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理财时代、金融资产为王﹣居民财富配置系列之一

更新时间:2023-04-19 18:2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相关研究

《解密传说中的负利率——央妈放水国际经验比较及借鉴》 2015.3.10 《拥抱经济新常态,步入改革深水区——2015年全国两会前瞻》 2015.3.2 《降准有什么用?降低理财利率,扫清降息障碍》 2015.2.9 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 姜超 S0850513010002 电话:021-2321 2042 Email :jc9001@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宏观分析师 顾潇啸S0850514100001 电话:021-2321 9394 Email :gxx8737@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联系人: 王丹 电话:021-2321 9885 Email :wd9624@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张卿云 电话:021-2321 9445 Email: zqy9731@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全民理财时代、金融资产为王

——居民财富配臵系列之一

存款搬家、资管壮大,理财崛起:

存量存款搬家。14年3季度,我国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出现了近10年来的首次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我们观察到14年各类资产管理子行业都在发展壮大,野蛮生长。 资产管理壮大。14年公募基金规模创历史新高,当年新增1.5万亿,主要增量来自于货币基金。14年保险规模同样创历史新高,当年新增资产约2万亿,养老人身险是主要的收入来源。14年新增信托规模近3万亿,集合信托逐渐兴起。此外,14年基金专户规模达到2.15万亿,基金子公司规模3.74万亿,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规模7.95万亿,为银行服务的通道业务是其主体。私募基金规模达到2.13万亿。

银行理财崛起。虽然各类资产管理在蓬勃发展,但是增长最快的仍是通道业务,而这就不得不提及银行理财。银行理财是去年发展最快的资产管理业务,14年末银行理财规模约16万亿,全年增长约6万亿。

高收益被消灭,大类资产轮涨:

理财替代存款。银行理财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超高预期收益率。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只有当理财和存款的比值达到50%以上才会进入成熟期,目前理财和总存款的比例为15%,理财对存款的替代是大势所趋。

理财连通股市、增配债市。过去存款为王的时代,银行资金和股市完全绝缘。但在理财为王的时代,理财65%以上资金都配臵在标准化资产(包括股债),银行理财打通了居民储蓄和股市,其对债市的配臵比例也显著提高。

高收益资产被消灭。由于理财综合成本约6%,因而所有分红率在6%以上的资产都被消灭了,无论是固定收益类还是权益类资产。打新短期冲击、难改长期趋势。15年以来打新收益率高企,导致理财利率难降。但打新高收益难持续,随着理财对存款的消灭,所有分红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3%以上的资产都有投资价值。

大类资产轮涨。14由于增量资金的不停进入,因而我们观察到14年以来大类资产出现了轮涨:首先是在债券和股票类资产之间的轮涨。14年前10个月债市先涨,股市后涨。股市中大小盘轮涨,14年下半年蓝筹先涨,15年以来创业板接力上涨。 全民理财时代,金融资产为王:

居民理财:从存款、房地产到金融资产。回顾历史,90年代我国居民财富管理主要靠高利率的存款,00年后转向房地产。而14年居民新增财富的40%来自于房地产、17%来自于银行理财、16%来自于存款,12%来自于股票,其他还包括信托、基金、保险等,居民财富配臵多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对金融资产的需求正在急剧上升。 人口红利结束、利率长期趋降;金融资产为王、股债双牛可期。目前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地产周期面临拐点,加上未来资本过剩、劳动力稀缺,要素分配向劳动力倾斜,我国资本相对回报率将趋于下降,未来零利率仍是长期趋势。而过去20年我国居民财富增值的主要来源——存款、房地产均已日薄西山,意味着未来金融资产将成为居民财富增值的主力战场,对金融资产的需求将持续膨胀,股债双牛有望长期持续。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宏观研究〃 专题研究

目 录

1. 存款搬家、资管壮大、理财崛起 (5)

1.1 总存款首次下降,存量存款搬家 (5)

1.2 公募规模新高,货基突飞猛进 (5)

1.3 保险稳步扩张,养老需求主导 (6)

1.4 信托仍在扩张,集合信托兴起 (6)

1.5 资产管理野蛮生长,通道业务仍是主体 (7)

1.6 银行理财崛起 (8)

2. 高收益被消灭,大类资产轮涨 (8)

2.1 银行理财高收益率 (8)

2.2 理财替代存款进入加速期 (9)

2.3 理财连通储蓄与资本市场 (9)

2.4 高收益资产被消灭 (10)

2.5 大类资产轮涨 (10)

2.6 打新短期冲击,难改长期趋势 (11)

3. 全民理财时代,金融资产为王 (11)

3.1 居民财富稳步增长 (11)

3.2 90年代理财靠存钱 (11)

3.3 00年以后理财靠房产 (12)

3.4 14年财富配臵多元化 (12)

3.5 中国人口红利拐点 (13)

3.6 劳力减少工资上升、资本过剩利率下降 (13)

3.7 人口老龄化:零利率是长期趋势 (14)

3.8 人口结构、地产周期与利率水平 (14)

3.9 金融资产为王、股债双牛可期 (1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宏观研究〃 专题研究

图 目 录

图1 季度新增总存款、新增居民存款(亿元) (5)

图2 居民储蓄第三次分流(亿元) (5)

图3 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亿元) (6)

图4 14年货币基金大规模扩张(亿元) (6)

图5 保险公司总资产、新增资产(亿元) (6)

图6 保险公司人身险、财产险收入(亿元) (6)

图7 信托仍在扩张(亿元) (7)

图8 集合信托异军突起(亿元) (7)

图9 14年各类资产管理规模(亿元) (7)

图10 14年基金专户、子公司分类管理规模(亿元) (8)

图11 14年券商分类管理规模(亿元) (8)

图12 银行理财增长迅猛(亿元) (8)

图13 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与存款利率比较(%) (8)

图14 理财对存款的替代刚刚开始(%) (9)

图15 银行理财连通居民储蓄与资本市场 (10)

图16 高收益股、债资产都在被消灭(%) (10)

图17 股债轮涨(%) (11)

图18 大小盘轮涨 (11)

图19 中国居民财富增长(亿元) (11)

图20 居民新增财富中存款占比、金融资产占比(%) (12)

图21 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 (12)

图22 居民新增财富中房产占比、金融资产占比(%) (12)

图23 14年居民新增财富构成(%) (12)

图24 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千人)、占比(%) (13)

图24 中国经济要素与分配变化 (13)

图25 美国货币利率与青年人口增速(%) (14)

图26 美、日、欧、印度人口结构变化(%) (15)

图27 日本新屋开工(千套) (15)

图28 股债双牛值得期待 (15)

宏观研究〃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宏观研究〃 专题研究

1. 存款搬家、资管壮大、理财崛起

1.1 总存款首次下降,存量存款搬家

14年3季度,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出现了近10年来的首次下降,而以前在07年仅出现过居民存款的净下降,这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进入到新的阶段,对存量存款的争夺已经开始。

图1 季度新增总存款、新增居民存款(亿元)

-20000

-100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5000060000

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从居民储蓄角度看,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3次分流,最早一次是97年到2000年,第二次是在06、07年,而13年以来出现了第三次分流的趋势,而在14年这一趋势愈发的明显,新增居民存款仅4万亿,已经低于过去6年的最低值。

图2 居民储蓄第三次分流(亿元)

808284868890929496980002040608101214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1.2 公募规模新高,货基突飞猛进

从基金角度观察,14年公募基金规模创出历史新高,接近4.5万亿,当年新增1.5万亿,其中主要的增量来自于货币基金,14年货基新增规模达到1.3万亿,目前货基已经占据了公募基金的半壁江山。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宏观研究〃 专题研究

图3 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亿元)

500

1000150020002500010,000

20,00030,00040,00050,00000

02

04

06

08

10

12

14

公募基金总规模

公募基金总数量(右轴)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4 14年货币基金大规模扩张(亿元)

2000

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全部基金股票型

混合型债券型

货币型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1.3 保险稳步扩张,养老需求主导

从保险角度观察,其规模同样创出历史新高,首次超过10万亿,当年新增资产约2万亿。从收入结构来看,人身险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反映与养老保障相关的需求增加。

图5 保险公司总资产、新增资产(亿元)

20000

40000

6000080000100000

12000000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6 保险公司人身险、财产险收入(亿元)

2000

40006000

800010000120001400000

02

04

06

08

10

12

14x 10000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1.4 信托仍在扩张,集合信托兴起

信托在过去几年异军突起,成为金融行业管理资产规模仅次于银行的机构。而与大众印象不同的是,14年的信托规模扩张虽有放缓,但并未停滞。当年新增信托规模也接近3万亿。虽然从存量看单一信托代表的通道业务仍是主体,但从增量看14年集合信托规模已经很超过了单一信托,反映了自主管理资产规模的增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宏观研究〃 专题研究

图7 信托仍在扩张(亿元)

20000

4000060000

800001000001200001400000405060708091011121314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8 集合信托异军突起(亿元)

5000

1000015000

20000250003000035000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1.5 资产管理野蛮生长,通道业务仍是主体

而在14年,我们观察到各类资产管理子行业都在发展壮大,野蛮生长。根据证监会最新的调查数据,基金专户规模达到2.15万亿,基金子公司规模3.74万亿,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规模7.95万亿,私募基金规模2.13万亿。

图9 14年各类资产管理规模(亿元)

246810

基金专户

基金子公司证券资管私募基金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从基金专户、子公司角度观察,我们发现一对一是绝对主体,占比超过50%。而从券商角度观察,定向计划则是绝对主体,占比超过90%。而无论基金一对一还是券商定向计划,都代表了为银行服务的通道业务。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宏观研究〃 专题研究

图10 14年基金专户、子公司分类管理规模(亿元)

5,000

10,00015,000

20,00025,00030,00035,000基金一对一

基金一对多

社保和年金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11 14年券商分类管理规模(亿元)

10,000

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集合计划定向计划专项计划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1.6 银行理财崛起

由此可见,从资产管理行业观察,虽然各类资产管理在蓬勃发展,但是增长最快的仍是通道业务,而这就不得不提及银行理财。而银行理财也是去年发展最快的资产管理业务,官方数据显示14年末银行理财规模约16万亿,全年增长约6万亿。

图12 银行理财增长迅猛(亿元)

20000

400006000080000

100000120000140000160000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2. 高收益被消灭,大类资产轮涨

2.1 银行理财高收益率

银行理财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超高预期收益率,即便在降息之后,股份制银行3个月理财预期收益率依然高达5.3%,远高于同期限2.8%左右的存款利率和4%左右的货币基金收益率。其预期收益率几乎100%兑现,对居民而言与存款几乎无异,因而其对存款的替代也是趋势性的。

图13 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与存款利率比较(%)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宏观研究〃 专题研究 0

1

23

4

56

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3个月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3个月定存利率(上浮以后)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2.2 理财替代存款进入加速期

我们可以把理财看做是一种新的存款,其对传统存款的替代遵循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13年以前,理财和存款的比例在10%以下,理财产品发展处于普及期。而13年末,银行理财规模达到10万亿,占100万亿存款的比例达到10%,从14年开始银行理财的发展进入加速期,而移动互联网app 的发展也加速了银行理财的普及。

未来只有当理财和存款的比值达到50%以上才会进入成熟期,而目前理财和总存款的比例为15%,居民理财和居民储蓄的比值为20%,无论哪个角度都存在巨大的替代空间。即便考虑到理财存在5万元的门槛,但居民储蓄中5万元以下的存款占比仅为20%,因而理财对存款的替代仍是大势所趋。

图14 理财对存款的替代刚刚开始(%)

0%

5%

10%

15%

20%25%

0708091011121314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2.3 理财连通储蓄与资本市场

银行理财的崛起也是中国式利率市场化的标志。在国外大多直接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但会导致银行大量倒闭。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对存款利率始终有管制和保护,采用的是放开理财这一增量存款的利率,因而同时也放开了其投资范围。

过去存款为王的时代,银行表内资金的90%左右投向贷款,剩余10%左右买债券,和股市完全绝缘。但在银行理财为王的时代,著名的8号文只规定理财配臵非标资产比重不能超过35%,反过来意味着其65%以上的资金都必须配臵在标准化资产,包括股市和债市,因而银行理财打通了居民储蓄和股市,其对债市的配臵比例也远高于存款为王的时代。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宏观研究〃 专题研究

图15 银行理财连通居民储蓄与资本市场

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2.4 高收益资产被消灭

假定银行理财保持14年一样每年6万亿左右的增长规模,按照30%配臵非标、60%配臵债券、10%配臵股票的比例,每年新增的债券需求至少在3.6万亿,股票投资需求大约6000亿。而当前每年净新增企业债券发行仅在3万亿左右,股票发行不到5000亿,这意味着高收益资产的严重不足。

由于理财可以在股债之间灵活切换,其客户资金成本在5%左右,再考虑其管理费用,需要配臵收益率在6%以上的资产。而在去年年初,以工行为代表的蓝筹股息率以及以5年期AA 级城投债为代表的债券收益率都在8%左右,经过这一轮股债大牛市之后,基本上这两类资产的分红收益率都降到了6%左右,和5%左右的理财成本基本相当。

图16 高收益股、债资产都在被消灭(%)

1234567891013/12

14/214/414/614/814/1014/1215/2

15/43个月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3个月定存利率(上浮以后)工商银行股息率5年期AA 级城投债利率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2.5 大类资产轮涨

由于增量资金的不停进入,因而我们观察到14年以来大类资产出现了轮涨:首先是在债券和股票类资产之间的轮涨。14年前11个月债券暴涨,5年期AA 城投债利率从8%降至5%,而当时以工行为代表蓝筹股息率高达7.5%,因而存在着极大的补涨动力。而后来的两个月之内其股价暴涨了50%,股息率从7.5%降至5%。

其次是资产内部的轮涨,比如股市在去年11、12月大盘蓝筹暴涨,到了今年以来创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宏观研究〃 专题研究

业板接力大涨。而债市在去年以来也一直呈现从高收益到高等级债券之间的轮涨。

图17 股债轮涨(%)

55.566.577.588.5914/1

14/314/514/714/914/1115/1

15/3工商银行股息率5年期AA 城投债利率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18 大小盘轮涨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14/6

14/814/1014/1215/2

创业板指数沪深300指数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2.6 打新短期冲击,难改长期趋势

从短期看,由于IPO 打新收益率高达10%左右居高不下,使得银行理财扩张短期放缓,影响到了理财收益率的下降速度和进度。但目前超高打新收益率难以持续,从长期看只要理财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的3%,其扩张就不会停止。因而从利率市场化角度看,随着理财对存款的消灭,所有分红收益率在3%以上的资产都具备投资价值。

3. 全民理财时代,金融资产为王

3.1 居民财富稳步增长

而从中国居民财富增长角度观察,过去10年财富稳步增加,每年新增财富都在20-30万亿之间,目前居民总财富已经接近300万亿。

图19

中国居民财富增长(亿元)

50000100000

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0

500000

1000000

150000020000002500000

3000000919395979901030507091113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3.2 90年代理财靠存钱

回顾中国居民财富增长的历史,在90年代的财富增长主要来自于金融资产,表现为其总资产中金融资产占比的上升,而这其中又以存款为主要增量来源,对应当时的高储蓄利率,96年的存款利率高达10.98%,97年也在7%以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3.3 00年以后理财靠房产

在2000年以后,由于房地产进入大繁荣时代,居民的新增财富主要来自于房地产,房地产占居民新增财富的比例持续在70%以上。但在2014年,居民来自于房地产的财富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而金融资产首次成为居民财富增量的主要来源。

图22 居民新增财富中房产占比、金融资产占比(%)

0%

10%20%30%40%50%60%70%80%90%100%91

93

95

97

99

01030507091113

居民新增财富中房产占比居民新增财富中金融资产占比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3.4 14年财富配臵多元化

我们统计14年居民新增财富的40%来自于房地产、17%来自于银行理财、16%来自于存款,12%来自于股票,其他还包括信托、基金、保险等,这意味着居民财富配臵多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对金融资产的需求正在急剧上升。

图23 14年居民新增财富构成(%)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宏观研究〃 专题研究 16%12%4%

3%

4%

17%4%40%存款

股票

基金证券保证金保险准备金理财资金信托权益房地产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3.5 中国人口红利拐点

我们认为,导致当前居民财富配臵出现拐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从11年以来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数和占比都出现了下降,因而对利率和房地产走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24 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千人)、占比(%)

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

2030

40

50

6070

80

75808590950005101520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3.6 劳力减少工资上升、资本过剩利率下降

我们可以从要素禀赋角度解释为什么劳动力减少会带来利率下降:过去劳动力充裕,因而劳动力工资便宜;反过来资本稀缺,因而要素分配也向资本倾斜,体现为利率居高不下。而未来随着资本的过剩、劳动力的稀缺,要素分配必然向劳动力倾斜,而资本的相对回报率将趋于下降。

图25 中国经济要素与分配变化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宏观研究〃

专题研究

劳动力资本工资

利率

未来

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3.7 人口老龄化:零利率是长期趋势 美联储成立于1914年,观察美联储官方基准利率走势,我们发现过去的100年可以大致分为3个周期,每隔30年左右变动一次方向。而这一官方利率走势与美国25-44岁青年人口增速的走势高度一致。这意味着从长期来看人口结构变化是影响利率走势的最关键因素,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零利率是长期趋势,和央行的政策取向无关。 图26 美国货币利率与青年人口增速(%) -2

2

4

68

10

1214

161020304050607080900010美联储贴现率美国25-44岁人口增速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3.8 人口结构、地产周期与利率水平

而人口结构和地产周期也有重要关联,因为地产的刚需主要集中在年轻人口,因而随着人口红利期的结束,所有发达国家的地产市场都相继出现拐点。其中日本最早老龄化,地产泡沫最早破灭,第一个进入零利率。而美国、欧洲在2010年前后先后步入老龄化,也步入零利率时代。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宏观研究〃 专题研究

图27 美、日、欧、印度人口结构变化(%)

020406080

10012050

607080900010203040

50印度人口抚养比日本人口抚养比美国人口抚养比

欧洲人口抚养比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28 日本新屋开工(千套)

60

110 160 210707580859095000510

日本新屋开工

资料来源:WIND ,海通证券研究所

3.9 金融资产为王、股债双牛可期

因此,对中国而言,我们认为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房地产大拐点已经出现,零利率

将是长期趋势,而过去20年居民财富增值来源的存款、房地产均已日薄西山,而这也意味着未来金融资产将成为居民财富增值的主力战场,对金融资产的需求将持续膨胀,去年开始的股债双牛长期仍值得期待。

图29 股债双牛值得期待

3

3.23.43.6

3.84

4.2

4.44.64.81500

170019002100230025002700290031003300350014/1

14/314/514/714/914/1115/115/3

上证指数10年期国债利率(右轴)

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宏观研究〃 专题研究

信息披露

分析师声明

宏观经济:姜超、李宁、顾潇啸

以上分析师皆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本人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

法律声明

本报告仅供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特定客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海通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海通证券研究所书面授权,本研究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根据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宏观研究〃 专题研究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路 颖 所长

(021)23219403 luying@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高道德 副所长

(021)63411586 gaodd@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姜 超 副所长

(021)23212042 jc9001@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江孔亮 所长助理

(021)23219422 kljiang@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宏观经济研究团队

姜 超(021)23212042 jc9001@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顾潇啸(021)23219394 gxx8737@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联系人

王 丹(021) 23219885 wd9624@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于 博(021) 23219820 yb9744@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金融工程研究团队

吴先兴(021)23219449 wuxx@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郑雅斌 (021)23219395 zhengyb@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冯佳睿(021)23219732 fengjr@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朱剑涛(021)23219745 zhujt@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张欣慰(021)23219370 zxw6607@ 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曾逸名(021)23219773 zym6586@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纪锡靓(021)23219948 jxj8404@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联系人

杜 炅(021)23219760 dg9378@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余浩淼(021) 23219883 yhm9591@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沈泽承(021) 23212067 szc9633@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袁林青(021)23212230 ylq9619@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金融产品研究团队

单开佳(021)23219448 shankj@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倪韵婷(021)23219419 niyt@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罗 震(021)23219326 luozh@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唐洋运(021)23219004 tangyy@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孙志远(021)23219443 szy7856@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陈 亮(021)23219914 cl7884@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陈 瑶(021)23219645 chenyao@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伍彦妮(021)23219774 wyn6254@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桑柳玉(021)23219686 sly6635@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陈韵骋(021)23219444 cyc6613@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田本俊(021)23212001 tbj8936@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联系人

冯 力(021)23219819 fl9584@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宋家骥(021)23212231 sjj9710@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固定收益研究团队

姜 超(021)23212042 jc9001@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李 宁(021)23219431 lin@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周 霞(021)23219807 zx6701@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联系人

张卿云(021)23219445 zqy9731@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朱征星(021)23219981 zzx9770@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策略研究团队

荀玉根(021)23219658 xyg6052@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汤 慧(021)23219733 tangh@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王 旭(021)23219396 wx5937@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刘 瑞 (021)23219635 lr6185@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李 珂(021)23219821 lk6604@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张华恩(021)23212212 zhe9642@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中小市值团队

钮宇鸣(021)23219420 ymniu@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何继红(021)23219674 hejh@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孔维娜(021)23219223 kongwn@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政策研究团队

李明亮(021)23219434 lml@htsec .com 陈久红(021)23219393 chenjiuhong@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吴一萍(021)23219387 wuyiping@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朱 蕾(021)23219946 zl8316@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周洪荣(021)23219953 zhr8381@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

汪立亭(021)23219399 wanglt@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李宏科(021)23219671 lhk6064@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路 颖(021)23219403 luying@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潘 鹤(021)23219423 panh@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石油化工行业

邓 勇(021)23219404 dengyong@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王晓林(021)23219812 wxl6666@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非银行金融行业

丁文韬(021)23219944 dwt8223@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吴绪越(021)23219947 wxy8318@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王维逸(021)23212209 wwy9630@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

周旭辉(021)23219406 zxh9573@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牛 品(021)23219390 np6307@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房 青(021)23219692 fangq@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徐柏乔(021)23219171 xbq6583@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有色金属行业

钟 奇(021)23219962 zq8487@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施 毅(021)23219480 sy8486@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刘 博(021)23219401 liub5226@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钢铁行业

刘彦奇(021)23219391 liuyq@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机械行业

龙 华(021)23219411 longh@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徐志国(010)58067934 xzg9608@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熊哲颖(021)23219407 xzy5559@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联系人

韩鹏程(021)23219963 hpc9804@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赵 晨(010)58067988 zc9848@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医药行业

周 锐(0755)82780398 zr9459@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余文心(0755)82780398 ywx9460@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刘 宇(021)23219608 liuy4986@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王 威(0755)82780398 ww9461@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郑 琴(021)23219808 zq6670@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建筑工程行业

赵 健(021)23219472 zhaoj@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联系人

金 川(021)23219957 jc9771@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计算机行业

陈美风(021)23219409 chenmf@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蒋 科(021)23219474 jiangk@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王秀钢(010)58067934 wxg8866@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房地产业

涂力磊(021)23219747 tll5535@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谢 盐(021)23219436 xiey@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贾亚童(021)23219421 jiayt@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食品饮料行业

闻宏伟(010)58067941 whw9587@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马浩博 (021)23219822 mhb6614@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联系人

成 珊 (021)23212207 cs9703@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宏观研究〃 专题研究

汽车行业

邓 学(0755)23963569 dx9618@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廖瀚博(0755)82900477 lhb9781@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农林牧渔行业

丁 频(021)23219405 dingpin@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夏 木(021)23219748 xiam@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联系人

陈雪丽(021)23219164 cxl9730@htsec.co

社会服务业

林周勇(021)23219389 lzy6050@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银行业

林媛媛(0755)23962186 lyy9184@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王宇轩(021)23219383 wyx9965@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基础化工行业

张 瑞(021)23219634 zr6056@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建筑建材行业

邱友锋(021)23219415 qyf9878@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周 煜(021)23219972 zy9445@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交通运输行业

虞 楠(021)23219382 yun@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姜 明(021)23212111 jm9176@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家电行业

陈子仪(021)23219244 chenzy@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宋 伟(021)23219949 sw8317@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通信行业

徐 力(010)58067940 xl9312@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纺织服装行业

焦 娟(021)23219356 jj9604@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唐 苓(021)23212208 tl9709@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电子行业

董瑞斌(021)23219816 drb9628@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陈 平(021)23219646 cp9808@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造纸轻工行业

曾 知 (021)23219473 zz9612@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互联网及传媒行业

张杰伟(021)23219775 zjw9915@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联系人

王幽悠(021)23212210 wyy9632@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煤炭行业

朱洪波(021)23219438 zhb6065@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公用事业 联系人

张一弛(021)23219402 zyc9637@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韩佳蕊(021)23212259 hjr9753@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机构业务部

陈苏勤 董事总经理 (021)63609993 chensq@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贺振华 董事副总经理

(021)23219381 hzh@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深广地区销售团队

蔡铁清 (0755)82775962 ctq5979@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刘晶晶 (0755)83255933 liujj4900@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辜丽娟 (0755)83253022 gulj@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高艳娟 (0755)83254133 gyj6435@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伏财勇 (0755)23607963 fcy7498@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邓 欣 (0755)23607962 dx7453@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上海地区销售团队

贺振华 (021)23219381 hzh@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季唯佳 (021)23219384 jiwj@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胡雪梅 (021)23219385 huxm@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黄 毓 (021)23219410 huangyu@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朱 健 (021)23219592 zhuj@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黄 慧 (021)23212071 hh9071@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孙 明 (021)23219990 sm8476@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孟德伟 (021)23219989 mdw8578@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黄胜蓝(021)23219386 hsl9754@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张 杨(021)23219442 zy9937@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杨 洋(021)23219281 yy9938@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北京地区销售团队

赵 春 (010)58067977 zhc@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隋 巍 (010)58067944 sw7437@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江 虹 (010)58067988 jh8662@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杨 帅 (010)58067929 ys8979@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张 楠 (010)58067935 zn7461@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许 诺 (010)58067931 xn9554@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杨 博 (010)58067996 yb9906@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广东路689号海通证券大厦13楼 电话:(021)23219000 传真:(021)23219392 网址:a772854787c24028905fc37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ym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