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AX培训教程-13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01 09: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三章 剩余静校正

尽管已经应用基准面静校正来消除高程沿地震测线变化对旅行时的影响,但是消除剩余近地表旅行时延迟仍然是必要的,这些延迟是风化层的速度变化和/或深度变化的结果。ProMAX提供了几种剩余静校正处理。除了Trim Statics(平滑静校正)之外,都是地表一致性处理。

本章所涉及的标题

? 自动静校正流程图

? 输入给剩余静校正的数据准备 ? 计算剩余静校正量 ? QC和应用剩余静校正量 ? 外部模型自动静校正概述 ? 外部模型自动静校正流程图

本章目的

7、剩余静校正

为了校正高程/折射静校正所没有解决的近地表风化层中的高频变化和速度变化,陆上资料总是要应用某类剩余静校正。可把高频看作比一根电缆长度还要短。本章研究ProMAX的一些计算剩余静校正量的技术。完成本章的学习,应该:

? 知道如何为剩余静校正输入准备数据 ? 了解如何计算地表一致性静校正量 ? 了解如何计算平滑静校正量

? 能够为一些试验性的静校正程序建立模型叠加道

1

自动静校正流程图

2

为剩余静校正输入作数据准备

所有剩余静校正处理都是独立的,要求在执行剩余静校正程序之前对数据进行各种预处理,并且将结果输出到一个磁盘数据集中。在处理序列方面,对自动静校正的输入应该有观测系统信息,进行过增益恢复、噪声衰减、反褶积、折射或高程静校正以及NMO校正。

除了正常的预处理之外,也许想要通过带限输入数据来滤掉不期望的高、低频噪声,以及用一个AGC调整数据。

为了实现外部模型静校正方法,将需要利用ProMAX中可获得的任何信号加强技术建立加强后的叠加道集作为模型。这将涉及到外部模型自动静校正部分。

剩余静校正的数据准备和层位拾取

在这练习中,为输入给自动静校正简单地准备一个叠前数据集,并在叠后数据上拾取自动静校正层位。

1、建立下列流程:

2、在Disk Data Input中,选择最佳的叠前数据。

3

3、在NMO中,选择最佳的RMS速度参数表。

4、应用AGC和带通滤波净化数据,准备进行剩余静校正量计算。

一个500ms的AGC门宽就足够了。应用带通滤波消除不期望的低、高频成份,如5-10-40-50Hz。

5、将NMO校正后的CDP道集输出到新文件“CDP-input to res.statics”。 这数据下后面流程中输入到剩余静校正程序中。 6、执行该流程。

7、 剩余静校正处理需要从初步叠加剖面中拾取参考层位(自动静校层位),并将它存入一个参数表。编辑下列流程:

8、 输入折射静校叠加数据。 9、 执行该流程。

10、 从Trace Display的菜单条中选择Picking→Pick Autostatics Horizons…。

4

拾取自动静校层位

11、 出现一个Table Selector窗口。键入一个新表名“horizon1”,选择OK。 输入smash=11(CDP道)。Smash是沿层位求和的CDP数,为校正形成模型道。门宽是关于拾取值对称的。对于陡倾角地区应该使用smash为3-5。较平缓的地区smash值为11-21都是有效的。

输入gate width=100(ms)。门宽应该大于期望的剩余静校正量最大值的两倍。在沼泽/湿地里,这也许是一个大值。完成时单击OK。

12、使用MB1拾取一个层位。这确定时间门的中心。层位可以延伸到整个数据集,也可只是数据的一部分。没包含在层位中的CDP将不进入该层的剩余静校正量计算的范围。

注意:

自动静校层位是从已经移动到最终基准面的叠后数据中拾取的。剩余静校处理自动移动这些时间层位到处理基准面,输入CDP道集参考了同一基准面。这个应用C_STATIC到该层位的过程对用户来说是自动而且透明的。 13、另外的层位(最多500个)可以通过在道显示区域用MB3单击选择一个新层来拾取。

将提醒为每个层位输入一个新smash值和时间门。还要注意新层位在Pick Layers

5

窗口中用一个括入括号中的数字表示。

剩余静校处理将在重迭时窗部分对静校正解进行平均。在静校正解之间应该提供大约10道重迭的平滑过渡。太多的重迭可能导致静校正解的边缘突变。

14、要退出和保存自动静校层位参数表就选择File→Exit/Stop Flow。 当问是否保存时选择Yes。 计算剩余静校正量

ProMAX提供了九种内部模型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和三种CDP一致性(平滑)静校正方法:

? 相关自动静校

? 互相关求和外部模型自动静校 ? 周期跳跃分析自动静校 ? 差异(differential)自动静校 ? Gauss-Seidel外部模型自动静校 ? 混合遗传算法/最陡斜坡自动静校 ? 最大能量自动静校 ? 最陡斜坡自动静校 ? 差异求和自动静校

? CDP平滑静校:非地表一致性 ? 层位平滑静校:非地表一致性 ? 时变平滑静校:非地表一致性

最经常使用的地表一致性方法是“Correlation Autostatics(相关自动静校)”和“Maximum Power Autostatics(最大能量自动静校)”。最大能量法已经证实对好坏资料都能适应。最大能量唯一缺陷是在CPU使用方面成本稍多一些。最大能量法通过移动每道根据最大能量叠加简单地求取叠加能量的最大值。“CDP Trim Statics(CDP平滑静校)”原理相近,只不过移动是在CDP域中进行,这样,对于地表一致性而言,这样的

6

移动是盲目的。大多数方法在边缘和低覆盖区域都有一些问题。这些边缘问题常常通过在数据库中编辑错误值来校正。选择一种方法要基于数据质量、静校正问题的大小和剩余静校正方法的优点来考虑。每种方法的参数选择也要基于数据质量和静校正问题的大小来确定。如果看起来没多大问题,就使用Gauss-Seidel External Model Autostatics(Gauss-Seidel外部模型自动静校)。 自动静校正量计算

在本练习中,将使用最大能量和相关自动静校来计算剩余静校正量。这部分结束时的附加练习介绍外部模型程序:Gauss-Seidel外部模型静校和互相关求和外部模型静校。

1、建立下列流程:

2、 选择NMO校正后的CDP道集作为相关自动静校的输入道数据。选择自动静校层位和RMS速度表。

相关自动静校使用一种Gauss-Seidel方法将静校正量分成速度以及炮点、检波点、道(channel)和构造(structure)静校正量。

3、执行该流程。

完成时,从Flow菜单中单击View,看看job.output文件的内容。检查炮点和检波

7

点静校正量的范围以及是否有反向道。

4、编辑以前的流程。

5、 在2D/3D Max. Power Autostatics*(2D/3D最大能量自动静校)中,输入NMO校正后的CDP道集。选择自动静校层位表、每次迭代所允许的最大静校正量。为了防止过早地分出解,我们用这些极低的值开始。其余的参数置成如上所示的值。

2D/3D Max. Power Autostatics通过求CDP叠加能量的最大值来估算炮点、检波点和道静校正量。

6、执行该流程。

完成时,从Flow菜单中单击View,看看job.output文件的内容。检查解是否收敛。还检查炮点和检波点静校正量的范围。

8

QC和应用剩余静校正量

可通过几种方法进行剩余静校正量结果的质量控制: ? 应用数据库显示工具。

? 比较应用剩余静校正量前后的叠加剖面。 ? 比较应用不同剩余静校正方法的叠加剖面。

比较数据库中的静校正解

一种快速 QC工具是用数据库显示工具检查计算出的静校正值。

1、从Flows菜单中选择Database选件,然后从主DBTools菜单中选择Database→XDB Database Display。从XDB显示中选择Database→Get。

2、选择SRF顺序、Statics信息类型和两个静校正量文件RCOR000 & RPWR000。

检波点静校正量的Database曲线

相关自动静校的炮点(SIN)和检波点(SRF)静校正量是SCOR0000和RCOR0000。 最大能量自动静校的炮点(SIN)和检波点(SRF)静校正量是SPWR0000和RPWR0000。

9

根据几种方法计算出的静校正量值可同时地绘出来以供比较。然后可将一些值置为零,或者从这数据库显示中编辑值。参见鼠标键帮助以指导操作。

3、每种方法计算出的质量系数也输出到数据库中。

质量系数(Quality Factors)可用作冲零的静校正量值或者编辑炮点和检波点的标准。 质量系数文件命名约定是S_CQ0000和R_CQ0000。几种方法的质量系数可同时显示出来对比计算出的静校正量的可靠性。相对于临近值有低质量系数的静校正量可以冲成零,或者编辑检波点静校正量。质量系数可在CDP叠加之前用来对记录道加权。更多的资料参见Residual Statics帮助文件。

比较自动静校叠加剖面

1、建立下列流程:

这是一个独立的宏,能使用户将没作剩余静校正的初始叠加与剩余静校后的叠加相比较。它使用Screen Display程序。

2、用MB2执行,并利用屏幕交换功能来比较叠加剖面。 3、利用最大能量自动静校正,再执行该流程(用MB2)。

10

比较两个或多个自动静校叠加剖面

1、建立一个流程对比两种或多种静校方法的叠加结果。利用下列流程开始对比:

11

外部模型自动静校概述

目前ProMAX提供了两种与外部模型(试验性的)一起使用的地表一致性自动静校程序。这两个程序都要求使用External Model Correlation(外部模型相关)工具,对叠前记录道与模型进行相关。由于相关拾取时间可写入TRC数据库中,这些也可以作为外部模型平滑静校正量直接应用到数据上。

一个典型的外部模型自动静校作业流程由四个阶段组成:外部模型建立、相关计算、静校正量计算和静校正量应用。外部模型建立的输入可以是任何叠加数据集。这允许用户使用ProMAX中可获得的数据加强技术来改善模型叠加。例如,可对初始叠加数据应用混道、2D滤波或F-K反褶积等生成模型叠加数据。另一种产生模型叠加数据的方法是使用Eigen Stack(本征叠加)处理。

12

外部模型自动静校流程图

13

建立本征叠加

Eigen Stack(本征叠加)处理利用本征向量分解技术从叠前超道集分离出地震道矩阵的主要分量。概念上,本征叠加后的叠加道上的子波比常规叠加更类似于叠前数据的子波。理论说明从一个反射点记录的所有子波都是一样的。这些子波由于近地表速度变化而产生时移。我们通过一个叠前道与一个叠加道做互相关特别测量了这些时间变化。本征叠加处理试图使叠后道子波尽可能地相似于叠前道的子波。通过建立更高分辨率的试验道,这应该改善互相关的处理。然而,这处理的代价是也许损失了部分构造信息。有些论文也许将本征叠加称作K-L变换。注意,这与用于扫描视网膜或加强相片上的脸部的模式识别是一样的技术。

本征叠加分解示意图 首先需要拾取一个将用于本征叠加处理的时间门:

1、建立下列流程,在NMO校正后的CDP道集上拾取本征矩阵时间门。

14

2、输入CDP道集的范围,执行该流程。

3、 从Trace Display菜单条,选择Picking→Pick Miscellaneous Time Gate…。

拾取时间门

4、 输入门的名字,如“eigen gate”。

5、 选择第二个关键字CDP,从有高信噪比的数据区域中拾取一个窗口。确认该窗口包括了感兴趣的区域。在Trace Display区域中使用MB3为该窗口的底部选择一个新层。这种显示也是检查速度的一种QC好方法。如果CDP道集没拉平,也许速度有问题。

6、 选择Picks,退出Trace Display。

15

7、 编辑流程,生成一个本征叠加。

本征叠加处理在一个CDP道集中叠加平同相轴。道与道时差较大的同相轴不会包含在本征叠加的输出之中。

8、在Disk Data Output中,输出一个新数据集“STK-eigen”。这用作后面的外部模型相关建立程序的输入。

9、执行该流程。

10、编辑流程,在本征叠加数据上拾取自动静校层位。

11、执行该流程。

16

12、 从Trace Display中的菜单条,选择Picking→Pick Autostatics Horizons…。

拾取自动静校层位

? 键入一个新表名,单击OK。

? 输入smash=1(in traces)和gate width=300ms,单击OK。

对于一个外部模型,不使用smash。因此,给它赋值1。试验道(pilot traces)通过建立本征叠加已经稍微“碰撞(smashed)”在一起。

使用MB1拾取一个层位。这标识时间门的中心。层位也许延伸到整个数据集,也许只覆盖数据的一部分。没包含在层位里的CDP也不参与该层的剩余静校正量的计算。

注意: 自动静校层位是根据已经移动到最终基准面上的叠加数据拾取的。剩余静校正处理自 动地将这些时间层位移到处理基准面上,输入CDP道集参考同一基准面。这种处理对 用户是自动且透明的。 13、另外的层位(最多500个)可以通过在道显示区域中单击MB3选择一个新层位来拾取。

将提示为每个层位输入一个新smash值和时间门。还注意,新层位在Pick Layers

17

窗口中用一个括号括起来的数字表示。

14、要自动地移动拾取值到最近的波峰或波谷,用MB3单击数据域,选准合适值拾取。

15、保存自动静校层位拾取,退出Trace Display。 16、建立下列流程进行相关:

17、在Disk Data Input中,输入NMO校正后的CDP道集。 18、选择External Model Correlation(外部模型相关)参数。

为模型道数据集选择Eigen Stack,选择自动静校层位为Horizon文件。 19、在Disk Data Output中,输出相关道数据。 相关道数据用于EMC Autostat:Xcor Sum*。 20、执行该流程。

18

21、建立下列流程,利用EMC Autostat:Gauss-Seidel*计算剩余静校正量:

22、对于Gauss-Seidel,从有序参数文件中选择TRC-STATICS-TRM_0000。 这些时移将分成炮点(SIN)、 检波点(SRN)和构造(CDP)静校正量。 23、执行该流程。

完成时,从Flow菜单单击View,看看job.output文件的内容。能够用DBTools或XDB Database Display图示检查数据库中炮点和检波点静校正量范围。

24、编辑前面的流程来使用EMC Autostat:Xcor Sum*。

19

25、在Xcor Sum中,输入从外部模型相关流程中输出的相关道数据。

为了导出静校正量,对这些相关道进行求和,然后在不同的范围里拾取最大值。 26、执行该流程。

完成时,从Flow Building菜单中单击View,看看job.output文件的内容。检查炮点和检波点静校正量的范围。

27、如同本章早期那样对结果进行QC。

利用XDB Database Display和流程“7.3-Compare Autostatics Stacks”进行对比。 在数据库中,将看到用Xcor Sum计算的炮点、检波点静校正量SPEM0000和用Gauss-Seidel计算的炮点、检波点静校正量SGEM0000。

28、在比较不同的自动静校解之后,建立下列流程应用最佳解。

29、填入上面列出的参数,然后执行该流程。

30、当在Trace Display中完成叠加剖面的观察后,选择File→Exit/Continue Flow。

20

本章概述

完成本章学习后,应该能够回答下列问题: ? 能为剩余静校正准备输入数据吗? ? 地表一致性的含义是什么? ? 如何计算地表一致性静校正量? ? 如何计算平滑静校正量?

? 能建立引导某些静校正程序的模型叠加道吗?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xq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