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ESP结构与ESP故障灯亮的诊断及排除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11 23: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技术应用性设计成果

奔驰ESP结构与ESP故障灯亮的诊断及排除

目 录

奔驰ESP系统的结构与ESP故障灯亮的诊断及排除……………(2) 1、引言 ………………………………………………………………(2) 2、ESP …………………………………………………………………(3) 2.1、ESP的功能组成……………………………………………… (3) 2.2、ESP 各电子部件的主要功用………………………………… (3) 2.3、汽车ESP 系统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4) 2.4、ESP灯常亮故障常见原因分析 ………………………………(6) 3、ESP故障诊断任务分析……………………………………………(6) 3.1、故障现象…………………………………………………………(7) 3.2、ESP灯常亮故障诊断步骤图……………………………………(7) 3.3、故障排除………………………………………………………(9) 4、总结…………………………………………………………………(9) 参考文献………………………………………………………………(10)

奔驰ESP系统的结构与ESP故障灯亮的诊断及排除

胡明基 指导教师:骆美富 、翁建飞 指导师傅:高宜瑞

[摘 要]ESP是汽车电子稳定程序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的简写,由德国博世公司(BOSCH)和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公司联合研制。能够在几毫秒的时间内,识别出汽车不稳定的行驶趋势特别是驾驶员在转向时经常出现“过度转向”或“转向不足”的操作。本文主要介绍奔驰ESP系统的结构与ESP故障灯亮的诊断方案。

[关键词]ESP 过度转向 转向力不足 诊断 1.引言

ESP称得上是当前汽车防滑装置的最高级形式。它是一个稳定的控制系统,能在危险时刻或车辆失去控制的瞬间,协助驾驶员操控,使车辆保持行驶稳定。ESP系统由控制单元及转向传感器(监测方向盘得转向角度)、车轮传感器(监测各个车轮的速度转动)、侧滑传感器(监测车体绕垂直轴线转动的状态)、横向加速度传感器转弯时的离心力)等组成。它能够一方面根据方向盘得转角和车轮的速度,时刻监控驾驶员意图,另一方面通过测量加速度侧摆偏转率确定当前汽车的行驶状态。时时刻刻对这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如发现异常,立即作出反应,从而迅速而有效的控制车辆。

2.ESP

2.1 ESP Function (功能组成)

奔驰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车身电子稳定系统,通过监测四轮车速、横加加速、旋转加速及方向盘角度信号,执行在行驶及刹车过程中自动调节分配刹车力,并改变发动机力及变速箱换档,达到车身安全、稳定功能。奔驰ESP由BAS( Brake Assist System)辅助制动系统 +ABS(Anti-Lock Brake System )防抱死系统+ASR(Anti-skid Regulation )驱动防滑系统+EBR(Engine Braking Regulation)制动分配系统+ETC(Electronic Transmission Control)+ETS(Electronic Traction Support)组成。

奔驰的ESP的组成大致可分为传感信号部分、控制单元和执行控制部分,ESP用于在高速转弯或在湿滑路面上行驶时提供最佳的车辆稳定性和方向控制。电子控制单元(ME)通过

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确定驾驶员想要的行驶方向;通过车轮速度传感器和横向偏摆率传感器来计算车辆的实际行驶方向。当电子稳定程序检测到车辆行驶轨迹与驾驶员要求不符时,电子稳定程序将首先利用牵引力控制系统中的发动机扭矩减小功能并向发动机控制模块发送一个串行数据通信信号,请求减小发动机扭矩。如果电子稳定程序仍然检测到车轮侧向滑移,则电子稳定程序将实行主动制动干预。 2.2 ESP 各电子部件的主要功用

1.方向盘传感器:监测方向盘旋转的角度,帮助确定汽车行驶方向是否正确。 2.轮速传感器:监测每个车轮的速度,确定车轮是否在打滑。

3.横摆角速度传感器:记录汽车绕垂直轴线的运动,确定汽车是否在打滑。

4. 纵向/ 横向加速度传感器:ESP 中的加速度传感器有沿汽车前进方向的纵向加速度传感器和垂直于前进方向的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基本原理相同,只是成90°夹角安装。它对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起反应,确定汽车是否在通过弯道时打滑。控制单元通过上述传感器的信号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进而发出控制指令,并自动地向一个或多个车轮施加制动力,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每秒进行150 次制动,以把车子保持在驾驶者所选定的车道内。这些传感器还向控制装置提供。(图1为奔驰ESP的电子元件结构图)

图1奔驰ESP的电子元件结构图

A1、仪表板 e7、手刹灯 e17、ABS灯 e41、ESP灯 p13、多功能显示屏 A7/3、ESP液压单元 A7/7、刹车助力泵 b1、BAS行程传感器 s1、BAS释放开关 y1、BAS电磁阀 B24/15、旋转加速传感器 B34、ESP压力传感器 L6/1、左前轮车速传感器 L6/2、右前轮车速传感器 L6/3、左后轮车速传感器 L6/4、右后轮车速传感器 N10/1、前SAM车身电脑 N10/2、后SAM车身电脑 N47/5、ESP、BAS、电脑 N49、转向角度传感器 N72/1、中央控制面板电脑(ESP开关) S10/1、刹车片传感器(左前) S10/2、刹车片传感器(右前) S10/3、刹车片传感器(左后) S10/4、刹车片传感器(右后) S11、刹车油位开关 S13、手刹开关 2.3 汽车ESP 系统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1.实时监控:ESP能够实时监控驾驶者的操控动作、路面反应、汽车运动状态,并不断向发动机和制动系统发出指令。记录的变量为车轮速度、转向角度、侧向加速度及横向移动。基于这些数据,通过ESP 分析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操作想向哪个方向行驶,并计算车辆是否遵照驾驶员提出的转向要求行驶,最后ESP 干预,有针对性地对各个车轮实施制动。 2. 主动干预:ABS等安全技术主要是对驾驶者的动作起干预作用,但不能调控发动机;ESP则可以通过主动调控发动机的转速,并调整每个轮子的驱动力和制动力,来修正汽车的过度转向和转向不足。在转向过程中,如果驾驶员对车辆的操作过于激烈,会使车辆不能按照自己的轨迹行驶,后驱汽车常出现转向过度情况,此时后轮失控而甩尾。当ESP 感知到这种情况将要出现之前,便会对外侧前轮制动,让车的前轮得到一个反向转矩来稳定车身;同样,在转向不足时,为了校正循迹方向,ESP 则对内侧后轮制动,形成一个加强汽车转向的转矩,从而校正汽车的行驶方向。(见图2系统有无ESP的情况图)

3. 事先提醒:当驾驶者操作不当或路面异常时,ESP会以警告灯的形成警示驾驶者。 控制方向,减少对开路面制动距离。对开路面,指的是汽车的左右轮分别位于不同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如一半是干燥路面,而另一半是积水甚至是积雪路面。当在这种路面上刹车时,制动系统在对附着力较低的路面上的车轮施加制动力时,为了防止车轮的抱死滑动,制动系统不能够对车轮施加与干燥路面上的车轮同样大的制动力。原因是如果没有反方向地控制车身,不对称的制动力会使车辆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转矩,在路面旋转打滑,ESP 系统察觉到后,系统会给电动机一个必要的转向角度命令。这时,驾驶员能够感觉到方向盘的变化,并

随之继续控制方向盘,反向旋转。在这样的作用下,制动力能够发挥地面附着力的最大值,并把制动距离缩短5%~10%。

车速 转向角度 侧向加速度 旋转度 前轮刹车力 接收传感器信号、传感器监控和补偿、CAN监控 驾驶情况控制器 1、 驾驶员相对汽车位置变化率(侧向加速度、横摆率) 2、 防止驱动轮出现打滑和滑移现象(纵向和侧向) 3、 计算增加或减少电磁阀的通电情况,控制打滑车轮 分泵的液压 刹车打滑控制和发动机失速调节(ABS和ESP) 1、 ABS在作用,防止刹车抱死和滑移 2、 计算制动压力(ABS)和发动机扭短 加速防滑调节(ASP) 计算刹车压力和发动机扭矩 SPS 速度感应方 向盘控制 在电磁阀工作时转变压力 监控ESP电脑操作工况、动作元件信号、系统失效确认、失效原因、诊断 输出信号放大器 EPS液压 系统 速度感应 动力转向阀 CAM对于ME、ETS 及仪表板警示灯工作 数据诊断座 轮速信号

图2奔驰ESP 工作原理图

随之继续控制方向盘,反向旋转。在这样的作用下,制动力能够发挥地面附着力的最大值,并把制动距离缩短5%~10%。

车速 转向角度 侧向加速度 旋转度 前轮刹车力 接收传感器信号、传感器监控和补偿、CAN监控 驾驶情况控制器 1、 驾驶员相对汽车位置变化率(侧向加速度、横摆率) 2、 防止驱动轮出现打滑和滑移现象(纵向和侧向) 3、 计算增加或减少电磁阀的通电情况,控制打滑车轮 分泵的液压 刹车打滑控制和发动机失速调节(ABS和ESP) 1、 ABS在作用,防止刹车抱死和滑移 2、 计算制动压力(ABS)和发动机扭短 加速防滑调节(ASP) 计算刹车压力和发动机扭矩 SPS 速度感应方 向盘控制 在电磁阀工作时转变压力 监控ESP电脑操作工况、动作元件信号、系统失效确认、失效原因、诊断 输出信号放大器 EPS液压 系统 速度感应 动力转向阀 CAM对于ME、ETS 及仪表板警示灯工作 数据诊断座 轮速信号

图2奔驰ESP 工作原理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xb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