>S2,则W1>W2.

(让学生比较W1,W2的大小,并填入比较大小的符号). 通过以上两次实验,你是否能得出功的计算公式.我们定义: 板书:W=FS

指出:利用此公式可以计算出功的多少来,但必须注意它们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板书在公式的旁边.

56

【例题】 请阅读书上的习题.讨论如何计算出水平推力对箱子所做的功. 讨论中教师应着重指出为什么在计算中跟G箱重无关 注意板书的规范要求.

已知:F=50N、S=10m、G=100N. 求:W

解:根据W=FS=50N×10m=500J. 答:水平推力对箱子所做的功为500J.

讨论:根据上题如何改变条件,利用功的计算公式可以与物重G有关,而与水平推力F无关. 纠正同学们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再次突出做功的两个因素. 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做功的两个因素及功的计算公式. 自编两道“劳而无功”“不劳无功”的物理习题.

教学反思

预案示例

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一、教具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长约2米的细绳. 二、教学过程

1.提问:在学生预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1)本次实验的名称和目的;

(2)为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

2.做好实验的几点说明.

57

(1)钩码的重由钩码的质量用G=m·g算出.

(2)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注意“匀速拉动”.测课本图14—10(甲)和(乙)两图中的拉力时,拉力F的大小由弹簧秤上的示数读出.

(3)钩码上升的高度(h),可用竖直放置在钩码旁的刻度尺读出.

(4)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的测定,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可事先在细绳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用色笔在细绳上做个记号,再拉弹簧秤,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刻度尺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后,再量细绳色点到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的距离,就是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5)实验要严肃认真参照课本实验按要求去做.要实事求是地记录所测得的数据,将数据记录在课本上的表格中.不能凑数,更不允许自己不动手实验,不记数据而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结果. (6)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放回原处.

3.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在全班讲解.

4.学生实验完毕,由几组报告实验结果.组织讨论课本上的“想想议议”.

(五)布置作业:写出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器材、步骤、记录有实验数据的表格、实验结果(参照课本实验内容).

教学反思

58

预案示例

五.探究―使用机械能省功吗?

一、教具

滑轮、钩码、线、弹簧秤、铁架台、刻度尺.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提问:功的原理是什么? 2.演示(按图1装置)并提问.

用图1的滑轮来提升重5N的物体,理论上在细绳端需要加多大的拉力?要求一名学生板演,(省一半力,应为2.5N)

问:实际上F=2.5N行不行,为什么?

问:怎样能知道F实际是多大?(实验测量——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肯定实际上F>2.5N)

问:实际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人所做的功与直接提升重物所做的功相比较,大小如何?这与功的原理是否矛盾?(不矛盾,功的原理说使用机械不省功)

问:我们希望上述两个功越接近越好还是差距越大越好?(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演示实验:用弹簧秤匀速拉动绳端,使重物G升高.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以下边讲边板书: “实验数值G=5N,h=0.5m,F=3N,s=1m.

弹簧秤的拉力(动力)对动滑轮做的功:W2=F·s=3N×1m=3J, 直接用手提高重物同样的高度需要做的:W1=G·h=5N×0.5m=2.5J” (2)提问:由实验可以看到W2>W1,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实际上,我们用动滑轮等简单机械提升重物时,由于要克服摩擦以及不得不把动滑轮一起提升,这时我们用的力(动力)就比重物重力的一半还要大(该实验中,理想情

59

况下拉力是2.5N,而实际的拉力是3N).做的功要比直接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大一些(该实验中,直接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2.5J,而实际动力对滑轮做的功是3J). (3)总结并边讲边板书

①在用动滑轮提高重物的实验中,用来提高物体的功对我们是有用的,是必须做的. 板书:“1.有用功(W有用):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注意,本节标题暂不出)

问:本实验中的有用功是多少?答:W有用=G·h=5N×0.5m=2.5J.

②本实验中,用来克服摩擦及把动滑轮和绳子提升做的功对我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这种功叫额外功.使用任何实际机械做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

板书:“2.额外功(W额外):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 ③有用功加额外功是动力对机械总共做的功,叫总功. 板书:“3.总功(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 问:本实验中总功W总=?

答:W总=F·s=F·2h=3N×1m=3J. 问:本实验中做的额外功是多少? 答:W额外=W总-W有用=3J-2.5J=0.5J. 2.机械效率

问:根据以上实验,你能算出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吗? 学生演算,答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答:83.3%.

教师小结并板书:“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板书:补写本节标题:“三、机械效率”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教师指出:表示机械效率的字母的读音.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问:某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70%,它表示什么意思?

答: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是70%, 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70%,另30%做的是额外功. 3.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及方法举例

阅读课本提高机械效率一段,小结要点,指出采取减小

60

额外功所占比重是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巩固练习

例题:用图2所示滑轮组把重600N的货物匀速提高2m, 所用的拉力是375N,求总功、有用功和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要求学生板演,教师讲评.

教师小结: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已知条件.其次要注意,用滑轮组提起货物的高度与人把绳子末端拉下的距离之间的关系.还要分清总功和有用功.总功是人利用滑轮组提升货物时总共做的功,也就是人拉绳子的力做的功(或说动力对滑轮组做的功),即如果不用机械直接把重物提升相同高度所做的功.计算时,功(W总)=拉力(F)×绳端所通过的距离(s).有用功是指滑轮组克服货物所受重力竖直升高所做的功,计算时,有用功(W有用)=F·s.因为货物匀速上升,所以滑轮组对货物拉力的大小等于货物重,即F=G.货物提升的高度s用字母h表示(要与动力通过的距离s加以区分).所以,有用功(W有用)=货物重(G)×货物提升的高度(h). 应该指出,在涉及机械效率问题时,功的原理也是适用的.使用机械时仍不省功,而且还要不可避免地做额外功.

个性设计及教学反馈教学反思

预案示例

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一、教具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长约2米的细绳. 二、教学过程

1.提问:在学生预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1)本次实验的名称和目的;

(2)为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

2.做好实验的几点说明.

61

(1)钩码的重由钩码的质量用G=m·g算出.

(2)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注意“匀速拉动”.测课本图14—10(甲)和(乙)两图中的拉力时,拉力F的大小由弹簧秤上的示数读出.

(3)钩码上升的高度(h),可用竖直放置在钩码旁的刻度尺读出.

(4)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的测定,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可事先在细绳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用色笔在细绳上做个记号,再拉弹簧秤,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刻度尺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后,再量细绳色点到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的距离,就是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5)实验要严肃认真参照课本实验按要求去做.要实事求是地记录所测得的数据,将数据记录在课本上的表格中.不能凑数,更不允许自己不动手实验,不记数据而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结果. (6)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放回原处.

3.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在全班讲解.

4.学生实验完毕,由几组报告实验结果.组织讨论课本上的“想想议议”.

(五)布置作业:写出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器材、步骤、记录有实验数据的表格、实验结果(参照课本实验内容).

教学反思

6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0j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