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11-10 05:27:01 阅读量:1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1.(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9分)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收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⑴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 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 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 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⑵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

⑶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4分) 答:

2.(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小题。(16分)

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可能不死的。“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有“文化”。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群体可以超

越个体的局限。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同的人的生与死是有时间差的,生不同时,死不同刻,而不同时间生死的人,不同代际的人,会有共处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个体的人生经验、知识、感觉、发现、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可以变成别人的东西,保存在别人那里。一个人的生命会逝去,但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们会传递给继续活着的人,可以传递给很多人。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存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分散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又反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同时,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筒、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人们可以把知识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留给后人,这样,即使一个社会真的消失了,一个文化中断了,但后来的社会,其他文明活着的人可以从那些很久以前死去的人那里学习各种知识——人和人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进行交流和学习,分享知识和经验。

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这种跨越时间、空间继承的例子。比如我们今天经常说“西方文化来自古希腊罗马文明”,实际上,尽管古希腊罗马本来就属于欧洲,但他们的很多文化成就,并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生物性的后人直接传到近代欧洲的,而是通过阿拉伯人“转手”的。因为在中世纪,欧洲本身的很多古典文化的东西中断了,而这些东西保存在阿拉伯人那里,后来“文艺复兴”,欧洲人不是从自己的前辈手里,而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又“取回”了很多古希腊罗马人创造的知识。 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像唐朝的诗人李白,是一个具有有限生命的人,而他保存在各种文献中的诗和诗的风格,则是“文化”。“人”是会消失的,但“文化”保留下来了,社会长存,文化不死,创造文化的人也就“不朽”了。一个人创造的文化不仅能保留,还能传递,还能影响别人,能激发别人的灵感,实现“再创造”,所以传统可以成为新文化生长的土壤。

文化的传递,必须是一种历史过程,所有文化都必须是积累的,没有积累,没有超越生死、时空的这种积累,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理解文化,“文化”就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势下,把历史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个体的生活、思想、态度、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的东西。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套文化传统已经存在了,这个新的生命体就直接生活在其中,接受这种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的文化,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深层、更抽象的很多东西,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进一步说,文化的传承,也同样包含了“社会”的传承。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来的,是晚辈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可能有创新。没有一个社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比如,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人造”的国家,其社会结构也不是从美国建立时突然开始的,而是来自欧洲的移民从欧洲移植过去的,实际上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和变体。

(选自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⑴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 A 如果没有人的群体性,文化就不会得以保存和传递。

B 在文化传递中,古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和今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是相同的。 C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美国社会结构的构建,其文化传承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

D 一个人可以“不朽”,因为有文化的作用;一个社会可以不死,因为有文化的存在。

E 文化是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和知识财富,与个体的人生经验、感受无关。 ⑵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 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前人思想的影响。 B 一个国家失传的史料,有可能在其他国家的文献中找到。 C 传统的宣纸生产工艺,既是前人生产经验的总结,也体现了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D 尽管社会面貌已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社会基本的结构上,我们今天与唐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⑶文化为什么“具有历史性”,请结合本文回答。(4分) ⑷下面这段话说明了文中什么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1994年,上海博物馆获得一批战国楚竹简,其内容涉及大量古籍,很多是以前未曾见过的。比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中收录的《恒先》,是一部完整的战国道家佚作,它的出现为道家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道家思想。

3.(江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18分)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 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

有英雄。“地狱之门”其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可能。 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有删改)

16.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

17.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冶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18.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6分)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汇编

1.(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9分)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收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⑴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 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 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 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答案:A(“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表述不全面。第一段“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而在文章最后三段又有具体解说,“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⑵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

答案:“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要持之以恒,以达到“日新”。(意思对即可)

⑶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4分) 答:

答案:文章开篇指出了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接着从白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阐述阅读对于养成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最后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才能成为心灵丰富、心智成熟的人。(意思对即可) 2.(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小题。(16分)

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可能不死的。“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有“文化”。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群体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同的人的生与死是有时间差的,生不同时,死不同刻,而不同时间生死的人,不同代际的人,会有共处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个体的人生经验、知识、感觉、发现、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可以变成别人的东西,保存在别人那里。一个人的生命会逝去,但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们会传递给继续活着的人,可以传递给很多人。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存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分散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又反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同时,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筒、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人们可以把知识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留给后人,这样,即使一个社会真的消失了,一个文化中断了,但后来的社会,其他文明活着的人可以从那些很久以前死去的人那里学习各种知识——人和人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进行交流和学习,分享知识和经验。

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这种跨越时间、空间继承的例子。比如我们今天经常说“西方文化来自古希腊罗马文明”,实际上,尽管古希腊罗马本来就属于欧洲,但他们的很多文化成就,并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生物性的后人直接传到近代欧洲的,而

是通过阿拉伯人“转手”的。因为在中世纪,欧洲本身的很多古典文化的东西中断了,而这些东西保存在阿拉伯人那里,后来“文艺复兴”,欧洲人不是从自己的前辈手里,而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又“取回”了很多古希腊罗马人创造的知识。 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像唐朝的诗人李白,是一个具有有限生命的人,而他保存在各种文献中的诗和诗的风格,则是“文化”。“人”是会消失的,但“文化”保留下来了,社会长存,文化不死,创造文化的人也就“不朽”了。一个人创造的文化不仅能保留,还能传递,还能影响别人,能激发别人的灵感,实现“再创造”,所以传统可以成为新文化生长的土壤。

文化的传递,必须是一种历史过程,所有文化都必须是积累的,没有积累,没有超越生死、时空的这种积累,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理解文化,“文化”就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势下,把历史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个体的生活、思想、态度、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的东西。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套文化传统已经存在了,这个新的生命体就直接生活在其中,接受这种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的文化,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深层、更抽象的很多东西,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进一步说,文化的传承,也同样包含了“社会”的传承。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来的,是晚辈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可能有创新。没有一个社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比如,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人造”的国家,其社会结构也不是从美国建立时突然开始的,而是来自欧洲的移民从欧洲移植过去的,实际上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和变体。

(选自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⑴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 A 如果没有人的群体性,文化就不会得以保存和传递。

B 在文化传递中,古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和今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是相同的。 C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美国社会结构的构建,其文化传承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

D 一个人可以“不朽”,因为有文化的作用;一个社会可以不死,因为有文化的存在。

E 文化是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和知识财富,与个体的人生经验、感受无关。 答案:BE(B项错误在于,根据文本对信息载体的注释“石刻、竹筒、书本、磁带、光盘等”可知古今信息载体有不同。E项错误在于,此类表述同文本第五段对文化的阐释不同)

⑵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 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前人思想的影响。 B 一个国家失传的史料,有可能在其他国家的文献中找到。 C 传统的宣纸生产工艺,既是前人生产经验的总结,也体现了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D 尽管社会面貌已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社会基本的结构上,我们今天与唐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答案:D(D项错误在于,此项表述同文本最后一段“没有一个社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的表述不同)

⑶文化为什么“具有历史性”,请结合本文回答。(4分) 答案:①文化的传递是一种历史过程。②个体都是生活和接受在历史上逐步积累的文化。 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历史性”一词,在文本中筛选同“历史”相关的信息。 ⑷下面这段话说明了文中什么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1994年,上海博物馆获得一批战国楚竹简,其内容涉及大量古籍,很多是以前未曾见过的。比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中收录的《恒先》,是一部完整的战国道家佚作,它的出现为道家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道家思想。

答案:说明了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跨越时间、空间继承的例子。通过古籍的发现,现代人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重新理解道家思想,继承道家文化。 分析:回答此题,要根据文本关于古籍和文化的关系的论述,对照题中文段作答。 3.(江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18分)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 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其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

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可能。 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有删改)

16.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 答案: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解析:第一段的层次是相当明晰的。首先提出一个观点——“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而后就是对其进行论证,这是第一层;接着又提出一个观点——“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并对其进行“果”的推论;最后一句则与上文没有多大关系,似是另提一种现象,即是一种补充说明了。

17.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冶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解析:“根本性的变革”主要在第2至第4段中,其中有作者的观点、概括、评价、总结语,如第2段中的“他把??打破,不从??,他以??”,把握住重心,则是“他以??”,这便是关键句了,也是此段的观点,然后再进行一下概括——这句话是从什么方面来说的?原是“雕刻理念”。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地解答。

18.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6分)

答案: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

解析:理解句子的内涵,首先要理解这句话出现的前提,接着是产生这句话(结果)的根源,最后是影响。

这句话的前提是在最后一段中,“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因而得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雕刻的是生命”结论;根源是罗丹为什么如此雕刻,应是融入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影响是人们从各个角落来观赏,在此徘徊、沉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yzv.html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