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程笔记

更新时间:2023-10-15 09: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和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不限于学校情景中学和教的基本规律,应扩展为各个年龄阶段、各个范围里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交互作用的规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和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 二、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一)学生

学生特征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过程多姿多彩,学生的差异包括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二)教师

学生式学习的主体,但并不否定教师的指导地位。教师在组织教学、协调其他各种因素中起关键作用。教师这一要素包括: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学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宏观上是由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农业社会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信息社会注重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四)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过去,教学媒体被视为教学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因素,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

织形式和容量的大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教学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 三、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一)学习过程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

教师设计教学情景,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并且,教师要进行教学管理,确保教学有效性。 (三)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和反思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控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教学过程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对教学和教师的意义

一、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教学艺术论者认为:教师需要天赋、灵感和创造性,是不可教的。教学科学论者认为:教学建立在教学科学的基础上,学要掌握教学规律,是可教的。现在认为,教学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需要对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如医生诊断同样需要直觉。有效教学离不开教育心理学。 二、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成长的影响 (一)关注生存阶段

新教师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问题,如学生、同事、领导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在这些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可能是由教师对学校社会化过程所致,教师总是希望

成为一个好的课堂管理者。 (二)关注情景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已经完全能生存时,他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成绩,把精力放在教学上。

(三)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适应前两个阶段后,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别需要的情况,并尽可能多的使用适合不同学生学习的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教育心理学在教师专业中的地位

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7个方面),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专业技能。而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这些技能的领会、掌握和应用。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一)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

如语文课上学生朗读的方式的实例,传统方式的随机点名并不一定就优于依次朗读,教师应该具备打破常规的勇气和准备。 (二)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材料,将这些原则转变为一定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三)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可以正确分析学生行为的原因,并能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

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

(一)帮助教师应用研究方法来了解问题

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时,教育心理学可帮助教师采用多种方法了解困难产生的原因。

(二)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为教育提供了一般性的理论指导,而不是用以解决一切特定问题的固定公式,教师应用一般的方法和原理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教师参与研究

当前,教学与学习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新趋势:教师自己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研究中。

教师进行的研究与专家的研究有所不同,表现在:(1)研究问题来自日常的教学,不一定要是大的课题;(2)研究途径可以是任何非正规的探索方法,不一定严格遵循研究的套路;(3)教师可以形成研究者的团体。教师参与研究可以是结合一定的理论和实际经验,对教学问题进行独立研究;也可以和专门的研究者进行合作研究。但专家和教师是以平等的身份共同进行研究,而不是专家以“权威”的身份指挥教师改变原来的教学。 二、常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2)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的心理和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访谈者和被访谈者在不断地进行相互作用,访谈者的提问影响被访谈者的回答,而被访谈者的回答也进一步影响着访谈者的提问。访谈者需要取得被访谈者的信任,访谈之前要编制提纲。 (3)问卷法

问卷法是研究者利用统一的、严格涉及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的有关心理、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确定问卷的内容结构,编写各部分的问题。问卷法有利于进行大样本施测,但缺乏灵活性,不够深入。 (4)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指创设一定的情景,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目的是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在实验室情景下进行实验室实验,也可以在现场情景下进行自然实验。在进行实验研究时,要明确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无关变量等。实验研究的优势是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控制来深入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但其

劣势是需要对实验情景进行人为处理,会妨碍研究结果的外推。

三、行动研究: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模式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方法,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的效果,它是从行动出发,通过行动进行、并着眼于改进行动的研究思路。行动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情景性(2)合作性(3)参与性(4)自我评价

行动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从日常教学情境中确定、评价和形成有意义的问题;(2)与有关人士初步讨论和协商,形成初步的意向;(3)查阅相关文献,从同类研究中吸取经验教训;(4)重新修改和定义问题;(5)选择研究程序;(6)选择评价方法;(7)实施;(8)资料解释、推论和课题的评价。 第五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从最初被附庸于普通心理学或被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1913-1914年,有发展成为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到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并进入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被接受,这些成果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教育心理学

的内容日趋集中,几个方面的研究为大多数研究者所公认。这一时期,西方教育 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如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思潮、社会心理学的融入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等。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皮亚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wi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