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寓言两则》练习和答案(小升初衔

更新时间:2024-04-20 05: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升初衔接——文言文练习题(1)

阅读《郑人买履》,完成题目。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或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履()②操() ③度()④宁()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_____同_____,_____; ②反归取之:_____同_____,_____。 3翻译: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至少写出两个含有“履”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鞋子 拿,携带 量好的尺码 宁可 2、坐 座 座位 反 返 返回

3、等返回来,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4、人不能够太死板,太相信教条,遇事不知变通,是不会成功的。 5、如履薄冰 如履平地

阅读《刻舟求剑》,完成题目。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涉()②遽() ③是()④求()

2、分别指出加点字分别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3、解释下列加点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分类。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而忘操之: .

C、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1)、代词,代物() (2)、动词()

4、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中的郑人和楚人的言行都十分可笑,请按要求写出有关句子。 郑人最可笑的“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人最可笑的“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渡江 立即,急忙 这儿,这里 寻找,找 2、代他的或代楚人的 代他

3、代词,代量好的尺码 到……去 代词,代剑 AC B 4、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5、遇到事情,不能够根据客观事实变更自己的想法,是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的。 6、“宁信度,无自信也。” 遽契其舟;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小升初衔接——文言文练习题(2)

阅读《古代寓言两则》,并完成1-4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或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下列哪组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

A、先自度其足 B、至之市,而忘操之 ..吾忘持度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C、何不试之以足 D、至之市,而忘操之 ..不以为然反归取之 ..2、翻译句子。

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楚人的“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郑人”和“楚人”的毛病有什么相通之处?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 先自己量好脚的长度,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船停止了,(楚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寻找宝剑。 3、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4、 他们都不能够根据事情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想法,固执已见,不知变通等 我们要学会遇到事情时,能够根据客观事实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能墨守陈规,固执己见。

小升初衔接——文言文练习题(3)

阅读《夸父逐日》,然后答题。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①;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②。 1、解释词义。

逐走:___________ 未至: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弃其杖,化为邓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竞跑,赛跑 还没有到达2、(他)丢弃的手杖,变成了桃树林。 阅读下列文言文,然后答题。

(一) 王戎识李

王戎①七岁,尝与诸小儿游②。看道边李树多子③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④。

选自《世说新语》

(二) 陆绩怀桔

绩⑤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欲归遗⑥母。”术大奇⑦之。

选自《三国志·吴志》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 ②游:玩。 ③子:果实。 ④信然:真是这样的。 ⑤绩:陆绩,三国时吴国学者。 ⑥遗:给。⑦奇:认为……与众不同。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尝与诸小儿游:( ) ②拜辞堕地:( ) ..2、下列句子中判断“之”指代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儿竞走取之(代李子) B、取之,信然(代树) C、人问之(代王戎) D、术大奇之(代陆绩) 3、翻译句子。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答案:

1、曾经 告辞 2、B3、树长在道路旁,而且结了很多的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xv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