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牵手图片

更新时间:2024-02-09 19:43: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和插图一起牵手品德

江苏常州市东方小学(213000) 严 军

随便拿起一本《品德与生活》课本翻翻,你会发现,每一课都有多幅细致传神的插图。这些插图是编者精心设计选编的,它延伸拓展了教学视野,烘托映衬了文字情境,丰富了情感意韵,是教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的教育作用,既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达到明理导行。

一、用插图引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内驱力。它能保证我们以积极的、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所从事的活动中。学生拿到一本新书,一篇新课文,他们首先做的不是去阅读文字,品词酌句,而是先去欣赏文本中的精美插图,因为插图更能引发小学生的兴趣,给他们以直观的、美的享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这一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如教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夏天的小虫》一课,孩子们天生就喜欢和小草小花小虫打交道,不用老师要求,早已津津有味地看起了七彩插图中的小昆虫了:这是什么虫,那虫叫什么,吃什么,跳的样子如何,怎么叫的,翅膀有什么花纹。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着眼,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入手,击中了学生求知的兴奋点,提升了对品德课的好感,学生就会以自然而愉悦的心态积极地投入学习。

在这里,插图不仅仅是一幅幅图片,它们更像一本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旦被打开,就吸引着读者细细品味。这样,课堂上的学生不就被它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了吗?

二、用插图帮助理解内容

很多文本的插图对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文字是图画的延伸和补充。在教学文本时,教师可从插图入手,为深入理解文本做好铺垫,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例如,《我在餐桌上》一课是指导学生合理饮食,均衡营养的。平时学生看见爱吃的就眉开眼笑,不爱吃的呢就挑挑拣拣。“故事屋”版块的“奇奇餐厅”绘有大幅彩图,配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要根据身体的一些表象合理选择。如经常便秘的要多吃杂粮、蔬菜;牙龈常出血的要多吃水果蔬菜,过于肥胖的呢要少吃油炸食品和荤菜等等。

小学生对画面的感兴趣程度往往比文字更强烈,利用这种心理,结合插图可以帮助他们从色彩鲜艳的图画中去感悟文字背后的魅力。图以载道,结合文本讲解,学生从懵懂开始一步步的深入理解。

三、用插图突破重点和难点

五彩缤纷、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是小学品德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教材中的很多插图所蕴含的道理,往往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有效地利用这些插图,让这些精彩的教学资源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教《我掉了一颗牙》时,学生都不明白,嘴巴里明明没虫子,牙齿怎么会给虫咬了个洞呢?插图帮了我们的大忙。“菜叶子嵌在牙缝里、爱吃糖、不肯刷牙”等插图形象地展示了孩子们的坏习惯,使学生明白蛀虫最爱吃残留在牙齿上的食物碎屑,只有保持牙齿的干净,才能有一口好牙。

刷牙的顺序与姿势是教学中的难点。课文提供了上下两排牙齿的刷牙顺序图,教学时,我让学生看着插图中的箭头模拟刷牙,同桌观察纠正姿势,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保证每颗牙齿的每一面都刷到,有效清洁牙齿。学生边练习边感叹:“哦,原来牙齿要这么细细的刷才行!” 如此图文结合的教学,发挥了插图形象、直观的作用,化难为易,使枯燥变得生动有趣。教得轻松,学得愉快,教学很快就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教学,常常是一番纠结之后的恍然大悟,学生情不自禁地迷恋上了品德学科。

四、用插图明理导行

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门课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着

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明理—激情—导行”是思品课的主要环节,而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又在导行。

如《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我爱我家”中的几幅图,表现了大乌鸦哺育小乌鸦,小乌鸦长大了反哺妈妈的情境。教学时,我指导学生看图、读儿歌、理解图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小小乌鸦尚且知道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我们人类该向小乌鸦学习什么?我们应从小怎么做?然后又结合现在的独生子女任性自私的不良行为,教育学生要对父母心怀感恩,一辈子孝敬父母。

以图为例,让学生和图中的孩子进行对话,让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图中的场景进行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共鸣,激活学生的思维,自然加深内心体验,进而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建构,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学生在一次次地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爱看品德书,爱上品德课,而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插图功不可没。

篇二:我和快乐手牵手

我和快乐手牵手

活动目的:通过体验童年时经常玩的游戏,让学生回归童年,体验简单而单纯的小幸福,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活动时间:5月23日,

一、暖身活动

1、大风吹

目的: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操作:请大家围成一个圈坐好,主持人下口令:大风吹,大风吹“什么特征的人身上”,符合这个特征的人就要迅速离开自己的座位,换一个座位坐下。位置固定,挤出来的人自我介绍并说出下一特征。(注意:1.自己身上有别人身上也有的特点2.特点具体化3.换位置至少间隔三人)

总结:知己知彼

2、微笑握手

目的:感受团体心理成长的特殊氛围。

操作:主持人:“今天的你与以前的你是不一样的,你今天心情愉快,积极乐观,让我们团体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今天这个不一样的你。请你面带微笑,和周围的人亲切的握握手,打个招呼。” 主持人引导大家争取与每一位成员握握手。

二、相识阶段

3、马兰花开

目的:放松身心,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坊中。

操作:“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开几瓣?”—“开*瓣!”当主持人说出一个数字,成员必须按这个数字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团体,相互认识;例如主持人说3,则每3个组员要聚集在一起??主持人说其他数字时,成员必须重新组合团体。

注意:不要忽略落单者,谈感受

总结:行为模式—主动寻求者被动等待者;人际交往中主动出击广交朋友

4、棒打薄情郎

目的:强化记忆,促进团体的凝聚力。

操作:站立成一圈,选一个执棒者站在圈中央,由他对面的人开始大声叫出某一个成员的姓名,执棒者马上跑到那个被叫的人面前,被叫的人马上再叫出另一个成员的姓名,如果叫不出,执棒者需立即给其当头一棒,然后由其执捧继续,连续被打两次则表演节目,作为惩罚。

三、发展阶段

5、成长三部曲

1)同级碰撞

2)赢者成长输者倒退

3)问感受

总结:一帆风顺者、成长坎坷者;直面问题不逃避不放弃;退行—哭泣、口唇期

6、 站在压力线上

目的:明确自己所承受的压力负荷及其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规则:1、以教室的一端为“压力零点”表示没有任何压力的状态;

2、以教室的另一端为“压力满负荷点”表示压力非常大、严重影响学习

生活、无法应对的状态;

3、形成一条“压力线”。

4、让每个组员结合自己最近的情况,站在压力线的某个位置。

讨论:1、你站在压力线上什么位置,站在这里有什么感觉?

2、看看周围的其他人,有什么感觉?

7.训练幽默乐观的游戏

目的:情绪有正性与负性之分。有些正性情绪,如兴奋、好玩、幽默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而许多负性情绪,如痛苦、焦虑、恐惧则会阻碍人的创造力发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因成功或失败而导致情绪波动的经历。这个游戏可以让我们体验情绪在问题解决中的强大作用。更可以训练幽默和乐观的情绪。

规则:和一些朋友一同完成,游戏的内容是要学动物园里动物的叫声。

按照姓氏汉语拼音的第一字母决定要学的动物是什么:

A--F 狮子G--L 海豹 M--R 猩猩S--Z 热带鸟 现在选择一个伙伴(最好在这些朋友中挑一位不太熟悉的人作为伙伴)。彼此盯着看,目光不能转移,同时用嘴大声学动物叫,至少10秒钟。 总结: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你的感觉如何?你是否感到既幽默有趣又有些尴尬?这个游戏尽管开始时会感到不舒服,很可能结束时已是笑声满堂。也许不管你模仿的动物是什么,最后你的表现都是“傻驴”一头。你是否注意到好玩和幽默的情绪会有助于你在这个游戏中创造性的发挥,可能会使你灵机一动,模仿出种种出人意外的叫声,获得满堂喝采,或者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而在游戏中,感到尴尬的心理却会使你羞于开口?假如你有幽默感,学动物叫就更容易开口。正性乐观的情绪是创造力的催化剂。因此,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要忘记幽默可以使你保持乐观。

四、结束阶段

笑迎未来

目的:激起小组成员关注他人的热情,彼此给予他人欣赏与期待,在辅导活动结束时,找到丰收的感觉,并对今后有所期待,帮助组员带着祝愿走向生活。 规则:1、分享感受:与小组成员共同分享参加辅导活动的感受,大家共同度过

的愉快时刻,每人表达二层意思:“我的收获是....... ”;“我期望是.....”。

2、共唱一首歌:待定

3、用一个体态语言表示你对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小组的收获。(拍照合影)

4、总结

篇三:千名教师牵手留守儿童图片

“千名教师牵手留守儿童”

牵手教师与留守儿童亲切座谈

牵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图片

图为为留守儿童洗手、洗脸

祥符寨小学爱心教师 程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yk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