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笔记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4-01-15 14: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笔记(完整版)

叶浩生主编

注:全二十章,非网上一般的只有九章内容。

第一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 §1.1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 (一) 古希腊早期哲学心理学思想

泰勒士(约前624-前547)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其思想是古希腊最早唯物主义心理学的开始。 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区分了身体与灵魂。把灵魂分为理性(reason)、智慧(wisdom)和情欲(lust)

三部分。只有人的灵魂三者齐备,动物只有后二者而没有理性。其思想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开始。

恩培多克勒(约前490-前430)提出“四根说”(土、火、水、空气)。

(二) 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

柏拉图(前427-前347)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又把灵魂分成三个部分(理性、意气和情

欲)。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后来康德明确提出)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论灵魂》。认为灵魂和身体是合一的,可通过身体、行为间接了解灵魂。最早提出

演绎法。

(三) 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 1、 怀疑学派(皮浪)

2、 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 3、 斯多噶学派(芝诺) 4、 新柏拉图学派(普罗提诺)

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 (一) 中世纪哲学心理学思想

奥古斯丁(354-430)提出内省法。

(二) 文艺复兴时期

达芬奇(1452-1519)提出影响距离知觉的五种因素:①线条透视、②节目透视、③空气透视、④移动透视、⑤双

眼视差。

三、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 (一)概述

培根(1561-1626)“知识就是力量”,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原则。首创归纳法。

笛卡儿(1596-1650)虽未正式提出“反射”这一术语,但提出了反射论思想。在心理学史上被称为反射动作学说

的创始人。描绘了反射活动的模式。 (二)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

1、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霍布士、洛克、贝克莱、休谟、哈特莱、布朗、詹姆斯?穆勒。 △洛克提出“第一性质”,指物体的体积、广延、形状、运动、静止等。

2、法国的感觉主义心理学(拉美特利、孔狄亚克、狄德罗、爱尔维修、费尔巴哈)

3、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代表人物: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沃尔夫、提顿斯、康德、赫尔巴特、陆宰。

§1.2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

一、古代医学和生理学中的心理学思想

希波克拉底(约前460-前370)西方医学之父。提出体液说(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

加伦(盖伦)(130-200)提出气质类型说。

二、天文学与心理学

三、生理学与心理学(#人物与主要成就) (一)关于脑机能的研究

1、 加尔的颅相学

(颅相学虽然在西方风行了一个世纪,但其缺乏科学依据。) 2、 弗卢龙的大脑统一机能说 3、 布罗卡言语运动中枢的发现

4、 运动和感觉中枢的发现-——弗里奇和希齐格 (二)关于神经生理学的研究

1、 【贝尔——马戎第定律】(# 概念)

贝尔于1807年发现脊髓神经的后根只传导感觉刺激,前根只传导运动冲动,证明了传导感觉刺激和运动冲动系由不同的神经纤维分担,这就是著名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定律。1819年,马戎第也独立地发现了这个定律,所以这个定律也称“贝尔——马戎第定律”。

2、 赫尔姆霍茨对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测定

他于1850年第一次对神经传导的速度进行了测量。他用自己发明的筋肉测量计,以电刺激蛙的神经,然后测量筋肉伸缩和神经长度的关系,测量结果发现蛙的神经传导速度每秒不到50米。后来他对人的神经传导速度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人的神经传导速度为50~100米每秒。其研究的重要意义是使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过程是可以实验和测量的,过去无法形容的“灵魂”居然可以时间化,从而打破了心理不能实验和测量的神话。 (三)关于感觉生理学的研究 四、物理学与心理学——心理物理学

韦伯定律

K=△I/I 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数量法则。

“观察彼此对象间的差异时,我们所觉察到的不是绝对的差别,乃是相对的差别,这是在几种感官内都曾得到证实的观察。”

“我们把两件东西比较而观察其差别时,我们并不是看到这两件东西的差异,所看到的乃是这个差异对于所比较的东西的分量之比。”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

S=KlgR 第一次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

§1 .3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一、实验心理学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实验心理学创立的主要贡献者(约翰内斯?缪勒、赫尔姆霍茨、韦伯、费希纳、冯特)

第一编 意识心理学 第二章 内容心理学

冯特(1832-1920)德,心理科学的建立者,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

主要著作:《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第一次提出实验心理学的概念)、《关于人类和动物灵魂的讲演录》(收录实验)、*《生理心理学原理》(标志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的成熟)、*《心理学大纲》(提出情感三维说、标志心理学体系的完全确立)、《民族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为何产生于德国? ①德国对心理学的界定比英、法更早; ②德国大学崇尚学术自由,而英法比较保守; ③德国人善于纯理论思辨的思维方式。 心理学体系: ①个体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②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一、心理科学观

(一) 心理学哲学的关系

他认为所有学科都源于哲学,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心理学也不例外,哲学是它的基础之一。 (二) 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

他认为心理学并非生理学的一个分支,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平行的系列。 ◎心身关系理论 主张心身平行论,认为心理过程和大脑的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系列,二者有一致的协调但不存在因果关系。其心身平行论是错误的,是一种唯心主义二元论,但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具有积极意义,区分了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避免了二者的混同。 (三) 心理学的应用性

把心理学视为纯科学,不主张进行应用研究。这就限制了冯特的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使冯特只局限于感知、联想、反应时等研究,使心理学从一独立便脱离了社会生活,从而大大削弱了其生命力。 二、 心理学的对象

他认为一切科学都研究经验,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其他科学研究间接经验。他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统一起来,推动了心理学的独立,但是,他用经验代替心理,偷换客观事物,抹杀了心和物的区别,从而否定了心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的原则。 三、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和历史法

【实验内省法】冯特主张把实验法和内省法结合起来,以实验条件控制内省,即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

的心理过程,以消除主观内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冯特为实施实验内省法制定了四条规则:

1、 要让被试了解自我观察开始的时间,以便使被试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2、 观察自我的过程开始以后,被试必须集中注意于内部的心理活动,避免各种无关刺激的影响; 3、 必须控制实验条件,使自我观察能重复进行以便于验证; 4、 经常变换刺激条件,以使被试能把刺激和自己的心理过程分离开来。 尽管冯特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内省法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但他更注重实验。他的历史功绩之一就是把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一套实验方法引入心理学,把传统的经验性内省改造为实验性内省,特别注重利用各种仪器和工具等客观实验技术,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获得明显的进步,也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四、 心理学的任务与内容——对经验或意识的元素进行分析和综合 (一) 经验的分析

意识是一种过程,其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个:感觉、情感。 经验 :①主体——感觉、心理意识过程

②客体——人对外部世界的经验是间接推论而来的自然的现象

【情感三维说】冯特通过实验认为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和兴奋-沉静是情感的三个维度。它们彼此独立而不相同。每一特定的情感都是这三个维度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情感是动态的,不同的情感元素结合成情绪。 (二) 经验的结合

1、 联想 方式:融合、同化、合并(复合)、相继联想

2、 【统觉】把特定心理内容由意识的范围提升到注意焦点的过程。 3、 心理复合的规律:①创造性综合原则

②心理关系原则 ③心理对比原则

▲对冯特的评价

[贡献]①由于冯特的努力,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是冯特最大的贡献。冯特全面总结了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哲学心理学的体系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心理学有关的研究课题结合起来,把实验法引入心理学,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办第一种实验心理学刊物《哲学研究》,确定了一批典型的心理学实验项目,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和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②冯特不仅是心理科学的建立者,也是心理学发展的促进者。冯特广招门徒,霍尔、卡特尔、安吉尔、斯皮尔曼、铁钦纳等人都是他的学生。他们多数都成为各国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为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冯特主张以实验法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工具,把传统的内省改造为实验的内省,从而使经验、思辨的心理学成为实验的心理学。首创内容心理学派。主张二分法,把意识分析为感觉和情感两种因素。提出情感三维说。这些观点对心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主义的错误;

②并没有彻底摆脱传统的内省法,内省的成分在他的方法中仍占一定比例; ③冯特的理论体系既复杂又混乱。

◎最早用实验法研究身心关系的是费希纳,为什么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局限]①以经验取代客观现实,把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当成主观经验,无疑犯了主观唯心

①费希纳的研究只限于感觉,而冯特的研究志在建立一门新的学科; ②任何一个学科的出现都要具备三个条件:明确的主题、具体的方法和系统的理论,冯特的研究恰好具备; ③冯特创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实验心理学家,使得科学心理学得以在全世界迅速发展。 艾宾浩斯(1850-1909),著作:《记忆》、《心理学概论》

△对艾宾浩斯记忆研究工作的评价:

[贡献]①他的研究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的实验研究,是首创性的工作,具有历史意义;

②康德曾认为高级心理活动不能用实验研究,而艾宾浩斯用实验方法研究学习、记忆、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打破了这一禁区,为实验心理学打开一个新局面;

③在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

④激起了各国心理学家研究记忆的热潮,大大促进了记忆心理学的发展。

[局限]①艾宾浩斯对记忆过程的发展只作了定量分析,对记忆内容性质上的变化没有进行分析;

②他所用的无意义音节是人为的,脱离实际,有很大的局限性; ③他把记忆当作机械重复的结果,没有考虑到记忆是个复杂的主动过程;

④他以自己作被试,产生大量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且知道实验意图,就给实验结果带来微妙的变化,因而不具有普遍性。

格奥尔格?缪勒(1850-1934)

△关于记忆的实验研究

修正了艾宾浩斯的缺陷。提出记忆干扰理论(前摄抑制、倒摄抑制)。与舒曼一起发明了记忆鼓。使用联对词,发现人的记忆过程是有目的、主动的过程。 △缪勒的学生

舒曼(1863-1940)强调视觉整体性,以研究视觉的空间知觉著称。 乔斯特(1870-1920)“乔斯特法则”,如果新旧两种联想的强度相等,那么每重复一次,都有加强旧联想的作用,

因而使旧联想比新联想更有效地保持它的强度。

卡茨(1884-1953)以研究颜色现象闻名,强调经验在颜色知觉中的作用。

鲁滨(1886-1951)研究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关系,认为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因注意点而互换。

第三章 意动心理学 [意动]指没有外化的动作(意识活动)

※§3.1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与冯特对比)

布伦塔诺 Brentano(1838-1917)意动心理学创始人

著作:《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论感性和知性的意识》。 ▲布伦塔诺的心理学思想

思想渊源:①官能心理学(亚里士多德)

②理性主义(莱布尼茨)

(一)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冯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感觉、情感等直接经验;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应以意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 布伦塔诺指出,意动与内容是有区别的:意动指的是各种心理的活动或动作,内容则为意动所涉及的各种对象;

另一方面,二者又是联系在一起的:任何意动总是指向于一定的内容,指向于一定的客体。[但这个客体不是一般

心理学家所称的客体,它不存在于外在世界而存在于内在世界,所以叫做“内在的对象性”。心理活动就是以这种内在的对象性为其特征并与物理现象想区别的。物理现象就没有这种特征,它是自己包含着自己,是自足的。意动虽然是以其内在的对象性为特征但这个内在的对象或内容却不是心理本身,它是物理现象,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只有意动才是心理现象,因而,说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也就是说心理学是以意动作为研究对象。]

△布把意动分为三类:①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活动等);--最基本的

②判断的意动(知觉、回忆、承认、拒绝等); ③爱憎的意动(情感、决心、意志、希望、欲望等)。

(二)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冯特:实验内省法、历史法) [内省:以正在进行着的心理过程为对象的观察]

布主张经验法(侧重观察而非实验)。他认为,科学心理学不应局限于一些细节的实验上,而应着眼于对心理现象作大体的解释,这样才不至于使心理学迷失于实验法之中。

布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 1、 2、

内部知觉或反省——指对刚刚过去的在记忆中仍呈鲜活状态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的观察。布认为心理现象是不断变化的,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内省实际上是根本不可能的;

自然观察法——观察别人的言语、动作以及其他表现,并对儿童、动物、变态的人以及不同的文化进行研究。

▲对布伦塔诺的评价

[贡献]①其贡献不在于研究某一问题,而在于基本研究取向和基本观点;

②布的意动心理学直接促进了奥国学派的建立,并推动了欧洲机能心理学的兴起;

③由于意动心理学重视人的心理能动性和整体性,因而它对目的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和完形心理学均

起了理论先驱的作用,并对二十世纪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也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④意动心理学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心理学只能是经验的科学”被经验心理学视为经典。

[不足]①对心理学的具体问题未作较深入的研究,即使是意动问题,也只作了一些分类,并未对各种意动的特性、关系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做细致的研究;

②他把心理活动的内容与作为心理的源泉的客观现实混为一谈,进而把心理内容排除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之外。

§3.2斯顿夫的机能心理学

斯顿夫 Stumpf(1848-1936) 乐音心理学

音与音之间的谐和是形成音乐的基础;

同时发生的数音是否和谐决定于音与音的融合程度,融合程度越高,音乐越和谐; 谐和的数个音使人在心理上形成一个统一体,即形成单一音; 人对音乐谐和的辨别不是经验的,而是先验的。

§3.3形质学派

主要观点:认为形、形质的形成有赖于意动。 代表人物:

1、 厄棱费尔(1859-1932)形质学派的创立者,著作《论形质》。他抛弃了形质的要素构想,提出:

①形质具有感觉和观念复合的新属性; ②形的概念具有限定的特征;

③把形的概念由空间的形扩展到音的形。

他认为比较或集合的心理的意动可把形质从基体中抽出来,这样,就使形质和意动联系起来,他也就成了一位意动心理学家。

2、麦农(1853-1920)形质学派或格拉茨学派的领袖,著作《复型和关系的心理学》,主要观点:

创造的(即厄棱费尔的基素)和被创造的内容(即厄棱费尔的形质)合起来可造成一种复型。复型分实

在复型和思想复型两种。实在的复型等于知觉,思想的复型等于概念。思想的复型形成于创造的行动,即创造意动,再通过创造意动把感觉元素变成统一的整体,而实在的复型的形成除有赖于创造的行动之外,还有赖于被认识事物所固有的关系,也就是刺激的特征。 3、威塔塞克(1870-1915)

他认为,复型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心理的创造意动。并且,复型可以是简单的,在这时,创造几乎是自动的;复型也可以是复杂的,在这时,复型既取决于客体刺激物的外在因素,也决定于内在的创造的意动。

§3.4二重心理学

麦塞尔最早提出二重心理学的主张

符茨堡学派代表人物:屈尔佩、马尔比、瓦特、阿赫、彪勒

第四章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威尔斯把实用主义哲学称为“帝国主义哲学”,为什么? ①实用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但到二战前期才广泛传播; ②实用主义把经验作为事件的基础; ③实用主义是贝克莱和休谟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继承者; ④实用主义把经验说成是超越物质和精神对立的东西,也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范围; ⑤实用主义既是实证主义和马赫主义者的同伙,又继承了尼采、叔本华、伯格森等人的反理性主义; ⑥实用主义强调要立足于现实生活,把确定信念当作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的,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的要求,并把资产阶级处世秘诀当作普遍的认识和行为准则。 詹姆士(1842-1910)

▲实用主义心理学体系

(一)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识状态

意识状态:指感觉、愿望、情绪、认识、推理、决心、意志等的原因、条件和直接后果。 “意识流学说”: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段,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 *意识具有五个基本特征:①意识是属于私人的(主观性);

②意识是常变的; ③意识是连续不断的;

④意识必定有它自身以外的对象,而意识又具有对这些对象认识的功能; ⑤意识具有选择性。

△意识状态的原因——他反对以灵魂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同时又主张“思想自身就是思想者”,实质上把意识

状态的原因归结于思想本身,归结到思想的各种官能上,与灵魂说无本质区别。

△意识状态发生作用的条件——认为“意识状态的直接条件是大脑两半球内的某种活动”,“心理动作可能一致地

和绝对地是脑动作的功用”。

△意识状态的直接后果——意识的功用是指引有机体达到生存必需的目的。 (二) 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冯特比较) 冯 特:实验内省法、历史法 詹姆士:内省法、实验法、比较法

(三) ※习惯论——“习惯产生机制是神经系统的功能,凡是习惯都是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简单的习惯是

简单反射的发泄,复杂的习惯则是相互连锁着的更多的神经中枢的反射”,“因此,习惯是神经物质受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 人的习惯主要有两类:①由先天的倾向而来的习惯,叫本能;

②由教育而来的习惯,叫理性行为。

△ 习惯对个人的实用效果:①习惯使达到特定结果的活动更准确、更简化,减少疲劳;

②习惯减少完成动作操作时随意或意识注意。

(四) 记忆理论

△ 记忆的两种要素:①初级记忆—存在于意识之中的内容;

②次级记忆—“一个过去心灵状态,已经脱出意识之外,又重新回到我们的知识上”。

△ 关于记忆的原因,詹姆士认为,保持得好,回忆也好,其原因“就是神经系统里的习惯定律”。 △增进记忆力的唯一途径,就在于“对所愿保持的事实上连带构成各种异样联想”。 增进记忆力的方法:①机械方法(强化、拖延、重复);

②明哲方法(将记忆的事情按逻辑的方式使它们构成合理的系统,也就是将它们分类分析成

不同的部分);

③巧妙方法(发明许多技术性的记忆方法,如分析事实、名称列表)。

(五) 情绪理论

△“对于激动事件的知觉立即引起身体上的变化,而正当这些变化发生的时候,我们对这些相同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

△情绪有两种:①较粗糙的情绪,常伴有较强烈的身体的骚动;

②较精细的情绪,其身体反应常常是微弱的。

△情绪发生的原因:①以往情绪的重复;

②同类情感的刺激引起同类的反应。

△评价:其理论看到了情绪与身体变化的联系,强调了外周神经系统的活动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却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詹姆士在心理学史的地位和贡献

①詹姆士在心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875-1876年詹姆士在哈佛大学开设《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这是第一个美国人开设的新心理学课程。并建立了供其教学示范用的心理学实验室。1890年,他出版的《心理学原理》是其最重要的心理学著作。他提出意识流学说、习惯论及记忆和情绪理论。由于他独特的人格,新颖的见解和流畅的文笔,更由于他的思想适应了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他的著作和学说对美国甚至世界心理学的发展均有重大的影响;

②詹姆士在美国心理学发展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美国许多心理学家如霍尔、安吉尔、桑代克、武德沃斯等人都承认受到詹姆士的影响而走上实验心理学的道路。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的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也都从詹姆士关于“意识流”、“表象”、“自我意识”等理论中吸取了养分。此外,他和皮尔士、杜威等人还是实用主义哲学的倡导人。所以说,詹姆士是美国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家和最后一个哲学心理学家,在美国心理学的整个发展中起着承前起后的作用;

③詹姆士的影响不仅限于美国和心理学领域。詹姆士的心理学体系既有自然主义心理学传统,又有人本主义的传统,奠定了美国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作为美国心理学之父,作为心理学的一代宗师,詹姆士是当之无愧的。其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绝不限于美国,而其实用主义生活化及意识流学说也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为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三个德国人是:赫尔巴特、费希纳、冯特。 ◎对西方现代心理学影响最大的三个人:巴甫洛夫、弗洛伊德、斯金纳。 第五章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的主要分歧 1、 研究对象上的分歧 ①构造主义研究意识内容和意识构成的要素。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或意识内容本身,不应该研究其意义或功用; ②机能主义研究意识的机能。杜威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环境中发生作用的整个有机体的适应活动,心理学研究应当以心理“效用”为目的。哥伦比亚学派也主张研究意识的功用。 2、 研究方法上的分歧 ①铁钦纳采用内省法,是重在内省的实验内省法; ②机能主义重视客观的方法,虽不取消内省法,但不把它作为主要的方法,而主张多种方法并用,如实验法、测验法、统计法、等级法、评选法、社会研究法等。 3、 研究内容上的分歧 ①铁钦纳研究意识经验,他把意识经验分析成感觉、意象和情感三种基本元素; ②杜威认为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不能把整个活动分析为反射弧和把反射弧分析为刺激和反应,正像不能把意识分析为元素一样。他提出心理学要研究的是动作机能,哥伦比亚学派认为研究意识内容是为研究意识的机能服务的,但后者又要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此外还研究个体差异。 4、 身心关系上的分歧 ①铁钦纳主张身心平行论; ②机能主义认为生理与心理交互作用、互相影响。

◎为什么说构造主义学派是由铁钦纳所建立,而冯特仅仅是构造主义的前驱? ①铁钦纳虽然在一般观点上接受了冯特的心理学思想,但他本人有具体的研究和著述; ②他的构造主义体系也没有包含冯特心理学的全部思想; ③铁钦纳之所以称他的心理学是构造主义,是因为他以严格控制的内省观察为研究方法,认为意识经验是由感觉、表象、情感三种最基本的心理学元素构成的,心理学的最终任务就是把人类经验的元素完整地描述出来; ④与其说冯特是构造主义者,毋宁说构造主义是新型的冯特、是发展了的冯特。 铁钦纳 (1867-1927)英,一个把德国心理学引入美国的英国人。

主要著作:《心理学纲要》、《心理学入门》、《实验心理学》、《心理学教科书》 一、研究对象

铁钦纳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经验、心理、心理过程和意识都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他认为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心理的结构,机能心理学虽然有用,但它必须建立在构造心理学的基础之上。铁钦纳这种把意识的构造或内容和它的机能截然分开的观点,含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因素。 二、研究方法

内省法,认为内省是对意识经验的自我观察。铁钦纳只是对冯特的实验内省法加以改造,冯特的实验内省法重在实验,而铁的实验内省法重在内省,只不过他对内省的限制比冯特更加严格。

①铁坚持只有训练有素的观察者才能进行内省,坚持反对使用未受过训练的观察者; ②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是根据记忆来进行内省描述,这样内省就变成了回忆,内省考察变成了事后考察。而老练的观察者则会养成一种内省态度,因而他在观察进程中不仅可以在心理默记时而不干扰他的意识,甚至还可以做笔记; ③自我观察包括注意和记录两部分。注意必须保持最高度的集中,记录必须像照相一样地精确; ④内省者必须在情绪良好、精神饱满和身体健康时,在周围环境安适,摆脱外界干扰时,才能进行观察; ⑤内省必须是公正而无私地描述意识状态自身,而不是描述刺激本身。 三、任务和内容

铁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同自然科学的任务是一致的,都必须回答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①“是什么”,即把意识经验分析为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元素; ②“怎么样”,即确定这些元素如何结合和结合的规律;

③“为什么”,即把这些元素跟它们的生理条件(神经过程)联系起来。

铁把意识经验分析成感觉、意象和情感三种基本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由当时环境的物理对象引起;意象是观念的元素,可以在想象或当时实际不存在的经验中找到;情感是情绪的元素,表现在爱、恨、忧愁等经验中。

铁认为意识元素有性质、强度、持续性、外延性和清晰性五个属性。 四、评价 [贡献]

①铁钦纳继承和发展了冯特创立的实验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坚持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向,为推动心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②他正式打出构造主义旗帜,明确地划定了构造主义与其他学派,尤其是与美国机能主义之间的界限,导致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心理学派别的对立;

③他的构造主义提供了一个相当强有力的正统体系,充当了批评的靶子。

[局限]

①在心理学对象上,铁钦纳只主张研究意识的内容或结构,反对研究意识的机能或功用。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反对把心理学看成一门应用科学;

②在对意识经验的分析上,他只重视元素而忽视整体。对意识元素进行了频繁的分析,因而最终成为一个元素主义者;

③在内省方法上,一方面要剥夺内省者的主观价值判断,只能严格如实地描述自己的经验,另一方面要防止把物理刺激与感受相混淆,避免犯刺激错误。这样把心理学引向封闭的主观世界。并否认主观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④在心身关系上,他坚持心身平行论,他只承认神经过程是心理过程的条件,而否认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只承认两者是平行的对应关系,而否认两者的因果关系,这样他就不可能用生理来解释心理。

机能主义↗(狭义)——芝加哥学派:杜威、安吉尔、卡尔 ↘(广义)↗欧洲机能主义 ↘美国机能主义——哥伦比亚学派:卡特尔、桑代克、武德沃斯 ◎机能主义产生的背景

1、 社会历史条件。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使其强调实际、效用和功能的要求反映到心理学中来; 2、 进化论的影响; 3、 高尔顿的个别差异研究对卡特尔产生重要影响; [高尔顿在心理学史上的贡献]①最先研究个体差异心理,被称为差异心理学的创始人、英国新心理学的先锋;②利用仪器进行心理测量,在相关因素分析上作出巨大贡献,是心理测验的肇始;③其研究对卡特尔产生很大影响。

4、 皮尔士和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哲学观对心理学的影响。 ▲美国机能主义的先驱

霍尔(1844-1924)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学生,任克拉克大学校长达36年之久。

1883年,在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887年,创办美国第一种心理学刊物——《美国心理学杂志》 1892年,就任第一届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理论贡献:提出【复演说】,即把个体心理的发展看作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种系进化的历史。 研究方法:使用问卷法,对其推广和应用作出重要贡献。

简评:霍尔在许多方面贡献于美国心理学,被认为是“心理学的达尔文”,对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形成起到了

奠基人的作用。

鲍德温(1861-1934)

任第四届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国际心理学联合会主席

理论贡献:

1、认知发展观——儿童认知或意识,开始于生物过程,然后经过感觉运动和意念运动阶段,最后达到表象和观念的转换阶段;

2、人格发展观——儿童人格要经历自我中心到主观自我再到移情的社会性自我的发展过程;

3、个体与种系发生观——人类的种族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在阶段顺序上是大体相同的,人类心理的大多数有用的模式都能通过循环反应保留下来,从而保证其对环境的适应。 ▲机能主义的芝加哥学派(杜威、安吉尔、卡尔)

杜威(1859-1952)

1900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贡献:1896年《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标志着机能主义芝加哥学派的正式开始

观点:认为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不能把整个活动分析为反射弧和把反射弧分析为刺激和反应,正像不能把意识分析为元素一样。反射弧是一个“回路”或叫做“器官”。他提出,心理学要研究的是动作机能,这种动作机能表现为协调,实际上就是一种适应活动。心理学的真正对象是在环境中发生作用的整个有机体的适应活动。 杜威把意识看作是有机体适应生活的工具,意识在人的智力与现实的斗争中为有机体的生存而发生作用。与

此相适应,心理学研究应当以心理“效用”为目的。因此,杜威是从其实用主义哲学立场出发来理解心理学,必然导向机能主义。但他只为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安吉尔(1867-1947)

1906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主要贡献:1896年,他和穆尔一起发表关于反应时的研究,在心理学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完成了铁钦纳论题和鲍德温反论题之间的黑格尔式的综合。 主要观点:

1、1904年,《心理学》教科书,宣扬意识的基本机能是改善有机体的活动,而心理学必须研究心理是如何帮助有机体适应它的环境的;

2、1907年,论文《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领域》,对机能主义的概念、原则、任务及其特征作了概括。是对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的第一个明确的表述。他认为,机能主义心理学就是要分辨并描写在实际生活条件下意识的典型作用,它是关于心理活动的心理学;

3、关于心身关系,他更注重从方法论的区别来处理,只考虑决定机体的身体部分和心理的部分彼此的关系; 4、将行为问题引入心理学,认为我们的精神生活或许可以被规定为客观的行为。为行为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思想前提;

5、主张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而且是一门生物科学,并重视应用心理学。 上述观点标志着芝加哥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体系的形成。

卡尔(1873-1954)

主要观点:

1、 心理学是“心理活动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机能在于获取经验、确定信念、

保持经验和评价经验,并利用这些经验来确定行为。并把心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称为【适应性行为】,即有机体对于具有能满足其动机条件的那种特性的物理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反应;

2、 关于研究方法,卡尔认为心理学研究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主观观察法(内省法)、客观观察法、实验法、

社会研究法等;

3、 在身心关系上,卡尔认为反应针对的刺激异常复杂,构成了一整个的情境,而反应则在一个带有动机性的刺

激推动下发生。因此,他认为身心关系的因素包括刺激、动机、反应,为心理学的发展从机能主义走向动力心理学起了先导作用。

▲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卡特尔、桑代克、武德沃斯)

[特点] 1、从研究心理的共同规律问题转向个别差异问题。它着重对个体的智力和能力进行研究,心理测验是主要的方法;

2、从研究意识内容转向研究意识活动,它并不将意识排除在心理学之外,但只注重意识的功用; 3、从重视内省方法转向重视客观的方法,它不取消内省放,但并不把它作为主要的方法,而主张多种方

法并用,如实验法、测验法、统计法、等级法、评选法等;

4、从研究心理学“是什么”问题转向心理学“为什么”问题,它主张研究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但后者

又要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

5、从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转向主张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把机能主义芝加哥学派提出的个体适

应环境的一些原理加以具体化,使之应用于生活实际。

卡特尔(1860-1944)

1888年,被任命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教授职位; 1895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00年,成为美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心理学家; 1921年,创立应用心理学;

1929年,任第9届国际心理学会主席。 主要贡献:

1、 关于反映时的研究。依据统计学规律进行实验设计,研究包括辨别和认识的时间及选择“意志”的时间,控

制联想的反应时间和自由联想的反应时间。其制作的正常联想表成为以后编制正常联想表的依据; 2、 关于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研究。首创“心理测验”这一术语。继续高尔顿的工作,对科学探索能力的性质

和起源进行了研究。发展了次序评量法;

3、 关于除了物理法的研究。认为内省可以为感觉距离做出可靠的判断。批评均差法和最小可觉差法,认为只有

常定刺激法才是可信的。用反应时间来测量感觉的差异量;

4、 关于知觉和阅读过程的研究。随着呈现物数目增加,各项所需要的时间随呈现物的增加而减少。这个研究同

注意范围有关。并发现不同文字的阅读时间随对文字的熟悉程度而异。

[评价]卡特尔一方面通过主编刊物和建立组织宣传和扩大心理学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具体研究,从应用方面推动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不过他并不重视心理学的理论建设。

桑代克(1874-1949)

主要著作:《教育心理学》、《动物的智慧》、《智力测量》、《人类的学习》、《比较心理学》?? 主要贡献:

1、首先用实验法研究动物心理,为动物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并由此提出学习联结说,认为“学习即联结,心理即人的联结系统”,对行为主义产生巨大影响; 2、重视教育测量和智力测验;

3、确定了教育心理学的体系,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武德沃斯(1869-1962)

1915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主要著作:《论运动》、《生理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行为动力学》?? 主要观点:

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全部活动,包括了意识和行为两个方面; 2、 将心理动力观引入心理学;

3、 主张既用客观的实验和观察,也用内省的研究方法。

第二编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历史条件。行为主义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生产实践和政治改良的要求和反映。 2、哲学背景。行为主义以机械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作为哲学基础。 3、心理学背景。行为主义受机能主义、动物心理学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研究的影响。 4、行为主义还受到其他科学的影响。 ◎实用主义的特点 1、实用主义是强调行为、实践、生活的哲学; 2、它以确定信念为出发点,以采取行为为主要手段,以获得效果为最高目的; 3、其哲学要点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 行为主义分三个阶段: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

[特点] 早期行为主义①客观主义②以刺激和反应的术语解释行为③强调联结学习④外周论⑤环境决定论

新行为主义 ①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②允许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③以操作主义观点解释中介变量

新的新行为主义①给予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以足够的重视②把认知、思维看成是积极、主动的过程③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第六章 早期行为主义(1913~1930年左右)

华生(1878-1958)美

1916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主要著作:《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行为主义》 主要观点:

(一)关于心理学的性质和对象

△华生认为心理学是纯粹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实验分支

△他认为凡是不可经验的对象都不能作为心理学的对象,主张放弃传统的内省法,放弃所有与意识有关的范畴,诸如感觉、情绪、思维等

△在他看来,讨论意识问题无疑属于一种空论,所以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华生所讲的行为首先是一种可观察到的机体反应。这种机体反应的本质是人和动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 △华生把反应分为四类: ①外显的习惯反应(与人说话、与人交往)

②内隐的习惯反应(思维、态度) ③外显的遗传反应(抓握、眨眼)

④内隐的遗传反应(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变化)

△华生特别注重有机体对一定刺激情境的整体反应。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规律。以便人们在已知刺激之后,就能预料将会发生怎样的反应;或者当已知反应之后,能够指出有效刺激的性质,从而建立起S—R公式。 (二)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种方法: 1、观察法:①无帮助的观察(自然观察法)

②借助仪器的观察(实验法)

2、条件反射法 3、口头报告法 4、测验法

(三)在心理学的具体问题上的主张 1、 关于感觉的理论

华生从他的行为主义观点出发,避免应用“感觉”之类的传统心理学名词,代之以“刺激”和“反应”等字眼。用差别反应取代差别感受性,用白光反应取代补色视觉,用后效取代后象,用视反应错误取代错觉。但他实际上并未能脱离传统心理学所讨论的各种问题,把一切对传统心理学的革命降格为文字游戏。可见,由于偏激造成了华生的革命,而恰好因为革命的偏激致使他不能清醒地应用理论,导致了一些徒劳无效的过激行为。 2、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本能行为,认为人的行为类型完全是由于环境造成的。 3、 关于情绪的理论

情绪是一种遗传的类型反应,包括整个身体机制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内脏和腺体系统的深刻变化。人有三种原始的或基本的情绪:恐惧、愤怒和亲爱。 4、 关于思维的理论

△思维是一种感觉运动的行为。语言的习惯有两种,一种是外显的语言习惯,即言语;一种是内隐的语言习惯,即思维。思维是由言语逐渐演变而来的。

△他把思维的创造作用解释为:人们将词的反应变来变去,最后得到一种新的反应模型。 △人类除了语言形式的思维以外,还有非语言形式的思维。 5、 关于人格的理论

人格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人格是可以改变的。

评价:[贡献] 1、华生以行为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使心理学获得了与其它自然科学所共有的客观性,从而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

2、华生的行为主义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3、华生的行为主义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

[局限] 否定意识,贬低生理和遗传的作用,否定本能的存在、脑和神经中枢的地位,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早期行为主义的缺陷 ①早期行为主义者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中全盘否定意识,但是意识是人类最重要的心理现象之一,是客观存在的,心理学不能因为它难以研究而回避它、排斥它; ②忽视有机体内部条件的研究,贬低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在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使心理学产生了无头脑的倾向,将人的心理活动降低到动物的心理水平; ③过于强调外在刺激对行为的意义,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人的行为动机,使得人们对行为的理解过于简单。事实上,人的行为不仅受外在刺激的影响,也受个体内在动机的影响。心理学只有认识这一点,才能了解人的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第七章 新行为主义(1930~1960左右) 新行为主义产生的原因: ①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孔德、斯宾塞、马赫、阿芬那留斯)

②操作主义的影响 ③行为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 ④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古斯里(1886-1959)接近联想行为主义

主要观点:条件作用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而刺激与反应的接近则是条件作用发生的普遍原则。因此,刺激—反应接近的条件作用原理足以说明人类的学习行为。 (一)研究对象——心理学应该研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二)学习律

1、 学习定律:接近条件作用。他认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因为刺激与反应的接近(同时性条件作用)。 2、 两条附律:①一个刺激模式在第一次和某一反应配合时就取得了它的全部联系力量,即“一次尝试即建立联

系”;

②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形成联结,一组刺激与一组反应形成联结,而一组刺激发生时所联系的最终动作(最接近动作)将会在这组刺激再次出现时发生。 (三)练习观

练习的效果表现在反应与众多的情境刺激建立了联系,而对于反应与某一特定的刺激的联系来说,一次接近就足够了。

(四)遗忘(消退) (五)强化观

假设有这样一条行为链,刺激—反应(刺激)—反应(刺激)??反应(即最终行为)—奖赏,在这里,奖赏总是在最终行为之后,它的作用在于保护最终行为,使得引起它的刺激不至于与其他的行为或反应形成新的联结,从而抑制已有的最终行为。

1、奖赏是安排在某一反应之后,使受奖赏之前的刺激—反应的联结没有机会受到破坏以至形成新的、不必要的联结;

2、惩罚则是在原有的刺激—反应之后,安排一个厌恶性刺激,此厌恶性刺激所激起的反应使得有机体逃脱原有的刺激情境。 (六)动机观

在古斯里看来,既然一切行为皆是由刺激所引起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反应,那么行为原因的唯一解释便是刺激。所以,动机就是刺激。通过过去的联系引起持久行为的持久刺激是人们做出指向于过去成功动作的原因。动机作为一种刺激,是机体内部的刺激,能激起机体行为的动力。动机的重要性表现在它提供维持性刺激,并且倾向于将一系列行为综合起来,直至机体达到目标。目标一旦达到,维持性刺激物得以消除,因而相应的活动也就终止了。

[评价] 1、古斯里以较少的实验、较多的经验事实和操作主义的术语表现出很强的内在一致性,简明、扼要是他

的理论的最大特色;

2、古斯里坚持早期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又克服了他们的不足,他关心整体的活动,而不是具体的动作,说明他的理论更加灵活而不刻板,为新行为主义的流行做出了贡献;

3、古斯里的接近联想行为主义对学习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理论除了被广泛地用于学习行为控制和一般学习行为控制之外,还被用于相关学习的研究;

古斯里认为,遗忘是因为缺乏重复,导致刺激反应的联结的减弱,是已有的线索不能唤起先前出现过的反应。

4、古斯里的理论也因为过于简单而遭受批评和怀疑。人们怀疑,以一种简单得几乎无懈可击的理论来解释一切学习现象是否具有足够的现实性;

5、具有一般行为主义者将人的心理等同于动物心理的通病。

斯金纳(1904-1990)激进的行为主义者。“心理学只探索实验框架下相关变量的函数关系,甚至对变量之间是否

存在因果性也不必断言”。

主要贡献:①他漫长的学术生涯给心理学以持续、长期的影响;

②他坚持行为的实验分析方法发展了一套理解动物和人类行为的操作主义体系。

主要观点: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直接描述行为的科学。

△反应等于刺激的函数:R=f(s),但过去形成的条件(A)会改变R与S之间的函数关系,所以R=f(s)可以改写为R=f(S,A)。

△行为原理:操作性条件作用。 (一)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将有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①前者指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②后者指在没有任何能观察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机体行为。

应答性行为比较被动,由刺激控制,操作性行为代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由行为的结果所控制。人类的行为大多数都是操作性行为。

认为华生仅以经典式条件作用来说明一切机体行为,过于简单。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 1、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

“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只不过,强化增加的不是某一具体的反应,而是反应发生的概率。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所建立的原理,在许多动物和人类的学习中得到印证。实际上,只要巧妙安排强化程序,可以训练动物习得许多复杂的行为。 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

“如果在一个已经通过条件化而增强的操作性活动发生后,没有强化刺激物出现,它的力量就削弱”,反应的消退表现为一个过程。消退的时间与该习得反应本身力量的强弱成正比。 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

【分化】指通过安排强化动物条件反应的某一个特征,如速度、持续时间和强度等,动物可逐渐形成有选择性反应。与消退一样,分化的关键因素也是强化。 (三)强化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作用 1、积极强化物和消极强化物

【积极强化物】指与反应相依随的能增强该反应的刺激物。

【消极强化物】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物,从情境中被排除时,可增强该反应。 2、条件性强化

【条件性强化】指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强化刺激反复匹配联合,那么它也具备了强化的性质。条件强化物的强化力量与相匹配的原始强化物的配对次数成正比。 3、强化的程序

↗连续强化 ↗定时强化(以反应时间而非反应数量为单位来实施强化) ↘间歇强化↗固定强化 ↘定比强化(以反应的数量而非时间为单位来实施强化) ↘非固定强化 △行为原理的推广与应用 (一)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

弊端:机器教学无法取代教师的人格教育活动;只适用数学等理科教学,其评价为自我评价,不适用于低年级学生。

(二)言语行为

语言是动物和人类的最明显区别所在;

言语也是一种行为,它与其它行为反应一样,服从于操作强化原理,并且也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 (三)社会控制计划

他认为人类根本没有自由可言,人类的一切行为皆由环境所决定。我们所说的自由不过是我们逃避环境中的厌恶性刺激的一种欲望而已。实际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风俗、文化习惯、宗教信仰,包括法律和教育都是一种控制。

斯金纳希望以行为科学的原理来进行社会控制,愿望是良好的。但问题是,谁是最后的控制者呢?控制者又是由谁来控制呢?人类除了受控制的行为以外,难道就没有其他理念和有价值的东西?对此,斯金纳的社会控制计划未能作出说明。

△对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简评 [贡献]

1、斯金纳是杰出的当代心理学家之一。

①他严谨而富有生气的观察和实验方法以及高度精确的实验技术,对当代心理学产生很大的影响;

②他坚持极端客观的行为主义立场,严格遵循科学的描述原则,使得他的行为主义体系非常精确、清楚,他对动物行为的研究也非常精细、彻底;

③他用不同于心灵主义的术语清楚解释了反应形成、表象等现象,他竭力反对研究有机体的内部过程,使得他的立场似乎比华生更加激进,所以,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被称为“激进行为主义”。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对心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斯金纳及其追随者统治学习心理学的领域。

3、他的行为理论被人们广泛应用于行为治疗和行为矫正中。 [局限]

1、对斯金纳的最经常的批评在于他所宣称的心理学不需要任何理论。其实,不要理论本身就是理论。斯金纳坚持描述行为而不是解释行为原因的立场本身就代表了他的理论倾向;

2、因为斯金纳坚持只有能够予以客观观察和实验证实的东西才可以予以研究,这样将人们的主观事件摒弃在心理学的大门之外,而这正是我们所需要了解的,所以有人指出斯金纳所研究的是空洞的有机体;

3、斯金纳以有限的动物行为研究推导出普遍的动物行为规律,并用于描述和控制人类行为,不免有过分简单化、片面化的嫌疑;

4、斯金纳的极端环境论忽视了影响行为的其他因素,如机体状态、脑损伤等; 5、他以操作强化的唯一模式解释言语获得,令人难以信服。

第八章 新的新行为主义

△代表理论: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 罗推尔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 米契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共同特点:既坚持行为主义的研究精神又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具体表现(特点):

1、大胆地使用以往被传统行为主义所摒弃和拒绝的心理学概念,探索认知、思维、意象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 2、强调行为和认知的结合。既可以通过人的思维、信念和期待等认知过程预测人类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改变人的认知来改变人类的行为,通过行为的改变也可改变人的信念、期待等认知过程;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传统的行为主义强调外在强化对行为的影响,忽视了“自我”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新的新行为主义者认为,如果行为仅仅由外部的奖励或惩罚所决定,人就会像风向标一样,不断地改变方向,以适应作用于他们的各种短暂的影响;

4、强调心理过程的积极与主动性。新的新行为主义者强调要把行为主义同建构论结合起来,重视以往经由学习而获得的认知规则在对环境信息作出反应过程中的作用; 5、坚持客观主义的态度。

班图拉(1925- )美,观察学习理论。1974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主要思想:

【观察学习】又称无尝试学习或替代性学习。由于人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 特点:1、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2、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 3、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 4、观察学习不等同于模仿。 基本类型:

【直接的观察学习】也称行为的观察学习,指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

【抽象性观察学习】指观察者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以后在一定条件下观察者会表现出能体现这些规则或原理的行为,却不需要模仿所观察到的那些特殊的反应方式。

【创造性观察学习】指的是观察者通过观察可将各个不同榜样行为特点组合成不同于个别榜样特点的新的混合体,即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 ▲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P262)

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动作复现过程 动机过程

示范行为—→ ↓ ——→ ↓ ——→ ↓ ——→ ↓ ——→匹配行为 对榜样的知觉 示范信息的储存 记忆向行为转变 从观察到行为 ▲交互决定论

个人 ↗ ↖ ↙ ↘ 行为 ←—→ 环境 ▲自我调节论

自我调节论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的过程。它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

评价班图拉的自我调节论强调了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作用,表明人具有理性认知的能力,能合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这一点无疑是值得称道和肯定的。 ▲自我效能原理

△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是一种对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觉,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深化到价值系统就成为自我效能信念,即有关自我能力判断的认知取向。 △自我效能从本质上讲是自我生成的能力。

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①行为的成败经验;②替代性经验;③言语劝说;④情绪的唤起;⑤情境条件。 ▲对班图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评价 [贡献]

1、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改变了传统学习理论重个体轻社会的思想倾向,把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合在一起,对学习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独树一帜的贡献;

2、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使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的参照点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变;

3、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和认知过程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方法论上注重以人为被试的实验,改变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把由动物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类学习现象的错误倾向;

4、他的概念和理论建立在丰富坚实的实验验证资料的基础上,其实验方法比较严谨,结论比较有说服力。 [局限]

班图拉主张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他认为个人的成就如何是由外界环境与人的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评价交互决定论的独到之处在于把人的行为与认知因素区别开来,指出了认知因素在决定行为中的作用,在行为主义的框架内确立了认知的地位。此外,这种观点视环境、行为、人的认知因素为相互决定的因素,注意到了人的行为及其认知因素对环境的影响,避免了行为主义的机械环境论的倾向。

1、由于班图拉的理论具有开放性特征,导致了它缺乏富有内在统一性的理论框架;

2、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认为班图拉的观点忽视了发展变量的重要性。即它忽视了儿童在多大程度上能独立进行学习,以及发展阶段在多大程度上对儿童的观察学习产生影响;

3、班图拉在研究攻击行为观察学习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难以让人苟同。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4、班图拉虽然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为的影响,但他以研究行为为重心和目的,实际上并没有给认知因素以应有的位置。

第三编 精神分析

第九章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又称心理分析,其特点为:

①精神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但它又不同于其它心理学流派,它起源于精神病的治疗实践而非大学心理学实验室研究,是一个非学院心理学流派;

②精神分析研究的不是正常的心理,而是研究变态的心理、精神异常、神经症等; ③传统心理学研究正常的心理活动,精神分析研究潜意识,也被称为深度心理学; ④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常为实验法、观察法,而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为临床观察法。

弗洛伊德(1856-1939)捷克

主要著作:《梦的解释》、《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 主要思想:

▲研究对象:无意识现象和内容

意识过程在人的全部精神过程中不过是极小的一部分,[无意识]就像冰山水下的部分,在人的全部精神活动中占主要地位。无意识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指人们能够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经验。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从前意识到意识,或从意识到前意识,二者虽有界限,但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潜意识很难或根本不能进入意识中去。[潜意识]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是弗洛伊德整个学说的理论基础。潜意识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以及与本能冲动有关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 ▲研究方法:自由联想、梦的分析、对日常生活的分析

①自由联想——精神分析者让患者在全身心都处于放松的情况下,不给患者的思路以任何有意识的引导,但是患者必须如实地报告他所想到的一切,不管他们是怎样的荒唐、不重要或毫无意义,都不应该隐瞒。精神分析者把患者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分析者和患者双方都认为找到了发病的最初原因为止。

②梦的分析——弗洛伊德把梦境分为“显梦”和“隐梦”两部分。显梦是指人们真实体验到的梦,隐梦是指梦的真正含意,即梦象征性表现的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梦的分析就是从显梦中破译出隐梦来,从而揭示出梦境中所表达的潜意识的本能欲望,揭示出梦的真正意义。

③对日常生活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疏忽等过失现象往往都有潜意识的欲望动机,都是意识和潜意识矛盾斗争的结果。 ▲本能论

【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在驱力。 本能有四个基本特征:①来源——本能的来源是身体状态或需要(欠缺);

②目的——本能的目的是消除身体的欠缺并重建内在平衡;

③对象——本能的对象是指减少或消除身体欠缺的经验和事物,有的对象是固定的,有的

对象是不断变化的;

④原动力——本能的原动力决定于身体欠缺的程度。

本能的种类: ↗生的本能↗自我本能

本能 ↘性本能

↘死的本能 ▲人格论

(一)人格结构:伊底(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①伊底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结构部分,是人格形成的基础。伊底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

如饥、渴、性等。其中以性本能为主。伊底不考虑外界现实的情况,不考虑时间、地点,不考虑用什么方式、方法进行活动,而是趋向于立刻寻求满足,以发泄原始冲动。伊底是人格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②自我是从伊底中分化出来的,是有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按照现实原则活动。自我既要满足伊底的即刻要求,又要按客观的要求行事。自我所代表的是理性,而伊底所代表的是情欲。但自我不能脱离伊底而单独存在,自我的力量来自伊底,自我是用来帮助伊底并力图使伊底得到满足的。

③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自我分成两部分,一种是执行的自我,即自我的本身,另一种是监督的自我,即超我。超我按照至善原则活动,其功能是监督自我去限制伊底的本能冲动。超我的监督作用是由自我理想和良心实现的。

(二)人格发展(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①口唇期(0~1岁) ↖

②肛门期(1~3岁) ①②③属前生殖阶段 ③性器期(3~5岁)恋母、恋父情结↙ ④潜伏期(5~12岁) ⑤生殖期(12~20岁)

△力比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两种危机:固着和倒退

【固着(固恋)】fixation,行为方式发展的停滞和习惯反应的刻板化。

【倒退(退行)】regression,一个人的发展到相当阶段后因遭受到挫折而重新倒退到较原始的发展水平。 [评价]

积极意义:①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关于潜意识的研究,不仅扩大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范围,而且为个体行为的深层认识提供了条件;②重视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重视行为的历史原因,强调行为发展的重要性。这对现代发展心理学有深远的影响。

缺陷:过分强调潜意识和性本能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性本能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人格的发展。 ▲梦论

“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欲望的象征性满足”。 梦的工作有四个基本过程:

①凝缩——几种隐意用一种象征(或符号)出现;

②移置——在梦的工作中,把隐梦内容加以转移,用不重要的部分替换其主要的部分; ③象征——以具体的形象代替抽象的欲望;

④润饰——醒后把梦中无条理的材料加以系统化来掩盖真相。 ▲焦虑论与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把焦虑看作是神经症的关键因素,认为焦虑主要是对不可发泄的性冲动的一种有害反应。 △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①现实性焦虑;②神经性焦虑;③道德性焦虑。 △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①其作用是避免和减轻消极的情绪状态(趋乐避苦);

②大多数通过对现实的歪曲起作用;

③大多数防御机制在起作用时人们通常意识不到。

△自我防御机制的种类:①压抑;②投射;③移置;④否认;⑤反向作用;⑥认同;⑦退行;⑧升华。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贡献]

1、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的研究。在西方,弗洛伊德有无意识领域的哥白尼或达尔文之称。 2、开拓了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开辟了性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3、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西方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 [局限]

1、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正确态度。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解释中忽略了心理因素的作用。

2、在方法论上的局限。坚持还原论、等同论。①单纯用物理学定律、生物学范畴说明人的内在动力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实质上完全抹煞了人的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否定了意识在日呢的心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把人的高级心理活动简单地归结为低级的物理、生物的运动;②把特殊的变态心理与一般的常态心理相等同,企图用变态心理的规律去说明常态心理的发展,把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混为一谈。 3、学说的生物化倾向。整个学说具有生物化倾向,提倡泛性论。

4、整个理论主观色彩浓厚。其概念和理论纯粹出于主观的臆想和纯粹的逻辑演绎,甚至简单地运用神话传说来证实和提出自己的观点,既没有事实为根据,也无从加以客观的验证,故通常被称为心理玄学。

荣格(1875-1961)瑞士,分析心理学创始人

主要著作:《潜意识心理学》、《心理类型学》、《分析心理学的贡献》、?? 主要思想:

(一)字词联想实验与情结理论

在潜意识之中一定存在着和人的情感、记忆、思维等相关联的各种情结,任何触及到这些情结的词都会引起反应时延长。通过情结可以找到心理疾病的原因。 【情结理论】

①情结是一些相互联系的潜意识内容的群集,是整体人格机构中一个独立存在的较小的人格结构; ②情结虽然是潜意识的,但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并足以影响意识活动;

③情结属于个体潜意识的范畴,它可以把个体潜意识及其被压抑的内容与集体潜意识及其原型联结起来; ④人人都有情结,只是在内容、数量、强度和来源等方面各不相同。 △情结的主要来源:①童年期的心理创伤;②与本性不和谐的道德冲突。 (二)人格结构理论

↗意识

人格→“心灵” ↗个体潜意识(情结)

↘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原型)

【意识】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伴随着生命的诞生而出现。

【个体潜意识】与意识中的自我最接近,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被压抑的经验以及属于个体性质的梦”,是发生在个体身上与个体的经验相联系的心理内容。

【情结】就是一组一组被压抑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的情绪性观念群,也就是具有相对自由性的一簇簇潜意识的心理丛,它决定着人格的取向和发展动力。

【集体潜意识】是在生物进化和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上的沉淀物,是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固存在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集体潜意识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种族先天遗传的;它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东西。)

【原型】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与本能相区别的,本能是一种典型的行为模式,原型是一种典型的理解模式;本能与原型又是相互依存的,本能是原型的基础,原型是本能自身的潜意识意象。 原型的种类: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和自性。

①人格面具——人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其目的在于表现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可。

②阿妮玛和阿妮姆斯——又称男女两性倾向。阿妮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妮姆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

③阴影(阴暗自我、“兽性”)——一切不道德的欲望和倾向。

④【自性】即潜意识中的自我,指自我的本性,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其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 (三)心理类型学 1、态度类型

荣格划分了内倾和外倾两种态度类型。内倾型的人其心理活动经常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外倾型的人好社交、活泼、开朗、喜欢标新立异,易适应环境。事实上,许多人介于两者之间。潜意识中的类型与意识中的态度类型

相反。

2、功能类型:①思维;②情感;③感觉;④直觉。 3、态度类型与功能类型的组合:

①外倾感觉型——常注意并记住事物的外部特征,追求欢乐,活泼有魅力,精明而求实。 ②外倾直觉型——对不确定的事物有敏锐的感觉,易变而富有创造性,做事常凭主观预感。 ③外倾思维型——对事物的结果感兴趣,对结果后面的观念不感兴趣,思维常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④外倾情感型——为人热情,乐于助人,思维常被情感压抑。

⑤内倾感觉型——对事物有深刻的主观感觉,情绪易受外部影响,注重事物的效果。

⑥内倾直觉型——具有超然直觉,富于幻想,性情古怪,思想往往脱离现实,体验奇特怪异。 ⑦内倾思维型——喜欢抽象思维,遇事主观,待人冷漠,倔强偏执,情感受压抑。 ⑧内倾情感型——富有同情心,沉默寡言,不易接近,内心体验丰富、强烈。 (四)心理动力学

动力系统——向人格提供各种能量。

1、心灵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或自给自足的能量系统。 2、心理能量是人格的动力。 3、心理值是测量心理能量的标准。 4、等量原理和熵原理。

【等量原理】指用于某种心理活动的能量减少或消失,意味着另一种心理活动的能量增加或产生。 【熵原理】心理能量的分布和流动是有方向的,这种方向性是为了保持心灵所有结构之间的平衡。 5、心理能量的前行和退行。

【前行】指人利用日常生活经验来满足环境的需要。

【退行】指通过剥夺对立机能的能量,使对立机能的值逐渐丧失,最后用新的机能取代对立机能。 6、能量输导系统。

【能量输导】当一种新的活动模拟本能活动时,本能的能量就会被纳入到这种新的活动中的现象。即心理能量必须经过一个能量输导系统,发生能量转换,纳入到新的活动中,才能像物理能量那样做功。心理能量是通过模仿或制作的方式进行能量转换的。 (五)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1、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

①无序阶段——婴儿期;②君主阶段——自我开始发展;③二元论阶段——区分主客体。 2、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岁或40岁)——“心灵的诞生”时期

主要任务:克服童年期意识狭窄的倾向,努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力量,不要过分迷恋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否则他就会在人生的后半段发生障碍,不利于实现个性化。 3、中年时期(从35岁或40岁到老年期)

如日中天,事业有成,社会地位和家庭都比较满意的时期,但也容易出问题,如中年期心理危机。 4、老年时期

喜欢沉浸在无意识中,喜欢回忆过去,更愿意考虑来世生活问题。 ▲分析心理学简评

[贡献] 1、分析心理学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学研究,

为我们探究人类意识、心理的起源提供了理论启示。

2、强调人格的整体性。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在“自性”原型的统一指挥下,把人格的所有成分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整体需要,即自我实现,这种整体观对正确理解完整的人格是有积极意义的。

3、荣格对人格类型的研究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的新领域。 4、字词联想实验和情结理论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5、研究方法的灵活性。荣格先后使用过机械因果论、目的论、“共时性”等方法。

[局限] 1、荣格采用经验分析和主观推测的方法,使他的学说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和科学依据。

2、荣格的著作不仅晦涩难懂,而且到处都充斥着神秘主义的色彩。

3、荣格的理论体系过分夸大了潜意识,特别是集体潜意识的作用,把意识降格到了附庸的地位,不符合人类的心理现实。

◎结合史实论述荣格和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中的分歧 (一)心理动力上的分歧 1、弗洛伊德在其本能论中把性本能称为里比多,认为里比多是人最基本的驱动力,促使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满足。 2、荣格在早期曾用里比多来代指心理能量,但他的里比多和弗洛伊德的不同。荣格认为里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后来他用心理能量取代了里比多。 (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1、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他重视前半生和早期经验的作用,重视行为的历史原因,强调行为发展的重要性。 2、荣格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童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他重视后半生对人的影响。中年期是他最关注的时期。 (三)概念体系上的差异 1、弗洛伊德以无意识现象和内容为研究对象,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系统。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动态的形式相互结合。如果三个系统保持平衡,人格则正常发展,反之个体往往产生焦虑,导致神经症和人格异常。他的研究方法为自由联想、梦的分析和对日常生活的分析等。其代表著作《梦的解释》于1900年出版,大大推进了精神分析运动,大体上构造起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 2、荣格除了研究无意识外,还研究人格差异。他将人格结构分为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层次。它们在“自性”原型的统一指挥下,把人格的所有成分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整体需要,即自我实现。荣格采用机械因果论、目的论“共时性”的方法研究。 (四)研究倾向的不同 1、弗洛伊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属于生物本能的取向。 2、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学研究,他把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看作某一民族独特历史的心理状态,可见其社会文化的研究取向。

第十章 其他早期的精神分析家 第一节

一、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 (一)字词联想实验与情结理论 1、 2、 3、 4、

情结是一些相互联系的潜意识内容的群集,是整体人格结构中独立存在的较小的人格结构。 情结虽然是潜意识的,但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并足以影响意识活动。

情结属于个体潜意识的范畴,它可以把个体潜意识及其被压抑的内容与集体潜意识及其原型联结起来。 人人都有情结,只是在内容、数量、强度和来源等方面各不相同。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5、 情结的主要来源是:童年的心理创伤,与本性不和谐的道德冲突。

(二)人格结构理论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也是一种整体人格结构理论。他把人格称为“心灵”,认为心灵包含一切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及行为。心灵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意识是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

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集体潜意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三)心理类型学

1、态度类型:内倾、外倾。

内倾型:心理活动经常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 外倾型:对外部世界的各种事物感兴趣。 2、功能类型:思维、情感、感觉、直觉。 思维:用来评价事物的正确与否。

情感:判断和确定事物的价值是否可以接受。 感觉:确定事物存在与否。 直觉:对过去或将来事物的预感。

思维和情感称为理性功能,感觉和直觉称为非理性功能。 3、态度类型与功能类型的组合。

共八种。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

这八种类型只代表极端情况,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某种占优势的类型,不占优势的类型。 (四)心理动力学 人格动力学理论:

1、心灵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或自给自足的能量系统。 2、心理能量是人格的动力。 3、心理值是测量心理能量的标准。 4、等量原理和熵原理。

5、通过心理能量的前行与退行使内心世界得到调整。 6、具有能量输导系统。 (五)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1.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

2.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岁或40岁) 3.中年时期(从35岁或40岁到老年期) 4.老年时期

分析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

1. 分析心理学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2. 强调人格的整体性

3. 荣格对人格类型的研究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的新领域 4. 字词联想实验和情结理论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5. 研究方法灵活 局限:

1. 学说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和科学依据. 2. 荣格的著作中充斥着神秘主义色彩.

3. 荣格的理论体系过分夸大了潜意识,特别是潜意识的作用,把意识降到了附庸的地位.

第二节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思想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并非指完全个人的或个别差异的心理学。他所谓的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的目的、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理想的和谐整体。 (一)心理动力学理论

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相反,他的理论是以社会文化为取向的。他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视为行为的动力,并用“自卑感及其补偿”、“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追求优越”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 (二)生活风格理论

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

儿童在四五岁时就已形成了他的生活风格,至于形成的是什么样的生活风格,取决于他的生活条件和家庭及

社会环境。

理解个体的生活风格,就是理解独特的自我。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潜意识梦境。 总之,理解了某个人的生活风格,就意味着把握了个体的本质,实现了理解人性的目的。

(三)个体发展理论

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但这种社会性又带有一定的先天潜意识因素。

阿德勒承认个体的身体发展水平是影响精神发展的一种因素。 创造性自我使人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建立起独特的生活风格。

每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和谐相处的先天需要,这种需要就是“社会兴趣”。人一生中要树立牢固的社会兴趣,

才能解决人生面临的三个重大问题:职业活动、社会任务、爱情婚姻。

“活动程度”影响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形式和水平。

(四)社会兴趣理论

人类生活在“意义场”中,一个人对现实的感受,是经过意义解释之后的产物。较好的意义有共同的特质,

即它们是别人能够分享的意义,也是别人认为有效的意义。因此,生活的意义不是为个人优越而奋斗,而是在于如何满足人类和谐友好的生活,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需要,在于对人类全体发生兴趣。

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职业选择、参与社会活动和爱情婚姻三个重大问题。个体能否解决的好这些问题,反

映了他的社会兴趣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缺乏社会兴趣的人会产生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即优越情结与自卑情结。阿德勒根据人们具有的社会兴趣的

程度,划分出四种类型的人:统治——支配型;索取——依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前三种都是错误的生活风格,只有第四种人才具有正确的社会兴趣,有希望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产生错误生活风格的原因:阿德勒认为是由童年期的三种状态引起的:器官缺陷,溺爱或娇纵,被人忽视或

遭受遗弃。

二. 个体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

1.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当代许多心理学思想的来源 2.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科学方向

3.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主要地位 4.提出了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局限:

1.把造成社会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原因仅仅归咎于错误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兴趣,没有看到社会的异化对人性的扭曲,他的学说并未找到致病的真正社会原因。

2.在研究方法上,他把主观理解和客观分析相对立,忽视了部分的作用和遗传的影响,片面夸大了自卑感的补偿作用,从而使他的理论带上了个人的偏见。

3.阿德勒的“社会兴趣”、“自卑与补偿”等概念和他对神经症的解释在理论基础上仍然是以潜意识为主导的。 4.尽管他批评了弗洛伊德理论的生物学化倾向,但他自己仍未摆脱生物学化的桎梏。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第一节 从古典精神分析到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在弗洛伊德逝世以后,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代表着正统的精神分析运动的新发展。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以蕴含自我心理学的思想,经其女儿安娜过度,由哈特曼建立,并经艾里克森发展,逐渐形成了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历史的四个发展阶段:1.弗洛伊德提出最初的防御概念。2.弗洛伊德把本我看作是一种本能。3.

弗洛伊德划分人格结构中的伊底、自我和超我,给自我相对独立的地位。安娜进一步强调了自我的作用,阐述了自我的防御功能。4.1937年哈特曼在维也纳精神学会发表《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被看成自我心理学真正建立的一年。

第二节 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

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创立自我心理学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为自我划定一个独特的研究范围,这一范围就是哈特曼所称的“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古典精神分析的最大毛病就是忽视了没有冲突的心理学领域,把冲突作为唯一的研究任务。

自我并不一定要在与伊底和超我的冲突中成长,就个体而言,能够在经验上存在于心理冲突之外的过程。诸

如知觉、思维、记忆、语言、创造力的发展乃至各种动作的成熟和学习等自我的适应机能,这都是在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里发展着。

二.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的发展

在哈特曼看来,自我与伊底是两种同时存在的心理机制,自我独立于本能冲动,但又是与它同时发生发展的。 自我与伊底是怎样同时发生发展的呢?它们都是从同一种先天的生物学的禀赋——“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

出来的。自我与伊底一样都是先天遗传的,都是分化的产物。

由于自我在起源上独立于伊底,所以自我在发展上也独立于伊底的本能发展,即自我的自主性发展。分为:

初级自主性和次级自主性。初级自主性是指那些先天独立于伊底的没有冲突的自我机能。次级自主性是指从伊底的冲突中发展起来并健康的适应生活的那些自我机能。 三.能量的中性化

如果某一服务于自我的能量过于接近本能则会妨碍自我的机能,因此必须使本能的能量中性化。所谓能量中

性化是指一种把本能能量改变成非本能模式的过程。

能量的中性化概念为哈特曼所首创,吸收了弗洛伊德升华的思想。中性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包括本能驱力

的质的改变,而不单单是像升华那样将本能目的暂时转变成社会可接受的目的。

中性化的能量已不再是本能的能量而是自我的能量。哈特曼设想通过对本能能量的中性化改造,从能量上增

加自我的力量,使自我更好地适应环境。 四.自我的适应过程

哈特曼认为,能量的中性化过程的产生,也就是自我的适应过程的产生。他把适应看作是一种有机体与环境

交互作用的过程,一种不断地与环境相适应的连续运动,而不是一种静态的产品。

他认为有良种适应在前提和结果上不同:进步的适应和倒退的适应。在适应过程中,为了保证整体适应,个

别不适应的心理组织必须暂时表现出不适应,这种整体适应表现为自我的整合机能。自我的整合机能说明,适应并非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克服困难、改造环境的能动活动。

适应过程既受生理心理组织的影响,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强调自我与环境的调节作用,

使精神分析从伊底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中解脱出来,走向正常的发展心理学,是一个巨大的进展。 五.哈特曼自我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

1. 在自我心理学的创立上,哈特曼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成为自我心理学的建立者。同时他的理论有孕育了大批

后继的自我心理学家。

2. 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澄清了弗洛伊德和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概念和体系的模糊思想,探讨了没有冲突领域的自

我心理学规律。

3. 哈特曼扩大了精神分析的目的和范围,把古典精神分析从研究本能冲突的病态心理转向了研究自我适应的正常

心理,把精神分析的研究纳入普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局限:

1. 哈特曼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的改造并不彻底,从而导致了他的自我心理学体系具有许多不可克服的矛盾。 2. 哈特曼的根本缺陷在于未能将整个人格结构与社会环境具体地统一起来。

3. 中性化这一概念仍然没有逃脱伊底内驱力的束缚,并没有给自我以真正独立的能量。

第四节 艾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

一.自我及其同一性

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不再是伊底和超我压迫的产物。他把自我看作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着人的意识活

动并且能够加以控制。

具有建设性机能的健康的自我必须保持一种同一感,即自我同一性感或心理社会同一性感。有四个不同方面:

个体性;整体性和整合性;一致性和连续性;社会团结性。

在人类生存的社会里,如果没有自我同一性感,就没有生存感。同一性的另一极端是同一性混乱,即同一性

危机。

自我的同一性最初缘于婴儿,但要到青春期才能正式形成。

二.人格发展的渐成论原则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依照渐成论原则进行的。人的发展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人的一生是一个生命周期,

有八个阶段。

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所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危机的积极解决有利于个人对环境

的适应,危机的消极解决,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一个健康人格的发展必须综合每一次危机的正反两个方面,否则就会有弱点。

人的发展阶段是以一种循环的形式相互联系着,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圆圈。

三.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1.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 2.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 3. 主动到内疚(3~5岁) 4. 勤奋对自卑(5~12岁) 5.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 6. 亲密对孤独(20~24岁) 7. 繁殖对停滞(25~65岁) 8. 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 四.艾里克森自我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

1. 艾里克森进一步发展了哈特曼所重视的社会环境对自我适应作用的思想,对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

杰出的贡献。

2. 艾里克森把自我放在心理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将弗洛伊德的心理性

欲发展理论修正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把自我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 艾里克森把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发展阶段扩展到整个生命周期,突破了其他自我心理学家仅仅描述幼儿早期人格

发展的局限性。

4. 艾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同一性和同一性危机等概念已成为人民日常使用的概念。 局限:

1. 艾里克森的理论体系不够严密,思辨性多于科学性。

2. 艾里克森的理论中隐含着个人——社会发展的二因次平行论,此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

第十章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形成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对传统精神分析的修正主要是针对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和泛性论。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形成与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它是两种妥协趋势相结合的产物,即:美国本土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承认;新生一代对精神分析家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修正。 一.精神分析对美国心理学的影响

美国本土对精神分析的接受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的:

1、 2、

美国民众的热情

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领域

3、 4、

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学等应用领域 学院心理学

二战促进了精神分析对美国的影响:

1、 2、

三四十年代,近二百名精神分析学家为逃避纳粹迫害来到美国。

一些思想敏锐的心理学家致力于研究态度、舆论、攻击性、权威人格等与纳粹主义和战争有关的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问题。而精神分析是研究这些问题最优先选择的理论范式。

3、

战时的研究项目迫使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的专家一起工作,给不同情精神分析的心理学家提供了了解精神分析的机会。

二.对传统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

1. 都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动机和人格的动力学观点。

2. 都继承了弗洛伊德重视童年经验或亲子关系的传统,但抛弃了本能决定论、婴儿性欲论和人格结构(伊底、自

我、超我)论。

3. 都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反对弗洛伊德的生物学化的倾向和女性心理学。

4. 都受过传统的精神分析正规训练,掌握了精神分析治疗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各自的人格心理学、心理治

疗学或社会心理学。

5. 都抛弃了弗洛伊德关于人和社会的悲观主义态度,相信人的潜能的建设性。

第二节 霍妮的社会文化的神经症理论

一.神经症的文化观

霍妮把神经症分为情境神经症和性格神经症。她关注的是后者,因此常将性格神经症简称为神经症。神经症的病因在于人格结构,而人格结构则是由个人的生活环境决定的。

神经症的标准取决于社会文化为其成员所规定的行为模式。神经症只不过是偏离了社会文化所规定的正常的行为模式。

神经症的根源要从社会文化中去寻找。导致神经症患者内心冲突的社会文化基础是现存文化的矛盾。矛盾有三个:1、是竞争与友爱谦卑的矛盾;2、享受需要与人们满足这些需要时受到的挫折的矛盾;3、个人自由与受到限制的矛盾。 二.神经症理论

(一)

基本焦虑

社会文化的矛盾所造成的人际关系困难是神经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基本敌意及其压抑使人陷入焦虑,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

(二)

神经症需要

为了减轻基本焦虑,就会形成一些防御性策略。这些策略是一些潜意识的驱动力量,霍妮称之为神经症需要。

她列举了10种,这些都是非神经症的,神经症的需要是盲目的偏执于一种或几种,不能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而主动地选择适当的目标。

(三)

神经症人格

神经症的需要决定了神经症病人的人格。神经症人格的类型有三种:顺从型;攻击型;退缩型。在正常人身上,这三种行为方式可以根据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三者互相补充。但神经症病人缺乏变通的能力,他们仅仅运用其中一种来应付一切生活问题。如果不仅不能克服焦虑,反而陷入更深的焦虑。

(四)

神经症自我

霍妮把人格看成是完整动态的自我,这种自我分为三种基本存在形态:真实自我;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正常人的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现实自我之间是一致的,神经症病人的理想化自我与其真实自我、现实自我之间是冲突的。当一个人被理想化自我控制时,他就被“我应该是什么”所驱使,霍妮称这种现象为“应该的专横”。

(五)

基本冲突

霍妮将神经症病人在基本焦虑基础上所形成的内心冲突称为基本冲突。基本冲突有三种:各种神经症需要之

间的冲突;对待他人的三种行为方式之间的冲突;理想化自我与真实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

解决自我的冲突的三种策略:1、自谦,贬低自己。常有失败感,自卑;2、夸张、美化自己。有强烈的优越

感,自信;3、放弃,逃避冲突,习惯于独处。此三种策略对应与三种行为方式:接近人、对抗人、回避人。

霍妮的神经症理论的总体思路:个人在充满矛盾的社会文化和失调的人际关系中生活,因缺乏安全感而产生

基本焦虑,为解除焦虑而产生神经症的需要,进而形成特定的对待他人的行为方式,并使自我陷入冲突之中;于是他又去寻找解决冲突的策略,由于神经症病人只会强迫性地使用一种策略,结果又使他陷入新的焦虑和冲突之中。 三.神经症的治疗

霍妮认为神经症是由焦虑、对抗这些焦虑的防御策略、缓和内心冲突的努力等等所造成的心理紊乱,当这种

紊乱偏离了特定文化的共同行为模式,就是所谓的神经症。

霍妮认为人生来具有实现自己潜能的建设性力量,神经症治疗就在于使病人发现并发展自己的潜能,将其天

赋中的建设性力量引向自我实现的轨道。

霍妮主张把分析治疗集中于病人的神经症需要和人格结构,以帮助病人克服冲突,实现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和

与自我的和谐关系。

倡导自我分析是霍妮对精神分析治疗的一大贡献。当然她并非要取消专家治疗,而是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

四. 对霍妮的社会文化的神经症理论的评价 贡献:

1. 霍妮是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开创者,最先建立起社会文化的精神分析的基本框架。

2. 她创建了一种新的神经症病理学,强调自我分析,使精神分析治疗更广泛更有效地满足现代人适应社会的需要。 3. 霍妮对人持乐观主义信念,坚信人生来具有自我实现的建设性力量,为后来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开辟了道路。

局限:

1. 霍妮的理论在内部一致性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 既然文化是导致神经症的根源,那么文化作用与人的具体机制没有讲清。她分析重点是早期亲子关系,把丰富

复杂的社会生活简单化了。

3. 霍妮一方面指出了现存社会文化的矛盾,另一方面又只关心个人如何去适应这种文化,没有提出社会改革的要

求。相对于弗洛伊德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态度,她在这一点是是一种倒退。

第三节 沙利文的精神医学的人际理论

一.人际关系与精神疾病

沙利文将人际关系视为精神医学的核心概念。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人际关系脱离了现实,当这种虚幻的想象支配人的生活,使正常的现实人际关系遭到破坏,就导致了精神疾病。 二.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人格理论

以下是沙利文从不同方面对人格的揭示。需要和焦虑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动能和自我动能是人格的行为方式,自我系统是人格中的自我评价系统,人格化是世界在个人心中的形象,经验模式则是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最后按年龄阶段描述人格成长的历程。

(一)

人格的定义

沙利文是把人格放到人际关系中去研究的。人格是一个人在与人相处的社会情境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

(二)

动能

动能就是一个人在人际情境中经常表现出来的能量转换模式。能量转换就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就是行为。

(三)

紧张和焦虑

能量的积累导致紧张,而能量转换(动能)的功能在于消除紧张。紧张是需要的表现。焦虑是由于没有获得安全感。焦虑会降低机体满足对生理需要的效率,会妨碍正常的思维和人际关系,因此必须寻找减少和避免焦虑的途径。

(四)

自我系统

个人为了消除焦虑,就会形成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自我觉知系统或一套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这就是自我系统。自我系统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消除紧张和焦虑以获得满足和安全。自我系统的防御功能主要通过自我动能来实现。

(五)

人格化

人格化是指个人在追求生理需要和减少焦虑的经验中对自己、他人及各种事物所形成的具有态度倾向性的形象。个人与自己、他人和事物的关系往往是与人格化的形象之间的关系。如果人格化的形象脱离现实太远,就会扭曲现实的人际关系。

(六)

经验模式

经验模式是与个体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人际经验的独特风格。儿童人际经验的发展要依次经过三种模式:

原始的经验模式;并列的经验模式;综合的经验模式。沙利文认为早期人类以及现代精神病患者的经验就属于并列的模式。

(七)

人格发展阶段

沙利文根据人际关系的特点来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六个阶段: 1. 婴儿期:从出生到言语能力的成熟。

2. 儿童期:从言语能力的成熟到学会寻求玩伴。 3. 少年期:从学会寻求玩伴到亲近同性同伴。 4. 前青春期:从同性亲近到生殖欲成熟。 5. 青春期初期:从生殖欲到情欲行为的模式化。 6. 青春期后期:与特定异性建立稳定的关系。

三.精神病理学和心理治疗

精神疾病是由于人格障碍,而人格障碍则是人际关系困境造成的。

沙利文对精神医学的具体贡献在精神分裂症方面。他反对精神分裂是遗传决定的、不能彻底治愈的观点,主

张精神分裂症是由不良的人际关系造成的,可能是早年与一个“坏母亲”的关系,也可能是以后生活中的其他人际关系,使个体产生严重焦虑,导致自我系统的防御功能失灵,人格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经验模式退到并列甚至原始的水平,现实的人际关系遭到严重破坏。

既然精神分裂症是由失败的人际关系造成的,治疗措施就首先要创设良好的人际情境。

四. 对沙利文的精神医学的人际理论的评价 贡献:

1. 沙利文的精神医学的人际理论超越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生物学化的倾向,将精神分析的研究重心转移到社会

学的方向上,即从个体之内转向个体之间。

2. 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在精神医学中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3. 他改变了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悲观态度,改善了病人的处境,,并寻找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4. 他促进了精神医学与社会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结合,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局限:

1. 沙利文的理论缺乏一整套完整的概念体系,所用属于晦涩难懂,缺乏理论的清晰性与素朴性。

2. 未能揭示出人际关系的丰富内涵,他看到的只是人际之间的心理关系,没有看到更深层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第四节 卡丁纳的精神分析文化人类学

一.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理论

(一)

文化、制度与人格

生活中的规范、技术、态度具有持续性和传播性时,就是文化。制度就是人民彼此相互作用以及与环境相互

作用的固有模式。基本人格结构是同一文化中的人所具有的统统的人格特征。

卡丁纳认为“不同的制度造就了不同的人格结构”。但不是一个社会中的所有制度都能决定基本人格结构,

为此他将制度区分为初级制度和次级制度。

基本人格结构是初级制度和次级制度之间的一个终结的而又是能动的环节。 (二)

初级制度如何塑造基本人格结构

卡丁纳认为早期经验对基本人格结构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初级制度正是通过影响个体的早期经验而塑造基本人格结构的。

(三)

基本人格结构如何创造次级制度

卡丁纳认为基本人格结构通过投射作用产生神话、宗教等次级制度。所谓投射作用就是主体无意识地将自己

的过失或不能满足的欲望归咎于客体,以便减轻内心焦虑的过程。 二.对人类学现场研究材料的分析

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是在一些人类学现场研究的材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以形成并从中得到

验证的。包括林顿的关于马克萨斯人、塔纳拉人和杜波伊斯提供的阿洛人等具体材料。 三.对卡丁纳的精神分析文化人类学的评价 贡献:

1. 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的人类学强调文化因素特别是社会的初级制度对人格形成的决定作用,对弗洛伊

德的本能论进行了突破性的修正。

2. 着重于文化与群体的人格结构之间的关系,他的特点是人类学取向。

3. 卡丁纳的研究丰富了社会文化学派的理论,成为该学派的一个不可替代的组成成分。

4. 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人格在文化创造和变迁中的能动作用,纠正了文化决定论的片面性。 局限:

1. 卡丁纳重视的是单向的投射关系,忽视了次级制度对基本人格结构的影响,忽视了次级制度与人格对初级制度

的影响。

2. 他在方法论上几乎完全接受了弗洛伊德的早期经验决定论,忽视了后期生活经验的作用。 3. 他没有看到文化和制度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广泛而深刻的内容。

第五节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一.论人的处境

弗洛姆关于人的处境的学说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他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人的处境:1、人在生物学

意义上的软弱性;2、人的存在的矛盾性;3、历史的矛盾性。 二.论人的需要

除了生理需要,人的基本需要都起源于人的处境。以下是集中需要及其满足方式: 1.关联的需要——爱与自恋。 2.超越的需要——创造与毁灭。 3.寻根的需要——母爱与乱伦。 4.同一感的需要——独立性与顺从性。 5.定向和献身的需要——理性与非理性。

三.社会性格论

(一)

性格的概念

人与世界的关系有两种:就人与物的关系而言,人要获取物体,即同化;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人要与他人发生联系,即社会化。性格就是把人之能量引向同化和社会化过程的相对稳定的方式。

(二)

性格类型

一些具有性格特性具有共同的倾向性,弗洛姆称之为性格取向。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可能有几种性格取向,

通常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性格取向来划分性格类型。

1. 根据同化过程的取向:非创生性取向、创生性取向。非创生性取向包括:接受取向、剥削取向、囤积取向、市

场取向。

2. 根据社会化过程中的取向:受虐狂、施虐狂、破坏性、机械地自动适应,以及自发性的爱和工作。前四者是不

健康的性格取向,分别对应于同化过程中的四种非创生性取向。后者对应创生性取向。 3. 从病理学角度:堕落综合症、成长综合症。 4. 从价值观上:重占有、重存在。

(三)

什么是社会性格

社会性格,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社会性格有如下特点:

1. 它是群体心理,有时指一定的民族或阶级的心理;

2. 社会性格是一个群体在共同的处境下,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3. 它是激发一个群体的行为的共同内驱力。

弗洛姆把社会性格看成是联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重要中介之一,这种中介不是被动的,它作为一种能动

的力量对社会进程起着重要作用。 四.社会潜意识论

社会潜意识,是指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这些共同的被压抑的因素正是一个具有

特殊矛盾的社会所不允许它的成员们意识到的内容。压抑这些心理内容的主要原因是害怕受到孤立和排斥。

压抑的机制是什么?任何社会都有决定人的认识方式的一种过滤器,有三种要素:语言、逻辑、社会禁忌。 社会潜意识是除了社会性格的另一个联系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中介环节。社会利用过滤器的压抑作用,将

那些与一定经济基础不相符合的经验上升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反过来强化压抑过程,从而作用于经济基础。

五.论现代西方人的困境与精神危机

(一)

逃避自由

现代人的独立和自由增多了,但人的孤独和不安全感也增强了。因而资本主义的自由是不安全的自由,即“消极自由”,所以人民要逃避自由。“积极”是安全的自由,这要到未来健全的社会才能获得。

(二)

异化

现代社会,异化无处不在,它指人与自然、与他人、与真实自我的疏远和对立,指人所创造的现代文明反过来成了压抑人性的强大力量。

(三)

现代人的性格和潜意识

自由和安全的两难境地、异化,都是人的存在的矛盾性在现代社会的具体表现,现代人为了适应这种处境,

形成了特殊的性格和潜意识。

受虐狂、施虐狂、破坏性、机械地自动适应,都是为了逃避自由以克服孤立无助和不安全感。

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占主导的社会性格是剥削取向和囤积取向的混合。20世纪是接受取向和市场取向的混

合。现代人发展大规模杀伤武器,是恋尸癖倾向;迷恋于高度发达的技术世界,是自恋倾向。因此现代人患有堕落综合症。

(四)

对纳粹主义和希特勒的心理学研究

社会经济和政治根源是纳粹主义崛起的根本原因,而纳粹意识形态得到大众的狂热拥护,从心理学上看有以

下几个原因:

1. 一战德国战败,《凡尔塞条约》对德国的处置使德国大众感到不公平,这种怨恨逐步转变成民族主义情绪。 2. 垄断力量的强大和战后的通货膨胀,使各阶级都产生了不安全感,从而形成了受虐狂、施虐狂、破坏性等社会

性格。

3. 希特勒身上集中了这些性格倾向,他创建了纳粹意识形态和纳粹党,从而强化了大众的这些性格倾向,使其成

为支持德国帝国主义扩张的社会心理力量。

4. 把迫害犹太人视为正义的事业,这一切都是在爱国主义和种族优越的旗帜下发生的。

(五)

心理健康的概念

真正健康的人是具有创生性性格的人,是具有理性和爱的能力的人,是以生命的存在来决定其生活方式的人。

六.社会改革论

弗洛姆理想中的健全社会是“人道主义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这个社会是在资本主义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基础

上并为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而建立的。在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政治上,把民主原则真正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文化上,要建立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人本主义伦理学。要对现存的教育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是之成为具有健全性格的人。 七.对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贡献:

美国心理史学家沃尔曼认为弗洛姆对心理学有四大贡献。 1. 利用历史文献来研究心理学问题。 2. 性格理论是弗洛姆对心理学的重要贡献。 3. 对心理学争端作伦理学解释。 4. 心理学研究的社会取向。 弗洛姆心理学的其它特点和贡献:

1. 弗洛姆把心理现象放到广阔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中加以研究。 2. 他以现代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而不仅是以少数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3. 他把医治心理疾病与改革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恢复和发扬了精神分析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精神。 4. 他将社会性格和社会潜意识作为联系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能动的中介。 5. 他创立了社会潜意识理论。

6. 他以现代人的困境和精神危机作为其关注的核心问题。 局限:

1. 弗洛姆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综合起来,将精神分析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但同时也歪曲了马克思。马克思的全

部学说是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弗洛姆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 2. 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社会改革理论不可避免的带有乌托邦的色彩。

第十三章 格式塔学派

第一节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主要代表人物

一.社会历史条件

德国崛起,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后来妄图称霸世界,使全世界归属于德意志帝国,并发动了第一次世界

大战。这种历史条件,反映在意识形态中,强调主动能动、统一国民意志、加强对整体的研究。心理学等领域也被迫适应这一背景和潮流。

二.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哲学思想渊源有两个方面:康德的先验论、胡塞尔的现象学。

三.物理学中的场论 四.心理学内部的影响

就心理学本身而言,对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直接影响的是:马赫、厄棱费尔的形质学派。

五.主要代表人物

惠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第二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关于似动现象的实验及其诠释

惠特海默称这种原先静止的两条线,在一定条件下知觉为单线移动的现象为似动现象。

他认为似动现象不能用眼球运动来解释,不能用错觉来解释,似动现象不是由后像所致,也不是被试注意点

由一处转移到另一处所致。他认为这种动的现象是一种崭新的现象,无法用孤立的两线来解释。他认为似动现象是一个格式塔,是一种突现的现象,格式塔的性质不存在于部分之中,而附丽于整个心理物理的情境中。因此,对部分进行分析无法解释整体的性质。

惠特海默认为在一切心理现象中整体都不可分析为元素,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且大于部

分之和,并决定着各部分的性质。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格式塔心理学不反对构造主义把直接经验作为研究对象,也不反对行为主义把行为当作研究主题,声称心理学是“意识的科学、心的科学、行为的科学”。 三.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不反对构造主义所强调的内省法,也不反对行为主义的客观观察法,但对这些方法做了一些改进和修正。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了现象学的方法:要求对在特定时间内主体所观察到的经验材料不加任何粉饰,力求如实而详尽地进行描述。 四.同型论

同型论就是认为生理历程与意识历程在结构的形式方面彼此完全等同。同型论是带有浓厚的思辨与推论的关于心身关系的理论,尽管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二元论,实际是只是心身平行论的翻版。 五.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六.学习理论

(一)

苛勒关于黑猩猩的学习的实验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 接近原则。 相似原则。 闭合原则。 完形趋向原则。 共向原则。 简单原则。 连续原则。

苛勒的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猿类是否具有和人一样的智慧活动,进而探明智慧活动的本质。他的实验由

简单到复杂共分六大类,这样,动物的智力水平可以通过它是否能从可能迂回道路解决问题来加以判定。这六大类

实验是: 1. 迂回实验

2. 利用现成工具的实验 3. 制造工具的实验 4. 建筑实验

5. 利用中介物的迂回实验 6. 格式塔操纵实验

(二)

顿悟说及对尝试错误说的批判

苛勒认为,猩猩对问题的解决并非是一种盲目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处于对问题产生了顿悟。他把这种“从

一开始就考虑到情境结构的行为”称为顿悟,他为顿悟定了这样一个标准:“参照场的整个形势,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顿悟学习有其特点:

1. 问题解决前尚有一个困惑或沉静的时期。

2. 从问题解决前到问题解决之间的过度不是一种渐变的过程,而是一种突发性的质变过程。 3. 在问题解决阶段,操作是一个顺利的不间断的过程。 4. 由顿悟获得的问题解决方法能在记忆中保持较长的时间。 5. 由顿悟而掌握的学习原则有利于适应新的情境,解决新的问题。

格式塔学派从三个方面对试误说进行了批判:

1. 桑代克所设计的实验情境迫使动物根本不可能全面地加以考察。 2. 他们反对桑代克的练习率和效果率。

3. 桑代克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渐进的量变过程是错误的。

(三)

迁移

格式塔学派认为由顿悟而获得的方法既能长久保持,又利于适应新情境,解决新问题。即顿悟可促进迁移。

过去的经验能够影响现在的学习进程,而这种影响是通过记忆痕迹实现的。

在迁移问题上,格式塔心理学家与桑代克也有分歧。桑代克主张迁移的先决条件是两个情境中具有共同的要

素;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迁移非共同要素的迁移而是整体关系的迁移。

(四)

创造性思维

惠特海默把顿悟学习原理运用到人类创造性思维探讨中,并建议通过把握问题的整体来进行这种思维。要想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必须让整体支配部分。必须把细节放在问题的整体中,把它们与整体结构联系起来加以考虑。

惠特海默反对由试误说和条件反射说所引发出来的在教育领域中所采用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方法。 惠特海默认为学习贵在打破旧有知识和模式的束缚,争取在对问题领域的基础上产生顿悟,掌握解决问题的

原则,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促进智力水平的提高。

第三节 对格式塔学派的评价

贡献:

1. 对冯特元素主义的反击具有进步意义。 2. 格式塔学派引发了知觉心理学的革新。 3. 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独具特色。 4. 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较大。

5. 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 局限:

1. 其理论主张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 2. 其理论观点和术语含糊不清。 3. 对其他学派的批评过于苛刻。 4. 格式塔学派的实验不够严谨。

第十四章 勒温的拓扑心理学

第一节 勒温的场论

一.心理场

人的心理活动是在心理场中发生。他认为心理场是由个人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事件经验和思想愿

望组成。心理场的这三个方面无论在数量和种类上都伴随着个体的年龄增长和经验积累而扩展分化。婴儿缺乏经验,他的心理场几乎没有分化。成人则经验丰富,心理场分化成了许多层次或区域。由此可见,心理场是一种认知结构。

凡属科学的心理学都必须讨论整个人的情境,即人和环境的状态,为了更好地说明人和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

响,他采用了心理生活空间来说明一个人在某一时间内决定行为的全部事实。

勒温也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的行为公式是B =(P E)。此公式表明行为等于个人和环境的函数,

即行为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而发生改变。 二.行为动力

行为动力系统的研究是勒温对动机问题研究的巨大贡献。他的动机体系中有以下几个基本概念:需要、紧张、

效价、向量、障碍和平衡等。

需要是由生理条件引起的动机状态,紧张是伴随需要的情绪状态。能满足需要的对象具有正效价,对人有威

胁或惹人讨厌的对象具有负效价。向量是一种有方向的吸引力或排斥力。

勒温归纳了三种冲突类型:趋近——趋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趋近——回避冲突。

按照拓扑学原理,生活空间可以分成若干区域,各区域之间均有边界相隔。个体要达到目标,必须跨越疆界,

由一个区域进入另一个区域。 三.人格组织

人格是一个系统的组织区域,它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的区域交织起来形成的。这些区域互相依赖,一个区域的

变化影响着另一个区域的变化。

勒温按照格式塔理论的模式对人格的结构加以分析,把人看作是一个联结的区域,一些区域是外部的,是运

动的知觉区域;另一些区域是内部的,这个内部区域很少和环境发生联系。由于人们的需要、理想、信念和目标以及其他心理活动的差异,导致了人格结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人格结构的分化程度不同,人格特征也有差异。新生儿的人格结构几乎是一个未分化的整体,成人的人格结

构则较复杂。这是由个体的年龄、经验、能力和他在当前情境中所发生的事件综合的结果。

第二节 勒温的团体动力学

一.团体动力学兴起的原因 1. 美国工业迅速发展。

2. 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加剧了人们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3. 美国的移民问题、黑人问题、青少年犯罪和儿童教育等问题都日益尖锐。

4. 勒温深受纳粹迫害的经历,使他渴望民主与自由,他想通过对团体的了解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二.团体动力学的理论与实践。

把团体看作是一个动力整体,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另一部分的变化。这种部分与部分的相互

依存关系,是勒温团体动力学的核心。

他认为团体和个体一样都是真实的,而非神秘的,同时也应该把团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加以分析,而不能仅仅

看作是个体的集合。

团体的结构特性是由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而不是由单个成员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勒温利用格式塔原则来研究团体。 任何一个团体都面临内聚和分裂的压力。

团体动力的研究表明,遵从与交往是影响内聚性的重要变量。

改变一个团体来改变其中的个体,远比一个个地来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 团体决定比单独作出的决定对团体中的个人有较持久的影响。 勒温提出行动研究,这是团体动力学的一项实际应用。

第三节 社会认知心理学

一.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

人的认知结构是平衡的、和谐的,一旦出现不平衡、不和谐,就会产生一种紧张和恢复平衡的力量去改变这

种状态,重新恢复认知系统的平衡状态。他提出了体现简单交往关系的“P — O — X”模型,P是认知主体,O是作为P的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X则是与

P、O有着某种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或第三个人。

个体的认知结构是否平衡,取决于情感关系是否一致,以及情感关系和单元关系相互之间是否一致。 寻求平衡的途径只有两种:一是改变其与O的情感关系;二是改变其与X的单元关系。

贡献:

1. 海德突破了传统格式塔心理学家只从主体与客体关系上考察个人认知的局限,把人际关系引入认知研究领域。

开创了五六十年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途径。

2. 他的工作大大促进了社会心理学家对人类社会认知过程的研究兴趣。 局限:

1. 作为严格的科学而言,他的P — O — X概念不够明确,理论体系不够严密,一些推断难以使人置信,也无

法加以验证。

2. P — O — X模型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来确定三因素的全部关系,未能涉及正或负的关系的程度,而这种

关系的程度通常是各种关系的极其重要的指标。 二.弗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弗斯廷格把基本的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区分以下三种可能性:协调、不相干、不协调。

认知失调是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等认知成分的相互矛盾,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

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认知失调是人的认知系统的一种正常状态,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努力减少不协调,并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故不协调状态具有动力学的意义。

通常采用三种途径来减少不协调。1、改变行为,使主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2、改变态度,使主

体的态度符合他的行为。3、引进新的认知元素,使之与原有的认知成分协调一致。

一个人的认知因素必须协调。一旦出现不协调,就会产生内心压力,就会产生减少或消除不协调的动机。减

少或消除不协调的过程就是形成与改变态度的过程。 贡献:

1. 他提出的态度改变的概念,把态度问题纳入动态的、整体的实验研究的轨道,一改以往主要是对态度内容和态

度结构的静态分析和测量的方法。

2. 认知失调理论对认知系统不协调的状态能赋予积极的意义,从宏观的角度集中研究认知系统的动力过程,反映

复杂的认知关系简化为认知元素之间的协调与不协调的关系。

3. 弗斯廷格还从认知失调的角度对团体动力学中的社会影响、团体内聚性等概念作了重新解释,把团体动力学纳

入了认知失调理论的框架,这是对勒温思想和工作的一种发展。 局限:

1. 这一理论的许多概念比较模糊,甚至互相矛盾,难以把握与测量。

2. 认知失调理论只是在认知水平上谈论减少失调动机,没有去研究这个认知世界背后的东西,没有揭示失调动机

背后的社会“冲动力”。

第四节 对勒温理论的评价

贡献:

1. 勒温创造性地借用了物理学和数学中的场、向量、拓扑等术语,并以此来说明人类心理学现象及其活动的规律,

创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心理学体系。

2. 勒温突破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框架,用严格实证、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需要、紧张、冲突、动机等问题,使

它们成为实验心理学的合法研究领域。

3. 勒温把他的场论思想应用于研究社会问题,创立了团体动力学,改变了以往实验心理学只研究个体心理而不研

究团体心理的局面。

4. 勒温是一位“实践的理论家”,他为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提供了理论与应用、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范例。 局限:

1. 勒温混淆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之间的界限。

2. 勒温滥用了自然科学的概念,如场、动力、向量、效价等。在一定意义上说,勒温没有创造理论,只是提供了

一套术语。

3. 勒温忽视了个体的过去历史。

4. 勒温的理论缺乏精确性,统一性差,定义不够明确,一些假设的结构不能加以证明。

第十五章 皮亚杰学派 第一节 皮亚杰的生平与思想来源

皮亚杰理论的思想来源: 1. 康德 2. 结构主义 3. 生物学

4. 布尔代数、符号逻辑学和现代控制论 5. 受其师生物学和机能主义观点的影响

6. 他还与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和精神分析有一定联系 7. 深受美国前辈心理学家鲍德温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

一.儿童心理学发展的实质与原因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儿童心理不断产生量变与质变。

主体的动作即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儿童心理学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皮亚杰认为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一种是同化,一种是顺应。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适应环境达到有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这种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

(一)

发展的结构

皮亚杰认为,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包含有一定的认识发展结构。它们分别是: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二)

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

(一)

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 儿童心理学发展可分为几个具有质的差异的连续阶段。 2. 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恒定不变的。 3. 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

4. 发展的阶段不是阶梯式的,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

(二)

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1. 感知运动智力阶段——儿童思维的萌芽(0~2岁) 2. 前运算阶段(2~7岁) 3.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 形式运算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12~15岁) 四.临床法

临床法,即研究者和儿童在半自然交往中向儿童提出一些活动任务,让他们看一些实物或向他们提出一些特

定问题,从而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临床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采取参与和自然观察的方式进行研究。 2. 设计丰富多彩的小实验。 3. 安排合理灵活的谈话。

4. 具有新颖严密的分析工具,不采用标准式的测验来评估行为。 5. 不限制被试者的反应。

6. 研究对象数量相对较少,有时只有一个人。

第三节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一.认识的心理发生论

皮亚杰根据心理发生学的分析,认为认识既不来自客体,也不来自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而是主客体之间相

互作用的产物。主题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依赖动作(活动)这一中介来实现的,因此也可以说,认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的基础。主体要认识客体就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从而改变客体。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向关系:S=O,即在客体作用于主体的同时,主体也作用于客体。通过这种相互作用,主体实现了对客体的适应。

在“同化于己”和“顺应于物”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实际上包含着“动作内化”和“图式外化”的两

极转化,所谓智慧,其实就是这种双向建构的综合。发展的高低决定于双向建构的深化程度的不同。

随着相互作用活动的丰富和发展,主客体开始分化,分别形成主体的内部结构和客体的外部结构。前者为内

化建构,后者为外化建构。个体的发展经历了上述内化与外化建构的辨证统一过程。 二.认识的生物发生论

表型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的表型就不是由环境所控制,而是机体对环境作出

选择的结果。

皮亚杰认为表型复制的本质在于强调机体内部的调节,这些调节本身又因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修

正。

认识分为两种:从经验中得到的外源性认识与从主体动作的内部必然协调中导出的内源性认识。内源性认识

标志着认知结构发展的层次。关于认知结构是如何发展的,皮亚杰的基本观点是:内源性重构取代了外源性认识。认识的内源性就是认识的表型复制过程。内源性重构受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所支配。 三.认识的建构结构论

皮亚杰认为认识是不断建构的产物。建构物、结构对认识起着中介作用。结构不断地建构,从比较简单的结

构到更为复杂的结构。而建构的过程则依赖于主体的不断活动。

皮亚杰的建构结构论,强调的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任何心理结构都是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一种多学科的理论

发生认识论是用发生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的认识,强调认识的个体心理起源和历史发展。它是在心理学、

生物学、数学、逻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独特的理论。

第四节 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贡献:

1. 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 2. 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

3. 皮亚杰的理论在学习心理学的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4. 皮亚杰创造的临床法是对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一大贡献。

局限:

1. 存在着生物学化倾向。

2. 存在唯科学主义和逻辑中心主义的倾向。

3. 他认为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在这里他遇到了难以解决的矛盾,即主客体如何统一的问题。 4. 皮亚杰的理论存在着一些论证不足、流于思辨和过于武断的问题。

第十六章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一.与传统心理学的联系 1. 早期实验心理学 2. 格式塔学派 3. 行为主义学派 4. 皮亚杰学派 二.与临近科学的联系 1. 计算机科学 2. 心理语言学

3.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第二节

一.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心理学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进行研究。

无论是有生命的人,还是无生命的计算机,其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符号操作系统。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应具有

输入、输出、存储、复制、建立符号结构、条件性迁移六种功能。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心是人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主动寻找信息、接受信息,进行信息编码,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 人的心理不只是在认知系统中的信息加工,而是在人格结构中的信息加工。 二.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二) (三) (四)

实验法 口述报告法 计算机模拟的方法 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一.关于感知觉的研究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根据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原理,提出了三种模型识别理论来解释信息的识别、理解和破

译原理。

(一) (二) (三)

摸板匹配模型 原型匹配模型 特征分析模型

二.关于注意与信息选择的研究

(一) (二) (三)

过滤理论 衰减理论 分析综合理论

三.关于记忆问题的研究

(一)

记忆的结构

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二)

记忆的表征

记忆的两种编码形式:视觉编码、言语编码。

(三)

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容量是5—9个组块之间。 四.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

解决问题要经过三个阶段:1、要了解问题空间;2、要在记忆中搜索有关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动作状态;

3、不断进行反馈性评价,衡量操作过程与目的状态和始发状态的距离。

问题解决的三个特点:目的性、程序性、认知性。 (一)

问题空间

四种不同的问题空间:

1.始发状态和目的状态都清楚,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一种。 2.始发状态和目的状态都清楚,解决问题的途径可能有好几种。

3.目的状态清楚,始发状态和操作状态不清楚,解决问题既要弄清始发状态,又要选择最佳途径。

4. 始发状态、操作状态、目的状态都不清楚。解决此问题需要丰富经验,形成假设性操作方案,探索性前进。

(二)

通用解题程序和产生式系统

问题解决是基于手段——目的性分析的产生式系统。这种产生式系统有五个步骤:确定目标;审视状态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寻找缩短差异的方法;确定接近总目标的子目标;通过操作实行从子目标向总目标的过渡。

(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随机探索、启发式探索、展开性探索。

(四)

专家解决问题的策略

专家的特点:1、具有解决专业问题的丰富知识和良好的知识结构;2、多采用某种直觉性的模型认知;3、

对新问题和困难问题有较好的应变和判断能力。

第四节 对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评价

贡献:

1. 从研究对象上说,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恢复了对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实现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否定之否定,

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 从研究方法上说,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既继承了传统心理学的方法,又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心理学的研究

方法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3.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以整体论的观点看待人的认知过程。

4.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看成是信息从低级的感知到高级的记忆、思维的流动,也就是把人的认知

过程作为一个不断活动的性质来研究,是真正地研究了心理的“活动”。 5.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重视研究各种认知策略,有助于理解人类智慧的本质。 局限:

1.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面临着人机类比和模拟研究的局限性。

2. 在一定意义上说,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面临着缩小心理学研究范围的危险。 3.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仍然没有把心理学统一到完整的理论体系上来。

第十七章 人本主义运动 第一节 人本主义运动的背景

一.社会历史背景

1. 二战后,美国的科技和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霸主地

位逐渐形成。

2.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极力扩充军备,开发核威慑力量。 3. 美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在五六十年代表现得非常尖锐。

4. 美国社会生活的异化导致了青少年价值观的危机,学校教育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哲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基本观点的理论根源,以现象学作为其方法论基础的。

第二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形成

1963年夏天在美国费城召开了美国人本注意心理学会的成立大会。这次大会标志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

生。

1969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改名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 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第32分会——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正式成立。

第四节

一.基本观点

(一) (二)

把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重视人性的研究,把人性置于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地位。对人性的看法,有以下主张: 1. 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 2. 人性是天生善的

3. 人性是自主的,是能进行自我选择的 (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是一种自主的、有意向的、趋向健康成长的价值体系。他的基本倾向是保持真实性,

是自由、自主、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

1. 罗洛·梅的存在主义价值观 2. 马斯洛与罗杰斯的自然主义价值观 3. 奥尔波特的现象学价值图式

二.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1. 折中融合的方法论原则 2. 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3. 具体方法上的兼收并蓄

第十八章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以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的原则 二.整体动力学原则

三.以问题作为研究中心的原则

第二节 动机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

一.动机理论

(一)

需要层次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以他对人类需要的理解为依据的。他认为需要的性质决定着动机的性质,需要的强度决

定着动机的强度。

需要分为两大类:基本需要(和人的本能相联系)、成长性需要(不受本能所支配的)。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

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成长性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基本需要是分层次的,从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是逐级上升的,较高级的需要是在较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

出现的。这只是一种模式,实际上它并不完全像台阶行排列那样刻板,例外也有很多。

(二)

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之间的差异

高级需要是一种在进化上发展较迟的产物。越是高级的需要,就越为人类所特有。 越是高级的需要,对于维持纯粹的生存也就越不迫切。 高级需要不像其他需要一样迫切。

高级需要的满足相对于低级需要的满足有更多的前提条件。

那些高级需要、低级需要都满足过的人们通常认为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 高级需要的满足比低级需要的满足更接近自我实现。 低级需要比高级需要更部位化、更可触知,也更有限度。

二.自我实现理论

(一)

自我实现的涵义

自我实现的本质特征:

1. 自我实现是在人的各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的高级需要,这是人的真正的存在状态; 2. 自我实现的人是完全自由的,支配他们的行为的因素是来自主体内部的自我选择; 3. 自我实现的人在其所非常喜爱的工作中显示其巨大的潜能; 4. 自我实现的人是摒弃了自私、狭隘观点的人; 5. 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的创造性的最终实现。

(二)

自我实现人的人格特征

1. 能准确、充分地认识现实,并与现实保持良好的关系 2. 能接纳自然、他人和自我 3. 自发、直率和自然

4. 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5. 有独立和独处的需要 6. 自主

7. 有反复欣赏生活的能力,并对周围的事物具有持续的新鲜感

8. 有高峰体验 9.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0. 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入、良好的关系 11. 民主的性格结构

12. 能对方法和结果进行辨别,有明确的伦理道德标准 13. 善意的、富有这里的幽默感 14. 富有创造性 15. 很强的独立性

有时也存在一些缺点:他们常有憨直、挥霍或轻率的行为习惯;他们易烦恼、激动、刚愎自用;他们身上还残存着一些浅薄的虚荣、自夸,偏袒自己的朋友和子女;有时会表现出冷酷无情。

(三)

通向自我实现的途径

自我实现意味着全身心地体验生活,全力以赴地献身于某一件事而忘怀一切。 自我实现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连续不断、渐进的活动过程。

对作用于他们的外界环境,他们不是消极的去适应,而是凭借自己的判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作出自

己的决定。

要忠诚,不搞欺骗,也不要隐瞒,遇到问题要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反躬自问自己的责任心。 要达到自我实现,一个人需要经历勤奋的、付出精神的准备阶段。 只有在生活中经常产生高峰体验,才能顺利地达到自我实现。

第三节 高峰体验与存在性认知学说

一.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不是经常出现的一般性感受,而是在自己生活中最幸福的高峰时刻迸发出的一种短暂的极乐感受。 高峰体验与自我实现关系密切,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之一,就是常常产生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在不同人身上表现方式不同,甚至在同一个人身上由于从事不同的活动,表现方式也不相同。 自我实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迈向自我实现的每一步,都有高峰体验的出现。

二.存在性认知

当一个人产生高峰体验时,这个人就会用全部身心感知到一个超乎寻常的世界,一切都变得神圣了,一切都

变得美好了,一切都被重新界说了。这种认知能力,马斯洛称之为存在性认知。

如何理解存在性认知?马斯洛认为,存在性认知是目的性认识,是终极性认知,是一种超越。包含以下几层

意思:

1. 在存在性认知中,对象是作为本质被完全把握的。

2. 存在性认知是一种超文化性认知,它不受任何文化和历史框架的制约,能对认知对象的本质进行认识。

3. 存在性认知是一种总体性认知。

4. 存在性认知是真正自由的、来自于本体内总的创造性认知活动。 5. 存在性认知是主体对认知对象的全身心投入。 6. 存在性认知是最终发现了存在的价值的认知。

7. 在存在性认知中,体验是一种被看作是超越利益和目的的高尚情感。

第四节 价值理论

马斯洛的存在价值理论:

1. 人性是善的,恶是派生的,是由人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引起的。

2. 在生物进化的阶梯上,人的心理潜能高于动物的心理潜能;心理潜能高于生理潜能。 3. 人的需要有高低不同的层次结构。

4. 高级需要包括爱的需要或社会需要,因此,一个人所表现出的利他行为和自我需要的满足是完全一致的。 5. 创造潜能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级需要的满足,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6. 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奖赏,它是一种高峰体验的出现。 7. 自我实现者有发自内心的追求潜能发挥的倾向,并有以此为依据的自我评价能力。

8. 高级需要(心理潜能)比低级需要(生理潜能)微弱,它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9. 人的潜能和价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潜能和存在价值是内因,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0. 人的潜能和存在价值与社会价值并无本质矛盾。

第五节 对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评价

贡献:

1. 马斯洛把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健康人的心理探讨方面作出了接触的贡献。 2. 马斯洛的强调人的高层次需要和内在价值的人格学说,在心理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现代行为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4. 马斯洛关于人类的潜能及发挥的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巨大的实用价值。 5. 马斯洛在扩大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上做了开拓性工作。 局限:

1. 马斯洛脱离了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关系,把自我实现的人置于乌托邦之中。 2. 马斯洛过分强调生物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3. 马斯洛是个人中心论者。

4.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不具有普遍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wi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