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复习总结

更新时间:2024-05-04 12: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德育原理复习总结

第一章 学校德育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社会道德 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 (一) 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

1、 社会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社会物质增长方式的持续革新 2、 日新月异的物质生产技术 3、 持续推进的全球化进程

(二) 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对社会道德的影响 1、 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丰富了社会道德需要

2、 高速运转的社会形成了对道德与教育的迫切需要 3、 以物质增长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道德的挤压 二、社会变迁对社会道德的影响 (一) 复杂的社会变迁

1、 广泛而快速的人口迁徙与人口流动 2、 复杂细致的社会分工

3、 人际关系的重构(由以血缘家族为中心的人际关系转变为以业缘为中心的人际关系) 4、 现代家庭对社会的独立与依赖的矛盾 (二) 社会变迁对现代道德的影响 1、 社会变迁对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

(1) 社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社会的开放与多元

(2) 社会道德从以血缘家族为中心走向以血缘为中心。 (3) 社会道德的监督作用与约束作用逐渐减弱 (4) 专业道德要求的日益丰富与发展 (5) 局部区域的道德问题全社会化

2、 社会变迁在改变整个社会道德大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家庭环境 (1) 小型家庭需求的变化 (2) 儿童成长环境变化 (3) 家庭能力变化

三、社会信息流通的飙升及其对社会思想道德的影响 (一) 信息保存与流通的文明意义 1、 信息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发展资源

2、 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与信息的流通过程密切相关 (二)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社会思想道德的影响 1、 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思想道德影响的传播途径 2、 新媒体技术对社会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影响

(1) 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与互动性巩固了开放与平等的思想观念 (2) 现代信息技术鼓励了人们的主体参与性

(3)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高效便捷的获取信息,也增加了信息鉴别的难度。 第二节 冲突与融合中的价值理念 一、人本思想的不断深化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交织

(一) 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

1

(二) 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碰撞中寻找生机与活动的中国文化 三、科学思想与人文思想的矛盾与融合 (一) 科学思想与人文思想

(二) 科学思想与人文思想的分离 (三) 科学思想与人文思想的相互融合 四、价值多元的矛盾与发展之路 五、共同理想与信仰的缺失 六、社会责任的泛化与不确定

(一) 庞大的社会责任领域和责任主体 (二) 社会责任的分散与不确定

第三节 个体道德发展的矛盾 一、不确定的道德观念

二、确保共性与崇尚个性的融合 三、平等的权利与责任的日益重视 四、社会与个人选择的艰难

(一) 现代社会宽广的选择范围带来了选择困境 1、 选择的责任与必然承担责任的要求 2、 更多选择带来的选择困境

(二) 如何确立正确的选择态度:“用进废退”的原则

问题思考:考擦你所生活的学校和家庭社区周围有哪些具体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发生了变化?你知道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吗?

第二章 学校德育面临的冲突 第一节 德育理想的失落 一、价值关怀的缺失

(一) 学校知性论德育范式对人生价值的忽视 (二) 社会焦躁与功利思想对人生价值的忽视 (三) 矛盾的价值观念对明确的人生价值观的损害 二、德育层次性的模糊

首先,道德教育是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的结合,而学校德育只找到了道德规范的教育途径,对于道德理想的引导常常处于道德缺失的状态。 其次、忽视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层次性 最后、学校德育本应该是道德理论层面和道德实践层面相结合的活动,但是学校德育更多的停留在了知识理论层面,而在实践层面上,学校可以采用将现实生活引入课堂,而让学生共同投入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践体验的机会却大大减少了,其中不乏学校的对集体实践的范围与时间的人为收缩。 三、教师的“去圣化”

(一) 教师称呼的泛化暗示教师“去圣化”

2

(二) 教师的工具化与技术化的负面影响 1、 教师“去圣化”与“去权威化”的混淆 2、 教育的工具化技术化取向致使教师片面发展 3、 专业片面发展的教师缺乏立志崇高的愿望 4、 教师缺乏承担起崇高职责的自信 第二节 德育与生活的背离 一、陈旧的德育观念

二、着力于遵守规范的德育目标 三、孤立的道德课程设置

(一) 被分割出来的学科德育课程 (二) 陈旧的学校德育内容 四、孤立的德育专业教师 五、苍白的德育情境

第三节 德育中师生关系的失衡 一、“强势教师”与“白板学生”的误解 (一)对教育功能的自大造就“强势教师” (二)“强势教师”设定下的师生关系 二、“中立教师”与德育的放任无为 (一)“中立教师”的特点

(二)“中立教师”设定下的师生关系 第四节 德育评价的失调 一、德育评价标准多元或双重 二、德育评价主体的分裂 三、德育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第三章 德育原理课程建设回顾与反思 第一节 德育课程建设的回顾 一、关于德育的本质

(一) 宏观德育论:这种德育观包含的德育内容最广泛,涉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

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二) 中观德育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三) 微观教育:指道德教育

(四) 层次德育论:把德育分成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综合认识观。 二、关于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

第一、 研究德育现象或活动及其规律性 第二、 研究德育规律 第三、 研究德育问题

三、学校德育课程的变迁与近三十年来德育原理教材建设状况 德育课程是指学校德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

3

德育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专门的德育学科课程,旨在通过有关道德知识、道德行为训练等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情感和行为。二是通过各科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即间接教育。

(一) 学校德育课程的变迁:古代 近代 现代 1、 古代学校课程内容与德育的融合

2、 近代人文学科的兴起与学校德育的昌盛。 3、 近代科学的繁荣与现代学校德育的衰落 (二) 近三十年来德育原理教材建设状况

第二节 德育课程建设的反思 一、对德育本质的认识

二、对德育原理研究对象的认识 三、对德育过程的认识

第二篇 谁是教育者:学校德育中的教师与学生 第四章 教师的角色审视及德育修养 第一节 学校德育中的教师角色 一、角色概述

(一) 什么是角色 (二) 教师角色界说

教师角色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规范总和,教师角色会受到时代价值观、教育观的影响。

二、教师角色的历史变迁与演变 (一) 传统德育中的教师角色 1、 教师是社会道德的代表者 2、 教师是道德教育的主导者

(二) 新型德育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1、 教师既是道德教育者又是道德学习者 2、 教师既是道德示范者又是道德实践者

3、 教师既是道德知识的传递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第二节 学校德育中的教师修养

一、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 教师的道德与道德修养 1、 教师道德界定

2、 教师道德修养的内涵

(二) 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意义 1、 教师道德修养的特殊性

2、 教师道德对教育事业具有促进作用 3、 教师道德对未成年学生具有示范作用 4、 教师道德对社会生活具有导向作用 (三) 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内涵 1、 充满爱心,忠诚事业

4

2、 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3、 以身作则,行为示范

(四) 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方法 1. 学习与实践 2. 自省与交流 3. 认同与发展

二、教师的德育素养 (一) 教师德育素养的结构 1、 教师的德育意识 2、 教师的德育知识 3、 教师的德育能力 4、 教师的德育行为

首先,教师德育行为应符合道德要求 其次,教师德育行为应避免负面作用 最后,教师德育行为应选择适当的手段 (二) 教师德育素养的提升 1、 教师的培训 2、 教师的自修 3、 教师的实践

第五章 学生的身心特点及道德发展

第一节 学生道德发展的生理基础与心理特征一、学生道德发展的生理基础

(一) 生理成熟 与道德发展 (二) 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性

二、学生道德发展的心理特征 (一) 心理发展水平与道德认知 (二) 不同发展阶段的道德认知特点 三、学生道德发展的过程特点

(一) 做人与成长 (二) 明理与习德 (三) 长期与反复

第二节 个体道德发展的观念论 一、成熟论 二、阶段论 三、拓展论 四、内生论 五、外铄论 六、内化论 七、建构论

5

1、评价的内容要明确 2、评价要真诚

3、评价要适时、适度 (二)档案袋德育评价法 1、档案袋德育评价概述

学生档案袋是指有关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取得的进步以及反应学生学习成果的一连串信息的汇集,即每一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成果(作业、作品)、反思报告、评价结果以及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收集。 (1) 档案袋不只是堆砌材料的容器

(2) 档案袋不仅仅是学生一年中的作业收集,还应包括选择过程中的学生参与、选择的

说明和指南、评分的标准,以及学生对作品的自我反省,集中反应学生向德育目标进步的过程。

(3) 档案袋内容的制作过程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原始资料库,也不是“作业收容所”,而是

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他人活动过程的结晶和丰富多样的成果的积累,涵任务盖了一项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整个跨度。 2 、档案袋类型

档案袋德育评价法的五种类型: 类型 理想型 内容 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和指南,系列作品,以及代表学生记忆、理性、应用、分析、综合判断力和评价自己作品能力的独立反思和批评。 除了学生作品外,还包括由教师考擦完成的检查表、教师所做的课题观察记录,以及表现性测试的结果和相关轶事的系统性、持续性记录。 主要由学生选择出来的自己最好或最喜爱的作品集,基本上由学生自己选择。 目的 塑造学生人文情怀,尊重人格价值和道德价值。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提高学习质量,学生成为有独立意识的得意评价者。 以学生的综合作品、量化和定性的评价方式,提供一种系统的记录。他不强调学生的反省,重点在于反应学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 向家长和其他感兴趣的人展示。 文件型 展示型 课堂型 由三个部分组成:(1)依据课程目标对所有一种总结性的文件,用于向家学生表现的总结;(2)教师给每个学生的详长、管理者及他人交流、报告细评语式评价;(3)教师本年度课程和教学教师对学生综合判断的情况。 计划及修订说明。 它要根据预定的标准,对学生作品进行标准用于向家长、管理者或政府机化的评价。主要由教师、管理者等建立学生构作标准化报告。 作品集。 评价型 (三)教师自编测验德育评价 1、测验应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

(1)题目的引导语句要清楚明确,让学生读懂题意。

(2)不要照搬教材或测验常模中的表达语句,应本土化,有所变通。

(3)及时编写测验题,并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预测、调适、修改不恰当的项目。 (4)不要故意设置极好或极坏的选项,让学生能够轻易的选择优势答案。

16

2、注意测验的信度和强度,在解释结果时应慎重。 3、测验应能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升华和发展 (四)德育投射法

三、学校德育评价的基本程序 (一)确定德育评价目的 (二)编制评价指标体系 (三)收集和获取评价信息 (四)汇集整理和评级评分 (五)分析和再评价评价结果

第三节 国外学校德育评价模式介绍 一、韩国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估

二、日本学生“自我”道德判断力的评估 三、美国学生“社区道德”评价模式

第四篇 继承与借鉴:传统学校德育及其发展 第十一章 中西方传统学校德育比较 第一节 中国传统学校德育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中国学校德育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学校德育发展概况 氏族社会: 奴隶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 汉武帝时期: 隋唐时期: 宋代:书院兴盛 明朝 王守仁 清初

(二)古代中国学校德育特点 1、重视学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2、学校德育与政治紧密结合

3、传统学校德育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

二、近现代中国学校德育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一)近现代中国学校德育的发展概况

17

(二)特点

1、复杂性和斗争性

2、德育内容上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感情 3、提高政治觉悟是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 三、当代中国大德育的形成及其特点 (一)当代中国大德育的的形成

(二)大德育的特点

1、大德育的外延无限扩大 2、各教育之间的关系模糊

第二节 西方传统学校德育的历史演进 一、西方古代学校德育发展的概况与特点 (一)西方古代学校德育发展概况

(二)主要特点

1、西方古代学校德育具有习俗性和实践性 2、西方古代学校德育笼罩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3、学校德育牺牲理解、强调记诵,采取了非人道的方式 二、西方近现代学校德育发展的概况与特点 (一)西方近现代学校德育发展的概况

(二)西方近现代学校德育发展的特点 1、学校德育从宗教化走向世俗化 2、学校德育从神化走向人性化 3、学校德育的组织化和科学化 4、学校德育理论和方法总类繁多 第三节 中西方传统学校德育的比较 一、中西方传统学校德育的共性 (一)都重视道德和道德教育的传统 (二)强调教师的以身作则 (三)知行结合、躬行实践 二、中西方传统学校德育的差异

(一)中国的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合一与西方的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合一(二)中国的“德教至上”与西方的“智德统一” (三)中国的整体主义价值观与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四)中国重“义”与西方重“利”的道德价值观

(五)中国的“内省自觉”与西方的“行为训练”的道德教育方法

18

第十二章 传统学校德育的现代转换 第一节 传统学校德育现代转换型的背景 一、传统道德资源的断裂与现代道德危机 (一)传统道德的缺失

(二)现代道德体系的攻破与失衡 二、学校德育的现代困境

(一)封闭的德育观念与开放的社会变革之间的疏离 (二)理想化的德育目标与世俗化的社会生活之间的脱节 (三)知性化的德育内容与物化的德育对象之间的对立 (四)无人化的德育方法与学生生命实践的背离 三、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

(一)优秀传统道德的历史功效 (二)优秀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

(三)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学校德育的关系 四、开发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资源紧密相连 (二)实现继承传统与诠释现代的共融 五、中国传统道德资源中的优秀教育思想

(一)重视德育的地位、强调以德为主、德智相辅 (二)追求天人合一,人际和谐的道德理想 (三)以仁爱为核心内容,推己及人

(四)躬行践履,自觉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 (五)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德育模式 第二节 传统学校德育的继承与创新 一、中国传统道德概念的现代解读 (一)传统“道德”概念的历史考擦 1、“道”“德”的出现 从词源上考据,“德”先于“道”出现,最早出现于殷墟甲骨文中,“道”字的首次出现则是在甲骨文之后的金文里。“道”原指人物所行的道路,后引申为万物的本体或事物运动、变化与发展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和准则。“德”和“得”意义相近,指万物循道而产生、发展所遵循的特殊规律及所得的特殊性质。 2、“道”“德”分明

“道”的含义从行走之路引申为轨道、法则之意,“道”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及人的行为原则和规范。“德”的含义也在最初的直视而行的基础上,加入心的参与与领悟,进一步发展为一切正直的行为,所以也就有了“自得于内谓之德”的说法。 3、“道”“德”之间产生联系

《国语·晋语》中“天道无亲,唯德是授。”第一次在“道”与“德”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联系。具体表现为: (1)道之于德无间:“道”与“德”的内在一致性 (2)德者,得道之谓也:“道”与“德”的内在转化 4、“道”“德”连用 “道”“德”二字的连用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 5、道德内涵不断僵化 “道”“德”二词连用为“道德”说明“道德”指人在体道得道后对“道”的一种把握和理

19

解方式,是一种动态的转换过程。然而,这一具有动态、丰富内涵的观念没有得道顺利发展,而是不断狭隘化以致僵化。 (二)传统道德的现代解读

今天我们从新审视传统的“大道德”概念,无论是以天、地变化为基础的自然观,还是人伦关系、礼仪规范为基础的社会观,都是动态变化的,都离不开个体的人的理解。这便是传统道德的灵魂所在,也是我们今天从新认识学校德育的起点。 二、现代学校德育的创新 (一)树立多维“道德”观

(二)建构以“生命·实践”为基础的学校德育体系 (三)创建开放式、层次性、一体化的道德教育课程体系 (四)建立内涵丰富、多层次的道德教育内容体系 (五)强调道德教育过程中个体的动态参与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xh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