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049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新版word可编辑共78页人教
更新时间:2024-06-13 14: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扁形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关注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预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活涡虫,培养皿,放大镜,清水等。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导入 教师活动 师课件出示扁形动物的结构示意图。联系刚学过的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涡虫是腔肠动物吗? 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既然涡虫不是腔肠动物,那它属于哪一个动物类群呢?具有哪些主要特征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涡虫”。 师结合教材图5-6涡虫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涡虫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推测涡虫是怎样消化食物的? 师结合教材图5-7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的示意图,阅读教材P6,请学生自主学习并思考:涡虫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图5-3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的图片进行比较,并小组讨论: 1.身体呈两侧对称与捕食有什么关系? 2.扁形动物除了身体两侧对称外,扁形动物与腔肠动物还有何异同?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涡虫不是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涡虫 学生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涡虫,回答问题。 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背面呈褐色,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感光的眼点。腹面有口,其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学生阅读、回答问题 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1.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就是经过身体的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绝大多数的身体都呈两侧对称,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 右、背腹,前端(头部) 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 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 动,身体的两侧或腹面通常 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 加准确、迅速而有效, 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 和防御。 2.同:都有口无肛门。 采用比较方法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既有异:(1)腔肠动物有刺 “异”也有“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并细胞,扁形动物没有。 给予适当的点拨,使学生深入理解“两侧对称”(2)腔肠动物没有专 的概念。 门的消化器官,食物在 内胚层细胞围成的消 化腔里消化。扁形动物 部分种类有了消化器 官,如涡虫。 (3)腔肠动物形态各 异,扁形动物身体背腹 扁平。 (4)腔肠动物身体呈扁形动物的主 辐射对称,扁形动物身要特征 体呈两侧对称。 师展示华枝睾吸虫、血吸虫和绦虫的图片。引 导学生了解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阅读教材P6最后一段,回 的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答问题。这些寄生虫的消化 体内,如华枝睾吸虫、血吸虫和绦虫。 器官很简单,有的甚至没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寄生虫有哪些特点呢? 专门的消化器官,靠获取寄 主体内的养料生活,而它们 的生殖器官却特别发达,如 华枝睾吸虫就因精巢发达、 引导学生总结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 呈树枝状而得名。 学生尝试总结扁形动物的 基本特征:身体呈两侧对扁形动物与人 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类的关系 师结合课后练习题的第3题“有人喜欢吃生鱼门 。 片等食物,你认为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是否安 全?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不
2
师可围绕教材图5-9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图,结合教材旁栏“小资料”中提到的血吸虫卵和幼虫的资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寄生虫有哪些危害?个人应如何避免寄生虫病? 安全。因为生鱼片中可能含有华枝睾吸虫的幼虫,若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有可能会感染华枝睾吸虫病。” 寄生虫容易使人或动物患病,严重危害健康。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日按要求洗手,防止并从口入。 学生总结 课堂小结 达标练习 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
扁形动物 代表动物:涡虫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腔肠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通过对水螅的观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海蜇和海葵的标本、活水螅、活水蚤、烧杯、放大镜、清水等。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师课件出示固着在海中礁石上的海葵的 示意图。 师提问:乍一看这海葵宛如艳丽的花朵,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它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获食物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种动物的生活世界,来一起了解和学习它。 认识腔肠动物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找出腔肠动物 的种类有哪些? 学生阅读、回答问题 课件展示常见的腔肠动物,水母、海蜇、 水螅等腔肠动物的图片。 腔肠动物的典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最后一段 型代表—水螅 找出水螅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的相关内容,学生分组观察水螅(可以 回答“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 借助放大镜),阅读教材中 1. 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的相关内容,认真观察烧杯 侧吗?这样的体形跟捕食有什么关系? 中的水螅,看看它们的身体 2. 水螅怎样捕食水蚤?推测它是如何将水结构有什么特点。用滴管吸 蚤消化的? 取两三个活水蚤,在水螅的 正上方2厘米处,将水蚤从 滴管中轻轻推出,观察水螅 的捕食过程。然后回答问 题。 1.不能,水螅的体形为辐射
4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思考 水螅的身体结构简单,却依然能完成基本的生命活动。那水螅的身体是由哪些结构构成的呢?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什么?在哪个结构最多? 引导学生总结水螅的基本特征。 师展示海蜇和海葵的标本,提示学生归纳总结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师提问: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有哪些重要关系呢? 对称,即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的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2.该身体结构便于水螅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食物进行防御。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吃进去的食物就在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尝试总结水螅的基本特征。 学生观察标本,认真总结。 学生举例回答 如海蜇可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物质形成珊瑚礁,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 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场所 师引导学生思考,由于过度采挖、环境污染以和庇护地。 让我们爱护这美丽的珊瑚及全球变暖等原因,珊瑚礁破坏严重,珊瑚虫礁吧! 大量死亡,导致许多海洋生物失去了庇护场所。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爱护珊瑚礁势在必行! 课堂小结 达标练习 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学生总结
五、板书设计: 代表动物:水螅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6
腔肠动物 《环节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观察蚯蚓的实验。 难点:举例说明蚯蚓适于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活蚯蚓、糙纸、棉球、放大镜。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导入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形。 提问:蚯蚓的身体也是细长的,但它却不属于线形动物,而是环节动物。蚯蚓为什么被称为环节动物?它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蚯蚓”。在学生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归纳蚯蚓的身体 是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所以称为环节动物。 师结合教材图5-12蚯蚓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并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背部和腹部,左侧和右侧? 2.与蛔虫的运动相比较,蚯蚓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用手来回触摸蚯蚓(尤其注意腹面),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思考。 环节动物的典型代表—蚯蚓 学生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蚯蚓,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图片、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1.蚯蚓的身体呈两侧对称,可以分出前后(前端有环带等)、背腹(背部颜色比腹部深)、左右。区分左右的方法:将蚯蚓放在桌上,让蚯蚓的前端朝前,背部朝上,观察者的左和右就是蚯蚓的左和右。 蚯蚓的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自如。用手触摸蚯蚓,会感觉到它的体表有粘液,腹面还有一种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 3.蚯蚓的体表黏液有什么意义?在实验过蚯蚓没有肺等专门的呼吸器 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 官,蚯蚓体壁可以分泌粘液, 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 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 的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 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 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只有体表保持湿润,才能使蚯 蚓正常呼吸,若体表干燥,蚯 蚓将窒息死亡。 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蚯蚓的这些特点学生观察蚯蚓的运动并思考 与运动有关吗?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蚯回答问题。 蚓的运动,完成下列问题: 1.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描述蚯蚓的运动:蚯蚓的前端 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想想这些变先向前移动,身体伸长变细, 化是怎样发生的,蚯蚓是如何运动的? 前端固定后,身体缩短变粗, 拉动后端向前,逐渐向前移 动。 刚毛能够辅助运动,刚毛和肌 肉配合,使蚯蚓能在土壤中运 动。 2.蚯蚓的这种运动方式适于在什么环境中依据经验推测,蚯蚓适于穴居 生活? 爬行生活。 其他环节动物师展示沙蚕、水蛭的图片,简单介绍它们 的举例 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 环节动物的主引导学生思考:蚯蚓、沙蚕和水蛭都属于学生思考并总结环节动物的要特征 环节动物,那环节动物有哪些基本特征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 呢? 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 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环节动物与人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最后一段,了解阅读教材P11最后一段,回答类的关系 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问题: 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在医学上可以利用提取到的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更多。它在土壤中活动,疏松土壤;它吃进土壤中的有机物,消化后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
8
磷、钾等养分,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它的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课堂小结 达标练习 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学生总结
五、板书设计:
环节动物 代表动物:蚯蚓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线形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了解蛔虫病的感染途径、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掌握线性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高信息提取能力、概括归纳能力,进一步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蛔虫病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内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容要点 导入 由一则蛔虫病的新闻导入: 某女子因肚子疼痛难忍住院,倾听、思考,结合生活经验,对蛔虫医生为其诊治,竟然从她体内取出和蛔虫病形成初步认识。 一条10厘米长的蛔虫。 进行设疑: 你知道蛔虫病吗? 学习兴趣的激发。 蛔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什么器官内? 为什么儿童容易得蛔虫病? 线性动物的代一、认识蛔虫(形态结构、生理功 表动物——蛔能、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 虫 理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出示雌雄蛔学生通过观察、倾听,对蛔虫的形态虫图片)并简单介绍。 特征有初步认识。 蛔虫呈乳白色,雌雄异体。雌
10
虫长20~35厘米,尾端尖直;雄虫比雌虫略短,尾端卷曲。 活动一:自主学习、讨论与展示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阅读教材第8页第二段。 思考: (1)蛔虫还有哪些形态特点? (2)蛔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什么器官内?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3)蛔虫在消化、生殖、运动上,分别有哪些特点? 总结: 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有哪些? 二、蛔虫病的危害、传播和预防 蛔虫病的危害:配合图片,介绍蛔虫病的危害,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预防意识。 活动二:自主探究蛔虫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阅读教材第8页最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人是如何感染蛔虫病的? (2)如何预防蛔虫病? 出示蛔虫传播途径的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脱离教材自主归纳蛔虫病的预防措施。 1.认真观察图片、阅读教材,深入了解蛔虫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等。 2.组内发言、讨论,总结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3.成果展示。全班范围内进行展示。 认识的蛔虫病的危害,提高学生预防蛔虫病的意识。 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理解蛔虫病的传播和预防。 其他线形动物 出示图片病介绍: 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加深认识。 除了蛔虫,线形动物还包括蛲虫、并由图片信息,提取出线形动物“身钩虫、丝虫、线虫等。 体细长,呈圆柱形”的主要特征。 线形动物多数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的体内。也有些是自由生活的,如秀丽隐杆线虫。 线形动物的特征 活动三:分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体表有角质层; 分组讨论,总结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有口有肛门。 巩固提高 要求学生就学案合作交流部分进上台展示学习成果。 行发言和讨论,并完善学案拓展提 升部分练习题。协助学生对课前预通过再次思考或合作交流、讨论,巩习内容进行二次尝试,给学生展示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的机会。 (详细内容见学案) 课堂小结 由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自主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从知识、经验和情感等方面进行总畅所欲言。 结。 结合板书和课件,进行知识的系统化。 达标练习 进行达标测验、讲评与补偿练习。达标练习。 并布置有层次性的课外活动任务。
五、板书设计:
线形动物
12
《节肢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概述蝗虫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2. 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 了解节肢动物与生活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列表,比较几种节肢动物主要特征,提高总结概括能力。
2. 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表达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应辩证地认识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运用观察、归纳的科学方法总结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蝗虫等其他节肢动物的标本或模型。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要点 导入 教师活动 揭示课题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那么,动物界的“第一名”是谁呢?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数量多,分布广 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以上。 节肢动物不仅数量多,还分布广泛:无论是水中、陆地上还是空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有些种类还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或体外。 自主探究 观察模型或图片,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教师给出明确的问题或待填写的知识结构图。 1.蝗虫身体分哪几部分? 学生活动 联系旧知,提高学习兴趣 倾听,通过图片加深认识。 初步了解节肢动物。 蝗虫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双人合作,相互检验 1.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 2.蝗虫的头部有什么作用?2.头部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应的是哪些结构? 个复眼负责感觉,有口器负责摄食。 3.胸部是什么中心?有几对3.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善翅?几对足,各有什么特点? 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 4.腹部有什么结构? 4.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 5.蝗虫体表有什么结构用于5.气门。 呼吸? 6. 外骨骼不仅对昆虫有保护作用,6.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生长发育过义?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否受限制,程中有蜕皮现象。 如何解决? 学生起立抢答,或上台展示。 不止蝗虫,其它节肢动物也会蜕皮。“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就起源于蝉的蜕皮现象。 昆虫 (出示图片)除了蝗虫,昆虫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加深认识。 还包括蜜蜂、蜻蜓、七星瓢虫、蚂 蚁等等。 观察图片,你能总结出昆虫的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基本特征吗? 等等。 能够说出,蚂蚁属于昆虫,但大多数蚂蚁是没有翅的。 节肢动物的主观察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观察,分组讨论 要特征 蜈蚣、虾的标本,或观察教材第14 页图片,完成表格并思考: 1.哪些动物的形态结构比较1.蝗虫和七星瓢虫都有一对触角、三相似? 对足,一般有两对翅,它们属于昆虫。2.节肢动物有什么共同特(复习强化) 征? 2.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节肢动物与人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总结节肢认同应辩证地认识生物与人类类生活的关系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的关系,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从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 系。 巩固提高 要求学生就学案合作交流部分上台展示学习成果。 进行发言和讨论,并完善学案拓展 提升部分练习题。协助学生对课前通过再次思考或合作交流、讨论,巩预习内容进行二次尝试,给学生展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示的机会。 (详细内容见学案)
14
课堂小结 由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从知识、经验和情感等方面进行总结。 结合板书和课件,进行知识的系统化。 自主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畅所欲言。 达标练习 进行达标测验、讲评与补偿练习。达标练习。 并布置有层次性的课外活动任务。
五、板书设计:
节肢动物
种类多,分布广昆虫蝗虫——形态结构、运动、呼吸、外骨骼基本特征节肢动物其他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征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软体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有哪些常见的软体动物。 2.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3.明确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手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珍珠的形成过程,得到学习的启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探究软体动物的内部结构,并推测它的运动、呼吸、摄食等生理功能是如何完成的。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要点 导入 教师活动 揭示课题 播放《蜗牛与黄鹂鸟》音乐片段,“蜗牛就属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软体动物。” 简单介绍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因身体柔软而得名。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代表动物及名称由来 如图所示的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等,它们的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为称为双壳类。 明确贝壳是由外套膜形成的。 简单介绍珍珠的由来。 学生活动 欣赏音乐和图片 说出软体动物 识记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软体动物 双壳类 1.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2.欣赏图片,加深巩固 16
观察与思考 一、形态和结构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并感知双壳类动物缢蛏(或河蚌、扇贝、文蛤等)的结构。对照图片,相互指认缢蛏的结构名称。 二、小组讨论: 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 2.缢蛏是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又是靠什么结构呼吸的呢? 验证:另取一直新鲜缢蛏,观察它的的运动 3.试着想一想,它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验证:向水中滴一滴墨水,区分它的出水管和入水管。(注意:由入水管吸入的墨水会直接再从入水管排出。) 其他软体动物 结合学案, 观察手中的软体动物。思考各部位分别有什么作用。它的消化、呼吸、运动如何完成? 保护。 运动器官:足 呼吸器官:鳃 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 出示图片: 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加深认识。 除了双壳类动物,软体动物还并由图片信息,提取出软体动物“大包括石鳖、蜗牛、乌贼、蛞蝓等。 多具有贝壳”这一主要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1.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 2.运动器官是足。 分组讨论,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软体动物的特征 软体动物与人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总结软体类生活的关系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从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 巩固提高 要求学生就学案合作交流部分进行发言和讨论,并完善学案拓展提升部分练习题。协助学生对课前预习内容进行二次尝试,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详细内容见学案) 明确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应辩证地认识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上台展示学习成果。 通过再次思考或合作交流、讨论,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堂小结 由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收自主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获。从知识、经验和情感等方面进畅所欲言。 行总结。 结合板书和课件,进行知识的 系统化。 达标练习 进行达标测验、讲评与补偿练习。达标练习。 并布置有层次性的课外活动任务。 五、板书设计:
软体动物
定义
双壳类代表动物——缢蛏结构和功能运动和摄食软体动其他软体动物物软体动物的特征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8
《鱼》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概述鱼的特征;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鱼的特征,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难点:判断动物是不是鱼。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鱼骨骼标本、。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导入 一、鱼的共同特征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图片生活在水中各种各样的鱼,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1)生活在水中; (2)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3)用鳃呼吸; (4)通过尾部和躯干部 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教师展示四种动物的骨骼,问题? 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总结: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教师展示图片章鱼和海马及海马资料: (海马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身长5-30厘米,它体形奇特,因头部弯曲呈马头状而得名,头与身体形成近直角,有鳍,用鳃呼吸,体内有脊柱。) 判断: 章鱼是鱼吗? 海马是鱼吗?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自己尝试进行总结。 学生回答:都有脊柱。 学生分组讨论: 回答:章鱼 是软体动物 海马 有鳍、鳃、脊柱所以属于鱼。 二、脊椎动物展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能对 和无脊椎动物 所学动物进行区分: 1.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 脊椎动物 如:鱼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鸟 哺乳动物 都属于脊椎动物 学生总结: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区别: 有无脊柱 无脊椎动物 如: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三、鱼的分类 教师展示图片,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 鱼的分类?依据是什么?主要代表? 鱼分类:淡水鱼(鲢鱼、鳙 鱼、草鱼、青鱼) 海水鱼(鲨鱼、 带鱼、石斑鱼、鲳鱼) 依据:生活环境 四、鱼与人类教师展示图片,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回答问题: 的关系 1. 重要产业 2. 食用 3. 融入人类文化 展示图片,引入鱼业受到的威胁 学生自主思考我们应该如 何保护鱼业。 课堂小结 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学生总结 达标练习
20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鱼
一、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
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用鳃呼吸;
通过尾部和躯干部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二、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概念:
1.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脊椎动物
2.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无脊椎动物
三、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鱼类养殖业和捕捞业是重要产业、 2. 为人类提供食物、 3.丰富人类文化
《鱼在水中的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探究鱼在水中生活与自身的那些特点有关。 2. 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
3. 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化情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
难点:探索鱼类形态结构及各种运动器官的协调作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鲫鱼、鱼解剖标本、相关视频。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教师视频播放水中生活的各种各样的鱼, 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思考“鱼为什么能生学生观察,思考。 活在水中”? 鱼生活在水中 学生通过文字和生活常识, 师结合教材第22页文字及生活常识会带问回答问题。 特点一:能够题? 在水中游泳 鱼身体呈流线型,体表 (1)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在光滑有粘液,可以保护自 水中运动的阻力? 己减少水的阻力。 (2)用手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感觉?谈谈你 的看法。 (3)鱼只靠鳍进行运动,这说法全面吗? 不全面。鱼的体内有脊 柱,脊柱上附着的肌肉能产 生运动的动力。 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 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 成游泳运动,同时侧线能感 知水流,测定方向。 教师展示鱼体型的图片,回答问题: 鱼运动的动力来源? 学生阅读、回答问题 鱼运动的器官是什么? 鱼运动的动力来源: 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运动器官是: 鳍
22
特点二:鱼的呼吸 教师展示实物图片,鳃 及其鳃丝的图片, 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鳃的主要结构是:鳃丝 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理解鱼在呼吸时,它们是如何进行的。 (1)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 (2)水如何进入鱼鳃?从什么地方流出?流入的水和 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有哪些变化? (3)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至关重要? 分析鱼儿离不开水的原因。 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学生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常识理解内容。 学生观看视频,讨论回答问题: 1.鳃丝由丰富的毛细血管组成。 2.当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时,水从鱼口流入,经过鳃,然后从鳃盖后缘流出。 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相比,溶解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3. 鳃丝多而细,富含毛细血管,在水中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 鱼儿离开了水后,鳃丝粘连在一起,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且空气干燥,鱼不能获得充足的氧气而窒息死亡。 课堂小结 达标练习
学生总结
运动器官 :鳍 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五、板书设计: 动力 :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侧线 :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鱼在水中生活 呼吸:呼吸器官 :鳃 主要结构 :鳃丝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功能进行气体交换 24
《两栖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描述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 2、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3、学生通过进行观察、分析、类比方法的训练,培养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综合能力。 4、举例人说明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青蛙标本、相关视频。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导入 青蛙的发育: 青蛙的形态结构: 教师活动 展示鱼和青蛙的图片,能在水中游泳的都是鱼吗?引入两栖动物有哪些特点? 理解蝌蚪和青蛙,形态结构的不同: 蝌蚪: 有尾,用鳃呼吸,只能在水里生活 青蛙: 尾和鳃消失,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在水中游泳。 教师展示青蛙的图片,回答问题: 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通过文字和生活常识,回答问题。 殖和幼体的发育,都在水中完成。 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教材回答这些问题: 绿色。不易被天敌发现,有利于捕食,便于它生存
2、当你把青蛙握在手中时,你有什么感觉? 湿滑(因为皮肤裸露,可以 分泌粘液)。 前肢短小,可支撑身 3、比较青蛙前肢和后肢形态上的差别,体, 想一想,这与前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后肢发达,趾间有蹼, 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4、青蛙为什么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1.皮肤裸露且能分泌 陆地生活? 粘液: 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2.后肢趾间有蹼适于 游泳。 3.鼻孔,陆地上呼吸 的通道; 4.呼吸;皮肤粘液辅助 呼吸 5.睛和鼓膜,感觉器 官发达 6.肢,适于陆地生活 5、这些两栖动物为什么不能离开水,在 陆地生活哪? 两栖动物在水中产卵,精 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 受精卵,幼体在水中发 育.可见其生殖和发育离不 开水。 两栖动物 的主要特征: (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 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 主要代表: 大鲵、蟾蜍、蝾螈 学生介绍自己认识的两栖 动物
26
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总结 课堂小结 达标练习 青蛙是农田害虫的天敌,能有效减轻农作物的虫害,减少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教师展示框架,学生自己总结内容 学生介绍自己对这方面知识的认识。 学生总结 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
蝌蚪: 有尾,用鳃呼吸,只能在水里生 青蛙: 用肺和湿润皮肤进行气体交换
两栖动物 主要特征:(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与人类的关系:两栖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
能减轻农作物的虫害。
《爬行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蜥蜴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 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树立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 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从运动、呼吸、生殖等方面理解蜥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蜥蜴标本、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展示龟和青蛙的图片,能在水中游泳为什 么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吗?引入爬行动物有哪学生观察,思考。 些特点? 蜥蜴的特 学生通过文字和图片,回答征: 问题。 阅读教材第27页并观察图片,回答以下 问题 1、观察蜥蜴图片,它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头部后面有颈;四肢短小, 分?它的四肢有什么特点? 不能跳跃; 2、仔细观察蜥蜴的体表,有什么特殊结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 构? 鳞片, 3、蜥蜴的呼吸: 只靠肺呼吸,气体交换能力 强 4、蜥蜴的生殖: 受精卵产在陆地,卵壳坚 韧,卵内养料和水分较多。 幼蜥陆地发育。 爬行动物 和两栖动物比
28
较: 爬行动物主要特征: 教师展示表格的图片,回答问题: 1、身体部分: ] 2.皮肤和覆盖物: 3.呼吸: 4.生殖和发育: 综上所述: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的动物,爬行动物脱离了对水的依赖。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用肺呼吸; 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教材回答这些问题: 两栖动物:身体分头、躯干、四肢、尾四部分。 爬行动物: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 两栖动物:皮肤裸露、湿润,没有覆盖物。 爬行动物:皮肤表面有角质鳞片,干燥。减少水分的蒸发 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爬行动物:用肺呼吸 两栖动物:卵生,体外受精,生殖离不开水,变态发育。 爬行动物:卵生,体内受精,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发育过程无变态。 学生思考与两栖动物有那些区别? 两栖动物 主要代表: 龟、鳖、蛇、鳄 两栖动物 与人类的关1)可以食用:如人工养殖的鳖等 系: (2)可以入药:如鳖甲、蛇毒等. (3)保护林木、农作物等:如避役能捕食危 害林木的害虫. (4)有时会危害人类:如毒蛇能伤人 教师展示框架,学生自己总结内容 课堂小结 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学生总结 达标练习
五、板书设计:
主要特征: (1)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2)用肺呼吸;
(3)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爬行动物
30
正在阅读:
sl049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新版word可编辑共78页人教06-13
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如何测量土壤中的湿度呢12-04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600字04-01
苏宁易购的网站分析09-02
企业网银常见问题解答手册12-14
思考题及案例-实务部分06-06
2016金融学硕士各高校排名分析07-20
六年级奥数训练第18讲数论综合二01-05
英语阅读课堂文资料章及练习11-2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上册
- 人教
- 教案
- 新版
- 初中
- 编辑
- 年级
- 生物
- sl049
- word
- 初中物理专题 第13-14章 通信技术简介, 宇宙和微观世界汇总
- 开题报告
- 78-浅谈青少年科普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 1.修辞练习
- 思想道德修养 多选题
- 2017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扶贫办招聘后勤服务1人公告
-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2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月考地理试卷
- 西南交大大学英语I第1次作业题答案
- 拥抱春天 放飞希望
- 管理运筹学试题
- 关于品牌认知对消费者购买的影响 文献综述
- 预备党员入党自传
-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9周周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
- 2015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3)
- 东山学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半年行政执法总结(精选汇编)
- 微机消谐装置说明书
- 2012.12.13区政府学校工作汇报(定稿)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试题及答案5