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偏差效应及其应对策略

更新时间:2023-11-23 05: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软件学院 潘昆豪 10212050

知觉偏差效应及其应对策略

软件学院 10212050 潘昆豪

摘要:在人际交往中,一些常见的认识偏差,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等广泛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给人际交往和管理造成了影响。本文旨在概述几种知觉偏差效应及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知觉偏差交往管理应对

一、知觉偏差效应

1、首因效应

首因即首次或最先的印象,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之所以会引起认知偏差,就在于认知是根据不完全信息而对交往对象作出判断的。首因效应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但往往是不准确的或者与现实不相符合的,因而是有偏差的。 2、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是指个体最近获得的信息。所谓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假如人们先知道某人第一信息,隔较长时间后才了解第二个信息,这第二个信息便是最新的。这最新的信息则会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即是近因效应。 3、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像刮风天气之前晚间月亮周围的大圆环(即月晕或称晕轮)是月亮光的扩大化或泛化一样,故称之为晕轮效应。 4、社会刻板印象

软件学院 潘昆豪 10212050

人们的社会认知偏差不仅发生在对个人的认知中,也发生在对一类人或一群人的认知中。社会刻板印象。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他的行为既可能影响他人,也可能被他人所影响,是对他人的行为作出的反应。要想让自己的行为发生好的效果,就必须很好地认识和理解他人及其行为的规律。在社会心理学中,这叫做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的目的是根据对他人的认知决定自己的行为趋向。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很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认知偏差。如果这种偏差发生在对一类人或一群人的认知中,就会产生社会刻板印象。

二、知觉偏差的影响

1、首因效应的影响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表现在多方面,首先,他会使人际认知具有表面性。第一印象常常是对一个人表面特征的认知。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初次相识,往往造成以貌取人,使认知变得表面。一旦第二次接触与初次接触的时间相隔甚远,则第一印象在人们心里会更加固化,从而影响以后的人际交流。 2、近因效应的影响

近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是很常见的,比如一位平时成绩很好很遵守纪律的同学,一旦做错了一件事,就容易给人留下很负面的印象。近因效应影响着在人际交往中对人和事作出正确的客观的判断,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际冲突.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

3、晕轮效应的影响

晕轮效应是一种将信息泛化,扩张的心理认知方式,它造成了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以偏概全,以点带面.例如,在认识一个人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一种突出的品质,并因这种品质的影响,使人们看不到这个人的其他品质,从而由一点作出对他人的片面的判断.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4、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

“社会刻板印象”一方面能让人对某个群体产生最基本的认识,例如英国人传统保守,法国人温柔浪漫,德国人严谨认真,美国人开拓进取等。这些基本的认识可以让我们很快的了解一个民族,国家。“社会刻板印象”在这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另一方面,它也产生了巨大的消极作用。例如,在外省看来,湖北人非常狡猾,因而有“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一说。但我看到的湖北人,他们或热情豪爽,或憨厚老实,或开朗大方,没有丝毫的乖戾,狡诈。然而正是因为其它省份的人对湖北人形成了这种刻板印象,导致湖北人在外面名声很坏,许多外出打工的人也因此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三、如何利用认知偏差

1、知觉偏差更多的时候是体现在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对这一事物某一或几个特点的某种放大认识。正因为如此,在进行印象管理的过程中知觉偏差可以

软件学院 潘昆豪 10212050

说是一把双刃剑:对自己有利的知觉可以建立更加优秀的印象,对自己不利的知觉偏差则更容易损害自己的印象。为实现有效的、有利于自己的印象管理,我们要善于运用知觉偏差开展有利于自己的印象管理。

2、实际生活中,许多商家正是利用了消费者的认知偏差,强调其产品优秀的一方面,可以掩藏期产品的缺点,这是由于消费者的首因效应造成的.例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每天一瓶奶,强壮中国人”等.还有的商家利用社会刻板印象进行宣传,如瑞士的劳力士表,就邀请了网球天王费德勒做其代言人.他们正是利用了人们对费德勒优雅大气的印象,宣传其产品同样具有相同的性质.

四、如何应对认知偏差带来的负面影响

1、人际交往方面 (1)全面认识自我。

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一个人能够全面的、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准确地评价自己,就能够量力而行,确立合适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和空间。

一是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这是自我认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生应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进一步认识自我。二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比较来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达到取长补短,缩小差距的目的。三是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也可以从比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中认识自我。四是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参加各种活动时的动机、态度,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取得的成效、成果来分析认识自己。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认可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

(2)客观综合评价他人

一个人的语言通常反映这个人的内心, 但有时人会掩饰自己的内心, 他所说的话不直接表露他内心所想。这就需要听者善于听/弦外音0, 真正听明白对方的意图。人的内心活动是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内心控制力再强, 其行为也总会有所反映, 因此我们评价一个人应当综合他的一贯行为表现, 不能仅凭一两件事或最初、最近的表现来判断人。

每个人都喜欢凭自己的喜好与人交往。在交往中也会不自觉地将个人的爱好强加于他人。这就造成了我们在认知他人时会带有某些主观的成分。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我们遇到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我们喜欢的人, 所以我们应从他人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出发去认知, 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确定比较合适的交往方式。 2、管理方面

1. 专注于目标。没有目标就无法保持理性,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信息,不知道哪些信息有关,哪些信息无关,很难从选项之间做出选择,甚至会经常对所做出的选择感到后悔。清晰的目标使决策变得容易,所以管理者必须要使自己的目标变得明确.

2. 不要试图从随机事件中寻找和创造意义。 3. 增加自己的选项。不管你已经识别了多少选项,你最终的选择不可能好于你已选中的选项集合中最好的那个。因此,增加你的选项,使用创造性来开发广泛

软件学院 潘昆豪 10212050

的、多种多样的选项。产生的备选方案越多,而选项越是多样化,找到一个好选项的可能性就越大。

4. 理性分析和直觉有机结合。在决策中,理性分析与直觉并不冲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提高个人决策效力。随着管理经验的获得和增加,应该对自己的直觉越来越自信。

参考文献:

1\\认知偏差对管理决策影响研究 王军,王海燕 2\\人际交往中的认识偏差简析 谢继红 3\\浅谈大学生的认识偏差及调试 3\\认知偏差 百度百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07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