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

更新时间:2023-04-08 03:3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7.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一课时) 良田回民学校 袁红梅

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其简单应用,初步学会利用辅助线来证明命题。 2. 对比过去撕纸等探索过程,体会思维实验和符号化的理性作用。

3.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初步体会思维的多向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及其简单的应用。

难点: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中正确添加辅助线。

三、 教学过程

(一)学生回忆,弓I 出课题

问题1:你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吗?

问题2: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这个结论呢?

学生会提出度量、撕拼或折叠的方法。

提问:由哪些公理、定理、定义可以得到一个角或几个角的和为 180°?

活动1:分小组做拼角实验。请同学们用手中的三角形纸板剪一剪,摆一摆。通过小组合 作交流,讨论有几种拼合方法?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拼图,并说出理由。

撕拼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的基本方法如下所示:

归纳:可以搬一个角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来说理,也可以搬两个角、三个角 用“平角定义”说明。

问题3: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吗?

教师指出:通过观察、实验得到的结论不一定可靠,只有通过严格的推理论证才得已认可

,

2

进而导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的学习。

(二)探究实验,寻找思路

探究:刚才的撕纸是把三角形的两个或三个内角 “凑”到一起,如果无法移动角,能否 作出某些辅助的线,实现这种移动效果呢?根据实验你能将实物图形转化为几何图形吗?

提问:如果我们不搬角,这两条射线 CD,CE 该如何做出呢?(启发学生做出平行线,利用 平行线性质得出/ A=Z 1,Z B=Z 2。)

活动2:分组讨论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各小组派代表说出作法及理由。

可能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如下

在原来的图形上添画的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 通常画

成虚线。辅助线在证明前交代说明

(三)推理证明,得出定理

根据以上几种方法,选择其中一种,师生合作,写出示范性证明过程。其余由学生自主选 择其中一种,完成证明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画出图形,分析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几何语言, 最后,作出辅助线,写出规范的证明过程。

命题: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如果一个图形是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

已知:△ ABC 。求证:/ A+Z B+Z C=180

分析:延长BC 到D 过点C 作射线CE//BA ,

这样就当于把Z A 移到了Z 1的位置,把Z B 移到了Z 2的位置 证明:作BC 的延长线CD 过点C

作射线CE//BA

,则

在这里,为了证明的需要, 图2

E

学生自主选择证明

方法2:证明:过点A作PQ/ BC,则

方法3:(作平行线,构造内错角、同旁内角)过点A作AD// BC

(如图)

我们通过推理论证,验证了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这时称它为定理,

即: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思路总结:(1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实质是利用转化思想:将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或“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和等于180° .

(四)应用定理,解决问题

例题1:如图,在厶ABC中,/ B=38° , / C=62°,人。是厶ABC的角平分线,求/ ADB的度数?

练一练:

1. △ ABC中, Z C=90°,/ A=30°,/ B=?

2. Z A=50°,Z B=Z。,则厶ABC中Z B=?

3.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任意四边形。

求证:Z A+Z B+Z C+Z D=36(f

4. 如图,已知,在△ ABC 中,DE// BC,Z A=60° , Z

B C

C=70° ,

求证:Z ADE=50°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撕纸实验感性认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十理

性认识

1、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哪几种方法?(度量、撕拼、折叠、证明)

2、辅助线的作法技巧:添加辅助线的实质是通过平行线来移动角构造平行线间的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构造平角。

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简单应用。

课后作业:(A类必做,B类选做)

A类:第180页习题7.6第1、2题或3、4题。

B类:(1)证明: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

(2)证

明: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

拓展:

是否可以把三个角集中到三角形的一边上呢?集中在内部任意一点上呢?外部呢?引导学生开阔思维,大胆探索证明方法。

添加辅助线思路:构造平角或平行线

方法4:(作平行线,构造同位角、内错角、平角)如图,在BC边上任取一点D,过D作DE// AB 交AC于E,作DF// AC交AB于F

几何证明

D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yx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