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政府工作报告2011 

更新时间:2023-10-26 12: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德化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德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过去五年,我们积极作为,经受考验,成绩斐然

“十一五”期间,我县 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理清发展思路,有为应对危机,突出项目带动,持续改革开放,强化民生保障,推动科学 发展,经济社会保持平稳。 1. 县域经济在较好应对经济危机中不断发展 。 2010 年全县 GDP 、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 102.21 亿元、 8.73 亿元、 4.96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74.6% 、 62.1% 、 96.0%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 2005 年的 11.8 : 51.8 : 36.4 调整为 2010 年的 7.4 : 56.1 : 36.5 。 工业经济提升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和产值分别由 2005 年的 173 家、 66.7 亿元增至 2010 年的 230 家、 110.9 亿元 ;“十一五”期间, 陶瓷业、矿产业、电力业产值分别达 328.52 亿元、 63.74 亿元、 26.13 亿元,比“十五”增长 121.4% 、 11.25% 、 101.0% , 日用工艺陶瓷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 “中国瓷都·德化”特色区域称号通过复评,荣获 “全国‘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福建省初级水利化县”称号 ; 2010 年全县工业总产值 128.26 亿元, 比 2005 年 增长 94.4% 。 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新增无公害农产品 20 个达 22 个,设立农产品营销点 35 个,全县存栏德化黑鸡 50 万羽、德化黑兔 9 万只、德化黑羊 2 万只,德化黑鸡、德化黄花菜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德化黑鸡、德化黑兔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荣膺“中国早熟梨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竹子之乡”称号。旅游业为主的三产得到培育,岱仙湖获“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 石牛山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通过国家验收,我县列入“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荣获“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福建最佳旅游目的地”、“福建省优秀旅游县”称号,全县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年均递增 28.6% 、 36.8% ;金融业务发展迅速,“十一五”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加 35.75 亿元、 20.87 亿元达 62.41 亿元、 43.77 亿元,增长 134% 、 91% ;房地产、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社会中介等服务业持续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递增 14.1% ; 2010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 37.29 亿元, 比 2005 年 增长 78.8% 。

2. 基础设施在突出路网建设中日臻完善 。“十一五”共争取上级补助 15.34 亿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102.9 亿元,比“十五”增长 145.4% ;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及进城大道延伸段建成通车,完成省道 206 线城关至尤溪界路段、省道 203 线城关至雷峰、南埕至水口路段及通乡镇县道提级改造,新铺设水泥路 527 公里达 1125 公里,通行政村公路硬化率 99.5% ,全县通车里程 2521 公里,环戴云山大三角交通路网基本建成。完成坪埔自来水厂扩建(一期)工程,新建供水管道 25 公里达 100 公里, 城区 实现 环状闭合供水 。完成一批供水、饮水、节水灌溉等民生水利工程。建成水电站 33 座,全县新增水电装机 6.68 万千瓦达 28.48 万千瓦;建成金锁 220 千伏变电站(一期)工程,新扩建 110 千伏变电站 4 座、 35 千伏变电站 4 座,新增变电容量 43.7 万千伏安, 35 千伏以上变电站实现双电源供电。拥有数字电视用户 3.2 万户、宽带用户 2.86 万户,手机普及率 76.3% ,实现广播电视和移动信号、电信 3G 信号“村村通”。

3. 宜居环境在提升城市品位中更加凸显 。大城关战略深入推进, 《德化县城总体规划( 2008-2020 )》 获市政府批准实施,建成 阳光星城、宝美花苑、百德·畔山 1 号、阳光山庄等 16 个总建筑面积达 65 万平方米的精品住宅小区 ,开发建设鹏祥(二期)、诗墩(二期)、宝美、城东等 5 个总面积达 5269 亩的工业项目区, 城区建成区新增 2.5 平方公里达 11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新增 2.2 万人达 18 万人,城市化水平提高 5.1 个百分点达 56.7% 。城市配套设施逐步完善,陶瓷博物馆、 瓷都广场 、龙浔山公园、凤池滨溪公园、龙湖公园相继建成 , 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 6.2 公里,城区道路硬化率 95.2%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新增 0.3 平方米达 8.26 平方米,城区绿地率提高 0.33 个百分点达 32.3% ; 完成 40 处夜景工程,城区路灯亮化率达 97% ;新改建城区公厕 21 座、城区沿溪休闲人行道 10 公里,建成县污水

处理厂及污水管网一、二期工程,城区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 90% 、 97%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新增“全国生态乡镇” 1 个、 “省级生态乡镇” 4 个、“省级生态村” 2 个, 全县林木蓄积量净增 219 万立方米达 1245 万立方米,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县政府环保目标责任有效落实,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先后成为全省首个县域循环经济示范县、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国家循环经济模式示范县;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第 29 位、全省首位。

4. 发展活力在推进改革创新中明显增强 。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抓好 县 水泥厂、石龙水泥公司、 外贸公司、 热电厂等 8 家国企改制工作,筹措安置资金 2919 万元,安置职工 960 名 ; 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 , 冠福集团成功上市 ,双旗山金矿列入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 ;三班镇被列为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稳步推行,完成小学、初中教师优化组合工作 , 创造性地推进 行政审批、 财政、投融资、计生、户籍、就学、医疗卫生和集体林权等改革。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 128 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9 家,建立 省日用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并 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 连续六届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品牌打造卓有成效, 制定国家、省地方标准 4 项、企业产品标准 63 项,新获授权专利 553 件; 新增 中国名牌产品 1 件、中国驰名商标 2 件、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 7 件、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3 件、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3 件、省国际知名品牌产品 4 件、省著名商标 14 件、省名牌产品 10 件;新增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 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5 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9 人、高级工艺美术师 27 人。经贸空间得到拓展,组织参加或举办陶瓷展览(销)会 100 多场次,在国内不同大中城市设立“中国瓷都·德化”陶瓷产品营销中心 50 家,新增自营进出口企业 81 家达 171 家;“十一五”期间,全县出口交货值、自营出口商品总值、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分别达 267.3 亿元、 7.4 亿美元、 2768 万美元,比“十五”增长 107.8% 、 68.2% 、 95.5% 。

5. 社会事业在注重民生改善中长足进步 。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市、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分别由 2005 年的 51 元、 44 元增至 2010 年的 151 元、 73 元,五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 2949 万元,比“十五”增长 381.6% 。全面推行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并入新农合, 2010 年度全县总参合率 98.97% ,住院实际补偿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10 个百分点达 46% ; 全县“五险”参保 11.8 万人次,净增 3.3 万人次; 2007 年以来,农村住房统保、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和森林火灾保险共理赔 412 万元。 五年累计投入“三农”资金 4.99 亿元,创建省、市、县级新农村示范村 41 个,扶持省、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 31 个和县级不适应村、经济欠发达村 64 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7.4 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 3.97 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6.3 万人; 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051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7357 元,分别 比 2005 年 增长 65% 、 54% 。 抓好造福工程、地灾点搬迁、灾后重建和各类安居工程建设,全县完成搬迁安置 3714 户 13914 人。建立乡镇避灾中心 7 个、村级避灾点 191 个。建成县社会福利中心和 7 所乡镇敬老院。落实“两免一补”资金 6168 万元,受益学生 15.4 万人次;撤并农村初中校 5 所、小学 18 所及教学点 49 个,新扩建城区小学 7 所、幼儿园 6 所;高考每万人口本科上线率连续 10 年居全市前列;县老年大学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年大学”。举办五届瓷都广场文化活动、全民健身节及第三届农民运动会、第九届全县运动会;荣获“全国文明县城”、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省级文化先进县”、“ 省级双拥模范县 ”、 “福建省首批平安县”称号。全县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德台交流合作密切,慈善事业较快发展,人防、人事、审计、气象、统计、物价、工青妇、地方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6. 施政能力在加强政府建设中有效提升 。坚持解放思想,推动 科学发展,明晰完善 “一二三四五” 发展思路。注重行政效能建设,成立县行政服务中心, 开辟“绿色通道”,大胆容缺预审,进驻中心 404 个事项审批时限累计缩短 6791 个工作日,提速 80.8% 。强化政策引导,出台高档日用瓷生产、扩大出口、出口信用保险、争创品牌、发展旅游、招商引资、利用资本市场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立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277 件,挽回经济损失 400 多万元。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支持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办复人大代表建议意见 953 件、政协委员提案 343 件,满意率分别为 98% 、 99% 。

2010 年,我县以开展“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为载体,推进“四个年”活动,实施“五大战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 全县支农支出 1.62 亿元,比 2009 年增长(下同) 29.4% ;全县农业总产值 14.34 亿元,增长 2.1% 。 二是工业经济回升向好 。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 11.8%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10.90 亿元,增长 12.6% ,工业纳税 5.33 亿元,增长 24.28% ;陶瓷产值 82.38 亿元,增长 15.5% ,纳税 2.45 亿元,增长 13.95% ;规模以上矿业产值 15.99 亿元,增长 27.3% ,矿业纳税 1.23 亿元,增长 26.35% ;规模以上电力业产值 5.75 亿元,增长 53.8% ,电力业纳税 0.76 亿元,增长 103.71% 。全县 出口交货值 67.38 亿元,增长 17.5% ,其中自营出口 商品总值 1.81 亿美元, 增长 29.9% 。 三是“五大战役”取得实效 。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3.74 亿元,增长 39.2% ; 80 个“五大战役”项目动工建设 70 个,完成投资 22.52 亿元,增长 185.42% ,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

的 66.75% 。南后街、西门至陶瓷学院(二期)、东埔(二期)等难点片区征地拆迁工作按时完成。 四是招商引资有新进展 。设立厦门、晋江招商办事处;全县引进项目 33 个,实际到资 2.5 亿元,增长 30.1% ,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 361 万美元,增长 15.3% 。 五是民生事业协调发展 。完成保障性住房 253 套、公共租赁房 200 套、校安工程 1.5 万平方米,成立龙浔、浔中 2 个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成龙浔镇社区服务中心和邮政所、 4 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6 个乡镇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 。

各位代表,“十一五”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铁心拼搏、奋力攻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 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省市驻德机构、驻德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德化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深切体会到: 一是 必须坚持思想先行, 更新观念,突破束缚,敢为人先,才能抓住机遇,抢占先机,加快发展。 二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理清工作思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统筹兼顾,发挥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三赢”。三是必须坚持项目带动, 突出政策引导,打造宜居环境,破解瓶颈制约,才能集聚要素,筑巢引凤,跨越发展。 四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强化招商,转型提升,才能激发活力,吸纳外力,固本培源。五是必须坚持 执政为民,注重城乡统筹,关注困难群体,改善保障民生,才能提高幸福指数,增进百姓福祉,促进和谐发展。

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受经济危机影响,财政总收入、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营出口额等指标未能达到“十一五”确定的目标;二是产业结构单一,二产层次不高,三产比重偏低,经济结构有待调整优化;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四是招商引资力度仍需加大;五是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城乡差距仍在拉大;六是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要 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我们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科学跨越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现代化绿色瓷都的攻坚阶段,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特别是国家支持海西建设,省里支持发展德化陶瓷产业集群、打造戴云山旅游圈以及德化加快融入泉州“一小时经济圈”和“半小时生活圈”等都为我县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务必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抢抓机遇,跨越发展。

根据县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的部署, 《德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 《规划(草案)》 ) 提出我县“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海西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以科学跨越为发展主题,以转型升级为战略主线,以生态宜居为核心价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支撑,以惠民富民为根本目的,加快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社会建设,推进改革开放,深化德台交流合作,做大做强工业、旅游、城市、文化,努力把德化打造成为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现代化绿色瓷都。

《规划(草案)》确定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2015 年全县 GDP 达 200 亿元,力争比 2010 年翻一番,年均增长 12.5% 以上;人均 GDP1 万美元以上。财政总收入 16 亿元,力争比 2010 年翻一番,年均增长 13% 以上,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8.4 亿元,年均增长 11% 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696 元,年均增长 9%; 农民人均纯收入 11320 元,年均增长 9% 。完成市下达节能减排任务。 《规划(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 推动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 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大支农力度,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推进“一点一线一面”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粮食生产, 壮大“三黑三黄”等特色农业,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培育新森林经济、观光休闲农业,打造农业品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要优化升级陶瓷业 。致力推动创新,提升传统陶瓷,发展创意陶瓷,催生科技陶瓷,开发旅游陶瓷,推广绿色陶瓷;推进兼并联合、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完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加快陶瓷文化营销平台建设,规划建设海峡两岸(德化)陶瓷创意产业基地;争取 2015 年全县陶瓷产值达 140 亿元,基本建成国际陶瓷艺术城。 三要整合壮大矿产业 。以铁矿、黄金、镍铁、钼矿、水泥、钙类无机粉体、矿泉水等为重点,推进规模经营、深度加工、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力争双旗山金矿上市,争取 2015 年全县矿业产值达 33 亿元,基本建成福建重要的矿产业基地。 四要培育引进新兴产业 。发展光伏电子、生物医药、

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引进配套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多元化。 五要加快发展服务业 。坚持政府主导,优先发展旅游,开发精品,完善要素,打造环戴云山旅游圈,打响“戴云之旅”品牌,争取 2015 年全县接待游客 40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28 亿元,争创中国旅游强县,基本建成全国旅游养生村;以旅游业带动其他服务业发展,提高三产贡献率。

2. 突出绿色低碳,打造宜居宜业瓷都 。 一要建设 生态旅游宜居城市 。 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争创生态县;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节能减排,倡导绿色消费,打造低碳型城市。深入实施 大城关发展战略,抓好“一城八片”建设,加快改旧建新,拉大城市骨架,争取 2015 年城区建成区达 20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 23 万人,城市化水平达 66% ;加快道路交通建设,构建“一环三横六纵”交通路网;完善市政设施,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管理,提供教育、文体、医疗等优质公共产品,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全省教育强县,基本建成中国瓷都·生态旅游宜居城市。 二要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推进三班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抓好城关“半小时经济圈”和省道 203 线、 206 线周边集镇建设。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造福工程建设,创建生态镇村、文明镇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3. 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激发发展活力 。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和行政审批、投融资、医药卫生、教育等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创新招商方式, 强化项目服务,提高招商项目落户率和投资强度。深化德台交流合作,规划建设德台陶瓷文化创业园、德台陶瓷文化和技术交流平台、德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坚持内外并举,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拓展经贸空间。 4. 致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实施培训就业工程,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互利劳动关系。健全城乡低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公益、救灾救济、社会保险、双拥等事业。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比例,努力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探索柔性社会管理模式,强化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和谐德化”。 三、 2011 年,我们要加快融入,奋力发展,开启新局

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继续开展“四个年”活动,推进“五大战役”,加快环境打造,推动产业提升,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全县 GDP 增长 13% ;财政总收入增长 16%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15% ;完成市下达节能减排任务。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突出环境先造,增创优势快融入

1. 拓宽融入通道。 一要拓宽思想通道。 解放思想是永恒的话题,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围绕融入“两个圈”,加快转化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成果,拓展延伸解放思想的内容、形式和领域,由点及面,由人及物,全面铺开,以拓宽思想通道来打开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前进阀门,实现发展新跃升。 二要拓宽交通通道。 突出道路交通这一重点,动工建设省道 203 线鹏祥路口至城东工业项目区路段,完成省道 203 线雷峰至南埕段提级改造,配合做好厦沙高速公路德化段动工建设相关工作,跟踪争取长泉高铁途经德化并设立客货站点,力争规划建设城关至永泰嵩口高速公路,拓宽内外连接通道,提升区域互动能力。

2. 凸显生态优势。 一要护绿造绿。 围绕建设“森林德化”,实施“四绿”工程。加强“两区两园”、唐寨山省级森林公园、 106 万亩生态公益林等的管护,完成造林绿化 4.2 万亩、纵深防护林人工造林 1.9 万亩。严防森林火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完成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博物馆等基础设施建设;设立“戴云山论坛”,深化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二要治污减污。 落实县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抓好三班、国宝、盖德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开展 105 家重点排污单位环保主体责任自查自律工作,推进国宝、赤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力争赤水镇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盖德等 3 个乡镇评为省级生态乡镇。 三要节能低碳 。规划建设县再生资源交易市场, 抓好 冠林竹制品废料回收利用、佳美利用废弃粉煤灰生产水泥工艺品等循环经济项目, 加快尾矿、 废瓷、 废弃廉价土、废纸等大批量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研发。 推进鑫晶山新型墙体材料开发,推广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建筑节能产品。淘汰落后产能,关闭青云、兴源造纸生产线和德义热电厂,实施工艺、日用陶瓷单位能耗限量标准。

3. 构建宜居城市。 一要规划引领。 在县城总体规划指导下,加快编制道路交通、防震减灾等专项规划, 抓好交通出入口、沿街沿溪等城市重要节点设计, 完成 城南、城北、城东(三期)、三班组团、盖德组团、英山组团、大坂组团等控制性详规和南后街、瓷都大道两侧、西门至陶瓷学院等修建性详规的编制,科学引领城市建设。 二要城景交融。 严控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留足公共空间;建城造景,打造“景在

城中、城在景中、城景交融、移步换景”的瓷都风貌。重点抓好瓷都大道两侧和东埔(二期)、南后街、西门至陶瓷学院等片区改造,加快中影万星影城城市综合体、云顶山庄、农家式别墅、时尚华庭、群盛·翰林府邸、嘉盛花园、金象佳园、凤凰山庄(四期)和三班、水口小城镇建设,建成举贤大厦、土坂安置房。注重美化城市景观,加快龙浔山公园(二期)改造,建设屈斗宫公园、陶瓷博物馆广场景观工程,继续实施城市立面改造、 浐 溪两岸夜景亮化工程,新增城区沿溪休闲道 8 公里、绿地面积 10 万平方 米。 三要提升功能 。实施蕉溪地热水扩容工程,拓宽改造浔南路西段和 鸣凤桥、臻峰桥,新建垃圾中转站公厕一体清洁楼 10 座,铺设污水管网 5 公里。改造提升城乡电网,动工建设北郊 110 千伏、汤头 35 千伏变电站,确保金锁 220 千伏变电站(二期)、李田 110 千伏变电站(二期)工程竣工投产,新增变电容量 20 万千伏安。加快光进 E 家信息化光纤网络、智慧城市建设,完成 TD 网络、移动信息化、数字瓷都、联通 3G 及宽带小区网络建设。建成百德、丁溪农贸市场。 四要强化管理。 完善市政设施管理体制,探索户外广告、绿地养护等特许经营。强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规范便民摊点,坚决制止“两违”现象。建立健全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城区日常保洁,力争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通过复核验收。规范交通秩序,发展城市公交,设立公交站点 32 个,购买公交车 10 部。重视社区建设,加强物业管理,提升小区管理水平。深化文明县城创建,争取高分通过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

(二)突出扶持引导,强化三农稳基础

1. 提高种养收益。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今年支农支出预算 6387 万元,增长 10.1% 。实施耕地开发 1600 亩、土地整理 3800 亩,抓好 5 座水库除险加固、 6 个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加强农业“五新”推广,稳定粮食生产。完成储备粮轮换 4314 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力争德化黑鸡、黑兔、黑羊存栏分别达 54 万羽、 9.3 万只、 2.1 万只; 巩固黄花菜基地 1.8 万亩, 推广德化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5000 亩,建设国家级油茶林示范基地 1 万亩;培育金线莲组培苗 5000 万株,新增生态茶园 1000 亩; 落实“菜篮子”县长负责制, 发展蔬菜基地 2500 亩, 力争全县蔬菜自给率达 70% 以上。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40 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德化黑鸡等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争取德化黑鸡证明商标被评为市知名商标、十八格黄花菜被评为省名牌产品、德化淮山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 增强创收能力。 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继续对农村初、高中未继续升学毕业生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 3000 人以上;完善“一点通”就业信息平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与缺工企业快速对接;安排小额贴息贷款 500 万元,鼓励扶持高校毕业生、城镇退伍军人、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发展二、三产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农民非农收入。

3. 加快新村建设。 完成朱紫、后山洋等 5 个村 修建性详规和 石山村建设规划 。实施 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2000 亩以上。推进 10 个县级以上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争取 7 个以上的村列为省、市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造福工程”示范小区 2 个,争取造福工程搬迁指标 1000 人以上。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力争 2 个乡镇、 20 个村通过省级验收。 建成 91 个村级综合服务场所。 (三)突出方式转变,推动提升促调整

1. 内生增长。 一要创新支撑。 加快引进人才等人力资源,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今年科技支出预算 1166 万元,增长 10.52% 。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出台《进一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建立高档日用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扶持龙鹏、万旗非金属、新隆泰化工、邱埕矿业 4 家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龙鹏、顺美、万旗非金属 3 家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加快陶瓷原料配方创新,引导企业建立矿源数据库,抓好真泰尔高档日用瓷、全丰轻质陶瓷、宏顺强化精陶等原料数字化配方研究,推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强窑炉节能技术研发,推广顺美窑炉临界氧控制烧成技术,抓好顺美隧道窑微波辅助烧成技术研发,改造窑炉 50 条;加快生产工艺和产品创新,推广永德信工艺瓷一次烧成技术,改进机械注浆、坯体模具烘干等陶瓷生产装备;重点开发冠福金属雾化电瓷煲、真泰尔高强易洁酒店用瓷。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推广应用顺美、真泰尔、宏顺等 信息化管理模式,促进节本增效。 二要品牌营销 。注重产品质量,完成日用瓷微波炉适应性检测,引导企业建立陶瓷泥料、产品质量检测服务平台,开展贯标认证。积极争创品牌,力争新增省名牌企业和省出口名牌企业各 2 家、省著名商标和市知名商标各 5 件以上。借助央视等高端平台加强品牌宣传与展示,强化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引导更多企业申请使用德化白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致力市场开拓,巩固欧美日传统市场,拓展拉美、中东、 东盟 等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组织参加 广交会、华交会、哈洽会、商交会、香港家庭用品展、法兰克福国际礼品博览会等知名展会, 新设“中国瓷都·德化”陶瓷产品营销中心 10 家; 利用“阿里巴巴”、“淘宝商城”等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贸易。 三要创意驱动。 培育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抓好月记窑国际当代陶瓷艺术中心建设,举办“德化窑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世界十大馆藏德化瓷博物馆馆长论坛”、“闽台陶瓷艺术交流展暨陶瓷文化创意论坛”,争取 3 家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zk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