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题库

更新时间:2023-10-02 03: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学原理》题库

绪论:什么是美学

?

填空题

? 美学学科的名称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 ? 康德关于美学的一部名著书名叫( 《判断力批判》 )。

? 中国古典美学的三个黄金时代分别是( 先秦 )、( 魏晋南北朝 )和

( 清代前期 )。

? 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 老子 ),他开创了( 道家 )美学的传统。 ? ( 孔子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倡美育的思想家。

? 在唐、五代和宋元时期,中国古典美学除了儒家美学、道家美学这两条

线之外,( 禅宗 )对中国古典美学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 中国近代美学的三大家是(梁启超 )、( 王国维 )和(蔡元培)。 ? 中国现代美学两大代表性人物是( 朱光潜 )、( 宗白华 )。

? 在中国当代美学第一次热潮中出现了四大美学流派,他们分别是以蔡仪

为代表的( 客观派 ),以高尔泰、吕荧为代表的(主观派 ),以朱光潜为代表的( 主客观统一派 )派和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派 )。

?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 名词解释

? 审美活动P13-15

1.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2.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体验活动中,人获得心灵的自由。在这个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体验活动中,“真”、“善”、“美”得到了统一。

3.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发展,它受人类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总括起来,我们可以说,,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它的核心是以审美意象为对象的人生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人的精神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得到一种自由和解放,回到人的精神家园。从而确证了自己的存在。

? 美学P16-19

(一)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美学属于人文学科,从大范围来讲,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从这里引出美学的两个特点:第一,美学与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美学的各个部分的研究,都不能离开人生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第二,美学和每个民族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研究美学要注意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差异。

(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 意境(自查) ? 意象(自查) ? 境界(自查) ? 简答题

? 西方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影响较大的美学家有哪些?p2 ? 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性人物及其

在美学上的贡献分别是什么?P3-5 ? 朱光潜的美学贡献有哪些?P6-8 ? 什么审美活动?P14-15

? 美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P16-20 ?

第一章 美是什么?

?

填空题

? 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在理论上讨论“美”的问题是从(柏拉图)开始

的。

? 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 ? 柏拉图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是(“美是理念”)。

? 黑格尔给出的关于美的定义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审美活动不是(认识活动)而是(体验活动),因为,研究美的问题不

应该依照(主客二分)的模式,而应该依照(天人合一)。

? 在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探讨的思维模式的转变,即从

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的转变,关键性的人物是(海德格尔 )。

? 意象这个词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易经》)。中国传统美学给予“意

象”的最一般的规定是( 情景交融)。 ? 美和不美的界限,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就在于能不能生成(审美意象)。 ? 审美意象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名词解释

? 形式 P64-65 ? 形象P66-67 ? 现象P67-68 ? 丑P68 简答题

? 如何理解柳宗元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P51-52 ? 审美意象的最主要性质有哪些?P59

?

?

? 如何理解美的对立概念不是丑?P68-69

? 如何理解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这一概念?P75-76 ? 如何理解“精神家园”?P78-79

第二章 美感的分析

?

填空题

? 美感不是(认识)而是(体验)。

? 审美体验是与(生命)、与(人生)相连的直接的经验,而认识则可以

脱离人的生命和人生而孤立地把事物作为物质世界来研究。

? 西方美学史上的“审美态度”在中国美学史上则叫(“审美心胸”),

在禅宗那里叫(“平常心”),在明朝思想家李贽和袁宏道那里叫(“童心”),在大多数人那里叫(“闲心”)。

? 美感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愉悦性),这是一种精神享受。美感是一种

高级的精神愉悦,应该把它和(生理快感)加以区分,但不应绝对化。 ? 在人的生理快感中,最重要的是与人的生物本能相联系的(“食”)、

(“色”)这两种快感。它们在特殊的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美感。 ? 经历高峰体验之后的普遍后果是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它促使人

产生一种(世界何等美好)的感悟,导致一种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甚至一种责任感。

? 美感主要是和大脑的(右半球)功能相联系的。

? 弗洛伊德认为,美感的源泉存在于(无意识)的领域之中。他把人分成

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其中,本我是最原始的本能冲动,它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根据外部化境对“本我”进行调节,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 荣格对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进行了修正,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

念。认为艺术作品创造的源泉,不在于个人的无意识,而在集体无意识和(原始意象)。 名词解释 ? 美感P 98

? 审美态度P(98-106) ? 移情P 106-112 ? 快感P 112-120 ? 高峰体验P 120-123 简答题

? 如何区别美感和认识?P 98 ? 如何区别美感与快感?P113-114 ? 高峰体验的特征有哪些?P 120-122 ? 如何理解美感与宗教感?P 134-135 ? 总和看来,美感有哪些特性?P 137-145

?

?

第三章 美和美感的社会性

?

填空题

? 美是(历史)的范畴,没有永恒的美。

? 泰纳认为,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性质和面貌都取决于(种

族)、(环境)和(时代)三个因素。

? 在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方面,西方美学史上的主要有法国的

(孟德斯鸠)、(杜博斯)和德国的(文克尔曼),中国美学史上似乎只有(梁启超)对这个问题给予关注。

? 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对审美活动产生决

定性影响的是(社会文化环境)。

? 哥特式建筑的出现充分地表现了那个时代极大的(精神苦闷)。

?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是一个人(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

总和。

? (格调)和(品味)是一个人的审美趣味的整体表现。

? 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在整个社会中,集中体现为(审美风

尚)和(时代风貌)。

? 审美趣味既带有个体性的特征,又带有(超个体性)的特征。 10.美和美感都具有(社会性)。 二、名词解释

1.哥特式建筑P158 2.审美趣味P160-161 3.审美格调P161 4.审美风尚P164 5.时代风貌 P172 三、简答题

1.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的原因是什么?P149

2.希腊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家是由希腊人的哪三种性格决定的? P152 3.时尚的三个特征是什么?P170-172

4.审美风尚和时代风貌的关系是怎样的?P164-174 5.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的关系是怎样的?P159-164

第四章 自然美

一、填空

1.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对于自然美讨论集中在__________问题上。(自然美的性质)

2. __________提出“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

3. __________提出“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 4.“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__________关于山水审美的言论。

5.米芾用__________概括太湖石之美,这种概括后来成为品评太湖石的审美标准。(瘦、漏、透、皱)

6. 中国人对于自然美的发现始于__________时期。(魏晋) 7. 西方对于自然美的发现始于__________时期。(文艺复兴) 8. __________主张艺术美高于自然美。(黑格尔等)

9.“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出自王羲之名篇__________。(《兰亭》诗) 10.“自然总是美的”是__________的观点。(肯定美学)

11. 纪实作品__________是开启生态学序幕的一本当代名著。(《寂静的春天》)

二、名词解释:

1.自然美181 2.自然的人化179 3.环境美学182-183 4.肯定美学184,186-187 5.生态美学196-197

三、简答:

1. 美学史上对于自然美的性质主要有哪些看法?178-179 2.怎样理解自然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184-185,190-196 3.简述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生态美。198-201 4.为什么中国人对于自然美的发现始于魏晋时期?190-193 5.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自然美是否存在?178,181,184-186

第五章 社会美

一、填空:

1.人物美属于__________。(社会美)

2. 张岱在《西湖七月半》中写道:“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__________。(人,或七月半之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z5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