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简报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04: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学科简报

第一期

奥鹏 学科组

本期导读

2 卷 首 语 专题论文 思维发散 热点聚焦 拓展阅读

1 卷首语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已初显成效。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实施提升工程对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破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综合效益的基础工作;是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实现教师终身学习,有效促进专业自主发展的关键路径,将助推教师“激发教育创新,拓展成长空间,成就发展梦想”。

衷心希望每一位参与学员习有所得。让我们一起在教育信息化之路上愉快地前行!

2 专题论文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前言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规模在中国的不断高速扩大,信息技术对现代人生活、工作的深刻改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中学课堂教学已从理论走向实践,走向发展,对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不仅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成为对学校、老师的评价标准,到今天也成为许多有条件学校的教学常态。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教育工作者改变了观念,积极投入到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运用中来。广大教师也掀起了自制教学课件的热潮,在网络中能查询到的有关教学的各种影音素材、备课资料、教学课件已数不胜数。这些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和教学常规。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是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们获取知识,单靠听觉只能记忆约1/6,单靠视觉,只能记忆约1/4,而同时使用视听两种感觉,则能记忆大约是2/3。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1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高投”与“低效”的问题,引起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高度关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追求效益、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他们就体现出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进而解决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低投”与“高效”的问题。低“投”不仅包括硬件设施、设备的低资产投入,而且还包括师生精力和时间的低消耗;高“效”包括教学过程的快速度和教学水平的高质量。下面,我们以多媒体教学为例来分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1.1 实践中验证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课堂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方式,在多媒体教室配置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视频展示台、计算机、数字投影

仪、VCD或DVD、功率放大器、音箱、话筒、无线接受器、大屏幕等),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方式,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甚至模拟虚拟现实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文字或简单挂图呈现教学信息的形势转变为多媒体形式,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文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的问题,而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景,把抽象的信息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形式再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现轻松愉快的学习。对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相关文章论述很多,不同学科,其多媒体教学优势发挥的程度也不一样。大致归纳如下几点:

①直观形象,克服抽象。(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②图文声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多元认知,多感官接收)

③动态模拟过程,有效呈现重点、难点。(动态呈现) ④及时交互,及时反馈,易于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便于交互) ⑤虚拟现实,突破视觉局限,再现事物本原。(虚拟再现) ⑥无限重复,加强记忆,克服遗忘。(符合人类重复记忆原理) ⑦针对性强,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⑧海量信息,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1.2 应用中发现多媒体教学使用的问题

误区一: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崇拜”现象。目前,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甚至幼儿园,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老师更是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学校和老师的这种积极态度我们应该肯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并不排除“赶时髦”和“盲目崇拜”的倾向。据分析,发现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老师和学生的崇拜物,所以,有的专业几乎所有的课程、每一节课都排在多媒体教室,学生一天下来少者要听六节课的多媒体教学,多者要听十节课的多媒体教学。这样一来,学生每天眼睛盯着屏幕的时间就是270分钟到450分钟。多媒体教室窗户要遮光,不易透风,再加上屏幕亮度很高,对学生的眼睛刺激很强烈,特别是长时间看着银幕,闷在黑乎乎的教室里,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头脑发昏,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一定的不利。所以,多分崇拜和依赖多媒体教学及全盘化的多媒体教学,不但发挥不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误区二:多媒体教学中的“霸权”现象。现代教学中,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更多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几乎都“退居二

线”,成了被动的教和学。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误区三: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包办”现象。现代教学中,传统媒体有粉笔、黑板、标本、模型、挂图等;电子媒体有幻灯、投影、电影、电视、计算机等。但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但代替了粉笔黑板,还替代了其它媒体的地位,“包办”了所有的教学工作。多媒体替代了一切,成了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权代表。这种全盘“包办”必然带来问题,如:投影屏幕不能完全代替教师板书。现实中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离开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的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激发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却往往无法加到板书中去而产生许多遗憾,如果借助黑板这种“灵感”就会得到充分展示。另外,好的手工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体现教师风格的作用,有无形感化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采取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因为有的

教学内容根本就不适合多媒体表现,多媒体不是万能媒体),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特长,包括传统媒体,优缺互补,交互使用。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误区四: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实验”现象。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在其实践性。利用多媒体模拟不能实践的实验和没有条件做的实验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将所有的试验都企图用多媒体来代替,即有条件完成的实验也采用多媒体模拟,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用多媒体来代劳实际的实验对老师来说确实轻松了不少,但对学生的试验学习就会打折扣。

误区五: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花样”现象。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注入了许多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过于抽象、死板单调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对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效果,比如动画、声音、特效等爱不释手,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使自己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发出声音,产生动画,有的动画和声音跟自己的教学内容没有丝毫的关系,学生看的眼花缭乱,听得心里厌烦,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

2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实践证明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但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众多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存在的多个误区,通过总结,我们意识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2.1 辅助性愿则

信息技术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只能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这种设计思想,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违背了国情。对信息技术教学,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信息技术所无法取代的。

以制作多媒体课件为例,有的教师设计制作课件,其目的就是在课堂上播放这些课件,觉得课件设计的长度越长越好,其实,课件的设计是不能代替教师上课的,课件只起辅导教学的功能,而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所作的点拨、引导、方法指导、分析讲解等都是课件无法预先设计的。

例如非典时期,北京市的中小学停课,清华附中充分运用网络进行教学,使学生停课不停学,教师的教学录像在网络中播放,并运用

校园网平台实时答疑解惑,发收作业,组织活动,有的班还在网上开了班会,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但返校时,同学们都反映了学习效果不如在校学习好,因为这样的教学,学生缺少了最真实的交流和沟通,缺少了很多在课堂之中我们常见的相互启迪,相互感染,少了真实的情感,少了读读、背背、想想的环节。而这些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2.2 适宜原则

适宜就是合适和相宜。所谓合适,就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找到落脚点;所谓相宜,就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找到切入点。

有的教师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一整堂课都在摆弄设备,好像是很热闹,却忽视了学生的练习和参与;有的教师全不以为然,一整堂课都不用,手捧传统不放。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是片面的。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用呢?这都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教师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来加以考虑。例如需要提高同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尤其是对低年龄阶段的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感官刺激,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提高兴趣,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再以直观形象代替形象思维就是不适宜的;在想办法弥补教师自身素质缺陷时也可以考

虑使用。教师的朗诵,因普通话不过关,比不上专业人员时,我们可以用录音;教师的板书因书法不够美观,我们可以用幻灯片;当形象思维发生偏差时,我们可以用影像来纠正;当教师和学生因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能用常规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问题时,我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当学生因生活阅历的限制,无法想象课文中所述的实景、实物时,我们也可以用多媒体手段来加以弥补。总之,是因需而用。 2.2.1 三维课程目标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落脚点

三维课程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握学科性质和思想,用它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然后通过具体的方法来落实学科的知识技能目标;而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明白“知识技能”教学的重要性,把它放在重要位置上,对其教学目标也要了然于胸,并尽量明确的告知学生。“过程与方法”潜移默化的融入在教学过程中,他是教师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体现。相同的知识技能采取不同的“过程与方法”时,学生形成的能力是不同的,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应用类型,有效地发挥各类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

2.2.2 “双基”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切入点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从广义知识的角度把知

识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符号、事实性知识和语义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信息技术应用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知识教学对信息资源所提出的要求,按照学习者认识活动的心理规律,设计信息技术应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⑴符号、事实性知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为学生提供促进“多重信息刺激编码”的教学环境,或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环境。如,新课程注重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要获得“语感”能力,学生需要具有理解情境意义的生活经验图式,需要在语感水平上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表达法。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同化新知识的语言图式是不完备的,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来提供可控制的语言情感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参与反应的机会和进行反应的充分时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情境交际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 ⑵语义知识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情境性材料、呈现先行组织者等,有效促进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组合和选择性比较等精加工能力的发展。如,语文学习就是要“据言会意”“因言悟道”“依言入情”。在阅读理解的认识活动中,学生需要选择文章中的某些关键信息进行联想,提取相应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经验,对这些文字符号赋予意义并产生情感

上的共鸣。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和性格情趣是阅读理解的必要条件。倘若文章所涉及的事物是学生未曾感知过的,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提供“先行组织者”,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新知识的同化点;倘若学生虽有所感知却未仔细思考,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呈现情境材料,促使学生深层次思考。

⑶范型识别技能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

从语义知识转化为应用技能的条件是,知识正例中的无关特征要有变化,这些变式性的正例同时呈现有助于概括;在正例之后紧接着呈现反例有助于分化。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正例的多种变式,突出反例的非本质特性,呈现专家解题时的思维操作过程,以如果/然后的外显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完成范型识别技能的形成,可以提高练习的效果和效率。课堂教学的难点不在于“程序操作”的自动化水平,而在于“模式识别”。课堂教学无需题海战术,而重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概括,学会识别模式。以初三数学为例,《代数》部分第十三章函数及其图像的有关内容、《几何》部分关于圆的有关知识等,都是比较重点且难懂的概念性、原理性章节,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把抽象性、概括性高的概念、原理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 ⑷策略性知识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能提供大量生动直观的认识活动情境,可控制地突出策

略知识中的关键特征,为学生从这些活动中概括出策略知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上海市卢湾中学平智炜老师在教自然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功能,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分析、概括、研究中总结出描写的基本规律。如,①课件展示校园风景和学生《初春的校园》两篇习作,让学生辨析哪篇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讨论后认为,第二篇好,因为抓住了校园中富有特色的景物。②引导学生回忆朱自清的散文《春》,启发学生体会文章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③课件显示两个瀑布的自然景物;一个流水窄小,落差大,可以听到淙淙的水声;另一个水流宽大,落差小,可以听到轰鸣的水声。要求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④师生共同回忆前面的认识活动,让学生归纳出景物描写的策略:调动感觉器官,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2.3 适度原则

适度:程度适当,适可而止。所谓程度适当,就是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宜的问题;所谓适可而止,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的频率要与教学时间相吻合。 2.3.1 回归“文本”教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对信息技术功能的把握和对学科课程的深刻理解。对学科课程的理解又涉及到对学科性

质的定位、思想方法的把握和对学习者年龄特征的理解。在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双基”教学永远是教学的核心。因此,课堂教学应把概念、原理讲明、讲透、讲活。新课切忌任意拓宽,特别是在学生尚未理解掌握知识时,随意加大知识的广度、难度是得不偿失的,会骤然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反感情绪和恐慌心理。如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讲陆游的《示儿》时,学生对这首诗匆匆读了几遍后教师急忙用课件展示了陆游的其它五首诗。课上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下学生感觉模模糊糊。

2.3.2 生成教学

课堂教学不是对信息进行简单的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心灵进行沟通的过程。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教学的科学性在于预设性,即按照教学规律而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的艺术性在于生成性,即师生、生生之间由思维的交流碰撞而产生的不可预料的结果。教学的艺术性是以科学性为基础,在教学预设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产物。它是教师教育机制的表现,是教学富有生命力的体现。虽然技术型媒体开拓了虚拟沟通的环境,但学生从教师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中获得的人生启迪是任何技术无法比拟的。

2.3.3 “思维导图”的呈现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把课本文字、教参题解、备课的流程图以文字稿的方式直接搬到屏幕上,没有发挥信息技术独特的功能优势。“思维导图”是引导人们思维的图式,是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以显性化、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便于思考和交流。“思维导图”通常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①显化思维过程。②强化理解。③整合新知识。④识别错误。 2.4 实效原则

实效:实际的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重在构建有利的教学环境和认知工具,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 2.4.1 信息技术促进自主能力的发展

自主能力是指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定向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它对学习产生方向性、控制性的影响,是形成各种能力的基础。电子学习档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控和反思能力的发展。 电子学习档案就是利用计算机媒体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成长记录袋是指用来显示有关学生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建立电子学档,为学生学会如何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具体方法,并

通过对成长记录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学生领悟到“学习成绩”“学习过程”和“态度情感”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发展自主调控能力。 2.4.2 信息技术促进探究能力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没有援助的、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让学生发现或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可调控的、问题设置适宜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①模拟软件支持的探究性学习

模拟软件可以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并能按照学科特点自动给出反馈信息。学生可给予反馈信息。如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由于目测存在误差,而有限测量又难以排除无限次测量出现反例的可能性,学生对几何性质的理解不深。利用几何画板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学生按照猜想与假设主动地对几何画板进行操作尝试,使图形在脑中不断的进行移动、翻转,依据反馈信息对这种操作进行自反抽象概括,建构新知识,从而有效地把握几何图形的实质。 ②“工具性”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索性学习

工具性信息技术是指文字处理软件、优秀电子表格软件、Foxbase数据库软件、PowerPoint多媒体编辑软件等,以及作为通讯工具的局域网和因特网。这些软硬件信息工具,使学生的探索活动摆脱了时

空的限制,使他们的思维活动从简单机械的劳动中摆脱出来,使他们对信息表征与发布的形式的变得丰富多彩。如初中生物课中“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教师先教会学生各种成分的测定方法,给学生提供测试设备,然后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他们愿意测试的食品,按照所学的方法来测出食品里的各种营养成分,并利用优秀电子表格软件记录测试结果。测试数据的大量积累、用心观察和有效使用,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提出假设、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以及陈述表达等各个环节中。 ③“信息资源”支持的探索性学习

校园网提供了丰富的学科课程资源,在校园网上,各年级、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网页,教师的电子教案就放在相应的网页上。学生上课不必忙于抄写板书,而是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思维活动上。网络课程还可以提供辅导学生作业的服务,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不仅给出解题过程,而且还给出解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专题学习资源也可以用于课堂教学,通过专题学习资源的应用,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资源进行专题归纳探究的学习;学会面对网络进行自主发现、问题探究性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协商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工具进行重构知识、创新实践和问题解决的学习。 2.4.3 信息技术对合作能力培养的作用

信息技术对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作用是开展基于电子作品的教学活动。电子作品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合作学习以及社团活动中,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结果运用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表达出来的数字化作业。如用Word做的语文小报、用Excel做的统计报表、用窗口画板做的画图、用PowerPoint做的演示文稿、用Flash制作的动画、用VB设计的小游戏、用Frontpage制作的主页等。

基于电子作品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学生合作的教学模式,它的提出是基于多元智力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建构和交流知识,主要以协作工作、参与多样学习和反思性思考为主。电子作品创作有助于激励学生协作学习,学会合作的技巧,明白团队工作的价值。电子作品创作促使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使组织能力、交流能力、设计能力、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有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工作的需求。 2.5 互容性原则

例如,很多课件的设计采用单线流程的模式,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一步一步往下演示,完全忽视了课堂教学中随时可能碰到的不确定性因素,还有的课件,只适用于编制者自己的适用。一个好的课件,应该是模块化组合,方便灵活的使用。每一位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需

要对它进行简单的修改,增删或者部分选用,只有真正做到互容、才能真正的共享,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节省大量的资源和时间,避免无益的重复劳动。 2.6 效益性原则

我们设计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其目的就是在单位时间里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不考虑这一点,我们的设计就会出现偏差。例如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只考虑了如何的精美,在细节上不惜工本,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了编制者大量宝贵时间。有的课件求大求全,完全不考虑学生的需求,课堂教学的容量,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让课件变得简约、实用,既是教学的需求,也是减轻教师的劳动,获得最佳效益的需要。

3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相应解决办法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老师在欣赏和崇拜信息技术的同时,忘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没有学习到足够的教学设计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所以,解决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的问题,最根本方法是依据上面论述的原则,系统全面地掌握教学设计思想,科学的设计自己的多媒体课件,认真地选择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和方法,理性的实施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

方法一:贯通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

课堂信息技术教学是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运用自己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来实现教学的一种方法。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中的文本教案相比较不是简单化了,而是更加复杂化了。比如,对于传统的文本教案,教师只需要考虑具体内容的文字表述方式及文字布局;而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不仅有文字方面,还有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因素的考虑,还要考虑背景、色调、布局及整体设计等。所以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要求教师除了熟悉具体的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术、音乐、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能够综合运用它们,设计出来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不但要有教育性、科学性的关键性特点,还要有艺术性和技术性的陪衬和烘托。因此,课堂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不当及产生的一些误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具备足够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必须贯通教学设计的思想,以避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的“黑板搬家”、“电灌”、

“有肉不吃豆腐”、“血不溶于水”等错误认识。

方法二:科学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重点考虑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

课堂信息技术教学和传统教学一样,是涉及师生的活动过程。信息技术教学也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与方法等众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综合考虑系统的各个因素。首先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考察,因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这个过程要是一个合理完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顺序。整个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学习需求、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确定需要用到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以形成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基础,再通过策略优化技术(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以及评价调控技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使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更加科学合理。这样一个系统化的方法加上宏观的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中就不会以点代面,片面化进入误区,而是要把重心放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的整体优化上。比如,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文本要规范、大小要适中、色彩搭配要合理、布局要整齐等;使用的图形图像要适合主题、吻合内容、处理恰当;使用的声音要真实生动、自然流畅;使用的视频画面要贴切主题、表达主题、深化主题、符合影视语言的规律;使用的动画要

实事求是、为主题而动画,而不是为动画而动画。 方法三:依据学科特点,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形式 信息技术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其关键在于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做到恰当应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也不同。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就不能生搬硬套某种模式,目前也没有一种万能的标准模式可行。这就必须依据学科特点,实现具体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挖掘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特点,探究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创新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形式。目前的大部分课堂信息技术教学中,基本都是一种模式:演示、讲解。信息技术教学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更多的要注重操作和互动,依据具体学科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比如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体育类、实验类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就具体的应用形式来说都应该有自己的突出点和特色,而不是大一统的思想和方法覆盖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学。

方法四:理论联系实际,科学评价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是对自己的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设计的评价,遵照客观事实,按照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原则进行评价,有助于不断的调整和修改,使自己的设计更趋于完善。其次是对信息技术教学使用过程的评价,使用前

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诊断性评价;使用过程中,对于使用时间的长短、使用顺序的先后、使用的具体方式等要进行形成性评价,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用后,要对使用产生的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价。再次,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法是作业和考试,即主要是在课堂之外的,课内也有,但一般用于鼓励学生。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适时的,既有教师的通过观察了解课堂情况进行评价,也有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本身设计的各种测试形式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硬件控制系统对学生的参与和反映等方便进行适时评价和客观分析。这样有助于教师获取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从形式、内容及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反馈信息,从而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点和掌握学生的需要点,根据学生的需要来修改和完善自己设计的作品,使其更适合于教学,更符合教学,更能提高教学。 4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引入教学活动以来,其巨大的优势有目共睹,但是,我们只有正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把握原则,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层次,更上一个台阶。(作者简介:李志坚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一中)

3 思维发散

十大信息技术支持的创新教学模式

1.远程专递课堂——为帮助偏远地区和落后学校的学生享受优质教师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远程专递课堂为薄弱学校因缺师少教而无法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2.网络空间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将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并利用碎片时间,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互补;

3.异地同步教学——以网络直播为主,在教学条件相当而教学优势互补的两个班级之间开展同步教学活动,实现校际之间、班级之间“理念共享、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合作共进”;

4.双主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立了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双主教学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从而使培养大批创新人材的素质教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5.翻转教学——对课内课外时间如何运用进行重新安排,从而把学习主动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

6.校园在线课程——学校通过开发或选用符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在线课程,并将这些在线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体验;

7.基于设计的学习——作为创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体验和优化STEAM教育的教学过程; 8.引导式移动探究学习——不仅支持学生通过移动设备在课堂上开展内容探究,也支持学生在非正式学习情境(如博物馆、科技馆、生态园等)中开展探究学习;

9.协同知识建构——作为小组协作学习的一种典型形态,师生或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对话而产生新知识,能够促进高阶认知能力的培养;

10.能力导向式学习——该种模式采用全自主、能力导向的方式,不进行分科教学,围绕学生所需能力图谱开展系列活动。

4 热点聚焦

慕课与中小学教育

慕课,是近年来教育界十分火热的一个词。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在线学习模式,它包含了以前的教育资源、学习管理系统、评价系统,形成了既开放又严格的全新学习系统。

“慕课”(MOOCs),是一个舶来品,“M”代表Massive(大规模),学习规模宏大,学生成千上万,突破传统学校限制;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慕课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规模大,慕课的学生动辄上万人,甚至十几万人,优质教育受益范围可无限扩大;二是授课形式生动活泼,充分运用动画、视频、微课程和小测试等手段,使教学深入浅出,更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三是很强的教学互动,线上“你问我答”,亦学亦师,形成强大的线上学习社区,极大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

慕课的课程范围几乎涵盖了各个学科,并提供该学科的系列课程,学习者只要有兴趣去完成学习,甚至可以零起点起步学习直到精通。同时,学习者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参与测验,测试合格才能继续学习。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慕课是内嵌学习跟踪评价系统的在线学习平台。

慕课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对学习者而言,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它脱离了传统课堂来自老师的“束缚”,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参与学习。因此,它更适合那些有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的学习,比如成人自学考试、大学课程等。那么,慕课能否完全适合中小学教育呢?

慕课正在逐渐中小学基础教育渗透,这个步伐已经不可逆转,那么慕课对于基础教育到底有多大魅力呢?

首先,慕课是开放的,同一课程会有不同的教学资源,这就给学生已选择的余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同一课程下的不同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同时,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学生也可以选择“名师”课程来学习。慕课是打破名校界限,实现教育均衡的有力武器。

其次,慕课使用微课手段,使用短视频、小资源来进行学习,这种人机互动学习是可重复的,学生在学习某一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时可以反复学习,知道学会为止。这种重复性是课堂教学不能给与的。

再次,慕课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社区,学生可以就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在社区上进行提问、交流,从不同层面角度对同一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使学生深入掌握理解所学知识。

慕课的这些优势,使得它与中小学教育越来越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在慕课走进中小学的时候,很多人也对在中小学开展慕课提出了质疑,认为慕课并不适合中小学教育,阐述了一些慕课的短板。

慕课的存在冲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翻转课堂一时间让老师和学生们都难以完全接受。中小学生与大学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完全的翻转课堂很容易让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中小学生迷失,不知该学什么甚至逃避学习。老师也无法及时掌控学生的学习状态。

中小学课堂教学,是依据教学大纲,有严格的课时进度的学习过程。完全脱离课堂“束缚”展开开放式的教学是不现实的,那样完全由学生兴趣出发的学习很容易偏离教学目标和延误教学进度。

那么慕课,真的不适合中小学教学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慕课与新课标的思想理念并不冲突,甚至是“量身定做”。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创新,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培养自主学习习惯,通过慕课平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逐步做到想学、能学、会学,坚持学。

2.合作学习:学生通过慕课平台的社区活动,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学生针对学习目标,自主探究,通过任务驱动完成学习内容。

如果,学生自律能力比较差,不能有效自主学习怎么办? 新课标强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意思是说: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主要目的,应为学生服务,教学要围绕学生展开,而教学过程的开展,教师要起到主要的引导、导向作用,不是由学生自由开放去学。这样既避免以教师为主的现象,又克服课堂学习学生自学式的“散”。

这句话,既适用于传统课堂教学,同样适合于以慕课平台为环境的学习过程。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强调“学生为主体”,这个“主体”并不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师的作用,变成以学生为“主”,而是在“教师为主导”前提下的“学生为主体”。在开放的慕课平台下学习,“教师为主导”一定不能够忽视,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教师要“约束”学生在一定教学目标、教学框架下自由学习,不能任由学生散漫学习。同时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教师的教学进度相一致。

结合中小学的特点,应该有适合基础教育的慕课平台。这个慕课平台,应该是以新课标下的课程体系为核心,以教学大纲、教学进度为脉络的学习平台。

中小学慕课学习平台,要寻找学习开放性和课程统一性以及学生统一管理的平衡点。

课程统一性:在一定地域内,学生都是使用统一教材,按照同样的教学大纲和学习进度进行教学。慕课学习平台也必须严格把握这一点,才能在基础教育中生存。慕课学习平台要以各学科教材的章节顺序为基础建立学习过程。按照课时划分学习节点,学习节点内课程知识点的展开,紧密围绕教学大纲。

学习开放性:失去开放性的学习平台不能再称之为“慕课”。所以在严格遵照教学大纲,形成的学习节点后,其下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开放的。也就是说在同一教学目标下,应该存在为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或者学习同一知识点的不同开放性学习资源。这样,在课程的统一性“约束”下,学生可以在就某一章节和知识点“自由”学习。

学生统一管理:在中小学慕课学习平台上学习的学生,不能脱离教师的掌控,教师要随时发挥主导性作用。因此,慕课学习平台必须有“班级”这个组织,这样,教师才能及时了解跟踪自己学生的学习状态,指

导学生学习过程。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班级管理布置作业,安排测试,完成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过程。

另外,慕课不是盲目的翻转课堂,它起步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辅助,作为学生课堂教学未掌握知识点的补充学习。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逐渐加大翻转力度。

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基础教育慕课:从“1.0”走向“2.0”

基础教育慕课2.0是指基于学生兴趣的、以项目设计或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跨学科创新实验(实践)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这类课程是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来自现实社会,有些甚至来自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重在学生动手实践,服务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特长发展。

随着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推进,基础教育慕课2.0的概念应运而生。基础教育慕课2.0是相对于基础教育慕课1.0而言的。所谓基础教育慕课1.0,是指基于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知识点的、以微视频为主要讲解形式的大规模公开在线学习课程;基础教育慕课

2.0是指基于学生兴趣的、以项目设计或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跨学科创新实验(实践)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 基础教育慕课2.0和1.0有什么区别

相对于基础教育慕课1.0而言,基础教育慕课2.0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基础教育慕课2.0的“课”都是来自现实社会的,有些甚至就是来自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比如,每天花多少时间做作业学习成绩可能最好?怎样的膳食结构才最为健康?我们能不能自己动手建座大桥?如何在3D打印机上制作一件个性化的艺术品?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更好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找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机会和路径。

基础教育慕课2.0的“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与基于知识点的慕课1.0不同,跨学科创新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没有标准答案或固定标准。在项目设计或解决实践问题过程中,它鼓励学生奇思妙想,认定学生的奇思妙想的过程比奇思妙想得到的结果更为重要。它对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很有帮助。

基础教育慕课2.0的“课”重在学生动手实践。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些什么,让学生“亲历亲为”,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所以,基础教育慕课2.0就需要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形式。

线上,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便利,引导学生学习跨学科知识,鼓励学生广泛收集与自己兴趣爱好相投的有关问题以及相关项目的知识;线下,重在学生实践参与和学习体验。在线上学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或项目设计的假设,在教师引导下,动手实验或参与实践,在实验或实践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

基础教育慕课2.0是服务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特长发展的课程。这也就是说,这些项目都是个性化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挑选。如果说基础教育慕课1.0更多地是基于目标导向的课程,那么基础教育慕课2.0更多是以学生兴趣和个人特长发展为导向。当然,这些“课”可以由学生自己单独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 这些“课”是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世界本来就是综合的,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综合的思考,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来解决。目前,我们已经开发出的慕课2.0课程主要有科技创新类、文化艺术类、时事政治类、历史人文类、社会实践类等五大门类的跨学科创新实验课程。

基础教育慕课2.0何以必要

基础教育慕课2.0让学校教育更加贴近生活。生活世界本来是综合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也是综合的、跨学科的。基础教育慕课2.0的“课”都是来自人类社会或学生个体正在面临或即

将面临的问题。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无法满足解决复杂问题的需要。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提供了便利,让有需要的人能够随时随地获得各门类知识,尤其是跨学科的知识,并能够和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畅通交流。基础教育慕课2.0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建设的跨学科创新课程平台。

基础教育慕课2.0让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更强。这些“课”的学习需是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重在强调学生参与了什么样的过程,动手做了什么,从事了什么样的实践调查等。这些跨学科创新实验课程更为看重学生参与学习的经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在积极思考和动手设计中有更深入、全面的学习体验,体会项目完成后的愉悦感、成就感,乃至实验失败的挫折感。鼓励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态度,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基础教育慕课2.0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更好发展。基于特定的课题,学生提出的项目设计思路、解决问题方案和参与服务的过程等,都没有固定标准和答案。鼓励学生自己提出新的设想,突出论证过程的“自圆其说”,倡导学生个人独立或小组合作,以完成方案设计或实践过程。教师更多地扮演参与者、支持者、建议者和保护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给学生的创新

和实践提供良好环境。流行于欧美的STEAM课程(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制造课程)或当前在我国受到极大重视的“创客”课程,当然是跨学科创新课程,然而,跨学科创新课程并不限于解决科学技术问题,关心社会其他方面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也是该课程关注的重要方面。提升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也是基础教育慕课2.0的重要目标。

基础教育慕课2.0让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得以更好地满足。信息技术背景下慕课的出现,极大地解放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在完成学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就更有条件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领域学习。这些跨学科创新实验课程的课都是个性化的,来自不同领域,针对不同问题,需要不同的能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也可以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一起探讨实践。 基础教育慕课2.0如何实施

基础教育慕课2.0的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线上的学习,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平台来学习。

线上的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的性质,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提出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呈现解决问题所需的跨学科知识,提示实践或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线下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师生、生生面对面的交流研讨,实验室的实验,走出教室的社会调研、社区服务,或是在创新实验室内的动手操作等学习形式。线下主要是教师带领学生亲自“做”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动手与动脑并重。不少人以为学习就是一个动脑的活动,是依赖于记忆、推理、想象等脑力活动的过程。其实,学习过程并不能只依赖动脑一条途径。语言学习还需要动嘴,科技创新更需要动手。手与脑并用,左右脑齐驱,才是学习效率最大化的最佳选择。为此,慕课2.0特别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

继承与创新结合。在很多人眼里,“创新”是很崇高的字眼,对普通人来说是高不可攀的活动。其实,创新就是比别人多走一步,在别人没想到的地方早走一步,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再走一步。这就注定了创新需要智慧,也需要懂得继承,懂得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迈向新的高度。为此,掌握各门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知识是必须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慕课1.0和慕课2.0并不冲突,二者是相互补充的。慕课1.0和翻转课堂教学,更多地是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知识点为基础的,充分掌握各门学科的知识,对于从容地应对慕课2.0,提升学生问题解决和项目设计能力有极大帮助。慕课2.0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和走向。(作者陈

玉琨 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主任)

5 拓展阅读

美国《AECT标准(2012版)》与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

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比较研究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深深地变革了人们的生活,从经济、科技到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无不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然而其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却远远滞后于其他领域,而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基石,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必然要大力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013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并且提出要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其颁布有助于全面提升中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

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撑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美国颁布的多个标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在2002年和2008年颁布的《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简称NETS*T)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82年、1994年、2000年、2005年、2012年颁布的《AECT标准》。本文之所以选取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在2012年颁布的《AECT标准(2012版)》作为比较对象,主要源自两方面:一是由于该标准与中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颁布的时间背景较为接近,二者之间有比较好的承接关系;二是由于该协会是全美乃至全球教育技术领域较为有影响力的协会,其提出的教育技术94定义和05年定义大大推进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进程,因此其制定的《AECT标准(2012版)》对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必然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由于中美两国的文化观念和教育水平各有不同,两个标准在颁布背景、颁布机构及版本变化、适用对象、内容维度四个方面必然存在着差异,笔者选取这两个标准作为对比,旨在利用美国《AECT标准(2012版)》来反思我国的《能力标准(试行)》,为该标准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提供思路,从而有助于推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ww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