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大纲 更改版
更新时间:2024-02-29 15: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教育学复习大纲
名词:
1. 六经:是西周时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时称诗、书、礼、乐、易、春秋。 2. 学记:是战国末期乐正克的作品。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基础,系统地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
3. 亚里斯多德:是古代希腊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道德、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4. 历史研究法:是通过已经发生的教育事件进行发掘和考察,认识教育现象机器发展规律的方法。
5. 调查研究法:是借助样本分析,达到弄清教育现状、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方法。 6. 实验研究法:是通过对实验对象施加新异实验变量,并对环境干扰因素加以控制,然后观察实验对象变化的方法。
7. 广义教育:是泛指一切有意识地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结果在不同程度上都可能使人增长知识才干或影响人的情感、个性的发展。
8. 狭义教育:狭义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所谓学校教育,是由社会专门组织的,对青少年一代身心成长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期把它们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9. 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指教师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动作等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特殊语言。
10.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遵循的行动规范。
11. 教育机智:教师在处理各种突发的教育问题时,要有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并进行快速反映的能力。
12. 教师资格:是指教师任职所需要的学历与道德修养及能力标准。
13. 《大教学理论》:被19世纪英国哲学家的约翰穆勒称作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14. 文化(广义和狭义):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文化,是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
15. 文化融合:将不同质,不同源的文化综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法则之一。
16.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 17. 年龄特征: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共同特征。 18. 遣传(遣传素质):指个体从先代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的生理特点。
19. 环境(广义和狭义):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两方面。是指个体生活在其中并受其影响的客观世界。
20. 德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21. 智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教育。 22. 美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审美观点。
23.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24. 双轨制: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 25. 单轨制: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是~。
26. 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等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特殊语言。
27.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包括讲解、讲读、讲演、讲评五种方式。
28. 学前教育:是指社会和家庭对0~6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29. 智育: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的活动。 30. 知识: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发展规律的系统认识。 31. 技能:指学生通过练习获得的能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行为方式
32.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人员运用一定的手段方法,组织协调学校办学资源,引诱师生员工以正确的方向,游戏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33. 法国管理实践家法约尔说过:\管理过程是管理的职能活动过程。\34. 学校管理过程有别于一般管理过程就在于它以育人为根本目的。 35. 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包括教育工作目标和管理工作。
36. 美国\循环说\(戴明)学校管理过程运行的基本环节包括计划决策、组织实施、督促检查、总结评价。
37. 组织实施:按照计划决策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将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各种管理要素组织运转起来,将计划决策付堵行动的活动。
38. 组织实施环节包括:组织、指挥、协调、指导和极力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39. 学校管理原则:是开展学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它是学校管理规律的反映,是学校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是教育管理思想的体现。 40. 学校管理原则是知道学校管理工作的思想准绳。
41. 民主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工作要尊重、信任广大教职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作风。激发他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并为他们参与学校管理创造条件。 42. 学校管理方法:是指为顺利开展管理活动、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和措施。 43. 学校管理方法从层次上分为:学校管理哲学、一般方法、具体方法。 44. 行政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依照组织系统。运用行政命令对被管理对象实施管理方法。
45. 行政方法是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其实质是以学校组织中的行政关系为手段实施管理。
46. 行政方法的特点:权威性、强制性、直线性。
47. 法规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运用国家机关指定的具有法律性质的有关驾御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管理的方法。
48. 法律方法包括法律、法令、条例、规定、规划、决议、命令等。
49. 法律方法在学校管理的运用有两方面:指定学校规章和依法治校,这两方面相辅组成,缺一不可。
50. 法律方法的特点:权威性、规范性、严肃性。
51. 经济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运用工资、奖金等经济手段或措施进行管理的方法。 52. 经济方法的手段主要包括:工资、奖金、补贴加薪、待遇、实物、罚款以及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等等。
53. 经济方法的特点:利益性、公平性、即效性。
54. 教育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老通过说服教育、启发觉悟使受教育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方法。
55. 教育方法是实施各种管理方法的先导,它为人们的工作行为提供了思想基础。 56. 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实行领导和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它规定了学校领导和管理力量的地位、作用、职权范围、彼此关系,规定了组织机构。 57. 校长负责制:是指学校工作有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起保证监督作用,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校内领导体制。
58. 校长负责制度: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其保证监督作用,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校内领导体制。
59. 校长负责制的制约机智是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以及职工参与民主管理。
60. 学校组织机构系统:是指为了实现管理目标的学校各部门、各单位的有机组合,是将学校的职位任务、人员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去来的完善的结构体系。 61. 教育立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会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有关教育法律的活动。 62. 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以《教育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规体系,
63. 《教育法》:即教育基本法,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其本法律准则,被称为\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体系的\母法\,1995年3月18日由8届人大3次会议通过的《教育法》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法。 64. 《教育法》:确立了我国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
65. 《教育法》规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66.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是由国家授权或批准的,有实施教育考试机构承办的一种考试制度。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
67. 《教育法》:第五十三条对教育投入的体制做了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教育法》对教育投入规定了\两个提高\三个增长\的原则。
6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简称《教育法》)于1993年10月31日届入大常委会四次会议通过,1994年1月日起,实行。它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重视,对保证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队伍的社会地位,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69. 教师聘任制:是学校与教师在道德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下,签定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一种制度,它是当前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教师任用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70. 《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71. 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即德、能、勤、绩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当免收学费,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助学金的发放办法。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校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72. 事实义务教育的阶段与步骤: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可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第二阶段,在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73. 教育评价:是运用专门的技术手段对教育活动的价值作出平定的活动。 74. 教育评价:就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育工 作中的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和成效,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根据教育评 价的对象范围可将教育评价分为宏观教育评价、中观教育评价和微观教育评价三种类型。
75. 宏观教育评价是以教育的全领域为对象。 76. 微观教育评价是以学生为对象。
77. 根据教育评价的目的可将教育评价分为三种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78. 诊断性评价:是指某项工作开始前,某一决策出台前或评价活动前所进行的准备性评价。其目的是为了了解评价对象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包括对评价
对象的各种优势、优点和特殊性的识别,为制定符合评价对象实际情况的工作方案和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各方面工作做准备。
79. 形成性评价:是在学校工作方案、计划实施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对照学校工作目标经常地检验学校工作状况和学生各方面发展水平关况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工作过程中的状况,以便及时 调节器整工作的状态,因而,这种评价将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
80. 总结性评价:是指在学校工作进行到一个阶段,或者说完成某一阶段性工作时进行的评价,其目的主要是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明确方向。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即社会本位思想;一种是为个人的生存和发燕尾服服务,即个人本位。
81. 动态评价:是指对于评价对象的发展状态的评价,动态评价的特点是着重纵向比较,考察其历史情况,注意其发展的潜力和发展趋势。
82. 定性分析:就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的性质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侧重与事物的质的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从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侧重与事物的量的方面。
83. 指标权重:是指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个数值叫做对应指标的权数,或叫权重。
84. 专家意见平均法让一些具有教育理论基础和教育实际经验的专家门,分别给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分配权数,然后求出各个指标所的权数的算术平均数,以这一平均数作为该指标的真正权数
85. 通过观察法收集信息的方法:实验观察和自然观察 86. 客观性试题的常见的形式有: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
87. 统计分析法:如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有平分数、众数、中位数:反映数据资料离散趋势的有标准差、方差、平均差等特征值。
88.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和若干个作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或者是用某种方法排比成顺序。
89. 个体内差异评价的结论表示方式有数值和评语两种。纵向评价主要采用评语方
式指出个体的有时和不足。纵向评价多采用数值方式来反映个体发展的趋势和进步程度。
90. 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德育评价的重点和难点。
1、中学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具有承上启下特点的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部分,它的任务是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实施教育。
2、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不要过早定向)。
3、中学教育一般具有双重任务: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后备力量。
4、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初中阶段的三年属于义务教育
5、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成为小学德育最重要的政策法规文件。 6、在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
7、中学生品德评定依据为:(《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8、中学智育的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智力目标)。
9、从小学到高中设臵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10、体育课教学包括(体育基础知识、身体锻炼)两部分。
11、中学卫生保健工作包括(教学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疾病防治)四部分。 12、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13、智育的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智力目标)。
14、智、德、美三育提出在(1906)年(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五育提出在(民国时期)。
1、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之上,对(六到十一二)岁的儿童实施的学校教育。
2、小学学习的技能主要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人际交往技能)。
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教育漫画)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1学习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
\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49、\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50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 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
5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58、《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6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63、教师职前教育分为(非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开方式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封闭师范教育)
64、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两级。分(中考、专科、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
65、教师职后教育有(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岗位锻炼)。
66、脱产学习包括(读研、读博、访学、进修)
67、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建立教师资格考核)1986年颁布的。
68、1995年12月12日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69、经济的发展与下列那些因素有依存关系:(教育人口数量)(教育程度、教育年限)(教育资金支付)(学科专业设臵)。
70、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
7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地方(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 72、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73、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
74、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的发展)(社会适应性)
75、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发燕尾服速度的不均衡性)(发展内容和程序的差异性)
76、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遗传)因素。 77、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不起决定作用) 78实践活动在作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79、教育在儿童发生应该起(主导作用)
80、广义上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81作为人们在观念中存在的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育目的) 82、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因果关系)后因前果 83、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由(教育价值)决定的 84、教育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85在近现代西方(康德)(卢梭)(杜威)等人,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86在西方教育历史上(尔干)(孔德)(凯乐斯仄德纳)等人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
87、(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性)是马克思的代表总结 88、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是(教劳结合)
89、德育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90、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教育
91、乳儿期(出生至一岁);婴儿期(一至三岁);幼儿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12-14,15);青年期(14,15-17,18)
92、1999.6.13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3、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94、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95、壬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 96、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
97、壬寅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 98、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一癸丑学制) 99、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一第一个学制) 100、壬戌学制借鉴的是(美国学制)
101、近代颁的两个学制是(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
102、我国现代阶段初中毕业后,进入高一般采用的是(统一考试)制度。 103、我国学制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学前教育系统)(初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系统)
104、学前教育的任务是(根据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向幼儿进行粗浅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发展他们的思想,想象和言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俗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05、幼儿园一般分为(一年)(二年)或(三年)制。 106、初等教育又称(小学教育)
107、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小学)
108、《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入学的年龄是(6-7岁) 109、中等教育分为二级(初级中等教育)(高级中等教育)
110、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
111、普通中等教育包括(初中)(高中)
112、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术)(持工学校)
113、学制的三种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学制)
114、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个阶段。 115、现已开办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种类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行政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在职攻读同学学历硕士研究生教育)等
116、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分析课程分(理想课程)(正式课程)(感知课程)(动作课程)(体验课程)
117、学科课程有(科目本位课程)(综合学科课程)(学术性学科课程) 118、我国课程改革未来的走向是(以学生为本)
119、我国在教学研究上二种理论观点是(认识教学理论)(系统论教学理论) 120、系统论教学理论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及时反馈原则)(教学民主原则)(主体性原则)
121、结构主义教学论的代表人是美国心理学者(布鲁纳) 122、什么是学校中心工作(教学工作)
123、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辅导答疑)(作业布臵与批改)(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环节。
124、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卡尔罗杰期)
125、合作教育学派,数学理论以(雷先科娃)(沙塔洛夫)(阿莫纳什维利)为代表
126、教师直接备课要写好三个计划是(单元教学进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127、(上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 128、(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29、三项工作(了解和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准备各种教学用具和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30、语言性教学法有(讲授法)(讹诈法)(读书指导法)
131、学生学习结果检查与评价方法(观察)(调查)(考查)(考试) 132、参观与讲解相合我们称其为(现场教学)
133、评价教师的工作质量是人(目标)(过程)(效果)三个方面
134、课堂教学检查与评价的基本内容(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的形式和结构)(教态自主)(教学基本功)
135、现代儿童观与近代相比有新发展,表现在(儿童权利观念)(儿童至上观念)(儿童智能开发观念)
136、最早的学前机构的出现在(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工厂建立幼儿学校) 137、德国教育家(福禄内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简述题:
1、简述教育学功能?
答:1)可以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教育现象。2)可以使教师上有完备的知识结构3)可以为进一上学习教育学理论打下基础4)可以形成规范化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实践工作的理性水平。
2、教育学的研究经历那些阶段?
答:1)古代:教育学的萌芽2)近代,教育学的形成3)现代,教育学的繁荣发展4)20世纪50年代后教育走向成熟。
3、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答:1)了解教育学的知识特点 2)一功夫读书
3)善于独立思考 4)坚持用于实践。 4、简述原始教育的特点?
答:主要是教劳结合1)是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的教育2)是普及平等的教育3)教育的内容是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要适应的4)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极为简单。
5、简述中外古代教育的特点?
答:1)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等级性2)与生产劳动要脱离3)个别施教与师生关系的不平等。
6、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答:1)反映生产发展的需要2)与生产劳动日益结合3)教育得到普及和发燕尾服4)教育形式多样化
7、简述教师职业的功能?
答: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2)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领导者3)教师是社会所需人才的造就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引路人。
8、简述教师应具备那些教育能力?
答: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对教材、大纲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2)
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3课堂监控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4)板书能力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6)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的能力。
9、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教师的劳动具有师范性、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和迟效性。 10、简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创造性2)教育改革中的3)思想品德教育中拭)教师的劳动虽然是创造性的,但教师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11、简述我国教师的职后教育?
答:是指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或因某种原因承担了教师工作任务的教师,但没有达到新的岗位要求,因工作或进一步发展需要而必须进行的教育与训练,又称教师培训,又三种形式,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和岗位锻炼。
12、简述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2)经济决定着教育权利,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3)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4)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体系和结构。
13、简述教育对经济的影响?
答:1)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保障2)教育推动经济增长3)教育通过与人口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
14、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决定着教育目的性质和德育的内容。
15、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作用?76页
一、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来影响政治的稳定和发展。二、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借古舆论,影响政治的稳定发展。
16、论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787-90页
1)、儿童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要求工作必须注意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开展和谐的全面的教育。2)儿童身
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要求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上的年龄特征开展教育工作。3)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儿童身心的阶段,顺序和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及速度大体相同但又是可变的,它表现在同一年龄的儿童,其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同时又是可为的,另外,教育还应该重视儿童身心迅速,健康地发展。
4)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者必须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以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5)发展内容和程度的差异性: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要求教育者必须学生实示,观察,了解其身心方面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倾向,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开展教育工作
17、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为什么?94页 1)环境因素是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断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着一一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2)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其发的,盲目的,既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3)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常常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
18、实践活动的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什么?95页 1) 实践活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根本活动。
2) 儿童在改造周围环境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19、简述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意义?103页教育目的名词和以下四条
1) 教育目的能规范教育者的行为,指导教育者按既定的目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2) 教育目的能激励受教育者,强化其成就动机和学习动力,满足其身心发展方向的客观要求。
3) 客观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的,能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4) 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是国家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政权意志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2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本观点有?108页
答:1)个人片面发展是旧式分工造的,个人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燕尾服提供了可能性和条件; 2)个人片面发展是同共产主义任务相一致的,也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3)改变旧的生产方式,消灭旧式的社会分工,努力缩短劳动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21、我国当前教育盲目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113页
答:内容: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美、体等方面全世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2、简述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99页见论述题 答: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发、自然而然而出现的,而是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协调一致,并同开展对儿童的教育工作。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23、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趋势?139页
答:1)重视学前教育的普及以及初等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前入学年龄 3)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立交桥 4)发展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 5)建立立体开放的学校教育系统
24、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1)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技术课程的开发和统一
2)内容上加经科学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科技知识 3)课程结构上注重设臵综合性课程
4)在课程类型上强化全国统一设臵的必修课和核心课程 5)注重课程实施研究,动员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6)注重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25、简述当代外国最有影响的教学理信纸有哪些?
答:1)发展性教学理信纸 2)最优化教学理论 3)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4)人本主义教学理信纸 5)综合教育学派教学理信纸。 26、简述中小学教学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一、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二、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三、实践性教学方法:实验法、实习法、练习法 四、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
27、简述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为何起主导作用?97页
答: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关,其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而一般的环境影响往往是无意识的,自发的,盲目的、零散的,偶然的、片断的。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工作-教育所承担的,教育有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需求,施以全面,系统的,教育,并保证教育发展的方向。3)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也是其知识、技能、能力、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重要时期。4)学校教育还能来自遗传,家庭和社会方面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取含克服其消极的,不良的因素及其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8、简述智育是指什么? 答:是指知识和智力。
29、小学教育的特点?答: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启蒙教育、义务性教育。 30、小学教育的目标?
答:1978年《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中规定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写作和计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常发展,具有健康的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
31、中学德育的原则?
答:中学德育要遵循1)坚持正确方向的的原则;2)热爱学生的原则;3)正面教育的原则;4)有针对性的原则;5)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的原则;6)集体教育和
个别教育结合的原则;7)言教和身教结合的原则;8)保持教育连续性和一般性的原则。
32、中学体育的内容?
答:1)体育课教学;2)活动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3)卫生保健活动;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3、中学美育的目标?
答:1)掌握初步的理解美的知识;2)学习初步的表现美的技能;3)形成初步的辨别美的能力;4)培养学生创造美的兴趣;5)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6)促进学生完美个性的形成。
34、中学教育的特点?
答: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全面性的教育和全民性教育。 35、初中阶段德育内容?
答: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社会主义教育 4)理想教育
5)道德教育 6)劳动教育 7)民主与法制教育 8)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36、简述学校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
答:1)学校管理是动态的管理职能的运动过程2)学校管理是以实现教育目标为根本的运动过程3)学校管理是以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为核心的活动过程4)学校管理是追求效益资源的活动过程。
37、简述学校管理原则的基本内容?
答:1)方向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5)规范性原则6)效益性原则 38、、简述学校管理的一般方法?
答:1)行政方法2)法规方法3)经济方法4)教育方法 39、简述行政方法实施要注意的问题?
答:、慎重运用行政方法、建立通畅的信息系统、避免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
40、简述学校组织机构设计原则?
答:1)有效性原则2)统一指挥原则3)权贵相称原则4)相协相约原则5)因校制宜原则。
41、简述学校组织机构及其性质?
答:1)决策组织,校务委中会,学校行政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2)执行组织,学校行政会议,教务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教研组,年级组,教研组会议,班主任会议3)审议咨询组织,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行政会议4)监督组织:党支部、教职工人代表大会5)反馈组织:共青力、少先队、工会、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
42、简述教育立法的社会特征? 答:教育立法的历史性、国别性、层级性。 43、简述教育法规的纵向结构?
答:1)与国家宪法相配套、对整个教育全局起主观调控作用基本法,即《教育法》2)与《教育法》相配套的单行教育法律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法律中的条款3)与教育法律和其他法律相配套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发布的教育行政法规4)部门教育规章5)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
44、简述《教育法》颁行的意义?
答:1)《教育法》对于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2)《教育法》对保证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法律依据3)《教育法》对维护教育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4)《教育法》对巩固教育改革成果,促进教育改革深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45、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答:1)我国教育的性质与方针2)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3)教育管理体制4)教育基本制度5)教育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6)教育与社会的关系7)教育投入8)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46、简述教育基本制度?
答:1)学校教育制度2)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6)扫除文盲制度7)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47、简述《教育法》是二十八条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权利? 答: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3)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的权利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事实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5)对受教育者办法相应的学业证书的权利。6)聘任教师及其他员工,事实奖励者处分的权利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的权利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的权利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48、简述履行的义务?
答:1)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的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义务3)维护,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利益的义务4)以适当的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按照国家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社会监督。
49、简述两个提高,三个增长?
答:《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当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指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教育法》第五十五条规定1)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2)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3)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50、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答:1)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教师的资格和作用
3)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4)教师的待遇 5)教师的考核与奖励。 51、简述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答:一、教师的权利(第七条):1)教师教学权2)科研权3)指导评价权4)获得报酬权5)参与学校管理权;
二、教师的义务(第八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2)完成
教育教学任务的义务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的义务4)热爱学生、组中学生的人格的义务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的义务6)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的义务。
52、简述教师资格的构成要素?
答:1)国籍2)思想品德3)学历4)教育教学能力5)程序。 53、简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的意义?
答:《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事业开始走上依法汉教的轨道。
54、简述《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答:1)义务教育的主体2)义务教育的就学3)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4)义务教育的实施步骤5)义务教育的实施保障。
55、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
答:鉴定功能、改进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研究功能。 56、简述教育评价过程。、?
答:一、准备阶段1)建立评价组织机构2)进行有关教育评价理论的学习3)制定教育评价方案4)制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5)准备工具和资料
二、实施阶段1)搜集评价信息2)整理评价信息(归类、审核、建档)3)对
评价对象水平作出判定4)作出综合评价
三、评价结果的分析处理:1)教育评价结果的检验2)评价结果的分析诊断3)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4)评价工作的总结。
57、简述确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
答:1)明确评定对象2)制定评价指标3)对教育评价目标进行分解
4)设计教育评价标准5)对初步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论证、征询意见、试行。 58、简述教育评价的方法?
答:1)专家意见平均法2)特而斐法3)两两比较法 59、简述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 答:观察法、测验法 60、简述价值判断的方法? 答:绝对评价、相对评价 61、简述学生品德评价的模式重要有三种?
答:1)特设情景测卷模式2)自然观测模式3)综合评价模式
62、简述学校管理评价的内容包括?
答:1)学校管理过程和职能2)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3)学校人员的管理4)学校管理的效益
63、学生品德评价的模式重要有三种?
答:1)特设情景测卷模式2)自然观测模式3)综合评价模式。
四、论述题
1、论述教育的起源?27页
答:(一)本义教育起源论。本义教育起源论有四种代表性观点:
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 2)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4)社会实践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需要。
(二)科学教育起源论:学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期的\男女儿童、少年和老人群\的共同活动。
(三)民族文化起源论:教育就是起源于民族文化的。
总之,心理起源论把教育的发生归因于人的心理原因,不妥当,劳动起源论和社会实践起源论这两种观点实质并没有根本的分歧。给予肯定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起源论只是把它们作为研究教育起源问题的存案即可。
2、论述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43
答:1)走向国际化,在当今这种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趋势下,各国必须实行开放性教育,开展国际间教育合作和交流;实行人才交叉培养;开设各种程度的国际政治、经贸、文化、外交、经济技术合作、风俗与礼仪教育课程,加强外国语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的国际化。总之,当今和未来世界的主流仍然是和平、合作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教育走向国际化,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2)世纪是信息社会时代,各种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转的神经中枢,计算机极其软件系统走进家庭、学校、教室,各级学校的课程软件将会开发出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将会通过计算机系统连成网络。
3)科学成为主导课程;21世纪世界竞争将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更新速度的竞争,因此科学课程将成为主导课程。
4)体现新人文精神:是指60年代以来形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意识和平与民主及人伦道德等等。各国课程内容增加了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国际文化交流课程、新的道德哲学和伦理教育课程,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在未来的社会这些课程将会开设的更普遍,内容更丰富。
3、论述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50
答:1)粗深的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知识要达到精深的境地,还要站在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成就,用最新的知识武装和丰富自己,成为该学科领域的专家。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不能将自己禁锢在专业知识的狭小天地,必须不断拓宽知识面,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助于发燕尾服自己的专业知识。3)多方面的教师理论知识:作为21世纪学校的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发展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学校卫生学等方面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4)科学的方法论知识:教师具备方法的知识,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完成,也有利于指导学生。
4、论述教师的最佳智能结构?52
答:教师的智能结构是指为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表述如下:1)一般知识的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2)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三种即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3)组织管理能和:教师只有具备计划、组织、决策、协调、监督、指导、激励等方面的能力,才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4)教育能力:(见简述题)5)教育科研能力:包括本专业领域的专门研究、学术讨论,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与探讨。6)信息处理能力:信息选择与加工能力7)创新能力8)人际交往能力。
5、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答:见简述题12、13题 6、试结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含义及意义?
答:含义:1)培养与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的、优良的素质,而不是片面的不良的或低劣的素质。2)素质教育是在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以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为背景的现代教育。3)素质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全体学生,致力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意义:(1)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2)素质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特征,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战略举措。3)素质教育是儿童身必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促进儿童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7、试运用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谈谈多元化文化中教育发展?
答:(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的产生。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发展;(二)教育文化的影响作用:1)教育影响文化的传递2)教育影响文化的选择3)教育影响文化的融 4)教育对文化的创造,师生共同搞科研是教育对文化的创造。
8、全面发展的五育是什么?五育关系?
答:是指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关系:是统一的整体,各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各自相对独立,不可替代,缺一不可。
9、试比较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不同?
答: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以学校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有:
一、科目本位课程,其特点是,强调知识的炎夏别性和安排学校的计划性,注重学科的不同价值,主张以不同学生的要求,强调区分和适应学社感的个别差异。
二、术性学科课程:特点是科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客观世界,培养学生符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符合小学,中学认识发展的特点。
三、学术性学科课程:特点是精选传统的学科内容,更新教材,引进现代化的成果以培养升大学的学生为目的,突出基本概念和事物的内部联系;学科的划分更细, 内容更抽象。
活动课程是以活动为主设臵的课程,影响深远而广泛的社威,其特点是,以儿童为\生活\或经验为课程的中心,课,课程内容的选择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局限于儿童日常的生活经验,变分科的组织形式为综合作业的组织形式,强调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特别重视儿童能力的培养。
10、论述发展性教学理论?164页
答:一、基本观点:发燕尾服性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 前苏联的教育家赞科夫,其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如下:1)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应推动学生的发展,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2)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把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和安排,不能满足于仅仅改革各学科的教学方法或教学过程中的个别方面,要把各个教学科目、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作为一个教学整体,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原则:1)高难度原则2)高速度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生过程的原则5)使全班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11、试论教学组织形式和历史发展趋势?177页
答:一、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1)个别教学:是古代最基本的教学形式。2)班组教学。
二、现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为主还有:班级授课制与个别教学或班组教学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具有高效、快速、大量、经济、规范、程序等优点,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社会化,因而适应社会需要。
三、当代学校的教学组织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苏联坚持并完善了班级教学,西方则在教学个别化方面大胆尝试,双方均力图多快好省的最佳教学组织形式,都取得了成绩,表现在:分组教学、不分级制;特朗普制;开放教学;小队教学;程序教学;复式教学;现场教学。在当代,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也呈现了多样化,综合化,个别化等趋势。随着高新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组织还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12、论述教育在人(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何作用?97页3条(该题包含两个小简述题)
答:一、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单独是简述题)
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关,其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而一般的环境影响往往是无意识的、自发的、盲目的、零散的、偶然的、片断的。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工作-教师所承担的;教师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需求,施以全面,系统的的教育,并保证教育发展的方向。3)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也是其知识,技能,能力,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重要时期。4)学校教育还能对来自遗传,家庭和社会方向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取舍克服其消极的,不良的因素及其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简述题)
答: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并有是自发、自然而然而出现的,而是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完成的。1)教育目标的设计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协调一致,共同开展对儿童的教育工作。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或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13、论述学校管理过程运行原理?
答:1、导向原理:学校管理目标与学校管理效能之间存在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目标正确,效率越高,所获得的成s效越大目标错误,效率再高,也只能是负效益。2、循环原理:学校管理过程的运行表现为循环式向前推进的状态,学校管理过程各个基本环节一环扣一环,循环运转,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管理周期。3、动力原理:学校管理在向目标推进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动力和助动作用,而激发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则是启动学校管理系统市郊运行的关键。4、反馈原理:学校管理过程是通过主动调节实际工作状态和目标值的偏差,以使管理活动始终保持既定的管理方向,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控制过程。5、功效原理:管理活动就是放大所管理系统的功效,一方面要提高构成管理对象系统的各种要素的功效;一方面要提高整个管理投入与管理工资之间并非必然的等量关系,即管理事功是不守恒的。
14、论述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几个关系?P270
答:11、校长要正确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2、校长要正确处理好与学校党组织的关系(论述校长书记的关系)3、校长要正确处理好与学校领导班子的关系。4、校长要正确处理好与教职工的关系。
15、教育立法的意义?P279
答:1、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要求,2、教育立法是教育权社会化、国家化的要求。3、教育立法是现代学校活动日趋复杂化的要求。4、教育立法是现代国家法制化的要求。
16、论述教育评价的功能?P312
答:1、鉴定功能。2、改进功能。3、激励功能。4、管理功能。5、研究功能 17、论述教育评价的原则?
1) 方向性原则: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教育评价的监督、调控来保证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应以社会主义方向为总原则。方向性原则还以为替教育评价应体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即教育评价的服务方向。教育评价的价值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即个人本位。教育评价必须把为社会和个人相结合的服务方向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2) 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评价时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有能主观臆断或搀杂个人感情,要做到以下几点:1)客观地确定指标和价值标准。2)评价方法要客观。3)信息收集与评价舆论要客观。
3) 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评价时,必须有一致的标准,无论是对集体还是对个人的评价必须使用同一的标准。一致性原则一方面是指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是指在同一范围内,对旬同的对旬必须用同一的标准。 4) 全面性原则:创面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及评价的过程应当具有全面性,评价的标准不能只突出一个项目,评价的过程也要尽可能地收集各个方面的信息,不能偏听偏信,在没有搜集到有关的信息时就进行判断。全面性原则不是让我们在评价时对标准中的各个项目不分主次,等量齐观,要赋予主要项目一定的权重。但也不能忽视非主要项目。
5) 目的性原则:教育评价实际上是一种管理手段,也是有目的的活动,只有确定了相应的评价目的后,才能选择有效。适当的方法来进行。
6) 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评价中必须促进被评价者积极上进,从而发握手优点改正缺点。应做到以下几点:1)充分尊重和信任评价对象。2)要正确处理评价结果,成绩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主,不要过多地斥现和批评。
7) 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的原则:单项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从某个侧面进进行的评价,综合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进行完整的系统的分析。单项评价是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或手段,综合评价并有是单项评价结果的简单相加。 8) 静态与动态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就是对评价对象已经达到的水平或已经具备的备件进行判断。动态评价是指对于评价对象的发展状态的评价。 9)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定性分析就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的性质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侧重与事物的质的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对教育过程的结果从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侧重与事物的量的方面。 试论中学教育目标的三次提出?P226
建国以来,国家对中学教育目标有三次正式表述:第一次1951年规定,普通中学的宗旨和教育目标是使年轻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 第二次1963年规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 第三次1978年教育部发布通知,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对1963年《条例》修改而成。
三点认识:1)中学教育目标的规定总是与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紧密联系2)有两点没有变,一点是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二点是培养的人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新人3)对人才的质量规格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提高。
五、辩析题
1、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答:错。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部分. 2、个别施教、效率底、效果差、为什么存在那么长时间?
答:1)生产力不发达。2)阶级统治严格。3)受教育人少。因此适合当时的实际。 3、教师劳动是个体和集体性劳动的结合,观点对吗? 答:对,教师劳动具有协作性。
4、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技术职务?对吗? 答:对,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当教师。
5、教师的职责是传授文化知识? 答、不对。教书还要育人。
6、科技兴国的观点是科学技术振兴国家,科学和经济,经济起决定性作用。答:对
7、分析颜 的\人才为政事为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是否正确? 答:对。(76页)充分反映了教育对政治的巨大影响作用。 8、遗传决定论和遗传无用论?
答:错.遗传决定论片面强调个体遗传在儿童发展中作用,否定环境对人的客观影响贬低教育作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错误的.
9、\盂母三迁\反映的是什么?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
10、美国行为主义华生\给我一打健康儿童,我可任意改变,使之成为医生、律师等\。对吗? 答:错。环境决定论不起决定作用。
11、法国爱尔修\教育是万能的,甚至能创造天才\答:错。夸大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只是主 作用而已。 12、康德说:\人只有能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答:错。没有教育的人也能成为有用之才。
13、机器大工业生产一方面加剧了生产中的脑体分离,使劳动者片面发展走向极 。所以机器大工业生产对人的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
答:错。虽片面,但又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14、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的发展才能实现,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必要提这面发展教育。
答:错。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一个社会备件,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到共产主义才进行,它是一个历史过程,所以社会主义社会也可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15、我国教育的目的实质包括五育?
答:错。表述出,五育并举人才,但不全面,我们培养的是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身心和社会价值全面发展的人才。
16、德、智、体全面发展意味着均衡发展?
答:错。是指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有是每科都行60分,是指协调的统一的发展。
17、将全面发展教育称为平均教育,对否? 答:错。互相储存,联系的,但并不意味平均发展。 18、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学制系统。
答:对。学制建立受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是学制建立的一个依据,我国呈现多层次、多类别、多系列的开放的学校系统。
19、高等学校是培养单一的精英的教育。
答:错。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发展。 20、\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有无道理? 答:有。知识应不断更新。 21、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
答:错。教师要参与,但不是全部,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为主,学生家长参与进行的课程规划、实施与评价。
22、教学有法,教有定法是否正确?答:对。使用不同的方法也可以达到目的。 23、考试试题中主观性试题越少越好?
答:不一定,客观性试题多利于阅卷、评定成绩应分清考试目的何在,主观试题充分考察考生的观点、能力、发恽人的创造力。
24、19世纪霍尔的\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答:错。夸大了遗传的作用
教育学试题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D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B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B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C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C )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B )
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B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 C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D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C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C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D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臵、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D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B )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C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ABCDE )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C.对个性的理解 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E.对集体的看法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ACD)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3.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CDE )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4.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 BCDE)
A.作出判断评价 B.信息传递 C.控制 D.激励 E.情感交流 5.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ABC)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6.聘任教师的形式有(ABCE )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7.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CE )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8.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BDE)
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9.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BDE )
A.委员会制 B.直线式 C.参谋制 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 10.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BCDE )
A.改变现实、追踪效果 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2.儿童个体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3.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4.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5.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2.简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3.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泰勒,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4.简述美育的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5.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
(1)教育法 (2)部门教育法 (3)教育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 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 1.(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
①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①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②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
③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④教育机智
(3)职业道德素养:①忠诚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 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
答:课程的进步和发展要受制于政治、经济因素和自身成长发展的特殊规律,其基本问题(关系):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知识与能力 (3)分科与综合 (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2.《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3.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5.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分支制学制。
6.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颁布并正式实施了 “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现在的“六三三”学制,沿用至今。
7.中国早在四千多年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8.西周就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9.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10.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11.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12.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
13.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模式。 14.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5.古代埃及设臵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16.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17.古希腊的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泉,其城邦国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则成为两类不同教育的典型代表
统治阶级,和谐教育;斯巴达,军事;雅典,民族政治;军事教育,政治家培养 18.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9.骑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精神和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宫廷学校是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
20.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2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的主要措施: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实施义务教育、重视教育立法。
22.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根本标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3.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 24.实现终身教育基本条件:学习化社会的建立。
25.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
26.教育多元化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
27.教育是研究教员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28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教育内容上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上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
29.我国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战果后期出现的《学记》。其中教学相长、启发教学、师严而道尊等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30.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是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31.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于1623年首次提出;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2.卢梭和裴思泰洛齐等人继承并发展了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是法国启蒙注意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他人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瑞士平民教育家裴思泰洛齐则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地一切天赋力量,教育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地一体化,使头、和心和手得到发展。
33.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②认为绅士教育使最重要的,甚至反对资产阶级的子弟同劳动人民的子弟共同在学校礼接受教育,主张绅士教育应该在家庭中实施。洛克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当中。
34.规范教学的形成,以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为标志;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对规范教育学的发展则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5.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建构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必须把论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培养真正善良的人。四段教学法:了解、联想、系统、方法。后来他的学生把了解分为预备和提示两部分。
36.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37.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教育观点“做中学”,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儿童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的教学思想。
38.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出版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学》。 39.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展学习的理论。
40.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教学与发展》中以一般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知道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
41.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
42.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1960年12月,他在美国经济学第78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是“人力资本”。
2.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1932年,《教育社会学》。 3.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的结晶。
4.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
5.观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育观、道德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校风、行为习惯等。
6.规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与职责,规范成员行为的文化,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7.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A.学校环境文化B.设施文化。
8.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想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 9.学校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规范功能。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1.身体的发展包括肌体的发育和本质的增强两部分。 2.心里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
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
4.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 5.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美国的华生
6.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个体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孟子,西方有卢梭和裴思泰洛齐;二是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西方有柏拉图和康德。
2.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1957年,毛泽东同志再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我过提出的第一个教育方针。
4.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就是“四有、两爱、两精神”。
5.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德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全面、完整、系统地表述教育方针。
7.1997年10月29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地教育”。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经历了非专业化兼职教师、非专业化专职教师到专业化专职教师三个阶段。
2.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地《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设》中指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它是一种要求教师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地学习研究,才能活的并保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还要求对其管理下的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和公共的责任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这是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4.教师的一般角色:a.传道者 b.授业、解惑者 c.榜样 d.管理者 e.朋友
5.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6.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和创造性、示范性、系统性。
7. 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中。
8.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9.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坚持正确方向,热爱职业教育,关心爱护学生,刻苦钻研业务,善于团结协作,自觉为人师表。
10.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宽厚的教育科学、心里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11. 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包括: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体态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教育科研能力。
12.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9月,教育部又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13.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14.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在我国体现在《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
15.学生的合法权利:受教育权、人身权。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人身权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
16. 师生关系的两种对立观点:教师中心论,其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儿童中心论,其代表人物是杜威。
第六章 课程
1.课程的核心:各门学科设臵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课程的分类,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按学生选择课程的主动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按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按课程制订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3.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社会、知识和学生。
4.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著作《什么只是最有价值》之中,罕有引导学生继续前进并达到预期培养目标的意思。
5.美国学者博比特确定了现代课程领域的范围和研究取向,提出了研究课程的“活动分析法”。
6.拉尔夫〃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之作。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被称作“目标模式”):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7.现代课程理论影响较大的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和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布鲁纳和课程论专家施瓦布。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又分为三个流派:卢梭,自然主义课程论;杜威,儿童经验主义课程论;罗杰斯,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布莱梅尔德和巴西学者弗莱雷。
8.课程设计主要涉及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三个方面。
9.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臵、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周学时安排构成。
10.初中阶段课程设臵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则以分科课程为主。 11.课程标准结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 12.教科书的编排形式通常采用直线式和螺旋式。
13.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4.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原因:第一,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 第二,交流与合作。 第三,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 第四,教师的培训。 第五,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15.课程评价是对指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 16.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第一,目标评价模式。这一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 “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7个步骤P74页。
第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这一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来的。他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第三,CIPP评价模式。包括背景评价(context)、输入评价(import)、过程评价(process)、成果评价(progeny) 。
第四,CSE评价模式。包括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7.课程评价的基本步骤:一是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二是搜集信息;三是组织材料;四是分析资料;五是报告结果。
18.2001年6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3年3月,教育部又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以及高中各科的《课程标准》,并从2004年秋季开始,启动高中新课程。
19.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 20.义务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指定性内容和非指定性内容两部分。 21.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2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
第七章 教学
1.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2.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
3.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他根据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论。后来他的学生席勒又将“明了”分为“预备”和“提示”两部分。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教学法。
4.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为:
1. 间接性与简捷性。2.交往性与实践性。3.教育性与发展性。4.引导性与指导性。 5.教学过程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最典型的是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思泰洛齐(发展学生智力)。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教授学生生活常识)。
(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
最早明确阐述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提出“教学的教育性”观点。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
6.教学过程的结构:一是引起学习动机;二是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三是巩固知识; 四是运用知识; 五是检查知识
7.我国古代《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有“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夸美纽斯提出了影响后世的“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等五大教学原则。
8.我国,目前中学教学原则主要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等。
9.直观教具可分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模象直观。
10.中外教育教都很重视启发性原则。在中国,孔子提出了“不愤不起,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教求。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形成著名的“产婆术”。第斯多惠也有一句明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发现真理”。
11.巩固性原则。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夸美纽斯提出了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俄国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时学习之母。
12.循序渐进原则。《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朱熹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夸美纽斯提出“系统性教学原则”。
13.因材施教原则。朱熹“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14.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方式有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
(2)谈话法。(3)讨论法。 (4)读书指导法。
(5)演示法。(6)参观法。 (7)练习法。(8)实验法。 (9)实习法。
15.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完成特定的教学人物,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6.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机授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和特朗普制。
17.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有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18.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组织有效、体验积极。 19.教学评价的种类:根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布鲁姆提出)。根据评价对象分为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分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20.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法: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自我评价法等。 根据测验的题目和性质为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景测验和标准化测验。 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21.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考察和考试。
考察的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等。 22. 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
第八章 德育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
影响地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
1.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地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地品德地教育活动。
2.德育是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构成。 3.德育地特点:社会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4.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规定了我国中学德育的目标。 5.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地统一过程。
6.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7.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8.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如: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校园环境建设等等。
9.德育的方法:(1)说服教育法。包括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两种。 语言说服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和指导阅读等。
事实说服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2)情感陶冶法。(3)实际锻炼法。两种形
式:常规训练和实践锻炼。(4)榜样示范法。(5)评比竞赛法。(6)奖励与惩罚。
第九章 班级管理
1.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开展其他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
2.班级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学生的发展水平所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组织。
3.班级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满足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校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4.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爱拉斯莫斯。
5.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是根据学胜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划分等
级,对进度相同的学生系统性地开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并且除教师之外还配备“导生”,他们在教师地指导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与管理。
6.陶行之“小先生制”。
7.班级管理的功能:(1)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
好班风。
3、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8.班级管理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9.班级管理的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自觉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10.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11. 学习指导:(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
(3)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12.生活指导:(1)对学生进行礼仪常规教育。 (2)指导学生的日常交往。(3)
指导学生搞好生理卫生。
(4)指导学生遵纪守法。(5)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13.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办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
14.班会的特点:集体性、自主性和针对性。
15.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
16.主题班会的形式:主题报告会、主题汇报会、主题讨论会、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主题竞赛、主题晚会等。
17.主题班会的组织:确定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效果深化等几个阶段。 18.组织主题班会注意的问题:主题不能过杂;要有的放矢;办主任要做好“导演”
而不是“演员”。
19.班主任与家长通讯联系方式主要有:书信联系,《学生手册》或《学校家庭联系手册》联系,电话联系,网络联系等。
正在阅读:
教育学复习大纲 更改版02-29
基于Java的企业员工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实验报告(含源文件)09-16
目前中国城市环境问题现状分析05-30
2019-2025年中国基站天线行业市场潜力分析报告(目录)09-05
学校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制度07-21
延长吴起采油厂30-95井机械采油井生产系统优化设计05-17
公务人员礼仪形象的塑造05-20
剑桥少儿英语文本204-08
房务中心文员工作程序05-10
对高标清同播的几点看法08-0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教育学
- 大纲
- 改版
-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